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44100000032

第32章 鱼病(5种)

地方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地方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是由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感染鱼类所致。主要危害河鲈、虹鳟、六须鲇鱼等鱼类。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有流行。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为地方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主要危害野生河鲈、养殖虹鳟、欧洲六须鲇鱼等鱼类,亲鱼、鱼苗易受感染。传染来源为新引进的水生动物。感染鱼大量发病死亡,危害严重。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鱼游动物缓慢,顺流飘起,或急剧狂游,突然死亡;病鱼体发黑,腹腔积水,胸鳍或背鳍充血;造血器官组织变性、坏死,表现为肝、脾、肾颜色变淡、苍白。

诊断与疫情报告

可通过PCR扩增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确诊。

地方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防治方法。主要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对死鱼、鱼副产品和潲水进行无害化处理,鱼塘净化消毒,采取国内移动物控制等措施。

治疗采用聚乙烯氮戊环酮碘剂(PVP)拌饲投喂,可降低死亡率,用量为每千克鱼用1.64~1.91克有效碘量,连喂15天。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是由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引起鲑、鳟鱼的急性传染病。以病鱼狂游和造血器官坏死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为弹状病毒科粒外弹状病毒属成员。病毒在4~20℃时能在鱼类传代细胞中增殖并出现细胞病变(CPE),最适温度为13~18℃。其CPE特征为细胞变圆、收缩,形成葡萄串,最后细胞崩解、脱落。

传染源为病鱼。主要经水平传染,病毒可借助水、食物、鱼卵、精液、尿、粪便等媒介传播。

虹鳟等大部分鲑科鱼类均可感染。以开食2个月左右的幼鱼最易感染,病程急,死亡率高达50%~100%。成鱼一般不发病,但可起携带、扩散病毒作用。银大马哈鱼对本病不易感。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早春到初夏、水温在8~10℃时多发。水温高于15℃,一般不发病。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一般为4~6天。

病初稚鱼和幼鱼死亡率突然升高。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肛门红肿,且常拖着不透明或棕褐色的假管型黏液粪便。呈昏睡状,随水漂浮;或狂游乱窜,打转。鱼鳃苍白,鳍基部出血。

以造血器官组织变性、坏死为特征。表现为前肾、脾出血、坏死。严重的肝、脾、肾色泽减退、苍白。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进行接种培养,检查细胞病变效应,进行血清中和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已经成为工业化生产的商品用疫苗。病毒性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减毒疫苗已有明显的免疫效果。

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发现本病时,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死鱼深埋,不得乱弃。可采用漂白粉、来苏儿等药物对鱼种、设施、工具消毒,防止水源污染,对病鱼实行隔离饲养,限制病毒扩散等。

对发病鱼池采取提高水温的方法,可有效的控制该病的发生。

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

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鱼类的一种肿瘤病和皮肤溃疡病。仅感染鲑科鱼类,并流行于日本。水温低于14℃时易发此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即OMV。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感染初期出现全身性、高度致死性感染,表现为厌食、眼突出、表皮充血和皮肤溃疡等症状。解剖时可见肝、脾坏死及心肌水肿,肠道出血以及肝上有白斑,并伴有水肿和出血。后期即从出现临床症状后的4个月里,部分存活下来的病鱼会出现上皮瘤。瘤主要长在口腔周围(上、下腭),有些长在尾鳍、鳃盖骨和体表。肿瘤增生可持续到感染后一年。

诊断与疫情报告

用鲑细胞系(如RTG-2等)可从病鱼的卵巢液、肝及肿瘤中分离到病毒。其最适复制温度为15℃,受感染细胞会形成合胞体,使细胞崩解。然后用中和试验或免疫荧光等免疫学方法进行确诊。

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未列入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尚无疫苗,防治措施为: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得将带有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的鱼卵、鱼苗、鱼种和亲鱼引进及输出。

2.发现疫情,应坚决果断地将病鱼池中的苗、种销毁,并用漂白粉、强氯精、优氯精等含氯消毒剂消毒鱼池。

3.发眼卵用碘伏(PVP-I)浸洗,浓度为有效碘50毫克/千克,洗浴15分钟。

4.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降低水温(10℃以下)或提高水温(15℃以上)来控制病情发展。

5.刚开始发病时,可用碘伏拌饵投喂,每千克鱼体重每天用有效碘1.64~1.91克,须连喂半月,可控制病情发展。

鲤春病毒血症

鲤春病毒血症(又称鲤鱼传染性腹水症)是由鲤弹状病毒引起鲤鱼科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性病。以全身出血及腹水、发病急、死亡率高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又名鲤弹状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水泡病毒属。

传染源为病鱼、死鱼和带毒鱼。传播途径为经水传播,病毒可经鳃和肠道入侵。也可能垂直传播,或由某些水生吸血寄生虫(鲺、尺蠖、鱼蛭等)机械传播。病鱼和带毒鱼经粪排毒,尿液、精液和鱼卵中也含有病毒。

本病主要感染鲤鱼,尤其1岁以上的鲤鱼。鲢、鳙、欧鲫、六须鲶也可感染。还可使虹鳟、草鱼、狗鱼人工感染发病。

本病在欧、亚两洲均有流行,是鱼类口岸检疫的第一类检疫对象。主要危害1龄以上的成鲤,以种鲤最严重。流行于每年春季(水温13~20℃),水温超过22℃就不再发病,鲤春病毒血症由此得名。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为1~60天。

病鱼体色发黑,呼吸困难,运动失调(侧游,顺水漂流或游动异常)。腹部膨大,眼球突出,肛门红肿,皮肤和鳃渗血。

剖检以全身出血水肿及腹水特征。消化道出血,腹腔内积有浆液性或带血的腹水。心、肾、鳔、肌肉出血及炎症,尤以鳔的内壁最常见。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直接荧光抗体试验、病毒中和试验等进行病毒检测。

鲤春病毒血症列入我国一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尚无商品疫苗。广东中山大学公开了一种鲤春病毒血症病毒DNA疫苗及其制备方法。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疫苗DNA疫苗,由SVCVG蛋白全长基因和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质粒构成。鲤春病毒血症病毒DNA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SVCVG蛋白全长基因的克隆;(2)SVCVG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3)SVCVG基因DNA疫苗的构建。本发明创造性地将DNA疫苗技术应用于鲤春病毒血症的防治。与其他疫苗相比,DNA疫苗能同时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同时具有高效、安全、便于贮运及易于大量生产等优点。

采用聚乙烯氮戊环酮碘剂(PVP)拌料投喂,可降低死亡率。严格检疫,要求水源、引入饲养的鱼卵和鱼体不带病毒。发现患病鱼或疑似患病鱼必须销毁,养鱼设施要严格消毒。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又名鳟鱼腹水病)是由弹状病毒引起的一种虹鳟鱼传染病。以出血性败血症为特征。本病流行于欧洲及北美,日本也有检出的报道,致死率高,是鱼类口岸检疫的第一类检疫对象。

病原及流行病学

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为弹状病毒科粒外弹状病毒属成员。病毒对乙醚、氯仿、酸、碱敏感,对热不稳定,在-20℃可保存数年。病毒感染细胞及其细胞病变只在pH7.6~7.8的范围内才能发生。在6~8℃病毒均可增殖,14℃最适宜。

传染源为病鱼、带毒鱼及污染的水。通过病鱼或带毒鱼的排泄物、卵子、精液等排出病毒,在水体中扩散传播。病毒经鱼鳃侵入鱼体而感染。

感染动物为虹鳟等各种鲑鳟鱼及少数非鲑科鱼。不同年龄和品种均可感染,尤以1月鱼易感,鱼苗和亲鱼则较少发病。

该病主要流行于欧洲,以冬末春初和水温6~12℃为流行季节,水温上升到15℃以上,呈散发或不发生。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自然条件下本病潜伏期为7~25天。

因症状缓急及表现差异,分急性型、慢性型和神经型三种类型。

急性型:见于流行初期,表现体色发黑,眼球突出,眼和眼眶四周以及口腔上腭充血,鳃苍白或呈花斑状充血,肌肉和内脏有明显出血点,肝、肾水肿、变性和坏死。发病快,死亡率高。

慢性型:病程长,见于流行中期。除体黑、眼突出外,腮肿胀、苍白贫血,很少出血。肌肉和内脏可见出血。

神经型:多见于流行末期。表现运动异常,或静止不动,或沉入水底,或旋转运动,或狂游甚至跳出水面。发病率及死亡率低。

部检可见肾、脾、肝、胰脏、肌肉等都有出血。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发病鱼种不同和旋转运动区别于其他出血性疫病(如鲤春病毒病)从流行病学和临床检查中可初步判定。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方法有荧光抗体试验、抗血清中和试验或病毒分离培养。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本病目前流行于欧洲,引种时要特别注意检疫,防止传入我国。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

严格防疫消毒制度,加强日常管理。

采用聚乙烯氮戊环酮碘剂(PVP)拌饲投喂,可降低死亡率,用量为每公斤鱼每天用1.64~1.91克有效碘量,连喂15天。严格执行检疫制度,要求水源、引入饲养的鱼卵和鱼体不带病毒。一经发现患病,必须销毁所有受感染及疑似受感染的鱼,对养鱼设施进行彻底消毒。

同类推荐
  • 求知文库——濒危的绿色生命

    求知文库——濒危的绿色生命

    本书主要介绍了濒危的绿色生命种类、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贡献等方面的知识。
  • 山川锦绣:地理卷

    山川锦绣:地理卷

    地理文化普及读物。“人文甘肃丛书”之一。甘肃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独特、地质地貌呈现丰富特色的一个省份,这些神秘和独特之处一直没能被广大读者所了解,本书的出版不失为读者更深入、更全面了解甘肃丰富地质、地理文化特色的首选读物。
  • 动手做实验丛书--高级化学实验改进设计实践

    动手做实验丛书--高级化学实验改进设计实践

    本系统丛书主要介绍动手做实验,本书详细讲解了高级化学实验改进设计实践等内容。
  • 分子模拟力场方法与应用

    分子模拟力场方法与应用

    本书主要讲述分子模拟作为理论与计算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可以从分子微观层面上认识和解释各种物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机理和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结合统计力学对宏观体系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进行模拟和预测,逐渐成为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手段等内容。
  • 科技想要什么

    科技想要什么

    凯文·凯利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科技观。他认为,作为整体,科技不是由线路和金属构成的一团乱麻,而是有生命力的自然形成的系统,它的起源完全可以回溯到生命的初始时期。正如生物进化呈现出无意识的趋势,科技也是如此。通过追踪这些长期趋势,我们可以对“科技想要什么”有所理解。
热门推荐
  • 生灭刀

    生灭刀

    江湖事,没有什么是一刀不能解决的,便是有,那也不过是多出一刀的问题。“若有人动我珍爱之物,我叶旭定以刀破之。”
  • 我在古代教书的日子

    我在古代教书的日子

    一夜暴富在古代,手握银票,吃穿不愁。但是人生不只有吃饱喝足,还应有诗和远方。身临绝境,她毅然反击,来到教育最繁华的沃土;创立时代新书院,建立教师评级体系,引领魏朝教育新风尚;而她-付子莘,则窝在书院安心教书,自由发挥。
  • 超级红包神仙群

    超级红包神仙群

    PS:欢迎阅读新书《诸天红包聊天群》。 孙悟空:星哥,还有老坛酸菜面没?想要火眼金睛?没问题!哪吒:星哥,我想要玩游戏机。用龙珠换?好的!太上老君:星仙大神好,这是您要的还魂丹。嘿嘿,不知道您还有辣条吗?
  • 雷霆弓神

    雷霆弓神

    这是一个叫做天涯大陆的地方,这里强者如云,高手数不胜数,在这乱世中,看段天穹如何脚踏云霄,仰望众生,在磨练中取得荣誉与爱情。
  • 云妖记

    云妖记

    一个身世成谜的少年,历尽困顿,在异世界中找寻自我。所谓山魅妖魑亦有人性,正人君子不乏禽兽。
  • 穿越宝典

    穿越宝典

    赶上穿越潮流的末班车,手里还带着穿越宝典,正所谓宝典在手,天下我有!
  • 绝色仙姬洗冤记

    绝色仙姬洗冤记

    只是一时失去意识,醒来后却被诬蔑成了杀仙凶手。
  • 魔临九霄

    魔临九霄

    魔亦魔,魔非魔,一段爱恨情仇,一场生死别离。红颜逝,一怒为魔,戮尽苍生;天不仁,剑指苍天,魔逆苍穹。(新书《旷古邪尊》已发,各位道友速速移步阅读!更精彩的故事,更好看的情节!)
  • 睨睥九霄

    睨睥九霄

    且看少年师从青莲剑仙李白如何一步步逆天改命,睥睨九霄!
  • 异能创造分解系统

    异能创造分解系统

    十年前,宇宙中飞出一颗陨石,七年后陨石降到了银河系的地球里,华山市和全国乃至全球,迎来了最大的考验,陨石中散发出大量的不知名气体使,失去使全球人类,动物,植物发生大量异变,人类变成了丧尸,动物,植物也发生了无法想象的变化,这是一个男主获得系统在无尽危险中成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