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32500000090

第90章

述曰。此言品者通心.心所。其第八品此疏所缘缘。若因若果位有无不定。因中变他依处可受用故。不变他根及种。不可受用故。及死后无故。有色界变杖他。无色界无。即因中不定。在佛果位能缘无为.三世等法故有无不定。因中五数。唯托心王所变为质。心王唯能变实法故。佛果五数虽缘去.来等。亦托心王所变为质。自无力故与因相似。此中言品文虽总说。心所不尔。

论。第七心品至无外质故。

述曰。此识因中有漏者。是俱生起任运无力。必杖第八识。以为外质。自方变故。既非业果。体力须藉质起。无漏位不定有。缘真如.虚空.去来。无外质故。缘现在世.有为法等。有外质故。

论。第六心品至有无不定。

述曰。此识因果位能自在转。或分别起。或是俱生。故一切种所杖本质有无不定。

论。前五心品至无外质故。

述曰。眼等五识。八识之中最居前故。因中一者粗。二者钝。三者劣故。必杖第八。或第六所变外质方起。余如枢要 得转依位随在何处此疏所缘即不定有。或说亦缘真如。有说不得。但缘去.来等故。然今大乘至佛位已一切皆所缘。唯除见分非相所缘。因中五识诸根互用。唯除相应自体。亦是所缘缘故。

论。四增上缘至或顺或违。

述曰。此中有三。初出体。次显用果。后辨胜显差别。此即初也。若有法亦是有体此简所执 有胜势用者。谓为缘义。即有为.无为有胜势用。此用非是与果等用。但不障力 能于余法者。简其自体。显不同前所缘缘故 或顺或违。显与违.顺能为缘。与后生异法为缘非前灭法。谓且十因中前九是顺。第十是违。亦是此缘故。

论。虽前三缘至差别相故。

述曰。此缘最广前三亦是。然今此缘。除彼前三取三外之余法为此缘体。虽无一法非所缘缘。所缘缘外更无增上。然彼正缘时是所缘缘。余不缘者是此缘故。以此别体明四缘故。

论。此顺违用至四事别故。

述曰。此显用.果。其顺违用于何处起。即此果法谓于四处转。谓一法生。生已住及成。即一切有为法得中通有.无为。生者如大论第五。显扬十八说。自种为先余法色.无色为建立。助伴.所缘为和合三界法生。住者如对法第五。谓风轮于水轮等。成者大论第五等。云谓成立成辨。即摄彼二。成谓所知胜解爱乐为先。宗.因.譬喻为建立。大众.敌论者为和合。所立义成。既以宗为能立。便以义为所立。若陈那以后。以因.喻为建立。宗为所成立。成辨者。谓工巧智为先。劬劳为建立。处具为和合。工巧业成辨等。得者彼云。三乘种姓为先。内分力为建立。外分力为和合。证得涅槃。内分如理作意等是也。外分佛兴世等也。彼且约无为说。实亦通有为。二十七贤皆名得故。论说得法通三性故。或前三是有为。第四唯是无为。彼论又说何法作用者。今此中意。即此四法更无别法。四体上用也。或唯第三。第四无为无作用故。又彼无住略不说也。此摄法周。彼但影略。今此所说是顺所生此缘之果。若违之果一切皆通。令不生不住不成不得故。

论。然增上缘至二十二根。

述曰。下辨胜显差别。于中有三。一总标。二出体。三例指。此即初也。如大论第五十七.九十已去对法第五等废立者。偈云取境.续家族。活命.受业果。世间.出世净。依此量立根。余如枢要说。

论。前五色根至少分为性。

述曰。此出七体色。文可知也。

论。命根但依至而为自性。

述曰。命根如前第一卷说。五受言随应者。即遍行中受各别五受配也。或通八识。或不尔故言随应也。或体各各随其五别。故言随应 信等即以信等.及善念等为体者。信等等取精进。取二法全故。言即以信等者也 及善念等者。等取定.惠。此别境中法通三性。此取一分故。言及善念等。

论。未知当知至可当知故。

述曰。体谓体性。位谓五位。体性居位故名体位。根本位者。五十七云。几不系。答后三.九少分。三者即三无漏根也。不取前位故。见道中如对法第九有十六心。此除末后心 问何故见道通十六心。此根唯在十五心时 见道据见观谛行故。即十六心皆是。此根有所未知而当知根。唯前十五心。以第十六无所未知可当知故。此中类忍皆缘前心。其第十五心已缘前心遍成讫。第十六心泛观类忍。不同小乘证无为故。唯取十五心为此根也 问此相见道在真见道后。真见道中已有无间。及解脱道。解脱道中已得初果。何故相见至十五心犹此根摄。岂预流果亦此根耶 答此不然。其预流果至相见道第十六心。见相谛圆方始建立。非真解脱可名初果。故十五心犹此根摄。而非初果得有初根。义唯菩萨从真见后亦不出观即入相见。至第二心犹此根摄。至第三心相.见既圆。方极见满。乃非此根。第二根摄。

论。二加行位至根本位故。

述曰。此义亦辨决择分善。近能引发根本位故。此中加行.资粮之言。不唯取彼亦摄根本。今显兼取加行等故。但举加行等也。如五十七云。一****系.及不系。一切系.不系为义。义者境也。此根唯取决择分已来。决择分善唯****系故。对法第十亦尔。

论。三资粮位至根本位故。

述曰。此谓大乘者入劫已去。小乘亦尔。于谛现观发起决定胜善法欲。六现观中是信现观也。非无漏信。然大乘者入劫已去于谛决定。不同外道于谛生疑故。乃至未起决择分善已前。在顺解脱分位。以能远资益生见道根本位故。五十七说。问未知根何义。答修谛现观者。从善法欲已去。于一切方便道中。即信等五根义是此义。故此根亦通解脱分位也。此不望涅槃为名者。至下当知。

论。于此三位至故多不说。

述曰。于前三位九根为性。然加行位。及资粮位。于后涅槃胜法。求证未知愁戚。欲证亦有忧根。即以十根为性。安惠菩萨集糅对法。多顺同彼。以不通无漏复是戚行。非正根摄。根本位中必忧不起。瑜伽等中故多不说。然解脱.加行分位。非无此忧根。然资助法。非正根法。若入无漏彼漏灭故 然此无漏根通三界地。五十七说。七根入无色。后三有一能入。有一不能入。彼前文复云。空处等十一根可得。非想地唯八。即三无漏非想皆无。前三无色有此初根。余二根可知。此相难故所以别说。

论。前三无色至傍修得故。

述曰。谓有菩萨见道。先时曾异生位修习。得彼定已后入见道。傍修彼以前所起世俗智种子故。种子得根名。说彼为有。后亦许起。既非见道起亦无失。对法第十三解真现观云。又于见道中得现观边安立谛世俗智。由出世智增上缘力。长养彼种子故名得此智。而不现前。以见道十六心刹那无有间断。不容现起世间心故。于修道位此世俗智方现在前。此根非加行.及无漏根现行于彼有。以彼地无四善根故 又解二乘人亦有先修习者。后入见道名胜见道亦傍修彼。然此修道亦得现起。非如小乘三类智边所修等智毕竟不起。以功德法故须修。此不应尔。以助与力令其殊胜。彼地此种法尔有故。此中说修唯得修修。非行修修。必不起故。唯相见道修。以差别谛观顺世俗智故。非真见道不相顺故 又解真见道亦修。以时促无差别所以不说。此中说下亦得修上。先离****欲。及菩萨得故。云有胜见道。非一切见道皆尔。若依对法第十。上唯修下依决定说。渐离欲说。非实道理 又解菩萨三无色地。亦有无漏见道。但修种增毕竟不起。如下三静虑见道亦毕竟不起。此义应思修用何为。宁知彼地有其见道。见道何故依唯于定。非惠地故 或说既许善法欲已去名此根者。即菩萨解脱分者亦生于彼。故作此说。二乘人劫数近故。不可说有彼解脱分。

论。或二乘位至此根摄故。

述曰。第二义言。此或是二乘第三果已去回趣大者。为证初地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摄生空无漏智。九地者六****.三无色。彼先生空智。为菩萨观起。顺菩萨观故皆此根摄。说彼有此根非违理也。然二乘人未证法空观起无漏故。此中不说。

论。菩萨见道至以时促故。

述曰。前言三位皆二乘根。如五十七下说。菩萨三根于胜解行地立初根。十地立第二根。佛地立第三。为释此疑云菩萨见道亦有此根。但说胜解行者。以见道中时促不说。谓初地有三。入.住.出地。此唯入地少时故时促也。虽二乘亦尔。以见道前促于菩萨。所以说彼见道亦有。菩萨不然。不可为例。

论。始从见道至故多不说。

述曰。此第二根三乘位同。九根.十根皆如前解。今依此解初二根亦通有漏。此与对法第十同也。

论。诸无学位至具知根性。

述曰。其无学中无漏九根。皆第三根摄。

问何故有顶如入灭定前心亦有无漏。非此三根摄也。

论。有顶虽有至非后三根。

述曰。虽有游观而不明利。想微细故非后三根。然说彼是已知.具知亦无妨也。不顺三根以不明利故不说彼。非彼不摄。若不摄者三无漏根摄无漏根不尽也。

论。二十二根至如论应知。

述曰。此诸门义如五十七等说。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陪孩子一起讲故事学成语(全三册)

    陪孩子一起讲故事学成语(全三册)

    《常青藤爸爸陪孩子一起讲故事学成语》共三册,精选了100个成语故事。上册主要是寓言神话类成语,中册是来源于历史典故的成语,下册是出自诸子百家的成语。除了成语故事本身、释义和典故出处,还特地编写了“活学活用”这个小版块,这也是本套书的一大特色。以往很多成语故事书只是将故事展示给孩子,但是在日常中如何使用?孩子们,甚至有些成人也没有做到理解到位,使用准确。而常爸的成语故事,不但“讲”故事,还讲成语的应用场景教给孩子们,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同时,每个成语故事还配有故事音频,有趣的亲子场景对话还能进一步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和使用成语。
  • 伊陌之页

    伊陌之页

    杀手界、医界的翘楚,因为背叛,狗血的穿越了。什么?本来以为可以一辈子当米虫,换来的却是废材的命运。当她们成为天地间的帝王,更大的阴谋悄然而至。她们能否扭转乾坤?
  • 前域

    前域

    少年张夕,某天在大街上偶遇一个自称天枢子的算卦老人。凭借着相信科学的良好品格,张夕很顺理成章的无视了老人。但是,之后发生的一切,让张夕明白了……自己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异种!
  • 阴阳盗师

    阴阳盗师

    左手阴,右手阳,头顶乾,脚踏坤,花花世界,盗亦有道,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 三界穿梭之小子你狠

    三界穿梭之小子你狠

    嘿!那小鬼站那别跑!去一边拉去!不跑等你吃我啊?......哥带你去一个你没有见过的世界!
  • 三国之江山美人图

    三国之江山美人图

    类三国时代,群雄并起,草莽为王,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刘备、孙坚、吕布……江山如画,美人如玉,唯有强者居之。魂系千年,庶子少年自布衣起家,横枪跃马,身伴美娇娘,白手争天下。英雄逐鹿,美人倾国,一曲曲热血激昂的壮士赞歌,一幕幕柔情似水的美人珠帘,尽在《三国之江山美人图》!【禹宕出品,必属精品,有禹三哥,必有三千娇娘!】
  • 为什么要全班一起穿越啊

    为什么要全班一起穿越啊

    全班穿越到异世界?这不科学!高中生活变成了冒险游戏?
  • 风兮山河唱

    风兮山河唱

    君落一生中笃定的三件事全部都错了。一是有兄长在,大辉永远是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的日不落国家。她没想到,所有人都没想到,那样保护着万千子民和一个国家、神采奕奕、威武如神的人也会倒在那个黎明前的大军过境、流血成河的城门下。二是,她心心念念、望眼欲穿的流失多年的侄子终于找到了,最希望这小萝卜头未来代替自己成为大辉真正的皇帝。然而多年后,方才知晓,一时眼瞎,一生不详。三就是,君落的那可谓北风卷过寸草不生的心田,居然也能……开花了。
  • 第七间

    第七间

    夜深人静的校园,某个方向忽然传来了几道令人头皮发麻的恐怖嘶吼,似兽吼,不过却比兽吼更加低沉,恐怖。紧接着便是撞击铁门的刺耳声音,仿佛在这所知名学府里某个角落囚禁着一头恐怖的恶魔正在试图逃出囚笼……
  • 卿本佳人之长明灯

    卿本佳人之长明灯

    本文讲述了柳如烟在遵从父命北上幽州进献途中遭遇了一场雪崩天灾,她的灵魂去了地狱转世投胎,同时遇难的马兰花借尸还魂,成为了假的柳如烟,她每夜子时必为恶梦纠缠,恶疾无医可治。她与青梅竹马自幼婚约,后来在万年长明灯幻化而成的长存公子锲而不舍的情爱攻势下二人深深相爱。最后因千年妖娥的强行介入,导致二人分崩离析,乃至阴阳殊途。为救回柳如烟,长存不惜上刀山下火海,逆天而为篡改生死簿……魂魄归位,柳如烟肉身腐胔,长存前往鬼域天山换取圣药,不料鬼域雪姬提出苛刻条件……还魂归来真的柳如烟面对错综复杂的三角恋,又会做出怎样的决策呢?山盟海誓、生死虐恋、矢志不渝、虚以委蛇、波谲云诡、尔虞我诈……巅峰对决,鹿死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