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5500000017

第17章 大唐(7)

谁一旦尝到了权力这有毒之蜜,便将渴望终生拥有。武则天自然也不例外。新帝的继位意味着自己政治大权将会旁落,不仅旧日风光不在,满腹治理国家大事的才华不能再淋漓尽致发挥,更重要的是重新回归到一种冷清而孤寂的生活之中当皇太后。一个乞怜于新皇帝的皇太后,自然没有当一个手握天下人生死大权的女皇来得尊贵,来得尽意。

要当上女皇自然就得扫除前方的障碍。

从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

一是在王位的继承上,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武则天不念母子之情,将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被高宗委以监国之任,处理政务颇为精干,武则天则废李贤为庶人,立三子李显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则天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一年后便废掉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即为睿宗。李显、李旦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则天。

二是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这一做法从传统上和舆论上打击和削弱一贯反对自己的士族官僚集团,扶植和依靠新兴的庶族地主阶级。这样使士族官僚不再有入仕做官的优越条件,也不能因出身豪贵而为所欲为。而对庶族出身的官员,也不再因门第贫贱而受耻受辱于人。修成的《姓氏录》再也看不到士族贵族的特权,原来连《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录》中,却定为姓氏的第一等。

三是变更官名,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为自己登位称帝,建立新秩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向全国表示自己大位一统、至高无上的权力。

武则天的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许多士族官僚的反对。徐敬业在扬州起兵,10多天便召集了10万兵马。武则天连忙调动了30万兵马迎战,这场战争只用了40天的时间,徐敬业的叛乱便被平定了,武则天终于度过了这次重大的政治危机。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李元嘉等也举兵反抗,但不久就被武则天平定。从此,她的权势神圣不可侵犯,再没有人对武则天的权势发起挑战。这看上去是给武则天添乱,实际是帮了武则天的忙,因为让世人明白了武则天的政治势力不可侵犯。

公元690年,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条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则天为弥勒佛转生,当为唐天子。"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6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至此,水到渠成。武则天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这年,她已是67岁的高龄。

武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比如,中唐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这样,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始终有一批"文似仁杰"、"武类休武"的能臣干将为其效命,有力地维护着武周的政权。

对于农业生产,武则天也非常重视。她说:"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她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这样,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

武则天统治时期,边境并不安宁。她果断地启用了唐休瓂、娄师德、郭元振等猛将,在西北平突厥,设北庭都护府;在西南胜吐蕃,显示出赫赫国威。她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边关出现了"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和"军粮可支数十年"的良好局面。

武则天,是一个颇有历史魅力的名字,是一个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人物。从佐持朝政两余年后,亲登帝位,自称神圣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又历30多年,她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惟一女皇帝。宋庆龄称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宋庆龄对武则天的这个评价,确不为虚,政治家常常是管理者的代称,武则天作为则天大帝,是封建社会最高的管理者,一国之君,她管理的国家呈现出国富民安的景象,是她作为一个女政治家的最伟大之处。毛泽东这样评价武则天: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更有人说,武则天是人中之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要说武则天最大的功劳就是在于她的存在,因为她的存在而大大提高了中国妇女的地位,也让后代的女性和女权主义者提起她都备感自豪。

这后代的女性里面受到武则天影响最为深重自然是武则天身边的人。她们近距离地感受着这个历史上第一个女皇的辉煌,这辉煌耀花了她们眼,增长了她们的野心。

权力啊,权力,我渴慕你!我要像我母亲一样称帝天下!武则天最疼爱的女儿太平公主在心中呼唤!权力啊,权力,我渴慕你!武皇能从皇后变成皇帝,我韦氏又如何不能?中宗皇后韦氏在心中呼喊!

血雨腥风,在皇室宫廷内部再次掀起。拥有权力就如进入围城,一旦进入便不似当初没有进入那般渴慕了。年老的武则天经过了无数的血雨腥风,对权力这两个字有了年轻时不一样的看法,所以,她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并没有被立为皇太女。对于武则天来说,她兴许已经明白了女人从政的悲哀,而对于太平来说,母亲的光辉是她渴望拥有的,武氏的天下该是她的,她不能放弃。

但是,武则天最后并没有将天下交到太平公主手里,她把大唐的天下交还给了李氏皇族。神龙元年(705年),李显成了李唐皇室的第四代继承人,重新恢复了唐的国号。

李显是一个懦弱的人,他在被贬为庐陵王时,软禁在均州和房州其间,这个娇生惯养的皇子吃了许多苦。而在他受苦受难的日子里,他的妻子韦氏一直在旁支持他,鼓励他。对于这个患难之妻,他又惧又爱,并许诺如果有一日能够恢复以前风光,定然将满足韦氏所有的欲望。然而,韦氏的欲望并不好满足,这个女人想要的是李唐天下。

中宗继位后,果然实践了自己当初的诺言,任韦氏为所欲为。韦氏同李显一起参朝政,将她的父亲封王,甚至让她的女儿安乐公主也参政,获大权。安乐公主希望李显能将她立为皇太女,以继他的帝位。除此之外,韦氏还拉拢了当时的重要女官上官婉儿帮助自己掌控朝政。随着权力欲望的澎湃,韦氏对李显越来越看不上眼了,最后将他当作了自己登上女皇高位的绊脚石。

景龙四年(710年),皇后韦氏与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了唐中宗。韦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帝,自己临朝摄政,并密谋害死小皇帝,除掉对自己有威胁的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被武则天评价为"类己",自然不是好惹的角色。李显刚继位不久,太平公主也从政治的后台走到了前台,神龙二年(706年)开始开府置官属,并建立自己的势力集团,以至发展到与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各树朋党,更相谮毁"(《资治通鉴》卷209)的地步。

就在这三个铁娘子互相为了权力争斗的时候,一个卓尔不群的人物走马上台了,他就是相王李旦的儿子李隆基,最后创下开元盛世的唐玄宗。

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城,两岁时被封为楚王。他童年时就很聪明,言语不凡。据说,他七岁那年去朝堂,金吾将军武懿宗看见他的仪仗队伍非常严整,产生了妒忌心,便大声呵斥,想把队伍搞乱。李隆基见此情况,上前斥责武懿宗说:我家朝堂,关你什么事,敢迫害我的骑从!武则天后来听说了这件事,不仅不生气,反而对自己这个孙儿的聪明和勇敢也大加称赞。不久,就被武则天封为临淄郡王。《南部新书》(宋人钱易著)中记叙了这样一件事(《唐语林》及《说郭》中也有相关记载):开元皇帝为潞州别驾,乞假归京。值暮春,戎服臂鹰于野次。时有豪氏子十余辈供帐于昆明。上时突会,座中有持酒船唱令曰:"今日宜以门族官品。"至上,笑曰:"曾祖天子,祖天子,父相王,临淄郡王李某。"诸辈惊散。上联举三船,尽一巨觥而去。可见,李隆基小小年纪就志气不凡,颇有当年李世民的风范。中宗末年,宫廷内部变乱迭起,人心动荡。志气不凡的李隆基自然不会闲着,他私下里联系了一批有才能的人,作为自己借助的力量。

当中宗被韦氏和安乐公主毒死后,李旦和太平公主两个姓李的自然就联合起来对付姓韦的了,结果是很容易揭晓的,韦氏败,大唐又一次度过了危机。而这一次交锋,权力并没有掌握在新登基的睿宗李旦手里,而是在太平公主手里。到睿宗朝末期,"宰相七人,五出公主门","在外只闻有太平公主,不闻有太子"(《旧唐书·王琚传》),左、右羽林将军也都投靠了太平公主。

"李旦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对权力名位不太在意。但他的妹妹,也是武曌惟一的女儿太平公主,却完全继承了老娘的坚强性格,对政治充满野心……李隆基上台后,她发觉这位侄儿不太顺眼,计划另立别的侄儿。李隆基觉察到了这个阴谋……"(柏杨《中国人史纲》)宫廷血腥不断。本来曾经站在同一战线的姑侄俩,为了权力,展开了一场刀光血影的宫廷夺权大战。

太平公主的第一步是拉同谋。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所以被称为"三郎",照道理说他是不该被立为太子的,只是诛灭韦氏一战中,李隆基打了头阵,立下了大功,所以,才有资格被立为太子。太平公主肯定首先会想到李隆基的大哥宋王成器。宋王成器被李隆基抢了自己的太子位,不可能心中无怨言,但史官并没有记载宋王成器当时参与太平公主陷害太子的活动。只是从后面李隆基的得力手下姚崇、宋璟二人口中得知"太平公主交构其间",可证明太平曾经在李旦面前说了不少李隆基的坏话。并且屡次散布流言"太子不是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十月二十二日,睿宗颁诏昭告天下,平息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宋王成器未能参予太平的谋反,可能是识时务,也可能是懦弱,当然,还有可能就是太平太骄傲了,性格剽悍的她压根儿瞧不起懦弱的男人,也不愿意跟懦弱的男人合作,总之,太平与李隆基的争夺战中是势单力孤的。

太平公主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效,有一次睿宗找到宰相韦安石,对他说:"闻朝廷皆倾心东宫,卿宜察之。"这便是有疑心了。幸好韦安石是一位正直的大臣,当下便点出"陛下安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谋耳",然后说了很多太子的好话,因此睿宗也就回心转意。

李隆基对太平公主的防范是非常严实的,而且在开始,他对这个掌权的姑姑十分忌惮,以至于东宫有个女子怀孕,都不敢让她把孩子生下来,原因是"用事者不欲吾多息胤,恐祸及此妇人"。李隆基越是胆怯,太平公主越是胆气十足,后来她甚至公开暗示宰相们朝廷应该换一个太子。不过,这时候,李隆基的头号拥戴者宋璟跳出来大声质问说:"东宫有大功于天下,真宗庙社稷之主,公主奈何忽有此议!"这事自然就流产了。

李隆基害怕归害怕,但是,也采取了行动,他让姚崇、宋璟二人向睿宗进言,解决太平公主和太子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出宋王及豳王(守礼)皆为刺史,罢岐、薛二王(都是睿宗之子)左、右羽林,使为左、右率以事太子,太平公主请与武攸暨皆于东都安置。也就是把太子地位的合理人选外放,明确其他诸王从属于太子的"君臣之分",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把"麻烦制造者"太平公主请出长安。这个解决方案自然是全部为了李隆基好。开始,李旦不同意,但是,敌不过姚崇、宋璟等人的死磨,竟然成功地让睿宗把太平公主安置到了蒲州,随后让李隆基监国,并且把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免权交给了他。

不久,李旦仿佛在自己妹妹太平公主跟自己儿子李隆基之间的争斗厌烦了,干脆禅位李隆基,自己做太上皇去了。公元712年八月初三,李隆基从自己父亲的手中接过了皇帝的玉玺,成为了大唐第六代男性皇帝,庙号玄宗,在他死后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人们多称其为"孝明皇帝",即"明皇",唐明皇的称呼就是从这里而来。

当了皇帝的李隆基当然跟当初当太子的李隆基不一样了,他开始下狠力除掉自己的政治对头太平公主。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七月,李隆基暗示魏知古状告太平公主打算在当月的四日作乱。李隆基当下便派王毛仲取御马三百匹,兵士三百人,从武德殿入虔化门,宣召当时为太平公主党羽的禁卫军首领常元楷和李慈。两人不知有变,皇帝有诏,马上晋见。刚入殿门,刀剑相加,两位羽林大将的脑袋登时滚落在地。萧至忠、岑羲等几个太平公主党羽正在朝堂上等着上朝,士兵冲上前去,二话不说,把几人按在当地,立刻斩首。另一党羽窦怀贞逃入御沟,绝望之余,知道求活无望,就蹲在臭水中用裤带自缢而死。

落了架的凤凰不如鸡,事变发生之后,太平公主逃到了山寺之中,三天之后才偷偷摸摸出来,回到家便被赐死了。从此,大唐的"女人干政"时代才算真正了结,自太平公主后,再也没有了敢跟男人叫嚣的大唐铁娘子。

8.开元盛世,铁骑边疆

李隆基清除太平公主党羽之后,彻底巩固了皇权,但当时的形势不容乐观:兵变大大地伤了朝廷元气,吏治的混乱、腐败亟待治理。李隆基后来将年号改为开元,就是为了表明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李隆基重振伟业的第一步是提拔能士贤臣,他很有当"伯乐"的天赋,先后提拔了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张九龄等一系列的名臣宰相,这几个人才能出众,为李隆基创下开元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姚崇向李隆基提出的"十事",为李隆基的宏图伟业奠下了坚实基础。

开元元年(713年)十月,李隆基利用在渭滨出猎的机会,特召睿宗朝被贬在同州(今陕西大荔)担任刺吏的姚崇,欲拜为宰相。姚崇不失时机地向李隆基提出:精简刑法,行仁恕之政;疏远佞臣,不听诬陷之词;禁止宦官、贵戚干预朝政;减轻苛税,以利民生;待臣以礼,不任意屠戮无辜;奖励群臣进谏,做到虚怀纳诲;禁绝营造佛寺道观,防止挥霍浪费国家财帛;严防边将轻动干戈,勿穷兵黩武;在外臣子,不谙礼制或诤谏而触讳犯逆者,不予追究;外戚专权危及社稷,应书之史册,永为殷鉴。这十条为政措施,切中时弊。李隆基听后,大感赞同,姚崇才同意被任命为相。(《资治通鉴·考异》)

同类推荐
  • 穿越之上古传奇

    穿越之上古传奇

    一个国家赴黎巴嫩的维和特种兵!一次意外的任务返回途中!遭遇路边炸弹的袭击!为了解救自己心爱的女人!不幸被RPG击中!谁知这一轰竟然将自己轰到了上古的部落时代!且看主角如何带领这些上古的部落走向辉煌!建立华夏王朝.带领他们离开古老的社会。打败雄踞一方的霸主!走向文明新纪元~~
  • 三国次时代

    三国次时代

    高中生刘飞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一个与历史完全背离的三国时代。在这里,名将们都具有着特殊的能量属性,如:吕布有着破天的阳之力,关羽有着炽热的火之力,曹仁有着坚固的土之力...在这里一切一切都变了,更重要的是,自己居然和刘备长得一样而且还阴差阳错的代替了刘备的身份,开始了特殊的三国之旅。
  • 中世纪之暴君帝国

    中世纪之暴君帝国

    莫名重生,成为即将被灭国的国王,他决定,绝地反击,从现在开始!
  • 将见枭雄

    将见枭雄

    将见枭雄,杏花春雨,百始合一。铁骑驰骋,家国永宁,北扫六地,南开八荒,西进万里,东至苍茫!
  • 趣谈古今

    趣谈古今

    以章节单元式细说一下五千年来各个朝代的逸闻趣事和怪闻杂谈。
热门推荐
  • 魔天君

    魔天君

    废物少年朴羽,在一次家族的比试中激发了潜能,获得了比赛的胜利,因此获得了去著名学院的资格。后来,在一次历练中,巧识了一位风趣搞笑的老师,但在搞笑背后却隐藏着一颗严格的心,努力想把朴羽培养成巅峰人物,后来不辛被害,朴羽因此更加的努力,各种的困难都一一解决,面对敌人绝不仁慈。希望有一天能找到并打败那个害死自己老师的人。在勤奋努力下,朴羽最终不负众望站上了这个世界的巅峰。
  • 本人的琐碎日记

    本人的琐碎日记

    本人日记,记录一些琐碎的小事。有些啰嗦,无趣,就是为了发泄。
  • 萌兽来袭:魔神大人别追我

    萌兽来袭:魔神大人别追我

    当一只逆天萌兽碰到一个无良小主,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无良小主遇上比她更为无良的变态男,情况更为激烈!却不知这一切早已被创世神算计在中~~~前世今生,命运由她掌控!即使逆天而行,她也绝不会屈服在那人的掌控之下!!前世,为换她一命,跳入诛魔台,未料到她却比他更早一步...三世的轮回,她与他再次见面,记忆渐渐苏醒,等待着他们的却是更大的阴谋……
  • 瑞雪不遇丰年

    瑞雪不遇丰年

    在江南,有一个名叫梓瑞雪的女孩来到富可敌国的何家做丫鬟。遇见了何家少爷,没想到梓瑞雪一眼就看上了何家少爷丰年,发誓要嫁给何少爷。“瑞雪不遇丰年,来年就节不了种,所以,你就从了我吧。”后来,人人都知道了,何家的丫鬟变凤凰成少奶奶了。
  • 忘忧酒馆之奇缘妙事

    忘忧酒馆之奇缘妙事

    这酒馆里的老板娘,生的一副好模样。唇红齿白,眉目如画,还是个顶顶有趣的妙人,这妙在哪里?卖酒不看银子,只看心情。你说妙不妙
  • 易言南尽

    易言南尽

    南汐对于她的丈夫——肖易言一直很好奇,他怎么做什么都是临时的:临时教官,临时老师…但是他又能把每一个都做得很好。南汐:“肖易言,你有什么不是临时的身份吗?”肖易言:“当然有,做南汐的肖先生就不是临时的。”“我要做你一辈子的肖先生!”
  • 玄黄至尊录

    玄黄至尊录

    “混沌化阴阳,阴阳生五行;五行演万物,万物归混沌,如何化,何处生,简繁相易史通真。”虎啸生风,龙腾云起,英贤奋发,亦各因时。天才辈出的年代,万法同现的时空,热血激烈的碰撞不信万世皆诅咒,只求红颜共长生
  • 鬼精公主惹不起

    鬼精公主惹不起

    宫斗是神马?南国皇后不害我,我会害她吗?东国皇子不抢我,我会揭穿阴谋吗?西国太子没有我也会反叛,我只是随口跟他说了一句而已,要不要那么认真?北国皇帝换人真的不是我的主意,那是历史的必然。哎呀,我真的只是一个善良的小尼姑,我真的没有想要一统天下!哎呀,好吧,那就……准备登基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