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28200000030

第30章 人的终极追求是什么——人究竟为什么活着(14)

上文探讨幸福感的相对性一节已经谈到,幸福感是具有时代特性的。在过去物质条件很差的农村,北方寒冷季节里又没有其他更多取暖手段的情况下,热炕头便是极重要的幸福资源。“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热炕头,作为追求生存和幸福的资源,在家庭中有举足轻重的份量。有时候,占据热炕头的家人,除了他(她)已经占据了睡觉时的幸福之源这一优势之外,还标示着他(她)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

关于旧时代农村普遍看重“热炕头”的情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经有一位北京南郊大兴县的胡姓盲人老先生,善长于说唱“西河大鼓书”,远近闻名。为了鼓动听众的情绪,在开场词中,老先生经常是一拍“惊堂木”,随后就说出这段“顺口溜”:

“马瘦毛长蹄子胖,

老两口子争热炕。

老头子说:‘是我拾的柴。’

老婆子说:‘是我烧的炕。’”

这时,往往逗得全场哄笑。虽然只是笑话,但也有几分的意思揭示了物质条件匮乏时代,贫困乡间的人们,在生存中时时处处不失争求幸福感的真实图景。

总之,凡人每天所经历的全部时间里,都离不开追求幸福感的终极目标。

小时候听姐姐说,很久以前,社会突然盛传,不久将有某个天体与地球相撞。于是人们都十分恐怖和不知所措。有什么好吃的尽量吃、好穿的尽量穿……结果据说是科学家们误判了。

一些人得了绝症,医生诊断后确定已无治愈可能。于是往往以最实在、最重要、最兜底的话告知和抚慰亲属:(病人)回家想吃点儿什么就吃点儿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

上面两个事例表明,好吃的、好穿的……不外是常人最基本的感官幸福的享受,在人们终极的追求里,属于最起码、最实在的追求。“关键时刻见真情”,人们在面临结束生命之前、束手无策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才是最实在、最终极的欲望和追求。

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春节。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愿也是人们在春节的庆祝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写春联、贴符、贴字就是表达心愿的重要方式。其中,几乎每家每户都要贴单字“福”。有的还故意把福字上下颠倒地贴着,以取谐音“福到(倒)了”的吉利。

日常生活中,说出描述或祝愿别人生存状态好的话,有:“祝福你”、“祝你幸福”、“福寿双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主要以延长生命和获得幸福为内容的居多。

在中国民间住宅建筑中,影壁是最显眼的部分之一。影壁正面的中心镌刻或者书写很醒目的、巨大单个“福”字的人家十分常见。

中国民间艺术的传统中,利用蝙蝠的“蝠”字与幸福的“福”字谐音的关系,创造出了以“五福(蝠)捧寿”(周围五个蝙蝠围绕着中间一个福字的生动画面)为题材的许许多多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品。

以上种种都说明了,追求幸福的意识在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中占据着压倒一切的地位。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7年8月27日文章,题《真实的片刻》作者,吴韦材。内容摘要:

“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说到真实的片刻,却似乎人人的感受都颇不一样。

……云在飘荡,你看到了;花在盛开,你嗅到了;人们叙述,你听到了;蜜被酿出来,你尝到了,甚至你的触觉,冷的、热的、舒服的、刺痛的……你都感觉到了。这些真实的片刻,都在一丝一毫慢慢累积成整个生命的感觉过程。

做人,其实不需要记得太多,只需记得最美最好的,那就够了。

作者以总结一生生理、心理感觉的过程来揭示他对人生终极追求的觉悟——“不需要记得太多,只需记得最美最好的,那就够了。”我们详细地品味一下,作者所指的最美、最好的时刻是什么呢?“看”、“嗅”、“听”、“尝”、“触”,分明就是五种感觉最好的时刻。我们对幸福的定义正是通过所有感官感受到的“好感觉”。

生存的意义在于生命存续期间所经历幸福感觉的密度和深度。

说到底,或从终极目标来思考——无论是上海电视台的《百里挑一》,还是江苏电视台的《非诚勿扰》,以及其他各地电视台的所有相亲节目,其中男女嘉宾,第一,都一定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给人以好感觉;第二,所有嘉宾追求的:A、当时的好感觉;B、牵手后的好感觉。当然,牵手后给双方包括父母在内的家庭带来好感觉也是追求的内容。除此无他。那么,人生的意义、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不是就彻底昭示了吗?

《北京晚报》2007年11月15日《谈天说地·求医不如求己(Z)》副标题——《福由心经生》。其中以“中里巴人”的口吻说:“养生要领应以让‘身心保持愉快’为生活的第一要务,以‘让精神感到满足’为事业的最大成功。

这是人的终极追求的“养生版”。

2011年3月4日《报刊文摘》两版之间的夹缝刊登《说法》。其中有这样一段:“说金钱是罪恶,都在捞;说美女是祸水,都想要;说高处不胜寒,都在爬;说烟酒伤身体,都不戒;说天堂美好,都不去——矛盾的现状。”

这一段正是说明社会风气不论如何变化,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追求生存和好感觉。上面这段文字所说的金钱、美女、权利、烟酒,因为都是直接或间接取得好感觉的手段,所以,明知其暗藏着危险与祸害,人们都不厌倦地追求而不去躲避,因为人活着的终极追求只能就是好感觉;去天堂,那是彻底毁掉追求和享受好感觉的前提——生存,谁会愿意去呢?

如果以发散的方式想下去,为了用躲避痛苦的方法来追求幸福,通过自杀自赴天堂的人也不是没有。但是,这种人仍然没有超越人类追求幸福的根本性。

人的终极需求就是幸福或好感觉,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前景幸福少而痛苦多,就会觉得生存再无意义,自杀的实质就这么简单,觉得再也没有幸福就不要生存了。关于自杀的实质,谁也找不到其他更令人信服的理由。号称《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这本书的作者查尔斯·哈奈尔在论证存在主义观点时,不经意地“溜嘴”(不小心地说出了不利于自己当前的论证,但认为是当然的真理的话)说:“……有些人不想活下去,那也只是因为他……预料到自己将来会遇到困难的情境。”说的意思是:自杀就是为了躲避困难、躲避痛苦。请不要忘记:躲避痛苦就等于追求幸福。尽管生存主义者声言,人的最高需求是生存或生命的延续,在这里他们还是不自觉地说出了人的最高需求是幸福感这个真理。为了躲避痛苦(追求幸福的一种形式),而舍弃生存了,生存显然就是第二位的。

2010年9月28日,法新社记者在阿富汗赫拉特发出的电讯称,赫拉特这一阿富汗优雅文明的历史名城,今年还总计不到10个月已有67名年轻妇女(大都在15~25岁之间)因自焚而住进医院。原因大都是因为“没有能力解决家庭内部问题”。文章还附了一副部分躯干和一支胳臂都扎着厚厚的绷带、全身30%的面积三度烧伤的,躺在医院病床上名叫哈莉玛20岁的阿富汗姑娘的照片。她是她丈夫的第二位妻子,因为对第一位妻子给丈夫吸鸦片而气愤,又管不了,于是寻死。

其实,阿富汗战争是西方人挑起的。西方的记者们的报道多少都带有主观倾向性,法新社的记者们不揭示事件的深层原因,只是敷衍地报道事件的表象,只供猎奇。

为什么阿富汗那么多自焚的?再看看不要命的阿富汗人还多得很呢。深入地想,这些阿富汗人自焚直接的原因有多种。究其根本,主要是他(她)们的好日子被战争给打碎了,他(她)们的基本生存条件都难保,幸福难求,干脆就不把饱含痛苦的生存再当金贵的了。这一点也再次印证,生存主义的主张是荒谬的、不符合生活实际的。

十、作为高度文明化、高度符号化的人类,追求生存与追求幸福(或避免痛苦)究竟熟重

至此,还应该澄清这样一个问题:

西方创建所谓“生存哲学”的哲学大家们明确地主张,人和其他所有生灵的终极追求就是生存,这一观点得到了西方人的普遍认同,顺理成章地,至今在全世界也还有着很大的认同度。

中国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好死不如赖活着。”意思是只要是活着,哪怕总是吃苦,也比死了强。明显地也主张活命主义观点。

人的终极追求究竟是生存还是幸福?

下面我们来探讨追求生存与追求幸福(或避免痛苦)究竟熟重:

A:明摆着,生存是追求幸福的前提条件。人都不存在了何谈追求幸福、何谈享受幸福?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排列人的需求层次时,把人的生存需求放在最基本的第一层次。他还认为,安全需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说到底,就是活命最要紧。而且在他号称囊括了人的所有需求而压缩、概括得到的五个需求层次中,根本就没有幸福感这一项。也就是精心研究了人的需求的马斯洛先生认为,与生存需求相比,幸福感的需求应该算是边缘得不值一提了。这一观点与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观点是不同的,因为亚里士多德等人主张人的最高或终极追求是幸福,而马斯洛先生又声称他的五个层次的需求囊括了人的终极需求。

长期、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社会以至全世界人的认知方向的生存主义哲学家们,如大名鼎鼎的叔本华、尼采、萨特等,他们的“意志”或“强力意志”一直以争求生存为生命体的最高、最终目的。西方人和追随西方人思想轨迹的所有人,不是个个都是白痴,之所以能够得到社会相当程度的认同,生命哲学的主张是具有一定真理性的。

着眼于我们东方文化的背景,也有相当的理由认定生存是人的最高需求:

中国古籍《吕氏春秋·贵生》中有:“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当然这里的“生”兼有生存与民生之意,但无疑,这句话中生存主义的味道明显是很浓重的。

亘古至今,一般地说,报仇雪恨的终极手段就是结束敌方的性命。部族冲突、国家战争以至个体之间你死我活的激烈争斗,都以消灭对方的生存为最想要的结局,所谓“置之死地而后快”;

惩治罪犯的方式中,处死称为“极刑”,意思是终极至高的刑罚;

包括我们东方人在内的世界各地都很重视“生日”,而且创造出了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庆祝生日的文化内容。生日是生存的开始,重视生日就是重视生存的表示;

忌日或者逝世纪念日的设立也是高度重视生存的表现。忌日的“忌”字本身就意味着对死的忌讳;

人死了,会给亲人带来巨大的悲痛。哪怕自己的亲人带着巨大的痛苦而挣扎地活着,好像也比死了感觉好。影响较大的人死了,有时悲痛的众人为之送葬的队伍绵延长达数公里。那也是众人极度惋惜生命的行为;

自古以来,各种繁杂、隆重的丧葬仪式以及不惜重金营造墓地的行为(在迫不得已地接受不能再照旧生存下去的情况下,希望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延续旧有的生存方式),都是重视生存的见证;

“杀父之仇”、“生杀大权”、“人命关天”、“至死无大灾”……太多的词义都说明生死问题非同小可,都是人类文化中沉积下来的、高度重视生命价值的明示。反映出人类对生存的追求具有至高无上的性质;

有的时候,人们觉察出情况危机到了极点,于是就用“真要命!”这句话来形容形式糟糕到了最极端。也就是,“灭顶之灾”算是到头了,其他都是次要的。

人以外的所有其他生物大部分都表现出求生是它们最高的需求。

B:“苟且偷生”,是对一个人生不如死的无奈地生存状态的贬斥。

“不成功,则成仁”,是世人公认的一种高尚、明智的行为选择。

“不成功”,一般是指“自我实现”而未得“实现”,或者是为了追求事关重大的群体公利(利益的最终指向一定是幸福)而未竟;“成仁”,则是指在没有成功的情况下,当事人因此而自动地结束,或自愿地接受别人结束自己的生命。

之所以人们认为“不成功,则成仁”是一种高尚、明智的行为选择,其原因是当事人这样做了之后,不但免除了此后忍辱求生的无穷期的痛苦,并且能享受到成为“仁人”的崇高荣誉感。毋庸置疑,这属于以舍弃生存来追求幸福感的表现,透出了追求幸福感重于对生存的需求。

社会上凡属自杀的人,不管其表面原因是什么,追究到最根本的意识一定是避免接受将面临的、他(她)认为不堪忍受的痛苦。避免痛苦就是追求幸福。意识到不会有幸福了,就毅然结束生存,这表明生存的追求是幸福、没有幸福,生存就没有意义了。

屈打成招,明明知道招供之后很可能面临死亡,也要招供,这种现象在世间并不难找。其中很多人都是为了躲避近前由于“逼供信”施行的“屈打”带来的痛苦。也就是宁可选择死,也不选择继续经历“屈打”的痛苦而活着。这表明死去轻于经历痛苦,也就是争求生存轻于追求幸福,因为躲避痛苦就等于追求幸福。

这里还有一个说明经历困难重于经历死亡的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名为《非常道》的书,编者署名余世存。书中叙述这样一个史实:

革命党人吴樾曾在清末英勇刺杀朝廷的两位大臣,均致重伤。之后吴樾自杀。

吴樾在刺杀行动之前,曾与比他小六岁的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发起人之一的陈独秀相争。相争的情形很激烈,原因是都想去接受刺杀朝廷“五大臣”的任务。

相争到最后,吴樾问陈独秀:“舍一生拼与艰难缔造,熟为易?”陈独秀答:“自然是前者易后者难。”吴随说:“然则,我为易,留其难以待君。”

从两位中国革命志士的精彩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一致认同——克服困难(接受痛苦、失去幸福)与舍命(放弃生存)哪个更容易?舍命!

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有力地说明了,追求幸福(躲避痛苦)与追求生存相比,追求幸福更重要。

《中外诡智机巧集鉴》一书中写到了这样一个古典事例:

剑客要离为吴王刺杀在卫国避难的公子庆忌。

出发前,要离请吴王斩断其右手,杀灭其妻儿,以达应用“苦肉计”,求得庆忌信任的目的。终如愿以偿,刺死了庆忌。很明显,要离在实施刺杀庆忌的过程中,自己的生存也经受着极端的危险。这是为了争求“自我实现”那种幸福感,不惜危害到生存的又一例子。

欧洲先哲苏格拉底被诬陷为教唆青年亵渎神祗并被判死刑之后,当时的情况他很有逃脱的机会,但苏格拉底选择了直面死亡。他说:“我宁愿选择死,也不愿卑躬屈膝地乞求比死还坏得多的苟且偷生。”

苏格拉底坚持了他那种超越生存而要追求尊严的高尚人格。尊严感是一种好感觉,属于幸福感。这也证明了追求幸福和躲避苦痛才是人的最高追求。

如果问一个人:“愿意每天剐去你身上的一两肉,过一段时间再处死你;还是愿意现在就处死你?”他一定选择现在就死,绝不选择“好死不如赖活着”。这说明什么?说明追求幸福(这里表现为躲避痛苦)重于追求生存。生存就是为了享受幸福,没有幸福、全是痛苦了,那就去死。是活着重要,还是幸福与否重要,从这里清楚可见。中国成语“千刀万剐”,就是对上述意思的一种涵盖性的描述吧。

同类推荐
  • 荀子

    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哈佛逻辑课

    哈佛逻辑课

    逻辑与人类理性思维的关系犹如空气与生命,我们绝不会因为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而否定它对于生命的意义。人类与生俱来的逻辑思维能力,正是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具有超常逻辑思维能力的人,走到哪里者是卓尔不群的。请让我们跟随大学的教授和学子们,一同走进哈佛的逻辑思维世界。在领略哈佛风采的同时,带你走进一个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
  • 列子原来这样说

    列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阐述列子在思想上崇尚虚无缥缈,被称作“有道之士”列子主张顺从自然之道,内外相应,物我两忘,淡然生死,观行闻声,至言无言,安时顺命。不要太执着于当下“我”的生命,而要从宇宙自然地永恒生命的背景中去体验个体生命的永恒。
  • 海德格尔的智慧: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解读

    海德格尔的智慧: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解读

    人被称作能思考的存在者,确实如此。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就包含在思中。作为理性的动物,人必须是能思的——假如他真想思的话。可是,情况也许会是这样:他想思,却不能思。更有甚者,当他想思时,由于所欲太多,反而所思甚少。人是在具有去思的可能性的意义上是能思的,但光有这种可能性还不能保证我们能思……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热门推荐
  • 妃常狂野本宫就爱耍流氓

    妃常狂野本宫就爱耍流氓

    “皇上,来给爱妃亲亲……”某女伸出一张魔爪直扑某男身上。“爱妃,不可以的……”某男装出一脸害怕的捂着自己的胸膛退后。“不要怕么,爱妃会很小心的……”你说我是流氓?哦,不,我可不是流氓,我只不过是在把皇上吃干抹净的同时顺便勾引了一下他的冷面侍卫,然后为了自己的小命不得不小小的吃了一下某位王爷的豆腐。
  • 魂中妖魔

    魂中妖魔

    神仙尽去,而古代妖魔们不甘死去,使用秘术寄生于人类灵魂之中,且图吞噬其灵魂取而代之。自身的强大让人类身体无法接纳,妖魔们通过强化人类的身体,赋予法术让其变强,最后再吞噬复活。被寄生的人类就成为了妖化人。主人公叶落因些“误会”全家被杀,在被仇家严刑逼供中负面情感爆发变成妖化人。叶落的复仇却引来了术修者百里江月,叶落妖化人的战斗由此开始。因缘巧合下,叶落发现隐藏在事件背后深藏一个惊天阴谋,幕后之人究竟是谁?妖化人的路又该如何走?
  • 爹地快快接受妈咪

    爹地快快接受妈咪

    苏若沂被自己的表妹欺骗,误入了端木陌腾的在‘腾翼’的专属房间,被他破了自己的清白之身,最后被为了挽救公司的小姨卖给了端木陌腾成为代孕妈妈。在端木家族遇见了爱慕着自己学长的端木骏凡,为了守护苏若沂,端木骏凡被自己的母亲逼迫娶她前任情人的女儿上官雅伊,因此在之后的日子里,苏若沂被端木骏凡的妻子,自己的表妹上官雅伊陷害和端木陌腾发生间隙,最后导致苏若沂带着身孕离开了端木陌腾。七年后苏若沂带着儿子归来,聪明伶俐的苏陌展,在得知自己的爹地是端木陌腾之后,努力帮助端木陌腾追回苏若沂的心,还利用端木骏凡牵制上官雅伊迫害苏若沂,终于在一次生死营救下,苏若沂原谅了端木陌腾,一家三口幸福生活在一起。
  • 天王奇迹

    天王奇迹

    如果不是迈克·克尔齐泽夫斯基教练,即老K教练的意外在街头场上发现了这么一位年仅18岁的大个子,可能他一辈子都会在贫民区度过……
  • 身份犯研究

    身份犯研究

    本书是作者在对中外身份犯理论研究成果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的司法实践和刑法基本理论,对身份犯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研究的尝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将我国有关身份犯的理论研究引向深入,从而正确指导身份犯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
  • 夜阑孤山寂

    夜阑孤山寂

    “我当然是你的好朋友啊!”叶阑珊,你知不知道对叶禾说的这句朋友代价有多大。“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依然是她的笑脸一张”叶阑珊,遇见顾莫尘后,你可会一直那么开心的笑下去?“对不起,我们的距离很远。”叶阑珊,只有他在世界遗弃你时,默默陪你。。。。。。。叶阑珊,你现在可还想唤回那遥远的记忆?
  • 扛着灵剑战诸天

    扛着灵剑战诸天

    一人闯荡谓流浪,一人独强非吾所想。罗天曾是九天神界唯一一尊炼灵、炼体、炼神三体一修的绝世天才!他一路斩神诛魔,威震九天神界。后来他遇上了一生挚爱,锐气有所收敛。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罗天性格桀骜不羁,在一人前行的路上招惹太多仇敌,加上九天神界霸主们对罗天的嫉妒之心日益加深。最终九天神界上万天神联手欲将罗天斩杀。罗天纵然天赋绝伦,但修行之日不足,又岂能以一己之力战万千天神,最终他身边只有挚爱与其绝舞。罗天在最后身死道消之际,明悟了一切,他施展出作为三体一修领悟的奥义,从而与挚爱转世重生。这一世罗天即柳明,这一世柳明只能炼体、炼神。但这一世柳明不在孤独。他身边有炼灵炼体爱臭屁的秦风;有正义使命感爆棚的李正然;有纯爷们的郭翎;有怯懦胆小的青蝶;有神圣皎洁的晴雪;有身材火爆的牧雨;有喜欢意淫的祁山;有天然呆的流星;当然还有永远相伴的挚爱。他们都来自灵剑学院,他们都属于一个家!这一世柳明将扛着灵剑再战诸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电竞特战队

    电竞特战队

    报告!电竞大佬着了魔!常常感觉寄几被蒙住了双眼,勒住了喉咙,控制了心跳,还扬言被一团空气给睡了!这可咋整?在线等,挺急的!安明:会隐身了不起?!就能吃我的喝我的还睡了我?女人,你咋不上天呢!殷茵:呵呵…… —————————— 论睡到大佬的一百种办法!火热征集中!企鹅群搜索580,781,291。
  • 兵之恋

    兵之恋

    一墙之隔,却牵出一段姻缘。兵哥哥用一生守护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