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35800000009

第9章 遗作篇(1)

回忆第二军事政治学校

1926年秋,我于定边小学毕业,准备去投考绥德师范时,突然接到定边党组织负责人汤宏宾、丁正奇同志的通知,让我和吕振华、贺元勋等党员到兰州刘郁芬部的军事政治学校学习。这时,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七方面军政治部主任钱清泉(第七方面军总指挥是刘郁芬)也带领陕北特委派往甘肃新开辟工作的二三十名共产党员,从榆林到了定边。他们大都是中学生,有的还是高中毕业生。我们一同从定边出发,经过银川时,留了几位同志建立国民党宁夏党部,同时也建立我们党的特别支部,其余的人,都去了兰州。抵兰后,文化程度高的分配到省党支部或政府机关工作,程度低的则进了第七方面军办的第二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我们到达兰州的时间是1926年年底。开始,住在小稍门外毛纺厂教导队,并在那里受训。生活很艰苦,训练也非常紧张。翌年春,第二军事政治学校开学,我们就搬进了东教场的堡子里。

少将军衔的第二军事政治学校第一任校长杨其祥,在开学典礼上讲:我们是第二军事政治学校,那么,第一军事政治学校在哪儿呢?他接着回答说,在苏联,是列宁办的。因而,在我的印象里,他可能是一个共产党员。这个学校的政治部主任是王孝锡,他是大学生,“清党”时被捕牺牲了。校长杨其祥也在“清党”中换掉了,接替他的是河北人张和肪。

当时,钱清泉常到学校讲课,他是江西人(钱为江苏江阴人—编者),三十多岁,长于演说,讲话娓娓动听,感人肺腑,极富鼓动性,听众的注意力,常被他的讲词所吸引,心潮随之起伏。来校讲课的还有马凌山、胡廷珍、延国符等。马凌山讲的是政治经济学。军校学生中,有我们党的支部,支部书记是马尔逊,陕西富平人,北大(或清华)学生,我和他同一个班。支部书记和党员分别单线联系,党员之间没有横的关系,但从行动表现上,我们也大体知道谁是党员。我们这个支部是军队中的秘密支部,虽然我们当时听说兰州有张一悟,是共产党员,但我们与他们没有横的联系。

1927年“清党”时,钱清泉、马凌山、胡廷珍、王孝锡都不见了,讲课的人换成了骆力学、苏振甲等。后来从报纸上看到冯玉祥“礼送”出武胜关的共产党员名单中,有钱清泉的名字。这年冬天,有一次出操回来,异乎寻常地不宣布解散。我们正在怀疑间,忽见刘郁芬的军法处处长,亲自带领四五十人,手提镣铐,向我们走来。军法处处长拿出名单,逐一念名叫人,我们二十多人被叫出队外,带上了镣铐。在叫人的过程中,班长许肇基走到我的背后,悄声问我,带有什么东西没有?我偷偷地将一本《共产党宣言》递给了他,并请他问一下马尔逊是否带有东西。班长不是共产党员,但很同情我们,为我们进行了掩护。被抓的人员中,有共产党员和非党群众,其中还有一些军官的子弟。我们被铐上后,带到了省政府后花园军法处,分别隔离关押起来。关押的地方,有四个人站岗,监视得很严。当时,弄不清楚是谁叛变出卖了我们,因而,很想和监禁在隔壁的马尔逊通通消息。我扫视了一下房间,房内有一盘土炕,炕上铺有席子,地下放有火炉、火筷等物。我就顺手拾起火筷,在炕席下向马尔逊房间的墙上凿洞。洞打通了,我给他递过去了一张询问的纸条。马尔逊、吕振华、贺元勋、蒙佳惠、葛克强、田玉芬等人依次打通了墙壁,从此,我们之间建立起了秘密联系。马尔逊的第一个指示,就是要求我们经得起任何考验,绝不能暴露组织,监押期间,一天放两次风,但很少有交谈的机会。七八天后,开始审讯,被提审的人都受了刑。一天晚上,我被提审,审讯室里有七八个人,其中有持枪的士兵,地上还摆放了刑具。军法处处长亲自审问我,他问了我的年龄、学历、籍贯后,接着就问我是怎样到军事学校来的。我回答说是政治部主任钱清泉招收来的。他又追问:“钱清泉是共产党,你知道吗?”我说:“他是什么人,当然你们是知道的,我怎么会知道他是共产党!”他又问我和王孝锡一起开过什么秘密会议,我当即加以否认。这时,他却提出:“王孝锡的笔记本上为什么记有你们的名字?”从这句话,我才恍然大悟,逮捕我们,原来和王孝锡的笔记本有关。我就理直气壮地回答他:“不光王孝锡,恐怕所有讲课的教员,他们的本子上都记有我们的名字!”后来,他们从苏振甲的笔记本上,也确实发现记有更多的名字。这次审讯,我受了刑,两腿压了杠子后,无法行走,他们把我架回了牢房。我所知道的共产党员,在刑讯中都经受住了考验,没有一个暴露身份的。有些非党群众,却因熬受不了苦刑,反而供认了自己是共产党员。在押的军官子弟,在刑讯逼供下,有的乱供某某军官是共产党,从而,在军官中引起了混乱和不安。也有在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后又翻供的。这样,使军法处审理了一个多月,无法结案,不得不草草结束,给我们卸掉镣铐,把关押我们的监狱改成三民主义学习班。虽然性质发生了变化,但却仍不给我们自由。学习班办了三个多月,最后进行了一次考试,我们都取得了“好”成绩。从这时起,我们的人数天天在减少,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的书记马尔逊也不见了,大家怀疑是不是分批拉去活埋了。正在此时,又通知我准备行李。我暗想,可能要活埋我了。这天下午,来了一辆洋车,让我装上行李,坐到车上,由一位副官把我送到小稍门我们刚来时住的地方。这个地方此时是无线电传习所,所长马大伦,是个年岁较老的少将,他分配我搞基建,经常上街买东西。有一天我在街上和吕振华邂逅,据他说,除马尔逊外,所有的人都回到军事政治学校了,但学校的党组织没有人负责。并说,兰州不是久留之地。我们约定回定边找党组织去,谁有机会谁先走。从此,我常到黄河边,找筏客拉关系,想从水路离开兰州。不久,我便结识了一位靖远筏客。一天,所里给了我70元买东西,剩下20元,我就去找那位靖远筏客,坐上他的筏子,顺流而下,到了吴忠。然后,步行回到定边,向党组织汇报了兰州的情况。一个月后,吕振华也回来了,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又开始了新的战斗。

我参加革命初期的战斗生活片断

一、定边高小入党

我是陕西省定边县王来滩人。1925年8月,在定边高等小学念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据我所知,当时定边党员有汤中甫、赵炳日、龙惠民、丁子齐、郭子范、马兰等;安边党员有刘世庵、冯子舟、李锦春、刘子贞、田佐勤、吕振华、沈玉娥(女)等。这些人大多数是在绥德四师、榆林六中念书时入党的,毕业后都陆续回到本地搞地下工作。同时,从外地来的党员有周梦雄、周发源。以上这些人是定边最早期的党员,是定边党组织的“创始人”。

那时,地下党员大多数分布在教育界,主要任务是一边教书,一边在学生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我曾记得,这些从事教育事业的地下党员,工作很认真,他们除教授学生学好国文、算术、史地、体育等课程外,还经常给学生发一些马克思主义小册子和进步刊物,让学生阅读,启发学生的革命觉悟。经过他们的精心教育和培养,青年学生的眼界开阔了,思想进步了。我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接收入党的。1925年放暑假的一天,汤中甫、周梦雄、丁子齐找我谈话,介绍我入党,并通知我到城审沙窝宣誓。宣誓地点是在一个四周高,中间凹的沙丘里进行的。为了保密起见,还派一个人在沙梁上放哨。参加入党宣誓仪式的还有赵炳日、龙惠民、周发源等人。我记得当时介绍人讲了话,我宣了誓,誓词大体内容是:志愿入党、服从组织、严守秘密、牺牲个人、努力革命、永不叛党。宣誓以后,我们分散回到城内。我就是定边学生中第一个入党的人了。此后有张元桢、黄明(又叫黄庚甫),还有一个榆林毛毛匠的儿子叫要希贤的先后也入了党。

二、领导闹学潮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逐渐传播到了中国。1919年在北京爆发的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我们定边的地下党员在“五四”运动革命精神的鼓舞下,于1926年前后,组织和领导学生闹学潮,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1)改组“劝学所”,夺回教育权。当时定边的教育权(包括教育经费、房屋、土地等)掌握在当地绅士所控制的“劝学所”的一些人手里,有些绅士就是“劝学所”所长。他们向学生灌输旧封建礼教,束缚学生思想的发展,对我们开展活动极为不利。因此,我们就组织和领导青年学生和绅士展开斗争。在斗争策略上,孤立顽固派,争取和团结进步势力,利用矛盾,分化瓦解。佘鼎九是定边有名望的绅士,是定边文武二“圣人”中的“武圣人”。他既是“劝学所”所长,又带民团;既掌握着教育权,又有兵权,同时又是一位开明的绅士。所以,我们就积极做他的工作,争取他的支持,以便达到把“劝学所”改组为教育局,把绅士所管的教产收归教育局,用教育经费办平民职业学校等目的。当时,绅士白炳汉是顽固派,他勾结国民党定边县县长丁鸿藻,不愿意把教产交出来。但佘鼎九支持我们,他说:“你们出头,我说话。”当时县长对佘鼎九也有些怕,我们就利用这些矛盾,积极进行斗争。在我们的斗争和佘鼎九支持的影响下,贾新庄贾仁、郑尔庄张怀明等绅士也支持我们收回教产的斗争。这样一来,使一些贫苦农民的子女得到了免费上学的机会,改变了过去只能在乡下念私塾,没钱进“洋学堂”的状况。我们的斗争终于取得胜利,教育局也成立了,共产党员汤中甫当了教育局局长,教产也收回来了。与此同时,学校也更换了一些教员,我记得,当时教育局把定边的苗举人和姓李的校长(关中人)等前清秀才都换掉了。聘请郝秀升、段景文、栾本植和一个姓施的(名字记不清了)当了教员。这些人的到来,再加上原有的地下党员教员,使学校的面貌为之一新。

(2)成立“天足会”,惹怒县太爷。那时定边的妇女和全国各地的妇女一样,都时兴缠脚。缠脚对妇女摧残得很厉害,给她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为了解除妇女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以定边高小为主,专门成立了“天足会”。郭子范任会长,我是副会长。由于受习惯势力的影响,“天足会”的工作阻力很大。为了打开局面,我们研究决定先从两个有名气的人身上“开刀”,一个是县长丁鸿藻的小老婆,一个是绅士白炳汉的小老婆。丁县长的小老婆是定边东街冯皮匠的女儿,还没有娶过门,头也上了,就准备马上成亲,我们“天足会”的学生就到冯皮匠家里动员他女儿放脚。冯皮匠倚仗县长的权势,顽固不化,三言两语就和我们吵了起来,并煽动皮房工人和我们打架。由于人家人多势众,最后把我们赶跑了。第二天,我们动员全校师生一起出动,到冯皮匠家里,把县长小老婆的绣花鞋、裹脚布都撂了,把冯皮匠搞得很狼狈。县长正式成亲的那天,我们又赶去把酒席砸了。这下闯下了大乱子,惹怒了县长,他派人把我和其他几个同学抓起来,关到公安局,局长是何其智,副局长王聚英。后来我到宁夏做军运工作时才知道王聚英也是地下党员,难怪当时把我们抓去以后,王对我们很热情,又是给我们弄饭吃,又是给我们宽心开导,叫我们不要害怕。我们被县长关起来后,学校的地下党员,为营救我们,组织学生罢课,上街游行示威,再加上佘鼎九出面调解,丁县长见势不妙,只好答应放我们出去,并表示今后再不干涉我们“天足会”的工作。

那时,杨虎城部驻防定边,有一个齐营长很坏,这家伙与丁鸿藻勾结,狼狈为奸,为非作歹,经常干预学生运动,和学生关系闹得很对立,很紧张,有时竟以武力威胁我们。佘鼎九当时支持学生,情况一紧张,他就睡在学校,同时还给学生发了几十支驳壳枪,把学生武装起来。我们有佘鼎九的支持,胆子更大了,腰杆子更硬了,就跟齐营长一伙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斗争结果,齐营长收敛了,从此再也不干涉学生的行动了。

(3)反对天主教,把洋人驱逐出定边城。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传教,进行文化渗透。所以,外国洋人到处修建教堂。当时,洋人除在定边县白泥井、堆子梁一带修建教堂外,还想在定边城内和城附近修建教堂,欺骗、毒害人民。我们就和洋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洋人在街南游说,我们就在街北讲演。我们主要揭露洋人的罪恶目的和他们的欺骗宣传,教育群众不要受骗上当。当时闹得很凶,洋人走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唱对台戏,当面痛斥。汤中甫嫌学生讲得不带劲,就亲自登台讲演。汤的气魄大,讲得好,弄得洋人没有一点办法,最后,终于被我们轰出了城。所以,定边城以及城附近始终没有修起一个教堂。定边的“眼光庙”里有个“同善社”,是个迷信组织,有一天,我们有几个学生冲进庙里,三锤两棒子就把“同善社”给捣毁了。

我们的这些行动,深受群众欢迎,无不拍手称快。但丁鸿藻却看在眼里,恨在心头,千方百计寻找机会打击报复。正当学生搞得轰轰烈烈的时候,丁鸿藻把几个学生抓了起来,罗织罪名,说我们砸“同善社”是犯上作乱,亵渎神灵。但我们不理睬他那一套,继续进行说理斗争。我们的态度强硬,加上佘鼎九也出来为我们说话,他对丁鸿藻说:“学生娃娃嘛!你们不能那样,动不动就抓起来,快放了。”佘鼎九说话丁县长不敢不听,只好把学生放了。

三、兰州监狱的斗争

1926年,我从定边高小毕业以后,被党组织推荐到冯玉祥在兰州办的第二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全称为国民革命第二集团军第二军事政治学校)。这次来陕北招收学生的是个江西人,名叫钱清泉(地下党员),少将军衔,是第二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当时,被招收的学生有的是党员,是通过党组织介绍去的;有的是非党群众,是通过私人关系介绍去的,成分比较复杂。我们一起离开定边先到宁夏。到宁夏以后,就把陶新亚、李临铭、郭维化等地下党员留下了,以后他们就搞了个宁夏国民党党部,实际上是由地下党领导的。三边到兰州的地下党员只有我和丁广智、吕振华等人。和我们一块到兰州的还有石英秀介绍的孙志元、党君祥等人。

同类推荐
  •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本书分为玄奘、达·伽马、斯坦利等部分。
  • 黄金荣全传

    黄金荣全传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的奇闻轶事贯穿始终,从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勾勒出了民国时期各种人物的众生百态。既而,使读者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和发觉那个动荡的年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能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风云变幻的社会本质。本书分别详细的介绍了袁世凯、阎锡山、张作霖、毛人凤、黄金荣、孙中山、蒋介石等等一系列民国历史人物,再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混乱中闪亮登场。无论在历史角度或者人物刻画方面,本书都做到了言辞鲜明,语意深远,从而引导人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逝去不久的风云年代。
  • 蒋家女人

    蒋家女人

    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他们是历史上的显赫人物,更有着与普通人一样但又异样的人生。在声名遐迩的蒋家王朝的背后,那些同样在世人面前活跃的蒋家女人们,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怎样的命运呢?蒋家女人好比各自盛开的花,她们有的如蜡梅,是不动声色的美,月影黄昏,暗香盈袖;有的如桃花,美得张扬,恣肆绽放;有的如丁香,美得凄清,哀怨又彷徨;或如莲花、或如幽兰、或如秋菊……她们都绽放着绝代芳华。
  • 慈禧御苑外史:德龄公主文集

    慈禧御苑外史:德龄公主文集

    这是一本独特的历史小说。<br/>作为慈禧身边的一等女侍官,德龄公主依据她所了解和亲历的事实,详尽描写了慈禧一生中的重要事件:与荣禄的初恋,成为皇帝宠妃,辅佐同治登基,扶持光绪即位,逃亡西北,重回北京,直到最后结束对中国将近五十年之久的统治。<br/>德龄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深入探索了这个神秘女人的内心世界,向我们展示了慈禧鲜为人知的一面,书中真实的历史写照,更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而德龄公主则更希望通过这本书,停止那些荒诞的流言,让真实的历史得以保存。
  •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朱丹红编著的《李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 讲述了:李商隐,是晚唐*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由于一 直处于“牛李党争”之中,所以一生郁郁不得志。但 他的诗歌是唐诗里的一朵奇葩,其构思新奇,风格婉 约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 优美动人,成为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咀嚼回味揣测的 名篇,连带着他的人生在后人眼中也显得神秘。《李 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即是以小说体的形式, 来写李商隐郁郁悲苦的一生。
热门推荐
  • 色彩人生

    色彩人生

    一个部队退役后的社会底层职员,常常幻想着自己能有不一样人生,多姿多彩,色彩斑斓,能够保护自己的家人和心爱的女孩,能为自己的贫困家庭带来改变,一次机会让他再次进入部队,因为一次任务的失败再次退役然而这次退役确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活。。。。
  • 你是我一生戒不掉的甜

    你是我一生戒不掉的甜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都说七岁岁定终身,这用来形容秦夭夭(女主)和顾之灼(男主)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小时候我罩你,现在换你罩我。”秦夭夭窝在顾之灼的怀里说。顾之灼勾唇一笑,说:“罩你可以,代价总是要有的吧!”……暴力、傻吊女主秦夭夭,腹黑、傻吊偶尔还有些霸道的男主顾之灼,甜甜的恋爱故事就此开始……
  • 淡淡草香——荏苒时光

    淡淡草香——荏苒时光

    那一夜,他说,苏子墨,你知道吗?我一直,一直很后悔,后悔那天在我喝醉的时候要了你,因为,我要像现在这样,在头脑清醒的时候要你,我要记得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细节,甚至是每一颗痣,我全都要记得清清楚楚,我要你把你这些年欠我的,全部还给我,不,是加倍还给我。
  • 不入豪门

    不入豪门

    清秀,柔美的外表之下,有一个发达的大脑,可是感情生活却简单的如同一张白纸,28岁还是处女一枚,怪我吗?笑话?他们不识货关我什么事?一直以为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就在她刚刚浅尝爱情的滋味,可是一个偶然机会,竟然发现自己是私生子......,慌乱不堪的内心充斥着让她无法承受的自卑,逃离是她唯一可以做的事情!没有平视,就永无平等!
  • 女神的临时男友

    女神的临时男友

    毕业之后没有找到工作的秦毅成为了雇佣男友,他的第一位客人居然是个肤白貌美的年轻女子。当秦毅跟着所谓的女友回家之后,他的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女你别过来,我今晚自己睡,咱可是有职业操守的人。”
  • 将军榜

    将军榜

    天地玄黄将军榜,杀将逢世天下颤路边白骨手中剑,六道轮回转轮开咏一曲开篇旷世,续一段斑驳往事刻一笔犀利狂文,刹一道永恒印记
  • 偷星九月天之魔君重生

    偷星九月天之魔君重生

    不一样的魔君,不一样的故事。(文笔不好,多担待)
  • 一世妖颜

    一世妖颜

    我命由我不由天?可笑。这世道,为何总是,人恶惧之,妖恶杀之?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月下清婉歌微凉

    月下清婉歌微凉

    她是被勾错魂的杀手,她选了不该选的命运,上天赐予她最好的最爱的,却在最后夺走一切,她前世被信任的人所杀,今生却又被最爱的人拔剑相向。她一生她想保护的人全都弃她而去.......
  • 醒世之魂

    醒世之魂

    孤魂轮回世,二度归少年。地球未来的异能觉醒者百年钻研,护得记忆不灭,真灵转世,回首少年,却来到了这个黑暗的世界,这里,是哪里?超凡万道,我孤魂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