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7500000020

第20章 经济文化(1)

人类的一切活动,大至宗教活动、政治活动、科技活动、教育活动,小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娱乐等等,都离不开物质财富。而经济活动则主要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伊斯兰是一个今世与后世兼顾,物质与精神并重的务实的宗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伊斯兰的经济文化。

一、经济文化的主要内容

伊斯兰经济文化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理论,二是经济实践。

(一)伊斯兰经济理论

伊斯兰经济理论内容很丰富。它主要是以伊斯兰精神为最高原则,通过各种内在和外在手段来规范个人与团体从事生产、交换、分配以及对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行为。而并不关注具体的经济运行规律和微观经济管理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属于“规范经济学”范畴。其经济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句话:努力生产、公平交易、合理分配、适度消费。

1.关于努力生产观。在一般人看来,任何宗教都属于一种意识形态,它所追求的理所当然是一种纯精神的东西,它号召人们放弃现实的奋斗和享受,做到清心寡欲,听天由命,等待和向往彼岸的幸福。为此,以“善”为唯一的追求目标,跟生产所追求的效益、利润、利益无关无缘。这种认识,对于有些宗教而言,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伊斯兰教来讲,则失之偏颇。诚然,伊斯兰也讲来世幸福,要求人们为此奋斗,但也不尽然。伊斯兰的价值观有其特点,它认为,人既不同于屈从本能的动物,也有别于无“饮食男女”的天使。人处于二者之间,属于有信仰有思维的被造物。因此,人类的需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有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希望超越纯粹动物的自然属性,使人格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但人还有物质的需求,“利”是其最基本的需要,趋利避害。追求物质利益是其天性。顺乎这个天性,就必须开发自然,利用自然,努力生产,增加财富,繁荣经济,改善生活,满足需要。在伊斯兰教的价值系统中,义和利是统一的,对于穆斯林而言没有义利对立的困扰和二者之间非此即彼的选择。为后世幸福而履行的“五功”(念、礼、斋、课、朝)是“善行”“义举”;同样,为现世利益而进行的劳作、奋斗、生产、经营……也是“善行”、“义举”。义利统一,不齿于言利,不齿于求利;而且,生产实践、经营活动,其意义之大,价值之高,可与“圣战”相提并论,同日而语(《古兰经》73:20)。穆斯林常常引用《古兰经》中关于两世兼顾的一段话向真主祈祷:“我们的主啊,求你在今世赏赐我们美好(生活),在后世也赏赐我们美好(生活)。”(2:20)鱼与熊掌兼得的心理溢于言表,见于行动。穆圣号召穆斯林:“当你们经营现世时犹如永生不死;当你们想到后世时就像明日就死。”“现世是来世的农场。”要求不断劳作,努力耕耘,享受果实。他还说:“谁合法地寻求今世,正直而不乞讨人,为自己的家人生产,爱护同伴,将来他相会真主,面容洁白,如十四夜的满月。”主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勤劳致富,反对好逸恶劳,依赖别人。穆圣时代,有人给穆圣叙述另一个人如何如何的虔诚,说道:“我们在一个月当中出外多次,他这个人对于礼拜、封斋从未间断片刻,依我们看来,除了先知以外,没有比他再有教门的啦。”穆圣追问道:“那么,谁供他生活呢?”那些人异口同声的说道:“我们大家。”穆圣则说道:“其实,你们大家比他更有教门。”然后,又说道:“任何人的生活,没有比他自己拿手劳动来维持更好的了。”根据伊斯兰教法,生产获利可分为四种:一是为满足自己和家属的用度而生产营利是主命(夫外勒作);二是超过此限度,稍有积蓄,以备非常,是嘉许的(穆斯特罕布);三是为救济他人或兴办公益而大量生产谋利是许可的(穆巴哈);四是为图虚名和满足奢侈生活而大量聚敛财富是非法的(哈拉目)。因此,伊斯兰特别鼓励为前三种目的而进行的生产营利活动。不赞成人们以宗教功修的名义而依赖他人生活的行为。中世纪著名的伊斯兰教义学家安萨里在《圣学复苏》一书中说道:“先知的一切圣门弟子不是经商于海陆,便是劳作于枣树园里,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应当向他们学习,而不应仿效那些背离穆圣的道路的人。这些人整天整天坐在清真寺里,两眼瞪着他人的手,期待着施舍。其实,那些努力生产、自力更生的人,才会得到主的宽恕和奖励。”旨在强调努力生产,自力更生,自食其力,丰衣足食。

也正是基于物质与精神结合,今世与后世兼顾,义与利统一的精神,伊斯兰在宗教礼仪方面处处为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方便,有时甚至神圣的宗教礼仪让位于现实的物质追求。比如,凡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并以此为生者,在斋月可暂时不闭斋;远行经商者也是如此;而且远行经商者还可以缩短法定拜功,避免增加麻烦,影响经营活动。

伊斯兰教如此重视生产与经营,重视人们的物质需要,那么,哪种产业更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呢?这就不能不涉及到伊斯兰教的产业观。

伊斯兰教的产业观,概言之,就是诸业并举,全面发展。在伊斯兰的价值系统中,既看不到“重农学派”以农业否定其他产业和“重商主义”无限拔高商业地位而轻视农业和工业的产业偏见;也不存在汉文化中所包含的“重农抑商”、“无商不奸”等消极观念。伊斯兰教充分肯定各种产业并存的意义。认为每个产业都有其特定的无法取代的价值,对人类生活缺一不可,不能抑此扬彼,或顾此失彼,而应对每个产业都给予足够的重视,诸业并举,全面发展。还认为,从事各种产业只是一种分工,一种手段,目的都是为了繁荣经济,丰富产品,改善生活,满足需求。因此,从事各种产业的人,只有分工不同,而无高低贵贱之别。各人只要动机纯正,辛勤劳作,一丝不苟,不但在今世就有收获,而且在后世也能获得主的喜悦,主的嘉奖。

(1)关于农业。伊斯兰认为,造物主为人类从事各种产业提供了基本资源。农业作为百业之首,基础产业,他提供了土地、阳光、空气和水等必备条件(《古兰经》71:19;55:10)。《古兰经》指出:“他从云中降下雨水,用雨水使一切植物发芽,长出翠绿的枝叶,结出累累的果实。”(6:99)“我使大地奇异地裂开,我在大地上生产百谷、葡萄和苜蓿。”(8:24)“他展开大地,并在大地上安置许多山岳和河流,他把每种果实造成两性的,他以黑夜覆盖白昼……大地上有许多邻近的区域,有葡萄园,有庄稼,有椰枣树,其中有二株同根生的,二株异根生的,(这些都是)用同样的水灌溉的,我却使这一部分果实比那一部分佳美。”(13:3—4)“真主创造天地,并从云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产各种果实,作为你们的给养。”(14:32)穆圣说:“任何一个穆斯林,只要栽培了一棵果树,或者种植了一株谷物,继后,被鸟和人吃了所结出来的果实,那么,对这位穆斯林来说,就是一种施舍。”又说:“谁开垦一块无业主的荒地,谁便是最有经营权的。”这些经训都说明造物主为人类在农业方面施行了许多恩惠,提供了许多资源,旨在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合理开发、精耕细作,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农产品,以满足人们包括食在内的各种需要,做到丰衣足食。

(2)关于畜牧业。伊斯兰同样重视畜牧业。《古兰经》多处指出畜牧业在人们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其中有一节很具体地说道:“他(指真主——笔者注)创造了牧畜,你们可以其毛和皮御寒,可以其肉和乳充饥,还有许多益处。”(16:5)这节经文明确指出了畜牧业有满足人们衣食方面的意义。含蓄地指出“还有许多益处”。还有一些经文说明了牲畜作为运输工具对人们带来的便利:“牧畜把你们的货物驮运到你们须经困难才能到达的地方去。”(16:7)穆圣说:“真主的众使者,大多牧过羊,我也曾牧过羊。”

(3)关于工业。伊斯兰教最早的传播地——阿拉伯半岛,尽管其工业并不发达,但伊斯兰并不轻视工业,《古兰经》多处提到炼铁、炼钢、造船和制造铠甲等等。《古兰经》指出:“我确已赏赐达伍德从我发出的恩惠……我为他使铁柔软。我对他说:你应当制造完善的铠甲,你应当定好铠甲的宽度……”(34:10—11)“我曾创造钢铁,其中有严厉的刑罚,对于众人有许多裨益。”(57:25)说明工业的重要性。穆圣则认为,穆斯林若仅仅满足于单一的农业经济,则会导致落后、灾难,甚至会遭受屈辱和威胁。因此必须发展工业,以维护民族的自由和尊严。穆圣说:“当你们一旦从事非法的买卖,以其他名称经营高利贷,或者抓住牛尾巴,满足于农业而放弃奋斗的时候,真主便使屈辱控制你们,除非你们回到正教里来,真主不让你们摆脱屈辱之境地。”他还要求从事工业者恪尽职守,精益求精,造福人群。如此,才算善功建全。他对技术精湛的工人怀有敬意,说:“真主喜爱精练的工人。”“真主喜爱有技术的信徒。”鼓励人们钻研技术,提高素质。

(4)关于商业。伊斯兰注重商业,人所共知。在穆斯林的历史上,教与商结下了不解之缘。伊斯兰教鼓励商业,而穆斯林的商业活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的传播。教所追求的“义”和商所追求的“利”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各得其所。伊斯兰教认为,商业是各种产业之间的桥梁,它促进流通,丰富商品,活跃市场,引导消费,刺激生产,功不可没。因此,伊斯兰充分肯定商业的价值,认为商业是真主最喜爱的产业之一,把远行经商行为称之为“……寻求真主的恩惠……”(《古兰经》62:10)还把远行经商与主道相提并论。穆圣对商人十分敬重,说:“商人犹如世界上的信使,是真主在大地上可信赖的奴仆。”“诚实可靠的商人在复活日,将与列圣、正义者和烈士同在。”穆斯林学者认为,伊斯兰教把忠实可靠的商人置于殉教者(烈士)的地位,并不足奇,因为:为主道而战斗,并不仅仅局限于浴血奋战的沙场,在经济领域也同样可以为主道而战。因此穆斯林对商业倍加重视,对商人尤其是诚实的商人格外尊重,重商和崇商的价值观成为伊斯兰的价值体系中的一个显著特点,经商成为各穆斯林民族悠久的传统之一。

总而言之,伊斯兰认为,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交换、分配、消费的前提。人类只有通过发展农业、畜牧业、工业、商业等有益的产业,才能增加社会财富,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同时,伊斯兰教禁止穆斯林从事以下几种产业(或职业):种植危害人类的作物(如大麻等),麻醉品和酒类制造业、养猪、雕像业、绘像业、色情行业等等。认为这些职业所得为不义之财,有碍伊斯兰教法和道德,会危害人类。

2.关于公平交易观。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交换而产生的商业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伊斯兰在鼓励人们努力生产,增加财富的同时,还鼓励商业贸易,以刺激生产,丰富商品,活跃市场,繁荣经济,正如前文所述。

商业如此重要,经商如此光荣,营利理直气壮。不过,伊斯兰又认为:营利要合理合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利令智昏,不择手段,不能损人利己,见利忘义。伊斯兰对利还有进一步看法,它对穆斯林的商业活动制订了一整套的商业规范和商业道德,以确保商业活动在伊斯兰法制与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伊斯兰教商业规范制订很详尽,其核心是“公平交易”,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互利互惠,反对损人利己。商品交易中的互惠原则是符合商品流通中的基本经济规律——等价交换规律的。违背互惠原则从本质上讲就违背等价交换规律,因而也就违背了伊斯兰的公平原则,从而受到谴责甚至禁止。穆圣说:“真主使群众互惠互利。”

(2)公平交易,反对投机。伊斯兰教认为,正当的买卖能促进流通,活跃市场,而投机行为则会扰乱市场,影响流通,贻害无穷。因而严禁投机、欺诈、假冒和称量不公等非法行为。(《古兰经》83:1,2:188,11:85)穆圣要求穆斯林做诚实的商人,而不要做奸商。他说:“二人诚实,说明缺点,其交易必有福。二人说谎,隐匿毛病,其交易必倒霉。”这里所说的“缺点”、“毛病”等关涉货物(商品)的质量,旨在警告不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鱼目混珠,投机取巧,坑害他人。穆圣曾遇见一个粮食商,问清价格后,将手插进粮袋,拿出来一看都是湿的,于是问这是怎么回事,商人说:“雨淋湿的。”穆圣说:“怎么不放到上面让人看见呢?投机取巧,非我族类。”穆圣又警告人们说:“后世之日,招摇撞骗的奸商同暴君恶霸复活在一起;忠实利人的义商,同圣贤烈士复活在一起。”

(3)平等竞争,反对垄断。伊斯兰教认为,在商业活动中,竞争是必然的;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也是合法的、道德的,因此,鼓励平等竞争,提倡优胜劣汰。但是,反对垄断和囤积居奇。《古兰经》指出:“窑藏金银,而不用于主道者,你应当以痛苦的刑罚向他们报喜。”(9:34)穆圣说:“谁囤积四十天,他便和安拉脱离关系了。”“垄断是非理行为,只有小人才干这种勾当。”伊斯兰教也强调市场作用,主张商品的供给与需求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加以调节。穆圣时代,有一部分人发现物价上涨,就请求穆圣定一下物价,而穆圣说:“真主是定物价者,紧缩人者,宽裕人者,供应食禄者。我宁愿见主,也不愿你们要求我对生命财富有所行亏。”但同时又指出,在市场和经济规律的背后隐含着穆斯林所特有的商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这是真正的“看不见的臂膀”。穆圣说:“真主慈悯这种人,交易时或办事时均给人方便。”

(4)凭约守信,反对爽约。伊斯兰教鉴于人性的弱点(善变),把包括商业关系在内的一切经济关系用契约的方式加以维持,要求买买成交时,秉公订约,一经立约,则不容爽约,要求恪守不渝。穆圣说:“伪信徒有三个标志:说谎、爽约、背信弃义。”

(5)鼓励合法买卖,禁止重利盘剥。伊斯兰教鼓励通过公平交易,互利互惠,但反对重利盘剥。《古兰经》指出:“真主允许买卖;而禁止重利。”“你们不要吃重复加倍的利息。”(2:275,30:39)为何禁止利息呢?据穆圣的说法,收取利息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行为。既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危害社会道德。

(6)规定了一些不准买卖的东西和禁止从事的营利活动。伊斯兰教禁止穆斯林买卖的食物(如猪肉、死肉、酒类等)和麻醉品(如海洛因、可卡因、鸦片等毒品)。禁止出售未成熟的果实;禁止卖家畜的胎羔。同时还禁止通过色情行业和算卦、赌博等活动营利。

总而言之,由于社会分工而产生的商业活动,是伊斯兰教所鼓励的,同时要求商贸活动要体现伊斯兰教的公平原则。

3.合理分配。分配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生产、流通和消费,而且直接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因此,伊斯兰教很重视分配这个环节,并提出了一些独特的分配观。

同类推荐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 伊朗伊斯兰教史

    伊朗伊斯兰教史

    本书正是想通过对16世纪以来伊朗伊斯兰教历史的追溯,展现其独特面貌背后的内容;并对今天在世界范围内观察伊斯兰教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作出解答,即历史上曾经孕育出灿烂的非伊斯兰文化的伊朗,如何转变为今日什叶派穆斯林的精神祖国?原本产生于阿拉伯地区的什叶派,如何在今天常被认为是“伊朗式”的伊斯兰教?在20世纪后期中东地区伊斯兰复兴的浪潮中,为何唯独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体的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并能够在伊玛目隐遁的状态下,在当代建立一个教法学家治理的伊斯兰政府?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无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世界:治学者从中窃见智慧的闪光;执政者从中总结驭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
热门推荐
  • 雨氏之念

    雨氏之念

    发生在雨念与雨氏血统的变故,冒险,冒险,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 鬼煞战帝

    鬼煞战帝

    一人一刀闯天下,三世轮回成霸业,这一生我要让背叛我的人得到惩罚。鬼煞门无敌。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 无极天仙

    无极天仙

    一次意外让他回到了八年前,对于未来的路,他已经非常熟悉,是愿意臣服命运,还是自创一条不一样的道。故人相见,我还记得你,你却不识我。你若仙逝,我随你灭,若有来生,再续今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龙之谷

    穿越龙之谷

    在玩龙之谷时不幸猝死,醒来后竟能穿越至龙之谷世界?这条路是对是错,云峰究竟会怎样?
  • 《我是修真者》

    《我是修真者》

    在这喧嚣的城市我出淤泥而不染一书在手天下我有背负血海深仇,在蜀山苦修十八年,十八年后独闯蜀山剑阵,得到了下山的机会。面对陌生的现代都市,他该何去何从……——我是修真者
  • 天篷元帅纵横记

    天篷元帅纵横记

    “我叫刘波,我的前世是天篷大元帅。”“月老说我得历尽千世情劫,要我去搞定一些美女,说实话这工作挺累的,但是看在月老这么‘虔诚’的份上,还有每次‘情节’至少会有美女相伴,以及我能因此去发展一些‘特殊事业’,走上人生巅峰的份上,我便趁机在月老那儿敲诈了点‘好处’,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 夺心计划:Hello我的卧底小萌妻

    夺心计划:Hello我的卧底小萌妻

    “女人,你是第一个敢把我压在身下的人。”萧玦嘴角扬起一抹好看的弧度,细长的眼睛却微微眯起,闪过一丝危险的信号。一股浓郁的酒气扑鼻而来,梁心语微微皱眉,缓缓松开扣着他的手,冷声道:“彼此彼此,你也是第一个被我放倒在女厕所的男人。”他们的爱情,源于一场意外的邂逅,从此恩怨纠缠,至死不休。
  • 我和你的爱恨

    我和你的爱恨

    写这本书主要是关于我的一些回忆,主要是想忘记那些难过的事情。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不要因为某个人或者几个人而乱了自己的分寸。
  • 现世界

    现世界

    一块小小的石头连接着世界从古至今的秘密,让人得到不可思议的力量时代来临,神秘终现一扇扇黑门后走出古代的帝王遗村旧民陈不才,将如何在古代和现代之间只手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