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42400000020

第20章 谨慎细心(1)

一、遇事不能粗心

施展谋略除了需要勇敢果断、坚忍顽强的精神,还必须谨慎细心,谨慎细心是保证谋略成功的安全链。高明的谋略家总是考虑问题十分周全,常常计中有计,谋中有谋,处处小心。很明显,粗枝大叶的“马大哈”,高傲自大的狂人,不但不能巧设计谋,就是别人传授的计谋,在实行中也会漏洞百出,弄巧成拙。

传说古时雅典有一只恶兽,吃人成性,它要雅典人每九年供奉七对青年男女供其食用,否则就降灾于人们。某一年,进贡时间到了,人们哭着为七对青年男女送行。雅典王子为当时的悲惨情景所感动,于是说服国王,要和七对青年男女一同前往,亲自杀死恶兽,为雅典人永除祸根。临行前王子和国王约定,如果获得成功,返航时将船上的黑帆换成白帆。这样,国王只要看见自帆,即知王子活着回来。王子到恶兽住的岛上,由于得到一位美丽公主帮助,他杀死了恶兽。在返航的几天中,王子异常兴奋激动,雅典已经不远了。可惜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王子忘了同父王的约定,没有将黑帆换成白帆。在海上等候儿子回来的国王,看到回来的船上依然挂着黑帆,认为儿子已经死于恶兽之口,悲痛至极,纵身跳进大海自杀了。这场不该发生的悲剧,完全出于王子的疏忽。

疏忽是人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它的特点是注意力分散、减弱和消失。由于疏忽,人会产生错误的感觉、意识,从而导致错误的行为。产生疏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讲,一方面是来自人的习惯和性格的缺陷。一个人生性马虎,做事粗心大意,心不在焉,只能注意到重大的、突出的事件,而对细小的事物漫不经心,或者注意力缺乏稳定性,在很短时间内发生转移或减弱;另一方面,是由于人的使命意识不强,对本职工作缺乏热情和毅力,对自己要求不严,草率行事。

发生疏忽有时也是因为客观情况造成的,比如工作繁忙紧张时,往往会顾头不顾尾,造成遗漏;工作接近尾声或胜利即将到来时,会使人产生麻痹松劲情绪,导致功败垂成;被某些假象所迷惑,而丧失警惕,认为平安无事,可能灾难就要发生。

要做到谨慎细心,除了要提高责任心,增强警觉感,还要加强心理训练,培养察微辨细、慎终如始的优良习惯。

二、警惕恃胜而骄

两国交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作为两国统帅,都要密切注意动态,谨慎从事,切忌骄傲轻敌,为敌所乘,招致惨败。关云长大意失荆州,即为一例。

关云长这员虎将,从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到水淹七军,驰骋疆场,身经百战,真称得上一位常胜将军。然而,他最后败走麦城,失去荆州,却留下一件终生憾事。直到今天,人们为克服骄傲情绪,还常以关云长引以为戒:“不要只讲‘过五关斩六将’,也要想想‘走麦城’。”

关羽败走麦城,为后来兵家留下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常胜将军为何会有这样的历史悲剧呢?答案很简单,这是恃胜而骄的结果。

在战场上,胜与负这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易位,相互转化。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说过:“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胜利固然是件好事,但指挥员由此变得骄傲轻敌,刚愎自用,这会埋下转胜为败的祸根。相反,失败固然是件坏事,但这却可以激励指挥员立志变革自己,总结经验,创造新战术。在战争史上,这种胜负易位的事例不胜枚举。

关云长按照历史的逻辑,在一系列胜利中,愈来愈变得目空一切,自以为凭其“青龙偃月刀”就可以东震吴兵、北平曹魏,治国平天下了。正因如此,他看不到力量之所在。当他败退麦城时,东吴统帅用攻心战术瓦解蜀军,造成蜀军减少,战斗力日益削弱。然而,关羽在此被动的局面之中,不去巩固部队,稳定军心,仍然只凭着自己的一身勇气硬抗。后来直到他率数骑突围,部将王甫提醒他“小路有埋伏,可走大路”时,这位英雄还骄横地说:“虽有埋伏,吾何惧哉!”结果误入东吴的伏击圈,苦战一夜,虽闯过几道难关,最后还是被东吴生擒活拿了。

兵法说:“祸莫大于轻敌。”将军由屡胜而骄心生,骄的结果则一是无谋,二是无备。关云长孤军深入绝境,最需要的是谋和智,而他此时却只剩下一个勇。

战争实践证明,一个指挥员被胜利冲昏头脑时,不仅会产生麻痹轻敌思想,更可怕的是不能审时度势,忘记战略目标。当初,诸葛亮在人川之际,曾考虑到关羽性格上“刚而自矜”的弱点,为他提出了据守荆州的八字方针:“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并再三叮嘱关羽一定要按照这个方针去做。开始,关羽还比较谨慎,经常注意东吴的动向,但到后来,他渐渐把诸葛亮的八字方针抛到脑后,以致造成战略上的被动。当我们分析关羽败走麦城时,不应离开战略全局而孤立地看待这一事例。

一个军事指挥员是否高明,不能只看他打了多少胜仗,而要着重看他是否有战略头脑、战略眼光。指挥员要取得战场上的自主权,必须有战略头脑、战略眼光。指挥员要取得战场上的自由权,必须努力争取主动;然而,只有从战略上争得主动,才有真正的主动可言。古往今来,许多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英雄好汉,最后失败并不在于武艺不高,军队不精,而常常是由于缺乏战略思想,失去了战略目标。楚、汉相争时期,楚霸王项羽“力拔山河兮气盖世”,他所率领的江东子弟兵可称精锐之师。他一生大小七十余战,战战皆捷,然而垓下一战却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在这一点上,关羽步了项羽的后尘。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战争历史中有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前功尽弃的,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新局面的。这里说的‘连战皆捷’和‘许多败仗’都是局部性的,对于全局不起决定作用的东西。这里说的‘一个败仗’和‘一个胜仗’,就都是决定的东西了。”所以,对于军事指挥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将其注意力放在战争的全局上面。当然,全局与局部也是相对而言,指挥层次不同,所关照的全局范围也不同。但每一级指挥员,都有自己应考虑的全局。“如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次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

三、外交上应当待人以礼

战场上固然是骄兵必败,但在外交上也要谨慎从事,不要逼人太甚。

战场交兵,胜败乃兵家常事。胜者难以久胜,败者也不大可能屡败,在双方力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的情况下,尤其是这样。因此,当一方在一时获胜以后,如何对待失败的一方,是一个策略性、政策性很强的问题。以礼相待,以理服人,合情合理的处理,可以息事宁人,两下罢兵,达到征战之目的;恃胜而骄,出言不恭,逼人太甚,不给失败一方以应有的道义上的尊重,很容易迫使对方孤注一掷,再决雌雄。这样,胜者未必再胜,说不定还有前功尽弃的可能。《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七回,晋、鲁、曹、卫四国联合伐齐获胜后,双方围绕停战谈判开展的外交斗争,就说明了这方面的道理。

齐顷公在华不注山(今山东历城县东北)大败,亏得部将逢丑父与他更换了衣服,才得以金蝉脱壳。晋、鲁、曹、卫四国军队乘胜追击,深入齐国境内四百多里,眼看就要打到齐国的都城临淄。齐顷公无奈,只得派遣大将国佐携带礼物去见晋军主帅郁克,要求停战,并答应退还侵占的鲁、卫两国的土地。国佐毕恭毕敬,邵克盛怒以待。郁克说:你们国家亡在旦夕,还想用花言巧语来行缓兵之计?要是真心求和,必须答应我两件事,第一让萧太后到晋国做人质,第二把齐国的耕地垅沟全部改为东西向。这样到时候你们违背了盟约,我们就杀死人质,大军自西而东,顺势而下,直达临淄。国佐听了,勃然发怒道:元帅,你的主意打错了。萧太后乃齐之国母,自古以来哪有国母当人质之理?至于田地的垅沟,皆顺其自然地势而定,按你的意见一律改成东西向,这样晋国随时可找借口来攻,那跟亡国有什么两样!你以此相难,想必是不答应讲和了?邵克得意洋洋地说:我不答应,你们又敢怎么样?国佐道:你不要欺人太甚!齐国尚有兵车千乘,诸臣私自拥有的兵车也有数百,部队主力尚存。你不讲和,我们就再决战,如再败,就打第三仗,即使三战俱败,至多是亡国,又何必拿国母作人质,改变垅沟的方向呢?国佐说完,愤然把瓷器摔碎在地,昂然出营去了。

鲁、卫两国的主将季孙行父、孙良夫在帐后听了这段对话,匆忙出来对邰克说:齐国恨吾等深矣,必定会拼死作战的。有道是兵无常胜,我们还是答应讲和吧。郤克也觉得刚才言辞过激,恼了国佐,便派人硬把国佐拉了回来,赔了礼,道了歉,签订了停战协定。一场剑拔弩张、颇具火药味的外交斗争,最后以齐国的胜利而告终。

战争是由人驾驭的怪物。胜者荣耀败者耻,失败一方蒙受耻辱的滋味是不好受的,他们表面上可以忍气吞声,屈服认输,内心则充满了不服和积愤。只要时机成熟,就会东山再起,泄恨雪耻。齐国的国佐,奉齐王之命,带着礼物去求和,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当郤克反唇相讥,对齐国进行要挟时,当然要激起国佐强压在内心深处羞耻的怒火,于是发誓要重整旗鼓,再决雌雄。从一定意义上说,战火欲再燃的导火线,正是被恃胜而骄的郤克点燃的。

事实证明,交战失败在将帅及民众心灵上留下的创伤是很难愈合的。尽管晋、鲁、卫、曹等国与齐国罢兵休战,但齐国人心里并不服气。齐顷公耻其兵败,吊死问丧,恤民修政,志欲报仇。后来还是晋国感到事情不妙,恐怕齐国侵伐,失去基业,乃托言齐国恭顺可嘉,让鲁、卫等国把曾被齐国侵占后又收回的土地再退还给齐国。自此以后,诸侯们觉得晋国无信无义,渐渐离心。看看,恃胜而骄一旦激起对方的怒火,要清除是何等不易!一时的趾高气扬、羞侮对方又是多么的得不偿失!

俗话说,话不要说死,事不能做绝。警惕恃胜而骄,忘乎所以,须为兵家所谨记。

四、治国时贵在敬慎爱民

武王践祚的第三天,召吕尚来请教说:“我心里老想着要实行黄帝和颛顼的治国之道,关于黄帝和颛顼之道的记载,现在是不是已经见不到了?”吕尚说:“在《丹书》中有记载。王如果想知道,必须先斋戒三日。”于是武王斋戒了三天,然后吕尚庄重地向武王宣读《丹书》的内容,说:“治国治民,能始终保持敬慎而战胜惰怠,就吉利;如果惰怠战胜了敬慎,就会灭亡。事事坚守道义而战胜个人的私欲,就会顺利;如果放纵私欲而不守道义,就会遭到失败。凡事不努力进取、自强不息,就会遭受挫折。如果存心不敬慎,就会自身不正。自身不正,就会使事业荒废。永远存心敬慎,就会使王业万世永存。”接着吕尚又解释说:“简约而又可付诸施行,并且可以永远留传给子孙的至理名言,就是《丹书》中的这几句话了。我听说,用仁的方法取得王位,又用仁的方法来守住王位,那王位就可流传百世。用不仁的方法取得王位,而用仁的方法来保守王位,那么王位还可以留传十世。如果用不仁的方法取得王位,而又用不仁的方法来保守王位,那就顶多只能保其一世而已。”周武王听了吕尚的一番话,十分警惧,便把吕尚的话铭记在座席的四角,以及几、鉴、盥盘、堂柱、衣带、门窗、宝剑、弓、矛等许多日用和常见的器物上,以便随时随地可见,用以警惕自己。

武王践祚后,又在吕尚的谋划下,采取几项重要措施:其一,命南宫括把鹿台的钱和钜桥的粮食,用来施散给平民和奴隶。鹿台建在朝歌城中,据说“其大三里,高千尺”,商纣王把搜刮来的钱财,都收藏在这里。钜桥是一座巨大的粮仓的名称,商纣王把剥削来的粮食都贮存在这里,现在周武王把这些钱粮分给穷苦人民,就可以争取民心。其二,命令召公把因劝谏商纣王而被囚禁的箕子释放出来;又命令召公把因对商纣王的暴虐统治不满而被囚禁的“百姓”(即贵族)释放出来,并且表彰贤人商容的居闾;又命令闳夭封修比干的墓,以示对这位贤臣的表彰和纪念。通过这几项措施,来安抚商王朝的旧贵族,以减少他们对周王朝的仇视和反抗。其三,命令南宫括和史佚迁移象征王权的九鼎,以示天命的转移和王朝的更迭。其四,废除商的弊政,修明周的新政,以向天下显示周王朝的新气象。以上措施对于安定人心,巩固新生的周王朝,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五、为人处世要谦虚谨慎

事君要终生,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必遭杀身之祸。因此事君以敬,乃是臣子保全自己重要之术。这里以荀攸与宋濂二人为例来说明。

同类推荐
  • 穿越异世之乱世笙歌

    穿越异世之乱世笙歌

    地球少年穿越异世!看他如何在这乱世书写自己的传奇!让这个世界为他奏起笙歌!
  • 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西南军阀

    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西南军阀

    本书以晚清至辛亥革命前后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心,以记述民国历史人物为本,着眼于对争议性历史事件和争议性历史人物的适度的重新解读。由民非明编著,适读于中学生、大学生以及各类阅读爱好者。
  •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对于任何一位中国人而言,1937年7月7日都是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日子,在中国现代史上,这个日子已经不仅仅是个日期的符号,也不仅仅是几声密集的枪声,它代表了一场伟大战争全面开始。本书从事变尚处在萌芽状态的1937年6月26日入手,以日期为经、事件为纬,逐日叙述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人士、汉奸伪政府、日本政府和军部等相关方面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及其与七七事变的内在联系,直写到事变发生后的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并在尾声部分叙述了书中所涉及人物的最后归宿和事件的发展变化,为读者描绘出一副宏大历史画卷。
  • 元

    本书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艺术、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全面反映元代治乱兴衰的全过程。
  • 明末之草原为王

    明末之草原为王

    崇祯四年,明末丧钟已经敲响。陕西乱民已经蔓延到了山西,草原诸部即将被后金彻底征服,归化城中的林丹汗惶惶不可终日。安内必先攘外。赵锐重生到大同府境内的小秀才身上,既没有造反,也没有妄想辅佐崇祯力挽狂澜,而是选择在草原筑城,招募流民垦荒开矿,逐步吞并草原诸部,阻止后金铁骑绕道入关掠劫。
热门推荐
  • 实用偏方大全

    实用偏方大全

    自古就有“偏方、小方治大病”之说,《实用偏方大全》一书的编写从广大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本着花小钱治大病的原则,对各种权威的医学报刊、杂志以及书籍中的偏方、验方进行汇集、精选,所选偏方取材方便、简单实用、疗效可靠。按照内、外、妇、儿、五官、皮肤、肿瘤等临床各科疾病进行归纳,每个偏方都详细地介绍了其配方、制用法、功效与主治,对某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注有专门的说明,以方便读者的查阅和使用。
  • 嗜血残爱之欠你一世温柔

    嗜血残爱之欠你一世温柔

    他是苦氏集团总裁,性格孤傲,行事阴险,他的话就是权威,不容挑衅,不容质疑,嗜血,凶残,杀人不眨眼,妖孽,他从不理会世人评价,莫名其妙跑出来一个爱钱如命的女人,他冰冷的心开始融化,为爱?为恨,还是为那挥之不去的嫣然一笑她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因为爱笑,取名叫笑笑,她从小立志要做一名好妈妈,经过九次恋爱告吹,她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这颗精卵有点酷,从此,她开始了精彩无限的生活,直到遇见那个人,她开始思量,钱和命到底那个重要?
  • 启源之火种计划

    启源之火种计划

    浩渺无垠宇宙中,12000个星联执政星殉爆,火种计划是否能成功,叶明是否能守护水蓝星?能否抵御未知邪恶的降临!
  • 《弟子规》四十讲

    《弟子规》四十讲

    本书是蔡礼旭老师最经典的演讲集。蔡礼旭老师通过讲解四十集的《弟子规》,帮我们找到了人生不幸福的根源所在。我们只有在家庭生活中落实五伦大道,真诚地反省自己,才能扭转命运,过上和谐平安的生活。
  • 遇上那年的你

    遇上那年的你

    秦雪是秦家的大小姐,本来换了学校后只想藏好马甲好好的上完最后一年学,但,老天爷不让啊!可,纵然再多马甲又怎样,家里再多钱又怎样,陆铭和她不还是像相交线一样吗?虽然相遇了,可最后还是越走越远了……
  • 黑夜白雪

    黑夜白雪

    “北方很冷。”“嗯。”“那你还是要回去。”“嗯……”“留下吧。”“不。”“为了什么。”“我,有东西,很重要的,还放在那里。”
  • 花千骨番外白子画的那些年

    花千骨番外白子画的那些年

    痛醒后昏迷,入定又痛醒,不死不灭的诅咒,心灰意冷。
  • 我是大甲方

    我是大甲方

    在沃克大陆上,有两个种族。一个种族,叫甲方。一个种族,叫乙方。而联系他们的,是一种名为“需求”的神秘存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苍宇劫

    网游之苍宇劫

    主人公等四人满腔热血进入《天劫》,本想在游戏中一展身手、建功立业,但天不不随人意,在游戏中他们遭到敌人围攻,朋友出卖离弃,帮会的追杀,而拼命的逃亡,被迫来到异国他乡,经历种种的他们在异国他乡艰难的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