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37500000026

第26章 庆阳米贵

“老夫人,咱们家的米不多了,我想问问您,老张还没来,咱们要不要先去米铺里先买些米吃?”

福伯恭敬的站在李氏面前,手里拿着一本老旧的账本,账本在昏暗的烛火下显得很是枯黄,福伯看着那本账本,脸上有些忐忑的向李氏问道。

“怎么,今年老张没有送米过来么?”李氏仅仅微微皱了皱眉头,但随后马上不以为意的舒朗些许,温声问道:“会不会是老张把这事给忘了?”

此时,李文正蹲在李氏的身前,给李氏轻轻的按摩着小腿,而李氏则十分舒适的微合着眼睑,对身前这份含饴弄孙的景象很是满足。

福伯的脸上似乎十分忧虑,继续说道:“老夫人,老张这些年来都是秋分前后过来送米,十年里从没变过,老仆担心会不会是张村那边出了什么状况。”

李氏感受李文捶腿的力道突然小了许多,脸上随即温和一笑,对着福伯笑道:“罢了罢了,你也跟文儿说说,毕竟那块地最终还是传到他手里,饮水思源,让他也多知道一些,知道知道这些年咱们家里吃的米是怎么来的。”

李文好奇的看了一眼福伯,并没有明白李氏到底在说些什么,李家的事情,李文已经熟络的十之八九,但李氏所说的,李文却有些隐隐诧异。

只见福伯用手捋了一下自己的胡须,对着李文弯腰恭敬行了一礼解释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只是这些日来咱们李家的佃户还没有把租子交上来,家里的存粮已经不多了。”

“咱们家里在城外还有田?”李文几乎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在李文的记忆中,李家的全部收入就是李双的年奉,李文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李家在城外竟然还有田地。

“一共十亩地,是老爷当年上任之前置的,这些年来这些地都是交给佃户耕种的,所以少爷你不知道。”福伯耐心的向李文解释说道,“咱们家这些年来吃的米就是佃户交上来的租子。”

“原来如此。”李文释然的点了点头。

“但是,现在已经十一月了,老张还没有送米过来,我担心会不会有什么问题。”福伯再次叹了一口气,皱着眉头有些焦虑的说道。

李文见状马上笑着宽慰福伯说道:“毕竟今年有鞑子寇边,就连城里的流民都多了不少,交租子晚了几天也情有可原,说不定这时老张已经在路上了,福伯你就不要多想了。”

福伯听完李文说话,觉得也很有道理,自从鞑子寇边后整个庆阳周围就变得有些民心惶惶了,到县城的路上也不是很太平,老张可能也正是因此才晚了时日,想到这里,福伯才舒了口气,神色也缓和了不少,毕竟老张只是个普通农户,在这种情况下进城也不大可能。

福伯对着李氏一阵苦笑道:“可能是老仆我想多了,时辰已经不早了,老夫人早些休息,老仆我这就退下了。”

······

“福伯,等等我。”在福伯退出李氏的房间后,李文在院子里小声的喊住了福伯,此时,深夜亥时,一抹冰凉的勾月悬在了天上,微风泛着浅浅寒意。

“少爷,什么事?”福伯一如既往的提着苍白色的灯笼,回头有些惊奇的看着李文,没想到李文这么快就出来了。

李文快步追上福伯,脸上凝重,对着福伯道:“你再给我说一说老张的事,老张是个什么样的人?”

“少爷,你······”福伯仿佛一瞬间知道了什么,随后脸上苦涩的笑了笑。

“我觉得老张可能不会来了。”李文轻轻叹了口气后沉声说道,白皙的脸上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

福伯再次苦涩一笑,无奈的叹了口气后说道:“其实老张每年都是秋分后的第二天下午运粮食过来,十几年了一次也没晚过,我就猜到他今年可能来不了了。”

李文有些惊奇的看了一眼福伯,“十几年了?福伯你和老张很熟?”

福伯摇了摇头道:“称不上熟,但他每次运米过来时都是由我交接记账的,十几年了,总归有些交情,若是说他忘了日子,我是不信的,即便现在路上不安全,我想他至少也会找人进城知会一声,不会连个报信的人都没有。”

李文点了点头,随后仿佛若有所思的看了看书房里还在亮着的烛火,突然毫无缘由的说道:“其实,我从天仙楼回来的那天有人准备在小巷里劫住我。”

福伯的脸上逐渐铁青起来,胡须微抖,因为过于气愤声音竟然有些发颤,眼神里的愤怒的如同他沉淀已久的年纪一般,一次性的爆发出来,气愤道:“是张纵的人吧,我就知道他不是个好东西。”

李文十分诚实的回道:“我不知道,但也许是,也许不是……”

“老张住在哪里?”李文又向福伯问道,衣角被喧嚣的风吹起了一小片,仿佛业已成为了一个独当一面的少年,倔强且不屈,无畏无求。

福伯不由的一愣,对李文不禁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但也正是如此,福伯的腰背愈发由衷下弯了几分,脸上也变得恭敬,详尽回道:“住在张村,离县城三十里,老爷的地也在那里。”

“少爷,您突然问这个做什么?”尽管福伯回答了李文问题,但福伯还是有些不安,李文的跳跃式问题在福伯心中产生了疑虑,福伯一阵奇异的向李文问道。

如今,李双不在庆阳,福伯最大的任务就是保证李家的安稳,尤其是李文的安稳,但求无过,不求有功。

“因为我要去催租。”李文长长的叹了口气,气息在冰冷的夜色里化作一团白雾,李文一边无奈的摇着头一边缓慢的说道:“咱们家一年的米不是个小数目,虽然现在我手里大概还有一百七十两,但福伯你也看见了,这次我受伤只是药钱就花了二十两,几乎是我父亲五六年的俸禄,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能省一点是一点,更何况父亲现在不在家里,十亩地也说少也不少,祖母离不开福伯你照顾,所以这次我必须去张村那里看一眼。”

福伯脸上的担忧愈见深沉,当然,与其说福伯脸上的是担忧,更不如说是牵挂更稳妥一些,眼神里的目光也逐渐由刚刚激动转为沉寂,随后化作对子侄辈的深深忧虑。

李文说的没错,就算是福伯都不知道怎么开口反对,嘴中一阵苦涩。

张村不远,距离县城也不过三十里,虽然路程崎岖,但也并不是什么危险的地方,但福伯却依旧不放心,不想让李文去,因为那里是张村,而张纵也是出自张村,那里是张纵的老家,全村人几乎都姓张。

“少爷。”福伯在沉寂了片刻后,用枯哑的嗓音向李文担忧道:“即便如此,少爷你只要找个传话的人过去就可以了,又何必自己去跑一趟。张纵没当粮长以前就在张村,我担心······”

“福伯,不用担心。”李文张嘴一笑,露出讨人喜欢的洁白牙齿,“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用道理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我就不讲道理。福伯,别忘了,鞑子们也不讲道理,但他们的头现在还挂在城门上。”

微风拂过,李文笑的干净洁白,福伯手里的灯笼随风晃动,福伯一愣,随后下意识的抬头看了看头顶月,叹了口气后不再说话,心中轻轻的感叹了一声,岁月无情。

作者的话里面这不下了,于是放在了正文里

今天因为是周日所以休息了一天,精神饱满,所以今天打算多写一些,由于手里没有电脑,纯粹手里码字,各位看官,姑且听小生言之,二零一六年三月十二日二十三时。

这本书,经济上面的内容会是侧重点之一,但我会保证,一定会按照还原历史,不会出现什么超越当时时代限制的事情,也不会搞什么不现实的手段,不会出现大数目的银子。今天我要说明的是明末的银钱问题:

有明一代,银子就是大明的官方货币,张居正一条鞭法更是让银子的流通成为了主流,以粮食作为赋税的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但一两银子到底是什么概念,这是我今天要说明的问题,众所周知,大明最黄金的巅峰有两次,一次是明末的资本萌芽,令一次则是万历朝前后,大明更是凭借其数不清的财政完成了万历三大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看。从经济上看,越是发达,货币就越会贬值,这是物价相对上涨的地步。万历年,崇祯年,买江南一亩上等水田需要二十两银子,我的文中曾经说过,副七品官一年的俸禄大约是三两五钱,而且这是洪武年间的俸禄,大明终其一朝都没有涨过俸禄,由此可见,在极度发达的地区,一个七品官想要凭借俸禄生活应该很难。那问题来了,一两银子究竟能干什么,在北方又有多大的购买力,按照北方的一年一熟的自然情况来看,一钱银子大概可以买一斗半的米按照寻常年份,大约合二十斤(非常大约,因为我的计算也是体育老师交的,古代进制我也不知道是十还是十二),如果按照一年吃两百斤米算,一个人一年至少应该能赚一两银子。当然,这也只是大约,因为明代很多农户一辈子都没有吃过精米,一辈子吃的都是粗粮和野菜,我说这些只是在阐述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我说的这种情况也就是一个人的情况下,而且一个人的开销不可能只用来吃饭,衣食住行都需要钱。

而明末的女真人到底有多恐怖,斩首北虏(女真人,也就是鞑子)人头一颗即可官升一级,赏三十两到五十两,具体数额我忘了,但大体是这个区间,由此可见,当时的女真人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心腹大患。

再回到一两银子的购买力问题,一两银子我想如果以现在看来,在明末天启年间的北方地区应该等同于现在的一万到五万不等,因为当时北地既有饥荒又有兵祸,而在江南应该只相当于一万。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估算,因为按照绝大多数来看,当时的农户是主流,农户一辈子只在地里耕地,小农经济和现代社会完全不同,一个农户一年下来应该也只能赚几钱银子。

最后附上一句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吃饱穿暖便是天下

同类推荐
  • 挽唐志

    挽唐志

    大唐国祚三百载,安史之乱分盛衰。大中九年江山在,大厦将倾势难改。一朝天降异人来,能把天倾挽?晚唐路漫漫,挽唐路漫漫,向天再续五百年!安史乱始百年后,大唐855,开局送了俩道姑!
  • 三国无双传之赵云

    三国无双传之赵云

    百战不败,誓要扫平天下,然而扛不住时间的摧残,终老而亡,曾今立下的誓言未能实现,好不甘心啊!时空轮转,却又重生了过来,那就继续完成这个誓言吧!
  • 大明最后一个军阀

    大明最后一个军阀

    公元1619年的深秋,萨尔浒之战的硝烟还未散尽,一个21世纪的灵魂因为一场意外来到了辽东大地,摸了摸后脑勺浓密的头发,王梁庆幸不是穿越到了建州一边,回望焦黑的大地与盈野的白骨,无名的悲怆迫使他走进战争的修罗场,王梁想以蚍蜉之力撼动历史的滚滚车轮。
  • 大唐第一咸鱼恶魔猎人

    大唐第一咸鱼恶魔猎人

    王寅:“系统咱们来大唐干啥来的啊?”系统:“帮助大唐发展壮大争霸世界”王寅“我靠那岂不是很累啊?要不咱别干了吧?当条咸鱼挺好的啊”系统:“宿主的决定为第一执行序列通过。”王寅:我靠这都行?
  • 永乐大帝传奇

    永乐大帝传奇

    大明王朝共十六位皇帝,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是十六位帝中最传奇帝王,他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过皇位,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他治理的大明帝国井井有序,曾经六次派郑和下西洋出现了万国来朝景象,他曾经五次北征蒙古五战五胜……出现了盛世史称“永乐盛世”!
热门推荐
  • 世家三代录

    世家三代录

    “风华绝代望安玄,倾国倾城数蔡纠”出身大士族的后代长孙安玄自幼便显安石幼度之才,本应和另一士族之女蔡纠最为般配,但是命运的不公使长孙安玄和蔡纠陷入了截然不同的两般人生中推翻制霸天下的桓府,走上时代统治者之路,也许并不是长孙安玄所想要的,但是这个时代也唯有他才能维护局面,他必须忠于北方大士族之女林倾弦,以维护长孙氏和林氏对天下的统治,而先嫁桓氏后嫁豪门李氏的蔡纠始终没有忘记她对安玄的初心,命运给了长孙安玄不得已的绝对忍耐和理智,却也给了蔡纠儿女情长,意气用事的内心,世家前后五十年,三代人纷争不断,最终,安玄能留住蔡纠吗?其他的士族之人又能留住自己的那一缕情愫吗……
  • 辽海丛书附录

    辽海丛书附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天魔皇

    九天魔皇

    白夜,性别:男,爱好:女,身份:异界人。他天性善良,却屠戮苍生,他出身地球,却震慑诸天!万界争锋,吾主沉浮。 新书《我在识海种了一颗豆》已发,欢迎观看。
  • 宁静致远

    宁静致远

    本书将怎样做一个宁静致远的人的重要思想详尽地陈述了出来。书中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启迪读者的智慧。全书内容包括:静能修身——生命是一种寂寞的独行,静能养心——抛开争名逐利享受人生之静美,荣辱不惊——淡定才能平和地应对得失等。
  • 大神你人设崩了

    大神你人设崩了

    【娱乐圈+学霸+微玄幻+无逻辑】孟拂到十六岁时,江家人找上门来,说她从小就被人抱错了,她还没来得及反应,身体就被异世女记者灵魂占领两年。好不容易夺回身体——豪门母亲:童少是留学生,你高中就辍学了,虽然你们是娃娃亲,不要强求。父亲:歆然也是我的女儿,希望你跟她好好相处,多向她学习。弟弟:我只有江歆然一个姐姐。**在夺回身体前,孟拂是《全球偶像》女团节目里排名第四什么都不会被全网黑的花瓶角色,是江家不肯对外承认的大小姐;夺回身体后——恕我直言,在座都是孙子。一开始各大网络粉丝让她滚出女团,滚出娱乐圈,无脑黑孟拂,一批粉丝纷纷怒怼黑粉,安慰孟拂。直到后来,某大神转发了一条博:【我的新戏转一发】某人评论:【你上错号了。】发现了真相的粉丝猛然回过神——【大佬她不需要安慰。】男主苏承:古武隐士家族天才继承人,禁欲系超A神秘系男主苏承。女主孟拂:即思维跳跃、表演大师、王不见王、财迷,自称什么都会“一点”的全网第一学霸孟拂。
  • 灵幻鬼皇

    灵幻鬼皇

    从黑渊地府中冲出,我乃幽冥之主,现身人间,不喜再入幽冥,故此自毁鬼体,从此纵横逍遥人世,自由自在!
  • 家有儿女的世界

    家有儿女的世界

    前期是童年温馨的回忆,后面延伸至是宇宙战争时代。本文是系统文,带入游戏风格。
  • 我欲无限

    我欲无限

    在这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人类作为玩笑一般的存在究竟怎么生存下去?是可笑的智慧?还是所谓的知识?NO!NO!NO!人类所仰仗的,便只有内心深处,那永无止境的欲望,那汹涌澎湃的——邪欲。来。让我们揭下那即将渗入肌肤的面具,换上小丑那裂嘴的鬼面,然后扭曲声线。在现实里,以真实的面貌,去演绎你们的“完美”在这个追逐力量的游戏里,以假的自己,去展现真实的你们。人,究竟是什么?也许,人本该是魔。
  • 综漫最强幻想

    综漫最强幻想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的动漫妹纸,带你走进动漫世界的海洋!陈天喻激活最强系统将会有什么机遇?他到底能不能坐拥天下,醉卧美人膝!让我们拭目以待!海贼王篇(正在进行中)ps.本书爽文,不喜勿入
  • 佛戒

    佛戒

    在释迦消失的五百年里,佛界大乱!在这五百年里,各路佛陀都蠢蠢欲动,最后如来以铁血手段登上了佛主之位,其座下大弟子功不可没...计谋,血腥,残杀,,,这一切的一切都与佛背道而驰!死亡,重生,强大,,,复仇之路又是何等困难!神秘大能,神秘功法接踵而至,死亡之后却又陷入了另一个上古预谋中。。。凡间一片苦楚,各路妖族横行世间。历练西去,棋子与棋手的较量,谁与争雄!登至高峰,俯览群雄,各路称臣!改万物于手中,还天地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