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90800000031

第31章 同心回族渊源(2)

闻之德不足以入人深者,未必垂永久;教不足以传世正者,曷能系人思。兹海老太师之德教,为何如而能已于思乎?[因]思吾教之大也,如日月之经天,江河之纬地。自天地开辟以来,壹拾贰万肆仟有零之圣人代代相传,迨唐贞观年间,太师公奏道:星光主西方,有大圣人出,既吾教大圣人穆罕默德,生于默克国,是圣也。其名立于万物未有之先,其体降于群圣继起之后,奉主明命,扫异端之讹谬,扬正道之光明。万国归信,千古恪遵。教遂传入中国,中国倡明教典者,代不乏人,嘉隆之际,学者兴起西秦,我海老太师应运而生,学贯天人,教溢海[甸]。经典未明之旨,至师而大明;教门未正之理,至师而始正。严气正性,秉直不阿,真暗室金灯,迷津宝筏也。天下之人,裹粮问业,户外之履满焉,海内咸称“晒黑”云,犹华言仙种也。其德教为何如,而能已于思乎?且太师往而伪学起,持新生以戾古若好异论以眩俗。嗟!嗟!教门其不至蓁芜者,几希幸有志存先进者,奉太师之遗教,言言珠玑,句句金玉,使新生好异辈,匿而不敢出头焉,其崇正辟邪之训,犹在人心。且众诵户祝,咸知认主遵圣为的确,忠君教亲乃急务,五时朝拜,凛[寔]然不敢懈。其德教为何如,而能已于思乎?又忆太师去世,异香绕室,彩云弥户,种种休征,示人心目。不独吾教之人咸知太师之归主有光,即汉教等辈皆曰:太师遐升九霄矣。安[知]韦效隰原,迄今几历春秋,几经风雨,岩岩气象,想象犹新。且四方之人,坟头祝诵不绝,太师死耶而弗死,无生也而尤愈于生。然非教门之功臣,圣人之肖子,曷能有如是之显应哉。其德教又为何如而能已于思乎?慈有韦邑,老幼喟然思曰:中原大人海老太师能有几人哉?曷不立碑,以垂不朽?于是命真素马子以志太师之行踪焉,马子不文,既朽且病,何以为太师志哉?但私淑教泽,不敢固辞,勉笔以志太师于万一。立斯碑也,既千百世以下,闻者莫不奋然兴思,今而后,益知太师之德,入人深矣;太师之教,传世正矣。太师讳东阳,号文轩,祖籍西安,家世耕读,传教承风,有脑如天,有眼如日,有口如河,陶清山林,为清风明月主人。堪与西域有道“晒黑”并传不朽云。

大清康熙四十三年,岁在甲申秋月朔,西夏奉教班德私淑门人真素子马调元赞卿氏熏沐谨记。

(以下人名从略)

从碑文可见,海氏德教在西北的影响颇为深远!

关于海太师,笔者在此加赘管见,以求教于研究中国伊斯兰教教育史的学者、专家和有志于此的同行们。

第一,“追思碑”是海太师归真以后若干年晚辈及乡亲们所立。海太师的生卒年代,据碑文“嘉隆(1522年~1572年)之际,学者兴起西秦,我海老太师应运而生”所记,胡太师祖生于嘉靖元年(1522年),卒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八月二十八日。胡氏不仅是海太师的老师,而且是海太师父亲“海师”的老师。由此推理,胡氏当比海太师年迈几旬,海太师大约出生于嘉靖末年,隆庆年间左右。海太师卒于何年,碑文中没有记载,民间流传卒于五月十三。根据立碑时间推断,海太师当卒于明末清初。据当地流传,海太师归真以后,云南等各地穆斯林每年都有很多人来韦州拜谒陵墓,朝夕焚香,晨昏祝颂。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海太师的忌日,韦州及各地数以万计的穆斯林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方止。

第二,海太师之父海师,名讳、生卒年代不详,是胡太师嫡传的著名弟子之一,陕西渭城湾人,与胡氏是同乡。据《传谱》载:设学同心城,迁往韦州,他传的弟子见于经传的有云南蒙化郡(今巍山县)的马五师,学成返籍,此地乏经,对当时的连班礼拜,马从俗未改独班,只到清初马丽鹤、马白崖二师去滇,遵经“通省俱改独班”。《传谱》作者认为:“海师历年悠远,虽俱德行恒多,均属言而不切,故难记录。”韦州老坟地东北角有一小沙石碑,上刻“大教宗海太师仙茔”没有年月日记载,小沙石碑距老坟地西南角的海太师坟300米左右,我们认为,这个小沙石碑是海太师之父海师之茔上碑,说明海师也长眠于韦州。

第三,海太师巴巴,是其父海师的弟子,还是胡氏嫡传弟?《传谱》的作者两种可能都写到了,胡太师传授世次表中列的是海师的弟子,胡氏二传弟子,又写道:“或云,从胡太师之学者,即文轩先生也,岂蕴善先生亦误闻耶,年远难考,以俟知音”,海太师墓碑(阿文)写道:“海太师出生于贫寒家中,自幼在家从事耕读,后为专攻阿拉伯语的经生,受教于哈吉胡太师帐下”,《传谱》完成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墓碑立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晚于《传谱》七年,但立碑(阿文)者,系太师的儿孙等晚辈,了解他的情况将毋庸置疑。所以海太师是胡氏嫡传弟子,这与其父海师是胡氏嫡传弟子并不矛盾。

第四,《中国穆斯林》1983年第1期刊载立平同志撰写的《介绍有关胡太师的一点史料》,文中对胡太师朝觐之事提出质疑,但海太师墓碑(阿文)中明确写道“哈吉胡太师,经名:阿布都甩默德依立亚色”。笔者认为,有此为证,毋庸置疑。

第五,海氏父子何时设学同心城,迁住韦州,《传谱》、碑文都没有记载。但《传谱》中在记叙胡氏三传弟子湖广保庆府(今湖南保庆)张行四先生,俗称湖广张四巴巴,他在同心设帐期间,明崇祯间(1628年~1644年)五原地区灾荒粮贵,有一段“命子粜粮济贫”纪事。张氏是胡氏二传弟子冯伯庵的学生,他是冯氏在同心城开学归真后接班的,由此看来,海太师是在张氏之前来韦州。据韦州75岁的海长佩阿訇讲,解放初期他在县文教科工作,曾带甘肃省文化厅的同志到韦州考察时,在海清远阿訇的家里见到海太师来韦州的“路条”和到韦州买地的“地契”,路条是长方形的麻纸,上写“海文轩北迁韦州,沿路放行,大明万历十七年秋×月×日”,上盖大方官印。可惜路条、地契都在“文革”中焚毁了。海太师在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来韦州设帐讲学,海师可能比儿子来得更早一些。

第六,海太师是继胡太师之后的一位十分著名的经学大师,学问渊博,他的经学水平无人匹比。据碑记“学贯天人,教溢海甸。经典未明之旨,至师而大明;教门未正之理,至师而始正”。在韦州设帐讲学,阐训万代,成绩卓著,自迩及遐,蜚声海内。于是远近伊斯兰教之正人端士,如梦者方觉,云南、陕西、山东、杭州等地学子负笈载道,接踵其门而求学,韦州成为“天下之人,裹粮问业,户外之履满焉”的经堂教育中心,由韦州学成的弟子返回各地,发展经堂教育,遂使海氏学问传遍天下。《传谱》载:“今人(指18世纪初)有左衽于海门者曰‘吾教之道,胡归于海矣!’”表明胡氏家学为海氏继承了,又曰:“通天彻地海文轩”,可见海太师在明代经堂教育中所处的地位之高,影响之大。他传的弟子很多,其中拔萃者有:

月大师,陕西渭滨人,学行兼优,生活俭朴,学问渊博,无人相当。黄观海,云南人,初从冯伯庵先生学,后投海太师帐下,成全其学,及返滇南,因慕念海太师的恩德,每凭高北望而哭泣,遂建一楼,挂匾“望海楼”,自拟其号曰“观海”。穆有礼,固原木厂沟人,设学成都,劝教全蜀,无传后学。姬太师,俗称,中泉头人。郭师,山东临清人马师,杭州人。

第七,《传谱》作者认为:海门学问没有广为流传,远不如冯门之学后传遍寰宇。笔者认为,因海太师无嗣,家学固然没有人继承下来,但其学问还是被众多弟子广为传播,学业相承,代不乏人,与冯氏学问同样传遍寰宇。这不仅有《传谱》本身、海太师墓碑可证,据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立《修建胡太师祖佳城记》中载:“其时,冯、海二门父子祖孙得受宗旨,分教同人,而吾学遂乃盛传于中国”,查庞士谦阿訇《中国回教寺院教育之沿革及课本》④一文中,海氏一系流传弟子情况也同样证明。

第八,海太师之父海师是胡氏嫡传的著名弟子之一,设帐韦州,并长眠于此,为何碑文中只字不提?碑文中记“海太师生于贫寒家中,自幼在家从事耕读,后为专攻阿拉伯语的经生”,既然海太师是大名鼎鼎的海师之子,按照一般规律,海师是著名的经师,他的儿子幼时理应有条件专门念经,怎么贫寒到“自幼在家从事耕读”的地步?再看,《传谱》中载:“海文轩即胡氏嫡传弟子,非海师之子,岂蕴善先生亦误闻耶,年远难考,以俟知音”⑤因此海太师与海师父子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第九,民间流传海太师没有儿子,只过继了一个姓郭的为后,《传谱》中也载海太师乏嗣,所以立碑的海太师之子海滨,应是海太师过继的儿子。

第十,从立碑的人名看,明末清初,韦州人以苏姓为主,另外还有马、金、杨、郭、彭等姓,海姓除海太师的儿孙们外,再无他人,说明韦州海姓人是海太师明万历年间定居韦州后才迁移而来。

注释:

①赵灿著:《经学系传谱》记载:海东阳,字文轩。

②白寿彝:《胡登洲、常志美、舍起云传》,载《中国穆斯林》1981年第2期。

③韦州海长佩阿訇讲。

④《中国伊斯兰教史资料选编》(1911年~1949年),原载《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4期。

⑤立平:《介绍有关胡太师的一点史料》,载《中国穆斯林》1983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英才炼成记

    英才炼成记

    世界著名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任务在于为每一颗年轻的心都找到一把金钥匙。张丽雪相信,她能为自己的学生找到这把金钥匙。正是怀着这种信念,多年来,她一直默默地为每个学生寻找各式各样的金钥匙。张丽雪深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质,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各个考入理想的学府,走上英才之路。《英才炼成记》是张丽雪教学生涯的纪实作品,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真实地为读者呈现了班级学生成才的历程。为完成本书的写作,作者殚精竭虑,增删数十次,它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育人书籍,更是一部激人奋进的学生自主发展之作。
  • 足迹

    足迹

    本书收集了宁波广播电视集团从2002年到2011年这十年里所出现的优秀获奖作品,主要作品分为:广播作品、广播剧作品、电视作品和电视剧作品。每个类别的作品,各具特色。
  • 揭秘人类的智力与开发之谜

    揭秘人类的智力与开发之谜

    本书介绍了智力的社会文化背景、智力与经验、智力的成分、流体智力:归纳推理、流体智力;演绎推理、晶体智力:言语理解力的获得、大脑发展等内容。
  •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本书撷取的主要是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呼吸》栏目的部分精彩篇章,《新闻深呼吸》由浙江经视评论员舒中胜就社会热点话题发表独特看法。
  •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是对于其本质、目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又都知之甚少。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层对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步步深化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有重大突破的。
热门推荐
  • 越踪集(蠹鱼文丛)

    越踪集(蠹鱼文丛)

    徐雁著的这本《越踪集》是“蠹鱼文丛”系列丛书其中一本。本书以“行记”“纪行”为主题的文章有26篇。本书得以入选浙江古籍出版社的“蠹鱼文丛”。本书为读书爱好者提供了专业指导,分享了读书的快乐。本书包含了“秀州书香纪行”、“戊子冬日杭州归去来记”等内容。
  • 羲皇故里寻根记

    羲皇故里寻根记

    伏羲女娲是华夏各民族共同的始祖,包括汉民族在内的许多民族在自己民族产生发展的传说中,都认定自己是伏羲的后代,是龙的传人,这种口头“史诗”长传不衰,直至今日。各族人民广泛地为伏羲女娲建庙立祠,祭祀不绝,尽情表达着他们对人文始祖伏羲的爱戴和敬仰。伏羲女娲的始祖地位同时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早在春秋时期,在伏羲建都立国之地淮阳,就修建了太昊陵;自元以来,淮阳的太昊陵,天水的伏羲庙就实行国家最高规格的祭祀典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天水期间,欣然题词:“羲皇故里”。所有这些,都充分肯定了天水是羲皇故里和中华民族发祥地的地位。
  • 希望之橘

    希望之橘

    蓝星突然遭到巨变!天上的怪异的光圈到底是什么?消失的人类,突然出现的变异生物,是谁在策划着这场阴谋?之后她们又该如何是好……(本书无男主,请放心食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引鬼上身之常命

    引鬼上身之常命

    如果说一个逗比是一台戏的话,那两个逗比就是一出连续剧了,一群逗比那直接就撑起了收视率啊!我我我我我……我滴个妈呀!见人了!逗比与鬼同居的日子,斗鬼?逗鬼!一切完美的故事,都是由不完美开始…
  • 往生客栈之耐冬

    往生客栈之耐冬

    很久以前,久的已经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只知道那时候奈何桥上还没有一个整日熬汤的老太婆。只是过了桥有一块不归三界管制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四周无一活物,只有一间硕大的客栈,门上面明晃晃的四个大字往生客栈。过了这往生客栈才是真真正正的到了冥界。而死了的人都要在这住上一段时间,等待鬼差前来接应。
  • 我有点无敌系统

    我有点无敌系统

    落羽:“系统我想升级到斗帝”系统:“没问题”系统:“已为宿主提升修为”系统:“恭喜宿主升级到巅峰斗帝”系统:“对了,宿主,没事不要老是叫我,我要陪女朋友,潜能点你随便花,记住了,别老是叫我。”落羽:“哦……(⊙o⊙)??”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不需要做任务就能升级,比一刀999升级还牛逼。“啥?你是大斗师?我怎么感觉你是大斗逼呢?”落羽释放威压,只见眼前大斗逼…咳咳,说错了,大斗师化为血雾。征战诸天我无敌,你随意,来到异界第一天我就满级了,无敌是多么寂寞啊…落羽仰头四十五度角望着天空满脸忧桑…
  • 不可不知的佛教故事全集

    不可不知的佛教故事全集

    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瑰丽的海

    瑰丽的海

    本书介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上海的民族工业史和商业史,阐述了工业文明促进了其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繁荣的状况以及良莠不齐的商场奇闻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