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61100000024

第24章 建设铁的军队(3)

(七)兄弟部队的规劝和建议,要虚心诚恳接受。

(八)见兄弟部队有违反政策纪律时,要经过组织提意见,不许背地议论。

太原前线会师后,部队充满了团结友爱、欢欣鼓舞的气氛。随即,组成太原前线司令部、政治部,同时,成立总前委,统一领导各部队。这几支部队在其后攻打太原城的战斗中,紧密合作,取得了太原战役的胜利,使盘踞山西达30年之久的阎锡山政权,宣告灭亡。

三、苦练出精兵

军队的战斗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包括军队的编组、武器装备、军事思想和部队的精神面貌等诸方面。其中,人是首要的因素。这里的人,是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掌握一定的军事技术的人,是人和武器的结合;是一种群体的人,而不是个体的人。

这种决定战斗力强弱的"人",如何培养?徐向前认为,苦练出精兵。一支能在战场上过得硬的军队,必然是平日训练有素的军队。兵不练不精。平时稀稀拉拉,缺乏严格训练,战时势必放"羊子",吃败仗。尤其是我们人民军队,长期在装备上、数量上处于劣势地位,要想战胜敌人,就更要坚持经常、严格、刻苦的训练,从提高部队的质量上作文章。他说:"部队的士兵和干部训练好了,仗就可以打好,可以减少伤亡,就可以取得胜利。部队训练不好,仗就打不好,就会增加部队的伤亡,战争就会失败。"他还尤其重视新兵的教育训练。认为,一个新兵如果不加训练就拉上火线,那是送死战术。懂得了这一条,自然就要加强部队的训练和教育了。

练兵的内容是什么?徐向前在总结红四方面军练兵实践时指出,所谓练兵,主要是一练胆量,二练技术,三练战术,四练行军,五练作风。这几项是基础的东西。

徐向前进一步分析这几个方面在作战中的重要作用。拿胆量来说,一个新兵,没攀过高,没履过险,没走过夜路,没见过刺杀,没摸过枪炮,上来就去打仗,哪会有多大的胆量?心里不打哆嗦才怪呢。因此,练兵,首先要练胆。战术和技术素养,更是如此。不练习扔手榴弹,能投得远、投得准吗?不练习瞄准射击,能弹无虚发吗?不练习刺杀动作,能白刃格斗吗?不懂利用地形地物,不会修筑堑壕工事,能隐蔽自己,保存自己吗?"艺高人胆大"。战术和技术过得硬,反转来又是增强人的杀敌胆量的动力。平时只有严练苦练勤练,真正掌握一套克敌制胜的过硬本领,战时才能临阵不慌,化险为夷,减少流血牺牲,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

早在鄂豫皖红军建设初期,徐向前就要求部队"加强游击战争的战术训练","加强士兵军事技术","加强连、排、班长的指挥能力",形成了部队的练兵传统。平时练,战时也利用间隙练;不仅好的天气条件下练,风雪交加、赤日炎炎要练;不仅基层干部练,高级干部、机关干部、勤杂人员,也得练。练兵项目有:跪射、立射、卧射,刺杀,甩手榴弹,跳越障碍,强行军,变换队形等。部队还经常进行一些实战演习。战前坚持演练,通过战争实践,不断总结提高,打一仗,进一步。

部队发展起来以后,他根据不同时期的作战对象、地形条件和装备情况,确定不同的训练重点,组织部队进行严练苦练。1933年6月,方面军在粉碎敌人三路围攻后开展的大练兵运动,对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反三路围攻胜利后,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威望,部队和地方武装力量有了很大发展,红四方面军由四个师扩编为四个军。鉴于新兵数量的大量增加,徐向前领导部队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大练兵运动。

这次练兵,从实践需要出发,根据川北的地形特点,重点训练了下列课目:

(1)四大技术(射击、劈刺、甩手榴弹、土工作业)。如射击一项,即包括操枪、射击姿势、测距离、定表尺、瞄准、击发、装退子弹、上下刺刀、枪支的拆装和保管等。要求新战士掌握各项技术的基本要领,达到合格水平;老战士动作娴熟、准确、迅速,精益求精。

(2)山地战斗。包括跑步、急行军、爬山、攀登悬崖、跳越障碍、利用地形地物、变换战斗队形,以及山地战斗(尤其是近战)的一般攻防和追击原则。

(3)夜间战斗。包括紧急集合、判定方位、视力听觉、静肃行进、通讯联络方法、通过障碍物、摸敌岗哨和据点、夜间射击和劈刺,以及夜袭夜战的一般战术原则。

(4)干部的组织指挥能力。包括明了任务、判断敌情、写下决心、运用兵力、指挥位置、机断处理情况、灵活变换战术、图上作业、实地指挥,以及特种战斗(山地、河川、隘路、居民地、森林、夜间)的一般指挥原则和组织实施方法。

在训练中注意培养有专长的部队,是徐向前练兵的一大特点。比如,有的团队重点练夜摸,有的团队重点练攻坚,有的团队重点练防御。由此,在四方面军中形成了许多有特长的部队。这些部队,在战役战斗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注意总结实践经验,加强理论学习,是徐向前练兵的又一特点。军事理论学习曾是四方面军一个比较薄弱环节,在这次练兵过程中,方面军总部专门印发了《与川军作战要点》、《游击战争要诀》、《与"剿赤"军作战要诀》、《军事知识》、《步兵基本动作》、《追击要点》等军事教材,供各级指挥员学习。尤其是曾中生写的《与"剿赤"军作战要诀》,着重阐述了红军反"围剿"的战略战术问题,对红四方面军的作战经验作了深刻总结,使之系统化和理论化。比如,该书把红军反"围剿"的主要战法归结为:(1)内线作战,各个击破;(2)专击敌人联络点;(3)前进包围,后进包围;(4)专门抄击迂回;(5)声东击西,避实击虚,专以飘忽行动击敌要点;(6)围攻一点,消灭援兵;(7)诱敌深入,集中力量而消灭之;(8)布置大的游击战争网;(9)尽力发挥夜战的效果;(10)突出外线的攻击。书中还详细介绍了红军进行山地、河川、居民地、森林及夜间战斗等,应采取的战术原则和注意事项。通过学习这些教材,使许多具有实战经验的指挥员,在理论上大大地提高了一步。

在练兵运动中,徐向前和方面军领导还把政治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目的是提高部队的阶级觉悟。扩编后的红军,新成分大量涌入。他们一般都对红军具有朴素的认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怕打仗,有的违反纪律,甚至有的开小差。在军队和地方的关系上,有的军队干部搞"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起地方干部。为解决这些问题,军、师、团三级政治机关,分别举办了政治干部训练班和党、团训练班,学习《干部必读》、《党员须知》、《连指导员须知》,对广大政工干部和基层党、团员骨干,进行短期轮训。对广大战士,则普遍以中共"六大"的《十大纲领》、《红军战士读本》、《红色战士必读》、《红色战士丛书》为教材,着重解决为什么要当红军和怎样才能当好红军的问题。在政治教育中,还采用唱歌、竞赛、读报、讲故事、办墙报、开文娱晚会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寓教于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次大练兵运动,在军事、政治以及后勤工作上,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部队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

通过开办学校,培养军政人才,是徐向前练兵的又一重要方面。红四方面军涌现出大批能征善战的指挥员,是与徐向前的这一训练方法分不开的。

还在鄂豫皖红军建设时期,徐向前就强调开办学校,培养干部。他说:黄埔军校第一期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培养了那么多能带兵打仗的人,值得红军借鉴。为此,他专门抽出一个大队的建制机构,开办干部学校。1931年1月,正式成立中央军政干部学校第四分校(后改为彭杨学校)。到川陕根据地后,彭杨学校继续开办,后又改为红军大学,并成立了随营学校。徐向前还十分关心军校的教学,经常到校检查工作,有时自己还亲自授课。他还规定,各部队不管任务多重,都要按期抽调干部入学提高,不准讨价还价。

战争年代,部队作战任务频繁,有时来不及进行战前训练,徐向前就坚持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结合战役战斗的实践来锻炼部队,培养干部。

临汾战役是一场十分艰巨的攻坚战役。就部队本身而言,当时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条件。有利条件是,部队士气旺盛,求战心切。不利条件是整个临汾前线,除了八纵一个旅、十三纵一个旅较老一些外,其余都是刘邓、陈赓兵团过黄河以后组建的,或是在临汾战役发起前组建起来的。许多部队是道道地地的"游击队"。部队人员新,装备差,更缺乏攻坚的经验。

为解决这一困难,徐向前确定一条方针,要在战场上开展攻坚训练和新式整军运动。他说,实践出真知,战场本身是最好的课堂,要实行战地练兵,从攻坚中学习攻坚。

为了从实践中培养提高部队,徐向前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及时总结战斗中的经验教训,以此来提高干部教育部队。在攻击临汾东关时,每次战斗他都要在高地上进行观察,战斗结束后,他都要把参加战斗部队的突击班、排长和战斗小组长找到他的住地,听他们详细汇报,和他们一道总结经验教训。过些时候,他就把团以上干部集合起来开会,由他作总结报告,详细地分析战斗的成功和失败。像这样的会,整个战役中开过多次。

就这样,在临汾战役72天中,徐向前始终贯彻边打边练的原则,硬是通过临汾攻坚战,把这一股一股的游击队,边打边培养出来了。就是依靠这支部队,很快又打了一个消灭阎锡山正规军7万,地方军3万的晋中战役。当年跟随徐向前指挥作战的一位老同志回忆说:"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是我亲身经历的,没有丝毫含糊。徐老总是建军、指挥打仗,难得的人才,不愧为伟大的军事家。"

四、培养优良的战斗作风

攻下临汾城后,徐向前发现有一股逃敌,便命令某部去追歼。当时部队已打得十分疲劳,连续十多个小时未吃饭了,而且部队打得也很散,正在准备休整。徐向前问明情况后,毫不含糊地说,再坚持五分钟,打完仗后再吃饭休息,团长、营长走在头,集中一个班走一个班,集中一个排走一个排,非将敌人消灭不可。当时部队有些迟疑,但在徐向前的命令下,还是硬着头皮冲出去,完成了追歼任务。事后,战士们深感徐向前司令员的指示英明正确。因为我们最疲劳的时候,敌人更疲劳。此时不打,岂不遗患将来。徐向前提出的关键时刻"坚持最后五分钟",成了广大指战员在困难时刻最响亮的口号。

晋中战役时,担负董村阻击任务的部队,是十八军分区的第四十一团。这个团面临的敌人是阎锡山具有现代化装备的经过严格训练的野战军的攻击。敌人上有飞机,下有装甲车、火炮、轻重迫击炮70余门。四十一团全体指战员发扬了顽强的战斗作风,连续四昼夜,先后击退了敌人九个加强团的连续进攻。敌总指挥赵承绶和三十三军军长沈瑞亲自上阵督战,始终未能攻破董村阵地。部队打得最艰苦的时候,该团三营只剩下政治教导员、指导员和排长各一人,战士也只剩下三五人。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候,徐向前命令:"就是打剩下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坚决守住董村防线,谁放跑了敌人,谁负责!"

在部队的英勇抗击下,敌人终于被打退了,董村阵地守住了。

这是徐向前指挥作战的两个片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徐向前指挥的部队顽强的战斗作风。这种战斗作风,是徐向前在长期建军和作战实践中着力培养出来的。

徐向前认为,作风就是战斗力。一个革命政党,要有好的党风,才能团结群众,实现自己的纲领、路线。同样地,一支革命军队,也必须具有好的战斗作风,才能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由此,他在红军时期就十分注意部队作风的培养。他把红四方面军在长期的作战实践中形成的战斗作风概括为"狠、硬、快、猛、活"五个字,认为这是红四方面军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是这支部队能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而不被敌人和困难所压倒的重要因素。在《历史的回顾》中,徐向前对红四方面军的战斗作风作了生动的介绍和深刻的分析。

首先是狠。

徐向前认为,在体现红四方面军战斗作风的五个字中,这个"狠"字,是首要的、根本性的东西,贯穿于红四方面军的全部战斗活动中。不论打小仗或打大仗,游击战或运动战,进攻或防御,正面突击或迂回包围,分散袭敌、扰乱或集中主力歼敌,内线转战或外线出击,一言以蔽之,部队从上到下,自始至终,都有一股狠劲:有敌无我,有我无敌,不消灭敌人,决不甘休。

徐向前还指出了这个"狠"字的具体表现,他说:那时,部队作战一不为钱,二不为官,一心一意要消灭敌人。指战员不是怕打仗而是盼打仗,巴不得天天有仗打,天天捉俘虏、缴武器弹药。如果一两个月不和敌人交锋,下面急得像开锅似的,意见一大堆,领导上要做许多思想工作。相反,战斗任务一下达,几乎用不着费唇舌,下面就忙活起来,人人生龙活虎,个个摩拳擦掌,把枪支、子弹、草鞋、干粮袋弄得好好的,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徐向前继续分析说,打仗,不仅要吃大苦,耐大劳,而且要流血,要死人。战役战斗的准备和进展过程中,连续行军,连续作战,顶酷暑,冒严寒,喝不上水,吃不上饭,几天几夜睡不上觉,是家常便饭。每个战役战斗的胜利,都要付出血的代价---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伤亡。然而,部队硬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了彻底消灭敌人,解放受苦受难的工农大众,什么饥寒呀,苦累呀,危险呀,伤病呀,流血牺牲呀,通通不在话下。"怕死不革命,革命不怕死!""不消灭敌人,不是英勇的红四方面军!"是广大指战员的响亮战斗口号。只要枪声一响,指挥员把驳壳枪一举,喊声:"同志们,跟我来!"战士们就奋不顾身,前仆后继,扑向敌人,直至将敌人摧垮和消灭。大家把在战场上的英勇牺牲叫做"革命到底",认为这是一个红军指战员的神圣归宿,因而也是最大的光荣。

同类推荐
  • 刘胡兰传(马烽经典作品集)

    刘胡兰传(马烽经典作品集)

    《刘胡兰传》描写了刘胡兰从10岁参加儿童团,不到14岁便入党,当上了区妇女干事,15岁便牺牲在国民党的铡刀下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刘胡兰烈士的光辉事迹,鼓舞了千千万万男女青年的革命热情。千千万万的男女青年们,正在继承着烈士的遗志奋勇向前……
  •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作者在满怀激情地赞美汪海以及双星集团所创造的业绩的同时,也没有避开使他们引起争议的一些问题,比如:借用佛教文化的某些说法来加强企业管理,请观音菩萨的佛像为双星信团值班站岗,以及在《鞋道》的最后一章“双星走好”进而提出的供汪海思考的若干忠告,等等,都写得妙趣横生,而又颇有深度。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 孙中山先生传

    孙中山先生传

    一位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简任官员、国民党党史专家笔下的孙中山先生!本书注重整体,叙事比较确切扼要,裁剪适当,条理明晰。作者广泛搜集大量的资料,并经过认真考订,基础较为深厚,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一定的史料价值。原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大学教授段云章先生评价此书:“首先,虽非历史唯物主义者,但也较好地理解到时代潮流、社会环境和伟人言行的互动关系。其次,著者本着他自定的治史须”根据事实,加以论述“的原则,广泛考订资料,并做了实地调查。
  • 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

    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

    本书里收进了毛泽东对终生难忘的世界友人的评点及其这些友人的传记。毛泽东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和革命正义立场的人,他受憎分明,对支援过中国革命的白求恩、柯棣华等世界友人,他的评述饱含着无产阶段的深情厚谊,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长期团结一致、和平共处、睦邻友好的意愿和真实写照。本书作者全面地反映毛泽东对历代巾帼红颜的评价并将她们的生平传记予以介绍,以便读者了解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女政治家、女革命家、女文学家及杰出的巾帼英雄。
热门推荐
  • 绝对占有,相对自由!

    绝对占有,相对自由!

    经历不同哪来的感同身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念人各有别如果每个人的话你都耿耿于怀你这一生都会被困住这世上多的是伤口撒盐的畜生而不是救死扶伤的医生别指望有人能心疼你为你抗下所有你要做的只不过是迎着冷眼和嘲笑一直走下去披荆斩棘痛苦自己扛眼泪自己尝生活不过一杯酒醉完了还有路要走我们也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行走在人群中我们总是感觉有无数穿心掠肺的目光有很多飞短流长的冷言最终乱了心神渐渐被缚于自己编织的一团乱麻中你要清楚其实你是活给自己看的没有多少人能够把你留在心上?
  • 二区到六区

    二区到六区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春色来仪

    春色来仪

    陈仪重生了,替爹娘报仇,养大弟弟,保护自己。顺便再找个相公好好过这一辈子。要做的实在太多!
  • 篮球痞子

    篮球痞子

    一个家庭破碎后自我封闭的少年,因为篮球而重获新生。搞怪,恶作剧,调戏妹子,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痞子;突破,大灌篮,终结比赛,球场上请叫他神!谁说痞子就不能与篮坛巨星们一起战斗,争夺NBA总冠军?手握篮球的他只坚信:即使这个世界抛弃了我,我还有篮球。只要终场哨声没有响,我们就要像疯子一样战斗下去!
  • 我回魂后那些年

    我回魂后那些年

    我叫韩立,从下生之时起,便注定要与鬼神打交道,因为我是天生先生命之人!虽拥有二鬼把门,却被怨灵设局落得身死,后十三叔助我回魂,并教我修习道家无上宝典《金篆玉函》,走遍神州大地,所见形形色色。玄学五术、转世重修、奇门遁甲、道佛儒巫、南茅北马、阴尸怨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和竹马假结婚成真了

    和竹马假结婚成真了

    一纸婚书,两本结婚证重新将某男女捆绑。“赫先生,我对你没感觉,我只是应了父母之命!”赫岁动了个委曲求全的念头,把颜静好娶回了家,哪想这个婚前说不爱的傲娇女人完全赖上了他。“赫先生,太太……她和人家打赌花巨资买下了两个大型商场……”“这小女人还知道帮我花钱?挺好的!”赫岁挑了挑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对生活的认知

    我对生活的认知

    本文以自传为主讲述的是我本人,从小性格内向带给我许多困扰;现在十八岁了也早以经不在校园到职场奔波却始终迷茫一事无成每天碌碌无为今天决定打起精神好好做事第二天又变得懒散。谢谢各位能看到
  • 巫女也会萌

    巫女也会萌

    从小就没有感情的她,什么都不懂。直到有一天,她也可以上学。入学第一天,全校沸腾。同学异样的眼光,对她毫无杀伤力。这是什么意思?她不懂。到了那一天,他来了。人们的眼光,话题,都被他夺取。可是,这并不是他所在意的。少年爱慕的眼光,死死盯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