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32400000015

第15章 逼死长孙无忌的幕后黑手(1)

武昭仪要向后位发起冲击,必须要越过两道关卡,方能抵达胜利的彼岸。一是要将王皇后从后位上拉下马。二是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朝中大臣的支持,尤其是那几个顾命大臣。如果他们投反对票,这事十有八九就会泡汤。

如果要在这几位中间选出一位带头大哥,那么非长孙无忌莫属。

长孙家族出了两个人物,而这两个人都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个就是成功男人唐太宗李世民背后的那个女人——长孙皇后。另一个就是眼前长孙皇后的弟弟,国舅爷长孙无忌。李世民和他是一块光着屁股和稀泥玩到大的发小。

放眼唐太宗人才济济的朝堂之上,才能仅仅处于中档水平的长孙无忌,居然能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让人费解。除了李世民的信任还有其他让人信服的解释吗?李世民在临死前甚至对左右大臣这样评价长孙无忌:“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言下之意,没有他就没有我。这句话等于给长孙无忌一道免死金牌。

太宗皇帝临终前做出一连串政治安排:长孙无忌出任太尉、兼尚书、门下二省的实职。最后,他嘱咐另一位托孤之臣褚遂良:“我死之后,你要保护无忌。若你放任别人伤害他,就不是我的忠臣。”保全长孙无忌成了太宗皇帝最后的遗愿。

对于李世民来说,几十年来,兄弟曾相煎、儿女曾反目,只有这位少年朋友、郎舅之亲,陪他走完了23年漫长的贞观之路。

李世民临终说出这句话,当时内心有怎样的想法?保全长孙无忌,就是保全贞观的胜利果实吗?保全长孙无忌,是李世民对长孙皇后当年的承诺吗?保全长孙无忌,是他对这个少年朋友的最后眷顾吗?

帝王也是寂寞人,也需要朋友。孤,也并非希望自己一孤到底。君王的威仪是恢宏而孤独的,而君王的内心也有与常人同样的乐与怒。

李治登基后,虽然朝中此时有侍中和中书令等一堆高官,但实际大权还是掌握在长孙无忌的手里。此时的长孙无忌才算真正做到了横行无忌,太宗皇帝活着的时候,他还有所顾忌。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秉承太宗遗愿,同心辅政,风头无人能及。另外一位托孤重臣李是明哲保身之人,不敢强出头。由于实力悬殊过大,所以朝中宰相之间矛盾并不明显。而且高宗皇帝又是好好先生。当时整个帝国的大政方针基本上还是照搬贞观朝的那一套,所以永徽初年的朝政还是保留了贞观朝的遗风。

此时长孙无忌的骄狂已经到了天日可表的程度,毫无掩饰。虽然日光之下,他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无非就是培植力量、排除异己,折腾得朝堂之上鸡飞狗跳,但是这种一人独大的局面是极大的风险。

一天,长孙无忌宴请朝中的一些高官,酒酣耳热之际环顾同僚说:“我其实没什么本事,只是因为运气好,机缘巧合才位极人臣。大家说一下,我的富贵程度和隋朝的越公杨素相比如何?”有的人不回答,有人拍马屁说超过杨素。

长孙无忌听后徐徐说道:“我只有一点比不上杨素,就是他富贵的时候年纪大,我富贵的时候年纪比他轻!”其牛气冲天、摇头摆尾的骄狂之态令人厌恶,大有赶超皇帝之威的势头。

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十月,李坚决辞去尚书左仆射的职务,高宗批准,但仍然让他担任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还是实职宰相。李担任左仆射已满一年,现在突然这么做,让人无法看透其中玄机。

李主动让位,让褚遂良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他没费吹灰之力就白捡了一个尚书左仆射的职位。褚遂良是个张扬高调之人,在得到如此高官显位之后,开始日渐骄横起来。

十一月,监察御史韦思谦上奏疏弹劾宰相褚遂良,说他强行低价购买中书省职员的土地。大理寺少卿张睿册跳出来为褚遂良辩解,说他是依照估定价格购买的,没有任何问题。

韦思谦代表正义一方站出来驳斥他:“那种官方的估定价格,是国家需要征地时才用的,所以是很低的。私人之间的交易,怎么能够按照那种价格标准呢?张睿册利用职务之便舞弊,附和大臣,欺罔皇上,按其罪行应当处死。”

当天,长孙无忌在无奈之下以朝廷的名义将褚遂良降职为同州刺史(今陕西境内),将张睿册降为遁州刺史(今广东境内)。

褚遂良虽然被贬,但还在陕西境内任职,明眼人能看出来朝廷有随时召他回来的打算。这一切唐高宗和长孙无忌都心知肚明,他们曾经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但现在绳子断了,他们各自蹦跶,各自盘算,绳子上的岁月成了他们美好的回忆。

其实这时高宗皇帝已经对长孙无忌的专权难以忍受,关于皇权被窃、长孙专权的传言已经满天飞,他不可能淡然处之。唐高宗已经不满足于做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他试图在朝中的一些关键位置上安插自己的亲信大臣。这些人虽然居于高位,却不敢和长孙无忌正面抗衡,难以起到制衡权力的作用。

众大臣在议事的时候,要看长孙无忌的脸色行事。就连被先帝同样器重的李,也看出端倪当了缩头乌龟,所以,权力天平从一开始就倒向长孙无忌一边。

唐高宗李治毕竟不是傻子,他已经看出了端倪。朝堂之上的眼波流转,朝堂之下的噤若寒蝉。他曾经在朝堂上冲着下面的大臣们怒道:你们在议论朝政的时候,都没有自己的主见,还要互相观察脸色行事,这个朝堂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朝堂已经成了长孙无忌的一言堂。

长孙无忌接话道:皇上说的现象多少也存在些,不过还远远没到徇情枉法的地步。就是皇上在处理朝政的时候,也会考虑一些人情世故吧。

长孙无忌这话听起来似乎在理,中国人关系网、人情网,每个人都是网中人,撕不破扯不断。人不都是感情动物吗?

以长孙无忌在权力场上几十年的阅历,不可能看不出高宗皇帝在人事安排上的用意,也不可能听不出来皇帝的弦外之音。估计他是太没把这个外甥放在眼里,不仅毫无收敛之意,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春天,长孙无忌将同州刺史褚遂良调回朝中,任命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履行宰相职责;接着他又任命自己的亲戚、兵部侍郎韩瑗代理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也是实职宰相。

大唐的宰相集团就这样形成了抱团势力,长孙无忌的地位更加稳固了。就连新任宰相、王皇后的舅舅柳奭也要避其锋芒,柳奭的表现让长孙无忌还算满意。柳奭是个谨小慎微之人,他清楚自己的实力,他也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够坐上宰相的高位,都是因为自己是皇后的舅舅。皇后的位子稳固,他的位子就稳固,皇后要是失宠,他的政治前途也会受到致命的打击。

对于王皇后,高宗李治虽然没有爱意,但也存在一丝敬意,这是对于传统势力和主流价值观的尊敬,也是感性对于理性的屈服。换句话说,高宗对于王皇后的尊敬,实际上是对一手安排这场婚姻的父皇的尊敬,对于他有大恩的舅父长孙无忌的尊重。

贞观时代的美好幻景和荣光,是李治无法避开的阴影。他一边要高声高调地赞扬,虽然极不情愿,但还是要去做。同时那个过去的美好旧时代让他的内心感觉到窒息。他表现出来的屈服,也正是登基未久又缺乏自信的年轻君主,对挟顾命之威德高望重的老臣的屈服,也是君权对于相权的屈服。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发生了一起大案,案子的处理者正是权倾朝野的太尉长孙无忌。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女儿,人长得漂亮,又聪明活泼,也非常任性。从小就深得唐太宗的宠爱。唐太宗为了笼络大臣,把她嫁给了宰相房玄龄的小儿子房遗爱。在唐朝,娶公主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消受得了的福气。

自从高阳公主嫁进房家,房家就一天也没有消停过。受宠的高阳公主结婚之后,处处刁钻好胜,挑唆丈夫房遗爱和大哥房遗直分家。房遗直被逼无奈,告到唐太宗那里。唐太宗主持公道,狠狠地责骂了高阳公主一番,才把这件事摆平。从此太宗就不大喜欢这个惹是生非的女儿了。可是没过多久,高阳公主又出事了。她跟和尚辩机私通的事情败露了。

一次,高阳公主打猎,巧遇和尚辩机,两人一见钟情。高阳公主从此就包养了这个清秀的和尚,给老公戴了绿帽子。为了安慰老公房遗爱,她还送给他两个绝色的婢女。房遗爱只能忍气吞声,不敢有什么意见。可是纸包不住火,事情终究还是败露了。

贞观年间,因为追踪一起盗窃案件,御史搜查了辩机所在的寺院,搜出了一个宫里的金宝神枕。追问之下,辩机承认是公主所赐。唐太宗觉得很没有面子,盛怒之下,腰斩了辩机。

心爱的人被处以极刑后,高阳公主完全变了一个人。唐太宗去世时,高阳公主一滴眼泪都没有流。对以酷刑处死辩机的怨恨,仍旧像一条毒蛇缠绕在高阳公主的心里。

离开了父皇的管束,高阳公主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包养了更多情人,百无禁忌。也许因为她的初恋是个和尚,所以她对此类人总是情有独钟。经常将一些和尚、道士召到府上,整天沉溺于他们借鬼神之名所做的卜卦中,让他们留宿在自己的闺房中。

除了仇恨,高阳公主的心中是一片空白。本来就不甘寂寞的她,只有借助神和巫术的力量来驱散内心的阴霾。甚至通过与那些和尚、道士发生淫乱行为,来找回与辩机一起走过的那些美好时光。

同类推荐
  • 原来乾隆

    原来乾隆

    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代天子,声名远播的乾隆帝似乎注定有着不平常的人生。身世之谜,生母之争,一世风流背后是怎样的挚爱?“十全天子”的文治武功是伟绩还是荒谬?谜团夹杂着正史,竟如层云,重重包裹。而究竟历史真相为何?隔着二百年的尘埃又该如何盖棺论定?本书作者以淡定客观的笔触,为我们剖画了一个真实而又多面化的乾隆。既非戏说,亦不避讳传奇,读来仿佛幽笪探秘,愈行景致愈妙。
  • 五胞胎和他们的爱心爸妈

    五胞胎和他们的爱心爸妈

    本书以中国首例自然怀孕、自然分娩的五胞胎,从出生到成长的故事为主线,通过真实、细腻的描述,详实记载了围绕五胞胎发生的爱心故事,展示新时期汕头人乐施好善、扶危济困的精神风貌,展现新时代中国探索生命科学的成就,展现了一个温性关爱的中国,一个人文关怀的中国。
  • 赵之谦传

    赵之谦传

    本书主要介绍赵之谦这位晚清艺术怪杰的传奇一生。他才思敏捷,具有艺术、军事、行政多方面才干,无论他的作品或他所编辑的《仰视干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影响力都极为可观。他曲折离奇的一生,更富于传奇性。
  • 银海扬帆:于洋传

    银海扬帆:于洋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的传记。于洋出身贫寒,少年时即因机缘巧合进入电影行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进过敌人监狱,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过革命工作,并主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 伊莎朵拉·邓肯自传

    伊莎朵拉·邓肯自传

    她勇于摒弃古典芭蕾,创立自成一格的全新舞蹈门类;她勇于藐视婚姻,向传统道德观念发出了挑战;她勇于承受磨难,亲生孩子离她而去也没能击垮她;她是一个特立独行、要求绝对自由的精灵。邓肯所承载的文化矛盾与内心的情感纠葛,非同一般,人们很难理解她是如何将苦难转变为幸福的驱动力,使苦难变成创作的源泉。本书就是这位艺术家的自传作品。在书中,她讲述了自己在多灾多难的生活中抗争坎坷命运的曲折经历,展现了令人震撼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她的一生是一个传奇,更是一部艰辛而多姿多彩的奋斗史。
热门推荐
  • 至尊血皇

    至尊血皇

    【起点五组签约作品,请朋友们放心阅读。】血之禁忌,千年噩梦。血族的没落源于一名来至东方的吸血鬼。他们躲藏于无底渊薮,退避千年……千年之后,血光蔽日。血族再现,一切皆会颠覆?教廷的强大令大地颤抖,他们将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一名东方后裔身上......(每天一到两更,偶尔万字爆发。求推荐,收藏!)
  • 妖刀凶猛

    妖刀凶猛

    一座江湖,一柄妖刀。一片江山,一曲长歌。可曾听闻名刀“顺天意”、利剑“定太平”、金枪“震天庭”?却有一人,手持妖刀一柄,使出最凶厉的刀法,荡平天下贼!我叫夏侯青羽,他们总想变着花样的杀我,最终却使我的刀——凶厉滔天!
  • 高维异世界

    高维异世界

    在多维异世界中,男主的崛起,争霸......
  • 太原:历史深处走来的城

    太原:历史深处走来的城

    本书是太原市委宣传部组织编撰的关于太原的普及性质的图书。本书追溯太原的历史、发展进程、太原的特殊地缘特点以及特色的文化风貌,并且着眼现在看待太原建国之后的发展转型经历,展望十二五之后太原未来发展的规划。是一本纵观古今、并且涉及太原方方面面的内容的图书。
  • 临界启示录

    临界启示录

    一场阴谋,人们失去了曾在地球上生活的记忆,被困在了网络虚拟世界当中轮回转世。那段“消失的历史”到底发生了什么?背后又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唯一的线索,就藏在一百零一个遗迹的深处!怀抱着“探索与冒险“精神的探险家们啊,启程吧,用你们的虚灵点燃名为希望的火把!只要探险的脚步没有停下,《临界启示录》总有一天会被点亮,照亮在迷雾中生存的人们。
  • 为魔不仁

    为魔不仁

    若爱错,错在谁?你庄严而肃静的面容像尘中的一片雪,散发出了栀子的香气。我凝视着你,心翻绞地痛……你笑得淡然,在佛法的沐浴之中,柔和的光芒,安宁每一颗杂乱的心。一瞬间,爱义无反顾!错?那就错吧!让我在地狱中沉沦“错爱”的孽报!
  • 独家占有:冷少的专宠萌妻

    独家占有:冷少的专宠萌妻

    一场车祸,她被迫和他做了交易,只想从此两不相欠,没成想,纠缠才刚刚开始……有情敌?宁智颂不屑一顾。“听说你有男朋友了?你记住,在你结婚前,不能和任何人发生关系,除了我!”他冷笑一声,接着说:“在我腻了之前,你如果敢结婚,我就毁了你们俩!”公司上班,听说有人欺负她,宁智颂气急败坏。“明天我就让所有人知道我是你孩子他爸。”“嗯?我什么时候有孩子了?”“今晚。”宁智颂嘴角微扬,邪魅一笑:“要不,现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误落龙榻:妖孽王爷赖上门

    误落龙榻:妖孽王爷赖上门

    "云初染,穿越成了傻子?世人笑她废物?她淡然一笑,没关系,她的人生很简单,混吃等死。失了身,没关系,她从来不屑于依靠男人,你若逢场作戏,她便将计就计。她低调,她不屑,只因看穿了这世界。直到那日,丢了心,失了魂,血染白衣,冷傲地站在顶峰俯视众人,只是为了那一个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