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5500000031

第31章 大清(2)

当时明人称之为"边墙"的长城主要是为防备蒙古族内侵而修筑的,但大明的皇帝几乎没有想到,屡次破墙入关,进入紫禁城、取代自己江山的虽然也是少数民族,却不是重点防范的蒙古族,而是疏于防范的女真人。这恐怕关键在于努尔哈赤适时的休养生息政策吧。这一政策无疑也起到了混淆视听的效果--使明王朝没有果断地出兵扼杀逐渐强大的建州女真部。

努尔哈赤在以武力攻伐的同时,常用联姻联盟来笼络人心、招抚各部。他不像生在汉家的崇祯皇帝那样被实际上早已过时的传统礼教的繁文缛节缚住了手脚,只能在狭小的空间里做垂死的挣扎。努尔哈赤有足够自由的空间施展拳脚。他可以毫不避忌地与敌对力量联姻联盟。只要是于他实现一统天下有利,他就与之联姻联盟。努尔哈赤的继任者皇太极的生母就是女真各部中曾经最为强悍的叶赫部落的一个贝勒的女儿。而这个最为强悍的叶赫部却是淮南蒙古的一支建立的。事实上,后金至清初,满族统治者为巩固后方,全力攻明,对北方蒙古各部采取联姻政策,与他们结为儿女亲家,加强了血缘关系,因此,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福晋、侧福晋以及他们子孙的后妃有不少都来自蒙古各部,特别是科尔沁部。同样,太宗及太宗以后,也有很多清室公主下嫁到科尔沁部。

相对于汉人皇朝强烈而狭隘的大汉族才是正统的观点,塞外的草原游牧民族的先进意识由此可见一斑。

崇祯背后表面看上去仍然是一个泱泱大国,内里却因内忧外患早已残败不堪了;努尔哈赤马背上打天下,戎马倥偬仗剑飘零一生,可他所到之处,一个真正的王朝正在崛起!

2.八旗制度,军队扬威

努尔哈赤迅速崛起后,得到了明朝的承认,陆续晋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明朝武官的二品散阶。女真人中,努尔哈赤是继海西哈达名酋王台之后第二位得此殊荣的),成为女真各部中官阶最高、职衔最显的有名酋长,这大大提高了其政治地位,加速了其统一女真的进程。早在他晋为都督佥事成为"建州王"时,就引起了女真其他部落的猜忌。当时女真最大的部落叶赫部感到自己的优势受到了威胁,向努尔哈赤提出了领土的要求。遭拒绝后,叶赫部纳林布禄便率领哈达、辉发部,联合满蒙九大部落攻打建州。

九部联军分三路向建州古勒山进军。开战前夕,探骑回报说敌军的灶火跟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得数不清。努尔哈赤听后却倒头继续呼呼大睡。妃子富察氏沉不住气推醒他:"都火烧眉毛了,你怎么还能睡得着觉?难道你是乱了方寸,心里害怕?"努尔哈赤答道:"我如果真是害怕的话,怎么可能睡得这么安稳?我知道叶赫迟早要来,因不知确切时刻而挂心,现在他们既来了,我倒是心安了。何况我顺天命安疆土,叶赫部纠集九国来犯我,是逆天而行,我有什么可怕的。"

果然,这场战役努尔哈赤以少胜多,击败了九部联军。叶赫于是遣使向其通好,将东哥许给了他。当初为拉拢乌拉部,东哥是许给了乌拉部布占泰的。谁料战场上布占泰被俘,东哥的父亲布寨也战死,东哥却向哥哥布扬古贝勒说:"努尔哈赤是杀父仇人,谁能够杀了他,我就嫁给谁。"于是,叶赫部以"杀努尔哈赤"的条件向诸部落公开为东哥征婚。结果努尔哈赤以悔婚夺婚为借口,一举灭了海西女真哈达、辉发、乌拉三部。东哥后来嫁到了蒙古部,仅一年就郁郁而终了。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在黄、白、蓝、红四旗基础上增设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四旗,合为满洲八旗。置分散女真人于旗下,旗人"出则备战,入则务农",对于旗主,分属君臣,除了从事生产外,还有纳税、服力役和当兵义务,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八旗兵制初创时,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组织,具有行政、军事和生产三种职责。八旗之编制,每三百人设一佐领,每五佐领设一位参领,每五参领设一都统。都统即旗主,旗下统领七千五百人。各旗旗主,都由努尔哈赤的子侄亲属充任,在本旗内,都统地位有如一国君主,旗下一切人员都必须完全服从旗主的命令。努尔哈赤本人则是八旗的最高统帅。他统率下的八旗兵军纪严明,训练严格。凡出征,令"死兵"在前冲杀,"锐兵"随后跟进,战后赏功罚罪。八旗初建时,不但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产职能。

阎崇年认为,八旗制度是以八旗为纽带,将全社会的军事、政治、经济、行政、司法和宗教联结成一个组织严密的社会机体。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的一个创造,是清朝的一个核心制度,也是清朝定鼎北京、入主中原、统一华夏、稳定政权的一个关键。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所统领的八旗军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部队。

李治亭评价八旗制说,如同其先世金代女真人所创"猛安谋克制",都是本民族的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过巨大作用。此制为努尔哈赤原创,仅编满洲八旗与一蒙古旗而止。毕竟是草创,缺失多有。真正把八旗制完善而定型,还是皇太极完成的。他增建汉军八旗与蒙古八旗,是对八旗制的进一步创建;又把此制推广到内蒙古(李治亭《必须还历史以真实》)。

努尔哈赤是战神与国师的完美结合体。换言之,他身兼文武,行军治国俱佳。尤其是八旗制的制定与实施,堪称一代创举。其祖先曾受辽人控制,辽人当初实行的就是"分而治之"、"以女真治女真"的政策。努尔哈赤巧妙地施展了一招移花接木,将辽人当初制服自己祖先的政策运用得更加水到渠成,引领族人走向了强盛。

八旗制度确立的第二年,也就是东哥死的那一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大金",年号"天命"(史学界称为"后金")。当年女真的杰出领袖完颜阿骨打之所以定国号为"金",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努尔哈赤将自己建立的新政权仍叫做"大金",寓意也在此。

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二月召集贝勒、诸臣讨论方略,具体制定了攻打明军、兼并女真叶赫部、最后夺取辽东的战略方针。接下来便着手厉兵秣马,扩充军队,刺探明军军情,积极从事战争准备。

在1618年伐明以前,努尔哈赤与明廷之间的周旋有如泥鱼。泥鱼是一种不惧怕干旱的鱼,遇上久旱水涸的时候,就会全身裹上泥,滚上几天,有了水便立刻从泥壳中爬出,又照旧游来游去。努尔哈赤在征战统一女真时,每遇到明廷的阻挠,几乎都采取了妥协的姿态,以混淆最强大的对手明王朝的视听,等到他与明廷剑拔弩张的关系有所改善了,这才继续进行他的征战统一进程。

有了强大的政权与军事实力做后盾,努尔哈赤一反他一贯"效忠"明王朝的态度,开始要大干一番了,于是1618年4月13日他以"七大恨"誓师伐明。

"七大恨"总体上就是对明王朝欺压女真的一种申诉。其具体内容依据记载不同稍有出入,《明神宗实录》卷五百六十八和《满文老档·太祖》卷六都有记载,一大恨是明政府杀其父亲和祖父;第二恨明廷"护卫叶赫";第三恨乃伐木之争中,明廷背弃誓约,扣押女真使者,硬要女真献出十人送死;第四恨为明廷强出兵帮助叶赫,致使努尔哈赤的未婚妻转嫁蒙古;第五恨明廷遣兵,驱逐祖祖辈辈居住柴河、齐拉、法纳哈三路耕田种谷的女真,"不容收获";第六恨明廷听取叶赫谗言,遣人持函,"备书恶言",侮辱建州。第七恨是明廷逼迫努尔哈赤退出已经吞并的哈达地区。

《明满关系的变化与清朝大军进驻辽东》一文中说,"七大恨"的具体仇恨,固有很多不尽准确之处,但努尔哈赤利用这七件事说明的主要论点,来表达女真对明朝政府暴政的愤怒,却不是没有根据的。"七大恨"集中反映了女真十分痛恨的两个问题,一是明朝政府欺凌女真,二是明朝反对女真各部的统一,这是千真万确的,是为两百多年双方交往的历史反复证实了的。明朝的所有皇帝,哪怕是沉湎酒色二十多年不上朝的昏君万历帝,都自命为承奉天命的真命天子,要女真尊他为"天皇帝"。辽东文武官将,也是高不可攀,贱视"诸夷",称努尔哈赤为"奴儿哈赤"、"奴酋",称建州为"东夷",称蒙古为"西虏",一切少数民族都是"蛮夷",都是低贱之人,对之任意欺凌,百般盘剥。

在努尔哈赤方面来说,"七大恨"所表述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目标,是正义的,是合情合理的,对激励女真(满族)奋发图强,英勇冲杀,反抗明朝政府的压迫,起了巨大的作用。

但就明王朝而言,所谓的"七大恨"未尝不是借口,是欲加之罪,甚至是无赖污蔑。

两天后,八旗军直抵抚顺。抚顺虽然是明王朝在辽东的驻守重镇,但当时抚顺城只有守兵一千余人,城池也不坚固。据王皓沅《细说清宫十三朝》中载,攻打抚顺城时有汉人范文程献计智取。于是天命汗努尔哈赤依了他的计策,未攻城前先遣人到抚顺马市造谣说:"明日有三千商人来做大市"。第二天一大早,努尔哈赤的先遣部队扮作商人模样,"诱哄商人军民出城贸易",以便与攻城的主力军里应外合。这不免使我们联想到特洛伊木马,围攻9年后,到第10年,希腊将领奥德修斯献了一计,就是把一批勇士埋伏在一匹巨大的木马腹内,放在城外后,佯作退兵。特洛伊人以为敌兵已退,就把木马作为战利品搬入城中。到了夜间,埋伏在木马中的勇士跳出来,打开了城门,希腊将士一拥而入攻下了城池。

抚顺守将李永芳在得不到援军的情势下突遇袭击,措手不及,接受了后金的招降。八旗军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抚顺,接着顺道又夺取了东州、马根单等城堡百多个,共计掳掠人畜约三十万,编降民千户。二十一日,班师途中全歼闻讯前来救援的辽东总兵官张承胤、副将颇廷相,杀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及千把总等官五十余员,获马九千匹、甲七千副。五月,攻克明的抚安堡、花包冲堡、三岔儿堡等大小堡十一个。七月,后金军攻入鸦鹘关,攻占清河堡。至此明抚顺以东诸堡,大都为后金所占。

努尔哈赤厚待抚顺降将李永芳,擢升他为副将,还把孙女嫁给他,尊称为"抚顺额驸",并赏赐降民大量牛、马、猪、犬、衣物、房、田,依照明制设官,令李永芳统管降民千户。

明廷与后金议和不成,于是一场更大规模的战斗迫在眉睫了。明廷任杨镐为辽东经略,调兵遣将,筹集粮饷,置购马炮器械,进行战争准备,决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旨在消灭后金的战争。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杨镐对云集辽沈的明各路大军二十四万(一说十一万,一说四十七万)制定了作战方案:兵分四路,先分头进军,而后合聚赫图阿拉,一举围歼后金军。

一向重视侦察敌情的努尔哈赤,对明军的动态早就了如指掌,后金举国皆知大战将临。想当初,九部联军来攻时,建州兵将"皆失色",十分惊恐,军心不稳;现在,虽然面对号称四十七万的天朝"圣兵",敌众我少,八旗劲旅却镇静自若,从容应战。这一战关系到后金的生死存亡,正如兵法所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对于八旗军而言,这一战必打而且必胜。不打退明军的进攻,努尔哈赤家族固然要被斩杀无遗,八旗官将士兵也在劫难逃,整个后金就要被彻底消灭,至少是大部被诛戮,残存的少数"顺民",也必然要再遭明帝奴役,重新为明廷统治。于是八旗将士坚定了他们必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心,对大军压境无所畏惧。

根据众寡悬殊的实际情形,努尔哈赤料明军东、南、北三路因道路险远,不能很快就到,明智地制定了"恁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他将六万八旗兵齐集赫图阿拉附近,准备首先击溃孤立冒进"违期先时出口"的明西路杜松军。杜松将主力驻守在萨尔浒,自己则率一万兵力攻打界凡城。明军人数虽众,但一分再分,兵力不集中,刚好给了努尔哈赤契机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

努尔哈赤派大贝勒代善率两个旗的兵力增援吉林崖,截击杜松,使杜松两部不能互援;自己则亲率六个旗的将士进攻驻守萨尔浒(位于赫图阿拉西一百二十里,今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的杜松军主力。八旗军到达界凡以东时,努尔哈赤决定"先破萨尔浒山所驻兵,此兵破,则界凡之众,自丧胆矣"。萨尔浒的明军遭到突然攻击,伤亡惨重,溃不成军,纷纷逃往萨尔浒河西岸,结果在得力阿哈一带全部被歼。努尔哈赤随即驰兵会师代善,使杜松军在吉林崖下,陷入重围,一场激战过后,"死者漫山遍野,血流成渠,军器与尸冲于浑河者,如解冰旋转而下",杜松阵亡,明主力西路军全军覆没。

第二天,努尔哈赤又马不停蹄挥师攻击进至尚间崖的明北路马林军。努尔哈赤抓住明军不熟悉地形,行军迟缓以及各路军自顾不暇,根本不能互援的弱点,充分发挥八旗军长年惯于在白山黑水之间骑射的优势,击溃了北路明军。紧接着移兵南下,迎击明东路刘廷领军。刘廷治军素以严整著称,行则成阵,止则成营,炮车火器齐备,装备精良。努尔哈赤针对刘廷军的这一特点,制定了诱敌速进、设伏聚歼的战术。当时,刘廷军不知西路、北路已经失利,正向距赫图阿拉五十里的阿不达里冈行进。努尔哈赤自己率四千兵守城,一面将主力军派往阿不达里冈设下埋伏,一面着一批兵卒持着杜松令箭冒充明军,谎称杜松军已逼近赫图阿拉,要刘廷速进,与杜松会师攻城。刘廷中计,下令轻装急进。东路军到阿不达里冈时,遭到伏击而惨败,刘廷阵亡,协同刘廷作战的朝鲜军队被迫投降。

杨镐坐镇沈阳,掌握着一支机动部队,但对四路明军,却未能及时作出任何策应,直到三路全溃后,才慌忙急令南路李如柏军撤兵。后金军作势佯装追击李如柏撤军,明朝军士惊恐逃窜,自相踩踏,死伤千余人。至此,萨尔浒之战以八旗军的全胜落下了帷幕。

萨尔浒之战,是八旗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一次著名战役,是明廷与后金争夺辽东的关键性一战。后金军以处于劣势的兵力,五天之内即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十多万人,缴获军用物资无数,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此次大获全胜,后金政权更趋稳固,并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

叶赫部也参加了这次战役,以助明军一臂之力,见明军溃败便慌忙撤退。明军自遭此惨败后,被迫采取守势,在战场上完全陷入了被动,辽东局势日趋危急。为挽回辽东局势,明朝派熊廷弼经略辽东。于是努尔哈赤调转兵锋,集中力量进攻叶赫,并发下誓言:"不克叶赫,誓不回师!"布扬古被杀,叶赫部宣告灭亡。努尔哈赤将叶赫的平民迁到建州,入籍编旗,变成了自己的臣民。

至此,努尔哈赤终于在他的有生之年基本完成了女真的统一大业,前后花费了三十六年的时间,从"遗甲十三副"到"北自蒙古,南至朝鲜,同一语言者俱征服"。努尔哈赤确实是女真民族的骄傲。

同类推荐
  • 回到崇祯末年

    回到崇祯末年

    一个活在现代的普通人复生在崇祯末年,这个兵荒马乱,瘟疫横行,天灾不断的恐怖年代。本着家财万贯,仗着半调子的现代知识,想泡尽秦淮八艳,关外满清虎视眈眈,白莲教造反,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在这危险年代要如何才能出人头地呢?当忠臣还是当汉奸全在一念之间。
  • 南陈往事

    南陈往事

    南陈,一个即将腐朽的国家。
  • 全面战争之一岁出走记

    全面战争之一岁出走记

    全战三国一岁的孩子居然会野心勃勃只身出走究竟为何?出走之后又如何立足?原来如此!
  • 十辰石

    十辰石

    长生锁,谓之迷锁,亦作锁魂符,留魂续命之用。秦年间初现,初传乃是始皇帝命方士,以天降奇石打造而成。然大成之日,诡异消失,后下落不明。嬴政遂派方士徐福出海找寻,奈何徐福亦不知所踪,而后不了了之。沧海桑田,逾两千余年,迷锁重现人间。消息出,天下人趋之若鹜。不想此物竟牵连着无数个巨大的秘密……
  • 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皇后,用智慧改写着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也改写着封建王朝的命运。如果说,《甄嬛传》是一个女人的一场精彩,那么,这里就是一堆女人的一堆精彩!皇后作为寄生于封建统治权力的顶峰——皇帝周围的一个群体,她们对封建政治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不了解皇后,也就不大可能全面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万物女神

    重生之万物女神

    “虾米?我重生了?”——被车撞死的南宫影馨重生在刚刚出生的时候,获得了一个小世界。修仙?灵泉水,炼丹,炼器,天材,地宝……姑奶奶我全都有。(这只是我突然想起来写的一本。不喜勿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日升华

    末日升华

    末日即将来临。人类即将蜕变。奋斗吧,为了一切。
  • 杀戮大道

    杀戮大道

    剑乃杀器,兵器之皇者;剑之极道,莫非剑皇!少年本是天帝之子,流着鸿蒙祖血而生;身拥至强法诀武技,集天界万千宠爱于一身!可一朝被打落凡尘,只能孤单成长于一个下界小大陆!年至十六,被书院判定为天道的弃儿,遭天弃不能修炼,小小少年又该何去何从?孤身卷入阴谋,至亲无端被杀,天下满目皆敌!少年仗剑怒起,一个人,一把剑,斩天道、碎命运,剑动九天,走出一条杀戮大道,却留下一个无尽传说!
  • 无限扩张的世界

    无限扩张的世界

    这是一个初始面积只有100平方公里大小的世界,但是每隔一段时间这个世界就会迎来一个新的怪物,与此同时,世界也会同步扩大。标签:游戏,召唤,无敌
  • 佣人与我

    佣人与我

    半工半读的高莺莺,每天很认真的生活,虽然她有着看上去很优越的家庭,但是她忘不了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发生的事情,她告诉自己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的母亲,就在这时生活悄悄正在发生着变化,“你好,小姐,您有时间吗?”抬起头面对着阳光,她本能的眯起眼睛........
  • 快乐工作

    快乐工作

    工作是物质基础,快乐是精神享受,快乐工作是以愉快的心情、快乐的心态面对工作,把工作快乐化,在工作中享受快乐。本书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使自己的工作快乐起来,使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精神、积极的行动和忘我的工作状态,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创造价值。
  • 总裁大人的甜宠

    总裁大人的甜宠

    一个她从最开始的俏皮可爱变成后来的成熟性感。另一个她从最开始的单纯善良变成后来的孤单防备。只是还有那些从未变过的人,比如温和优秀的他,还有坏坏不羁的他。时间就是这样,把本来没有交集的人,这样串联在了一起,成了热闹而孤单的戏码。但最后是毁灭,或是重生,只能看他们的造化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半糖温柔

    半糖温柔

    苏烟怎么也想不到交往了四年的男朋友会为了前途而选择另一个世家女,既然这样,那她选择放手。可是对方却不依不饶,几次出现在她面前秀恩爱!她忍让,对方却越发嚣张。苏烟:“我已经有男朋友了。”谁知她在马路上随便找的男人竟然这么优质,而且还全力配合她。她感动的想以身相许,结果人家说,他需要一个能洗衣做到拖地的人。苏烟傻兮兮的被带回家,发现自己的老公是一个不得了的人,而且她什么都不用做,只要被宠爱就行了!婆婆:“宝贝儿媳妇,这是婆婆炖了几小时的汤,快喝。”公公:“你那些客户要敢欺负你,你就告诉我,我让他们消失!”老公:“我老婆是我的,你们谁也别想霸占!
  • 陪你伸手摘星

    陪你伸手摘星

    前世,他是功高震主的异姓王,她是名动天下的天才琴师。他和她的相遇,是命中注定,是在劫难逃。十年筹谋只为她一人破。你赢,我陪你携手天下;你输,我陪你黄泉碧落。今生,命运让他们再次相遇,唯有紧紧抓住对方,方能不负这次次轮回,这悠悠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