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90800000046

第46章 同心境内的古文化遗存(3)

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一项极其伟大的防御工程。自秦汉开始到明清为止,共经历了1800多年。而同心境内的长城,则是在明代才开始修建的。

明代的长城又称边墙,据说是秦始皇因修长城而触怒民怨,导致了秦代的灭亡。明代将长城改名边墙,以示区别于秦始皇的封建暴政。同心,在明代属固原旧边。《嘉靖宁夏新志》记载:明代为了巩固北部边防,阻挡入据河套蒙古火筛部的南下侵犯,弘治十五年(1502年)至嘉靖十六年(1537年),在同心境内的徐冰水和下马关一带修筑了边墙。这道边墙,先是由明代总制尚书秦綋奏筑,开始于陕西省的榆林、定边营南山口,向西经过甘肃环县而进入宁、甘交界的乡石沟,再由乡石沟向西,进入同心县的下马关老爷山,经下马关古城,继续向西,穿越大小罗山,到达新庄集乡的徐冰水,途径红寺堡古城,继而进入海原县的西安州,于干盐池出宁夏向西,进入甘肃省靖远县的打拉池,再经青沙岘而止于花儿岔黄河边,全长300多公里。这道防御工程的修筑,是自明代弘治年间到崇祯末年,为历任三边总制大臣接续而修筑的。《平远县志》载:“长城在县(下马关)东城外,火筛及小王子连兵入寇,平(凉)固(原)不能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三边总制杨一清筑边墙以御之……总制者唐龙、王琼、王宪、刘天和辈踵成之。袤五百余里。张珩复添设敌台、墩铺,而防御益固,虏遂不攻犯。”

明初,宁夏河东的边防是盐池,而盐池至固原途经下马关,倘若盐、固之间没有阻挡,前线失守,则敌兵锋芒就会直指固原,侵扰甘肃东部,造成对关中的威胁,因此,加强下马关一带的军事防御,已成为明代边防的当务之急。

修筑下马关边墙或是徐冰水边墙,均利用当地各种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一般大都采用挑挖宽大的深沟,然后在南面壕堑上筑墙,称平地筑墙法。在山势相连之地段,则采取随山就崖铲削而成;若在南北交通要道口,则根据地势修短墙、筑小城,并派兵扼守。下马关古城就是边墙要冲上的一座重要城陣。下马关最初叫长城关,即因长城经此故名。下马关在明清时期“东北扼守庆(阳)宁(夏)咽喉,西南连巩(昌)固(原)肘腋,控制羌胡之地,屏藩沙漢之区”。可以说,下马关古城及东西的这段边墙(长城)作为明代固原内边的二线防御,阻击南侵之敌,改变固原向北一带被动挨打的局面,在当时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明代,在同心境内不但修筑了长城(边墙),为配合战略防御还大量修筑增设了通信设施——烽火台。

烽火台,也称烟墩、烽堠、狼烟等。按照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的法令规定:“今边堠举放烟炮,若见敌一二百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干人以上,三烽三炮。”明代,除夜间举火,白天放烟外,还加鸣炮,及时通报敌情,即千里之外的边塞敌情,仍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烽火台传达到上级指挥机关。每座烽火台,不但有守兵,而且配备有旗帜、鼓、弩、软梯、炮台、火药、火箭、狼粪、牛羊粪、杂草等。

同心县境内的烽火台,遍布山川梁峁,触目皆是。据《万历朔方道志》记载:宁夏镇所辖地方,万历年间共设烟墩596座,其中平虏营(今豫旺)所属84座。1984年6月通过文物普查,发现仍有80多座保存较好。现择其要者,作一叙述。

1.下、韦烽火台

下马关北去韦州17.5公里,在公路东側,每2.5公里设置一座烽火台,由南而北,直线相连,计有7座。韦州向北,经太阳山到惠安堡有6座。这些烽火台,均由黄土夯筑而成,四周多筑有坞墙(也称围墙),虽经风雨剥蚀年久,损坏严重,但仍然能看出其原建造型制的规模。现举下马关至韦州间的第5个烽火台为例。这座烽火台西去公路约500米。修筑的坞墙呈方形,边长33米,高4.5米,基2米。墩台座落于坞墙正中,高15米,底阔见方12米,夯土层厚10~23厘米。

2.上马峰烽火台

位于下马关镇南5公里的上马峰烽火台,是同心境内现存遗迹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并在附近还筑有城陣(古称小城)。这座烽火台置于下马关乡通往豫旺乡公路的西側1公里处。土筑坞墙呈方形,边长150米,残高3.5米,基宽5米,顶宽1米,夯层清晰,厚25~29厘米。坞墙东墙中间设拱券形小门,残高2.5米,宽2.3米。墩台靠西墙而筑,残高6米,基宽见方135米。在该烽墩四周设有8米宽的护城河,同时在墩南150米处,东西还筑有2座小城池,均在40米左右见方,门向东开,四隅有角台。城墙残高2~4米,基宽2米。在这2座城陣的北侧,有一居住遗址,房屋院落倾圮后仅存土脊,残高1~1.5米,基宽1.5米,周围散见的水窖废弃后均为土坑。可见上马峰烽火台,在明代不仅驻扎军队,而且周围还住有许多居民。

3.大郎顸烽火台

大郎顶烽火台,位于下马关南15公里的大郎顶山头上。烽墩四周有三道坞墙,均已倒塌,外侧挑有壕堑,宽4米,深1.5米。这座烽火台处在地势较高的山顶上,向北经下马关、韦州、惠安堡达盐池;向南经豫旺城、张家塬、李旺堡直达总制三边军务的指挥中心——固原城。

4.老爷山烽火台

明代,还把烽火台和长城接合起来修筑。下马关古城迤东到老爷山顶15公里的长城间,共修筑了6座烽墩。当地人则由西而东,按顺序称为头步墩、二步墩……直到老爷山顶最后一座,称为六步墩。这6座烽墩,均有坞墙,其中5座修筑于平地,1座修筑于老爷山顶(即六步墩)。由于山顶人畜少到,这座烽墩保存较好,数公里之外即可看见。土筑的坞城东西长70米,南北宽50米。坞城向西辟门,为一拱券形小门,除门洞顶部的夯层塌落约50厘米以外,整个门面基本保持了原貌,高2米,宽1.7米。坞墙内高4~5米,外高8米,顶宽1.3米,其上有修葺女墙的残迹。烽墩紧靠东坞墙中间修筑,由墙顶即可登临其上。墩台底部以乱石垫基1.5米高,然后黄土夯筑,基宽15.3米,高11米。

通过以上长城配置烽火台考察看出,这种修筑方法,非常利于战守。同心境内修筑的烽火台,根据其地势,大多修筑于高山四望险绝之处,无山则于平地高处置,也有修筑在交通要道之側或筑于长城之上的。同心县城向北至马家河湾,向南至王家团庄的这段川道烽火台可分山、川两路行进,即平川一路,山洼一路,由北而南,齐头并进。遇有敌情,两路烽火台相互策应,平地烽火台先举火,高处烽火台即接应,一直向南迅速地把军事情报传递给三边军务指挥中心——固原城。

明代,在同心境内修筑了如此之多的烽火台,说明了同心是“固原旧边”,扼守南北交通要隘的咽喉之地。故而,这里的山川沟壑、梁峁斜洼,几乎到处都有烽火台。虽说大多烽火台已倾圮倒塌,面貌全非,但它保留至今的残迹,仍是我们研究古代军事设防的重要实物资料。1985年10月16日,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将韦州至下马关的烽火台、下马关迤东到老爷山顶的明代长城,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树立了水泥制作的保护标志。

五、古今龙骨沟

在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上,从高山到平川,从沙漢到草原,从赤道到极地,从天空到湖海,几乎到处都有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生物形成千变万化、生生不息的生物种群和生命链。然而,你能想象到1200万年前同心是什么样子吗?这对大家来说,可能是一个高深莫测的谜。虽然经历了几千万年,过去的一切早已随着光阴的流逝而不复存在,但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揭开了这个谜,并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充分证明了同心是古代动物的乐园。

20世纪70年代末一个晴朗的秋日,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科学考察队来到宁夏南部山区同心县,在同心东部地区城关、纪家、窑山的“龙骨沟”里掘洞,采集到了近百件古脊椎动物化石标本。通过科学鉴定这些特殊的文字,第一次揭晓了同心1200万年前的中新世地层。这些化石真实地记录了同心当时的地理、地貌、气候和环境,以及古动物进化的过程,形象地展示了一幕幕古生物生活的历史片断和百兽争雄、地壳运动的特定景观。倘若您对同心这些古代哺乳动物感兴趣的话,不妨和我们一起去神游一次“同心古代动物园”吧。

同类推荐
  • 树人文库-惊奇一生的破案故事

    树人文库-惊奇一生的破案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超值金版)》除了常用文种外,还增加了其他实用写作书中很少出现过而当今又极需要的文种,如加强了经济文体的介绍。未来的世纪是科技与经济主宰人类的时代,经济生活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用写作的经济化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性潮流。鉴于此,本书增加了有关股份制企业文书的介绍和外贸文书的介绍等,以适应当代经济生活的发展。
  • 语言艺术全书2

    语言艺术全书2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 低碳学习法——与大自然的对话

    低碳学习法——与大自然的对话

    本书内容分五卷,包括:九条法则、打开心门、定点观察、见微知著、生态“阅读”等。
  • 教学相长文丛-走在校园爱做梦

    教学相长文丛-走在校园爱做梦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热门推荐
  • 爱情,两个人的事儿

    爱情,两个人的事儿

    一次偶遇,他遇见了她;一次深情,他蛊惑了她;一次拥抱,他离开了她;我们都渴望牵了手就能在一起的爱情,却生活在了上了床都不能结婚的年代。
  • 仙凡道记

    仙凡道记

    顺逆由心,仙凡一念。且看少年书生一步步,求真问道,溯源寻仙,书写独属于他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异世搜神录

    异世搜神录

    他是万人敬仰的英雄,是勇士,更是一个痴情者。被人暗算,万世轮回却找不到心爱之人!是诅咒,还是宿命?指战沙场,博红颜一笑,浴血奋战,却屡糟危机。朋友劝解,家人慰藉,能否让他重新振作,再筑丰功伟业,俯瞰众生?且看他如何演绎这样一个快意恩仇,杀戮无尽的成神之路……
  • 中国十大传奇帝王

    中国十大传奇帝王

    本书讲述了一个个与千古帝王有关的传奇故事。包括秦始皇赢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女皇武则天、天骄成吉思汗等。
  • 莫怪泪如雪

    莫怪泪如雪

    一位遭家人背叛沦落精神病医院的女子体会到人心冷暖与事态炎凉。却在梦中意外穿越到南朝永光年间。在乱世之中她将如何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也许白首不相离终究只是痴梦,但是仍愿你我执手走到梦境的终点。即使是寒冬之中也莫忘世界之大总有一个人是全心全意爱你的。
  • 凤女重生:绝代风华三小姐

    凤女重生:绝代风华三小姐

    一朝睁眼,已不再是那个懦弱无能的南府三小姐南以初,而是来自异世大陆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Z:“过去原主所受的屈辱,我要你们加倍奉还!”那个男人,天之骄子,却偏偏独宠她一人......本人慕凉,新人一枚,此文女强,但男主也很宠女主,不喜勿喷。
  • 窗外有你

    窗外有你

    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捉摸的东西,五岁的司徒煜在失去家人的同时,让唯一的亲人丢在了大雨中。人倒霉喝凉水都会塞牙,司徒煜差点再次落入人贩子的魔窟,可以说刚出狼窝又入虎口。幸运的是天无绝人之路,几经波折他让军嫂收养,同一帮无父无母的孩子渐渐长大。一场空难,一场阴谋,男主人失去家人的同时,痛苦地纠结在友情、亲情、爱情中,不能自拔。沉沉浮浮的中,他们是否会回到初心,找到最初的自己。
  • 怨念王冠

    怨念王冠

    潘王纪来临,世界进入六百多天的炎热白昼,城邦动荡,群臣于野,潘王和世界的宿命,九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