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0200000018

第18章 完美风暴(1069——1074年)(3)

青苗法一直就受到反对。苏轼说,你国家搞高利贷公司,这意味着什么,就意味着百姓不借也要借。王安石虽然说不强行摊牌,但王安石不是千里眼、顺风耳,帝国这么大,某个小县城的官员搞强行摊派,谁能管得住!

即使没有强行摊派这回事,可国家搞高利贷公司,就意味着天下通吃。要知道,利息可是百分之二十!

这是什么,这是典型的朝廷敛财!

朝廷敛财对谁有好处?大家都以为对朝廷有好处,实际上是对官员有好处。因为朝廷倡导敛财,各部门、各州县必定“兴利以聚”,变尽法子搞钱,绞尽脑汁生财。官员利字当头,必定横征暴敛,制定各种苛法,让百姓无法生存。

朝廷虽然有了钱,但却失去了民心。到时候真正受害的是谁,当然是你皇帝!

苏轼还说,以前的确有贫富差距,问题是,这种贫富差距老百姓还能受得起。因为真正富裕的人其中很多人都是通过艰苦奋斗积攒的财富。那些官宦之家虽然有强势资源在手,可很少有人利用官方力量来使自己富裕。这正如旧社会“黄世仁”和“周扒皮”类的地主寥寥无几一样。可是,一旦官方提倡敛财,很多人就会跟官方勾结,百姓最恨的不是你有多少钱,而是恨你的那些钱不是正道来的。

苏轼最后提醒宋神宗,王安石和您的这变法,就是胡搞一气。短时间内能看到不错的成效,时间一长,必然出问题。因为它必然会加剧贫富分化,这种贫富是因为官方而造成的,所以,更让百姓愤恨!

宋神宗对苏轼的印象深刻,所以当司马光提出让苏轼做谏官的头目时,宋神宗当即就承诺下来。宋神宗为什么要使用这个愤青苏轼,可能就是因为苏轼敢说话。这是北宋诸多皇帝最使人喜欢的地方。他们从来都很民主。

可当他把这件事对王安石讲后,王安石极力反对。他说,苏轼这人比吕诲还难搞,如果让他当谏官的头目,那变法肯定无法进行。宋神宗说,但这件事我已经答应下来了,王安石说,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宋神宗说,那如何安排苏轼?

王安石说,这简单,让他滚蛋。

宋神宗说,苏轼什么错误都没有犯,如何滚蛋。

王安石说,只要是当官的,都有错误。

苏轼的“错误”就是,几年前,苏轼回老家,利用官船贩卖海盐。而指出苏轼“错误”的是苏轼几年前的好朋友、现在的改革委员会委员谢景温。谢景温的妹妹是王安石的弟妹,谢景温积极支持王安石变法,并且呈飞升之势平步青云,被王安石派到御史台做内鬼。

苏轼和谢景温当年结交甚欢,二人的翻脸,是因为苏轼看到这小子不太地道。据说有一次,大家出外公费烧烤。一只受伤的小鸟突然一头栽倒在谢景温脚前,老谢鼓着腮帮子吃,脚上一用力,鸟被踢飞。苏轼说,你这小子如此轻贱生命,将来必然要祸害全人类。

我们知道,苏轼是个预言家,他当初预言章惇会杀人,现在又预言谢景温祸害全人类。都预测准了,也都没有预测准。章惇是杀人,但是开疆拓土;谢景温根本就没有祸害全人类。就是因为这件小事,苏轼和谢景温吃了顿绝交饭,从此形同路人。

这一次,王安石让谢景温出手,恐怕也是为谢景温报当初绝交之仇。

问题是,这是典型的诬陷,苏轼根本没有贩卖私盐。但证据不足,只存在民主国家。专制社会,只重口供和人证。至少有十几个人都作证,说苏轼就是贩卖私盐,搞得苏轼后来恍恍惚惚,认为自己当初真就贩卖了私盐。

案件定型,王安石想把苏轼搞到荒山野岭的颖州去。宋神宗很担心苏轼死在那里,于是改为发配杭州做市长助理。

司马光离开东京时所制造的影响力远没有苏轼离开东京时的大。苏轼离开东京后,王安石变法派内部开始急剧分裂。

首先就是那个变法理论家程颢,这小子和他哥哥程颐后来被尊为理学“二程”。当初,程颢板着一副正经脸积极要求变法,王安石变法开始后,他充当王安石的理论打手,为王安石攻城掠寨。不过,程颢这小子玩理学的。理学要求人生必须要严肃,而且要极端的严肃。人除了努力做圣人外,其他事情都不能想,更不能做。

王安石的变法本来就是让人释放贪欲之心,努力发展经济,国家聚拢财富。而圣人最反感的就是争名夺利。可想而知,程颢的理学理论肯定是帮倒忙。而程颢本人也逐渐对变法深恶痛绝。当他知道用自己的理学无法让王安石迷途知返时,他立即抱着行李卷,带着家人跑到贵州去做小官了。程颢虽然身子跑了,但心依然在东京城。他在贵州从来没有闲着,一封封信从贵州传到东京。人们看到程颢全副武装,挥舞着理论武器,单挑王安石。

王安石看着这些信,想死的心都有了。这可是当年最支持变法的人之一,怎么跟狗脸一样,说翻就翻!狗脸的还不止程颢,还有曾巩的弟弟曾布。曾布是改革元老,改革委员会刚成立时,他就在里面担任要职。可几年后,曾布走火入魔,突然调转枪口瞄准新法,一梭子子弹射了出去。

曾布攻击的和苏轼攻击的一样:“市易法”是官方垄断资本,是在搜刮百姓的钱财。他曾在东京城中明察暗访了很多贷款的人,曾布说,这些人都想操政府的八辈祖宗。曾布还指出,官商勾结根本就不算什么新鲜事,已经被政府默认。现在居然是,很多官员也干起了大生意,日进斗金。

曾布这个叛徒,让王安石很长一段时间睡觉都会哭泣,咳血。当曾布被赶出京城后,王安石才能睡上几个不做噩梦的觉。最无法忍受的是,他的两个弟弟也跳起来和他唱起对台戏。他两个弟弟几乎是他一手拉扯大的,进入官场后,又是王安石让他们比别人少走了十年的路。可现在,他一回家,兄弟俩像是见到瘟神,要么是吵架,要么就是冷若冰霜。

王安石伤心欲绝。

据说,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出差,回东京后,宋神宗召见他,问他:“你哥哥管理国事,外边有什么议论吗?”

王安国一肚皮不愤,说:“人们都说他信任小人,刮钱太凶。仿佛是欠债鬼托生。”回家后,王安国就对王安石说:“你再这样干下去,把天下人都得罪完了,咱们王家也要惹大祸了。”

王安国知道自己无法说法哥哥,因为哥哥的性格,他还是比较了解的。不过,他所不知道的是,王安石一直在心里打鼓。他很疑惑,难道地方上对种种新法真的很反感吗?

几天后,他的一名学生从地方进京述职。他特意叫来,问地方上对新法有什么反应。学生仔细想了一下,然后才开口:“老师制定的新法的想法很好,可惜地方官一执行起来就走了样,违背朝廷的意思,结果惹的老百姓反而对新法很不满。”

地方官为什么一执行起来就走样,难道是他们天生弱智?那位听到杜鹃叫的大学问家邵雍给他学生写的信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邵雍桃李满天下,而且他的学生都是地方官。当新法执行的命令到达地方上时,这些学生给邵老师写信,不赞成新法,打算辞职。

邵老师赶紧回信,说:“你们真是猪脑子。现在正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新法制定的再严密,总会有孔子可钻。你们在地方上手握大权,完全可以想方设法,拖延抵制,保护良民。要是你们都辞职不干,由那些支持新法的人放手大干,天上的神地下的鬼都不会放过你们!”

邵老师指点迷津,他的学生们自然是敬如圣旨。所以,王安石的新法在很多地方上的进展都极不顺利。

王安石为了获得地方上最真实的情报,专门派特派员到地方上去侦查。但这些特派员侦查的结果却让王安石很兴奋:地方上对新法的执行那真叫一个到位。

这可能是官僚作派,也可能是,这些人去的真就是执行很到位的地方。

除了与新法做思想上的做对外,还有一些官员正如苏轼所说,利欲熏心,急吼吼的想创造业绩,大揽钱财。正是在这样的群体情绪下,爆发了东明事件。

东明是东京城下属的一个小县城,“免疫法”在那里推行还不到半年,就出了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应该是蓄谋出来的。东明县的县令贾蕃是文彦博的学生,在神宗的压制下,文彦博已经不好当面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了,阳的走不通,那就玩点阴的,文彦博授意贾蕃在新法实行过程中做起了手脚。

贾蕃故意把东明县的很多四等户改成三等户,拧紧免役法的规定,三等户需要缴纳的免役钱比四等户要多得多。这样一来,以前没什么负担的人家现在就要多缴一大笔钱,这事放谁家身上都会生气。然后,贾蕃又放出谣言说,重新划分户等都是王安石搞出来的。这下,民愤爆发了。不明真相的一千多百姓冲进了开封,到开封府告状,被告就是免疫法。开封府伶俐到极点,立即把状子扔回,让他们去找王安石。

这是一招典型的嫁祸于人,王安石家门前,顿时被一千多人围的水泄不通。王安石下朝回家,看到这样的情状,赶紧动用各种感情,把这些人都劝回家。王安石温情的警告这些人,越级上访这种事可大可小。但又对他们说,你们回家把事情经过详细的写给我,我必然会给你们一个公道。农民们走后,王安石又让东京知府给这些赶了半天路的人发上一顿饭钱。

想不到,这些百姓一走,御史台的几位御史立即就跑到宋神宗那里报告了,他们提醒宋神宗:“东明百姓闹事,是由于新法害民,请领导您下令严办主管官员,取消‘免疫法’,安定民心。”

宋神宗还没有找王安石问原因,王安石已经查清了真相。真相就是,这完全是东明县前任县长贾蕃搞的鬼。贾蕃讨厌新法比讨厌蟑螂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与御史台的几位谏官(就是那几位心急火燎跑去宋神宗那里告状的人)关系很好。

在试行“免疫法”时,贾蕃和东京城中反变法派的人互通过消息。然后把本该划在第四等的穷苦户民全划成了第三等。当王安石把这件事情准备好好解决一下时,才发现问题很严重。因为贾蕃已经进了枢密院工作。而调他进枢密院的正是当时的枢密使文彦博。王安石还想深入调查文彦博的罪过,却被神宗以文彦博年老为由压了下来,这件事只好不了了之。

“反蛊”中最厉害的人当属唐坰。唐坰这个人年轻气盛,是个急性子。王安石刚推行新法时,唐坰看准了改革委员是个升迁的好地方,就上书宋神宗说,变法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采取非常手段。既然有那么多大臣反对,就该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示众,新法就畅通无阻了。王安石听到有人这样说,是极大的高兴。就让唐坰做了崇文殿的校对员。

唐坰这人不但急功近利,嘴巴还没有把门的,经常说应该杀这个还要杀那个。宋神宗真想把祖宗家法拿出来让他看,其中有一条是,不得杀读书人。唐坰的“好杀”引得宋神宗很不满意,想把他踢出中央,让他当钱塘知县。但王安石当时太缺人了,就让御史台的一位伙伴保了唐坰到御史台。

结果就是,唐坰的大嘴巴让王安石也开始反感起来。大嘴巴的特征就是,说话做事草率,没有责任感。王安石预料到这种人必是败事有余,所以就又把他踢到谏院去了。

北宋时期有两个监督部门。一个是御史台,主要监督中央干部和封疆大吏的行政;一个是谏院,主要监督皇帝的言行。表面看,御史台监督的是干部,而谏院监督的是领导,以为御史台低于谏院。实际上恰好相反,谏院的谏官们都想去御史台。因为北宋的皇帝大都做的很好,没有什么事可以监督。而御史台的官员经常有事做,所以权力自然就大些。

唐坰大发雷霆,破口大骂,在心底发誓从此与王安石不共戴天。唐坰是个行动力强大的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唐坰连上二十份奏章,认为新法不可行。王安石应该滚蛋。可是,宋神宗把这些奏章全都扔进垃圾桶。唐坰等的抓耳挠腮,知道按照程序上奏章,一定会被“法律”掉。他决定出奇兵。但如何“奇”,仍然是一头雾水。

急功近利的人,都相信天命。唐坰也不例外。有一天,他找来一位传奇的半仙。半仙就给他卜了一卦。卦图上显示:一人衣金紫,持弓箭,射落一鸡。

唐坰摸着脸,拼命琢磨。正所谓希望干掉王安石,所以相信能干掉王安石。而这副画就是证明:持弓的人必然是我,而姓王的属鸡,我一箭必然射死他。只要射落他,我还愁富贵荣华?

他身边的一位跟屁虫提醒他,您都射了二十次,如同射天,箭是有去无回。唐坰说,我之前的不算数。这一次,我要出奇制胜。跟屁虫说,出奇制胜,莫如当面锣对面鼓。唐坰说,对啊,我可以在“起居日”跟他过招。

起居日是指每五天,文武百官按照法律规定入宫拜见皇帝。法律同时规定,这一天,不允许奏事。唐坰选择这样一个时间,显然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写奏折,这一次的奏折写的飞扬跋扈,给王安石的脑袋上扣了六十顶大罪帽,他可能想的是,不能把王安石干掉,也要把他的脑袋压到胸腔里。

唐坰在这份奏章里把王安石刻画成了极品奸臣的形象,除了装腔作势,使国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外,一无是处。把王安石写的整个就是唐朝的李林甫。整个奏章虎虎生威,不但骂王安石,还骂了吕惠卿、曾布、所有变法派人士,甚至连反变法的文彦博都没放过。说他们或是擅权,或是为人爪牙,或是明哲保身,劝告神宗皇帝应速速杀王安石以谢天下。最后,唐坰又给宋神宗来了记闷雷:专作威福,天下但知惮安石,不知有陛下。

这话是阴毒到极致了,众所周知,专制王朝的皇帝们最怕的就是手下犯上。而手下有能力犯上的人要么是手握重兵的大将,要么就是声名显赫的宰相。唐坰这话的意思是天下只知道王安石在当政,没人知道还有你这个神宗皇帝。再过段时间,可能会有人以为天下是姓王,而不是姓赵了。

起居日那天,神宗皇帝和大臣们正按惯例聊天,唐坰突然就从官群中闪出来,说有要事。宋神宗很讨厌,告诉他,今天是起居日,你有事,改日再说。

唐坰立即趴在地上,声震屋瓦,大声说:“此事刻不容缓,国家社稷危险啊。”因唐坰不合常规,这番表现出来把所有人当场都给雷了个外焦里嫩。

宋神宗知道御史都是危言耸听之辈,但想不到唐坰居然危言耸听到这步田地,就叫他爬起来,让他有屁快放。唐坰严肃的吓人,整理衣冠,走到神宗皇帝的御座前,展开奏折,盯住王安石,仍然是声震屋瓦:“王安石,到这儿来!”

王安石懒得理他,想不到唐坰口出毒蛇,“领导在这,你都如此,在外可想而知!”这话使人只能顺从,不能违抗。王安石走到前面,唐坰大嘴巴一张,滔滔江水滚向王安石。

王安石是越听越气,听完后,正要和唐坰理论。想不到,唐坰一宣读完,给宋神宗磕了头,转身就出去,等待被人追究责任。神宗皇帝也是非常气恼,一个小小御史,居然说要杀宰相,把祖宗家法抛到九霄云外,这真是不成体统。

若按神宗皇帝的意思,唐坰这样的人就该扔进大牢,好好反省。可王安石被攻击的习惯了,还替唐坰说好话。他说,这孩子年纪小,不懂事。他这样做,其实也是想吃骨头的狗,跳大墙。不过,死罪可免,活罪是不能逃脱的。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邹国,自幼丧父,家境贫困,从小勤学苦读,受教于孔子门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倡导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他携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由于他的政治主张没有得到施展,晚年后他退居讲学,继续他的教育事业,被后人尊为“亚圣”。
  •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林徽因,一个成为同时代女性公敌的魅力女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有这么一些人,在他们的生命中遇见了林徽因:她的祖父、父亲、母亲对她施以了怎样的影响,让她出落成何种模样,包扩外貌、性格、气质、修养……
热门推荐
  • 太极宗师之武道通神

    太极宗师之武道通神

    国术的修炼,需要时间和悟性,所以叫功夫。尽量还原真实国术,还原前辈们的武林轶事。什么是太极拳?什么是内家拳?真实的武林是什么?真实的国术又是什么?我将给各位读者朋友们一个最接近真实的答案。当然,小说为了效果,肯定会有夸张,但是,我保证关于功夫的解释,绝对原汁原味,道统纯正!
  • 专家诊治血管疾病

    专家诊治血管疾病

    为您详细解答关于血管疾病的各种疑难杂症;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飓风中心的对流

    飓风中心的对流

    五年前,两位相爱的气象学家因为一场意外而分别。五年后重逢,却意外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秘密——飓风之眼。辗转于命运旋涡中的他们,是否能够突破重重困难,收集所有的碎片,揭开隐藏于这个世界上的谜底呢?
  • 旧梦依稀春草绿

    旧梦依稀春草绿

    本书意在述写心灵与感动,从喜怒哀乐中感悟平凡与淡泊。每一辑内的文章既相互独立又前后呼应,内在联系。在写景抒情或叙事中,嵌入哲学性的思考,或者禅悟性的体会。文笔优美典雅,有较强的个性风格,以深情快乐达观为行文主调。
  • 冰山小狂妃:狐王滚远点

    冰山小狂妃:狐王滚远点

    新书:《盛世宠爱:甜妻来续约》已发,欢迎收藏。世家小姐慕翎,无意被传送机传到了另一个时空。是真的意外,还是命运牵引?而他萧逸墨,堂堂皇子,腹黑冷峻,淡漠无情,怎也会被这小女子牵动着心?“你怎么没发现你是个很冷的人?”慕翎翻着白眼问。“每晚睡觉,你不都抱着我这个大暖炉吗?”某皇子嘴角上扬……
  • 韩数和东冬

    韩数和东冬

    韩数和东冬从小一块长大,两小无猜的关系却被携着青春的高中生活打乱了。
  • 星战之战神

    星战之战神

    在宇宙中央存在一个神秘星界,星界的星月,是否可以逆袭自己的命运呢?
  • 异世之武者无双

    异世之武者无双

    神秘的脊梁骨,古朴的金丝图录,在这两件异宝的携带下,一个地球武者跨越无量时空,来到另一片星空之下……
  • 总裁宠妻过于狂

    总裁宠妻过于狂

    女主千瑞若过马路险些车祸,却被严长霄误认为是碰瓷,无意间惹上严家总裁严长霄,千家与严家为保持良好关系,将千家大小姐千瑞若嫁与严长霄,女主的悲催命运开始了....
  • 两世之殇之千慕嫡女

    两世之殇之千慕嫡女

    现代黑道女王,千凌殇,为夺回噬天阁阁花——冥界之花——曼珠华沙,却在抢夺过程中遭心腹之人背叛杀害,死前心冷如冰。然而在千钧一发之时,以心头血使曼珠华沙开花认主,以其力量让千凌殇重生至浊天大陆的废材——千慕左丞府的嫡女——千慕凌殇身上,后发现破碎的丹田是有人下毒所致。在这陌生又充满奥秘的大陆上,千慕凌殇又会遇到怎样的一团火融化心中的坚冰?而她,还会像前世一样在这片大陆上叱咤风云吗?那一切,都只是巧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