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59300000021

第21章 四十六——四十七

夷离堇说:“区区历法可有可无,倒是富国强兵是我们当务之急。”

那沙说:“学生以为:历法在黄帝、颛顼时就已经被重视。《汉书》说:尧时派羲和等人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周武王访箕子,箕子言大法九章,而五纪明历法。自夏、殷、周皆创业改制,咸正历纪,服色从之,顺其时气,以应天道。中原宋国并大辽国人都说:‘历者天地之大纪,上帝所为。’《易》说:‘治历明时’,是为了‘以和人道’。以历制律,明了三统。所谓三统者,既我们所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历法是为国之大纪,所以大辽国一直与汉人一样实行国家统一的历法。其宗旨正是为了规化民心,发展国力,以达到富国强兵之目的。”

夷离堇问:“历法还有这么多的说道?”

那沙说:“正是。自古历法以朝代而宜,因朝因时而立。《易》曰:“君子以治历明时”,还说:“汤武革命,顺乎天应乎人”。古有黄帝的《调律历》、颛顼的《颛顼历》,还有《夏历》、《殷历》、《周历》、《鲁历》,还有汉朝的《太初历》、唐朝及以后的《崇玄历》、《调元历》等多种历法。南北朝人祖冲之编的《大明历》是上依天象、下观地理,总结天下数千年历史和以上各历法之出处、优劣,而制定的。

那沙一席话把个铁骊王府之中,上下数十名官员说得目瞪口呆,真正的大开了一层眼界。

夷离堇高兴地说:“我对你的希望没有落空,也不能让你的学识白白地放着。从今天起,你就是王府林牙(相当大学士的官职),主管中书院的事务。今后,王府的一切内外文告、书函往来,牒文发放,都要由那沙经手。关于推行新历法的事,你就去办吧。为了表彰你学业有成,载誉而归,特赏赐给你好马一匹。”

说完便吩咐王府总管:“去把我的那匹白马牵来给那沙。”

又对那沙说:“你去办自己的事去吧,我还要和你的爸爸说点事。”

那沙说:“学生在此,先谢过夷离堇的恩赏。只是还有一事向夷离堇请示,不知可否?”

夷离堇点头道:“尽管说吧。”

那沙才又说道:“学生母丧三年,孝期已经结束。但因学生多年未回家中,所以园坟仪式尚未完妥。以天下之孝行为先,现在不敢先穿官服。请夷离堇原谅,恕臣不敬。”

夷离堇说:“这又对了,无论何时‘孝’字为先。这是天理,当了官,更应该注重孝心。你回去给妈妈园坟,过了这一阵,再来就职好了。”

那沙忙谢过了夷离堇。然后按照夷离堇的安排,到总管府去领了官服,到都监府报了官押,又到中书院去看看自己办公的地方。

出王府大门的时候,总管把早已拴在那里的一匹白马交给了那沙。那沙一见那匹马,不由得拍手叫起好来。原来这马混身雪白,没有一根杂毛,就连鬃毛和尾毛都是洁白的雪色。这马个头高大,膘肥体壮,胸宽腿长,必是个善跑的好马。再看那背上的鞍鞯,也在皮垫的上面附了一层白布,上面又用银钉镶钳。这白马白鞍,从远看去,真象天马一般。

四十六

那沙回到家里,放好官服,又牵着白马出了大门。走出不远,正好遇见女古牵着青牛黑马从草甸中回来。还离很远时,女古就向那沙喊道:

“哪来这么好的马?又把你精神了一倍。”

那沙跳下马来,牵着来到女古身旁说:“是夷离堇赏赐的,还让我当了林牙。”

“嗬!你这下可威风凛凛的,黑马换成白马了。”

女古无意间,说了这么一句。那沙却是听者有意,顿时低下头去,没了精神。女古自知失言,又无话找话的说:

“这不是你说的,要弄一匹白马和这头青牛相配吗?现在天随人愿,你咋又不高兴了呢?”

那沙裂裂嘴说:“我没不高兴,这不正看你的青牛呢。”

小青牛,已经长成了十分健壮的大青牛了。它混身青毛闪着亮光,牛角被女古擦得铮亮,牛蹄子也干干净净,真象传说中的神牛。

这青牛、白马走在一起,合着那匹乌黑的骏马。不用夸耀,自然就会让看到它们的人,驻足品评。那沙和女古在那种羡慕的眼神中,自豪地牵着马和牛从草甸中往家中走。

那沙对女古说:“咱们的姻缘是天定,我过去想要青牛配白马,就真给咱们配成了双。”

女古说:“先别把话说早了,等办完了喜事再说配成双才对。”

那沙深情地看着女古说:“快了,那一天不远了。”

晚饭时,那哈对那沙说:“夷离堇今天对我说,他要把公主许配给你,还说,公主已经十五岁了,再过两年就可成婚。”

那沙没等父亲说完,就插话说:“这怎么能成?我和女古的事已经定下好几年了,咱不能做对不起女古的事。”

“这你就放心好了,我已和夷离堇说过。我说:你和惕稳狄鲁的女儿那古的事还没解决完,我家正在为难之中。为了不让狄鲁过份伤心,我特意为你和下人的女儿提了亲,这事已经三年了。如果我再舍下这个女孩,高攀上夷离堇的公主,世人会怎么说我和那沙?惕稳狄鲁的心里又该咋想?夷离堇一片爱才之心,岂不反倒送掉了那沙的前程?夷离堇听说此话,点头称是。他说,就当我从来没说过这件事吧。”

那沙这才舒了一口气,问父亲道:“这两年,那古咋过的?”

那哈叹口气,把那古的情况简单扼要地说了一遍,便回到自己的房间去了。这晚,那沙没吃好饭,他只象征性地吃两口。便放下饭碗,回自己的屋里去了。

不一会,女古来到前院找那沙。见他躺在炕上想心事,就说:

“你三年没回家,这边的事想不想知道点?你要是想听,我就给你讲讲。你要是不想听,我就不讲了。你是听,还是不听?”

那沙说:“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想再听了。”

女古说:“那古的事也不想听听?”

“不听了,我都知道了。”

女古想了想,又说:“你回来两天了,也该去看那古。不管怎么说,两人曾经好过,你这样干脆和她不见面,显得咱们小气家家的。”

那沙说:“我去见她,你不会有想法吧?”

“你和我都定了亲,咱们是一家人了,还有啥想法?对了,你去看那古的时候,也给她带点东西去。两年多不见,又是从大老远的回来,空着手去多不好。”

“缓两天再去吧。”

女古觉得过两天再去看那古,倒是也可以,便转了话题说:“咱们先不说那古的事了,你还是起来,试试官服给我看看。看看我的主人,当上官是个啥样?”

那沙被她说得转回了心意,起身坐在炕上。又和女古说了一会话,算是把思念那古的心放了下去。女古把话头再引回到穿官服的事,他笑着说:

“你过来,先给我仔细看看你的小样,才能给你看看我当官的样。”

两人说说笑笑,拉来拽去。抱在一起,跳到地上。又一起坐在炕上,连说带笑。笑完了,女古帮着那沙试穿官服。那沙穿上褐色、园领,宽袖长袍,腰扎银饰牛皮带,下穿褐色宽腿裤,脚上蹬着高腰黑色牛皮靴。头上戴的是二梁、银饰,黑色五品进贤冠。

女古前后为他整理装束,打量着这位年青的新官员。那沙穿戴着来到父亲的房间,要和父亲的官服比比,看谁穿着更好一些。那哈是三品官爵,除进贤冠是三梁、银饰,腰上是金饰牛皮带外,其它都和那沙的一样。这爷俩个,一门两代作高官。女古站在一旁看他们谈议着官服,忘记了已是深夜。

几天后,女古又催着那沙说:“你再不去看望那古,人家会讲究你的,也得讲究我太独了。听我的话,还是去一趟吧。”

那沙这才起身要走。女古又说:“你不能这么空手去,在辽国那时候也没给她买点啥的?” 那沙罔然地站在那里,没有说话。女古对他说:“你等一会,我就过来。”

说完,急奔自己家去。片刻功夫,手里拿着那沙为她买的一块布料回来对那沙说:“你把这块布料给她,就说是在辽国特意为她买的。”

女古把布料放在那沙手上,直把那沙送到那古的家门口,看着他进到里面。

那沙见到那古时,那古的手脚只能缓慢的移动,还不能下地。那沙看着她那憔悴的样子,伤心得流下了眼泪。本来有一肚子的话要和那古说说,却不知从何说起。站在那古面前吱唔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来。好半天,那沙才吞吞吐吐地说:

“我本来以为,我的作法能让你死心,为自己重新找条出路。”

那古说:“我何尝不知?我这样作也是为你们。”

她说完这句话,干脆把头扭到一边去,不看那沙,也不再说话。

惕稳府的人本来是为了让他们两个人自己多说一会话,所以都躲了起来。这样一来,显得屋子里好象是没有人一样,静悄悄的。那沙把布料放在炕沿上,站在炕边。那古仍然扭着头,暗自流泪。他们两人,一个站着,一个躺着,时间就是这样过去了。直到那沙离开,那古也没有转过头来,再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那沙心情沉重地离开惕稳府时,女古还在门口等着他。女古看得出那沙的心情,默默地陪着他回家来。她把那沙送进里屋,预备了一碗水,为他放好了枕头,让那沙躺下。然后自己轻轻出来,关上房门。

那古的伤确实很重,养了这么长时间也没见明显好转。人也显得比以前迟钝,经常是整天不说话。她自己从不提出任何要求,象个木偶人一样。家里人怎么安排,她便怎么做。她早已经从家人的谈话中,知道那沙回来的消息,还知道他当了官。那一天,她曾是受伤以来最高兴的一天。吃饭也多,说的话也多,眼睛也有神。

那古曾对她的母亲说:“那沙终于拼出来了,我应该去给他贺贺喜。”

当她母亲说要扶她出来的时候,她却眼望房巴不再说话了。当那沙来看她的时候,她也不说话了。谁都不想让她痛心,所以也就再没有人提起这些事来。

那沙走后,她向狄鲁提出说:“请爸爸再打发几个人去把仙人山那嘎达的道观修一下,过些天我还回去。”

狄鲁说:“你在那嘎达没有人指点,如何能修行?老天和百那髂用这把大火把你烧回来,这是天意。现在有些出家人都还了俗,何况你这并非入道的出家人呢?还俗是天意,不能违背。违背了上天,还要遭受报应。”

那古母亲也在一旁劝说。她自己想想,现在这个样子也实在是没有办法再去出家了。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过一天算一天。家人要把她的头发,梳回成女孩时的两个髻。她不让,把头发梳成头上一个髻。不同于女孩,也不同于结了婚的妇女在脑后挽成鬏状。梳成类似于道姑,却又象俗家女人在家中随便挽的模样。每天,母亲都坐在她的身边,和她说东道西地开导她。母亲会在不经意间,提起女人的大事。

那古对她说:“我和别人不同,不能象她们那样,有个男人就出嫁。”

正说时候,家人来报:“伊里从边站回来,要看看大小姐。”

母女俩都说:“快请。”

伊里刚刚进城,哪儿也没去,就风尘扑扑地来看她。

那古对他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只怕我这辈子不能回报了,又欠下一笔命运债。”

伊里说:“你这话,又说远去了。咱们从小在一起,这点小事算个什么?倒是老天让我那天回来,救你出那个灾的。都是该着的事,再不要说外道话了。那天,我到王府送完信,因有要事,就急着赶了回去,也没再来看看你,请你别见怪。”

那古说:“我现在好多了,不用惦在心上。你从边站回来,还没到家吧?前些天,你妈妈还来过,替我谢谢她老人家。”

伊里说:“你咋总是这么客套?但愿你能象好朋友那样对待我,就心满意足了。”

伊里走后,狄鲁对那古说:“你应该对伊里热情些,怎么总是这样不冷不热的?人家老小都对你非常好,你总该也表现得好一些,不能凉了人家的心。”

那古说:“我们从小就在一起玩,总是这个样子,我要改变个样,他反倒不舒服。”

狄鲁夫人说:“前两天伊里家还说:不管你啥样,伊里都会娶你的。依我说,等你好些了,就把这事给定下吧。你二十多的人,别再耽误了。”

那古说:“我能嫁人的时候,老天不让。后来要死不成,要出家修行也不成。这是老天让我在家呆着,我不能违背了上天的旨意。我已经下过决心,今生决不再嫁人。”

狄鲁说:“女人那有不嫁人的?”

“我已经把自己交给了一个人,不能再把自己交给另一个人。对女人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贞节’二字。我已经带着人命的罪过,不能再失去人格。否则,就更不配做人了。关于婚姻的事情,请父母就不要再提了,我再嫁人,不如去吊死。”

对于那古的事,狄鲁夫妇每天都相对叹气,摇头道苦。眼看着女儿,一筹莫展。狄鲁有时真想把那古痛骂一顿,可是,看着她那个样子,又怎能狠下心来说她?

伊里军务在身,当天便要赶回边站,原想去看看那沙,也没有时间。他拿着王府的急件,在自家门口喊了一声:“爸爸,妈妈,我没时间进屋了,你们自己保重。”

便打马离去。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对着追出来的老人说:“请你们给那古捎个信,以后我会常来看她,让她安心养病。” 说完便向松花江方向奔去。

四十七

这年,那沙二十二岁,又封了官,自然该谈婚论嫁。那哈辞去夷离堇的婚姻以后,一直在思考着该如何为那沙办喜事。

这天晌午过后,他没去王府,把乌葛和撒里太找到客厅,请两人坐下后,对他们说:“女古和那沙定婚两三年了,也该成亲了。你们琢磨琢磨,看咋个办法?”

撒里太说:“这时候,要是有表嫂在,该多好。”

乌葛看了她一眼,意思是说:这时候咋能说这些不愉快的话?他说:“这是件大事,咱们也该商量一下了。那沙已经长大成人,不能总拿他当孩子。立了业就该有个家,早点办吧。”

撒里太说:“九月十五日,就是表嫂的忌日,让那沙为她园了坟,过了孝期就办喜事,表哥你看行吗?”

乌葛说:“这两年,我年年去看表嫂。园坟的东西,也早就预备了。”

那哈说:“能不能从现在起,就开始同时准备赛哥园坟的事和那沙结婚的事?要是能行,就办完白事,等七天之后马上办红事?”

乌葛说:“这样也好,两件大事一起忙。忙过之后,也到了打猎的季节。那时候有闲空,好准备上山打猎的事。”

那哈最后决定说:“好吧,就这么办,从现在起开始张罗这两件事。”

赛哥的忌日已经临近,紧接着的喜事就在眼前,达林府这边开始紧锣密鼓地操持起来。那哈和那沙写了很多请帖,全都发了出去,铁骊城中不少人都知道新当上林牙的那沙要结婚了。

九月十五日,达林府内人声嘈杂。萨满法师带领着他的弟子们,在大院当中摆起了香案。上面阵列着祭奠赛哥的供品,有面粉做的人、牛、水果、点心等。赛哥的灵位前,烧着三柱香。案子周围的地上,堆满了用秫秸和纸扎的祭品,有童男童女、两头纸牛、车、骄等物品。在案前燃烧着一堆火,萨满法师围案作法。那沙和女古,及众家人都扎着白腰带,听候大萨满的调遣。大萨满手中木剑猛地高高举起,有人把盐粒洒进火堆中,顿时响起了噼噼叭叭的爆鬼声。四处的萨满们分别奏响了手中的鼓钹锣铃,呜呜呀呀地哼唱着跳了起来。三巡跪礼之后,一个小萨满手举灵幡在前引灵。那沙手捧赛哥的灵牌紧随其后,女古伴随着那沙。大萨满手舞木剑,在众人之前边舞边走。两个弟子敲着手鼓,舞在他的后面。其后又有撤纸钱、斩路鬼、举车骄、挡太阳、引太阴、奏利市等等的众法师。亲朋好友们,都在后面跟着看萨满们的热闹。法师们口中念念有词,时高时低,时快时慢,东舞、西舞、南舞、北舞。就这么舞到了赛哥的尸林处。

按照传统,丈夫和长辈人是不去的。女古虽未过门,但因儿媳妇的名份已经确定,所以是必须要行这个大礼的。

大萨满在尸树前,用木剑在地上划了一条线,那沙和女古停在线旁。大萨满在他们的前面又舞了一会剑,然后把手中的剑高举过头。众萨满们忽地一声围成了一个圈。大萨满一个人在圈中,好象那个园的心。他又舞了起来,那剑法不知是什么功夫,反正不是武功。众萨满们皮鼓猛敲、邦子狠打、铃锣争鸣,呼声起伏。他们按照大萨满的节奏,一会散开成点散状,一会排成一排或几排,一会儿圈成一个园,一会又聚成一个堆。

舞完了这一段,大萨满指挥手捧灵牌的那沙和女古跪在赛哥的尸包前。让那沙和女古口中重复念叨:“妈妈归去吧。”

大萨满引来四个弟子在那沙和女古的身前身后,头上脚下,比比划划地做了半天的法。接下去便是众家人,跪到那沙身后跟着磕头。

大礼过后,大萨满指挥弟子们上树解尸。包尸的布已经陈旧腐烂,挂尸的绳因每年换一次,才不致断掉。打开尸布,尸体已经只剩下了骨头架。萨满们又围着骨头架子,噼哩叭啦地打了一阵鼓,敲了一阵锣,呼呼号号地舞扎一顿。然后用艾叶、香叶浸泡的水洒在骨架上,洒在带去的棺木上。又在棺木里铺上刮净的兽皮。让那沙和女古两人用手捡起骨头。按照人形的原来样子摆放在棺材里。两人一边摆,还要一边念着:“妈妈进屋了”。

然后在赛哥的头骨前,放上倒头粮。最后由萨满们合盖钉棺,起灵上车。那沙仍然是手捧灵牌,自有灵幡在前,一行人马浩浩荡荡地来到坟地。

早已有人事前把坟穴挖好,萨满们在坟前又是乱乱乎乎地舞扎一阵。那沙和女古,及众家人跪拜了三拜。萨满们把祭奠供品全都摆在坟前,立上木制的墓碑,把棺材下入坟穴。

大萨满用木剑指着东方说道:“在生命的路上,你停在这里。愿你头向西南,脚冲东北,继续朝着先人们开始的东北之行,去寻找光明的先祖吧。”

萨满们调整好棺材的方向,在棺材的上面放了一个大土块。再由那沙填上第一锹土,女古和众家人随后把坟穴填满。坟堆成为丘形,丘上压着一个幡。最后再把面人、面牛、纸人、纸牛、纸钱等供品,放在一起点火烧掉。

大萨满领着全部弟子们在坟前施礼,又围着坟包舞蹈三圈。那沙和女古跪在碑前再次叩了三个头,全部的安葬仪式才算结束。

狄鲁是随着园坟队伍一起来的,所有仪式完成之后,他走到坟前跪下。口中说道:“嫂子安息吧,我这里给你赔不是了。请你在天之灵看在那古无知的份上,宽恕她吧。等她能走动时,一定会来给你送钱的。”

说完也老泪纵横地哭了起来,还把自己带来的纸钱扔进火堆,说道:“我这里先替那古给你送点钱,以后让那古年年为你送钱来。”

那沙走过来,扶起了狄鲁,为他擦去泪水。女古也过来,两人一边一个扶着他往回走。那哈一个人站在大门口,拱手感谢各位出葬的亲朋好友们。待回来的人在门口预备的大木桶中洗过手之后,把大家让进了自家的大院内。院中早已摆放了很多座席,众人纷纷入座,宴席开始,表示全部的丧仪结束,接下去的将是高兴和庆贺。

这种人死三年以后的园坟仪式,是为一个人做完了应该做的事。所以也是白喜事,大家可以尽欢尽醉,和喜庆日子一样。那沙因辽国学习,完了一年的时间,是后补的。

席中,萨满们还要跳起告别舞,客人们也可以跟着跳,祝愿死去的人轻松地离开人世,从此这个家里再没有丧事了。

晚宴一直持续到深夜,到最后一拨人离去后,那沙和女古都累得腰酸腿痛。回到屋里,趴在炕上睡着了。

第二天,那哈把王府中的一些同僚请来喝了一天酒。那哈说:“这么办,赛哥的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众人向那沙祝贺守满了孝期。

那哈说:“过些天,你们再向那沙祝贺吧。”

乌葛说:“我求人算了,二十二日那天是个好日子,最合那沙和女古两人的命。”

那哈说:“就定在这天吧,早办早利索,不要拖泥带水的。”

撒里太说:“按规矩,那沙该到我们家去住了。”

那哈说:“我问过那沙,他说要按南边人的方式办这件事。说是结婚那时刻,是人生最神圣、最美好的时刻,他要把这个时刻办得最隆重、最庄严,要让这一生永远忘不了。我看,这事就随他自己的意思去吧。”

“哟,这那沙还挺天真的呢。” 撒里太笑着说道。

乌葛说:“那沙已经是大官人了,这事就随他的意图办吧。”

三人从酒宴时,开始讨论这件事。送走客人之后,又坐在一起商量了好一阵子。然后,才笑呵呵地连夜开始,分头去忙自己的事了。

达林府上下整天忙个不停,消息传得很快。那古听到了这个音讯,木然地坐在炕上好半天。她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表示。可她的心中却象翻乱了的五味盒,搅合着各种滋味。当天晚上,她让人搀扶着来到大门外。在围墙的东墙角处,为赛哥烧了很多纸。她边祭奠边流泪,竟哭倒在地上,被丫环背了回去。第二天,她没有起来,从早晨送去的饭,放了一天也没吃。问她怎么了,她也不说。关着门,不让人进去。

十八日那天,按照商量好的步骤。乌葛一家离开原来住的地方,到城北事先租好的一套院落中住下。如果按习惯的方式办,女古属于家养媳,又是亲戚。结婚的仪式可以简略很多,只要为他们圆房就行了。那哈和乌葛为了把事情办得红火一些,显示一下那沙的门面。决定要把全部的婚礼过程,都按南方人的习惯操作一下。又因为女古家住得太近,办事的规模太小,所以他们特意这么安排的。

同类推荐
  • 穿越三国当马超

    穿越三国当马超

    千方百计想穿越,终于成了三国锦马超。从此一心一意搞生产,齐抓共管图发展,可不敢再落个满门抄斩的结局。时光如水,岁月如歌。某天,马超喝着茶、翘着腿,得意地问属下:“孙权、刘备最近还老实吧?敢咋刺儿就收拾他们!听说曹操吵着要决战,他没吃错药吧?”
  • 世界宝藏未解之谜(视觉天下)

    世界宝藏未解之谜(视觉天下)

    《探索·发现》编委会编著的《世界宝藏未解之谜》讲述了:财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停驻在时间隧道里,它们或者被深埋在地下,或者被故意隐藏,或者被秘密收藏,而成为富有神秘色彩的宝藏。每个宝藏的背后,都有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变得更加神秘。那些宝藏究竟在哪里?那些故事又是何等神秘?阅读《世界宝藏未解之谜》寻找宝藏的秘密。
  • 三国之烈风飞扬

    三国之烈风飞扬

    重回汉末,雄烈儿振烈烈雄风。金戈铁马起于西凉,争雄天下,霸业未休!
  • 弦断谁人听

    弦断谁人听

    一代名将岳飞戎马一生,驰骋沙场二十年从无一不敌!可是纵观他一生的两段婚姻,第一任妻子在战乱中抛母弃子而去,岳飞缘何并不伤心?第二任妻子贤良淑德,持家有方,岳飞又缘何在深夜里苦吟“知音少,弦断有人听?”究竟谁才是让他魂牵梦绕一生,痴恋一世都不能割舍的女子呢?
  • 大明汉骨

    大明汉骨

    这是自李唐来最后的汉人风骨,让我们来看着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热门推荐
  • 错过的盛夏

    错过的盛夏

    爱我的人我不喜欢他,我喜欢的人当我发现我喜欢他的时候他却挽着别人的手,最后喜欢我的,我喜欢的都离我而去的时候,我连自己的梦想都丢失了。我们之所以怀念的那些年,不是因为那些年我们青春年少,而是怀念在那段青春年少的时光里遇见的那群让我们的生命存在遗憾和后悔的人。
  • 那首对不起我爱你

    那首对不起我爱你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一个文静的女生遇到一个乐观活宝的男生,她变成了脾气暴躁的女汉子一枚。从初中到高中中间经历太多坎坷,她的性格也因他一变再变……直到现在她还记得他说的那句:“对不起,我爱你!”
  • 通灵冥幽

    通灵冥幽

    人世滚滚,恶鬼乱人心。愿以我手中三尺青峰锋,荡我所见不平之事。
  • 妈咪,爹地去哪了

    妈咪,爹地去哪了

    他们青梅竹马,因为一个意外被绑在一起,绑就绑吧,各过各的。偏偏,一次中奖,有了个调解气氛的捣蛋鬼。什么?有女人要嫁给她孩子爹?儿子,操家伙我们去阉了你爹地。嗯?有男人要做他娃的爹?儿子,我们去轰了他的住所。萌娃擦汗,腹诽:爹地妈咪,你们能不能不要这么暴力?能不能不要带上他?作者:多好的娃啊,都被两个无良的父母带坏了。
  • 爱你我病入膏肓

    爱你我病入膏肓

    七年深情换渣男抛弃,步步为营诱她离婚,简宁走入绝境才发现枕边人是人是鬼,可她不甘心,定要从他身上把自己付出的全讨回来,让渣男渣女不得好下场,然,大仇已报,她却发现……
  • 间谍身份

    间谍身份

    主角李扬,黄埔军校第九期成员,过硬的军事技能,赴德国留学,精通德语,日语,英文。
  • 对空姐SayNo地勤正当道

    对空姐SayNo地勤正当道

    二十年前,一班分属于航空公司培训的职校生开始了他们作为地勤的工作生涯。二十年后,他们的命运又如何?通过五个好朋友的一次聚会,开始了她们的回忆,从而揭示了属于她们70后的酸甜苦辣:这些女孩,虽然学历不高,但在机场工作,有着稳定而又相当的收入,在当时是旁人羡慕的。可随着社会的变迁,外资企业的更多进驻,再加上工作岗位的低层,涉世过早,她们的爱情,友情,工作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燕飞景星

    燕飞景星

    孟燕昭本该是孟京最矜贵最最肆意最飞扬的掌上明珠,却因朝堂阴谋落了个家破人亡流落江湖的下场,帝后昏庸狡诈,前路漫漫荆棘艰险,阴谋诡计环环相扣,孟燕昭本以为这辈子也就沾染了‘复仇’二字,却有人说,“我这一辈子汲汲营营,心思手段皆用了个尽,所求不过是要她平安顺遂。”纷乱尘世铁马金戈,宫闱朝堂人心浮沉,且看他们如何用天地作伐开出一条锦绣之路。
  • 因为热爱,所以奔跑

    因为热爱,所以奔跑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这本《因为热爱,所以奔跑》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三国之风起南海

    三国之风起南海

    大学讲师周晔穿越到了汉末,发现自己附身在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身上,因郡吏辱其母,怒杀郡吏,被郡中捉拿,危急关头,他以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名将看重,随名将南海剿匪,开启了自己的崛起之路。他倡文教,传技术,办农事,兴工商,引流民,练精兵,平山越,重航海,从南海起步,以交州为基地,逐渐走上了汉末群雄争霸的棋盘,成为了有资格问鼎天下的诸侯之一。他能够平定天下,振兴华夏,一扫两晋之暗弱,改变五胡乱华的悲剧,结束华夏历史治乱循环的怪圈吗?士燮:文盛真吾郡之英杰也!交州大治,当赖明德之能。曹操:夫周晔,人杰也,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今不击,必成后患!诸葛亮:太祖龙兴于南海僻地,四海闻风,廓清宇内,英才盖世,仁德爱民,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陈寿: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承墨、般之术,该韩、白之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