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83500000002

第2章 日常饮食与健康(1)

合理饮食才是养生之道

中国人的饮食养生之道是什么?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的确,在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中,没有比饮食更为重要、更令人关注的了。

从本质上说,人类对饮食美的追求是一种价值追求。反过来说,对这种价值追求不同,也就导致不同饮食文化的出现。中国传统饮食养生,就是一种由于独特的价值追求而产生的饮食文化现象。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所追求的,并非只是口腹之乐,诸如对玉盘珍馐、色香味全的感官快感,而是更注重其实实在在的养生健身和延年益寿价值。这种文化的内涵在于通过饮食的调养来补益人体之精气神,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五行关系,使人体内部系统和器官功能协调平衡,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明代着名养生家高濂说过一段道尽饮食养生之旨的话:“饮食,活人之本也。是以一身之中,阴阳运用,五行相生,莫不由于饮食。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血气盛,血气盛则筋力强。脾胃者,五脏之宗。四脏之气皆禀于脾,四时以胃气为本。由饮食以资气,生气以益精,生精以养气。气足以生神,神足以全身,相需以为用者也,入于日用养生,务尚淡薄,勿令生我者害我,俾五味得为五内贼,是得养生之道矣。”(《遵生八笺》)

从历史渊源来看,饮食养生堪称所有养生方法中最古老的一种。“神龙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其避就。”(《淮南子·修务训》)这表明古代先民在饮食上通过主观能动性来注意避害就利,这种意识和行为显然已经超越了动物的择食本能,并包含了人类饮食养生文化的基本内涵。传说商代宰相伊尹曾着《汤液经》,以论饮食调配烹饪养生之道。两周之时,饮食养生已经上升为一种以五行学说为构架的理论认识。作为中国古代养生学和医学理论思想的奠基者和集大成者的《黄帝内经》,更将饮食文化置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总结并提出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谨和五味”与“食饮有节”。先秦时期所奠定的饮食养生文化,在汉唐时期得到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张仲景、孙思邈以及崔浩、刘休等人,越发注意探究各种食物的养生遣疾价值,并特别讲究饮食卫生。宋元时期,陈直、邹铉、忽思慧等人,比较强调食养食补食调之道。元代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撰写了中国第一部饮食养生学和营养学专着《饮膳正要》,选收历代朝野食养食疗之精粹,重视饮食避忌问题,实乃古代饮食养生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着作。明清时期,饮食养生更发展到了十分成熟的阶段,饮食养生名家迭出,如明代李梃、龚廷贤和清代的曹庭栋、顾仲则等。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饮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方法,堪称世界饮食文化中的珠宝奇葩。从价值取向来说,中国饮食养生文化惟养生利生为务的目标追求,是独特的。从饮食文化结构看,食养与食疗,药养与药疗是相互依赖、关系密切的两个层次,而食与药在很多情况下又密不可分。从中国饮食养生的主要原则来看,主要有两点:一是食饮有方,二是食饮有节。前者包括对饮食配伍、滋味、烹调等方面的方法要求和原则,是对食物要求而言;后者则是对进食方法和要求而言。食饮有方,包括合理配伍、五味调和、烹调得法、食宜清淡等原则。食饮有节,包括饮食有节制和节度,如因时以食、因时调节、饮食避忌、饮食所宜以及食后保养等。这些都是几千年来聪慧的中国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食物的四气五味是怎么回事?

中药有四气五味之说,食物与药物同源,因此食物也有四气五味。食物的四气,是指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也称四性,连同不寒不热的平性,有人称为五性。因为凉仅次于寒,温与热性质相近,所以实际上是寒、热两个方面的性质。此外还有平性食物,其寒热性质不太明显。食物的“性”与药物的“性”是相似的。食物的性是从食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中概括出来的,与食物的食用效果是一致的。了解食物的性,就能很好地指导人们的饮食宜忌。中医认为,能够治疗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者凉性;能够治疗寒证的药物,大多是温性或热性。《神农本草经》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同样的道理,凡热性温性的食物,就适宜寒证和阳气不足者食用;凡寒性的或凉性的食物,就适宜热证或阳气旺盛者食用。或者说寒证或阳气不足者应忌食寒性或凉性的食物;热证或阳气旺盛者应忌食热性或温性的食物。

食物的寒与凉、温与热,是区别其程度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一般而言,寒凉性质的食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生津、平肝安神、通利二便等作用,如粟米、小麦、大麦、养麦、谷芽、薏苡仁、苹果、柿子、萝卜、梨、紫菜、茶、绿豆、草莓、罗汉果、茭白、冬瓜、丝瓜、茶油、蜜、萝卜、莴苣、芹菜、西瓜、苦瓜、黄瓜、羊肝、鸭肉、兔肉、蟹、蚌蛤、黑鱼等,主要适用于热性病证,临床表现为发热、口渴心烦、头晕头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此类食物也是素体阳热亢盛、肝火偏旺者首选的保健膳食。

温热性质的食物,有温中散寒、助阳益气、通经活血等作用,如姜、葱、韭、蒜、糯米、西谷米、高粱、燕麦、白豆、甘薯、辣椒、酒、油菜、胡椒、南瓜、梅子、山楂、大枣、杨梅、生姜、鸡、黄鳝、带鱼、羊肉、海鳗等,适用于寒性病症,临床表现为喜暖怕冷、肢体不温、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薄等,此类食物又是平时怕冷的虚寒体质适宜的保健膳食。

平性食物,具有平补气血、健脾和胃、补肾等功效,无论寒证、热证均可使用,也可供脾胃虚弱者保健之用,如籼米、大豆、玉米、粳米、黄大豆、芝麻、豆油、面制酱、青菜、荠菜、卷心菜、茄子、冬瓜、橘子、人乳、猪肉、牛肉、鸽子、鲤鱼、鲫鱼等。

不懂得食物之性,就很难正确掌握饮食宜忌的原理。清代医学家黄宫绣说得好:“食物虽然为养人之具,然亦于人脏腑有宜、不宜。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为一理,合则于人脏腑有宜,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损,而即增病促死。”凡寒性或凉性食物都具有清热、生津、解暑、止渴的作用,对热性病或者阳气旺盛、内火偏重者为宜;凡热性或温性的食物温中、散寒、补阳、暖胃等功效,对阳虚怕冷,虚寒病症,食之为宜。

此外,食物还要与四时气候相适宜,《素问·六元下正纪大论》云:“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此其道也。”这就是说寒冷季节要多吃热性、温性的食物,少吃寒性、凉性的食物;炎热季节要多吃寒性、凉性的食物,少吃热性、温性的食物,饮食宜忌要随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总之,食性似如药性,饮食宜忌要根据食物之性,结合身体素质、疾病性质、四时气温变化及时灵活掌握,合理地选择,科学地搭配。

食物的五味,是指食物具有酸、辛、苦、甘、咸五味。五味在开始时是以食物真实的味来阐明食物的性质,但以后由于真实的味所代表的某种功能和作用往往不足以反映该食物的功能和作用,甚至有不相一致的。在此情况下,慢慢发展成某味即代表某种功能和作用,并不与其实际的味相一致,这种味就成为抽象的味,仅是某一食物性能作用的代表而已。食物的五味是从药物的五味转化借用而来的。食物因具有不同的味而各具不同的作用。因性味不同,阴阳属性也不同。如辛甘发散为阳,酸咸涌泻为阴等。五味是中药用以归纳解释药用食物的药理、营养等作用和用于指导临床用药配膳的依据之一。五味虽为抽象代表某种食物作用的符号,但食物的天然味道也确实反映了该食物所具有的化学成分,以味道来说明食物的性能和作用,是有其科学基础的。各种味道都为其相应的成分所致,也各有其作用。

酸味,包括涩味,有敛汗、止泻、涩精等作用,如梅子、杏子等。合理食用,可用于多汗、久泻、遗精滑精等病症,多食则引起筋脉挛缩;酸味与甘味合用,又能生津止渴,可用于津伤口渴。

辛味,有宣散、行气、通血脉等作用,如生姜、葱白、紫苏、辣椒、茴香、荜拨、砂仁、桂皮等,适用于外感表证或风寒湿邪之症。

苦味,有清热泻火、止咳平喘、泻下等作用,如苦瓜、青果、枸杞苗等,用于热性病发热、烦渴、气逆咳嗽喘气、呕哕诸症,多食则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滑泻。

甘味,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等作用,如栗子、甜杏仁、南瓜、葡萄、大枣、饴糖等,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神疲乏力、饮食减少、脘腹疼痛等症,多食则窒塞、滞气,使人满闷不适;淡味附于甘味,常甘淡并称,有利尿除湿作用,如薏米、荠菜、冬瓜等,常用于水湿内停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咸味,有软坚、散结、润下等作用,如海蜇、海带、猪肉等,适用于痰热咳嗽、痞积胀满、大便燥结等症。

中医的五味学说还包含五味与五脏的密切关系。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味所入,酸人肝,辛入肺,苦人心,咸人肾、甘入脾。”《灵枢·五味论》还说:“五味人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饮食五味用之适宜,对人体则有益,若因过分偏嗜则可发生疾病,或在五脏有病之时,也应适当调整饮食五味。《灵枢·五味论》中就说:“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油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哎;甘走肉,多食之令人免心。”《素问·宣明五气篇》也说:“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如不遵循这些宜忌原则,硬行多食,百病必由此而生。正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所说:“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所伤也。”由此可见,食物的五味,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长寿。

饮食的五味不仅要和食物四气相结合,而且也要与四季气温的变化、病情性质和身体素质而定。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食物五味理论,正是指导传统饮食宜忌的重要依据。五味调和,脏腑得益,人体健康;五味偏嗜,或不谨遵宜忌,就会导致五脏失调,则形成疾病。因此,饮食要求知四气,懂五味。

食物的升降浮沉是怎么回事?

食物的升降浮沉,是指药用食物的定向作用,即指药用食物在人体内的四种趋向:上升、下降、发散、泻痢之意。在临床应用方面,病位在上在表如头痛、畏寒、发热当用升浮药;病位在下在里或上逆如大便不通、小便不利或恶心、呕吐可用沉降药;病势下降如久泻脱肛、子宫下垂,当用升浮药等。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功能活动有升有降,有浮有沉。升与降、浮与沉相互失调或不平衡,可导致机体发生病理变化。如脾气当升不升,则浊气下降,表现为脱肛、子宫脱垂等下陷的病症;胃气当降不降,则可表现为呕吐、呃逆等气逆病症。利用食物本身升降浮沉的特性,可以纠正机体的升降浮沉的失调。

一般来说,食物的升降浮沉与食物的气与味有密切的关系,即食物的气味性质与其阴阳属性决定食物的作用趋向。凡食性温热、食味辛甘淡食物,其属性为阳,其作用趋向多为升浮,如姜、蒜、花椒、桃子、樱桃、荜拨、肉桂等;凡食性寒凉,食味酸苦咸的食物,其属性为阴,其作用趋向多为沉降,如杏仁、梅子、莲子、冬瓜、绿豆、梨、马兰头、茄子、丝瓜、黄瓜、茭白等。在常用食物中,沉降趋向的食物多于升浮趋向的食物。

食物的性味归经是怎么回事?

中医学对饮食食物的认识,要比近代营养学对食物认识全面深刻的多。除了上述食物的性味学说,食物的归经理论也同样表明中医学对食物调理养生的认识更加深入而科学。比如,肾虚腰痛腰酸者,若经常食些枸杞子、杜仲、粟子、猪腰等就有利于病人身体的康复,这是因为这些食物都能入肾经,而补肾壮腰,这就是中医学中的食物归经。再如,患有肺虚咳喘的病人,通过经常地吃些山药、冬虫夏草、百合、梨、猪肝等补品,就有利于病人身体的康复。这是因为这些食物都是入肺经的食物,能养肺补肺润肺。

食物的性能表现在归经上。食物的归经是指食物主要对人体某些脏腑及其经络有明显选择性的特异作用,而对其他经络或脏腑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它是根据食物被食用后反映出来的效果,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概括得来的。归经即把食物的作用与脏腑经络联系起来,以说明某药主要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治疗作用,即是食物的主要作用的定位。如柿子、蜂蜜能养阴润燥、缓和咳嗽喉燥,咳嗽咳痰之症属于肺,故以上二物归属肺经;生姜、桂皮能增进食欲,萝卜、西瓜能生津止渴,而胃主受纳,又喜润恶燥,食欲减退、津少口渴之症属于胃,故以上四物归属胃经;枸杞子、猪肝能治夜盲、目昏,海蜇、茼蒿能治头晕目眩,而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视明,肝热上升则目赤肿痛,诸症皆属于肝,故以上四物归属肝经。而如胡桃仁、甜杏仁、香蕉之类,既能润燥止咳,又能通利大便,且所治之肺燥咳嗽、肠燥便秘之症属于肺与大肠,故以上三物归属肺与大肠二经。

食物对人体所起的作用,也有它一定适应范围。如同为补物,也有补肺、补脾、补肾等不同。再如寒性食物,虽同样具有清热的作用,但其适应范围,或偏于清肝热,或偏于清肺热,各有其专。食物同药物一样有一食归两经或三经的。比如桑葚归肝经还归肾经;再如莲子归心经、脾经,还归肾经。

以脏补脏科学吗?

中医学以及民间常有运用动物内脏来调理补养人体内脏虚弱之症的习惯做法。如以肺补肺,以心补心,以肾补肾,以脑补脑等,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唐代医学家兼养生学家孙思邈发现动物的内脏和人体的内脏无论在组织形态还是在生理上都十分相似,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食养食疗经验,创立了“以脏补脏”和“以脏治脏”的理论。

以脏补脏是指食用动物的脏器来补养人体相应的脏腑器官,或治疗人体相应脏腑器官的病变,又称以脏治脏、脏器疗法。如用猪肾来补肾益精,猪肝来补肝明目,用胎盘治疗不孕症等。人们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中,观察到许多动物的脏器不仅在外部形状和解剖结构上与人体相应的脏器形似,而且在功能上也与人体相应脏器相近,从而对相应脏腑有补益或治疗作用。各种动物脏器对人体脏腑器官的作用,各有偏重,如有的偏于补气,有的重在补血,有的偏于补阳,有的偏于养阴。因此,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其特点和人体脏腑器官的具体情况来考虑。但须注意,并非所有的动物脏器都可以用来补养人体的脏器,特别是一些动物的腺体和淋巴组织,如猪的肾上腺、甲状腺等,或对人体有明显的损害,或有比较严格的剂量限制,均不可作为食物使用。

人体不可或缺的食物营养素

宏量营养素有哪些?

宏量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矿物质。

蛋白质

同类推荐
  • 糖尿病营养康复食谱

    糖尿病营养康复食谱

    本书首先总体介绍国人的饮食营养知识,然后介绍糖尿病疾病基础和营养康复知识,以数十道配餐,提供科学实用的营养康复指导。其中关键配餐均列出原材料、制作方法及食用方式,并精选出12道配餐附有实物彩色照片。
  • 小心!大病都有特别的小信号

    小心!大病都有特别的小信号

    人一旦身患大病,整个身心就会陷入无助的恐惧之中,生活暗无天日。大病要早发现、早治疗,当然最好在出现苗头前,就把大病隐患彻底排除。可是,我们却总是忽视,那些能救我们命的,在大病形成前,身体向我们发出的征兆——一种大病特有的小信号:比如时不时头痛。头痛、头晕,看似很平常的小毛病,但您知道吗,这种身体小信号很可能就是由大脑轻度梗塞所导致。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已经发出了求救信号,可多数人态度怠慢,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能看到由脑梗死引起的中风,频频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原因。病来如山倒,等到后悔时就真的太晚了。幸运的是,早一点留意这些信号,及时排除隐患,我们完全能避免这类严重后果。
  • 失眠患者宜忌173条——常见病宜忌丛书

    失眠患者宜忌173条——常见病宜忌丛书

    失眠是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本书着重从饮食、药物、生活习惯、运动和环境等方面着手,以生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失眠症患者的宜忌要点,适合广大失眠症患者阅读。
  •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发展,生存与竞争压力不断增长、日常困扰及突发事件逐渐增多,个体的适应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心理健康问题也由此突显为当代社会最为关注的健康话题之一。心理健康状况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也是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的基本前提与保障。对于年轻一代的中职学生群体而言,身心发展正处于最具可塑性的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在此阶段逐渐形成和完善,因此,通过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来增强心理健康意识,通过学习维护心理健康的技巧和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运用所学知识力所能及地帮助周围人改善心理状况,具有重要的发展性意义,也能为他们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 这样喝最健康

    这样喝最健康

    本书内容包括:健康喝水,不是良药胜似良药;水果蔬菜汁,美味健康好帮手;牛奶与豆浆,哪个更健康;百病之药,小茶叶里的大学问;喝酒有讲究,酒能治病也能致病等。
热门推荐
  • 武祭天地

    武祭天地

    一座山,一滴水,皆成世界.......这是一个灵的世界!
  • 冷酷校草爱上刁蛮丫头

    冷酷校草爱上刁蛮丫头

    “你会喜欢我多久呢?”“永远。”“……永远有多远?”“即使你已经不爱我了,即使你已经忘记了我,即使我已经从这个世界消失,我依然会爱着你。”“乱讲!都不在这个世界了,还怎样爱我啊。”“我会去找一个天使。让它替我来爱你。”只是一台舞台剧,可是却改变了我们的命运。苏子阳,你说过你不会丢下我,哪怕我跑到天涯海角你还是会找到我……可是,你的她一出现,你就去她身边,你把我安雨希当成什么了?你不是说不会丢下我一个人的吗?为什么要骗我?
  • 农村有女初长成

    农村有女初长成

    “为什么?”“为什么你还没有来找我?你是忘了我?”“狠心的女人!”乐子凡重病在床,眼里一片涣散,看不清面前的一切,书童小川哭丧着脸:“世子爷,不能睡,您这一睡……就……就……”他伸手浮空,仿佛想抓住什么,却什么也没有抓住:“我…我就睡一会儿,娘子来了,叫醒我!”说完彻底闭上了眼睛,止了呼吸。作者qq:1633985958
  • 黎明战神

    黎明战神

    神秘石碑坠入地球,引发神秘丧尸病毒爆发,人类未来将何去何从?人类、丧尸同台竞技,到底谁才有资格屹立世界?人类少年南天辰,觉醒罕见光系血脉,是废物还是救世之光?这是一个倔强少年的成长之路,且看他如何一步步走向英雄之路。
  • 死神之韵

    死神之韵

    为了自己所倾慕那个人,西方的少女死神,为了追踪新世界碎片,来到东方世界转生,奈何桥的那头,到底是开始,还是结束,几世几生,这么一个不详的她,是否能进入他的那已经死绝的感情世界1
  • 传世名著百部(32卷):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声律启蒙等

    传世名著百部(32卷):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声律启蒙等

    《幼学琼林》别名较多,程氏所编“幼学”本名《幼学须知》,后人还称其为《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代学者邹圣脉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有人称之为《幼学故事琼林》),遂成为今天我们所见的这一面貌。全文句式整齐,通篇对偶,错落有致,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细细读之,不仅能获得百科知识,更能从中训练掌握对偶技巧,可谓事半功倍。此书篇幅不长,却得以跻身《传世名著百部》,足见其雷鸣电闪影响深远。
  • 绝世天府:空间穿梭者

    绝世天府:空间穿梭者

    她本是仙界之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朝灵力散尽,各路牛鬼蛇神迎风找来。无奈之下带着从秘境获得的一枚空间戒指来了一个偷天换日,获得重生,还阴阳差错获得传说之中的天府,可以自由穿越时空,而且遇到了他。现在的她杀人如麻,却对她付出真心之人会以死相报。她虽灵气深厚,是注定要孤苦一生,可他愿为她放弃一切,让她那颗原本不会再跳动的心再次跳跃。“小丫头,来来来~夫君在这里~”某君笑得十分灿烂“……”某丫头满脸黑线。
  • 半精灵里昂

    半精灵里昂

    一位现代世界的顶级杀手,由于组织出卖,被杀身亡,其灵魂却意外穿越到了魔兽世界中一个半精灵的身上。
  • 玄门修真天帝

    玄门修真天帝

    有一种世界,叫做乱世,有一种无敌,叫做强者,所谓遇强则强,作为这个乱世中的一粒尘埃,苏临成为了引领和平头号的人物,为了变强,征服三界,他不得不走上了玄门修真之路,且看他如何修真为天,走向人生巅峰。。。。。。
  • 契约人生

    契约人生

    一纸契约,揭开他凡人不平凡的一生,契约掠夺大道三千,一个神秘的女人,另一个神秘的世界任他穿越,神挡杀神,魔挡灭魔,如何看一个胆小懦弱的胖子开启逆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