登陆注册
30941600000005

第5章 风雪突袭

§§§第1节春天里的冬天

纽约城,位于大西洋沿岸。气候宜人,温暖如春。

1988年3月此时,正是入春时节。街道两旁的树木,条条树枝吐出了嫩芽;房前屋后的草坪,泛着新绿。动物园内,各种候鸟闻着春天的气息,都在叽叽喳喳地发出悦耳的鸣叫声。孔雀展开美丽的羽翼,向游人们显示着与众不同的风姿。公园之中,众多的奇花异卉应着春天的脉搏,含苞待放。市郊的田野里,农民们正在做着早春的田间管理,为破土欲出的禾苗施肥灌水,城里的人们,迎着温暖的春风,迈着轻快的步伐去上班。

10日,星期六。与前几天一样,天气仍然十分暖和。这是一周工作的最后一天,不少人正在商店里忙着采购物品。

在蔬菜和鲜鱼柜台前,店员们正忙忙碌碌地与顾客们做着生意;在食品柜前,人们在争相购买刚刚出炉的面包、牛排、奶油、牛油、色拉等。人们辛辛苦苦地工作了一周后,都希望有一顿丰盛的晚餐,让全家一起渡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夜间,天高云淡,风平浪静。

然而,周末过后,天气像猴子一样,变起脸来。第二天早晨,天空黑沉沉的,密布着厚厚的乌云。到了下午,老天则沉下了黑脸,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刚好是星期天,人们都待在家里休息。

下午5点,纽约市气象台发出天气预报:星期一仍是“晴天,较暖”。

听到预报,人们露出了笑脸。

可是,老天有意作弄人。这时,有两股风暴气流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纽约城汇拢过来。对此,纽约市气象台的工作人员不知是玩忽职守还是别的原因,竟然没有注意到。一股源于太平洋的风暴,正以每天约900多公里的速度,从大平原的北部席卷而来;另一股风暴则在卡罗莱纳海岸以外的大西洋面形成。这后一股风暴比前一股风暴更为猛烈。这股风暴在大西洋面急剧发展,伴随着呼啸着的大风从佐治亚州中部横扫而过,又在哈特拉斯岛遇阻改变风向,迅疾向纽约城袭来。这两股风暴,南北夹击,呼啸着、翻腾着,好像要将纽约城摧毁似的。

星期日傍晚,纽约城上空黑云低垂,笼罩全城。一会儿,西北风夹带着潮湿的水汽呜呜地呼叫起来。此时,气温骤降,寒气逼人。转瞬间,狂风大作,大雨倾盆而下。稍后,雨略小了一些,但夹杂着飘起了雪花。随即,雨夹雪越下越大,很快狂风卷着大雪纷纷飘落,下了起来,顿时,纽约城变成了白色的世界。

3月12日,星期一,凌晨。

大风突然停止,好像进入了飓风的风眼似的,天空顿时平静了下来。但是,几分钟之后,西北风再次刮了起来,而且越刮越大,雪花随风而起,也越下越大。两股风暴同时在纽约城上空盘旋,来自北方的冷气团互相碰撞后滞留在这里,形成了可怕的雪暴。

强烈的西北风夹带着大雪呼啸着穿越纽约城一条条大街小巷,犹如穿过人造峡谷一样。其间,平均风速达到20米/秒。时而还伴随着强烈的阵风,最高速竟达30米/秒。狂风翻卷着滔滔雪浪,在纽约的街巷内横冲直撞,仿佛要将纽约城翻过来。

早晨6点钟,人们在寒冷中醒来。开门一看,遍地皆白,寒气袭人。早春温暖的气温,一昼夜之间骤然下降到-5℃。这时,雪暴还在继续肆虐,气温还在急剧下降着。

可怕的雪暴无情地持续了36个小时,狂风夹着大雪,残暴地蹂躏着纽约周围320公里宽阔的区域。大量的树木被折断,电线杆被刮倒,许多房屋遭到严重破坏……整个纽约城在雪暴的侵袭下颤抖着。

§§§第2节纽约城十九世纪的奇遇

纽约,这个现代化大城市,被尊称为“世界的艺术中心城市”。这里,高楼林立,车流不息,是世界精品荟萃争艳之地。博物馆内,珍藏着最出色、最有价值的作品。它又是一个“世界政治的中心”,联合国总部设在这里,使它更为世人瞩目。

夜间的纽约城,是一个灯光的世界。从高大建筑物上的巨大聚光灯,到日落街头的各色霓虹,整个城市像一颗明星。联合国大厦的灯光在城市漆黑的夜空中闪耀着,从大厦的房顶上看去,整个纽约似乎是在一片通明的灯火中喘息着、奔波着。纽约街的交通路口上,路标显示着根据不同的地区风格而设计成不同的图案,百老汇大街的路标灯显示着莎士比亚剧中的词句,动物园外的大街上的用老虎的头像表示止步,用自由飞翔的小鸟表示自由通行……当然,1888年的纽约城,还没有现今那么独领风骚,充满着现代的气息,但也是一块冒险家们的乐土,这里,马路宽阔,商店林立,人声喧沸,热闹非凡,是当年美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它位于美国工业最发达的东北区大西洋沿岸,哈德逊河口——摩霍克走廊的南端,濒临大西洋,是美国最大的海港,素有“美国的门户”之称。

纽约地处温带地区,是个四季分明的城市。

春天,这里气温迅速回升,雨水充盈,万物更新,湿润宜人。

转眼间便到了春暖花开时节。市区街道两旁呈现大片大片的嫩绿,园林之中鲜花盛开,争奇斗艳。郊外的田野里,更是一派清新的世界,在片片嫩绿的世界之中,散布着星罗棋布的野草花卉。纽约人喜欢游玩。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往往有许多人结伴郊游。假山密林,林荫大道,乡间小溪,都有他们的足迹,到处回荡着他们的欢歌笑语。

夏天,纽约城在烈日的照耀下,气候显得较为闷热。生性好动的纽约人,耐不住热浪的骚动,熙熙攘攘地涌上海滩,浸泡在海水之中。

也有一些人来到郊外,一头扎进深山密林中,在树荫的遮护下度过难熬的夏天。

随着秋天的到来,纽约城日渐凉爽起来。这时的纽约上空,风和日丽,天气十分晴朗。早晚时分,气温凉爽,舒适宜人,人们常常到户外游玩、散步、聊天。到了黄昏时分,经常看到一对对情侣在街道两旁树林旁相互依偎,窃窃私语。每当此时,在明净、湛蓝的天幕下,鳞次栉比的座座高楼,显得格外雄伟壮丽。白天,阳光充足,温热有加,犹如夏日未过。再过一段时间,就到了霜降时节。这时的郊外,山上枫林如火,在夕阳的映照下,色彩格外的鲜艳夺目。这是北美东部最为著名的景观。每当这一时节,游人纷至沓来,一睹大自然的良辰美景。

冬季,是纽约人最不喜欢的季节。这时,由于受到北方冷空气的侵扰,天气十分寒冷。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时常刮起凛冽的寒风,雪尘弥漫,白雪厚积,给人们的生活和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由于纽约城东临大西洋,海风经常登上陆地,充沛的雨量,凛冽的寒风,造成了这里异常的恶劣气候。有时在春暖花开之时,常常有西北方向的冷空气突然袭来,致使大雪纷飞,将整个纽约城覆盖起来。在悠悠的岁月之中,纽约城曾多次受到这种天气的侵扰。

1816年6月,北美下起了大雪,积雪厚达16厘米,7、8月份,还是寒风刺骨。当时的报道是:6月,屋里围着火炉取暖,路上行人穿起冬装。7月,湖水结冰。8月,各种蔬菜相继冻死。据气象学家观察,这种6月下雪的反常现象,大约每隔50年才发生一次。

世界上,像中国青藏高原等高山之巅终年积雪,大兴安岭、阿尔泰山、天山等地积雪时间达半年之上,长白山顶积雪长达9个月之多,不少地方初春时节即飘起雪花,这些现象都不奇怪。但像1888年纽约城这样一个地处温带,在春天下起如此大的雪暴的情景,却是世间少有的。

中国有出戏叫《六月雪》,故事叙说窦娥受冤枉,被押赴刑场,感动了“天公”,6月天下了场大雪,仿佛在为窦娥鸣不平。故事虽是虚构的,但世界上却真的有些地方下过6月雪。

1980年6月,斯堪的纳维亚北部寒流入侵前苏联西部,使高加索地区气温骤降,纷飞的大雪覆盖了已开花的果树。莫斯科的居民清晨起来,惊奇地看到白雪铺盖着大地,积雪好比一个个洁白的岛屿散布在翠绿的草地上。

那么,纽约这场世上罕见的雪暴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多年来,人们都在探讨着其中的原因,但除了纽约城的地理位置之外,尚无充分的理由予以科学说明。后来,人们发现天气变化与太阳黑子活动关系的理论,使得100多年前发生的暴风雪得到了较为满意的解答。

据科学研究表明,磁场强度极大的黑子以平均11.2年的短周期在太阳表面迅速减少。在一个周期之内,太阳将释放出变化极大的能量,直接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当处于高峰值时,太阳释放的能量最大,使地球上的气温明显升高;当处于最低值时,太阳释放的能量最小,地球上的气温则降至最低。1888年雪暴发生之时,正是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处于最低潮,造成了全球性的气候异常,而纽约城的气候变化最大,因而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暴风雪的袭击。

近几年,正处于太阳黑子活动变化期。据此有的科学家认为,现在气温冷热莫测,与百年之前的气候状况极为相似,因此他们担心横扫美国东北部的大雪暴会在地球再度发生。当然,这只是科学家的推测。灾难会不会再度降临,谁也说不准。

§§§第3节奇怪的六月飘雪

人们总以为雪是冬天的贵客,总是“循规蹈矩”地入冬而至。其实,它是游游逛逛的浪荡子,只要有机会,便会成为夏日的不速之客。

1981年6月1日,我国管涔山林区一场大雪,损害林木不计其数。

1987年6月5日,河北张家口地区突降大雪,气温骤降了21℃,使46万亩农作物不幸夭折。13000只羊、141头大牲畜被“冷魔王”吞噬;且祸不单行,该地区部分县1989年7月又先后降霜,使数以万亩的山药、芸豆、瓜菜等几乎全部绝收。

1816年,六月雪曾“光顾”美国,弄得那里的人们祸端四起,惨遭厄运。

那年6月6日,威廉斯堡的气温骤然下降了21.1℃,许多地方风雪交加,冰冻盈尺,谷物和蔬菜毁于一旦,成千上万的飞鸟也像黄瓜秧上的小虫一样浆冻成“冰鸟”死于非命,农民不得不重新播种。但7、8月又出现寒潮霜冻,使收获的希望成为泡影。许多人饥肠辘辘,背井离乡。

六月雪并不罕见,它窜南闯北,在许多地方留下足迹。据资料查证,近500年间,仅华东六省市就出现六月雪(霜)天气50多次,平均约10年1次。

其实,六月飘雪的出现,完全是气候发展的必然规律。如1987年上海那次六月雪,当时上海正处在减弱中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北侧雷阵雨区之北缘;高空从1000米、3000米到5000米高度上均有低压槽(降水系统)移过;3000米层和5000米层的气温分别在-7℃和-4℃以下,这种高空的冷气流和地面充沛的上升水汽相遇,则是六月飘雪的主要天气背景。

美国1816年的六月雪,则与太阳黑子的变化和火山爆发有关。在1816年之前,出现过一次太阳黑子的高值;在1812~1815年之间,有三次较大的火山爆发。它们扰乱了大气王国的“社会秩序”,导致了气候异常而出现夏季低温。

这种局域性异常剧变的灾害天气,目前虽较难“捕捉”,但随着气象科学的不断发展,六月雪这位暑天怪客,终将会成为“瓮中之鳖”。

§§§第4节雪崩

尽管人们常把雪花比作“白衣天使”、“白雪公主”或“柔和的情人”、还有“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却也有人毫不客气地将它比作“白色的魔鬼”。由积雪“导演”的“雪崩”,常常造成悲剧。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阿尔卑斯山脉的一幕惨剧,至今人们记忆犹新:奥地利—意大利战线上,沿着积雪的山口发生了雪崩,数以万计的士兵死于非命。

1962年在南美一场类似的灾难降临到山国秘鲁,瓦斯卡兰山一个超过300万吨级的“白色魔鬼”,在短短几秒钟内就吞噬了8个大村庄,许多人因被活埋而丧生。

雪崩不仅充当灾祸的元凶,还常“借刀杀人”,以它产生的“气浪”制造残酷暴行。1954年冬,在美国某车站,一场雪崩所产生的气浪(宛如巨型炸弹的冲击波),将40吨重的车厢举起并抛到百米之外。同时,更为笨重的电动机车则与车站相撞,使车站变成一片废墟。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一位滑雪者竟遇到这样一次雪崩:滑雪者和雪崩块都以每小时200英里的高速度从山顶冲到山麓,以致压住的空气被压缩而变得热了起来,于是融化了一部分雪。可是,几分钟内融雪又再冻结成冰,当救援队到达这个还活着的滑雪者那里时,他们不得不用锯子把他解救出来。

在我国,积雪山区尤其是永久积雪的高山地区,也常年有“白色魔鬼”

逞凶。其中以阿尔泰山及天山西部、西藏东南部为最。20世纪50年代,西藏波密地区曾出现过一次雪崩。当时一个庞大的雪体从海拔6000米的高山上崩落下来,由于下落的速度快,运动中产生飞跃,翻越一条海拔4000米的山脊,最后堆积在海拔2500米的江水中,阻塞了河道,截断了交通,它所到之处,车毁人亡,森林树木一扫而光,至今仍劣迹斑斑,依稀可见。

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雪崩?在陡峭山上的大量积雪是不稳定的,在本身重量的长期压力下,其物理特性会有很大变化。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整体崩落下来。不仅巨大的声响,且极小的震动(一根树枝落下)、刮风、气温忽冷忽热,甚至阴影覆盖都能触发雪崩的发生。如:有时只要在山里大叫一声,无情的雪崩就伴着死神倒下来,以致许多山民至今仍信“山里的妖精”、“可怕的白骨精”;突然受热,则可融化部分雪以提供足够的水来润滑其余部分的滑行;突然冷却(如阴影覆盖或日落时),可使已出现的液态水结冰,结果由于水的体积会膨胀约11%,同样能引起雪崩。此外,据专家计算,田野上长约1公里的雪被在温度下降1度时,其长度大约要缩短17厘米,这种冷缩作用对于产生最初的决定性震动也是足够的了。

为了征服雪崩,人们采用了种种方法,如采用炮击战术,用炮火扫射有崩落危险的雪;或用切割法及雪崩斜坡栅栏法。后者就是用金属和尼龙网来阻挡积雪崩落,或在积雪区建立防雪崩栅栏和土堤。人们还提出一些奇思妙想:建议前往山区的人带上装有压缩气体的气球,以便在危急的情况下,气球在两秒钟内即充满气,并把它的主人抬升到雪崩之上。事先计算好的气球载重量仅限于把人悬浮在雪崩之上,就如浮标一样,而不会使人飞走。

当然,借助精密的仪器发布雪崩预报更为上策。据报道,芬兰已制造了一种仪器,能在雪崩形成之前就能预报出雪崩的危险性。该仪器能自行测量雪层的厚度、雪的湿度,并且能根据这些资料确定危险的雪崩是否会在这里出现。瑞士雪崩危险区的救援服务部有大量微型收发报机,并把它们租给准备上山的人,如果发生不幸,那么根据安装在皮鞋上的收发报机的信号,就能发现被埋在雪底下深达8米的人,精确度达到30厘米。

毋庸置疑,雪崩这个“白色魔鬼”尽管猖獗,人类终将设法减少其危害。

同类推荐
  • 走近数学(科学新知丛书)

    走近数学(科学新知丛书)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从认识数到摘取皇冠明珠的历程、占统治地位两千多年的欧式几何、数学与计算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国际数学奖。
  • 千姿百态的海洋生物

    千姿百态的海洋生物

    每当我们在岸边捡着浪潮送来的贝壳,望着一望无际,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的海洋的时候,总是在想蔚蓝色的海水下,到底生活着哪些生物?是否有高度文明的“海底人”?又是否真有美人鱼?提到“一闪一闪”、“灿烂的光芒”这些词时,我们会想到晴朗的夜空,眨眼的星星。其实在海底也会有这种现象,海底的鱼也会常常发出灿烂的光芒,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昵?众多的海洋之谜,等待我们来揭开。因此,我们要不断向前,勇敢攀登科学高峰。
  • 巧夺天工:海洋工程与海港

    巧夺天工:海洋工程与海港

    如此浩瀚的海洋,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地球上最早生物的诞生源地;海洋是风雨的故乡,对全球气候起着巨大的调控作用;海洋是交通的要道,为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海洋是资源的宝库,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水资源和能源;海洋是国防前哨,海洋环境对海上军事活动有很大影响;海洋还是认识宇宙、发展自然科学理论的理想试验场。
  • 神秘的南极

    神秘的南极

    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南极在人们的眼里是神秘的,总是戴着一层面纱,让人想掀开,一探究竟。《神秘的南极》带我们一起走进南极,撩开南极的那一层面纱,给我们展现一个不一样的南极,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观赏南极的神奇景观,领略南极的无穷魅力。
热门推荐
  • 游戏宅的异界悠闲日常

    游戏宅的异界悠闲日常

    战士练斗气,法师要冥想,所以林刀刀一脸懵比,自己眼前的键盘鼠标主机显示器到底是什么东西!别人修炼要闭关,林刀刀默默开电脑。别人修炼要领悟,林刀刀打开客户端。别人修炼要神器,林刀刀沉迷拿首胜。网游客户端在手,坐在异界玩儿网游,没事种种菜发展一下农牧业,顺便搞个跨次元直播。瓦罗兰的英雄艾泽拉斯的传说,只要玩儿网游,什么都能有!单人PK,团队切磋,阵营攻防,副本挑战……跨次元观众:主播又逗了,对面都是精英怪,你提一把98K不怕队友退组?林刀刀:你们懂个锤子,主播的98K极品+12……
  • 无限唯一玩家

    无限唯一玩家

    他,曾在末日千军万马中伏杀大领主,做一个人见人恨的奸商;他,曾暴揍灭霸,抢走拳套;他,曾掀在江湖掀起腥风血雨;他,曾为初生之土而战,兵临不朽堡垒,创立英雄联盟;……他是余飞,无限唯一玩家!
  • 上将潘凤传

    上将潘凤传

    潘凤,东汉末年的传说人物,有关西吕布,关东潘凤这个说法。
  • 国民CP又犯规,陆少,太销魂

    国民CP又犯规,陆少,太销魂

    她是国民学霸,绝世无双他是国民校草,邪魅无道人言:“一见倾心,二见钟情,三见定终身。”到这儿成为:“一见互怼,二见互殴,三见结怨仇。”陆少第一次见顾小姐,害她在教导处被教导主任喷了半小时口水。第二次见顾小姐,又甩她一脸毛爷爷。第三次见顾小姐,直接十圈操场走起!我呵呵你一脸!从此,欢喜冤家日常斗争开始。缘起,谁也拦不住。但看吾家少女如何攻略国民男神。
  • 熊途天下

    熊途天下

    一百四十年前,一位魔族天才,打通了空间通道,带领族人席卷了星条大陆和极北荒原,那一年这位魔族天才,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孤身一人闯进了,封印大魔神千年之久的无涯海岛……一百四十年后,夜流风用亲身经历见证了,无数人族、兽人族前仆后继,用生命抵抗吸血鬼一族的悲壮战歌,并在机缘巧合下,开启了巅峰之路,把世间捅了一个通透,谱写了一段壮丽传奇……
  • 哈佛校长毕业演说辞

    哈佛校长毕业演说辞

    《哈佛校长毕业演说辞:现实与梦想》其教育理念和特色别具一格,历史悠久,培养出了众多各行各业的领袖与精英。作为对哈佛大学有历史贡献的著名校长之一,阿伯特·劳伦斯·洛厄尔先生对于哈佛毕业生的了解要远过于外人,也正是因为这个方面,洛厄尔校长在哈佛毕业生即将走上社会舞台的前夕,结合社会现实及年轻人所面对的困惑进行了这些意味深长的演讲。
  • 堙灭之主

    堙灭之主

    持重剑者,可破奥术,可斩魔兽,可主宰天神,可搅乱深渊!
  • 尽一曲谁殇

    尽一曲谁殇

    背负得太多,爱便成了累赘。南柯一梦,她忆起了前世点滴,原以为她只是运气好,穿越了而已;可当真相骤然揭开,背负的一切仇恨痛苦如同突如其来的洪水猛兽紧紧将她包围,她痛苦、矛盾,她恨!但她也爱!她的心,每天都像被放在油锅上煎炸熬煮!可给予她这一切的,竟是她的父母!无法!她只有亲手,了结这苦情债累!她想,女人就那么傻,就像飞蛾,明知是火,却依然奋不顾身…他为她设下圈套,她就走进去,他为她挖坑,她就跳下去,她什么都不管,她什么都不顾,因为她爱他。“如果可以,我情愿从不曾与你相见;情愿你从不曾认识过我;情愿我们,只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她只要他是爱她的,她只要他爱她,如此而已。
  • 大明日不落

    大明日不落

    杨山梓穿越了,作为大明最后的一位权臣,他并不想篡位,不想篡位的权臣不是合格的权臣!但他却不以为意,因为他只想打造一个日不落的大明!然后乘风归去,只羡鸳鸯不羡仙!前路坎坷,小杨同学对月长啸:“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我要大明日不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