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11100000015

第15章 最美莲花:今唱清凉歌(2)

这件事对于给了李叔同很大的刺激,李叔同目睹了他受戒的过程,遂拜互国寺的了悟法师为师。成为了他在家弟子,法名为演音,号弘一。其后,在他给刘质平的信中写到自己有出家的打算,只是等着刘质平在日本学成归来,他便可以了却尘缘,走向梵行之路。

此刻,李叔同虽是身在尘世,但心已远行,走向佛陀。

出家对于李叔同,虽然是别离尘世,却是一种精神的回归。1918年7月1日,李叔同向自己的学校提出了辞呈。然后,又将自己个人作品做了一些处理。美术作品送给了北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一些所刻所藏的印章都送给了西泠印社……自己只留下了几件衣服和一些日用品。

李叔同出家之举,在学校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7月10日,学校举行了毕业典礼,校长经亨颐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反省此一年间,校务无所起色。细察学生心理,尚无自律精神,宜稍加干涉。示范训谕之功,固不易见,以空洞人格之尊,转为躐等放任之弊。漫倡佛说,流毒亦非无因。故特于训辞表出李叔同入山之事,可敬而不可学,嗣后宜禁绝此风,以图积极整顿……”

在李叔同出家的前一晚,他应邀为好友姜丹书病逝的母亲写一幅墓志铭。最后落款为大慈演音,这也是李叔同俗家的最后一幅作品,写完之后,他将手中的毛笔一折为两半。当好友姜丹书来到李叔同的房间时,李叔同已经不在。他只见一支残烛和两截断笔,他又看见墓志铭的落款,方知李叔同已然是看破了红尘,去意已决。

对于李叔同的出家他的学生丰子恺认为人生就像一座三层楼。满足物质生活的人就安心在第一层里住;满足精神生活的人可在第二层楼里。自得其乐若要追求灵魂生活,那么只有登上第三层楼上去了。李叔同在第一层楼里住得很安适,在第二层楼里活得也很光彩,但他的脚力大他自觉自愿地要向着第三层楼登去。

纵观风云历史,皈依佛门者大有人在,然而,一些人遁入空门并非是对人生的顿悟,而是对现实的人生的幻灭,被世事伤透了心,因此才寻这佛门清净地,舔舐伤口。他们的胸中始终有一种委屈和不甘。并未真正地视自己为佛门释子,而是一个委屈的末路英雄,所托无门。如那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常伴古佛,但一生未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和修行,不过是寄身禅院的书家,身在山林,心在世俗。

李叔同则不然,对他来说,艺术的力量,过不了他精神的瘾。他便坦荡地走向另一个无量的精神世界。从他踏入佛门之时,他的红尘心已经被彻底地净化了的。他曾在给侄子的信中说道:“任杭教职六年,兼任南京高师顾问者二年,及门数千,遍及江浙。英才蔚出,足以承绍家业者,指不胜数,私心大慰。弘扬文艺之事,至此已可作一结束”。

丰子恺曾这样称赞李叔同:“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他的出家,是一种人格的完满和升华。他自会坦然的方下过去,步履坚实地颂着佛经,向前走去,此生再无惘然。

禅宗里有这样一个公案。有一天,老禅师带着两个徒弟,提着灯笼在黑夜里行走。一阵风吹起,灯灭了。“怎么办?”徒弟问。“看脚下!”师父答:当一切变成黑暗,后面的来路,前面的去路,都看不到。如同前生与后世的未知,如同失去了活着的过去和似梦般缥缈的未来,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当然是:“看脚下,看今生,看现在!”

看脚下!看今生!看现在!没有什么比脚下踩的地更踏实,没有什么比今生更现实更,没有什么比现在更真实。当时当刻的李叔同,已经将过去所有的光华都轻轻放下。他脚下踩踏着的,是通向佛陀的路。纵然再多艰难,他也会勇敢地向第三层楼登去。

李叔同平静地走向了虎跑寺,身披着袈裟,穿着芒鞋。闻玉和丰子恺等人来为他送行,他却独步向前,始终没有回头,任凭他们嘶声哭喊。他的心已空明如静水。

李叔同皈依后,研佛读经更勤。在他的心灵境界里,佛己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他写了一首《晚钟》。

心底的莲花在平静中绽放,寺庙里传来钟声,像是一种灵魂的召唤。从此,他的心被梵音佛语涤荡,尘世哀愁,缥缈如云,再也不会挂碍于心。一个月后,夏丏尊去探望李叔同,无意间说了气话,“这样做居士,究竟不彻底,索性做了和尚的,倒爽快。”

“索性做了和尚”,李叔同真是这样彻底地做了。在夏丏尊走后不久,他便到虎跑寺正式的梯度1918年农历七月十三日这一天早晨,李叔同告别了任教6年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院校,正式出家为僧,成了和尚。从此世上再无李叔同,文涛。佛门里,多了一名弘一僧人。

李叔同出家的时候,夏丐尊已经回了上虞老家,当时并不知道这情况,他也更是万万没有想到李叔同会如此痛快地就出了家。在暑假结束的时候,夏丐尊听到了李叔同剃度为僧的消息,大为震惊。他急匆匆地到虎跑寺去看他的时候,李叔同已是身着青衫的和尚了。

看着满脸惊诧的夏丏尊,李叔同只是平静地笑着说:“昨天受剃度的日子很好,恰巧是大势至菩萨生日。”一字一句,如此从容。

看着李叔同平静地讲述着他出家为僧的感受,夏丐尊才恍然大悟:自己的那些不经意的言行,可李叔同却都是认真的。他甚至常常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假设,如果当初不介绍他看那篇断食文章;如果他不再挽留他在学校继续任教;如果他没有不经意地说出:“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又假如他不说那句话:“这样做居士究竟不彻底。索性做了和尚,倒爽快!”此时此刻的李叔同又会怎样?是不是,他此刻就不会捻着佛珠,读经颂律。

假如……假如……再多的设想,终是徒劳,弘一法师修佛之心已定,只是夏丏尊始终还难以接受。

夏丐尊在临别时与之作约:尽力护法,吃素一年。弘一法师看着夏丏尊,微笑着回答了4个字一阿弥陀佛。他的微笑,如绽开的莲花一般,精美、慈悲。夏丏尊一愣,心中染起一种莫名的情绪,眼前的好友,音容未改,却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灵魂。

在那之后,夏丐尊再也不敢在随意与弘一法师说玩笑话语。信仰是一个人的灵魂之花,主宰着人生的轨迹和事业的弃取。正因为对佛教的大彻大悟,才有了他对俗世的大弃大毁。

李叔同一出家,即告别尘世的一切繁文褥节,并发誓:“非佛经不书,非佛事不做,非佛语不说。”

受戒后,李叔同持律极严,完全按照南山律宗的戒规:不做住持,不开大座,谢绝一切名闻利养,以戒为师,粗茶淡饭,过午不食,过起了孤云野鹤般的云水生涯。他在世人的眼中,完全成了一名苦行僧。

这样一种蜕变,在常人看来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许多不知情的人都以为这只是人们以讹传讹的夸张说辞。从富贵里走出来的翩翩公子,到今时今日的破钵芒鞋的苦行僧。人们以此为这是传奇。李叔同却是以一颗平常心淡然地完成了“由儒人释”的转化。

李叔同出家,对夏丏尊的触动很大,夏丏尊在《红衣大事之出家》中如是说:“自从他出家以后,我已不敢再毁谤佛法,可是对于佛法见闻不多,对于他的出家,催出总由俗人的见地,感到一种责任。一位如果我不苦留他在杭州,如果不提出断食的话头,也许不会有虎跑寺马先生彭先生等因缘,他不会出家。如果最后我不因惜别而发狂言,他即使要出价,也许不会那么快速。我一向这责任之感所苦,尤其在见到他苦修行或听到他有疾病的时候。”

后来,夏丏尊也开始接触佛典,对佛法了解多了,他也渐渐地释然,很久以后方才醒悟,李叔同的出家,都是他夙愿所偿,并且都是一种难得的福德,他为他欢喜。而之前的自责和愧疚,也就消散了。

李叔同的出家为僧,受打击最大的,应该是他的两位妻子。因为在此之前,他并没有显示出任何要出家为僧的迹象。他走得很平静,却又太突然。他托友人送自己的日籍妻子回国。他平静地了了尘缘,可他的妻子怎能平静地接受他的安排。曾经的怦然心动,曾经的浓情蜜意,恩爱十年,毫无征兆地就被割裂。她不信他们的爱已经不在。她说在日本,僧人可以有妻子。

同类推荐
  • 不老的情人:杜拉斯传

    不老的情人:杜拉斯传

    1、东方女性眼里的杜拉斯:是妓女也是作家2、1956年10月,杜拉斯因为酗酒入院治疗。即便医生使劲解数,她的情况还是越来越糟。终于她陷入深度昏迷……她的生命行将结束了么?外人看她已经离去,但她的意识飘回了无限延伸的过去。3、1914年4月4日,一个小女孩出生在湄公河的三角洲。时值盛夏,烈日当空。分娩后的母亲倦怠无力。对于女婴,她似乎有些失望,只轻轻唤了一声“我的小可怜虫”,便不再看她。父亲给她起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玛格丽特。越南语:雏菊。4、15岁的杜拉斯在湄公河渡轮上,巧遇中国籍富人李云泰。开始一生中最深刻的一段恋情。也是电影《情人》中描写那段感情……
  • 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家书

    本书选摘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写给子女的上百封书信,信中梁启超“笔端饱含感情”,没有严厉的呵斥,也不做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喷薄而出的慈父之爱。这种爱完全是一位父亲情感的宣泄,赤裸奔放、情真意切。在孩子们面前,梁启超既是一位父亲,又是一位导师,还是一个知心朋友。他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全面发展,同他们谈人生理想,国家大事,婚姻感情。他这种趣味式陪伴式的教育理念,对当下父母的家庭教育,仍有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
  • 大师

    大师

    民国时期,百业凋敝,唯独教育不曾腐败,还算成功,其根源就在于:那个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大师云集的时代。《大师》讲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清华校长梅贻琦,以及蒋梦麟、马寅初、傅斯年、罗家伦等六位民国教育大家的精神所在。蔡元培主张“兼容并包”,提倡“学术自由”,以其雅量、远志成就了北大之“大”。
  • 苏东坡传(林语堂全集4)

    苏东坡传(林语堂全集4)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 绝代芳华,倾城之恋

    绝代芳华,倾城之恋

    她们是爱情与婚姻中的第三者,在爱里挣扎迂回。林徽因、王映霞、孙多慈、高君曼、蓝妮、何蕙珍,徐志摩、郁达夫、徐悲鸿、陈独秀、梁启超……才子与佳人,阴谋与爱情。她们的故事或悲痛或哀伤,或热烈或倾力,用毕生写一个情字。当爱情败给世俗,当激情输给岁月,谁来为爱情买单,谁来为佳人嗟叹?
热门推荐
  • 都市之双界行

    都市之双界行

    “我有一剑,可斩断尘世羁绊。”“我有一剑,可主宰千万人之生死。”“我有一剑,可毁天灭地伐仙主。”“我有一剑,名为君主剑!”肖小宇睥睨天下,望着天边的云彩,仿佛临世仙王,又如不败的君主,雄霸之姿显露无疑。不过在这时,几道叫骂声传来。“有你妹的贱,赶紧地,打扫卫生呢,逼逼个没玩。”“麻溜滴,拖把洗了,把地拖了,没看我们所有人正忙着呢,你发什么疯?”肖小宇嘴角抽了抽,我在异界可是君主,主宰天下人生死,有谁对我无礼,分分钟杀头你信不信?再不爽,灭族都是常有的事,你要我扫地?怎么可能,不可能的好不好?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你们确定?“唉,来了,拖哪里你们说,我做,保证完成任务,包你们满意。”某人谄媚笑道…
  • 雷神王

    雷神王

    白冥玄武大陆角落里一个七线皇城玄火皇城里一个大家族的少爷十岁不到就突破到了武者六重天是玄火皇城第一天才可是被玄火皇城城主暗算丹田破碎变为废人可是白冥意外获得逆天神雷决从此踏上变强之路
  • 不懂心理掌控 你怎么带团队

    不懂心理掌控 你怎么带团队

    你的企业、你的团队有没有遭受到这些重大挑战:业绩下滑,利润萎缩,人才离职,高管焦虑,涨了工资,员工也不领情;部门之间有隔阂,同事之间有纷争;执行总是不到位,看好的人干不好……如果有,如何补救?读懂下属的心,掌控下属的心,从心开始做管理,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常言说,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管理,管的就是人心。而睿智成功的管理者恰恰都是都是洞悉人性的用人高手。本书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企业日常管理的各个层面介绍了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技巧、策略、建议,对提升管理效率、效能具有指导意义。
  • 末世驯兽系统

    末世驯兽系统

    齐海的精神支柱,就是那神奇的驯兽系统。飞禽走兽亦或者两栖昆虫系统都有。只有不断的赚取积分,来兑换那强大的战兽,才能在末世中立足。-----------------------------------------------------------由于文章漏洞较多,差评不少,本人决定改文,下周将不做更新。给诸位带来不便还望见谅!感谢支持本书的读者。书不会断,这点大家可以放心!
  • 论上神的自我修养

    论上神的自我修养

    就是一个窈窕美上神,和一只霸道傲娇的爱情故事,典型的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
  • 天下熙熙

    天下熙熙

    勤奋好学吃苦上进的杨柳生,考入南方大学后,被浪漫的爱情轻松俘获,答应了初恋“在南方市打工相陪”的要求,带着恋人,近乎私奔一般来到南方市求学。白板香,智商、情商俱佳,学业优异,却因父亲的愚昧,初中毕业后不得不辍学回家。她的初恋杨柳生考取大学后,怀揣憧憬,又担心恋人“翅膀硬了就飞了”的她,自作主张,依葫芦画瓢,将生米做成熟饭后,依旧不放心,索性陪伴初恋到南方市打工。外面的世界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而恋人,与她的期望值相差太远,使她“被迫”卷入金钱和爱情二选一的游戏当中……
  • 火影之海贼召唤系统

    火影之海贼召唤系统

    穿越到火影忍者主角鸣人的身上。成功绑定海贼召唤系统。
  • 消失的村庄

    消失的村庄

    我的祖先传说中从那颗大槐树下而来,在途中被管家所害,他的后代们处置完管家后继续前行,在一个凸起的小土包前停下脚步,漫长的跋涉过后,他们又困又乏,这个地方地域不大,草木还算旺盛,再往前走也看不到尽头,他们决定就留在这里了。这一留就是好几百年。几百年后,当年的兄弟们开枝散叶,已经是几百人的小村庄了,现在,这个村庄即将走向消亡……
  • 帝临天:嫡女女狠嚣张

    帝临天:嫡女女狠嚣张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梦,佛奈我何。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青春的日子,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默默关注,偷偷喜欢,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