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41700000048

第48章 言传身教(5)

诸葛亮在子女教育上,重言教,更重身教。他一生廉洁奉公,俭朴自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临终遗言丧事从俭,只用常服装殓,不有任何器物殉葬。这些以身作则的身教,为子孙们成才及为人处世树立了榜样。

在诸葛亮的培养教育下,他的子孙都成了足智多谋的人才,诸葛乔和诸葛瞻都身居要职,为蜀国的存在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诸葛乔25岁以身殉职,37岁的诸葛瞻和他年仅17岁的儿子诸葛尚面对魏国高官厚禄的诱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怒斩来使,最后父子双双战死疆场,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后人有诗赞颂说:“当年诸葛嘉胤,节义真堪继武侯。这是对诸葛亮教育子孙成绩的肯定,也是对他教育子孙经验的总结。按照当时人们的政治标准,真可谓子继父业,满门忠烈!”

注重身教的胡质

胡质是三国时期魏国的一位官吏,曾任东莞太守。在那里连任九年,勤于政事,居官清廉,治绩卓著,不断得到朝廷的赏赐。胡质的儿子叫胡威。他非常爱儿子,但不溺爱。平时,不仅吃的是粗茶淡饭,许多事情也让儿子自己动手。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儿子养成了勤劳、朴素、廉洁的习惯。

胡质奉命到荆州做刺史。小胡威也千里迢迢随父亲来到。因为家里不富裕,没有车马童仆相随,胡威独自骑个小毛驴上路。经过几十天的晓行夜宿,风尘仆仆地来到了荆州。

胡威在父亲这里,游览了荆州风光,愉快地度过了十多天,准备回家。临别时,父亲拿来了一匹绢。胡威双手接过,闷不可解地剖父亲:“父亲从来都是一身清廉,从哪里弄来这样的绢啊!”

父亲听了儿子的问话,一点也不生气,心平气和地对儿子说:“你放心好了,这不是不义之财,是朝廷给我的俸禄。你要回家了,我没有什么可以送你的,就将这匹绢给你,作为路上的盘费。”

胡威这时才明白了父亲的用心。他收下礼物,准备动身起程。

就在这个时候,胡质手下的一个都督也要回家。他听说刺史的儿子这时也要回家,又是同路,于是想借此机会,与胡质拉上关系,就主动地与胡威结伴同行。这个都督是个贪得无厌的官吏,他搜刮了大量的民财,怕人发现,便把这些东西偷偷地转移到了荆州城内。现在要带上这么多的东西回家,生怕暴露了马脚,就暗中送一匹绢给了胡威,企图收买他,并且给他端水,买饭,照顾得十分周到。胡威是个聪明的孩子,就注意用心查问,终于弄明了这个都督是父亲的下属及其平时的所作所为。他毫不犹豫地送还了他送给的绢,同他分手了。

胡威回到家里,写信给父亲,信中将都督私自带物回家的事揭露了出来,并提醒注意这个人,不要上了他的当。

胡质收到信后,深责自己管教下属不严,下令打都督一百大板,并撤了他的官职。这件事,赢得了荆州百姓的称赞。

胡威长大之后,以父亲为榜样,在任职期间,尽力为百姓做好事,使得所辖地区内社会安定,深得晋武帝的赞赏。一天,晋武帝说:“你怎么知道你不如你父亲呢?”通过这次谈话,晋武帝对于胡威的品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升他担任了重要职务。

为人父母,教育子女首先要正已,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是很有道理的。胡威之所以具有这样高尚的情操,与其父的教育分不开。

婶母教侄

皇甫谧是东晋著名的医学家。他在婶母的教育下,从二十岁起,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医学家和学者。

皇甫谧字士字,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县朝那镇)人。幼时家里很穷,寄养在叔父家里。婶母任氏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家妇女,一心想让侄子成才。

皇甫谧对于叔叔和婶母非常孝敬,但他不愿意学习。直到二十岁时,一天到晚,还是东游西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叔叔和婶母看在眼里,忧在心头。

一天,来到集市上,一个卖瓜的给了他一个瓜。皇甫谧非常高兴,正想往口里送,忽然想起婶母在家里,于是,匆匆回家,将瓜送给了婶母。他想这次婶母一定会很高兴,夸自己长大了,能体贴人了,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婶母对瓜丝毫不感兴趣,竟然连看都不看,顺手将瓜推到一边。生气地说:“你以为拿瓜来就是孝顺了吗?你已是二十岁的人了,还不务正业,我可真替你着急。你送什么来,我也不高兴。”婶母还含着泪水向他讲述了孟母三迁教育学习的故事,诚恳地问道:“你什么时候知道学习啊!皇甫谧看到婶母如此伤心,心里受到很大的震动。他当即向婶母表示:“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再贪玩了。

婶母见侄子有了改正的决心,心中充满了喜悦。但没有向皇甫谧流露,只是用眼扫了一下,故意说:“江山易改,本改难移。你真能把毛病改了吗?”说完,没等皇甫谧回话,就起身织布去了。

皇甫谧回想起婶母对自己的抚爱,以及每天起早贪黑不停地劳作的情景,悔恨交加。于是,就拜有学问的席坦为师。努力读书学习,不会就问不论白天黑夜,从不间断,不时甚至连饭都顾不得吃。同时也变得勤快了,常常自动扛起锄头下地与叔父一块劳动,还不断地帮助婶母干些家务活。

婶母为侄子的这一变化感到高兴,无论在生活上,或是在学习上,都更加关心。不料,就在皇甫谧用心刻苦学习的时候,他患上了风痹病。一天,在用药时,误用了药,全身疼痛难忍。皇甫谧痛不欲生,想举刀自杀。婶母发现后,急忙上前一把拦住了他,亲切地说:“孩子,你怎么能因一时的疼痛而轻生呢?你怎么知道这病就不能治好呢?”这一番关切的话,深深地印记在皇甫谧的心田里。在婶母的启发诱导下,他打消了轻生的念头,决心振作精神,与疾病作斗争。

为此,他找来了医书《黄帝内经素问》、《针经》、《明堂孔空穴针灸治要》等书,用心钻研,一面从书中寻找治疗风痹病的方法,同时又以自己进行实验,以过几年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仅治好了自己的风痹病,而且发明了针灸疗法。他把自己的经验加以总结,写成了一本专著,名叫《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这是一部很有实用价值的医学著作。在这部著作里,皇甫谧总结了我国自西晋以前我国针灸学研究的成果,阐述了针灸学的理论,标出了许多穴位的名称和位置,这是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我国第一部完整的针炙学专著,不仅对于后世我国针灸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而且在国际医学界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他还撰写了《帝王世纪》、《高士传》、《玄宴春秋》等。

从基本笔划练起

王羲之(公元303~379年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人称为“书圣”。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儿子王献之在书法上也颇有成就,与其你并称“二王”。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是东晋大臣王导的侄子。初从政,后来辞官。他在书法上勤学苦练,一变汉魏以来的笔法,独创了圆转流利的风格,兼善隶书、草书、正书和行书各体。他的代表作为《兰亭序》,在中国书法史上颇有影响。王献之字子敬,是他的第七子,即最小的独生子是晋简文帝的女婿。

王羲之虽然为官,可也从不放松以献之的指导。当献之长到七八岁时,便教他练习写字。有一天,献之正在聚精会神地练习写字,王羲之为了看一下儿子是否在用心地进行写字练习,就轻轻地走到儿子背后,伸手猛地去抓笔杆,献之不禁吃惊,但是手里仍紧紧地握着笔杆,王羲之非常高兴,就对儿子说道:“练习写字,就应当这样。你要坚持练下去,一定会成功的。”

王羲之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主要抓了两点:一是从基本笔划点、横、竖、钩练起。他说:写一个点,要像高山落石一样,使人感到有沉重的压力。写一横,要像船横在江里一样,使人觉得无懈可击。写一竖,要像冬笋挺立在寒冷的山谷里一样,使人看去觉得难以动摇,写一个向上挑上的钩,要像刚要发射的大弓一样,使人看了觉得像铁铸一般。写一个向下拐的弯脚步,要像武士练武屈臂一样,使人觉得力大无比。二是进行三力(指力、腕力和臂力)训练。这是写字的基本功。为了对献之进行三力训练,在献之握笔练习写字时,他让儿子在笔杆顶端放上一块石头,他说只有这样,日后才有可能把字写好。

在父亲严格而又耐心的指导下,献之每天都进行写字练习。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献之的书法进步很快。他也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于是问母亲:“再有三年时间就差不多了吧!”母亲听了摇头不语。献之说:“五年总可以吧!”母亲依然摇头不语。

五年时间过去了,一天,王羲之翻看献之写字练习。看到其中一个大字,写得很松散,就顺手在下边点上了一点。献之也没有注意。这天,献之将近来写的字拿去给母亲看,对母亲仔细说:“你看看我的字写得怎么样?我都是照着父亲的字写的。”母亲仔细地看了又看,最后指着大字下面的一点说:“你临摹父亲的字练了几年,我看只有这一点像你父亲的啊!”献之听了,大吃一惊。心想,这可真难啊!母亲见他有些为难,就鼓励他道:“孩子,不要泄气,只要这样坚持练下去,是一定会有成就的。”

打这以后,献之奋发努力,千锤百炼,在继承父亲书法和张芝书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终于练出了风格,练出了水平,他的书法也自成一本,英俊豪迈,饶有风趣,对后世书苑颇有影响。与父亲并称为书法“二王”。他的存世墨迹,草书有《鸭头丸帖》,正书有《洛神赋》。

言而有信的曾参

曾参(公元前505年~前436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主要弟子,在中国封建时代被统治者尊为仅次于孔子、孟子的宗圣。他的教子思想也给后人以深刻的影响。

曾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曾为小吏。严于律己,精通孝道,注重自我修养,力行忠恕之道,著有《孝经》。他的修养原则:“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后人颇有影响。

曾参强调做人诚实,以身作则,并且以此教育儿子。在他看来,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对于孩子都有很大的影响。凡是要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上去买菜,儿子也想跟着母亲出去玩。拉着母亲的衣襟,又哭又闹,要跟母亲一起出去,她不想带儿子出去,便顺口说了句:你先在家里,等我回来,我就给你杀猪吃。儿子听母亲这么一说,也就不再闹着跟母亲出去了。曾参妻子在说这话的时候,只不过是开个玩笑,哄哄孩子,事情一过,孩子也就忘了。然而,曾参却不是这样想。他认为父母应当是孩子的榜样,对孩子说话不算数,就是欺骗孩子。父母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产生对父母不信任的想法,就会认为人是可以欺骗人的,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作法。

当曾参妻子从街上回来时,只见曾参在忙着捆猪,旁边还放着磨好的杀猪刀。妻子就问:这是干什么啊?曾参说:你不是说等你回来就杀猪给孩子吃吗?妻子说:我只不过是给孩子说着玩的,哪是真的要杀猪啊!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大人说什么,他都会信以为真。今天说话不算数,骗了孩子,就是教孩子说假话。孩子是最听母亲话的。如果你说话不算数,骗了孩子,你以后再说什么,孩子也就不相信了。曾参说服了妻子。为了教育孩子,在孩子面前树立父母的形象和威信,就毫不犹豫于操刀把猪杀了给孩子吃。

在父母如何教育子女问题上,曾参还提出:有道德修养的人对于子女的爱,不体现在表面上,使用他们也不在外表,而是让他们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不是强迫他们听从。心里虽然爱但不表现出来,通常是采用严肃的态度从上面去监督他们,而不可以言辞取悦他们。他还强调说:不要求子女遵循一定的原则,就等于抛弃他们。

曾参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对儿子的教育上,采用教之以信,以及爱之而勿溺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有着积极的作用,因而为后人所效法。

三迁其居的孟母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289年)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封建统治者尊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山东曲阜)人。先世是鲁国的贵族。曾受业于孙子孔伋(字子思)人。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了君为轻,民为贵的政治主张。

孟子三岁时,父亲就不幸去世。由基母亲抚养。孟母是一位很有素养的女性。她十分重视胎教,当她怀上小孟子的时候,从饮食起居,都十分留心,经常“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儿子出生后,特别是丈夫去世后,她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小孟子身上。她要他好好读书,日后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她在对小孟子的教育中,十分重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培养最棒的男孩

    培养最棒的男孩

    本书以众多名人的教育事例为切入点,紧紧围绕男孩的生理、心理个性特征以及科学的教育方法展开,全面揭示了男孩从孩童向男人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的所有最关键的问题。
  • 培养孩子成功个性的66种方法

    培养孩子成功个性的66种方法

    本书由小故事入手,将富有哲理的故事与睿智的理论结合,向父母们翔实地诠释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将形成的种种良好个性及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变不良个性以及培养成功个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从而帮助父母引导孩子,锻造优秀的自我,由平凡走向卓越人生。
  • 新编婴幼儿喂养一本通

    新编婴幼儿喂养一本通

    您想要宝宝成为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吗?您知道什么样的喂养才是科学的喂养吗?现代医学表明,大脑发育除了先天因素,即胎儿时期的营养非常重要以外,后天因素主要是在3岁以内这段时间也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宝宝今后的智力水平。因此,在此关键阶段给您的宝宝以科学、合理的喂养,对宝宝大脑细胞的发育及身体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在丰富的物质供应和琳琅满目的食物面前,不少新手父母对如何给孩子补充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知之甚少。为帮助广大家长解除困扰,让他们了解和正确掌握有关婴幼儿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书。
  • 高情商的孩子成大事

    高情商的孩子成大事

    本书以情商的基本理论为主体结构框架,精选了近二百篇广为流传的小故事,集结成册,讲述了训练高情商的五大方面,可作为父母教育孩子的参考宝典。
  • 男孩就要上清华

    男孩就要上清华

    成长是一门艺术,18年里,您能给予孩子什么。是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这里,您将找到最完美的答案、最有效的访求。清华。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名字。而是触手可及的舞伴。《男孩就要上清华》讲述的是男孩得以优异成长的瑰宝。它能够让您的儿子拥有独立人格,不输给任何人;让他的潜力与品质完美结合:让他的成绩与帅气齐头并进;让他成为考场上的铮铮英雄。在本书的引导下,将帮您铸就一个传说中的清华男孩!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霸道之刃

    网游之霸道之刃

    2050年是网游的重大变革的一年,由世界五大强国联合开发的的真人模拟网游———天纵发布。陈晓莫名其妙的从未来穿越回来,拥有十几年天纵游戏经验的他重新投入到了游戏之中!什么?你开局一把西瓜刀?我已经青铜套装了!什么?你还在为成为猎人苦苦练级?我已经是金牌猎人了!
  • 嗜血特工妖孽帝君太撩人

    嗜血特工妖孽帝君太撩人

    玛尼!?一觉醒来身为24世纪的国际特工,竟然穿越了。what'sthis?心里默默的接受这个现实。可谁能告诉我?眼前这个丑八怪不能修炼的废物是谁?好吧,是我…那又怎样看我开外挂,痛虐渣男,白莲花。日子过得悠闲自在,可是,这货是谁?某男:“女人,你亲薄了本帝君还想跑。”呵呵,某女邪魅一笑,此时不跑更待何时。甩掉了某男心情不好,正好看见渣男,上去一顿胖揍女子走后。某帝君把丹药扔给渣男。渣男抬头:“还是帝君,您对我好”帝君邪邪一笑:“你死了,她不高兴的时候怎么办?对了,你太瘦了,多吃点”听到帝君的话他震惊了,可当听到帝君下一句他满眼感激地看着帝君。谁知,帝君淡淡开口:“你太瘦了,她揍着手疼”
  • 王者荣耀之军师你别跑

    王者荣耀之军师你别跑

    司羽:我知道他就是诸葛亮。我又不傻,怎么可能不知道?诸葛亮:我要的人一直都是她。之前,现在……还有将来。——————顾安:你说我现在去跟他认个错,他将来打我的时候会不会轻一点儿?许攸:这个我倒是不知道,我只知道你现在要过去的话肯定会挨打。顾安(看着前面的两人若有所思):那我还是不去了吧。许攸(摸头):知道就好。——————————刘子良:好久不见……你特么越来越智障了呢?张欣宇:……给我留点面子啊!
  • 余生忘北辰

    余生忘北辰

    我们总是为了缅怀过去,而止步于现在。相似的故事都有着一套不变的说词,可当人心变了的那一刻,那么一切就都变了。或许所有的事情在冥冥之中兜兜转转又因因果循环而回到了故事初始的原点。余生,还好有你伴我,漫步那些年错过的匆匆岁月,经历过所有的艰辛只为让彼此相守幸福。余笙说过最绝情的话不过是:“对你,我绝不妥协,对你,我永远憎恨!”凌晨佑望着她决绝的背影:“还好,你会记得。”
  • 逐光夺命

    逐光夺命

    “拥有主角光环的生物必须去死?那我是不是也包括在内?”胡卓似乎察觉到了“系统”深藏在文字之下的恶意。
  • 私家侦探探案录

    私家侦探探案录

    一个以为心理问题而不得不离开刑警队的李逸,靠着做私家侦探度日,可是却偏偏卷入到一个个离奇的案件中!
  • 妖退散

    妖退散

    这女的敢再脑残一点吗?什么魄天院,什么除妖?喂,你看看,闻闻也就算了,你长得漂亮,这些我都忍了,你怎么还摸呢?别以为你背着一把狙击枪我就怕你!好吧,静夜他得承认,命运之轮早就转动起来了!(绝对好看,不好看不要钱,其实好看也不要钱,那你就随便看看呗!)
  • 坠巅

    坠巅

    纷繁修途,绚烂世界。无限玄幻,再现最巅。万族并立,盛况空前,灭世之劫,时代变迁。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缘起缘灭,天道争锋。
  • 江湖奇侠林平之

    江湖奇侠林平之

    带着记忆穿成了笑傲里最大的悲剧小林子。学到九阴真经,学到降龙十八掌。又认识了皇帝,我要抗蒙去!诶?不对啊,我是郭靖么?一个走了郭靖路线的林平之,这一世:我是纯爷们!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开阔眼界的名胜故事

    开阔眼界的名胜故事

    自然之美,文化之美,自然与文化结合之美。具有漫长历史的人类文明创造了粲若星河的名胜古迹,文化灿烂、河山壮丽。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宝贝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