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95900000051

第51章 尚武精神的理性思考

尚武精神的理性思考

————田秉锷先生《大国无兵》读后

菜九段

田秉锷先生的《大国无兵》终于面市了。即使从最严格的意义上来看,这本书的第一读者也非菜九莫属。因为去年(2007年)田先生稿件杀青后,第一个就让菜九看了。书中截取的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的部分历史片段为叙述主线,是我们这一代人自以为非常熟悉的,也是非常关注的。菜九以为,只有**性动物——人,才会有强烈的历史关注,而之所以会形成历史的关注,可能主要来源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困惑。我们之所以强烈关注近代史,其原因就在于,近代史是最有资格提供解答的最贴近的历史,我们对**对未来的所有困惑,差不多都可以从中得到启示。遗憾的是,我们几十年来的有选择性有倾向性的教育,并没有给我们这方面的充足营养,于是人们吃了偏食而不自知,却自以为非常熟悉这方面的历史,进而形成了自以为是的对世界的认知。即使是近年来更接近客观真实的探索性历史著作层出不穷,也未能改变这一现状。一个民族因为长期吃偏食,难免就会形成认识上的偏差,并由此形成行为上的偏差,进而严重干扰了人们的处世态度。田先生这本书是一本反思角度独特且篇幅适中之作,对于纠正长期以来形成的认识偏差会有所帮助。

菜九读田先生书的时候,已熟读了唐德纲先生的《晚清七十年》,对这段历史的认识也早已越出了传统指定模式所限。但在读田先生之书的时候,还是精神为之一振。因为田先生在选取这段历史时,其切入的角度及资料的运用巧妙,非常令人折服,兼之其笔法的流畅,文字的清新,视野的开阔,议论的精当,使人在捧读之余,不得不废书而叹、掩卷长思。菜九以为,田先生著书的立意,是深得古人立言之旨的。当初司马迁作《史记》,并不是单纯为了写史,实际上是以众多的史料,系附其胸中所见所学。所以司马迁引征孔夫子之说曰:我欲载之空言,不若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田先生所作,亦当作如是观。田先生岂为写史哉?无非为抒发其胸中郁积也。

田先生胸中所有的郁积,正是我们同时代的人所共有的郁积。因为田先生所叙述的这段历史的特点是老大中国雄风不在,面对外患屡战屡败,每每地丧师失地赔款,被动地进行融入世界的转型。中国国门洞开,开始与世界同步,但却是在一种极不情愿,感情受到极大伤害,名誉受到极大破坏,国家的财富受到极大损失的情况下,成为世界的一分子。一般来说,人们对那个时代最多的印象可能只用四个字即能穷尽,四个什么字——丧权辱国。太多的国难国殇,使得田先生的郁积与我们这些同时代的人相同,而太强太深的文化使命感与历史责任感,则使得其见识远远越出于同时代人之前。从《大国无兵》这本书,可以看出田先生多年来探求心路历程,而其指认出这一连串历史灾难的原因所在、教益所在,则是这本书对我们时代的奉献。的确,如果经历了如此之多的历史灾难之后,一个民族还没有取得应有的心智提高,那么这个民族岂不是白吃了一番苦受了一番罪。遗憾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眼里只看到一连串事件的结果——丧权辱国,而这一连串事件的过程所蕴含的教益,人们向来是漠视的。而田先生以为,历史的价值恰恰体现在过程所蕴含的教益上。最显而易见的教益就是,历史完全可以不是这样的,有多少次都是当局者举措失当,而催生了一系列的灾难。田先生的书中较为用心地指认出了这些历史拐点历史节点,而这些拐点节点,却是长期以来被刻意漠视甚至遮蔽的。重新审视或者正视这些可以减灾乃至于免灾的时间点或事件点,自然能领悟到历史所蕴含的教益。当人们发现原来历史还存在着可以完全不同走向的可能性,当发现这些可能性被有意无意地长期忽略,能不发一浩叹吗。

我们长期以来忽略这些教益的结果,使得我们在叙述这些事件时像个祥林嫂,总是无休无止地唠叨着自己经受的苦难,然后简单地将这类苦难归结于“落后就要挨打”上。但“落后就要挨打”毕竟不是事实的全部,充其量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且还很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指出,这种简单且单一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的伤害是潜在巨大且难以觉察的,并且时间越长,伤害越大。同样是这一段历史,田先生提炼出了“犯错误就要挨打”的观点,较之于“落后就要挨打”的观点,不仅更能得到历史事实的支持,而且最能益人心智,使人知道并理解处理复杂的国际事件或重大冲突,需要有更高的智慧与技巧。当然,并非是在“落后就要挨打”的基础上再加上“犯错误就要挨打”,就可以概尽这段历史,但在长期以来板结一块的认识上增加一个非常能站得住脚的认识,无疑能增进对历史的认知。而历史本身从来就不会是简单的,从来都是由各种各样因素、各种各样合力推动运行成它最终展现的样式的。田先生提炼出这样一个简洁的观点,对于推动我们认识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是大有益处的。

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堪回首、痛铭心肺的历史。而不堪回首,却必须正视;痛铭心肺,却应汲取教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对这段历史的利用,还非常的不到位。在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之后,在经历了沉重的苦难之后,我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训,没有取得应有的长进,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更令人痛心的是,我们常常对这种痛心状态毫无觉察,甚至于在有人提出要全面了解并正视历史时,还被很多人深深地不以为然,这就几近于麻木了。人一旦麻木,就会不知天高地厚,关上大门称大王,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更加的讳疾忌医,对一切逆耳之言都一概加以拒斥。菜九非常担心,田先生的书也会被麻木的人们嗤之以鼻,而这种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田先生的书是以百年中国尚武精神的失落为叙述主线的。这百年的历史充满了国难深重的耻辱记录,有兵而不能战,战之而不能胜,自然会让人联想到是尚武精神出了问题。这种联想一点也不奇怪,一而再再而三让列强敲开国门,任外国军队在中华大地上施暴,人们难免会把这个账挂到军队身上。田先生的书在谈这段历史时,却没有过于纠缠军队的责任。相反,在书中还用较多的篇幅刻画了许多高级将领为国捐躯的壮烈场面。谈尚武而不把屡屡失利的责任往军队上挂,这正是田先生的独到之处。毕竟军队不能完全为这类事负责。何况一旦把近代中国的屡战屡败归结于兵不能打之上,就难免打错了板子,难逃皮相之讥。

其实尚武这个话题,从来就是一个不易说清的话题,但却是近年来相当热门的话题。尤其是在我们似乎已经大国崛起、感觉上非常强大的今天,特别谈的来劲的就是这个尚武精神。好像我们今天真的强大起来了,就可以把近代史那一段受过的屈辱一一加倍讨还了。当热衷于此的人们突然发现,我们生活的现实中一点也没有类似的意思,于是便认为到了呼唤时代尚武精神的时候了。根据我们的人生体验,凡是呼唤强烈的时候,恰恰表明我们正是在呼唤我们的严重失缺。似乎存在这么一种界定,以为中国大概自宋代开始甚至可以上溯到至汉代开始就越来越失去血性了,也就失去了尚武精神了。基于这个所谓的共识,人们也容易把责任怪罪到军队身上。但在田先生的书中,兵不能打,充其量只是屡战屡败的一个原因,根本算不上最重要的原因,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屡战屡败的原因,更多的是决策层面上的、领导层面上的。于是透过表面上非常突出的尚武精神的失落现象,最终看出“犯错误就要挨打”深刻本质。是谁在犯错误?当然不是具体的士兵,而只能是决策者,甚至是最高决策者。在近代史的百年里,犯错误的根源应该是中国固有统治思想的根深蒂固。在近代史以前的中国,百代犹行秦政法,既闭关锁国,又简单循环,其间的变化甚小,如果说有什么变化,无非是皇帝的名字由张三换成李四,此外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固有统治思想一般都能玩得转。但到了近代,我们想闭关也闭不住的时候,我们固有的那一套就应付不了了,我们不想变也得变了,因为世界变了,我们不变就不能适应,就跟不上趟,就要落后,一旦与外界起了纷争,就会缚手缚脚,狼狈不堪。遗憾的是,在漫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当局者,一点也不想变,即使有了一点变的意思,也是非常心不甘情不愿的。于是,我们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一旦与列强交起手来,我们的士兵再勇敢,也难逃炮灰的命运。当此之际,尚武与否,实在无关宏旨矣。

我们因落后而犯错误,因犯错误而落后,进入了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而出不来,是否是我们灾难不断的原因呢?只要不犯错误,就至少可以保持在世界进程面前不掉队,或能紧紧跟上,而一旦能做到这一点,你的军力你的武备,将足以使任何企图来犯者裹足不前。那么,如何才能不犯错误,其实田先生在书中也说了,是非常平常的道理,可惜不虚心的中国人往往是听不进去的。这个道理就是,要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用世界认可的行为模式行事。回首过去,包括田先生书中也描述了的,这一百多年来,我们打破常规另搞一套的做法层出不穷,不仅私下里自以为得计,公开里也不知得到过多少喝采,但到头来,仍然是强弱不敌,受制于人、受辱于人。中国人从来不虚心,即使碰壁累累,还会自以为是,自鸣得意,于是在下一次灾难来临时,又会狼狈不堪、焦头烂额。待到事过境迁,又会旧错重犯,然后一成不变地进入下一个轮回。这些场景,在田先生的书里反复出现,不禁让人觉得,中国人不善于接受教训的特点可能也是天下独步的。于是乎,每每犯同样的错误,吃同样的苦头,也绝不洗心革面。我们最拿手的事,可能是玩弄词藻,搞什么体用之论,实质上是骄傲自满,以老大自居,最终成了邯郸学步,搞成了四不象,一旦有事,还是免不了落了下风。从鸦片战争算起,时间过去了一百六十多年;从抗日战争爆发算起,时间过去了七十多年;但中国人的秉性并没有多大的改变。那么,历史上有过的教训能接受多少、能正视多少,会不会旧错重犯,如此等等,菜九一点也不乐观。君不见,如今恢复尚武精神的议论中夹杂着多少以老大帝国自居的心态与虚火。这不免使人认定,近代史这面镜鉴,我们实在照得太少。

英国人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中国作为历史记载最为丰富的国度,多数中国人却没有从读史中读出相应的智慧。相反,由于长期以来吃偏食式的读史,我们甚至读史读到愚蠢。至于这类愚蠢到底是被人上了眼药,还是我们本来就非常喜好这个,恐怕不易回答。但无论答案是什么,我们这些后人确实是愧对国史。田先生的《大国无兵》,应该能为欲读史明智者树立了一个榜样。即以尚武精神而言,田先生也别出心裁地指出,这是中华民族“理性的一个重要侧面。它绝非是被新武侠派们虚说神异,也不是武林莽夫们醉后撒酒疯之类的逞凶斗狠。真正的“尚武”精神,是一种深深扎根于理性潜层的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读史读到这个份上,应该符合“读史使人明智”这一明训了。读史读到这个份上,才算是得到以史为鉴的真谛了。但愿田先生将出的这面历史之镜,能对我们这个时代起到警策作用。

大国无兵——中国尚武精神的百年失落

田秉锷著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4月出品

同类推荐
  • 西骥月圣

    西骥月圣

    美好的童年一朝被毁,从此踏上复仇之路。。。。。。
  • 带着游戏礼包去异界

    带着游戏礼包去异界

    林云被从天而降的礼包砸晕了,靠着这些礼包林云在玄元世界开启了不一样的玩法。
  • 兵行异世

    兵行异世

    他是少林弃徒。他是黑拳高手。他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兵器。兵者,诡道也,兵行天下,傲视群雄。人生总有许多无法回避的身不由己,屈怀戈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成为一个强者,但他能否摆脱自己是一件“兵器”的事实?当懵懂的主角经历了生存与死亡,爱情与背叛,他究竟会有怎样的选择?
  • 银匙

    银匙

    一把打开五行大陆最大的秘密的钥匙,也是一把打开夏炎身世之谜的钥匙。夏炎偶然穿越到一个陌生世界,但这一切真的是偶然吗?命运的齿轮已开始轮转,一次次的偶然其实是必然的假象。
  • 我有万秒BKB

    我有万秒BKB

    “你知道么!那个狼(男)人身上带着万秒BKB……”“什么!那岂不是无……”“万秒BKB,就是只能用一万秒的意思……”……韩白,一个怀着“赢取白富美,当上CEO,走上人生巅峰”梦想的小屌丝,穿越到了异界……他发现自己的金手指,是游戏Dota中的一个道具——“BKB”!
热门推荐
  • 混沌之都市传说

    混沌之都市传说

    我本是一个小地方的网管,因一场偶遇让我只身进入大都市……
  • 介入公共领域的审美交流:上海城市公共艺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介入公共领域的审美交流:上海城市公共艺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以上海城市公共艺术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开埠、建国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四个各有鲜明特征的历史阶段,在对各期主要作品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公共性功能和公共意义指向。
  • 傲游苍宇

    傲游苍宇

    大雨瓢泼,一念成香,雨念香。这个名字温柔似水,相貌温婉如花的男孩让世界鼠辈邪恶之人闻风丧胆,苍天为之震颤,大地为之动荡。又为大陆带来怎样的一片腥风血雨,尽在《傲游苍宇》,请广大读者多多支持。
  • 快穿:宿主,他在那

    快穿:宿主,他在那

    【1v1】苏凌是个宅,某日窝在家里看漫,情到深处不禁嘿嘿一笑然后瞬间被一个自称系统的老大的家伙拐走了“要我答应你去做任务?有什么好处?”苏凌眯着眼瞪着这个帅老大。“带你看现场版搞/ji。”系统老大的声音在此刻如此的让人兴奋。“现在能做任务吗?快点带我走!”“......”【变态们的故事,雷者慎入】
  • 上海经典景观导游

    上海经典景观导游

    本书最大特点就是凸现人文历史,围绕“到上海就要体验上海”的宗旨,在对景点介绍时贯穿“人文历史”这一脉络。本书中,力求实用、新颖、可读、趣味,便于游客方便查阅选择景点,除了全面介绍上海风貌、经典景观外,又分门别类的介绍了上海的时尚购物、经典食店、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度假胜地、经济型住店及旅游交通资讯等实用信息。
  • 悲剧女配重生之念念不忘

    悲剧女配重生之念念不忘

    国公府的庶出二小姐,先是设计抢夺了嫡出长姐的太子妃之位,后又卖国通敌,令无数将士枉死沙场,这样的女人早该千刀万剐。然造化弄人,她竟得到重生的机会,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放下执念与仇恨,每个人又将何去何从......
  • 我穿越过很多世界

    我穿越过很多世界

    少年穿越多个世界,一步步走向一个更大的阴谋,以各世界为棋盘,以各方大能为棋子。
  • 爱上女居士

    爱上女居士

    我自来处来,要往去处去。我是一个没有过去,没有未来的人,我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用这种奇怪的形式还要存在多久。那些诡异的,违法人类科学常识的东西到底还会在我身上存在多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比糖果甜多了

    你比糖果甜多了

    love初恋。简介开学第一天,偶遇在桃花盛开时,桃花花瓣飘落在遍地满满的粉红色气息感染着周围的一切,第一次遇见他宋艾闪着小星星般地眼睛直直的盯着不禁感叹“好漂亮地人儿啊、”..............相遇后,他抬起修长漂亮的手轻轻揉揉她地头。温柔柔的声音响起“我只想把暖暖至于你,余生暖暖都是你”............某一天他问“第一次见面为什么要送我糖,嗯?” 宋艾想了想,忽的扑进他怀里调皮的转了转眼珠笑道 “因为见到你的第一眼,就想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都给你鸭!” 因为见到你的第一眼就知道你就是那个躲在暗处受伤小女孩的温暖,因为你是第一个送给她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