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42400000078

第78章 宋辽战争(5)

国家军队有对内维持社会安定和对外保卫领土主权两种职能。北宋建军的重点放在对内,即严防武人叛乱和镇压农民起义的作用上,而忽视了对外守土御敌的职能。赵光义就直截了当地说过:“国家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奸邪共济为内患深可惧也。”(《宋史·宋绶传》)因而实行一套“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军事制度。这一制度结束了中唐以来武将割据的局面,不仅两宋没有出现分裂割据,以后几朝虽有统治阶级的内部叛乱,但都未能形成分裂割据局面。这一制度对强化封建中央集权,无疑起了重大的作用。但由于执行者过于死板,不可避免地削弱了抗击外部入侵的力量。加上北宋采取募兵制,造成多养兵而战斗力日弱的结果。兵源主要来自农兵和失业流民,特别在灾荒之年,大量招募饥民当兵,造成冗兵冗费。据《宋史·兵志》载:宋太祖开宝年间(968—976)士兵总数为378000人;太宗至道年间(995—997)为666000人;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为912000人;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为1259000人。可见军队数量的增长是惊人的。据梅尧臣《田家语》一诗记载,北宋和西夏作战时,陕西路每家出一丁,惟留跛的盲的,“跛盲不能耕,死亡在迟速”,结果是国家收的“六分财,兵占其五”(陈襄《古灵先生集》卷八)。这对社会经济生产起了极大的破坏作用。北宋“积贫、积弱”以致亡国,军事制度的“矫枉过激”且不能根据时事的发展而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

三、宋辽二十余年诸战役之得失

(一)高梁河战役

赵光义欲乘灭北汉的声威以收复燕云故地,重建中国北方国防,恢复中国领导四夷之地位。此诚正确的战略构想,而无可非议者。太平兴国四年六月十二日由镇州北进,十九日抵金台屯,二十日至辽南易州,辽之州城即降,二十一日遂围涿州,而辽守军亦望风而降,二十三日已驰至辽南京之城南。计其行军路程,每日约行百余里。此种风驰电掣的行动,其目的显然实行战略奇袭,谋出辽人之不意,一举袭取幽州,而达成此次作战的目的。此举颇收顷刻之效,几逼使辽之燕京不能守。且观此次作战计划,又显然欲取得幽州之后,即挥军指向古北口及野狐关诸要塞,将辽人南出西出之路予以封锁,如此则辽后五州不攻而得,燕云十六州即告克复。此正孙子所谓“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的战略原理之运用。

然而宋军出师攻北汉,历时二月余,而顿兵于太原坚城下,又达二旬,兵疲粮匮,已达极点,幸北汉大臣元老马峰劝刘继元降,太原始克。宋兵于太平兴国四年五月二十二日自太原赴镇州,二十九日到达,计其行程,上下太行山艰难的山路,每日约行百余里。在镇州休息十二日,即转兵北上。且诸军所想望的太原之赏不行,则其时宋军之心力俱疲的情状可知。光义驱此心力皆疲之众,顿兵于幽州坚城之下,而遭受内外夹攻,此正如李左车论韩信井陉全胜后的状况,其败固不待计筹而后知。且宋军围攻幽州城时,不知夺取得胜口险要以控制战场的形势,而坐视耶律色珍据之以待援,此亦足以显示宋上下的无能。高梁河平川四达,岂是阻援之地势?观唐太宗之围洛阳,而急驰虎牢以阻窦建德,则知赵光义此次“围点打援”之失。

宋军此次北征,大军仅循一路而进,而无他路军以配合之。且无战略预备队的控制。此种有正无奇之用兵,乃为最拙劣者。孙子曰:“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又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胡林翼亦曾云:“有正无奇,遇险而覆;有奇无正,势极即阻。”此正可为宋军惨败原因的说明。且观此次作战,显无战略预备队的控制,故其作战军一溃而不可收拾。赵匡义亲为大军统帅,竞无预备队的控制,卒至一败而弃军逃遁,使战势无可挽救,此简直军事之外行者。然而彼以后在各战役中,犹屡以阵图授诸将,以指导战斗,宁不可笑!而其诸将之无人才,亦由此可知。

宋军此次战败,幸辽大将耶律休格身负重伤,不能实行战场外远程追击,否则,赵光义能否逃脱,宋诸军能否溃而复集,尚未可知。

至于辽军方面,韩德让、耶律休格、耶律色珍、耶律学古乃皆一时之选。燕城危而复安,德让、学古是赖。辽军转败为胜,休格、色珍之功。尤以休格之智勇,自赵光义而至于诸将,无出其右者。孙子曰:“将者,国之辅也。”辽有休格,故与宋历年的战争,常能握主动而致胜。

耶律沙率援军直攻高梁河的宋军失败,此可知耶律沙之无能。反之,耶律休格至,即能利用此种战势,使沙军在正面与宋军相持,复利用“自战其地”的便利,地理民情及道路状况皆甚熟习的条件下(辽军此种优点,宋军则无),乘夜暗与色珍实行两翼包围之攻击,尽量发挥其优点与长处,而猛击宋军的短处(宋军骑兵不如辽军,地形不习,敌情不明,无险可守),故能将宋帝亲帅之军击溃。且据云其身被三伤,而战益力以观,可知当时辽之精锐骑兵猛冲猛打之冲击力及其战斗精神之旺盛。宋师自太原行军,日行百余里,顿兵于坚城之下又达旬余,其疲惫之状,可想而知,而突遭此新锐之敌骑自两翼猛攻而至,安有不败者,盖势使然也。孙子曰:“善用兵者,求之于勇;不责于人。”正是此一说明。赵光义不知夺取得胜口形险之势,而于平川四达正是骑兵发挥威力的高梁河坐以待敌,是其不知“求之于势”的用兵之道,彰彰明甚。

(二)满城瓦桥等战役

辽满城作战胜败,全系于一将。如韩匡嗣不知军事,而轻信敌人之诈降,招致辽军初次之败。反之,耶律休格善用兵,且早已有备,故能败而不溃。孙子曰:“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可为二人之说明。

此役,宋诸将能不为太宗所授之阵图所拘束,决心因敌制胜。又能用诈降之术以懈怠敌人,然后出敌不意,突然攻击,使敌人措手不及。又能在战术运用上,拊敌之背,两翼夹攻,配合正面之攻击,遂大败辽师。宋此役之胜,足以挫阻辽人南侵之野心,对宋之边防贡献颇大。盖高梁河战后,辽已有轻宋之心,将随时遣军南侵。经此一败,乃知有所儆矣。又宋军此役之胜显示:“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孙子语)赵光义对于军事不能而自以为能,以阵图束缚前线诸将的作战。设使刘廷翰拘泥诏旨,始终不变,则此役之胜当不可能。同时亦显示赵延进、李继隆二将对于军事颇有见地。尤其可贵者,二将“倘有丧师,独当其责”的负责精神。但宋皇朝并不重视此种负责精神。且虑此种精神的发展,将导致军人擅命的趋势,故直至真宗澶州之役,对边疆诸将犹采“中制”之策。此为宋边疆战事屡挫之因。

辽主于满城战败之后,韩匡嗣不被诛者几希,并即擢用耶律休格为其南京统帅。此种赏罚严明的举措,使辽军于丧败之后,军心士气为之一振。辽主有此之明,故终其世予宋朝以莫大的打击。同时,又图谋扶持刘崇之、孙继文以恢复北汉,使之牵制宋人。但此举为宋雁门守将杨业所打击,而不能实现。当辽军进攻雁门时,杨业于请援不得之时,毅然率精骑疾袭辽之中军,攻击其司令部,而斩其大将,遂使优势的辽军溃败。杨业有此种勇毅精神及有效之战术行动,故能为宋边疆的干城,亦颇足为战将的楷模。

瓦桥关之战,宋军有二特色,一为宋军战斗意志颇强,二为宋朝不用统一指挥之将。就前者言,由于宋军战志甚强,故张师战没,其军犹能复入城为守;诸军在水南战败,不相统属的诸军还师反攻犹能战胜。此皆可证明此时宋军战志战力均佳。至于宋朝不用统一指挥之将,乃其当时军事政策所使然。宋此时在河北的国防线,乃用星布的各军城为骨干而构成之。故其军各自独立,各自为战。及各军出军城迎击时,各军仍不相统属。其次,不用诸军统一指挥的大将,乃自赵匡胤以降所采之一重要军事政策。盖彼鉴于五代军人擅权篡夺之弊,故在国防前线概不用大将有统一指挥之权。即初期统一南方诸战役中,曾用大将统一指挥,但亦令与诸将分权。即以后朝中各大臣言,国防线上军力分散于各军城之弊,不足以防辽骑的突破或钻隙人犯,而主力军力集中于二三处,以便予来侵之敌以大打击。宋帝后虽采用此说,但其所选统一指挥的大将,亦不以能力为入选标准,而是以亲疏为入选标准。如真宗时统大军于定州,前有傅潜,后有王超,皆以愚庸误国事。二人皆太宗的旧幕僚。宋之军事不振,直至于南宋犹不能脱出此一思想的范畴。盖因维护政权为第一,而以国防御外寇为次之。

(三)岐沟关君子馆战役

岐沟关战役是宋辽两国的总决战,亦即两国国力的总决赛。是役由宋所发动。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论三国人物

    大家小书:论三国人物

    作者根据现存史料,仔细考辨,以人物为中心,以散论为形式,撰成多篇论文或札记,汇为一集,便成《论三国人物》的主体,力图还许多三国人物的本来面目。全书围绕二十余位核心人物,以其业绩或人事关系为线索,分别在各短文中论述,共计七十篇,主人公则多为妇孺皆知的著名人物。作者夹叙夹议,言简意赅,充分利用了“散论”形式的长处,既运用了丰富而确凿的史料,却又要言不繁,恰到好处。
  • 我成了大汉箭神

    我成了大汉箭神

    陆堪从小习练箭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准备着报杀父之仇,没想到只是为了报仇而练习的箭术,渐渐成为了他的天赋,他的本能,他的一切...
  • 穿越到三国的修仙之旅

    穿越到三国的修仙之旅

    这个东汉极为怪异,文道士能够呼风唤雨,武道士能够以一敌万。苏宸觉得自己来的很突然,还未适应,便被老妈武云洛踢出家门!
  • 中国历史探秘

    中国历史探秘

    历史学是许许多多学问中的一种,它也跟各种学问一样,使我们聪明,带给我们快乐。史学仅仅是一门学术。它既有科学的精深严谨,又像艺术一样美妙动人,史学的艺术魅力,在人类社会中确实是永恒的。这种魅力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根本上说,了解历史,是人类精神生活活的固有方面。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出生以前的历史毫无所知的话,这个人就等于没有长大。人类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诉诸历史。雅斯贝斯说:“对于我们的自我认识来说,没有任何现实比历史更为重要了”。它显示了人类最广阔的境界,提供着生活所依据的传统,指点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现世。历史有如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沟通了过去和未来。
  • 穿越大唐之位极人臣

    穿越大唐之位极人臣

    有一种眼泪叫难以割舍,有一种凝眸叫不能忘怀,有一种深情叫心碎肠摧,有一种牵挂叫月下徘徊……
热门推荐
  • 生如夏花之芳华录

    生如夏花之芳华录

    带着二十一年的记忆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从婴儿期开始,本以为可以凭借这份记忆维持一个冷静平和的状态,安稳度过这一生,却还是被生生打乱。
  • 神秘仙旅

    神秘仙旅

    苦海既无崖,回头哪有岸!手持斩业剑,愿做红尘仙。星海万界,琉璃群岛!邪神重生,再战乾坤!
  • 妖娆的皮子女王

    妖娆的皮子女王

    一个绝艳女王的复仇之路,她的出生、一生都是梦幻与艺术的,她的存在,无声却有力的阐述了,女人,她可以像天使,亦可以像妩媚的恶魔,让你含着玫瑰,笑着死去
  • 梦幻人物

    梦幻人物

    传说在遥远的银河系,有一个神奇的大陆-梦幻大陆,据说梦幻大陆有这几十亿世纪的传承,因为在宇宙中的黑洞大爆炸,梦幻大陆的公主舍身救人,而身死!可族人不信,王和王后也不信一直派着士兵们去寻找公主,终于在族人们的不懈努力中,找到了公主的位置!“念儿,不要忘记我们的约定!”
  • 被大佬养成食人花

    被大佬养成食人花

    谢好本是一朵弱小可怜又无助的小白花,被江豫捡回去后,愣是被养成了一朵吃人不吐骨头的食人花~————————————————————————————“我有爸妈宠着,你个小贱人有什么?爹不疼妈不爱的。”谢好答:“我有豫豫!”“哼,我有万贯家财,你不过是个身无分文的小乞丐!”谢好撇嘴:“我有豫豫!”“我乃a市第一才女,全国青年钢琴大赛连续三年第一名,你呢?要身材没身材要长相没长相,要成绩全年级垫底要才艺没才艺,你就是个一无是处的草包!”谢好腼腆的笑:“我有豫豫!”————————————————————————————记者:“谢小姐您和人怼的时候,老是说您有豫豫,请问豫豫是个什么东西呢??”谢好摇头:“不是啊,豫豫他不是东西,唔……他是人,就老是出现在环球财经报上那个,大家都称呼他豫爷。”……在电视前看自家小丫头片子的江豫宠溺一笑……
  • 游戏崩坏中

    游戏崩坏中

    游戏服务器崩坏,一群玩家穿越进了游戏世界。融入游戏?想办法回家?还是先解决眼前肚子咕咕叫的问题吧。吴忧对着眼前紫红色虫子肉发起愁来,到底是闭着眼生吃呢还是睁着眼生吃呢?这是一本披着游戏皮的异世界探险小说,一群玩家穿越到异世界后开展的热热闹闹的冒险生活。
  • 重生之肖子玉

    重生之肖子玉

    被欺骗的肖子玉,如今重回一世,能否否极泰来?
  • 陌陌印心石:美人赠我

    陌陌印心石:美人赠我

    铁与火于今止息。——“红胡子”安东尼?怀特李昂三世,以奥利博若斯众神之名,薛尔亚第一公仆,阿方索国王。薄伐元恒、克里斯滕森、罗兰?奈特奢德五世等16人觉得很赞。乌拉诺斯@安野王:战争结束了,一起喝两斤?安野王@乌拉诺斯:敌寇未退出我国土即言和,天子丞相当以人渣国贼论!我有好酒,问题是吃谁呢?乌拉诺斯@安野王:在驰道上遇到的第一个坏人?你吃他,我和龙吃他的马。无论他是薛尔亚人还是九夏人。安野王@乌拉诺斯:我和龙吃他和他的马,你和我和龙吃他的马。克里斯滕森@乌拉诺斯:......安野王@克里斯滕森:少年,出来和姐姐赛马可好?『围绕一块石头的史诗,九夏的兴亡、薛尔亚的宿命......众人与诸神之歌。
  • 枯木渡逢春

    枯木渡逢春

    “如果当初我不主动,或许我们不会有这么多故事”“你不觉得你说的这些话很恶心吗”“对不起”“她们都是油画,我希望你和我一样做一张干干净净的白纸”“如果你想继续走下去,请告诉我,我一直在”那一年,那几个女孩子经历了许多,或许不会让她们刻苦铭心,但是,至少惊艳了青春
  • 佛魔临

    佛魔临

    百年之前,大道复苏,众生平等,万灵进化,百年后,大道初立,诸神崛起,战争,魔族,妖族,且看莫轩如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