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0200000013

第13章 开始!(1067年——1069年)(5)

吕诲这个人来头不小,他爷爷是太宗、真宗时的宰相吕端。吕端是从地方官升为京官的,做了很多年官似乎没什么长进。因为他胖胖的,偶尔还会耳聋,看上去很傻,比如连皇帝都默许的灰色收入,他竟然不要。朋友明摆着坑他,他却接二连三的上当。当宋太宗想要让他当宰相的时候,有人提醒宋太宗,吕端这庄稼汉太糊涂了。

宋太宗多年以来一直在观察吕端,所以对吕端有这样的评价: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吕端的“大事不糊涂”是在宋太宗归天宋真宗即将登基时,当时宫里的大太监想要拥立另外一位皇子为帝。当宋太宗一归天,吕端立即派人把那位大太监软禁起来,一直到宋真宗搞完登基仪式,才让大太监出来。

吕诲可没有他爷爷的风范,他是大事小事都糊涂,却自认为极不糊涂。吕诲生长在东京,那个时候,东京人特别嚣张,不但看不起外地人,反而自认为见多识广。吕诲的相貌极为特殊。个头不高,还有些驼背。脸是正三角的,颧骨突起,眉毛茂盛,眼睛向外凸,有点早期甲亢的症状。

他的胡子稀疏,如同老鼠的胡子,但却疼爱有加,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修饰他的胡子。奉承他的人都说他长了一副关二爷短小版的胡子,这让吕诲极为受用。吕诲是个极端自负并且容易挑事的人。后来,靠着祖上的阴德,吕诲进入中央政府御史台做官,监察委员的工作使他相信,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宋仁宗后期还没有立太子,他最先跳出来要宋仁宗赶紧立太子。太监任守忠和王昭明当时最怕他,因为总被他弹劾。宋英宗时濮议之争,吕诲是上窜下跳,指责宋英宗不应该叫亲爹为爹,还指责韩琦与欧阳修是忘记传统,不配做人。宋英宗后来把他踢出中央,但吕诲在地方上也经常关注东京局势,宋神宗即位,认为他的确有点才能,就把他调回来,担任监察部的长官。

其实,这个监察部的一把手在宋神宗登基以来,已经换了四位。这四位中有弹劾韩琦而被踢走的,也有弹劾王安石被踢走的,只有司马光还在朝中。吕诲坐在办公室里,丝毫没有注意到前车之鉴。他上任才半个月,对宋神宗给他这样一个大官做,是感激的痛哭流涕。他认为应该用实际行动报答皇上的大恩大德。作为一个谏官,报答皇恩,自然就必须开始重操就业:弹,弹,弹。目标自然是当时争议极大的王安石。

吕诲和王安石曾有过小摩擦,当年,鹌鹑案后,皇帝断定王安石错,王安石拒不按照规矩谢罪,吕诲就曾弹劾过王安石,认为他不把领导当回事,应该治以重罪。宋仁宗当时根本就没把这事当回事,所以,此事不了了之。不过,吕诲的心胸容不下事,他对王安石那样牛逼的作派很是不爽。

这次回来,见王安石已经做了副宰相,更是七窍生烟。他在伺机寻找机会,王安石就给了他机会。

东京市长滕甫、翰林学士郑獬、另外的监察机构(知谏院)科员钱公辅因为说了王安石的坏话,而被宋神宗踢出中央。这本是宋神宗做的,可吕诲非要认为是王安石背后怂恿。他上书为三人辩护,认为他们根本无罪,应该叫他们回来继续做京官,并且认为,这就是王安石的问题。让他想不到的是,王安石以退为进,提出辞职。宋神宗惊慌不已,赶紧安抚王安石,让吕诲闭上那张臭嘴。

吕诲真是怒火焚身,他恨不得自己变成一枚核弹,撞向王安石。特别是在唐介死后,吕诲就真把自己当成核弹了。他编造谣言说,唐介就是被王安石气死的,他临死前,我恰好在场。他揪住我的耳朵说,王安石是宇宙中最大的祸害,将来不仅祸国,而且还会祸害全人类。

吕诲一面造谣,一面准备对王安石发动致命一击。终于,他的机会又来了。

这个机会现在听起来疑点重重。事情是这样的:王安石没有进京时,有个叫章辟光的京官不知道抽什么风,可能是找不到选题了,就给宋神宗提建议说,您应该把您两个弟弟岐王和嘉王迁到地方去,防止有不测变乱之事发生。

这个建议一出,举朝哗然。很简单,有时候,越对的事就越令人震惊,因为真相很不容易水落石出。章辟光的建议不是没有根据的,想当年,赵老大(宋太祖)的死和赵老二(宋太宗)就有着极不清楚的关系。

后人一致都认为,是老二用警察刑讯逼供的方式(在胸前放一木板,然后用锤子捶打)将赵老大送进地府的。问题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未必就要说出来。一说出来,这会让很多人极不舒服。最先不舒服的是皇太后,这老太太大怒,认为章辟光是个畜牲,居然离间兄弟,应该杀了他。

宋神宗赶紧说,杀人就算了,咱们祖宗有明文规定,不得杀读书人。但总得给他点厉害瞧瞧。于是让他到监狱反省。当王安石进京并担任副宰相后,最高法院突然想起还有这样一个人在监狱里捉老鼠吃,于是提出来审讯。章辟光是个不喜欢麻烦别人的人,还未等问,就招供了:老板啊,我哪里有这样的胆子,都是王安石要我这样做的。

这明摆着是诬陷,当时王安石不在京城,难道是给他发的短信?宋神宗都认为这是扯淡,王安石也认为,自己从来没有给章辟光这样的指示。不过,王安石认为,章辟光的这一建议倒不是居心不良。他对宋神宗说,亲王这玩意搞不好就会变成你的阎王。小心点总没有错。而且,您的弟弟不也希望出京吗,只不过是你不允许。宋神宗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所以,对章辟光就没加处罚。

吕诲在家里是抓心挠肺,两眼放着血光。他又上书弹劾王安石,内容是,王安石不治章辟光的罪,证明他罪孽是大大的深重。

王安石不理他,两位王爷仍然留在东京,章辟光也没有被治罪。

一个暴雨雷电夜,吕诲在自家院子里,张开双臂向着苍天:电,你闪吧!雷,你劈吧!雨水,你发洪吧。天啊,你不分好歹何为天。地啊,你错勘贤愚枉做地!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吕诲当时肯定是受了极大的刺激,因为多年以来,他弹劾别人,即使失败,也会引起热烈反响。可弹劾王安石,却总是如石头入井,一点点小波澜,连他自己都看不到。

现在,吕诲确认一点,王安石和他是天敌。王安石是鸟,他就是老鹰,把王安石叼死;王安石是青蛙,他就是蛇,把王安石吞死;王安石是人,他就是疯狗,把王安石咬死。

但是怎么咬死王安石,吕诲不是梁山泊坐交椅的好汉,没有能力把王安石绑架,然后凌迟。吕诲只是个书生,唯一能把人置于死地的只有靠笔。

罗织王安石的罪状,写篇惊天动地的王安石罪状全集!

为了集中精力编写好这篇文章,吕诲请了几天事假,把书房变成卧房,每天只睡两个时辰,除了送饭倒夜壶的人每日可进来之外,连他老婆都不允许进来。吕府上下认为老爷在修炼什么神功宝典,只等某一天山崩地裂的一声响,老爷从里面飞出,立在屋脊,大笑:“神功已成,天下无敌。”

如你所知,闭门造车需要超级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想象力。吕诲这两样都没有,所以,这篇文章编写的特别辛苦。

第一天开头写了题目:论王安石祸国疏。接下来的三天,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第五天,吕诲觉得这题目起的有点大,可实在没有别的题目能吸引眼球了。他开始思考正文,既然祸国,王安石都祸国什么了?章辟光的事情,算不算?

吕诲一咬牙:算!开始写,但写了几行,呸了一口,把纸撕的粉碎。

苍天!书到用时方恨少!

吕诲的难处,我们应该体谅。他编这篇文章时,虽然有一些人对王安石持怀疑态度,但还没有形成攻击波。很多人只是认为王安石不适合做副宰相,从来没有人认为,王安石祸国。但我们也要明白吕诲为什么要这样做。

从个人感情上,吕诲对王安石没有好感。这是因为吕诲是炸药型人物,而王安石是顽石型人物。炸药最看不起的就是顽石,总想把它炸的粉碎。

从职责上,吕诲的职责就是挑刺,如果不挑刺,他的价值就无从体现。他挑刺不是因为他想要道德声望,而是惯性使然。北宋政府一直以来就提倡他们这些靠嘴巴吃饭的人积极提建议,以使国家长治久安。太多的监察委员都是这样做的,只不过,他们足不出京城,不知地方上的问题,所以提出的建议大都是针对中央政府这一块的。因为他们熟悉这里。

无论如何,吕诲憋了十多天,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憋出了王安石罪状全集。

第二天,吕诲正常上班,在路上,司马光正在专心走路。吕诲看到,大步流星的赶上,跟司马光打招呼。司马光看到吕诲眼皮只包住了眼睛的四分之一,知道吕诲又搞到了重大课题。就问:“今日你想要提什么?”吕诲就把司马光拉到僻静处,拿出奏疏递给司马光,说:我要弹劾王安石,你先看看用词,重不重?

司马光听了,有些惊讶。心想,这小子是想十年不开工,开工管十年啊。这显然是个大买卖,但可能做不成:“你不知道朝中现在大都对王安石有好感,你居然弹劾他?”司马光一面说,一面打开了吕诲的文章。

吕诲盯着司马光的脸,想从上面捕捉到点胜利的影子,但是没有。司马光看完,还给他。说:“王安石的品行无懈可击,你非要在这上面攻击,这不是拿脑袋向石头上撞?”

吕诲也知道,这文章写的挺操蛋的。司马光接着说:“你不要这么急吼吼的,我看王安石将来必然有一些动作,到时候你再搞他,就好办多了。”

司马光的思路很好,所谓捉奸捉双。等待敌人自露破绽,才有可能一举击破。但吕诲不是那样的人,他身体是由易燃易爆物组成的,他说:“我被那小子气成了鸟。你看现在的会议成什么了,所能听到的唯一声音就是他王安石的,把我们都当成了木偶。将来,我们还怎么混!”

司马光知道无法劝阻吕诲,只好由他去。于是,吕诲就在开会时大声的读出了他的王安石十大罪状。

吕诲的这篇文章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模式,开篇是个帽子:“臣切以大奸似忠,大诈似信”,“所以言知人之难”。领导你“即位之初”,就“起王安石就知江宁府,未几召为学士”,大家都以为是好事。

然后是话锋一转:但是,我看副宰相王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为人骄慢,“阴贼害物”,众所周知。现在我说十件事,就是王安石的十大罪状,都是大家亲眼看到的事实。然后是发誓:如果有“一言近诬,万死无避”。请领导听上一听,辨别辨别。

第一条王安石当初在争斗鹌鹑案中拒不认错,后来在江宁被领导招聘,居然不来,这是对领导不尊敬!也就是给你脸,你却不要。

第二条王安石把辞官当成行为艺术,在英宗朝时,“有山林独往之思”,等到“陛下即位”,“自知江宁府除翰林学士”,居然屁颠屁颠的来上任了。这就是对前任领导不尊重而对后任领导极尊重,这是“见利忘义”,是“好名欲进”。

第一条和第二条都指出王安石屡次辞官,其实可以放在一条。这不是因为吕诲大脑缺氧,而是因为当时的风气如此,比如范仲淹当年改革,就搞了十条,其实是把一条拆开来车轱辘一样说成了十条。

第三条王安石居然给小赵上课时想坐下来讲,他到底想干什么?“将屈万乘之重,自取师氏之尊”,“真不识上下之仪,君臣之分”。吕诲认为自己是个奴隶,别人就必须是奴隶。况且,在讲师是否坐着的问题上,当时的官员们已经谈的很明确,吕诲还把这事拿出来说,真是丢尽了他爷爷吕端的脸。

第四条王安石上任以来,“事无大小,与同列异议”,如果事情做的很好,就把美名自己要了。如果发生了什么错误,就把责任归到领导那里,让老大当冤大头。吕诲拿不出任何例子来说明,他却把这种指责看成是一件事,真是奇怪。

第五条王安石判案简直是随心所欲,“与法官争论刑名不一”,比如那件阿云案,王安石就“挟情坏法,以报私怨”。这又是没影的事,吕诲是不是暗示王安石和阿云有一腿?

第六条王安石“初入翰林”,就“称弟安国之才”,请小赵赐王安国进士。对人“小惠必报,纤仇必复”。当上参政以后,则“卖弄威福,无所不至”,有小人“奔走门下,唯恐其后”,阴结朋党,“怙势招权”。

王安国的确没有考进士,而是被赐的进士。但问题是,王安国当时虽然是进士,可没有进入改革委员会。改革委员会的人寥寥无几,很多人都不想去。这又何谈小人“奔走王安石之门”?

第七条王安石任意“逐近臣补外”,“意示作威,耸动朝著”,以“专威害政”。

仍然是把指责当成是事实,吕诲拿不出任何证据来。

第八条这一条极为有意思。吕诲攻击王安石气死了唐介。他联想道:王安石能气死一个,就能气死第二个。如此下去,还了得。

第九条王安石鼓动章辟光“进危言以惑圣聪”,“意在离间”,“朋奸之迹甚明”。

第十条说王安石“居政府与知枢密者同制置三司条例”,意图“兵与财兼领之”,王安石“掌握重轻可知矣”,其所作所为,“实动摇于天下也”。这一条倒是说到了正点上,王安石的确是在逐渐集聚权力,问题是,这些权力都是宋神宗允许的。

在好不容易说完这十条后,吕诲最后做了总结,认为,王安石这人真要是在朝中得势,那就没有别人的活路了。不仅是没有别人的活路,连国家的路都要断绝。所以,吕诲希望宋神宗“感动于聪明”,“判别于真伪”。

吕诲最后又来了个以情动人:我从小就是个孤儿,没人疼没人爱,所有的只是一颗赤诚的心。如果我说错了什么,请领导责罚!

吕诲读完后,会议上一片寂静。宋神宗突然大喝一声:大胆!

吕诲没有被吓到,他既然敢编,就敢承担后果。

会议结束后,对吕诲如何处理,宋神宗拿不定主意,问王安石的意见。王安石很麻利的说,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宋神宗知道怎么处理了:把吕诲踢出中央。

据说吕诲到死,都认为王安石是大奸大恶之徒。

临死时,他对司马光说,你得给我写篇墓志铭啊。

司马光说,好。

据说这篇墓志铭传到京城时,王安石看了后,夸奖一番。也不知他是夸奖司马光的文笔,还是夸奖吕诲的勇敢。

到底都改了什么

王安石的真正改革在吕诲被批斗后不久正式开始。

1069年阴历七月,在王安石的策划下,吕惠卿起草了第一道法律——“均输法”,也就是王安石之前提到的物资调配。其实这里所谓的物资调配,可以看成是“首都——地方”物资调配。中国自大禹建九州后,其他八州的领导人按照大禹的规定,每年必须要向大禹上贡。而这“贡”就是当地土特产。

上贡的人拿的土特产可不是今天的一根人参,几瓶辣椒。数量之大,要装几车。所以,这其实就是中央向地方征收的土地税。北宋时,首都东京自然也要向各地征收土地税。但弊端丛生。北宋时期的东南地区,经济发展,富得流油。但这地方与东京的交通极为不便。而“均输法”就是为了解决东南六路(路是宋朝的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省)往汴京运输物资当中存在的问题。

东京城要远比其他王朝的首都能吃。这是因为,东京城是北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中央政府在这里是必然的,统治者必然要控制经济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首都驻扎了一百多万的军队,实在是让人不能理解。北宋的统治者特别担心地方上有实际权力,有时候恨不得把村里的计划生育委员会都搬到东京城里来。再加上皇亲国戚这些“鸡犬”和后宫那些靠身体而得到富贵的女人们,吃喝拉撒,所消耗的财物使人毛骨悚然。

同类推荐
  • 光武大帝刘秀(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光武大帝刘秀(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中国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长沙王刘发的直系后代,父亲曾任南顿令。公元25~57年在位。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又大度。他擅长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
  • 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

    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

    《克林顿:白宫外的总统》是作者在采访了150多位前总统的好友、同事和对手的基础上创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他的私生活内幕及其大张旗鼓宣传的人道主义成果,将带领读者亲历克林顿任内的最后时光,并一直追溯到他的妻子希拉里?克林顿竞选总统的台前幕后,让你充分领略比尔·克林顿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 上海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

    上海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

    一个世纪以来的传奇,几经沧桑世局,人事代谢,上海三大亨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所在,孰是孰非,功过任君凭说!传说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真的是吗?穿过历史的重重迷雾,翻看三大亨的传奇人生。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1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1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独孤信:三朝国丈的弘雅大略

    独孤信:三朝国丈的弘雅大略

    独孤信是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这不仅体现在他能征善战、屡立奇功上,最重要的是他生了三个贵为皇后的女儿,分别是北周明敬后、唐元贞后和随文献后。本书在评述传主独孤信的生平,还介绍了西魏北周的政治军事以及社会状况。
热门推荐
  • 末世灾变

    末世灾变

    当末世来临之时,是上天的惩罚,还是有人作祟。当异能降临到你的头上,你会怎样人类,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是等待着灭亡,还是拿起武器反抗?当末世出现的时候,人性的深处,展露无遗,是善,还是恶?
  • 培养勇敢宝贝

    培养勇敢宝贝

    本书基于幼儿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孩子的视角去观察成人世界的沟通模式,将孩子的心理诉求作为父母关注的焦点,让父母们去寻找答案,从而发现孩子的性格缺陷,解决孩子的情绪困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兰陵之路

    兰陵之路

    他是当朝王爷,她是司马府嫡女,她不慎失足落水,醒来后性情大变,大婚前二人并未见过,大婚三天前,她与一名陌生男子私定终身,她只要一纸休书……
  • 我有一个超级神豪系统

    我有一个超级神豪系统

    柯云飞被绑定神豪系统之后,从此走上了一条花钱装逼的不归路……买跑车?住豪宅?撩妹子?全球旅行?不不不,我柯云飞不是那么肤浅的男银,当然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比方说,先捐他一个亿,用来改善华夏留守儿童的困难生活!
  • 轮回太虚

    轮回太虚

    向阳,一个天赋异禀的弃婴,天生金魂,天启大陆最尊贵武者圣魂师的资质,愤怒之下,还能变身为紫荆神猿。这是一个命运之子的成长史!强大的亡魂傀儡,奇异的七行圣果,超强的炼器手法,心跳的赌晶,一切尽在《轮回太虚》!《七重变》姊妹篇,书的后半部会有《七重变》未尽的交代。本作者号是人猿马甲,恳请新老书迷捧场!
  • 是孤儿,也是宠儿

    是孤儿,也是宠儿

    主人翁雷达有爸有妈,可是他的亲爸亲妈抛弃了他,他看上去是像个孤儿,远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从这种意义上讲,他像个孤儿。可是雷达结婚的时候有七对爸妈,他更是某种意义的宠儿,是众人的宠儿。是环境塑造了人生,还是人生选择了环境,这儿有心诚求佛的妈、有军人作风的李爸、二流子一样却有担当的继父、开赌场可以做教父的三哥、神一样人生导师张教练、风情万种的蕊姐、敢作敢当的醉哥、如慈母般的如雪姐、生死相许的雨菲爱人。。。。关于爱情、关于创业、关于互联网、关于人生节操、关于人生的方法论。。。关于生命、成长、爱情、事业、人生的小说,希望读者能读着、读着就乐了,带着眼泪;希望读者能读着、读着就哭了带着微笑。
  • 极品契魂师

    极品契魂师

    铁甲兵佣人形族的低等契魂种族,在林凡高看来活脱脱就是推塔类游戏里的码奴,重复着被虐杀,践踏的卑贱小兵。不过就是这么一只垃圾炮灰,却给于林凡高无限的可能。“你可以无视我的存在,但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林凡高望着那些曾经把他当作卑微蚂蚁的存在打趣道:“知道码奴是什么吗?呵呵...那是和我一样的可怜虫!!我是一只低微的码奴,生来只知道前进!!!”
  • 天才小凰妃

    天才小凰妃

    一朝垂危,她牢牢记住那个救她的“太子”,倾尽心力,只为了扶持最有储君之望的皇子上位。数年沙场,她立下赫赫战功,几番差点身死人殁,昔年的皇子得到一切,她以为,终于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丑女人,通敌叛国,羞辱和诬陷随同而至。她受着邢,眼睁睁看着那人迎娶别的女子,一生魂葬河川。归来的她,有修罗的黑暗,杀伐的决绝,她能成就那个人,也能彻底毁了他,她薄凉,她冷傲,她坐享荣华!
  • 2019把我送给2020

    2019把我送给2020

    第一次写作,给大家分享一下生活的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