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00500000011

第11章

已说遍行别境二位。善位心所其相云何。颂曰。

11 善谓信惭愧  无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舍及不害

论曰。唯善心俱名善心所。谓信惭等定有十一。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然信差别略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由斯对治彼不信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忍谓胜解。此即信因。乐欲谓欲即是信果。礭陈此信自相是何。岂不适言。心净为性。此犹未了彼心净言。若净即心应非心所。若令心净惭等何别。心俱净法为难亦然。此性澄清能净心等。以心胜故立心净名。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惭等虽善非净为相。此净为相无滥彼失。又诸染法各别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有说信者爱乐为相。应通三性体应即欲。又应苦集非信所缘。有执信者随顺为相。应通三性。即胜解欲。若印顺者即胜解故。若乐顺者即是欲故。离彼二体无顺相故。由此应知心净是信。云何为惭。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谓依自法尊贵增上。崇重贤善羞耻过恶。对治无惭息诸恶行。云何为愧。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谓依世间诃厌增上。轻拒暴恶羞耻过罪。对治无愧息诸恶业。羞耻过恶是二通相。故诸圣教假说为体。若执羞耻为二别相。应惭与愧体无差别。则此二法定不相应。非受想等有此义故。若待自他立二别者。应非实有便违圣教。若许惭愧实而别起。复违论说十遍善心。崇重轻拒若二别相。所缘有异应不俱生。二失既同何乃偏责。谁言二法所缘有异。不尔如何。善心起时随缘何境。皆有崇重善及轻拒恶义。故惭与愧俱遍善心所缘无别。岂不我说亦有此义。汝执惭愧自相既同。何理能遮前所设难。然圣教说顾自他者。自法名自世间名他。或即此中崇拒善恶。于己益损名自他故。无贪等者等无嗔痴。此三名根生善胜故。三不善根近对治故。云何无贪。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云何无嗔。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善心起时随缘何境。皆于有等无著无恚。观有等立非要缘彼。如前惭愧观善恶立。故此二种俱遍善心。云何无痴。于诸理事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有义无痴即慧为性。集论说此报教证智决择为体。生得闻思修所生慧。如次皆是决择性故。此虽即慧为显善品有胜功能。如烦恼见故复别说。有义无痴非即是慧。别有自性。正对无明如无贪嗔。善根摄故。论说大悲无嗔痴摄非根摄故。若彼无痴以慧为性。大悲如力等应慧等根摄。又若无痴无别自性。如不害等应非实物。便违论说十一善中三世俗有余皆是实。然集论说慧为体者。举彼因果显此自性。如以忍乐表信自体。理必应尔。以贪嗔痴六识相应。正烦恼摄起恶胜故立不善根。断彼必由通别对治。通唯善慧。别即三根。由此无痴必应别有。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勇表胜进简诸染法。悍表精纯简净无记。即显精进唯善性摄。此相差别略有五种。所谓被甲加行无下无退无足。即经所说有势有勤有勇坚猛不舍善轭。如次应知。此五别者。谓初发心自分胜进。自分行中三品别故。或初发心长时无间殷重无余修差别故。或资粮等五道别故。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故。诸佛究竟道乐利乐他故。或二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别故。安谓轻安。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惛沈转依为业。谓此伏除能障定法令所依止转安适故。不放逸者精进三根。于所断修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为业。谓即四法于断修事皆能防修名不放逸。非别有体。无异相故。于防恶事修善事中。离四功能无别用故。虽信惭等亦有此能。而方彼四势用微劣。非根遍策故非此依。岂不防修是此相用。防修何异精进三根。彼要待此方有作用。此应复待余便有无穷失。勤唯遍策。根但为依。如何说彼有防修用。汝防修用其相云何。若普依持即无贪等。若遍策录不异精进。止恶进善即总四法。令不散乱应是等持。令同取境与触何别。令不忘失即应是念。如是推寻不放逸用。离无贪等竟不可得。故不放逸定无别体。云何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谓即四法令心远离掉举等障静住名舍。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初中后位辩舍差别。由不放逸先除杂染。舍复令心寂静而住。此无别体如不放逸。离彼四法无相用故。能令寂静即四法故。所令寂静即心等故。云何不害。于诸有情不为损恼无嗔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谓即无嗔于有情所不为损恼假名不害。无嗔翻对断物命嗔。不害正违损恼物害。无嗔与乐不害拔苦。是谓此二粗相差别。理实无嗔实有自体。不害依彼一分假立。为显慈悲二相别故。利乐有情彼二胜故。有说不害非即无嗔别有自体。谓贤善性。此相云何。谓不损恼。无嗔亦尔。宁别有性。谓于有情不为损恼慈悲贤善是无嗔故。及显十一义别心所。谓欣厌等善心所法。虽义有别说种种名。而体无异故不别立。欣谓欲俱无嗔一分。于所欣境不憎恚故。不忿恨恼嫉等亦然。随应正翻嗔一分故。厌谓慧俱无贪一分。于所厌境不染著故。不悭憍等当知亦然。随应正翻贪一分故。不覆诳谄无贪痴一分。随应正翻贪痴一分故。有义不覆唯无痴一分。无处说覆亦贪一分故。有义不慢信一分摄。谓若信彼不慢彼故。有义不慢舍一分摄。心平等者不高慢故。有义不慢惭一分摄。若崇重彼不慢彼故。有义不疑即信所摄。谓若信彼无犹豫故。有义不疑即正胜解。以决定者无犹豫故。有义不疑即正慧摄。以正见者无犹豫故。不散乱体即正定摄。正见正知俱善慧摄。不忘念者即是正念。悔眠寻伺通染不染。如触欲等无别翻对。何缘诸染所翻善中有别建立有不尔者。相用别者便别立之。余善不然故不应责。又诸染法遍六识者。胜故翻之别立善法。慢等忿等唯意识俱。害虽亦然。而数现起损恼他故。障无上乘胜因悲故。为了知彼增上过失。翻立不害。失念散乱及不正知。翻入别境。善中不说。染净相翻净宁少染。净胜染劣少敌多故。又解理通说多同体。迷情事局随相分多。故于染净不应齐责。此十一法。三是假有。谓不放逸舍及不害。义如前说。余八实有相用别故。有义十一。四遍善心。精进三根遍善品故。余七不定。推寻事理未决定时不生信故。惭愧同类依处各别。随起一时第二无故。要世间道断烦恼时有轻安故。不放逸舍无漏道时方得起故。悲愍有情时乃有不害故。论说十一六位中起。谓决定位有信相应。止息染时有惭愧起。顾自他故。于善品位有精进三根。世间道时有轻安起。于出世道有舍不放逸。摄众生时有不害故。有义彼说未为应理。推寻事理未决定。心信若不生应非是善。如染心等无净信故。惭愧类异。依别境同。俱遍善心前已说故。若出世道轻安不生。应此觉支非无漏故。若世间道无舍不放逸。应非寂静防恶修善故。又应不伏掉放逸故。有漏善心既具四法。如出世道。应有二故。善心起时皆不损物。违能损法有不害故。论说六位起十一者。依彼彼增作此此说故。彼所说定非应理。应说信等十一法中。十遍善心。轻安不遍。要在定位方有轻安。调畅身心余位无故。决择分说十善心所定不定地皆遍善心。定地心中增轻安故。有义定加行亦得定地名。彼亦微有调畅义故。由斯欲界亦有轻安。不尔便违本地分说信等十一通一切地。有义轻安唯在定有。由定滋养有调畅故。论说欲界诸心心所。由阙轻安名不定地。说一切地有十一者。通有寻伺等三地皆有故。此十一种前已具说第七八识随位有无。第六识中定位皆具。若非定位唯阙轻安。有义五识唯有十种。自性散动无轻安故。有义五识亦有轻安。定所引善者亦有调畅故。成所作智俱必有轻安故。此善十一何受相应。十五相应。一除忧苦。有逼迫受无调畅故。此与别境皆得相应。信等欲等不相违故。十一唯善。轻安非欲。余通三界。皆学等三。非见所断。瑜伽论说信等六根唯修所断非见所断。余门分别如理应思。如是已说善位心所。烦恼心所其相云何。颂曰。

12 烦恼谓贪嗔  痴慢疑恶见

论曰。此贪等六性是根本烦恼摄故。得烦恼名。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谓由爱力取蕴生故。云何为嗔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谓嗔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不善性故。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谓由无明起疑邪见贪等烦恼随烦恼业。能招后生杂染法故。云何为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谓若有慢于德有德心不谦下。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故。此慢差别有七九种。谓于三品我德处生。一切皆通见修所断。圣位我慢既得现行。慢类由斯起亦无失。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谓犹豫者善不生故。有义此疑以慧为体。犹豫简择说为疑故。毗助末底是疑义故。末底般若义无异故。有义此疑别有自体。令慧不决。非即慧故。瑜伽论说六烦恼中见世俗有。即慧分故。余是实有。别有性故。毗助末底执慧为疑。毗助若南智应为识。界由助力义便转变。是故此疑非慧为体。云何恶见。于诸谛理颠倒推求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谓恶见者多受苦故。此见行相差别有五。一萨迦耶见。谓于五取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此见差别有二十句六十五等。分别起摄。二边执见。谓即于彼随执断常。障处中行出离为业。此见差别诸见趣中有执前际四遍常论一分常论。及计后际有想十六无想俱非各有八论。七断灭论等。分别趣摄。三邪见。谓谤因果作用实事。及非四见诸余邪执。如增上缘名义遍故。此见差别诸见趣中有执前际二无因论四有边等不死矫乱。及计后际五现涅槃。或计自在世主释梵及余物类常恒不易。或计自在等是一切物因。或有横计诸邪解脱。或有妄执非道为道。诸如是等皆邪见摄。四见取。谓于诸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诤所依为业。五戒禁取。谓于随顺诸见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无利勤苦所依为业。然有处说执为最胜名为见取。执能得净名戒取者。是影略说。或随转门。不尔如何非灭计灭非道计道说为邪见。非二取摄。

如是总别十烦恼中。六通俱生及分别起。任运思察俱得生故。疑后三见唯分别起。要由恶友或邪教力自审思察方得生故。边执见中通俱生者。有义唯断。常见相粗恶友等力方引生故。瑜伽等说。何边执见是俱生耶。谓断见摄。学现观者起如是怖。今者我我何所在耶。故禽兽等若遇违缘皆恐我断而起惊怖。有义彼论依粗相说。理实俱生亦通常见。谓禽兽等执我常存。炽然聚集长时资具。故显扬等诸论。皆说于五取蕴执断计常。或是俱生或分别起。此十烦恼谁几相应。贪与嗔痴定不俱起。爱憎二境必不同故。于境不决无染著故。贪与慢见或得相应。所爱所陵境非一故说不俱起。所染所恃境可同故说得相应。于五见境皆可爱故。贪与五见相应无失。嗔与慢疑或得俱起。所嗔所恃境非一故说不相应。所蔑所憎境可同故说得俱起。初犹豫时未憎彼故说不俱起。久思不决便愤发故说得相应。疑顺违事随应亦尔。嗔与二取必不相应。执为胜道不憎彼故。此与三见或得相应。于有乐蕴起身常见。不生憎故说不相应。于有苦蕴起身常见。生憎恚故说得俱起。断见翻此说嗔有无。邪见诽拨恶事好事。如次说嗔或无或有。慢于境定疑则不然。故慢与疑无相应义。慢与五见皆容俱起。行相展转不相违故。然与断见必不俱生。执我断时无陵恃故。与身邪见一分亦尔。疑不审决与见相违。故疑与见定不俱起。五见展转必不相应。非一心中有多慧故。痴与九种皆定相应。诸烦恼生必由痴故。此十烦恼何识相应。藏识全无末那有四。意识具十。五识唯三。谓贪嗔痴。无分别故。由称量等起慢等故。此十烦恼何受相应。贪嗔痴三俱生分别。一切容与五受相应。贪会违缘忧苦俱故。嗔遇顺境喜乐俱故。有义俱生分别起慢。容与非苦四受相应。恃苦劣蕴忧相应故。

同类推荐
  • Jewel

    Jew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蕉馆纪谈

    云蕉馆纪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玉燕姻缘全传

    玉燕姻缘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普陀列祖录

    普陀列祖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乙酉扬州城守纪略

    乙酉扬州城守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统御万妖

    统御万妖

    上古大战后,妖族没落,日薄西山,人族成为天地主角,统御三界。物竞天择,人族和妖族融合,新生代妖族蓬勃发展,欣欣向荣。新生代妖族天赋强,智慧高,只是,他们除了身体上保留了少许妖族特征,与人相差不大。王朗来到这个神秘的世界,附身在一只平凡的乌鸦身上,睁开双眼,艰难生存。且看王朗这个弱小的乌鸦激发血脉力量,淬炼肉体,走上古大妖之路,披荆斩棘,一飞冲天。大妖之路,横行霸道,肆无忌惮!
  • 我有千倍加持

    我有千倍加持

    天生灵根缺失,灵气吸纳太慢?没事,我有千倍加持,修炼一天顶别人数年!丹道难成?炼丹失败率太大?没事,我有千倍加持,成功率百分之一千!啥?法宝难以锻造?材料太难收集?没事,我有千倍加持,别人锻造三年,我一天就行!天下美人太难靠近?没事,我有千倍加持,一别三日,让她如隔三秋。
  • 小太阳巫主的追夫日常

    小太阳巫主的追夫日常

    谈恋爱,是生死大事!人界·巫考优等生但上课从不签到·魔域会员用户·自带人形杀器·追夫能手·小太阳×魔域·第二大佬·盯妻狂魔·公费恋爱·不说话但你最好能懂并过来哄我·假冰块往昔百年,今生弹指,初遇那天,我们约好重逢。(开头会先讲清楚世界观,请大家耐心看下去噢(⊙o⊙)(期待脸,喜欢的话就收藏叭!感谢支持!!)
  • 往昔已不再有

    往昔已不再有

    梦中蝴蝶像风一样自由而你深陷泥沼无法自拔仰望星空未来一片安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余生太长夏又太短

    余生太长夏又太短

    陈初夏在陌生城市打拼两年,却与沈氏集团的继承人沈亦冉纠缠不清,而白静菡的出现彻底破坏了她与沈亦冉之间的关系,是谁心怀鬼胎,而她和沈亦冉又该何去何从……
  • 绯闻

    绯闻

    本书收录了“浮生”、“禁欲时代”、“世纪之末的爱情”、“艺人”、“一个沙漠中的意大利人”等14部短篇小说。
  • 仇珠恋

    仇珠恋

    天下苍生,与我何关?你做过何等功德,又与我何干?我只向你要那圣山之巅,那害了珠儿的一剑!江湖恩怨江湖了,师尊,今日便做个了断吧!
  • 花神榜

    花神榜

    他和她,青梅竹马,但他却解开了她蹦极的保险带。他贵为皇子,却被普通的她吸引,不能自拔。他,身为大陆的神秘守护者,却和渺小的她也有了超越师徒的情愫。对叶璁珑来说,世上的男人只分两种:我喜欢的和我不喜欢的。喜欢的,推倒。不喜欢的,卖掉。只是,那个妖孽,到底是该推倒呢,还是卖掉呢?欢迎加入花神榜,群号码:387439666
  • 肥妻娇宠记

    肥妻娇宠记

    耿墨羽表示,他对齐籽萱这种球形身材开始是拒绝的,渐渐却发现圆脸女孩看起来更可爱,再后来发现肉肉的女孩抱起来更有手感。后来的后来,高冷公子成了炫妻狂魔,逢人就夸:“我媳妇儿那不叫胖,那叫珠圆玉润懂不懂?我媳妇儿能三年生俩你媳妇儿能吗?”齐籽萱捂脸放闺女:“齐蓝,把你那丢人的傻爹拉回来!”推新书《部长大人,宠妻无度》,甜宠无虐,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