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5000000036

第36章 三国(4)

刘备在东进的过程中,又得知了张飞被杀的消息。而且杀害张飞的张达、范强又投奔了孙权。刘备听罢,犹如火上浇油,更加坚定了他伐吴的决心。孙权虽然占领了荆州,但他仍不愿意破坏业已形成的孙刘联盟。他得知此事后,曾派遣使臣向刘备求和,南郡太守诸葛瑾也给刘备写信,劝他罢兵,但都被刘备拒绝了。

刘备首先派遣吴班、冯习率先头部队,在巫县(今四川巫山)击败吴军,占领了秭归。治中从事黄权劝说刘备应坐镇后方,刘备不听,以黄权为镇北将军,驻扎长江北岸,自己亲率大军继续向长江南岸进发。同时,刘备还派侍中马良到武陵,联络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助作战。

吴军大都督陆逊虽然年轻,但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他认真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实力以及地形等情况,认为刘备率军东下,锐气正盛,求胜心切,而且居高守险,难以立即攻破,吴军应该避其锋芒,等待时机,后发制人。当时,吴军将领们都不理解陆逊的意图,认为陆逊年轻胆小,十分不满。在陆逊的耐心劝说下,终于说服了众将。陆逊命令吴军退出山地,将数百里的山地留给了蜀军,把军队后撤到猇亭(今湖北宜都北)一带,等待蜀军的到来。

章武二年(公元222)正月,吴班、陈式的水军已进入夷陵(今湖北宜昌)地区,在长江两岸驻扎。刘备没有料到陆逊会采取坚守不战的战略,不得已在巫峡、建平至夷陵一线数百里的土地上设立了数十座营寨,犯了兵家大忌。从正月到六月,双方相持不决。刘备为求速战,派人到阵前骂阵,陆逊毫不理睬。为了引诱吴军出战,刘备又派吴班率数千兵马在平地扎营,还在山谷中埋伏了8000人马。吴军将领纷纷要求出兵,陆逊识破了刘备的计策,稳住军心,仍然坚守不战。此时正值暑热季节,蜀军将士酷热难耐,加之兵力分散,运粮困难,军心开始涣散。刘备无奈,只得将水军转移陆上,在深山密林中扎营,等到秋后再发动进攻。

此时,陆逊认为反攻的时机到了。陆逊首先向蜀军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进攻,虽然没有取胜,陆逊却从中找到了击败蜀军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火攻。

一天夜里,天气像往常一样,依然潮湿闷热。疲惫不堪的蜀军懒散地沉入梦乡。刘备在大营中烦躁不安,久久难以入睡。他不知道,灾难正在一步一步向自己逼近。陆逊命令士卒们每人各带茅草一把,乘着沉沉的夜色,做好放火焚烧蜀军营寨的一切准备。一声令下,所有到达蜀军营寨的吴兵一齐点火。刹那间,火借风势,蜀军营寨被熊熊烈火吞噬了。数百里的联营变成了一条火蛇,拼命地挣扎着。陆逊乘蜀军大乱之际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朱然率军率先突破蜀军前锋,与韩当所部切断蜀军退路。潘璋率兵击败蜀军冯习率领的军队。诸葛瑾、骆统、周胤等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攻击。吴军连破蜀军营寨40余座,并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蜀将张南、冯习和少数民族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杜路、刘宁等投降了吴军。

刘备仓皇逃遁到夷陵西北的马鞍山,部署军队,凭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从四面围攻,蜀军再次被杀得大败,车船、器械及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数万将士喋血沙场。刘备乘夜突围,逃到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暂避一时。镇北将军黄权在长江北岸防御魏军,刘备战败后,黄权的归路为吴军所截断,不得已率众降曹。

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吴将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陆逊顾忌曹魏乘机偷袭后方,不宜深入蜀境,下令撤兵。

建兴元年(公元223),兵败白帝城的刘备由于在夷陵之战中遭到重创,一病不起。他自知不久于人世,便将诸葛亮等人请到白帝城托付后事。四月,刘备在白帝城永安宫病逝。

夷陵之战,以吴军取胜告终。由于刘备的固执,葬送了自己和数万将士的性命,葬送了来之不易的孙刘联盟,葬送了诸葛亮苦心经营的三国鼎立局面、也为偏安一隅的蜀汉政权敲响了丧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夷陵之战,刘备败走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刘备死后,建兴元年(公元223)四月,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正是从这时起,诸葛亮的政治才能才真正地发挥出来。诸葛亮牢记先帝的临终嘱托,忠心辅佐刘禅,治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蜀汉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并积极改善与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他曾多次北伐中原,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刘备的兴兵伐吴,破坏了业已形成的孙刘联盟,对蜀汉的发展极为不利。刘禅即位后,蜀国国力薄弱,当务之急就是恢复并巩固孙刘联盟,以抵抗曹魏。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东吴,说服孙权断绝与曹魏的关系,重新建立了与蜀汉的盟友关系。

诸葛亮治蜀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在政治方面,他强调以法治国,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法检》、《科令》、《军令》、《蜀科》等就是诸葛亮同其他人共同制定的法律文本。诸葛亮赏罚分明,不徇私情,同时,还重视人才,任人唯贤。诸葛亮还对蜀汉的行政机构进行了改革整顿,精简了吏员,节省了国家开支。在农业方面,诸葛亮重视农业生产,要求各级官员不要耽误农时,妨碍农民作业,同时还要减轻赋税。他鼓励农民种植,还在汉中一带推广屯田,以解决北伐所需的军粮供应。在水利事业方面,派专人对蜀国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都江堰进行维护和管理,以保证农业灌溉的顺利进行。在诸葛亮手工业政策的引导下,蜀国的盐铁业和织锦业都非常发达。当时蜀国一些地方已经可以用火井煮盐,钢铁冶炼也非常先进。在织锦业中,锦江、锦里都因织锦而得名。诸葛亮鼓励桑蚕事业,蜀锦成为当时蜀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诸葛亮的精心治理下,蜀国得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与魏、吴对峙,继续延续了40年的时光。

诸葛亮在治蜀的同时,还南征北战,一方面平定南中,改善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另一方面,多次北伐中原,企图恢复汉室基业。

蜀汉南部的南中地区,分布着一些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趁刘备新亡,蜀汉政权不稳之时发动了叛乱。首先是益州地方豪帅雍闿的叛乱。他杀死了益州太守正昂,气焰嚣张。诸葛亮又任命张裔为益州太守,却被雍闿抓起来送往东吴,孙权任雍闿为永昌太守。随后,雍闿又与同郡人孟获等人煽动当地少数民族起兵叛乱,牂牁太守、越巂夷王等也纷纷起兵相应,严重威胁着新生的蜀汉政权。

诸葛亮首先试探性地采取和平解决的方式,给雍闿写信,劝他停止叛乱,但遭到了雍闿的拒绝。随后,诸葛亮决定通过武力平定叛乱。建兴三年(公元225)三月,诸葛亮亲率蜀军,兵分三路,开进南中。蜀军很快平定了越巂郡和牂牁郡,五月,蜀军渡过泸水,进入了益州郡。此时,雍闿被杀,孟获代替他继续领导叛军。诸葛亮命令军士对孟获只擒不杀,要让孟获心服口服。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终于收服了孟获。孟获率部来降,并答应南人永不反叛。七月,南中少数民族的叛乱彻底平息。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对当地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政策。如增加郡的数量,任用当地官吏管理当地事务,还让一些有威望的少数民族豪酋到蜀汉中央任职,对改善蜀汉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南中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平定南中叛乱后,诸葛亮又开始了对曹魏的北伐战争。黄初七年(公元226),魏文帝曹丕死,其子曹叡即位。诸葛亮认为这是北伐的好机会,第二年春天,他亲率大军开始了第一次伐魏战争。著名的《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在这次北伐前,向后主刘禅上的。诸葛亮首先在汉中驻扎,建兴六年(公元228),他决定出兵伐曹。很快,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陆续降蜀,诸葛亮还在天水收降了姜维,使蜀军如虎添翼,整个战争形势对蜀军非常有利。但由于蜀将马谡轻敌自傲,致使重要军事据点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失守,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上书刘禅,自贬三级。这年冬天,诸葛亮乘魏吴交战之机,再次伐魏,包围陈仓。但由于蜀军粮草不足,诸葛亮下令撤军,返回了汉中。

建兴七年(公元229)春,诸葛亮发动了第三次北伐。由于连续阴雨,阻碍了蜀军的前进,使得蜀军被迫撤退。建兴九年(公元231)春,诸葛亮率军第四次北伐。在这次战争中,诸葛亮与魏将司马懿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比试。正在势均力敌之时,刘禅突然要求诸葛亮撤兵,诸葛亮急忙撤回汉中,却被告知并不是刘禅下令撤军,而是负责运粮的李严失职,假传圣旨。诸葛亮虽然上书刘禅将李严治罪,却丧失了战胜魏军的大好时机。

为了解决军粮辎重的运输问题,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为战争提供了高效快捷的后援补给。经过了三年的修养生息,魏、蜀双方的实力都有所增长,建兴十二年(公元234),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第五次伐魏。此次北伐,蜀军兵出斜谷口,驻扎在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渭水南岸继续对峙。但诸葛亮由于过度劳累,身体每况愈下,终于病倒在前线,逝于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开始走下坡路,最终被曹魏所灭。

刘禅为了纪念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做出的丰功伟绩,将其葬于汉中的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追谥为忠武侯,所以历史上称诸葛亮的祠庙为“武侯祠”。

曹丕代汉

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采取了稳定自己后方的战略,不敢再轻易南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正月,曹操病逝,曹丕继位为魏王。十月,曹丕逼汉献帝退位,代汉称帝,曹魏建立。

曹丕称帝后,继承了其父曹操的施政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措施。他下令减轻刑罚,为百姓提供更为宽松的生活环境。在大灾时节,他多次颁布诏书,开仓赈恤灾民。他非常重视人才,曾几次下诏地方推荐人才。他曾下诏禁止厚葬和淫祀,还在病重的时候,释放后宫的部分宫女回家。鉴于前朝的教训,他禁止妇人、宦官和外戚干政。曹丕对诸王限制得非常严,当时,诸侯国有名无实,与汉代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语。

曹丕在位的六年期间,曹魏政权稳定,文治算是较为成功,而武功却远不及其父。曹丕曾经多次出兵伐吴,但都没有成功。他曾面对波涛汹涌的长江慨叹道:“我虽然拥有上万铁骑,却毫无用武之地,看起来我是没有办法战胜吴国了!”曹丕最终没有伐吴成功,只能带着遗憾去见他的父亲。

黄初七年(公元226),魏文帝曹丕病死,长子曹叡即位,是为魏明帝。曹叡在位的十几年中,曹魏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曹叡的奢侈腐化在当时却是出了名的。他即位不久,便大兴土木,在邺城为自己的母亲修建墓园,还在洛阳修建曹氏宗庙。他下令整修了许昌皇宫,兴建了景福殿、承光殿,并征调大量民夫,在洛阳兴建洛阳宫,修建起昭阳、太极殿,筑成高十余丈的总章观。还命令马钧监造崇华殿、青霄阁、凤凰楼、九龙池,极尽奢华之能事。在群臣的劝说下,曹叡才略有收敛。曹叡不仅奢华,而且淫逸。他的后宫宠幸着数千美女。他选出了六名有才的美女任女尚书,让她们帮助处理群臣的奏章。他经常乘坐着指南车在宫中随意游幸,见到中意的美女,就拉她上车共度良宵。曹叡毫无节制地纵欲,使得他年纪轻轻就骨瘦如柴,疾病缠身,终身也没有生一个儿子。

曹叡36岁便去世了。曹魏政权在曹丕、曹叡在位期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但魏国还是度过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曹叡死后,司马氏逐渐崛起,曹魏政权岌岌可危。

高平陵惊变

魏明帝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初,曹叡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遂安排后事,令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辅佐太子。曹叡死后葬于高平陵。

曹芳即位后,司马懿、曹爽作为辅政大臣,均加侍中、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行政权、军事权集于一身。司马懿这边,有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作为左膀右臂。曹爽这边,不仅有其弟曹羲、曹训、曹彦辅助,更有毕轨、邓飏、李胜、何晏、丁谧等人为心腹,从而形成了两大政治集团。为了分散司马懿的权力,曹爽接受丁谧建议,令皇帝下诏,将司马懿的官职改为太傅,名义上是提高地位,实则夺权。此后,曹爽专擅朝政,树立党羽,频繁改易制度。司马懿无法制止,便不动声色,假装称病,不参与朝政,暗地里却与司马师、司马昭筹划,伺机反扑。

在曹芳即位的第十个年头,机会来了。嘉平元年(公元249),又是一年的年初,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曹芳要去高平陵祭奠先帝,曹爽陪同前往。

就在此时,司马懿集团开始了行动。司马懿首先假传皇太后的命令,关闭了洛阳城的所有城门,派兵占领了武器库和重要军事据点,并命人控制了曹爽及其兄弟的军营。随即向皇帝参奏曹爽,历数其罪。曹爽得知事发后,更是惊慌失措,不知所为。司马懿进一步发难,派人假意劝说曹爽如果认罪,处罚仅是免官而已,曹爽等人信以为真。

此时,曹爽的同乡桓范冒死来见曹爽,建议曹爽兄弟挟天子至许昌,发四方兵马以自备。曹爽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将刀掷于地上说:“我虽然被免了官,怎么着也能做一个富翁吧。”桓范听罢,失望至极,哭着说:“像曹真这样的能人,怎么生出了像你们这样的兄弟啊,真是一群蠢猪!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会落到灭族的地步啊!”心灰意懒的桓范丢开曹爽兄弟,默默地离去了。

曹爽还指望司马懿仅仅会免了自己的官就罢手,乖乖地向曹芳奏明罢免己官,然后护送曹芳回转了洛阳。曹爽兄弟一到家,司马懿便立刻派人把曹爽家包围了起来。紧接着,司马懿便开始罗织罪名,旋以谋反的罪名把曹爽下狱,夷灭三族。

高平陵政变以曹爽集团覆亡,司马懿集团胜利告终。从此,曹魏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曹氏的命运也将走向终结。

魏末三少帝

在曹魏末年的短短二十余年中,连续出现了三位年轻的皇帝,他们是曹芳、曹髦和曹奂。

曹芳是魏明帝曹叡的养子,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青龙三年(公元235)立为齐王。景初三年(公元239),明帝病危时立为太子,时年仅八岁。明帝死后,八岁的曹芳即位为帝,在位十五年被废,年仅二十三岁。

曹髦是魏文帝曹丕之孙。正始五年(公元244)封为高贵乡公。曹芳被废后,十四岁的曹髦即位为帝,在位六年被杀,年仅二十岁。

曹奂是魏武帝曹操之孙。甘露三年(公元258)封为常道乡公。曹髦死后,十四岁的曹奂即位为帝,在位六年被废,年仅二十岁。

这三位皇帝即位时还都是少年,曹芳甚至可以称为儿童,他们离开帝位时也就是二十几岁。正值青春年少的他们,本应该享受花季少年的幸福时光,却无可奈何地卷入了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中。而就在他们三人的头上,始终笼罩着一道挥之不去的阴霾,那就是司马氏的控制。最终,这道阴霾将他们完全吞噬了。

同类推荐
  • 缘起倾君心

    缘起倾君心

    苏婧睡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难道穿越的几率是百分百,怎么睡一觉还能穿越呢?他是异世的王爷,他们一见钟情?不,王爷你走开,我爱的是土匪哥哥!!!!这篇小说搞笑中带着虐心,至于虐到什么程度,看情况喽
  • 全球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狂野非洲)

    全球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狂野非洲)

    本书通过一篇篇动情的文字和大量的精美图片,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如此与众不同、却又如此熟悉的非洲。
  • 随身世界穿三国

    随身世界穿三国

    一个得到随身世界准备大展宏图的男人,因为意外带着随身世界到了三国,看他如何逍遥世界
  • 大唐军星

    大唐军星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国历史上的唐朝,虽然略有不完美,但是,万国来朝,贞观之治的盛况不容否认,不管其他如何,我独爱唐之美,在这里,我们自称唐人,我们即是世界。
  • 寻唐问宋

    寻唐问宋

    大唐末年,天灾人祸不断,内有藩镇相互倾轧,外有强敌侵扰。一代枭雄黄巢兵尽死于泰山虎狼谷后,各路藩镇虎视眈眈看向残败的唐庭。北方食人魔军蔡州秦宗权收拢黄巢残部,兵力暴涨,版图扩张,即将称帝。宣武节度使朱全忠与沙坨李克用在上源驿大火之后,势成水火。有‘长安天子,魏府牙军’之称的魏博军,还在为解决‘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而烦恼……而此时,光州何氏赘婿李君本想抱开闽三王的大腿,南下控制唐朝的经济重心长江淮河流域,却不想他们还要抱李君的大腿……
热门推荐
  • 他眼中好似有繁星

    他眼中好似有繁星

    “所以说我的喜欢在你眼里什么都不是了对吗?”“我很抱歉。”
  • 灭神大战

    灭神大战

    夏雨突然在玄天大陆重生了,带着前世的感伤,被亲人抛弃,从一个废物修炼到巅峰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混在大马的日子1

    混在大马的日子1

    出国留学的去向要视留学生的目的而定——公派留学并且将来想成为教授的,英国是最佳选择;想学业有成外加移民的,自然是去美国,澳洲,加拿大;想以留学的名义打工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给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日本是首选;对于想趁着青春年少游山玩水,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些甜蜜回忆,再顺便镀层金的中国“游学生”们,风光秀丽的马来西亚实在是个不错的地方。马来西亚最大的私立学院——如来学院(这真的不是一间佛学院!)以‘爱玩’为第一主人公的‘有志青年们’的故事,嬉笑谩骂,待看人生。
  • 重生从小学生做起

    重生从小学生做起

    李丰重生回到了小学时代,家中一贫如洗,小胳膊小腿的他,没有传说中的金手指,没有系统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只能从割猪草,捡牛粪…….。
  • 穿回八零做大佬的小可爱

    穿回八零做大佬的小可爱

    一次偶然的车祸,让江星穿回八零在那里又遇到了以后将会成为首富的厉大佬她发誓要紧紧的抱住这条金大腿但大佬总是对她不理不睬,甚至恶语相待到最后,却…老婆,我错了,不要赶我走不仅如此,还带着一家人发财致富(新手上路,多多担待)
  • 愿慕安好

    愿慕安好

    “晨有清逸,暮有闲悠,梦随心动,心随梦圆”让未来的到来,让过去的过去。林慕,愿安好。
  • 快穿之听说boss对我余情未了

    快穿之听说boss对我余情未了

    【1∨1双洁,欢迎跳坑(不喜勿喷)】安白莹作为一个国际影后,没想到却因为玩游戏饿晕过去灵魂出窍被无良系统绑架去做公作。幺幺零说去撩汉,不就是撩汉嘛,姐擅长。可是为毛几个任务后,幺幺零换成了一个声音不好听,智商比自己还低,情商又不够的破烂辣鸡系统。但为了游戏机,安白莹不得不屈服在黑暗势力下,帮无良幺幺零完成任务,听着辣鸡系统的叨叨。安白莹经过N次变态们的洗礼后咆哮道:“这真的是撩汉,不是去送命吗?”【注明:女主智商常常不在线,请读者朋友们谅解(为女儿操碎心的母亲脸)。】
  • 槿此一生我喜欢你

    槿此一生我喜欢你

    本作品插入部分真实事件情节,夹杂小部分作者真实经历。
  • 在没有外挂的异世界艰难求生

    在没有外挂的异世界艰难求生

    与一群素不相识的人穿越到了真实的异世界。没有身份,不能从事义勇兵之外的任何职业。没有系统,没有重生,没有天赋,没有奇遇,只有为了生存下去而在不断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