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28200000018

第18章 人的终极追求是什么——人究竟为什么活着(2)

资本主义国家自以为崇尚自由和民主。为了炫耀他们自由和民主的主张是美好的,欧洲人在他们的榜样国家——美国的最繁华都市纽约的海滨竖起一个高大的自由女神铜像,以之宣示自由具有无比高尚的价值。可以理解成西方人最高的生存目标就是自由和民主吗?

随便问身边的小孩们,你最需要什么?回答可能是五花八门的:也许是最需要新版的变形金刚;也许是最需要每天可以随便玩电脑游戏;也许是最需要期末考试能够拿到全班第一名……

问老人,您最需要什么?答案与小孩的会很不同,但也肯定是各种各样:因为有一句俗语说:“什么都可以没有,不要没有钱;什么都可以有,不要有病。”所以一般老人最需要钱够花和人没病;也许是最需要儿女们平安顺利、子孙们茁壮成长;也许是最需要尽快完成自己曾经的辉煌历程回忆录的撰写……

问青年人,你最需要什么?答案可能与老人和小孩都不同,但答案同样会是丰富多彩的:也许是最需要一份稳定而称心的工作;小伙子也许是最需要与正在追求着的女朋友尽早喜结连理;时髦的“美眉”也许是最需要哪一款昂贵、与众不同的名牌服饰……

问富人、问穷人、乐观者、忧郁者……虽然每一类人群的需求中可能有相似的特点,但归根结底还是每一个人的答案都将不相同。

日本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佛教思想家、国际人道主义者池田大作在其所著的《我的人生》一书中说道:“‘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也许再也没有对这一命题的解答更多分歧的了。而且也许再也没有比这一问题更难做出明快的回答和难以做出根本性的回答的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动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人类的终级目的、欲望或需要的研究。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欲望有千百种,但仔细分析后即可发现,它们通常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

如果按照马斯洛先生的要求对上述各种人的需求进行刨根问底的研究,则会发现千百种需求都指向一个终极的目标——幸福感:

小孩需要最新版的变形金刚,最终不外是满足猎奇的欲望、占有欲望或得到与伙伴炫耀时出现的优越感,还有玩变形金刚这种玩具过程中得到的愉悦感。总结起来就只有最终得到各种类型的好感觉——幸福感。

小孩玩电脑游戏和渴望考试成绩拿到好名次,最终也都是落实到得到好感觉即幸福感上。

老人需要钱,钱是获得幸福的重要前提之一;需要没有病,因为有病就有痛苦,痛苦是负幸福、是幸福的反面,躲避痛苦就是追求幸福;关心儿女和子孙,最终是希望儿女和子孙们得到幸福,因为那也是长辈幸福感觉的来源。

青年人对异性的需要,后文将有论述,那不外是对幸福感和生命延续的需要。生命的存在只是享受幸福的前提;养眼的服饰和称心、稳定的工作,最终也一定出不了是对幸福感的追求。

富人、穷人、乐观者、抑郁者……一切人无论在什么时间里和在什么地点,所有需要或追求的最终指向一定都是幸福感。

上述共产主义、三民主义、资本主义等思想其核心的最终目标都必须是指向提高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最后的归宿一定是提高幸福水平。不然,无论什么主义,经过人民大众在实际生活中用一定时间进行品尝之后,都肯定得不到被认同和失去动员群众出力的根本。请相信,没有最终对群众的幸福生活的利,就不会得到社会大众出力;没有社会大众出力,则是实现不了任何“主义”的憧憬的。

笔者坚定明确地认为,天下熙熙攘攘,所有人最终都是奔向幸福感。人生的最高目标、终极的需求就是幸福感。

上文已有所提及,说出人生的根本目的是对幸福的追求这一观点的人自古就有。但是详细论证这一观点、并且“做出明快的、根本性的”回答的还没有。不然为什么绝不属于孤陋寡闻的国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先生会那样说呢?

从笔者以上的观点出发来研究西方的人格心理学,则西方人格心理学研究将会出现另一番可喜的风景;人们对这一观点达成共识,则人类对自身的认知水平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鉴于此,笔者下面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原则、从尽量广泛的时空范围里、竭力深入到人生的各个层面中;严格地遵循理论逻辑地、忠实地探求人究竟为什么活着,即人的终极需求到底是什么?因为这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老大难的问题,明了这个问题,人性等重大人类自身的种种问题也就冰释了。探究的最终结果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是笔者最大、最终的心愿。

一、追求好感觉是自然界促使所有生命体保持生存状态良好及生殖繁衍的手段。

从本文第二章第五节“幸福与痛苦的关系”中可得知,幸福感与痛苦感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用以保持生存良好状态和生殖繁衍的一对指导信号。

搞系统论的人都很熟悉,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的动态开放系统图如下图(1)。贝塔朗菲把包括人在内的生命个体都看成是一个相对于客观环境的动态开放系统。

动态开放的生命系统维持其继续生存的关键在于不断地、适度及时地进行吐故纳新活动——进行适当和及时的新陈代谢活动必然需要生命体与客观环境之间的信息流转。不言而喻,这就需要生命体对外界客观环境的状况有感觉或感知的能力。生命体对生存其间的客观环境状况判断是否有利于生存的标准是什么?只能是感觉或知觉的“好”与“不好”,对于人来说就是本文定义的幸福感与痛苦感。

近代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边沁曾说:“自然界已经把人置于两个最高的主宰之下,也就是痛苦和快乐的支配之下。唯独这两个主宰指出我们应该做什么,并决定我们实际的行为……它们支配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所说的一切以及我们所想的一切。”

上文曾引用现代著名美国人安·兰德的话:“人体的‘愉快——痛苦’机制也存在于所有具备感知能力的活的有机体体内,它是对有机体的自动保护。愉快的生理感觉是一种信号,暗示肌体正在进行正确的活动过程;痛苦的生理感觉也是一种信号,警告有危险存在,暗示有机体正在进行错误的活动,暗示身体的正常功能正在受到削弱,需要采取行动来纠正这种错误。”(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注(1))

这里应该特别指出,他们所谓的“快乐”或“愉快”都是不准确的。应该用“好感觉”或“幸福感”(对人来讲)来与痛苦的感觉相对应。因为“好感觉”比起“愉快”或“快乐”的概括性都高。也许那些引文中存在翻译上的问题。

上面这些观点一致表明,一切生命体都是根据感觉或感知(幸福或痛苦)的结果来实现对机体本身的保护和对自己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因此,“具备感知能力”(安·兰德语——笔者)是生命主体能够适应客观环境的关键条件(以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这里的“感知”调换成“感觉或感知”更恰当一些。因为生命层次低等的生命体一般并不具有知觉功能。不知是否也是翻译上的原因——笔者)。

动物,原意为能自主运动的活物。很低等的动物也具备对周围环境感觉的功能,因为它要运动,要从它所处的环境中摄取物质或能量以维持其生存和繁衍。对环境没有感觉或知觉,将无所适从。

比如一种属于原生动物门最低等级的单细胞动物绿眼虫,它们身量很小,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们的个体。只能靠仅有的一根鞭毛快速旋转来运动。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它们高速度地繁殖能使池塘的水面一片片地泛绿。它们属于接近植物层级的最低等动物,不需要在环境中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跟大部分植物一样,只靠自身所具备的叶绿素和在空气中捕捉到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养分就能维持生存和繁衍。这样,光合作用就成为绿眼虫赖以生存与繁衍的关键的生命活动。光照又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所以绿眼虫的生理结构再简单也仍然必须具有一个“眼点”,用以实现对光的感觉。其整个机体根据眼点对光的感觉结果来实现对光线的趋就或躲避的调试运动。

这种单细胞动物的机体结构太简单,不可能有思维能力。它需要趋光时,一定是感觉到接受光照好(有幸福感)。绝不是先思考利弊,等思考成熟后再采取行动;需要避光时,一定是感觉到接受光照使它感觉不好(有痛苦感)。正像青年人唱的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一样——“跟着感觉走。”

再如比原生动物高级的环节动物蚯蚓,它需要湿润、温暖、酸碱度都适宜和营养丰富的土壤环境。符合它需要条件的土壤,使它感觉好(有幸福感),它就趋近;不符合其需要条件的土壤,使它感觉不好(有痛苦感),它就趋避。也就是说,它也是以感觉(幸福或痛苦)的结果做指导,来寻求适宜自己生存的环境;躲避不适宜自己生存的环境。

把刚从地下挖出来的蚯蚓放在强烈日光照耀下的干燥土地上,你能见到它根据感觉到的结果而为了逃避恶劣处境玩命地翻滚,其难耐的表现使人感同身受,油然生出需要马上抢救它使它尽快脱离痛苦煎熬的心情。

追求感觉好的环境条件,与动物的生存需要相联系在一起。

比环节动物更高级的节肢动物蝗虫,已经具备了感觉、知觉、视觉、触觉甚至平衡觉等高级神经功能。在闹蝗灾的时候,数以亿计的蝗虫,仗恃它们完备的、对外界环境感知的神经功能和高超的身体运动能力,寻找能够解除饥饿痛苦感(即寻求幸福感)的一切物质,形成铺天盖地、遮天蔽日的饕餮精灵大军。所到之处,植株皆成光杆司令,其他可食的物品也无一能够幸免。

更高级的哺乳动物,如陆地上的猪和海洋里的海豹之类,它们幼年时爱玩耍和多动,那是因为玩耍和多动能给它们带来快感。另外,幼年时的玩耍和多动,能够增强它们的神经系统对外界反应的灵敏程度与躯体动作的灵活程度,以及需要后天习得的其他社会活动能力,为成年后的生存竞争做准备,这是生命体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必然行为。只是除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智力还不足以对此类行为达到自觉。到了成年,除觅食之外(食物能带来美味和驱除饥饿所致不好的感觉),主要的时间是寻找使它们感觉舒服的地方去晒太阳、睡觉或静养,肯定那样做使它们感觉好。所以说,高级动物的生存追求也是好感觉,即幸福感。

动物追求好感觉,好感觉与它们的生存状态良好相联系;动物躲避不好的感觉,不好的感觉与它们的生存状态不良相联系。

在一定的季节里或一定的气候环境下,背阴的地方,气温可能过多地低于动物的体温,需要消耗较多的体能来保持舒适,不利于体内的能量保存,不利于保持生存的良好状态,动物就躲避阴凉处,去阳光下晒太阳;有时候阳光太强烈、气温太高,同样不利于得到舒适的体温,甚至可能灼伤身体,不利于正常的生理运转,则动物就躲避阳光,找凉爽、适宜的地方休息。这些保护生存的、必要的生命活动,都要依靠生命体对外部环境的感觉好,还是感觉不好来实现。

看来,归根到底自然之手是以感觉好或感觉不好,即幸福感和痛苦感为手段来促使动物做出,追求有利于自身生存条件,与躲避不利于自身生存条件的行为选择。

更明显的是,在促使动物进行雌雄交配以实现其生殖繁衍这种行为上,自然之手也同样是利用感觉好,即幸福感来做诱饵。“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想不到,人类中的权大位重的精英们,竟不断出现为了追求这种雌雄交配带来的好感觉,而被自然之手给耍戏得一叶障目、罔顾其余地晕菜了,做出极其得不偿失、丢人现眼的事来。

耍熊或耍猴的人手里拿着熊或猴们爱吃的诱饵,吸引它们做出人们感兴趣的动作。这样的把戏中,人类追求的是看熊或猴所做出的滑稽动作而产生愉悦感;熊与猴们追求的则是顺从人的意愿做出动作之后,能得到美食好滋味,同时避免因为不顺应人的驱使,而受到被呵斥或被鞭打的痛苦。人、熊、猴,追求的都是好感觉——新奇、有趣或好滋味等幸福感;驱逐的都是不好的感觉——无聊、寂寞或被呵斥、鞭打等痛苦感。

就像耍熊或耍猴的人利用诱饵一样,“上帝”利用好感觉来促使动物(包括人)保持良好生存状态和进行生殖繁衍的活动,谁知道“上帝”图的又是什么呢?

人以外的灵长类等高级动物或许具备了把两性交配与传种接代联系起来的些许意识。然而为了交配一次就可能送命的雄螳螂和雄蜘蛛等,级别低一些的动物,可能只是为了满足“一次性”的好感觉的欲望就舍命偷吃禁果的吧?

二、从自然界的手段到生命体的目的

随着生命体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演化,出现了这样的规律:生命级别越高,其追求好感觉的倾向越甚。到了最高级别的动物人,有的已经把追求好感觉异化成与自然界赋予的、保持生存状态良好和使生命生殖延续的目的几乎毫不相干。追求好感觉而不顾危害生命的嗜毒瘾君子和只在意追求夫妻生活的享乐,忽视生育后代的“丁克”一族是这方面的典型。

普遍存在于人类和其他水生、陆生的哺乳动物,及鸟类等种群中的同性恋与同性之间发生的类交配的性行为现象,和人类的手淫或“自慰”(其他灵长类动物也有这种现象)以及发明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性工具、性玩偶,也是生命体违背自然初衷,直奔追求好感觉的表现,即把自然界的初衷演化成与自然界的初衷相违背的或不相干的,生命体只顾追求好感觉的表现。

奇人弗洛依德先生曾经这样对人下结论:“生物性即命运。”意思是,人的生命最根本的运行机制与其他普通生物无异。

生存是追求和享受幸福的前提,很多西方人崇信“生存主义”或“生命主义”,意思是一切生命体的最高或极终的需求就是生存。但是,由现代的科学研究和实际观察可以得知,很多动物为了得到好感觉而不顾危害生存安全。比如为争夺异性而在悬崖峭壁上激烈地争斗、把生命危险置之度外的岩羊;实验室里为得到快感而竭尽精力、玩儿命地踏板的实验鼠;嗜酒的大象和猴子……下文将有叙述,最高级的生命体人,在这方面迈出的步子就更大,走得就更远。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以外的其他动物忽视自然界的初衷、忽视维护生存及生命的延续,只顾追求好感觉的事例。其中,高级动物居多:

西班牙《趣味》月刊2007年四月号刊登费尔·南多撰写的文章,题目是《动物瘾君子》。摘要汇总如下:

A:现在科学家们已经能列举出380多种,有意识寻找并摄入自然界各种毒品的动物名称;

同类推荐
  • 当代中国的智慧论:冯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贡献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当代中国的智慧论:冯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贡献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的内容在于述评我国哲学家与哲学史家、智慧说的创立者冯契的哲学思想,以及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面的贡献,资料详实、论证严谨、表达顺畅、层次架构安排合理,体例格式也较为规范,是了解并研究冯契哲学的较好读本。
  •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是法国哲学大师柏格森的巅峰之作,更是为他带来诺贝尔文学奖的传世名著。本书站在生命进化的角度演绎生命的发展历程。不同于环境决定物种演化的观点,创造进化论主张的是生命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冲力,这种冲力是决定物种进化繁衍的主要推动力量。《创造进化论》一书结合了生命哲学的有关内容,成为人类史上重新建构哲学的重要典范,它提出意识具有延续性,一个强有力的证据便是生命的存在。
  • 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说禅事,讲禅理,禅里禅外话人生。本书将通过讲述一个个禅理小故事,为你禅释生活大道理。当你疲倦时,当你内心迷茫时,在本书中畅游一番,就会感到有一个风月无边的广大天地。你心中的迷茫便如拨云见雾一般消散开来,啊!原来一切如梦亦如幻!请不要执著,速速把心清净下来!不要让尘境污染你的纯真心,不要让世情剥掠你的爱心,赶快埋弃一切妄想是非,就此泅出生命的苦海,恢复你内心和谐光明的理想世界!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壹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壹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这套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热门推荐
  • 原战纪

    原战纪

    神战之后的数千年,新大陆迎来第九纪元,文明与经济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鼎盛,各种族间的矛盾也愈发激烈,直到冰封的原大陆传来冰川破裂之声,各王国与种族派遣远征队整装待发,刚与恶魔大战后的新月王国也为了与哈里洛帝国抗争派遣王国第一大将组建庞大的航海队,然而他们争相前往的故土是否还如往日般宁静?新世纪的钟声敲响,无数热血男儿向着海洋彼岸出发,只为再次踏上曾经的故土与各自的荣耀,欲望......然而当诺伊女神圣谕降临,十二英雄再次集结,年轻的勇士们又能否找到新大陆的未来与希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血杀盟

    血杀盟

    本想过着纨绔子弟的生活,却惨遭灭族之祸,带着妹妹流亡异国他乡,经历人生之不幸的他,从此踏上复仇之路,历经艰难,万死而无怨,只为他日仇恨消,最终成为一代战神。无yy,无后宫。“伤我至亲挚爱着,定当诛你九族灭。”“待我仇消恨绝时,于汝共度此余生”
  • 光明与黑暗的时代

    光明与黑暗的时代

    起初,世界朦胧一片,惨白的雾气充斥着一切。后来,混沌中产生了光,出现白昼与黑夜。万物在白昼中诞生,世界欣欣向荣。人类在大地上建立了城堡,精灵在森林里无忧无虑的歌唱,矮人敲打着五彩斑斓的矿石,保持着原始的秉性。黑色的巨龙喷洒着硫磺的鼻息,蛰伏于黑夜,率领龙族伺机待发。终于,暗黑龙王掀起一场意图统治大陆的战争,人类、精灵联合军队在龙族强悍的战力前节节败退,就在决定两族存亡的时刻,矮人族用七彩石打造出八把武器,史称“八神器”,并交给三族的勇士,三族团结一致,终于打败了暗黑龙,并将龙族赶到大陆最遥远的死亡禁地……
  • 春泥不护花

    春泥不护花

    月荇,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美好青年,却因为总部的原因,她穿越了!还有,太子殿下,其实我不是一个女人,我是男人,所以我不喜欢你啊!该有,喂喂,你这个女人,说了不要扯我的袖子,当我衣服是抹布呢?!还有,我是一个女人,所以我不会喜欢你的!!!太子,女人:“那你到底是女人还是男人。”某女沉默许久,“嘿嘿,其实我去了趟泰国。”
  • 文学回忆录

    文学回忆录

    本书是著名记者、作家、翻译家萧干的又一本回忆录。在本书中,萧乾先生详细地回忆了他的文学创作和心路历程,并阐释了他的文学创作观点,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他对世界与人生的意味深长的重新认识和深度思考,有很高的文学和数据价值。
  • 召唤仙机

    召唤仙机

    一个小小的失误,让地球文明偏离了原有的轨迹,修真文明得以延续至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欲与天争

    欲与天争

    我命欲争,必与天齐。既然天地如此昏暗,就让我用双手杀出个朗朗乾坤。
  • 惊鸿侠影

    惊鸿侠影

    江湖诡黠,武林动荡再起。四块古玉,牵引四大家族后人纷争不断。熟悉的面容,不同的心,魔教教主上官绯羽究竟是曌梦雪还是.......天下第一剑慕容白力抗狂澜,最终能否得偿所愿,与心爱之人啸傲山林,不再过问江湖恩怨,不再踏足武林纷争?温文儒雅的慕容白,霸气侧漏的上官绯羽,善良温柔的曌梦雪,三者之间究竟是何种牵扯不开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