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5500000015

第15章 大唐(5)

当然,文成公主留下的不仅仅是虚构的传说,更多的是沿路留下的礼乐衣冠记忆。"据记载,雍正年间果亲王允礼曾经入藏迎送七世达赖喇嘛,就在雍正十三年二月朔日这天,在噶达地方的惠远寺,这位见多识广的皇叔欣赏到了一场令他瞠目结舌的古风舞蹈,并"目为愕眙,心神摇荡",打听之后才知道,这是唐代公主入藏所留下的舞乐。

经过漫长的旅途,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来到了错那(玛多扎陵湖),松赞干布也从拉萨赶来迎接。为了表示诚意,他穿上唐王朝的衣冠,以唐朝女婿见岳父的礼仪拜见了送婚使李道宗,然后才领着新娘和队伍返回吐蕃国都。藏传佛教认为,文成公主是天上的度母(菩萨)化身,因此当她带着释迦牟尼像来到的时候,吐蕃臣民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典礼,正式封她为赞普王妃。"(《中国后妃列传》)

那位先被册立为王妃的尺尊公主自然是不同意的。在藏族亦真亦假众说纷纭的典籍记载中,就有不少是关于尺尊公主向文成公主争嫡庶名分的内容。据说,由于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仪式更为隆重,因此尺尊第一次见到文成公主,就在席间迫不及待地说:"汉主文成汝,辛苦婚使迎,虽来此藏地,然我先为大。"而文成则回答:"无心作较量,汝言赛谁强,先越户限大,庙堂建湖上。"尼泊尔的公主跟大唐的公主比赛,谁在湖上建好一座寺庙,谁就是正妃。这不仅是两个女人家的"争风吃醋",而且是两国的比拼。最后,还是大唐的工匠本事高超,在尼泊尔工匠之前建好了那座"湖上寺",它就是大昭寺。

5.觊觎帝权,皇子纷争

如果以现代成功男士的标准来评价李世民的话,他无疑是一个成功男人。但是,上帝是公平的,拥有成功事业的人往往欠缺一个幸福的家庭。李世民也未能逃脱这个魔咒。他虽然拥有一个温柔体贴,明大义识大体的妻子长孙皇后,但是,他的儿子们却让他操碎了心,尤其是太子承乾,这个让他给予无限希望的大唐第三代继承人,却让李世民深深地失望了。电视剧《贞观长歌》将承乾塑造成了一个胆小懦弱、缺乏谋略的人,他被自己的老婆牵着鼻子走,说东不敢走西,实在是窝囊得很。

然而,历史上的承乾是怎样的呢?《大明宫词》里曾说他爱好男风,这又是真实的吗?承乾生于武德二年(619年),因为出生于承乾殿,李世民就为他起名承乾,除了出生地的意义外,还有承继大统的意思,所以在李世民当上皇帝的那一年,承乾就被封为皇太子。

那年,承乾刚八岁。就在那年与他一起平日玩耍的堂兄弟们一下子被自己的父亲诛杀了。对于一个年仅八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更何况聪颖的承乾。《新唐书·列传第五》里说"甫八岁,特敏惠,帝爱之",《旧唐书》卷七六《承乾传》也说他"性聪敏,太宗甚爱之"。但再聪明的孩子也是孩子,唐太宗英明神武,整日为国事操劳,再努力也给自己儿子的关爱不多,再何况作为硬汉子的他一贯的形象都是严父,而长孙皇后的关注又多在后宫事务和太宗身上,承乾得到的关爱自然就少了。

年幼的承乾对父亲是又惧又爱,父亲是他仿效的对象,是他崇拜的偶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承乾的能力开始显现,贞观九年(635年)太上皇李渊死,"太宗居谅暗,庶政皆令听断,颇识大体。自此太宗每行幸,常令居守监国"。李世民经常出外,让承乾当监国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对承乾的能力是充分给予了肯定的。照道理说,承乾是命定的皇位继承者,他能力出众,受到父亲宠爱,登上大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只要他在继位前一直保持良好纪录。

可是,《承乾传》所说"及长,好声色,漫游无度"。承乾长大后,他小时候的那些聪明劲儿一下子就没有了,开始干些让老子厌烦的糊涂事情。据史书记载,承乾曾让人铸造了一个近两米高的铜炉和一口巨大无比的锅,雇用逃亡的政府奴隶偷盗老百姓的牲畜。承乾亲自把那些偷来的牲畜放在大锅里煮,然后跟他的手下分着吃。在一次偷盗过程中,承乾还从马上摔下来,摔坏了脚,从此变成了一个残疾人。

承乾酷爱突厥的自由风尚,他说突厥语、穿突厥衣服,还特别挑选面貌像突厥的侍从,每五人组成一个部落,把头发梳成小辫,身穿羊皮,到草地上牧羊。有时还玩"假死"的游戏。他半疯半癫,对自已的手下说:"假设我是可汗,现在死了,你们仿效突厥的风俗,来办丧事。"然后像死人一样躺到地上,大家一起放声大哭,骑在马上,环绕着"尸体"奔走,并依照突厥风俗,用刀割破自己的脸。承乾对这种游戏乐此不疲,还说:"有朝一日我统治帝国,一定要率数万骑兵,到金城(甘肃省兰州市)以西打猎,然后把头发解开(汉人束发),去当突厥人,投靠阿史那思摩,如果他给我一个将军当,我一定不会比别人干得差。"《新唐书》中说"左右以为妖",太子宫中的人都觉得承乾是被妖怪附身了,可见,承乾当时的举动是完全不正常的。

有时承乾还把左右侍从官员及卫士分作两队,二人各率一队,大家身披毛毡缝制的铠甲,手拿竹枪竹刀,扎营列阵,冲锋厮杀,枪刺刀砍,把流血受伤当作娱乐。有不听从命令的,就把他绑在树上毒打一阵,不少卫士因此而丧命。李承乾常常叫嚣:"要是我当了皇帝,就在御花园设一个万人营,跟汉王(李元昌)分别指挥,观赏士兵肉搏战斗,岂不快乐!"又说:"我当皇帝,一定要尽情享受所有乐趣,有人规劝,立即诛杀,杀了数百人之后,那些进谏的人就不敢再说话了。"

从上面的记载来看,承乾言行简直是荒谬至极,简直癫狂。他的这些行为让李世民失望至极,将加倍的爱转嫁到了承乾的弟弟李泰身上。李泰喜好文艺,李世民因此在他的王府里设立文学馆,允许他可以自由地接引有学问的人。李泰学习古代的平原、孟尝君养了许多的文学之士以著书、立说,花费数年时间,编成五百五十篇的《括地志》一部。《括地志》著成,李世民令藏之于秘阁,赐李泰锦缎上万。李泰大腹便便,李世民就允许他坐轿子上朝。李世民还亲自访问李泰的王府所在地延康坊第,因为心情不错,就下诏赦免长安犯死罪的囚徒,免延康坊第一年租税,王府属吏都按级别赐予衣帛。

李泰也因李世民的宠爱变得娇纵起来,开始萌生了取代承乾当太子的想法,到处营私结党,甚至在私下里借李世民宠爱的便利在李世民面前悄悄说承乾坏话。承乾厌恶李泰,便派遣杀手纥干承基、张师政等人刺杀李泰,未果。后来,他又打算"与汉王元昌、兵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刺史赵节、驸马都尉杜荷等谋反,将纵兵入西宫"(《旧唐书》)。到了贞观十七年(643年),齐王祐在齐州谋反。《旧唐书》中说"承乾谓纥干承基曰:"我西畔宫墙,去大内正可二十步来耳,此间大亲近,岂可并齐王乎!"会承基亦外连齐王,系狱当死,遂告其事。"《新唐书》说"承乾谓承基等:"我宫西墙,去大内正可二十步棘耳,岂与齐州等?""

承乾听说齐王造反的事情,便说我如果想要造反的话,离大内不过二十来步,比齐州近多了,何必跟他齐王联手?看他说这话的语气,可以猜想当时有人让他与齐王联合造反,但承乾分明没有那种意图。可惜,他手下纥干承基,竟自己跑去跟齐王联盟,结果,事发,也把承乾牵连了进去(怀疑这个纥干承基正是李泰的内应,阴谋陷害承乾)。

对于儿子谋反的事情,李世民异常痛心,召承乾责问他欲谋反的理由。承乾说:"臣下贵为太子,还要求些什么呢?只因李泰有企图,所以与一些朝廷大臣谋求自保罢了。因此有一些坏人趁机让臣下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如果李泰成为太子,正好让他的计谋得逞。"承乾的话说得很含糊,他没有明确承认自己谋反的事情,反而意指是李泰派人陷害他。李世民在大事情可不含糊,他赞同了承乾的话(恐怕是经调查查实了李泰的陷害罪,但是因皇室面子问题而未载入史册),虽然废掉了承乾的太子位并将他贬到了黔州,却也没有让李泰当太子,反而将他降封为顺阳王,贬到了均州郧乡。

回顾承乾的一生,发现承乾的转变非常突然,非常奇怪。他年幼时,贵为太子,头脑聪明,经常随意糊弄自己的老师,这当属调皮聪明孩子的举动,并不算什么大事情,而后他的行为开始突然癫狂,就让人百思不得一解了。细读史书,发现在承乾行为癫狂的背后,闪现了一个同性恋"情痴"的影子。

史书记载,唐太宗曾经杀过承乾宠爱的一个娈童。这个娈童叫做称心。《旧唐书》载承乾"痛悼称心不已,于宫中构室,立其形像,列偶人车马于前,令宫人朝暮奠祭。承乾数至其处,徘徊流涕。仍于宫中起冢而葬之,并赠官树碑,以申哀悼。承乾自此托疾不朝参者辄逾数月"。可见,称心对于承乾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随意玩弄的娈童,而且是一个知心知意的爱人。称心的死,让承乾从一个年轻有为的大唐皇储,变成了一个疯疯癫癫、不知所谓的"妖人"。对于承乾来说,情比天下重。由于承乾怀疑他跟称心的事情是李泰向李世民告的密,这才是承乾仇恨李泰的最真实理由。

不管怎样,争储的事情因齐州叛乱一事而尘埃落定。李世民后院失火,让他心痛不已。为了让他的儿子们不再自相残杀,他立了仁孝的李治为太子。他认为如果立李泰为太子,承乾和李治都得死,而立李治为太子,承乾和李泰都能保住性命。血亲相残的悲惨和终生的愧疚,李世民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们再承受了。

当上了唐朝的第三代皇帝,李治是幸运的,因为,他继承了父亲太宗的辉煌基业,而且几乎是毫不费事,从外人来看,那就是拣了自己哥哥的便宜,鹬蚌相争,他这个"渔翁"得了利。但是对于他个人的帝王生涯来说,"子承父业"同时又是不幸的。当人们观察他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往往是太宗以及贞观之治的耀眼光环;既而在他身后又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个女皇武则天,在他们两人并驾齐驱的时候,又总是被武则天抢占了风头。

然而,差不多被世人忽略的高宗李治,却平稳地做了35年的皇帝,这在唐朝所有皇帝当中,是除了玄宗以外在位时间最长的。高宗从即位的第二年改元永徽以后,在位期间,一共14次改元;除了他身后的武则天因为经常会在一年当中数次改元而有18个年号外,高宗又是唐朝皇帝中拥有年号最多的一位。

如果将李治从双重光辉的压迫之下提出来,李治其实并不似世人所说的那般懦弱的。

《新唐书》中记载,李世民曾经命令李治"游观习射",如果是一个懦弱的人,对于自己父亲,并且是一国之君李世民的命令应该是唯唯诺诺的,但是李治却"辞以非所好"。李世民听了李治的回答,大喜,更加看重这个儿子,照理说,他不可能是因为李治违背了他的命令而看重,更准确的是因为李治不卑不亢的回答,让李世民觉得此子是可造之材。于是,李世民决意尽力培养自己的这个儿子成为未来合格明君。

"他让李治搬到他身边居住,每次上朝,都要将李治带上,让他观察当皇帝如何处理国事。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借题发挥:看见李治吃饭,就说:"你要知道稼穑的艰难,不夺农时,才能经常有饭吃。"见李治骑马,就说:"你应知道不尽其力,才能常有马可骑。"见李治乘船,就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百姓就像水,君主就如舟。"见李治在树下小憩,就说:"木要以墨绳为准才能正直,君要能够接受劝谏才会圣明。"李治每次听了这样的话,都会马上毕恭毕敬地肃立,然后感激父皇的教诲,表示一定"铭记在心"、"永志不忘"。除此之外,李世民还担心自己死了没有办法传授经验给李治,于是还亲自撰写《帝范》十二篇,从《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等方面总结自己,对李治循循善诱,要他明晰修身治国安危兴废的帝王之道。"(《正说唐朝二十一帝》)

贞观二十年(646年)三月,李世民亲征高丽失败后返回长安,由于旅途劳顿,年事已高,再加上失败的打击,李世民一下子病倒了,就将政务暂由李治代理。在这段期间,李治对自己父亲的照料非常精心,也就是在这段期间,李治认识了父亲的才人武则天,种下了一段情缘。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年仅52岁。次年六月,22岁的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即大赦天下。

李治身为储君的时候就身负"仁孝"之名,也是凭借"仁孝"登上王位的。在李世民生病期间的尽心护理,谈得上"孝"。李治在位三十五年中,的确是鞠躬尽瘁地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为以后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治一继位就立即暂停了对高丽的战争及土木工程的营造。他即位的第二年召各地地方官询问百姓疾苦,鼓励臣下就国计民生发表意见。同时,他跟李世民一样善于纳谏,有一次,他出外打猎遇雨,就问臣下:"用油布做的雨衣怎么样才能不漏一点水?"臣下说:"要是用瓦做,就不会漏雨了。"言外之意是李治应该想着百姓此时还头无片瓦,不该只想着自己外出打猎淋雨,李治愉快地接受了批评。显庆元年(656年),高宗李治再次征询如何能够减轻百姓负担。大臣来济指出:过多的劳役是老百姓的一大负担,出工则误农时,出钱又花费很多,应该免除一切不急需的徭役征发。高宗虚心采纳。这样虚心求谏与太宗的政治作风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异。高宗时期对于法律建设也十分重视。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成文法典--著名的《唐律疏议》,就是在高宗永徽四年由长孙无忌等大臣修订而成的。相对来说,这一时期的执法状况也是宽平公正的。有一次,大理寺卿唐临向高宗报告说:监狱中在押的犯人只有50多个,其中有2人需要判死刑。这一犯罪率较低的情况与贞观时期相比也是一脉相承的。

对内仁政不断,老百姓的徭役一直地递减,修路架桥,广开言路,削减刑罚,善待商贾等一系列利国利民的开明政策让才经历战乱不久的国家扶摇直上。所以,李治有"永徽之政,百姓阜安,颇有贞观之遗风"的评价。也许,外人看来,这是对李治的最大褒奖,但是,对李治而言,却不见得那么入耳。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人愿意活在别人的光环之下,李治也是。他在有生之年里,连续的征服高丽、百济、龟兹、高昌、西突厥诸国,将其并入版图,形成了一个令后世之人汗颜的庞大疆域。唐朝的疆域,李治在位时是最大的。

同类推荐
  • 良渚王国奇幻之旅

    良渚王国奇幻之旅

    5000年前,在今天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座雄伟的良渚王城崛起了。建造良渚王城的,就是我们的祖先之一,良渚人。5000年后,在这块土地上,几位年轻人正在仔细地鉴赏着一块良渚玉壁王。突然,玉壁王上的神鸟印打开了时空之门。穿越回良渚王城时代的主人公将会遇到什么?神鸟崇拜与玉文明的形成,稻作文化的传播,水利工程与大洪水来袭,玉石之路的繁荣,三星堆的访客,还是凶狠的海州之民?神奇探秘之旅等待您去开启~
  • 历史在女人面前拐弯·外国卷

    历史在女人面前拐弯·外国卷

    本书选择了海伦王后、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圣女贞德、白衣天使之祖——南丁格尔等14位影响外国历史的女性,对她们进行了全面地评述。
  • 云城劫

    云城劫

    历史的某个时代,天下有九国。刀无劫,宁国的五王子,智慧超人,天生拥有异能“读心术”。十七年前,叛军在宁国重臣楚几的带领下,杀入宁国都城云城,他的父亲宁王和母后自杀。聪明绝顶的他精心设计了一条完美的复仇计划。他不但要让仇人父子反目,兄弟成仇;更要借仇人之手,完成他父亲的遗愿,灭九国统一天下。但复仇的路上,不但要面对有同样具有强大“读心术”的强大对手,还有面对具有各种超能力的“北望崖”高手榜的高手。在统一天下中,更要面对“神木山”门下,天下最出色的将军和谋略家。而他,几个生死相共结拜兄弟外,一无所有!但他别无选择,踏上了家仇国恨的漫漫复仇之路……
  • 天鼓: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天鼓: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作者从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等多种角度,全方位勾勒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期间的历史风云变幻,剖析晚清国运堕入危局的深层历史原因,同时也揭开了众多历史人物的旧脸谱,描绘出他们的真面目,并对暗藏于历史深处的荒诞性,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 青龙三生悔

    青龙三生悔

    青龙,上古神兽,传说需下凡领悟人世沧桑,参透因果轮回,方能得成正果。岁月如梭,沧海桑田,现代白领男李青龙出身普通,但年纪轻轻就身体、爱情、事业方方面面皆遭遇重创,万念俱灰之际得神仙搭救方知自己乃青龙转世,今生孤苦皆因前世作恶。机缘巧合,李青龙回到前世改写命运,真是没想到,病书生李青龙的第一世竟是赫赫战功青龙王,恶魔战神李青龙,造下累累杀业却难逃冤魂索命的短寿之报,第二世竟是被诸多红颜知己包围着享尽艳福的风流才子李青龙,真的情人越多越好吗,真心爱人在哪里?第三世又成了总是无法金榜提名的不孝子李青龙,为何功名总是被削,原来老天都恨不孝子,且看李青龙如何悬崖勒马,忏悔改过?坏人变好人,改写命运就在青龙有悔。
热门推荐
  • 在丧尸世界艰难生存

    在丧尸世界艰难生存

    这是一个和地球差不多的星球上面的生化危机故事。世界史2991年的时候。人类文明互相发生战争。最终,人类开始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终于引发了生化危机,而地方为了隐瞒事情,对外宣布只不过是毒气弹袭击。不过突如其来的的暴力事件。成为了一切都导火索……
  • 101次撒娇,帝少小狂妻

    101次撒娇,帝少小狂妻

    论女汉子如何变成撒娇精?安灵凰非常有发言权。不过是遭遇不测死掉了,上一秒还在某个女强文拯救世界,下一秒系统就让她学撒娇嘤嘤嘤,赶走原女主,虐死白莲花,捏碎死渣男的阴谋,然后和男主幸福快乐生活?好的,她努力。白莲花装哭卖惨,她也会。死渣男假装深情,这屎盆子她可不要。原女主是个学人精?别别别,我可没那么有心机。然而男主看她的眼神越来越怪异了怎么回事?你走开,别靠近,我…我说的生孩子不过是随便说说的!
  • 听你的歌

    听你的歌

    那就多来几个好了,兔子,冰山,大嘴啊什么的都来一个好了(平行世界,请勿较真。)
  • 谁给了我鬼瞳

    谁给了我鬼瞳

    从小就酷爱看闲书的明小伍在清明节去给爷爷扫墓的时候不小心在墓地睡着了,醒来后发现自己竟莫名地出现在医院里,而且拥有了一双能看见鬼的眼睛。妈呀,太吓人了,谁说鬼怕医生呀,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一个浑身血肉糊糊的婴孩坐在一个女医生的脖子上,用类似胎盘样的膜状物蒙住了她的眼睛……
  • 观论

    观论

    某欲遍观史集,然唯入三国而未深。止录某感,以后而见。
  • 情感故事录

    情感故事录

    来源于生活,每个人的情感都不一样,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
  • 异血玄光

    异血玄光

    天罗大陆是一座庞大的陆地,在这上面有着四个帝国。主角生活在四大帝国之一,排名第二的帝国,名叫天空帝国。主角玄夜原本跟他爷爷生活了8年时间,但是因为他爷爷要遵守8年前定下也约定,必须在玄夜八岁的时候让他离开。玄夜也因此开始了他的修炼之旅
  • 倾覆江山之绝色女丞相

    倾覆江山之绝色女丞相

    一位是意气风华的少年丞相,一位是温文尔雅的魔尊,世人皆知这两位是男儿郎,可却被命运的联系在一起。后来的后来,世人发现,少年丞相竟然不是男儿,是一位倾城绝艳的女子。
  • 致命男神:宠妻请自觉

    致命男神:宠妻请自觉

    洛雪从小就喜欢一个人,偏生他是个花花心肠的渣男,一次次被他利用后,她终于崩溃。伤心欲绝之际,她狼狈逃出会所,却被一个神秘男人壁咚了!传说洛城有一窝狼,最狠辣的就是顾安森,而这个神秘男人第一眼看见她就上了瘾……情蛊是一种戒不掉的瘾,深入骨髓,寸寸入肌。传说沾染上它的人,无一全身而退……
  • 黑金之纪

    黑金之纪

    寒蝉蜕壳,集聚一生,猎鹰换爪,脱胎换骨。半步无敌的韩明将费尽一生,只为踏出那一步,成为真正无敌当世的人。与妖对棋,与天对棋,让这个时代冠以人族黑金之名。棋局已开,莫问生死,只问胜负。为族,为人,一切皆可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