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15800000084

第84章

欲尽天下之理者,必并天下之智。欲并天下之智者,必兼天下之谋。并智合谋,而天下之公尽矣。天下之公尽,而天下之理得矣。故古者国有大事,常令议臣集议,不专于一人,不徇于一说,惟其当而已。是故大臣之言必用,小臣之论必庸,众思之集必绎,一夫之见必伸。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此古之帝王所以用天下之议也。王通氏论帝制恢恢乎无所不容,天下之危,与天下安之;天下之失,与天下正之;千变万化,而吾守中焉。故曰:“议,其尽天下之公乎?”汉制,大夫掌论议事,有疑未决,则合中朝之士杂议之。自两府大臣,下至博士议郎,皆得尽其所见,而不嫌于以小臣与大臣抗衡,其道公矣。若明问所及,皆一时朝廷之大务,然非当时能询采博议,尽天下所欲言,何以粲然著于简策如此。请为执事言其略:

古之帝王郊祀天地,以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以降天神;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以出地祗。故祭天于南郊,就阳位也;祭地于北郊,即阴之义也。汉之郊祀多袭秦,故武帝巡祭天地诸神名山,金泥石记,淫诬甚矣。成帝初,匡衡、张谭始建南北郊之议,以甘泉、河东之祠,非神灵之所飨,宜就正阳、太阴之处,于是始作长安南、北郊,罢甘泉、汾阴祠。汉二百年间,郊祀不经,文帝贤主,犹拜灞、渭之会;相如文士,独留封禅之书。匡衡能本《周礼》正一代之大典,论者或恨其不能尽复三代郊祀明堂配天之文,然其所论建亦伟矣。

礼,王者受命,为太祖以下五庙而迭毁。毁庙之主,藏之太祖之庙,五年而再殷祭,则毁庙、未毁庙之主,合食于太祖。父为昭而子为穆,孙又为昭。王者秂其祖之所自出,而以祖配之。以其始受命而王,故尊以配天。而不为立庙,亲尽也。太祖以下五庙,则亲尽迭毁,示有终也。汉之祖庙,至元始之际,大礼未备,贡禹始发之。韦玄成已议罢郡国庙,又本《礼经》所云,而建议如此。惟独以高帝为太祖之庙,而孝文以后,皆以承后属,尽宜毁。故许嘉、刘向更议以文、武皆为宗。汉二百年间,祖庙无准。贾生通达,不著宣室之对;刘向博雅,附会家人之语。玄成能依古义,垂一代之大法,论者犹疑其五庙、七庙庙数之殊,然其所考据亦正矣。

自秦用商君之法,开阡陌,除井田之制,汉初不为限制。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资数巨万,而贫弱愈困。故董仲舒欲稍近古,限民名田,以塞兼并之路。师丹言古之圣王莫不设井田,然后可致太平。今未可详,请略为限。武帝方事四夷,内兴功利,宜未及此。而丁傅、董贤,隆贵用事,诏书虽下,亦寝不行。然至后魏,孝文独用李安世均田之法,而仲舒、师丹之说,其果泥乎?后之有天下者,能知此意,则井田虽未可复,而均田之法亦可少仿也。

自齐用管子之术,正盐筴,敛山泽之利,汉初以属少府。武帝用东郭咸阳、孔仅管其利,郡国多不便。昭帝始诏贤良文学之士,问民所疾苦、教化之要。九江祝生等抗言,皆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毋与天下争利,示以俭约。而桑弘羊独以为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竟不果罢。自此迄于永平,寻罢寻复。然后魏宣武尝采甄琛弛禁之表,则贤良文学之议,其果迂乎?后之有天下者,能知此意,则盐筴虽未可废,而取利之法亦不当甚密也。

汉自袭秦正朔,晦朔月见,弦望满亏多非是。张苍明习历,而仍水德之谬;公孙臣建改朔,而信黄龙之诞,百年历纪之废甚矣。司马迁、倪宽等始谓,帝王创业改制,不复用传序,则今夏时也。三代之统,绝而不序。请定考天地四时之极,则顺阴阳,以定大明之制,为万世则。于是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洛下闳运算转历,然后日辰之度与夏正同。昔孔子论为邦,言“行夏之时”,马迁之议,实本于此。此古今治历者之不能易也。

汉自武帝塞瓠子,其后河复数决,大为东郡害。平当领河堤,奏贾让之策,桓谭典群议,集关并、韩牧、王横之论,一代治河之说备矣。贾让谓: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川泽之分,度水势之所不及。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使水有所休息。因欲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河西薄大山,东薄金堤,势不能复远泛滥。让之此策,视诸说最高。昔大禹治洪水,惟顺水之道,此古今治河者之所当知也。夫中国之御夷狄,非以极兵势也,诚尽谋而已。西羌之反,朝廷发兵及屯田者六万人。酒泉太守辛武贤,欲分兵并出张掖、酒泉,合击罕幵。赵充国独以为虏即据前险,守浚厄,必有伤危之忧,独欲捐罕幵之罪,先行先零之诛,以震动之。方是时,公卿议者不同,而充国独守便宜,玺书切责,坚不为动,卒不烦兵而自解散诸羌,罢骑兵,留屯田,以待其敝。大抵西羌之反,其萌在于解仇,充国急赴罕幵之约,使先零不得先其约,此所以坐而得胜筭也。故制夷之要,若使夷狄得缔其交,非中国之利也。

汉自单于入朝,加赐皆倍于黄龙时。既自以亲好,愿保塞上谷以西至燉煌,请罢边备塞,以休天子人民,时群臣以为便。而候应以为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千里,草木茂盛,本冒顿依阻其中,来出为寇。至武帝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设屯戍以守之,如罢备边戍卒,示夷狄之大利。夫雁海、龙堆,天之所以纪华夏也;炎方朔漠,地之所以限内外也。国家苟与夷狄共地利,而无藩篱之限,则中国坐而受其困。由此言之,中国之要害,所当固守而不可失也。

夫郊祀、宗庙、井田、盐铁、历律、河渠、夷狄,举汉之大事,而崇论竑议,概具于此。今庙堂方有郊社宗庙之议,而天下田赋未均,盐课折阅,历纪渐差授时之度,徐、沛岁有治河之役,兀良哈之属夷翻为外应,受降城之故地弃为虏巢,则此数者正今日之所宜考。毋谓汉卑而不足法,因是而亦可以略追三代之遗文古义。所谓法后王者,谓此也。

(11问:《六经》之教,未尝专以仁为言,至《论语》一书,孔门之论仁始详。今观孔子之答问者数矣,而皆不同,何欤?夫若然者,则仁宜可以人人而至也,然孔子之所许者盖鲜矣。当时惟称颜子“三月不违”。若仲弓、冉有、子贡、公西华,门人之高第,令尹子文、陈文子,春秋之贤大夫,孔子概称之而独不许以仁。顾惟于微子、箕子、比干而谓之“三仁”。于伯夷、叔齐,而称为“得仁”。至管夷吾伯者之佐,而亦曰“如其仁”。抑又何欤?夫以仁之难造如此,而又谓博施济众,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则仁与圣犹有等欤?后之学者,皆以为孔子未尝言仁,而特与弟子言其用功之方耳。其果然欤?如此,则果何以谓之仁乎?士人自知学即读《论语》,而不求其意,祗见诸说之纷纷,而无所取衷也。兹欲会而通之,必有至当不易之论。试言其大旨,以观自得之学。

甚矣,仁之难言也!非言之难,而体会之难。能体会之而自得之于心,则能以其所不同而求其所同,以其所言而知其所不言。虽圣人之于学者,随人异施,不可以一端求,会而通之,而至精至粹之理,一而已矣。夫惟天下之论仁者病于不能自得之于心,而徒言之求,是以若彼其纷纷而不一也。执事发策,以孔子之言仁为问,欲观学者自得之学,愚生何知焉?虽然,《论语》一书,童而习之,敢不摭拾以对:

昔孔子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志欲有所为于天下,而时不能用。退而追述三代之礼乐,序《诗》《书》《易》《春秋》,以备王道,成六艺。夫子自以为教天下如此尽矣。夫子既没,而门人记其微言,以为《论语》,顾若稍不尽同于前古圣人者,盖其平日独以仁之一言为教,则皆先圣人之所未尝数数然者。虽其孙子思传之,亦不尽用其说。孟子稍稍言之,而复以仁、义对举,又非若夫子当时之独指而专言之也。

盖尝思之,夫子以仁、圣并称,而又有仁人之号,则其所谓仁者,夫亦以其人品之至精至粹而已矣。夫如是,故以仁、圣并言之。而当时学者虽其才器不同,而其学于圣人,固其志举欲造于至精至粹之地。是以诸子之问仁特详,而夫子之告之不一,要其因才成就,而使之造于至精至粹之地者,则一而已矣。世之君子见诸子之问,而夫子告之其不同如此,遂疑其所谓仁者,支离而难合,散漫而不可求,而不知其所以至之者一也。惟其才器不同,引而进之各异,譬之于水,其可以导之于江者,引之以至于江;导之于河者,引之以至于河;导之为淮、汉者,引之以至于淮、汉;及其不已,而至于海一也。夫子之门,颜子、仲弓、子贡、子张、樊迟、司马牛,人见其皆入闻夫子之道,而不知其才器相去远矣。然夫子皆不逆之,随人以为之成就。使此数子者能遵其教,而莫不可至于仁,是乃夫子之善教也。使是数子者,夫子独举其一而皆告之,是使樊迟而欲为颜子,夫子必不若是之诬也。

然而此数子者,亦皆可至于至精至粹之地者,何也?若孟子之所谓“伯夷圣之清,伊尹圣之任,柳下惠圣之和,孔子圣之时”也,伯夷、伊尹、柳下惠,夫岂方于孔子?顾谓之圣,则亦造于至精至粹之地而已矣。譬之于玉,为玫为瑰为琳为珉之不同,而追琢之成器一也。故夫子于微子、箕子、比干、伯夷、叔齐而皆谓之仁,岂可同哉?管夷吾者,能以功利之术使诸侯归齐,而不能勉其君至王也,而以为“如其仁”。管仲之仁,岂又与微子诸人可同日论哉?夫子之门人可与语圣人者,惟颜子,与夫子皆步皆趋皆言皆辨皆驰矣,而独所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未能与化为一也,然亦已进于仁矣。夫子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与之,同其出处,则所谓“克己复礼”者,盖以有天下之事告之,故以为天下归仁也。若仲弓,出门使民,而至于邦家无怨,则南面诸侯之任而已。颜子与仲弓同居“德行”,而相远如此,其为仁者不同如此,而况子贡以下哉?子贡之聘于诸侯,所以有大夫士之交也。子张之问政,所以言“恭宽信敏惠”也。樊迟之不知礼义信以成德,所以言先难后获也。司马牛多言而躁,所以言崿言也。然于是数者而进之,岂不亦皆至于仁哉?

夫人之才器有大小,至于至精至粹之地为难,故孟子以伯夷、伊尹、柳下惠为圣,而夫子亦以微子、箕子、比干、伯夷、叔齐为仁。夫子之所谓仁,孟子之所谓圣也。然数子者,夫子告之则如此,而造而至之实难。故虽果如子路,艺如冉有,不佞如雍,礼仪如赤,使之治国家,理人民,立朝著,夫子皆许之,而不许以仁,以其至于至精至粹之地为难也。当时之大夫忠如子文,清如文子,使之事伯朝,去乱国,夫子皆许之,而不许以仁,以其至于至精至粹之地为难也。若夷、齐让国逃隐,微子、箕子、比干之或去或奴或死,积仁洁行,以自靖自献于先王,岂不至于至精至粹之地哉?管子者,圣人盖未之许,若曰其于仁者之功,特如之而已。然则是数子者,夫子特进之而已,终莫能至也。

夫仁之精微,与圣同极,而他日子贡问博施济众,乃以为何事于仁,而必以圣当之。似若夫子之优圣而劣仁,而不知其意盖以为博施济众者,圣人身外之事业,立人达人者,仁者切己之实功。子贡未可骤以唐、虞之事许之,亦勉以忠恕而已矣,故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虽然,夫子之于仁也,岂终日为学者渎言之如此,盖皆因其有问,随其人而告之,孟子之所谓“答问”者也。当时高弟弟子如颜子之外,曾子未尝问仁,而一贯之唯,岂不亦谓之仁哉?

而后之儒者,又谓夫子平日盖未尝言仁也,特言其所以为仁者而已。然则夫子之论仁,当见于何书?曰:夫子于系《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又曰:“元者,善之长也。”此夫人之所谓仁者也。虽然,夫子岂有隐哉?凡平日之所以问答者,皆此理也。宋张敬夫尝类聚夫子之论仁,以为《洙泗言仁录》。朱子不取,谓圣人之言,随其所在,皆有至理,不当区区以言语类求之。可谓得其旨矣。后之学者去圣愈远,其尊圣人为太过,至或舍其终日应用,与所以进德修业之实,而欲于虚空想像之中,求所谓仁者而名状之。夫天下皆知佛、老为空虚之说以惑世,而后之儒者不求切实之功,舍夫子之所谓仁而于空虚想像之中求所谓仁,此亦何以异于佛、老之说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农场主

    农场主

    阳光农场的农场主威廉在一个美丽海岛的生活。
  • 重生之末世救赎

    重生之末世救赎

    一场惊天对决之后,他陷入长久的沉睡。再睁眼时,世界已天翻地覆。这片混乱不堪的大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且看他重拾修行,在这末世之中,踏出一条康庄坦途!
  • 杂言碎语

    杂言碎语

    没有主题,有的只是闲言碎语,在闲言碎语中表达着我对家乡的情感
  • 他说因为你

    他说因为你

    刚大学毕业的季凡不知为何来到了友校,有人问他为什么?只听见他回答“吸取知识”那人呵呵一笑,谁不知道他是超级学霸!于是又问“难道有人威胁?”可看见某人的眼神时,不!没有人能威胁到他!因此谁也不知道季凡去友校的原因是什么。几年后夏时看着旁边围着围裙的季凡问“所以,你当初是为什么来我们学校?”只见男人停下手里的动作,薄唇轻启眼里全上温柔“因为你”(甜甜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吃货:我是地主婆

    重生吃货:我是地主婆

    传说一个人一生能吃9吨食物……为毛作为吃货的自己,一半都没吃完就挂了?神马?穿越之后还可以接着吃?一朝穿越,刚睁眼就是苦哈哈的农村……还是最苦逼的童养媳啊有木有,未来婆婆吆三喝六,未过门的要死相公,各种有的没的JP亲戚。好!未来婆婆吆三喝六?那就炖了!小姑子没事找茬?点着炸了……
  • 在异世收徒

    在异世收徒

    看穿越儿如何在异世傲视群雄,,,,,,,
  • 恋爱交响曲:幸福丑小鸭

    恋爱交响曲:幸福丑小鸭

    她是一个生活在大山,长相平庸的”丑小鸭”,他是一个英俊潇洒、腹黑的高干总裁,她努力拼搏只为了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他流转于灯红酒绿之间,只为了填充心灵的寂寞,年少时的相识,让他们之间的缘分彼此牵绊,N多年后的相遇,而彼此都已变得陌生,一次酒后失误,让原本淡忘的感情又慢慢萌生,那个小男孩为何与他神似...为何他总是那么眼熟..难道......一个温柔的骑士,一个冷峻的王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天使,他的生活会不会不在平静了呢?
  • 龙姬

    龙姬

    万年前他为她守候五千年,为了那个誓言。他愿万年轮回只为等她,她今生为龙公主。此生为万年前的约定,他和她再遇,结果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