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4800000013

第13章 世界地理博览(12)

英雄广场融历史、艺术和政治为一体,是匈牙利民族文化的象征。位于匈牙利国家公园的入口处。广场建于1896年,直到1929年才完工。是匈牙利最大、最有影响的广场。进入广场,首先看到的是分布于广场两侧的两堵对称的弧形石壁。每座石壁高达16米,且以12根石柱为支撑,石柱之间镶嵌着14位匈牙利历代民族英雄的全身塑像。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圆柱形的千年纪念碑,碑高36米。出自匈牙利著名雕塑家扎拉·捷尔吉之手。纪念碑的顶端是基督教中的大天使加百列的石像,碑的座上,是7位骑着战马的历史英雄的青铜像,它们以匈牙利古代的7位民族领袖为原型。这座“千年纪念碑”,建于1896年。为纪念匈牙利民族在欧洲定居1000周年而建造。此外,广场附近还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国家最大的画廊、美术馆都分布在广场周围。

奥地利

国家档案

国名:奥地利共和国(TheRepublicofAustria)

首都:维也纳

面积:8.3871万平方千米

人口:833.4万人(2008年)

民族:全国人口总数的90%是奥地利人,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匈牙利人等。

语言:以德语为国语,以德语为基础的奥地利土语为通用语言。

货币:欧元

国家地理

奥地利位于中欧南部,是一个山地国家。北部与德国和捷克接壤,西面是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南部与意大利相邻。东南方与斯洛文尼亚连接,东部的邻国有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奥地利是欧洲著名的山国,有欧洲花园之称。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地处欧洲东南西北的交通要冲,奥地利素有欧洲心脏之国和东西方十字路口的美称。

80%的国土是山地和山前地带。东阿尔卑斯山系横穿奥地利国土,其北支向东北直到多瑙河流域,地势渐缓,形成丘陵型平原和低地。位于克恩滕州的大格洛克纳山最高峰3797米,为奥地利境内最高峰。奥地利属温带阔叶林气候,整个国家气候温和适中,是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混合。多瑙河是流经奥地利最大的河流,流经奥地利350千米。矿藏种类繁多,但蕴藏量不大,最主要的是铁、镁、褐煤、石油等。石墨储量居世界前列。奥地利矿泉占有特殊地位。奥地利为欧洲森林最稠密的国家之一。森林占全国面积的43.2%。

奥地利国名的由来

奥地利在德语中为“东疆”之意。8世纪后半叶,查理曼帝国时期,该地被称为东方边区,故称奥地利。1156年建立独立的奥地利公园,即沿袭于此。

“世界音乐之城”:维也纳

奥地利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欧至巴尔干半岛的铁路枢纽,位于多瑙河右岸,阿尔卑斯山南麓。面积414平方千米。维也纳有1800年的历史,著名的维也纳森林从西、北、南三面环抱城市,冬温和,夏凉爽。东阿尔卑斯山支脉维也纳林山伸展于西郊,多瑙河流贯市内,水碧山秀,极为美丽,是欧洲最优美的城市之一,旅游业发达。街道呈辐射环状,从1137年建的圣斯梯芬大教堂的高137米的尖塔上,可俯瞰全市。1869年建成的国立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维也纳是著名的音乐城,舒伯特、勃拉姆斯在此诞生,贝多芬、海顿、莫扎特、施特劳斯都曾长期在这里生活和创作。每年有盛大的国际音乐比赛会。多瑙河塔坐落在市区北面的多瑙河公园内,塔高252米。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是以音乐之都享誉世界的维也纳的主要象征,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

维也纳音乐厅

维也纳最古老但又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

梅尔克修道院

梅尔克修道院的建筑风格堪称整个欧洲巴洛克式宗教建筑的杰出代表作品之一,其前身是男僧修道院,形象简朴。带有浓厚的堡垒防御特点。17世纪中叶,修道院在一场大火中被付之一炬。在当时的修道院院长的提议下,盛行奢华风气的天主教本笃会决定出巨资,委托建筑师与雕刻家对其进行修复。修复之后的梅尔克修道院呈现出空前的华丽与奢靡,令人叹为观止。修道院的北面是图书馆,装修奢华而高贵。藏书约9万册,顶上有保尔·特罗格亲手绘制的壁画。修道院的西面最为精致。拥有巴洛克风格经典的大圆顶和两座尖塔,以及可以观赏多瑙河漂亮风景的大平台。

瑞士

国家档案

国名:瑞士联邦(SwissConfederation)

首都:伯尔尼

面积:4.1284万平方千米

人口:750.87万(2007年)

民族:德意志瑞士人占全国人口的62.8%,法兰西瑞士人占16.9%,意大利瑞士人占3.4%。拉丁罗曼人不到1%。

语言: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拉丁罗曼语为官方语言。

货币:瑞士法郎

国家地理

瑞士位于中欧,西邻法国,北接德国,东与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接壤,南与意大利交界。境内多山。有“欧洲屋脊”之称。58%的面积属于阿尔卑斯山区,分为中南部阿尔卑斯山区,西北汝拉山区和瑞士高原3个自然地形区。最高点杜富尔峰,海拔4634米,最低点马焦雷湖,海拔193米。在山区、高原、谷地上分布着1494个自然湖泊,最大的是日内瓦湖(又名莱芒湖)。莱茵河是流经瑞士最大的河流,是瑞士经其他国家通往北海的国际航道;罗讷河是第二大河。瑞士地处温带的北部。气候自西向东由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向冬寒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以阿尔卑斯山为界。以南是海洋性气候,以北温和而潮湿,有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

瑞士国名的由来

历史上国名源于境内的施维茨州。1291年8月,施维茨等3个州为反对哈布斯堡王朝而结成同盟,而王朝以反对它最坚决的施维茨州称呼这个同盟。后来“施维茨”就成了国家名,汉语通译成“瑞士”。

“钟表城”:伯尔尼

伯尔尼市号称世界上最美丽的国都,是一个小巧凝练的、有着中世纪风格的城市。城市面积的1/3是树林和公园,整座城市就是一件艺术品。位于瑞士高原中央山地莱茵河支流上游的阿勒河上游,城的三面被其环绕。面积230平方千米。经由历代巧匠精心制作,那些堂皇的建筑物:中古式、哥特式、巴洛克式彼此衬托,恍若一体,非其他地方所能企及。伯尔尼的这种平和亲近的小城氛围已维持了800多年。伯尔尼作为瑞士的政治中心,在这座城市中除联邦政府各机构外。还有各国驻瑞士的大使馆。万国邮政联盟和国际铁路运输总部也设在此地。伯尔尼还被誉为表都。在这座城市有1000多家钟表店。商店的大玻璃柜台上到处摆着钟表,整个城市像一个巨大的钟表展览馆。这里是瑞士最大的钟表康采恩——瑞士通用钟表工业公司和第二大公司——瑞士钟表工业公司所在地。在伯尔尼钟表商店,有风格各异、价格不等的各式钟表任人选购。

“游览者圣地”:日内瓦

瑞士西南部著名城市。位于日内瓦湖湖畔。虽然是国际名城,但人口只有几十万。背山面水,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被誉为“游览者圣地”。建于公元前1世纪,1815年加入瑞士联邦。工商业和金融中心。服务性行业为主要部门。传统工业有钟表和珠宝首饰。日内瓦是重要国际航空站之一,也是文化中心,有日内瓦大学、国际高等学院(1927年成立)、造型艺术学院、民族艺术历史博物馆等,同时是国际音乐表演中心地之一。有中世纪圣彼得天主堂和文艺复兴时的建筑。罗讷河中的卢梭岛上塑有卢梭铜像。各种国际会议常在此召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联盟所在地,建有万国宫。也叫国联大厦,现为联合国驻欧洲办事处。联合国欧洲本部设于美丽的日内瓦。使它成为全球事务的中心,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外,设在日内瓦的联合国相关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还有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红十字会(ICRC)、国际劳工组织(ILO)以及世界教会协议会等共约180个。日内瓦因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现在所扮演的角色,营造出祥和的城市氛围,吸引了各国政治人物和商人来此定居。

万国官

万国宫坐落在日内瓦东北郊的莱芒湖畔的山丘上,是瑞士的著名建筑。这个高大的建筑建成于1937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联大厦的所在地,现在是联合国欧洲总部。万国宫由大会厅、图书馆、理事会厅、新楼以及阿里安纳花园组成。在万国宫内每年有五六千个国际会议召开,万国宫的建立大大增强了日内瓦的国际声誉。

日内瓦湖

也叫莱芒湖。西欧著名湖泊。坐落在瑞法边界,湛蓝的湖水终年不冻。湖中的人工喷泉高达150米,沿湖公园四布,别墅连绵,并可远眺勃朗峰雪景。堪称人间仙境。湖畔英国花园内的花钟极为有名,钟面随季节变化而改变色彩。无论骄阳似火还是风雨交加,时钟总是运行准确。

莱茵河

欧洲著名大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自南向北流经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法国、荷兰等国,于鹿特丹港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360千米。流域面积22.4万平方千米。莱茵河是目前世界上内河航运最发达的国际河流,因为它流经西欧最重要的工商业地区,沿途有许多重要的城市和工业区,加之流域内降雨丰沛,水量充足,莱茵河各河段高水位出现的时期不同,使河流水位比较稳定。莱茵河通航里程很长,可占其全长的66%。莱茵河现在已通过多条运河与多瑙河、塞纳河、罗讷河、埃姆斯河、威悉河、易北河等河流相通,共同组成了四通八达的水上航运网。

列支敦士登

国家档案

国名:列支敦士登公国(ThePrincipalityofLiechtenstein)

首都:瓦杜兹

面积:160平方千米

人口:33678(2003年)

民族:列支敦士登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5%。此外,还有近1万外籍人,主要是瑞士人、奥地利人和德国人。

语言:官方语言为德语

货币:瑞士法郎

国家地理

列支敦士登位于欧洲中部,莱茵河上游东岸,在瑞士和奥地利之间。是欧洲四个袖珍国之一。国土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8千米。全国3/4的土地为山地,海拔在1800~2623米之间。前格劳峰海拔2599米。为境内最高峰。是一个气候温和的阿尔卑斯山区的小国,年平均降水量为1090毫米。矿产仅有丰富的大理石,森林资源较为丰富,约55.6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34.8%。

列支敦士登国名的由来

几百年前,奥地利王子列支敦士登买下瓦杜兹及其附近领地。于1719年建立公园,并以其家庭的姓氏“列支敦士登”命名。

西欧

西欧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

英国

国家档案

国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UnitedKinqdomOfGreatBritainandNorthernIreland)

首都:伦敦

面积:24.41万平方千米

人口:6020.9万(2005年)

民族:英格兰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0%以上,其他为威尔士人、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等。

语言:英语是官方语言

货币:英镑

国家地理

英国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简称。它东濒北海,面对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可到法国。地理位置优越,是进入大西洋的门户,可控制通往各大洋最繁忙的航线。

全英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4个部分。英格兰全境面积为13.04万平方千米。占大不列颠岛的大部分。这一地区自西向东分为4部分:以塞文河流域为中心的米德兰平原、海拔200米左右的高地、伦敦盆地和威尔德丘陵。格兰扁山脉的主峰本内维斯山海拔1344米。为大不列颠群岛的最高点。主要有塞文河和泰晤士河。

英国气候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年平均降水量830毫米,西部、北部山区雨量较大,最高可达4000毫米。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和天然气、核能和水力,是欧盟中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英国国名的由来

国名中“大不列颠”源于凯尔特语,意为“杂色多彩”,意指古代各族喜欢在身上涂各种颜色。部分迁居到法国西北部的不列颠人,将本土称为“列颠”,将这西北部称为“小不列颠”或“布列塔尼”。“英国”源自“英格兰”,国际上通称“联合王国”。英国的绰号为“约翰牛”。

“雾都”:伦敦

英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英国最大海港和重要工业城市。它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气候多雨雾,有雾都之称。有2000多年历史。伦敦是座多名胜古迹的城市,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王室成员居住的白金汉宫、政府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区、海德公园、英国早期的美术馆、戏院和艺术市集。其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1/8。伦敦由伟大的中世纪之都发展成现在的国际性、多样化的金融重镇,有500多家银行,伦敦股票交易市场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

“世界车间”:伯明翰

伯明翰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17世纪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工业城市,并享有“世界车间”之美称。伯明翰分为新城和老城。新城的火车站附近是英国工业展览会的所在地。老城车站是伯明翰市的中心。这里商店集中,道路狭窄,人流不息,因而禁止车辆通行。伯明翰市区只有少数的高楼大厦,大部分建筑都是二层楼房,显得古朴无华。伯明翰的四周,有无数大工厂,例如汽车制造厂、橡胶公司、飞机制造公司等,它的工业产值占全英国工业产值的1/5。

利物浦

英国的大工业中心和第二大商港,在英格兰西海岸默西河口。孕育了甲壳虫乐队和利物浦足球俱乐部。一年货物吞吐量达3000万吨。18世纪建造的市政府、新哥特式的回教大教堂、仿古典式的天主教大教堂、沃卡美术馆等地是利物浦有名的观光胜地。利物浦北部爱尔兰海岸上有几个风景优美的海滨休养地,其中最大的是布莱克普尔。这里的海滩宽阔而松软。海堤向四面展开。布莱克普尔的灯景是利物浦的一大景观。

曼彻斯特

曼彻斯特在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内,是英国中部地区工商业、金融业和文化中心。曼彻斯特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故乡,机器和大工业生产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现在,阿登商业中心是曼彻斯特最大的商店,里面珠光宝气,灯光闪烁,令人目不暇接。曼彻斯特也是一座文化城市,现在的曼彻斯特市中心还保留着古朴壮观的哥特式大教堂。曼彻斯特也是英国新闻业的第二中心,英国北部地区的广播和电视总部都设在这里。

圣保罗大教堂

同类推荐
  • 探究式科普丛书-探索宇宙的助跑器:火箭

    探究式科普丛书-探索宇宙的助跑器:火箭

    本书引人入胜地描述了与太空科技有关的历史事件以及重要的科学原理。通过阅读本书,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航空航天知识。
  • 善待我们的家园

    善待我们的家园

    本套系列丛书推出10辑,主打科技牌。少年儿童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热点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兴趣和爱好。
  • 站在巨人肩上-从诺依曼谈人工智能

    站在巨人肩上-从诺依曼谈人工智能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在科技馆听讲座

    在科技馆听讲座

    本书将我国部分专家、学者在山西省科学技术馆创办的“星期日知识讲座”公益课堂上的讲演稿编辑整理汇集在一起。内容包括:山西历史、文物保护、民俗文化、晋商、家庭教育、儒家文化与传统教育、傅山研究、个人激励与自我成才、防震减灾、环境保护等等。
  • 在荒漠上成长的果实法布尔的故事

    在荒漠上成长的果实法布尔的故事

    本书介绍法布尔——不朽名著《昆虫记》作者的故事,阐述其“苦难的童年、揭示昆虫世界的秘密”、及诗一样文字的《昆虫记》的完成等。
热门推荐
  • 兵法藏书

    兵法藏书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分别是《孙子兵法》、《五轮书》、《战争论》。《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其中的经典法则受到古往今来各类读者的追捧。《五轮书》是日本兵法大家宫本武藏的毕生之作,全书分为地之卷、水之卷、火之卷、风之卷、空之卷五部分。书中阐述了剑道与兵法原则、思想、策略,简单又实际,不仅适于武士,也适合任何形式的竞争,更是各行各业危机处理、策略训练的经典之作。《战争论》是作者总结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普法战争和法俄战争的丰富经验,研究了130多个典型战例,写下了这部内容丰富的著作。
  • 不朽玄神

    不朽玄神

    十五年前,风雨大帝寒风雨意外陨落,北域墨家少主、霸家公主重伤陷入沉睡,天痕大陆乱世自此开启。十五年后,西剑州落风国少年墨天寒睥睨苍生,指点江山,踏入天下争锋。
  • 你与晚风皆温柔

    你与晚风皆温柔

    『寒冷男神』&『呆萌女神经』古人云: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时小笙坚持将这个思想贯彻到底“易未寒,你是不是喜欢我,特想娶我的那种喜欢”“滚”“易未寒,学校小卖部进了蜜桃味的汽水,你要喝吗,可好喝了!”“不喝”“易未寒你不喜欢我吗?”“不喜欢,一辈子也不会喜欢”易未寒一直以为自己对时小笙是妹妹的那种感情,但后来只是一件事便将易未寒的感情彻底暴露出来,自己对她早已不是对妹妹那种了“时小笙,你给我离别的男人远点!!”“时小笙,你就这么喜欢我?!”双方都在等待的爱情会开花结果吗?“等会儿,你等什么了,都是我在等你好吧?”“我在等你成年”“……”女主不傻白甜,男主有脑子,没有第三者,没有绿茶!!!只有甜,宠中间会有点小虐男主,毕竟女主追了他这么多年!!!男四的感情会有些不一样,不喜勿喷
  • 祸女仙途

    祸女仙途

    梦魇中,奇葩穿越,娘死爹瘫,愁眉不展之时,天降好事,没有灵根的她居然可以修行。不不不,不止这些,自己的修炼速度竞快于常人,这……真真是瞌睡来了人送枕啊!太棒了。不过身体里这枚伴生灵也忒可爱了吧!最主要的是他还是万事通。修炼吃喝拉撒全不在话下。修成之时,得以报仇雪恨。却得知自己是被领养的,其中另有隐情,自己身世竞是……生身父母惨遭杀害,报仇,寻找族人,寻找自己的根。浩然人海,孤单的紫玥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ps:紫玥:筱雅雅,为虾米说瓦是祸女呢?瓦不是(紫玥童鞋双手抽动着鼻子一脸委屈)筱雅:玥儿,偶对不起乃,但是乃应该知道啊!自从乃来了,娘死爹瘫,而且……难道乃不素祸女?(紫玥童鞋,撅着嘴,抽动着鼻子,一脸无辜的看着筱雅)
  • 快穿之今天你有好好爱我么

    快穿之今天你有好好爱我么

    『主虐,慎入/小心机系统Vs无情冷漠宿主』洛子衿答应某幺去逆袭人生,其实就是虐渣渣。“既然你选择玩弄感情,就要学会被感情玩弄。”——by洛子衿。(见证渣男被玩弄的过程,看他们的痛彻心扉。)
  • 机械战士

    机械战士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科技水平愈发强大。宇宙未知的世界正逐步揭开,然而,外星物种却有着另类的想法。。
  • 快穿之糖和醋

    快穿之糖和醋

    软糖觉得,自己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见了他她不知道喜欢是什么,只知道,他就是她的全世界。哪怕他们所有人都说他是天上的明月,皎洁无瑕,却也可望不可及。可就算是那明月,不也为了她落到了人间吗? 女主成长型,1V1,HE
  • 橡树你好我是木棉

    橡树你好我是木棉

    海归科研女博士×黄金单身老戏骨故事的起因只能算一次疯狂的追星。但当她真正站在心心念念的idol面前,她好像并不是很想承认自己的粉籍。所以她觉得,在他面前她应该更像个究极强迫症老学姐。但实际上,明明是他大了十岁呢。他其实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工作关系已然结束,她却还会让人如此难以忘怀。他们彼此心照不宣,相信是彼此的经历与职业让他们相互吸引,成为挚友。但是,真的只是朋友关系吗?微博热搜众说纷纭。有的时候其实自己也搞不清楚。理性思考,还是跟着感性走?这是一个问题。相互吸引的,又到底是什么呢?答案也许就在,舒婷的诗里——“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像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 圣迹仙踪

    圣迹仙踪

    据西汉史圣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莫知其所终”。古往今来,研究老子著述可谓汗牛充栋,然而,老子晚年何处修道?已成“千古之谜”。好在《史记》还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二十一世纪之初,甘肃成功举办“首届老子文化国际论坛”活动,有百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会,产生《兰州宣言》,老子出关以后游历陇原大地,晚年在古狄道隐居讲学,最终在岳麓山凤台仙逝,基本上形成了共识。作者据此共识及相关历史及神话传说,著《圣迹仙踪》一书,借生肖问道,演义有关老子西出函谷关后踪迹这一“千古之谜”。
  • 我们是时间的错误

    我们是时间的错误

    我们相遇,我们相识,我们分开。他总说:如果知道结果,我一定不会放开你的手。当日光撒在大地,你的笑印在我心里。当迟暮年年之时,当初那人早已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