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31100000027

第27章 参考文献

专著

1.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江必新主编:《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行政诉讼法修改问题实务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周佑勇:《行政裁量治理研究:一种功能主义的立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汪庆华,应星:《中国基层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经验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6.[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著,苏力译:《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英]西蒙·罗伯茨,[英]彭文浩著,刘哲玮,李佳佳,于春露译:《纠纷解决过程:ADR与形成决定的主要形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美]R.M.昂格尔著,吴玉章,周汉化译:《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9.王生长:《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理论与实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0.李国光:《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参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1.马怀德:《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金国华,汤啸天主编:《信访制度改革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3.[美]杰克·奈特著,周伟林译:《制度与社会冲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4.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沈恒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原理与实务》,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论文

1.应松年.构建行政纠纷解决制度体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3).

2.朱新力,高春燕.行政诉讼应该确立调解原则吗[J].行政法学研究,2004(4).

3.克丽斯蒂娜·沃波鲁格.替代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ADR)[J]河北法学,1998(1).

4.岑雅衍、金一波.ADR的法律探析.宁校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3).

5.胡建淼,唐震.行政诉讼调解、和解抑或协调和解——基于经验事实和规范文本的考量[J].政法论坛,2011(4).

6.范愉.浅谈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发展及其趋势[J].比较法研究,2003(4).

7.齐玎.德国ADR制度发展述评[J].司法改革评论,2011(00).

8.李艳琴.法律在ADR中的作用——以日本为例[J].技术与市场,2011(7).

9.孙红梅,汪立艳.行政调解初探[J].长白学刊,2001(5).

10.于善旭.体育仲裁与我国仲裁法律制度体系[J].法学,2004(11).

11.刘忠定.转型社会与社会治理工作的转型——转型期第三部门在社会矛盾消解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司法,2004(8).

12.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J].法学研究.2004(3).

13.王锡锌.规则、合意与治理——行政过程中ADR适用的可能性与妥当性研究[J].法商研究,2003(5).

14.易航帆.ADR程序群及其启示[J].中国司法,2004(5).

15.林莉红.行政救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1999(1).

16.王振宇.行政审判难在何处[N].法制日报,2001-3-24(7).

17.余军.私法纠纷解决模式在行政法上的运用——替代性纠纷解决(ADR)之理论原型、妥当性及其影响[J].法治研究,2007(4).

18.姚来燕.行政法研究中的十个热点问题[J].行政与法,2008(6).

19.卜晓虹.反思与重塑:行政诉讼有限调解制度的构建[J].法律适用,2006(12).

20.张国玉.行政诉讼困境的成本一收益分析[J].行政论坛,2005(3).

21.房保国.我国行政诉讼面临的困境与解析[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5).

22.杨海坤.中国行政诉讼调解机制的理论探索和初步实践(2007年中日公法学年会讲话稿)[EB].http://www.ccwhu.com/html/xinwengonggao/xuejiedongtai/20090224/101.html

23.任玉林.“地下地上”——我国行政诉讼调解的过去、现状和出路[EB].http://www.law-star.com/cacnew/201101/630068263.htm

24.姜明安.“协调和解”:还需完善法律依据[N].法制日报,2007-4-4(3).

25.田飞龙.思想性超越与制度性失衡——对《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首创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制度的一个评析[J].福建法学,2008(1).

26.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J].法学研究,2004(3).

27.吴超.信访制度6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1(3).

28.胡元梓.中国民众何以偏好信访——以冲突解决理论为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29.张泰苏.中国人在行政纠纷中为何偏好信访?[J].社会学研究,2009(3).

30.华敏洁.论我国行政信访的正当程序[DB].2008年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31.尹利民.“分类治理”:国家信访治理中的偏好及其限度[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3).

32.周永坤.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33.戴寅.论行政过程中的协商机制[D];2007年华东政法学院硕士论文.

34.方世荣,邓佑文.“参与式行政”视域下行政法理念的反思与重塑[J].理论探讨,2012(2).

35.钟瑞友.调解机制与行政纠纷解决——一个基于法社会学视角的初步认识[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2).

36.杨建顺.行政强制中的和解——三环家具城案的启示[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2(1).

37.章剑生.作为协商性的行政听证——关于行政听证功能的另一种解读.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4).

38.何增科.中外行政监察对比分析[J].中国监察,2012(13).

39.姜国兵.行政投诉的决策模式探究——以广东省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6).

40.蒋雯雯.我国行政投诉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状概述[J].新西部(理论版),2012(7).

41.朱最新.社会转型中的行政调解制度[J].行政法学研究,2006(2).

42.潘乾.试论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完善[J].行政与法,2008(4).

43.陈颖.我国行政性ADR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完善[R].2008年苏州大学硕士论文.

44.叶必丰、徐键、虞青松、韩思阳.行政裁决研究[J].政府法制研究,2010(5).

45.邓明香、翟新明.我国行政裁决制度之不足与完善建议[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46.宋华琳.英国的行政裁判所制度[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5).

47.周佑勇.作为行政性纠纷解决之道的私力救济[J].当代法学,2011(1).

48.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J].中国法学,2010(1).

49.唐丽雪.立体调解新模式——浅论网络在大调解体系中的独特作用[J].新财经上半月,2011(3).

50.王禄生.地位与策略:“大调解”中的人民法院[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6).

51.林承.论我国行政复议的困境及其司法化改革[J].厦门政府法制,2010(12).

52.方军.论中国行政复议的观念更新和制度重构[J].环球法律评论,2004(1).

53.田昕.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创新:比较与展望[J].中国行政管理,2012(5).

54.何增科.中外行政监察对比分析[J].中国监察,2012(13).

55.范忠信、封丽霞.信访忧思[J].中国改革,2011(5).

同类推荐
  • 保卫社会(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保卫社会(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倡导“保卫社会”,以保护人民的基本社会权利,促进公民社会的健康发育,为中国的长期繁荣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开篇即写道:“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已经有前人绘声绘色地书写过,我不愿意再写。我现在所创作的这部书绝不是为了讲述这一段大历史,而是志在思考、研究、透视这一场大革命。”这部作品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大革命的本质、使命与功绩,从中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制度性诱因,从微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社会性诱因。这部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 战争与社会思想:霍布斯以降

    战争与社会思想:霍布斯以降

    本书指出,无论是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还是第一代社会学家,多数社会思想家缺乏理解战争的理论工具。除了少数例外,笃信社会进步的学者对战争这一大规模暴力冲突现象束手无策,因为他们将战争视为边缘或过时的现象。直至20世纪,大部分社会理论家对现代世界抱有过分乐观的展望,对战争与暴力现象或视而不见,或语焉不详。社会理论志在对我们所处的时代作出令人信服的诊断,但对战争有意无意的忽视是其大的缺陷。由此,本书倡议重新审视战争和现代性的复杂关系。
  • 政体简论

    政体简论

    《政体简论》内容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总论”。主要对政体的概念、政体的类型、政体的决定因素和政体的理论进行论述。指出政体作为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指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无论何种类型的政体,都是源于公共权力对社会统治和组织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国家权力职能作用在组织结构上的有形体现。所谓政体,实际上是根据国家权力职能分工的需要所建立起来的一套相互关联的组织机构。政体的实质是“特殊的公共权力”职能组织的内部结构。在介绍政体理论中,强调指出: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共和国是无产阶级进行统治的现成政治形式;民主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形式,必然会随着国家的消失而消失。
  • 我们台湾这些年

    我们台湾这些年

    60年来第一本,让13亿大陆人真正了解台湾普通民众真实生活的书。一个台湾青年写给13亿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讲述30年来政治巨变下,台湾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我不是魔剑

    我不是魔剑

    习惯了猪脚男主穿越重生?人傻善良装逼人设?那不如来看看这篇类似霸道总裁的重生古言文。(重生仙侠,半言情,不写废话少有打怪升级。)明月吐光,窗边闪过黑影,是哪里来的孤魂野鬼?整装待发,衙役黑夜神行,又是哪里闹起了妖怪?三年前一场战争,剑岚所率领的军队受到埋伏,困死与雾隐谷中,三年之后,当来自二十一世纪JL集团的总裁睁开眼时,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从与怜宫梓初遇,到一路伴其成长,剑岚始终不明白自己的心意,醒悟之时索性为时不晚。(这是一个绝对公平的世界,仙修武者妖魔鬼怪,皆可相互对抗,客官且看凡人捉妖,仙武互怼。)
  • 神话之系统附身

    神话之系统附身

    《神话》第一高手蓝凌天穿越异世大陆,游戏系统附身。其他人需要修炼增长修为,而他只需要不断的杀怪,杀人就可以增加修为。别人炼丹炼器,需要不断的领悟。而他只需要不断的增加熟练度即可。融合盘古圣血,以自身精血为主,重现巫族十二祖巫,妖族十大妖圣。以盖世修为,带领巫妖两族重现上古辉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与一黄

    我与一黄

    文学,在30岁生日前夕,决定放下过去,提笔写起回忆,从而展开一段长达十年的记忆。文章跨度从青春年少的花季雨季,到初老蹦发的而立之年。一段又一段的经历塑造了一个敏感、无畏却又可怜自私的主人公。她一生追求自由,却放纵自由擦肩而过,终究可怜可恨。
  • 职业选手的高能现实

    职业选手的高能现实

    鬼知道除了当职业选手之外黎曾还干过什么,反正有异能的世界就是这么没道理就对了。
  • 释闷

    释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不是穿书

    我不是穿书

    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你能做什么呢?有钱街89号。靠着厕所门穿越的苏冉雅,以为自己穿书后,各种从心抱大腿。一个月后,酒店3089房。穿着蓬蓬裙被撞到末世的苏冉雅,和着两个凑热闹的一起集物资生存。苏冉雅:脸盲,戏精、可甜可闲,不怎么喜欢和不熟的人说话,当然生活所迫就没办法了。苏冉雅:我是么得感情的杀手(划掉)人,无男主不喜慎进。新人新书求呵护。刀尖上的糖渣你们吃吗。(虽然不知道对你们来说有没有刀)
  • 千金童养媳

    千金童养媳

    口水版:被逼成了童养媳,反抗无能,为了失散的弟妹,她也要好好活下去可是阿姐,你为什么成了杀父仇人的妾?文艺版:瓜田捉蛙,画堂折梅,多少田园风光好,童养媳也要有春天青梅竹马,情窦初开,各种相思稀饭你,小将军淡定无鸭梨————————————————————————求推荐,求收藏,亲们走过路过留个爪印呗^_^
  • 斗罗之我是狼人

    斗罗之我是狼人

    一个带着系统穿越到斗罗的人,从觉醒了双生武魂到最强的故事。
  • 凤舞之乖乖女的转变

    凤舞之乖乖女的转变

    她,月家小公主,世人眼中的乖乖女,谁能想到,绝世容颜下的腹黑,一次意外,使她锋芒展露,谁敢再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