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主义,即艺术的模仿现实是艺术理论的最初形式,它认为艺术是通过给予人们一件世上某物的逼真摹本去再现世界。这种理论使得逼真成为一套传统艺术观中的认识、解释、评价艺术作品的范式。古希腊开始,思想家和文学家就常在著作中表达他们对模仿的赞誉人与动物的真心故事误认为艺术品,描写阿基利斯盾牌上用金子压花而成的田园景色,如荷马在《伊利亚特》中写道:“这片土地虽然由金子做成,但是显出黑色,仿佛被犁过似的,因为这是伟大的奇异之作。”在漫长的艺术哲学发展中,开始于古希腊,在文艺复兴时期重新得到发展,从艺术应当模仿现实的观点与17~18世纪学院派艺术联系在一起,直到现在的新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还依然持这种观点,认为艺术的最大价值是模仿力。艺术的再现主义理论随科技进步特别是照相术的发明而受到挑战,继之而起的表现主义是又一重要理论。
艺术从本质上是表现艺术家情感与思想的观点是表现主义基本观点。与19世纪的浪漫主义艺术相联系,发端于人类对艺术情感力的普遍体验,强调艺术家内在、主观独特的精神世界。人们在艺术作品中看到或感觉到某种情感存在,经验告诉我们,艺术是可以表达情感的。关键是一件视觉艺术品由颜料、画布或木材、石头、金属等组成,而情感则是来源于个人的、主观的是一种无以言说的心理状态,这两者之间却可以形成某种对应,这种对应是如何形成的呢?同时,当我们谈论作品的情感时,究竟是指艺术家需要表达的情感,还是艺术作品本身表现情感,还是观赏者的情感呢(这三种情感虽然可能有重合,但显然并不是一回事)?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释又必然引发出对表现理论的进一步扩充,其中表现的因果理论认为艺术家情感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作品因艺术家情感的涌动而具有某些特定的视觉心态,观赏者基于这种品质产生与艺术家相同的情感。
形式主义理论认为解释一件艺术品不应参考该艺术品以外的任何东西,艺术品本身是独立的最重要的东西。在再现主义与表现主义或多或少存在艺术“他治性”理论的指导下,再现主义参照的是客观世界,表现主义指涉人类情感。典型“他治性”理论的形式主义强调媒介本身以及它们在一件特定作品中所组成的方式,如绘画中的色彩、线条、形状、构图和质地等,是一种典型的“自治性”艺术理论。形式主义者认为只评价艺术作品本身是对待艺术的“最地道的”方法,实际上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非再现性的抽象作品,因为在抽象作品中没有具体的形象可供模仿,人们主要是从线条模式、搭配色彩、排列形态以及它们所组成的复杂关系来感悟作品的。作为20世纪抽象绘画和雕刻的理论基础的形式主义,认为艺术中唯一有价值的东西是形式,但若将这一理论扩展到所有艺术品,形式主义便失去了它的真正价值。
不论怎样,上述本质主义理论与以威兹为代表的反本质主义者大相径庭,反本质主义者认为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全部品质,这种与执著于发现艺术本质要素的本质主义思想另辟蹊径者认为,一个不具有任何品质的作品随时可诞生在一个具有全部品质存在的领域。以往的艺术理论已认定的重要品质可被允许有一种新的品质的反本质主义理论把艺术看做是一种“开放的概念”。
当一块漂木成为艺术品体现艺术家的意图和见解的意向主义理论在充分了解和把握作品的情感和思想时,更要考虑艺术家的创作意向。艺术家对一件事物是否是艺术品的意图是意向主义重要的作用。当然,要真正深入与全面了解一件艺术作品,则必然会涉及意向背后艺术家生活和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艺术与历史文化背景。
认为艺术作品的多重属性是与艺术世界相联系的,约定俗成理论提出了艺术世界的概念。艺术世界中,如社会关于艺术期待及惯例等是围绕我们文化中艺术的社会实践所产生的习俗和观念的综合体。一件物品要成为艺术品,要有人的意向与艺术世界的接受双重方面的定论。作为描述性的约定俗成理论对艺术的界定,从某方面阐述了影响与决定艺术的因素是什么。
在人们不拘泥于纯粹性的当代理论中,思考艺术问题的重要依据除各种语境外,还包括所反映的世界、创造作品的艺术家、欣赏艺术作品的观众、艺术所依赖的文化环境(包括艺术世界)。后现代主义认为从与观赏者及其文化背景相联系的接受者的角度阐明艺术作品是更为有意义的。
综上所述,上面的艺术理论或来自某一角度或一家之谈而做的解释。例如再现主义是在再现现实世界与艺术作品的关系;表现主义强调表现的世界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形式主义强调形式与被包含在艺术作品中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意向主义强调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状态与意向之间的关系;约定俗成理论主要分析艺术世界中艺术作品的地位问题;或强调艺术作品与文化背景关系,或强调观众与艺术作品关系是各种后现代理论的观点。它们正通过不同视角描述艺术以丰富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及艺术本身。
四、艺术理论与艺术教育
以上对艺术与艺术理论大致线索的讨论,将有益于我们心里的模式的建立。这便是要求我们不求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必须有一种多元和多角度的思维习惯,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必须以发展、动态的眼光对待艺术问题,学会开放的态度。纵观古今中外从某一特定角度解释某一时代或是一种艺术现象的诸多理论,均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因此,对不同时期,不同样式作品多样式理论的解释成为艺术解释的范式。
通过学习和研究艺术、艺术史和艺术理论,有益于培养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中小学生学习艺术中必要一课的原始艺术是被艺术家们誉为迄今为止最美、最激动人心的艺术作品。而且在起源与表现形态上,原始艺术与中小学生的艺术相一致、相契合,不为了纯艺术的目的,通过朴素、稚拙的表现手法,表现与各自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和内容。创作的动机同样不是为了纯艺术的目的。以壁画形式呈现的迄今发现的原始艺术,画在人人能看见的大型露天洞穴里,或封闭的洞穴深处及狭小的空隙处。壁画上的内容则多是以写实手法,图画的各种大型动物,也有一些用线条简单描绘的人物。那么原始人因何要在洞穴里,尤其是不易被人看到的洞穴深处作壁画呢?壁画里又为何以描绘逼真的动物形象为主呢?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艺术史家们也是观点各异,无人能作确定的回答。而面对这些困惑,即使是幼儿园大班的中小学生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讨论,假设一些其中的原因,如他们认为原始人因情感因素视动物为宝贝;动物可做好看的装饰;原始人画饼充饥等。中小学生通过这些讨论从不同角度积极的思考得出各种结论。这时,其实如同艺术史学家一样,他们已经具备同样的思考方式了。
进行艺术教育,通过了解艺术与艺术史的发展变化,为艺术教育带来有益启示。直接影响人们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及对艺术现象看法的是人们自觉把对艺术所持的理论,影响着艺术教育的方向。陷入模仿理论的艺术教育,会产生以评价“像不像”作为对照注重模仿的技巧,而对想像和创造力培养欠缺的危险。然而,高科技时代缔造的“模仿”,“复制”的清晰、逼真、精确、快捷、庞大的仪器,如照相机、复印机、电脑字库及多语言文本等的存在,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大众环境。所以,为更好地指导艺术教育,我们应摒弃“模仿”唯一说的理论,广泛了解、比较和吸收各理论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