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95900000073

第73章 千古不散鸿门宴6

千古不散鸿门宴6

书名:屠刀集作者:菜九段001更新时间:2014-04-2521:16:10

千古谁识鸿门宴(更新超长版)

6.没留明文的协议

说刘邦出让了的实际利益,这可是没有任何记录的事。为什么放着白纸黑字的现有的史料不相信,而要平白无故说些不沾边的话?那是因为历史的记载就是这么多,怎么看怎么投不上,其中肯定有重要的环节遗漏,但不是漏记,而是被人刻意遮蔽的。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被刻意遮蔽掉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既然历史没有记载下与之相关的内容,那么就只能从事情的结局上来判断了,因为这个事情的结局昭示了重大利益的出让。事情的结局是什么?人们往往以为项羽放过刘邦不杀是整个事件的结局,事实上,最大的结局就是刘邦没有如约王关中,也正因为这样,项羽才放过刘邦不杀。因此,没有如约王关中,就是刘邦出让的重大利益。只是这个重大利益的出让是在鸿门宴之前做出的呢,还是在鸿门宴上做出的呢,还是在鸿门宴之后做出的呢?这就需要讨论了。

这个不王关中的事,无论在项伯夜访时,还是在鸿门宴上都没有提及,在一点迹象都没有的情况下,演变成这个状态,而这个状态也正是项羽所需要的状态。正是因为刘邦不王关中了,才用不着打用不着杀了,刘项两家才相安无事了。以此结局为参照,就显得项伯的夜访记录有明显的疏漏,更准确地讲,已被记载下来的一切与这个结局一点关系也没有。而项伯的包票,刘邦的坦然赴宴,离开这个结局就难以设想。因此,这个结局应该是在项伯夜访中就确定了的,否则就达不到平息纷争握手言和的效果。

前面说过,项羽当初着急上火要打要杀,全是因为沛公要王关中且珍宝尽有之,而刘邦对项伯所说的恳切言辞并没有针对项羽的这些心病,因此这些话不过是在灌迷魂汤,让人吃空心汤团。而在要打要杀的这个节骨眼上,这些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的言辞真能派上那么大的用场吗?如果我们认为项羽要与刘邦翻脸拼命只是为了听这些好话,当然就没什么话可说。如果我们认为项羽的要打要杀是另有原因,那么这些甜言蜜语肯定不会起作用。如果这些话不起作用,项伯就不能保证刘邦在项羽大营的安全,也就不会催促刘邦早点去见项羽;刘邦也不会相信项伯的包票,前往项营。既然我们认定刘邦对项伯说的这些话起不到平息争端的作用,但项伯确实也打包票了,刘邦确实也就去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当时发生了历史记载隐去的内容,也只有这些隐去的内容才是项伯打包票的依据,才是刘邦前往项营的护身符。因此可以肯定,刘邦与项伯的实际交谈中,一定谈到王关中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解决之道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不按项羽希望的样子解决,就千难万难;按项羽希望的样子解决,就一切好说;最终由刘邦一方做了彻底的让步。这个彻底让步的内容,即不外乎是刘邦不再坚持怀王之约,无条件地将关中的支配权交给项羽发落。尽管这些内容在上面这段话中根本没有反映,但那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效忠表白,倒是与刘邦的让步非常吻合的。据此,这个不王关中的决定,这个出让重大利益之举,是在鸿门宴之前,也就是在项伯夜访的时候做出的。有了这个决定,项伯的包票,刘邦的应允赴约,才顺理成章。

这个结局是项伯夜访的一个成果,也是记录不全的项伯夜访所露出的第一只马脚。

记录不全的项伯夜访所露出的第二只马脚,即《项羽本纪》所说的“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这是一个对刘邦的安置方案,虽然此举是公然宣布对刘邦的安置决定,但却是鸿门宴的实质内容——刘邦彻底让步的实际底线。这个安排虽然是经项羽之口宣布的,但却是刘邦自己提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灭秦之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论功行赏,其内容就是分地,本来刘邦是可以王关中的,但因项羽要打要杀,他就不敢坚持他本来应该享有的权利了。但不王关中,总得有一个具体地方划到他名下吧。你总不能把球踢给项羽,让他费头脑吧?所以这种费神费力的事,还是要刘邦代劳代办,他要事先拿出一个预案。如果要拿预案,刘邦还应该拿出一个可以被项羽接受的草案,刘邦的功劳即使不高出项羽,但肯定高出其他所有人,总要给他一个地盘吧?当时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地盘都是刘邦打下的,这些地方都在刘邦的掌握之中,除了关中的陇西、北地、内史之外,蜀、巴、汉中已为刘邦手下的郦商所攻克;上郡、云中、雁门、太原、上党、九原等旧秦之地,自秦王子婴投降后应该落入刘邦之手;加上南阳这块旧韩地,也是刘邦解放的,刘邦提出到关中以外的任何地方都合情合理,而这些地块中,最不让项羽操心的应该就是巴蜀这两块地了,因为再也没有比巴、蜀更差的地方了,这两块地绝对闭塞,不会对关中构成威胁。可能我们现在的人会认为,四川不是个好地方吗?天府之国呀。但在当时却非如此,项羽与范增的对话已表明了这一点。对此我们还可以多说几句。以秦时的中国版图,巴蜀就是边荒之地,开化程度极低,常常用来安置应该受惩罚之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极其形象地反映了那里的闭塞落后。

刘邦为什么会提出要这块地方呢?并非他想要这个地方,那也是因为没有办法啊。首先这块地方在他的控制之下;其次其最为落后,地形奇特,想进去或想出来都非常困难,很难对外构成威胁。当然,刘邦也可以说,我什么都听你的,你让我到哪我就到哪。兄弟,我是你的一块砖,你想往哪搬往哪搬。但这个姿态等于给项羽出难题,还不如有个预案。因此,在非常无奈的情况下,刘邦就要这个最差的,项羽就没有理由不答应,也就没有必要再动杀机。事后看,刘邦的这个选择很到位。如果他要南阳,情况就不妙了。一来是南阳属于旧韩,刘邦解放了南阳,应该算是学了雷锋,不方便自己拿来。二来项羽看中了这块地方,日后明明分给了韩王成,但还是把韩成捏在手里,自己将这块地吞了。如果刘邦对南阳有想法,岂不是又犯了项羽的大忌?

可能人们会据《汉书?高帝纪》或《汉书?萧何曹参传》的记载,来反驳菜九的上述说法。这些记载是这样的:

汉王怨羽之背约,欲攻之,丞相萧何谏,乃止。《汉书?高帝纪》

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公,沛公谢之,得解。羽遂屠烧咸阳,与范增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蜀。”乃曰:“蜀、汉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逾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汉书?萧何曹参传》

乍一看,这两个记载有鼻子有眼,前后照应着,似乎真有那么一回事,非常可靠。但这个材料的来历是有问题的。《史记》没收这个材料,早于班固一百多年的司马迁应该是知道这个说法的。之所以他没有采用,显然与此记载未必得当时之实有关。

这里面的奥秘在于班固改动了一两个字。

司马迁记项羽对外宣称:巴、蜀亦关中地也。

班固记此曰:蜀、汉亦关中地也。

二者的区别在于项羽和范增的说法中,《汉书》以汉中替代了巴。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替换,仅一两个字的差别,就把一个原来不乱的历史搞乱了。

而《史记》中的相关记载,正可以否定班固之说。这些相关记载也是记录不全的项伯夜访露出的第三只马脚——张良贿赂项伯取汉中一事。此事正好破了班固的记载。《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张良)为汉王请汉中地。”《留侯世家》:“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从这里可以看出,刘邦最初提出的生存条件肯定低于最终所得三郡之地,也就是说只有巴蜀二郡,三郡之中最好的汉中郡尚不在其内。怎奈巴、蜀之地确实如项羽、范增所谋划的那样令人厌恶,可能连生存都成问题,刘邦只好尽量谋求追加汉中一郡。最终,经过张良的争取(《汉书?张陈王周传》也有相似记载),项羽接受了刘邦部已占有汉中的即成事实。既然刘邦如愿以偿得到了他所要的地盘,又如何会动怒与项羽再起争斗。事实俱在,说明司马迁在做《史记》时的取舍是非常合理的。这里还牵扯到人之常情的问题。本来嘛,如果项羽坚决不把汉中给你,你要打要杀才算正常,现在这块地方是你自己千方百计争取到手的,你达到目的了,怎么反而要怒要打要杀呢?所以说,《汉书》的这个记载,尽管说的有鼻子有眼,但并不可采信。因此可以断定,《汉书》有关刘邦不满意分配的这个记载,完全是误记。刘邦费了老劲才把汉中一郡争取到手,如愿以偿,不可能一转眼又要杀要打。可能班氏见到一条司马迁没收的材料喜不自胜。但他就没有分析这个材料的合理性,也没想想为何司马迁不收这个。这个见于《汉书》为《史记》不载的内容很有影响,在历史上引出了对萧何大加赞美之言论也不知有多少,难道都没看过《史记》吗?中国人的不认真实在是由来已久啊,难怪菜九祭起的那块中国人最不认真的招牌总是越来越亮。

如果把以上分析加入到项伯夜访的过程中去,项伯的夜访内容才算大致完整。也正因为项伯知道了彻底让步的底线与具体内容,他才能料定项羽肯定会接受;也正因为传递了这个彻底让步的具体内容,刘邦才有胆量在第二天一早只带百余随从去见项羽。因为刘邦交出了他最不愿意交出的,又是项羽最想得到的东西,也就没有两边火并的必要了。试想,一场大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灭秦之后的利益分配,因势力悬殊,刘邦难逃覆灭下场。在这种情况下,项羽要的是利益分配的主导权,刘邦要的是免遭覆灭。当刘邦主动放弃王关中的权利,就在满足了项羽的愿望的同时,也自然取得了自己的生存权。

至此,我们或者可以还原项伯夜访事件的全貌,读懂项伯夜访的意义:前来搭救好友张良的项伯,无意中成了刘邦与项羽之间的使者。由刘邦一方提供了和解的草案,项伯见其内容基本上与项羽的目标一致,也就替项羽接受了这个方案。所以项伯才会对刘邦说,明天一早就要来见项羽。为什么要见?就是为了早点签约。如果项羽或项伯不满意这个草案,项伯就不能打包票让刘邦前来见项羽。而刘邦如果没有把握断定项羽会接受这个草案,也不敢贸贸然前往项羽的大营。项羽此前要击灭沛公军,从实力上来说,胜负应该没有悬念,但并不能保证刘邦会死于战乱。而一旦刘邦前往项羽的大营,那就成了瓮中之鳖,真是想怎么杀就怎么杀,十拿九稳,别说有多方便了。所以刘邦提出的条件应该是大大有利于项羽而大大不利于自己的。只有退到对方满意的地步,才有可能保证对方会完全接受。签约就签约,为什么还要催刘邦早一点?那是因为今人一致以为单纯好哄的项羽这个人实在是太多疑了,非常不好糊弄,如果你姗姗来迟,他会怀疑你可能要变卦,那样一来,刘邦的处境又不妙了。所以项伯要催刘邦早一点去确认他此行的成果。只有让项羽早点吃下定心丸,刘邦的处境才会早点得到安定。

也正因为刘邦与项伯的交谈有非常实际的利益割让,才使得项伯的私人之行成了意外的协约之旅;私人身份逐渐演变成了公家身份。于是,原本的私对私,一下子变成了私对公;加上项伯与项羽的特殊关系,甚至最后演变成了公对公了。于是乎,项伯偷偷摸摸地出行,演变成大大方方地凯旋,一下子给项羽抱回一个重大成果。既不用打,也不用杀,还避免了一切险恶局面出现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项伯真是关中人民与天下人民的大功臣、大救星。项羽对他也应该大大地褒奖一番,让项伯列席鸿门宴可能就是一种褒奖形式。

项伯夜访这段文字的结尾是“项王许诺”四个字,项王许诺四个字后面应该有一大堆配套措施。什么措施?撤销战争命令啊。告诉枕戈待旦的将士,明天用不着打仗了。不是说好了要打,而且要大打,看上去怎么也不像有转圜的余地啊?怎么回事啊?项羽当然会做一定的解释,比如:这里面有些误会,沛公愿意拿出全部奖金让大家伙分了。项伯半夜三更奔走于刘项两大营垒,十分辛苦,也一定非常费时间,可能向项羽汇报完了,离项羽预定的开战时间非常接近了。真是好险哪。

同类推荐
  • 访仙径

    访仙径

    绝无滥情,杜绝种马。看孤儿钟夏的奋斗之路。
  • 极武问心

    极武问心

    在另一个平行宇宙内,存在着另一个地球,在那个宇宙中,天地间存在着灵气,人类在数十万年进化,摸索中,发现人类可以依此修炼,并逐步规范了修炼的等级。武者,武师,玄武师,灵武师,武王,武皇,圣人,天帝。秦天,一个出生在中产家庭男孩,在修炼,成长的过程中,发现了看似稳定祥和的世界背后隐藏着惊天之密。力量与阴谋的背后,是无数的抉择。每接近真相一步,主角就要因此问心,他为何要追寻武道至极。
  • 武道为神

    武道为神

    他意志坚韧,资质绝顶,被人暗害,武学全废,他不甘心,一次意外,让他可以重新修炼。武学之路,举步维艰,一个卑微的生灵,从世界最底层,一步步走向天才如云,宗教如林,万族齐出,诸神争锋的大时代。
  • 战神归来

    战神归来

    第一次神魔交战历经千年,神族将魔族驱赶到一个贫瘠的空间——魔狱,并使用了终极封印,使得魔族不能走出半步。魔族在几千年的时间里终于突破了魔狱,大举进攻人间,企图以人间作为跳板重新和神族争霸天下,这时一个普通人类站了出来,接受了战神的传承,他的命运从此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且看他如何傲视三界,叱诧风云。
  • 三流邪神

    三流邪神

    “冷风,你个不要脸的,竟然偷袭我!”冷风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淡淡道:“你都知道我不要脸了,还这么多废话!”“冷风,你真是下流!”冷风不屑道:“我本来就不是上流人物!”一流人士靠家世,二流人士靠钱财,而三流人士则靠脸皮,看到自己喜欢的就是一个字,抢!抢功法,抢资源,抢美女,最后冷风一不小心抢回个武神!
热门推荐
  • 一步两步三步走

    一步两步三步走

    他是傲娇腹黑,绝对忠犬的大明星,她是乐活开朗,习惯犯二的见习小医生。一次相遇,她成了他的陪床小护工,他耍狠使唤,她咬牙接受。曾经,她当他是男神,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货简直衣冠禽兽。爱情来的时候,就像花开一样,心动只需要一秒,转眼便也认定了你。修予琛对自己的家庭心灰意冷,在演艺圈看惯了各种趋炎附势,虚与委蛇,却遇到了她,单纯,单蠢,从此整个世界不再只有暗淡。她迷途未知,在成为医生的道路上挣扎匍匐,却也是打不死的小强,生活平淡无趣,却在偶然间遇到了他,从此整个世界开始充满惊险与刺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圣道永生

    圣道永生

    一个乡村少年林千羽,偶遇高人,开启灵窍,进入了神圣的书院,开始修真之旅。可是这位高人,却杀了他全村两百多口,让他背负了血海深仇,却不知道该如何去报!偶然得到异宝‘八荒斩龙刃’,林千羽在书院会武之中大放异彩,可偏偏这异宝竟会吸食他的真元,让他功力无法寸进,更有凶戾之气魔化他的心神,让他如修罗恶鬼满身杀伐!他爱上同门师姐,结果却遭无情拒绝;试炼之中,他为了救心爱之人,不惜性命,可仍然不能改变任何事情。一场复仇之旅,一条寻求永生不死之谜的修真之路,经历无数爱恨情仇,权谋冒险,林千羽心中永远怀着希望,可是希望却一次次地破碎!他经历弱小,经历失败,经历死亡。他低着头,一步一步前进,最终的梦想,不过是有一天自己能够获得永恒的平静。
  • 他的小仙女超可爱

    他的小仙女超可爱

    “如果没遇到他,那我的日子还像以前那般浑浑噩噩”—苏双双【治愈系,甜文,单抑郁风】如果有天你发现这世界不是你想象那样,你是否还会微笑面对?双双:我的世界黑暗无光,我被所有人抛弃过,直到遇到他,他那双温暖的,骨节修长的手。散发着年轻好闻的类似阳光味道的手伸向我。虽然傲娇、直男,但我有了他就有了全世界。念之:我爱的那个人,她眼底无光,我便做她的光;她没世界,我便是她的世界。她要我的命,我都给。只因为我爱的是她,也只有她。—“又又,以后我是你的光。”“又又,以后你有我就够了。”“又又,别害怕,我还在。”“又又……”-又又没你可以,但没我不行-“乖,握住它。”“握住什么?”“我的命。”—命可以给你,但你归我啊又又文案废、啥都废[又又的虐来自于家庭,不是因为顾念之,所以值得入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健忘少年也想谈恋爱

    健忘少年也想谈恋爱

    慎二是一位勤奋好学的少年,由于健忘,记忆力极差。前脚刚做的事情,后脚就有可能忘记了,就算是这样的他也想谈一次恋爱。
  • 挽唐志

    挽唐志

    大唐国祚三百载,安史之乱分盛衰。大中九年江山在,大厦将倾势难改。一朝天降异人来,能把天倾挽?晚唐路漫漫,挽唐路漫漫,向天再续五百年!安史乱始百年后,大唐855,开局送了俩道姑!
  • 遮天之变曲

    遮天之变曲

    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让人向往。写一本我想象的遮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烬土

    烬土

    破晓曙光化天地,菩提开智演万物。青莲白衣孤傲影,三尺青锋断恩仇。苍穷古卷现神术,乱世纷争惊天下。岁月如刀催人老,功名成就两空空。
  • 锦娇辞

    锦娇辞

    “安锦卿~”“嗯?”“安娇娇~”“干嘛?”“娇娇~”“大男人这么墨迹干啥!”“我心悦你!”……嗯……嗯!?“不,我们不合适。”“为什么?”“咱们兴趣爱好不投。”“哪里不投?我改!”安某人斜睨一眼:“取向,我喜欢男人,你却喜欢女人,看吧,不合适。”……花痴财迷美人皮×腹黑傲娇郡王爷QAQ!论穿成(自家小说恶毒女配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