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25800000005

第5章 汉语发展的渐进性和系统性(2)

一个新的词义从产生到稳定,在当时的条件下也需要几百年时间。如“字”的文字义,产生于战国中期。到西汉时期,现存古籍中,用于文字义的“字”,仅见于《史记》中的6例,见于《列女传》中的2例,见于《西京杂记》中的2例,也经历了二三百年。兹转录如下:

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官名更印章以五字。(又《孝武本纪》)

文字之上下,简之参差长短,皆有意。(又《三王世家》)

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又《仲尼弟子列传》)

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又《吕不韦列传》)

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又《太史公自序》)

门人从之以为诔,莫能窜一字。(《列女传·柳下惠妻》)

关吏执笔书劾,不能就一字。(又《珠崖二义》)

听得铸钱文字肉好……与汉钱不异。(《西京杂记》卷三)

作传百三十卷,五十万字。(又卷六)

西汉二百年间,这10个表示文字义的“字”,出自三个作者。主要见于《史记》。另两书《列女传》《西京杂记》的作者,是刘向父子。与系词“是”的产生地竟然是重合的。这些新的语义和语法形式如此集中于政治或文化中心区域,也说明了它们首先是在这些地区产生并逐渐向其他地区扩散的。

还值得一提的是,与《史记》相隔约一个半世纪的作品《论衡》,不仅有个别系词“是”,而且表示文字义的“字”,竟达28个之多。《论衡》作者王充为会稽上虞(今浙江境内)人。这说明表文字义的“字”,其使用的区域已经扩展到当时文化还不是很发达的浙江了。到稍后《说文解字》的问世,“字”的文字义的发展才完全成熟而稳定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个新的语法形式或语义,从萌芽到成熟“往往需要几百年的时间”,看来也是语言的交际功能本身所要求的,也带有普遍性。因为一个新的语义或语言形式,由量少逐渐增加而到多,由点逐渐扩散而到面,还有一个群体的缓慢认可的过程。即使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一个新的语言形式尽管可能很快得到流传,但最终能否为广大群体所接受,还要经历时间的考验,也很可能是漫长的时间考验。

二、语言发展的系统性

新的语言形式的产生,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不仅标志着在语言中单纯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而且还会引起系统内部相关成员的一系列变化。还是以系词“是”为例。

系词“是”的语法功能是联系主语和名词谓语,具有动词的性能,现代汉语已称之为系动词。它在产生初期,数量还很少的时候,就开始接受副词修饰。在《史记》的8个例句中,就有2例有表示确认的副词修饰。如:

此必是豫让也。(《刺客列传》)

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封禅书》)

这是副词“必”“果”第一次与新成员结合。此前,在汉语中虽然已有“必”“果”“是”等词,但它们之间不存在语法和语义上的联系,因此也不可能有“必是”“果是”这样的语言结构。随着系词“是”的功能日益成熟,不仅修饰“是”的副词越来越多,而且还有某些连词也参与进来和系词“是”连用。仅《世说新语》一书中,修饰“是”的副词竟有22个之多。副词如:

诸君皆是劲卒。(《简傲》)

此三人并是高才。(《品藻》)

吾无所忧,直是清虚日来,滓秽日去耳。(《言语》)

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忿狷》)

襟情之咏,偏是许之所长。(《赏誉》)

君实是乱世之英雄。(《识鉴》)

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文学》)

相王谓二人:“可试一交言。而才性殆是渊源崤函之固。”(同上)

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容止》)

仲堪此举,乃是国之亡征。(同上)

诚是才者。(《贤媛》)

桓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正是我辈耳。”(《品藻》)

徐应曰:“此中最是难测地。”(《雅量》)

得周时玉尺,便是天下正尺。(《术解》)

王语刘曰:“向高坐者,故是凶物。”(《赏誉》)

人有问太傅:“子敬可是先辈谁比?”(同上)

答曰:“不知何署,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简傲》)

中郎始是独有千载。(《轻诋》)

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家之秀。(《贤媛》)

太尉神姿高彻,……自然是风尘外物。(《赏誉》)

康伯少自标置,居然是出群器。(同上)

连词如:

若不如方回,故是常奴耳。(《品藻》)

虽是败物,犹曰理而用之。(《排调》)

既为国器,且是杨侯淮之子。(《赏誉》)

汝何以都不复进?为是尘务经心,天分有限?(《贤媛》)

刘尹顾谓:“此是瞋邪?非特是丑言声,拙视瞻。”(《轻诋》)

早期有系词“是”的判断句,有不少句尾还保留帮助判断的句末语气词“也”,在《世说新语》中则已全部脱落。与此同时,旧有的没有系词“是”的名词谓语句,虽然也还有所见,如:

亮曰:“此必辛佐治也。”(《方正》)

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容止》)

但数量已大大减少,正处于消亡中。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当系词“是”广泛接受副词修饰的时候,独独不接受最常用的否定副词“不”的修饰。究其原因,也应该是由于受系统所制约。因为与有系词“是”的判断句相对的,还有一个用“非”表示否定的判断句。如:

主非尧、舜,何能无过?(《方正》)

此是庾冰之功,非臣之力。(同上)

卿非田横门人,何乃顿尔至致?(《任诞》)

子非吾友也。(《德行》)

这种带“非”的表否定的判断句的存在,势必限制系词“是”受“不”的修饰,尽管“不”也完全具有修饰系词“是”的功能。系词“是”受“不”的修饰,约始于隋唐时期或稍早。唐代时,才逐渐增多,在诗文中多有所见。如:

安知厂成子,不是老夫身?(王维《山中示弟》)

予为楚壮士,不是鲁诸生。(李白《淮阴书怀,寄王宗成》)

乱天下者,何尝不是诸王!(唐马周《陈时政疏)))

又守文所遣男延祚入质,不是亲儿。(唐刘守光《上梁祖状》)

到了元明清时期,受“不”修饰表示否定的判断句,已成为主流。用“非”表示否定的判断句逐渐趋于消亡。

词义的发展也受语义系统的制约。如“是”产生新的用法成为系词后,它原有的指示代词义和形容词是非义,也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反映六朝时期语言基本面貌的《世说新语》,“是”用于系词的已占极大多数,用于指示代词义的已基本消亡,多保存在一些介宾结构中;形容词是非义,使用频率也大为降低。经初步调查,《世说新语》中共有“是”字263个。其中,用于系词共183例;用于指示代词共75例,多用于介宾结构,如“于是”(59个)、“是以”(6个)、“以是”(1个)、“由是”(3个)、“从是”(1个)、“如是”(1个)、“是故”(1个)、“是时”(1个);用于形容词仅3例,如:

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德行》)

主非尧、舜,何得事事皆是?(《赏誉》)

不审明公孰是孰非?(《品藻》)

词义发展的系统性,不仅表现在此长彼消上,而且还引起词义系统的内部调整。如某一词义发生变化,往往会引起相关词义的连锁变化。这种连锁变化,我们能亲身感受到的莫过于现代汉语。如“爱人”一词,原是表示已经建立恋爱关系的异性朋友。1937年初版、1957年重印的《汉语词典》,“爱人”一词的第一义项“即情人”。解放后,“爱人”一词的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普遍用于表示配偶中的一方,即丈夫或妻子。《现代汉语词典》“爱人”的第一义项就是“指丈夫或妻子”。这一变化,不仅影响到“丈夫”或“妻子”两词的使用范围和频率,而且还引起其他相关词义的连锁变化。如“朋友”一词,《汉语词典》原来只有“友人之通称”一个义项,而《现代汉语词典》又增加了“恋爱的对象”一个义项。“对象”一词,《汉语词典》只收有“客体。谓用作目的的事物”两个义项,而《现代汉语词典》把《汉语词典》的两个义项合并为一个义项,又新添了“特指恋爱的对方”一个义项。这种因某一个词的词义发生变化而引起相关词义的调整,显然是在语义系统内部进行的。

余论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发展过程中,一般总是遵循经济的原则,以最合理的量,满足群体的最大的交际需要。语言新质的产生和旧质的消亡,是以不影响其交际功能为前提,始终处在平衡的状态,而且其最基本的部分,如语言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词汇,也一直保持其稳定性。语言在缓慢的发展中,每一个时期其总量一般都控制在一定限度以内。认识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如果注意,有时会发现,新产生的语言形式不一定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而很可能中途夭折。

约在魏晋时期,“为……所……”这种被动句,曾衍生出一种“为……所见……”的形式。“见”置于动词前表示被动要早于“为……所……”式。约在魏晋时期,一定的使用群体可能觉得,把这两种形式相结合的“为……所见……”式,更能显示被动的意义,而且曾一度盛行。例如:

金域郡昔为韩遂所见屠剥。(张既《答魏文帝问苏则》)

诸葛恪、滕胤、吕据,盖以无罪为峻、綝兄弟所见残害。(《三国志·吴书·孙綝传》)

这种表被动的“为……所见……”式,仅《三国志》(含裴松之的注所引的三国时作品)就有6例。可见曾流行一时,但没有生存多久,即告夭折。一种新产生的语言形式刚刚产生,还处在萌芽阶段,居然就这样被淘汰了。

语言的平稳发展,并不一定必须由新质的产生和旧质的淘汰来实现。有时也可以在系统内部进行调节。如表示从昏迷中醒过来的意义,先秦就有,用“苏”表示。《左传·宣公八年》:“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表示睡眠状态结束的意义,先秦也有,用“寤”表示。《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表示酒醉后恢复正常状态的意义,先秦也有,用“醒”表示。《国语·晋语四》:“姜与子犯谋,醉而载之以行。醒,以戈逐子犯。”苏醒、睡醒、酒醒,这是三种日常生活中常有的行为状态,先秦时期分别用三个词表示,这应该说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在发展中,应该是语言交际功能的经济原则起作用,“苏”“寤”两词的意义竟然逐渐为“醒”所兼并。

约在西汉时期,因酒醉而“醒”和由“寐”而“寤”,意义相通,两词都能引申出醒悟义。如:

此之谓“先寤所以存亡”,此先醒者也。……既亡矣,而乃寤所以存,此后醒者也。……此已亡矣,犹不寤所以亡,此不醒者也。故先醒者,当时而霸;后醒者,三年而复;不醒者,枕土而死。(汉贾谊《新书·先醒》)

到魏晋时期,“醒寤”开始连用。三国魏吴质《在元城与太子笺》:“醒寤之后,不识所言。”到了唐代,“醒”又开始取代“寤”的本义睡醒。唐杜甫《早发》诗:“烦促瘴气侵,颓倚睡未醒。”而“寤”的睡醒义在口语中可能已渐趋消亡。至此,“寤”这个词的词义,已完全被“醒”吞并。

约到了唐代,“醒”又开始用于苏醒义。《敦煌变文集·金刚丑女姻缘》:“夫主唬来身已倒,宫人侍婢一时扶,多少内人喷水救,须臾得活却醒稣。”“醒”单用于苏醒义比较晚,约在元明时期。元曲《争报恩三虎下山》第二折:“[张千云]相公,打死了也。[孤云]打死了也,将一碗水喷醒他。”在现代汉语里,“苏”从昏迷中醒来义,已不单用,而由复音词“苏醒”表示。“寤”的睡醒义已经消亡,只是在书面语言中偶有所见。《现代汉语词典》已把酒醒、苏醒、睡醒三义都收在“醒”的名下,原来由三个词表示的意义,现在只用一个词表示。当然,这个在系统内部自我调整的过程,也是一个缓慢而渐变的过程。

同类推荐
  • 更聪明的智慧故事

    更聪明的智慧故事

    每一粒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发芽,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栋梁的种子。本书以努力用一种新鲜快乐的方式,把那些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品质深深植入到他们的心田。本书是以单编的故事形式出现,每一篇文章由一则故事和“智慧箴言”组成,高深的箴言内容变成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方便孩子们的思维习惯,从而改变一些说教的成分,改变箴言本身具备的严肃的成人化语气,更易让孩子们接受,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以至成长的快乐!故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心灵,因此,看故事是孩子们塑造美好心灵的一种绝佳方式。这本故事书收集了让孩子更聪明的智慧故事几十个,并配以手绘图画。全书语言通俗,容易理解,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小猪弗莱迪(飞行员弗莱迪)

    小猪弗莱迪(飞行员弗莱迪)

    “不再只有人类和鸟类才能在广阔美丽的天空自由翱翔。你们,家畜们——猪、马、奶牛、狗——也能,你们都能离开陆地,登上云端,越过高山,去拥抱阳光。听着……”
  • 大星术师1:恶魔之花蓝焰火

    大星术师1:恶魔之花蓝焰火

    史上最不靠谱的小队集结!蠢萌逗比巨兀大人VS秀逗星光小队,与黑灵军团的冲突首次开启!小队成员奇葩身份逐渐揭开。原来,我的同学都是怪物……
  • 世界著名童话故事1

    世界著名童话故事1

    本书包括王公贵族、庶民百姓、妖魔鬼怪、动物植物等童话故事,其中具有安徒生、格林、豪夫和王尔德等名家名作,也包括了世界各国许分民间童话故事,很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相信这本《世界著名童话故事精选》,能够启迪儿童的心灵、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情趣、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智力,成为广大父母和少年儿童们良好的读物和收藏品。
  • 感悟一生的故事励志故事

    感悟一生的故事励志故事

    这套《感悟一生的故事》经过精心筛选,分别从不同角度,用故事记录了人生历程中的绝美演绎。本套丛书共25本,包括成长故事、励志故事、哲理故事、推理故事、感恩故事、心态故事、青春故事、智慧故事等,每册书选编了最有价值的文章。
热门推荐
  • 相思害我打喷嚏

    相思害我打喷嚏

    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心里在想什么?单红荳遇到凌柏宥之前,心里所想的除了吃和睡,就只有自己和亲爱的父母而已。她是个受宠的天之骄女,一向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但是在遇到凌柏宥之后,一切都变了──十六岁的他带她领会了许多事物,教她很多东西。他能化腐朽为神奇,让她的功课进步神速;也让胖胖的小红荳脱胎换骨,变成人见人爱的天鹅。凌柏宥像是她的老师,也像哥哥、朋友他风趣健谈、帅气挺拔,喜欢他、倒追他的女孩很多,而她也想要跟他站在一起,所以她一直期待着快快长大,期待自己成为一个配得上他的女人──到时候,她将用自己的“诚意”来感动他、让他知道,她不但长大了,而且已经做好准备,要成为他的情人。
  • 末世丧尸皇

    末世丧尸皇

    一位丧尸妹纸在末世保护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一步步变强大,成为丧尸之王的故事!
  • 苟且之路

    苟且之路

    格雷一直以为自己会像正常的穿越小说主角一样过上奢华的生活...特别是得知自己有金手指的时候...一直以为是这样......
  • 我心中想要的江湖

    我心中想要的江湖

    在我的故事里,没有配角,没有坏人,只有做错事的好人。
  • 风骚旨格

    风骚旨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之温暖的时光,温暖的你

    tf之温暖的时光,温暖的你

    梦里的少年,不够深情,却足够美好;你有没有在正好的年纪遇到那个少年?在温暖的时光,遇到温暖的你;遇见你,终是最美的花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权谋天下之弃女不善

    权谋天下之弃女不善

    韩澜澜从小被一个预言诅咒,说她是红颜祸水,她必然亡国。被赶出了北坤国。被前世的同族女强人穿越,成了一个极有能力的女人。她在一次无意中救了一个小孩子,这个孩子是最厉害的炼丹师的唯一传人。被别有用心的管家杀了出来。韩澜澜发现自己并没有被北坤国放过,依然有人找上门来杀自己。想找到杀她的人到底是谁?
  • 忧的酒馆

    忧的酒馆

    传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酒,叫做忘忧。喝下它,你就可以忘记你想忘记的。一碗忘忧,只需要用你的故事来交换。你愿意告诉我,你的故事吗?
  • 世界越来越狠,但完全可以战胜!

    世界越来越狠,但完全可以战胜!

    本书以强大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为支撑,以丰富的案例、一阵见血的分析揭秘出社会各色狠角色形成的人格因素和社会因素,完整呈现战胜狠角色的实用方法,狠角色都有哪些特征?如何识别身边狠角色?面对狠角色如何占据强大的心理优势?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拒绝被狠角色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