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85100000020

第20章 古体诗的朗诵(1)

古体诗,"包括乐府等,长短不拘,句势不定,可以较自由地抒情、叙事,韵律也不那么严格"。

在这种情况下,朗诵起来似乎所受的约束没有那么多了,但同时却必须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变化,加强整体和细节的处理,特别是要在了解背景、确定基调、规中求变和体现诗风等方面做一些工作。

一、了解背景

古体诗形式相对自由,没有了格律诗那样严格限制的同时,却也失去了格律诗固有形式提供给我们的创作惯性,因此在进行古体诗朗诵前须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对于某些没有明确表明心迹的诗歌朗诵创作非常有帮助。具体来说,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的原因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容量丰厚中国古典诗歌虽然总的来说都相当精练,富于概括,但其容量却并不小,这在古体诗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古体诗除了像格律诗一样有辞约义丰的特点以外,其篇幅也相对较大。

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八十八句共六百一十六字,与现代的文学作品相比似乎文字并不多,但在古典诗歌体裁中也属篇幅较大的了;同时,在这样的一个篇幅里面,诗歌竟还可以分为送客、弹琴、讲诉、感怀等几个部分,不仅描写了旧日乐妓精湛的琵琶演奏技艺,倾听乐妓叙说身世,而且还抒发了诗人心中的酸楚愤懑。如此,对于朗诵者来说,难度自然就加大了,朗诵前的准备工作也就须要做得更多。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包括了解诗人的经历,对于全面把握诗歌的主旨,具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在欣赏阅读古典诗歌时,总喜欢看一看诗人的生平介绍,熟悉一下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的处境和心情,这往往会使我们很快把握住诗歌的精髓,甚至于在朗诵时可以与诗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瞬间贯通,在理性分析和感性了悟两个方面达到进行诗歌创作的最佳境界。

(二)题材众多言志抒情,这在格律诗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这与诗歌体裁本身有关系,同时也与其篇幅有关。这也引出了另外一个论题:随古体诗解除了篇幅的限制,其表现的题材日益丰富,除了常见的言志抒情以外,还大量出现了叙事诗,如《木兰诗》、《长恨歌》等,有的诗歌情节曲折,人物鲜明,这都须要花费相对较多的笔墨。

与之俱进的是言志抒情类的诗歌,这类诗歌较之格律诗也有很大的不同,单纯的言志抒情诗当然有,此外还有就景抒情的诗(如《敕勒歌》)、借景抒情的诗(如《登幽州台歌》)、边叙述边抒情的诗(如《兵车行》),等等。

所涉及的题材众多,要求朗诵者对于相关的背景、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这种了解不厌其多,朗诵者储备的相关知识越丰厚,处理起诗歌来就会越轻松、越到位。(三)手法灵活由于古体诗容量丰厚、题材众多,写作手法也就更加灵活。叙述、抒情、描写等手法都可以运用,而且运用的方式也比较灵活,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穿插进行。

比如,《木兰诗》几乎是从头到尾进行叙述的。诗歌写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从忧虑父亲、决心从军、十年苦战、谢绝恩赏到归乡见闻等,事件发展的脉络清晰,叙述语言平实流畅,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没怎么抒情,但我们却可以体会到木兰的心理状态,感受到诗歌内在的情感律动。其中,把握女儿替父从军这一主要事实是进行朗诵创作的关键。

再如,《长恨歌》则是叙述、描写和抒情穿插进行的,各种手法综合运用,虽说较为详细,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则对于某些文字依然有不甚了了之感,也就不能在各种手法穿插运用的过程中把握主线。

二、确定基调

基调是一部作品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①。朗诵诗歌的时候,我们对于情感的酝酿与抒发,对于音色的选择与调制,对于节奏的把握与控制,诗歌所体现出来的或深沉、或高亢、或喜悦、或悲愤、或细腻、或豪放的色彩,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基调的确定有关。

确定基调须要注意对诗歌总体色彩进行把握,既要突出主色,又要显现辅色:

(一)突出主色古体诗的篇幅不定,一般来说都比较长,诗歌表现的内容较为丰富,写作手法也灵活多样,朗诵时极易出现的一个毛病就是陷于对细节的着力处理之中,而忽略了对全篇的把握,最后导致有字无句、有段无章现象的出现。

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几句:①参见张颂:《播音创作基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年3月版,第32页。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人实际上是想抒发自己政治理想破灭后的忧愤之情,并且展现了自身的高尚人格,因此,"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这几句不同于一般的寄情山水诗那样有较多的亮色,实际上隐含着深深的无奈,有"不得不如此"之意,所以处理时不能就文字表面将其做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最能表明诗人的心迹,这也进一步为全诗的思想内涵的揭示提供了佐证。

(二)显现辅色显现辅色是对突出主色的一个补充要求。

诗歌整体的感情色彩主要来自于主色的建构,表现主色文字的篇幅比例、色彩分量一般来说比较大,但这并不排斥辅色文字的加入和辅色的显现。一部诗歌作品是由一个字一个字组成的,是由一个诗句一个诗句连缀成篇的,没有基本的字词和诗句就没有完整的篇章。朗诵时,对于细节的处理也是很重要的,有时也须要点染和突出,不过其关键是将其点染和突出到什么程度,其难度不在于是否对其调制色彩,而难在对其分寸火候的把握。

比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对杨玉环形象的描绘: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单就这几句文字来说,朗诵者处理的空间是比较大的,甚至于可以倾注极强的赞美之情来朗诵,不过由于须要突出爱情悲剧的主要色彩,显然不能简单地进行赞美。但是如此形象描绘杨玉环美貌的文字又不可能不着力量地轻松带过,因此就须要在理解诗歌主要色彩的基础上把握分寸火候:其一是须要给予一定的关注,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分量;其二是把握"如此美貌最终却香销玉陨"的事实所给人带来的怜悯怅惘之感,语气中有赞美,有怜惜。这样,辅色既不会影响到重要色彩的营造,同时自身的色彩也得到了恰当的显现。

三、规中求变

朗诵古体诗,既要把握诗作的规律,同时又要敢于突破诗歌形式的束缚,发挥朗诵者个体的优势,既合规合矩,又灵动飘逸。

(一)把握内在规律不少古体诗的句式长短不一,韵律平仄的要求也相对宽松,我们经常会看到诗作的句子时长时短,似乎诗歌的节奏和诗句的疏密变化不容易把握。

实际上,我们细加分析就会发现,古体诗的诗句也存在着音步(即语节),将诗句划分出音步来,就能将看似变化自由的句式化为相对整齐的小单位,当我们在整体节奏的统帅下处理这些小单位的词句时,难度相对就降低了,其内在的规律也更容易把握。

下面,我们以李白《蜀道难》中几句任意驰骋的诗句为例划分一下音步: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这几句诗的句式变化丰富,每句字数长短不一,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律可循,可是在划分出音步之后,我们发现每个音步内的字数大概有两到四个,一般来说,每个音步内部在朗诵时所占的时值相对接近,即字数少的音步可以适当拉开字的幅度,放慢语速,而字数多的音步则可以适当压缩密度,加快语速,这样就使诗歌朗诵依然能有一个比较规整的形式,节奏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体现和加强。当然,这只是一般的规律,具体到每一首诗的朗诵中还要根据内容、诗句形式和诗歌统一的节奏而做调整,不必强求一律。

(二)突破单一形式并非所有古体诗都是形式灵活多样、句式变化多端的,有些诗就采取了比较单一的写作形式,这时就须要突破这种单一形式所给人的刻板印象,在语句的疏密变化、语势的高低起伏、声音的虚实强弱、情感的浓淡收放等方面作一些处理。

比如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句七个字,如果自始至终不紧不慢地以一种速度和一种节奏朗诵下来,则诗歌内容的传达就会因听众产生"听觉疲劳"而受到阻碍,语意的清晰度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在处理时突破这种单一形式的束缚,则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了。试看篇首这八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中度音量,中速,语势平起平收,气定神闲)海上明月共潮生。(波峰类语势,"生"字调值顺语由"55"变为"445")滟滟随波千万里,(上山类语势,语速加快)何处春江无月明!(下山类语势,语速渐慢)江流宛转绕芳甸,(吐字轻盈有力,音量不必大,语速稍快,视野收缩)月照花林皆似霰。(同上)空里流霜不觉飞,(音量适当增大,语速放慢)汀上白沙看不见。(声音渐收,语速更慢,可增加一些虚声成分)通过语速、疏密、音量、音色、情绪、视阈的一些变化,看似整齐划一的句式产生了丰富的变化,不仅在声音形式、表达手段上变得更为多样,而且在内容传达和情感抒发上也更为丰富,诗歌朗诵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得到展现。

(三)发挥个体优势古体诗自由的写作形式为朗诵者开拓了广阔的创作空间,遵循一定的创作规律为朗诵者提供了一套创作范例,每一个具体的朗诵者都是按一定的规律在广阔的空间中进行着独特创作的,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朗诵者的创作都是不一样的。

不过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诗歌朗诵创作样态的单一化还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和每个人都相似,一个人的每一首诗歌朗诵创作也都相似,而创作一旦形成一种模式的话,则也就意味着创作的终结。因此,发挥个体优势,追求合规矩而又有特色的表达方式应该是对朗诵者高标准的要求。

就同一首诗歌来说,朗诵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阅历和感受,调制不同的音色,使用不同的音量,酝酿不同分量火候的情、感,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特别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表达方式),这应该是诗歌朗诵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体现诗风

诗歌朗诵创作不能任意而为,它受诗歌文本的制约并体现着诗歌文本的特点。古体诗所具有的人格特征,所体现的社会风气和不同时代的印记,都要在朗诵中有所体现。

(一)人格特征诗人的人格特征在其诗作中有着鲜明的甚至是一贯的体现,抓住了诗人的人格特征,也就抓住了诗歌的风格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诗歌是一个全息的系统,我们通过诗歌看到了诗人,通过诗人也可以想见到其诗作。

在李白的诗歌中,无论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还是《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等等,其跳脱的笔法,奇崛的想象,往来奔突的思绪,都反映了李白其人浪漫飘逸、豪放不羁的性格特征;而杜甫的诗歌,无论是《兵车行》,还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犀利的笔触,沉郁顿挫的诗风,都反映了诗人心中的愤懑、忧郁和不平之气。

了解诗人的经历和处境,体会诗人的心境和感受,抓住诗歌的风格特色,这是体现诗风的重要一环。

(二)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影响着诗风,并在诗歌中有着鲜明的体现。曹操的诗歌蕴涵着建安风骨;陶渊明的诗歌体现着魏晋风度;北朝民歌纯朴大气、粗犷雄浑;李白的诗歌则有盛唐之风;与之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的诗作也体现着类似的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影响着诗人的行为准则和意识形态,并渗透在其诗作中,因此若想在朗诵中体现诗风,了解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风气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时代印记这里所说的时代印记,主要指朗诵者所处时代对其朗诵艺术创作的影响。

诗歌朗诵创作的背景包括诗人写作时的背景,也包括朗诵者在进行有声语言艺术创作时的背景。如果说上文所指的社会风气是诗歌的写作背景的话,则当今社会的时代性就是朗诵时所依据的背景。比如,我们今天朗诵李白的《月下独酌》,可能就会少了几分诗人原有的不可排遣的苦闷,而多了些许欣赏月色的美感。这也就说明,我们在朗诵诗歌时,一方面应去体会诗人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不能简单地扮演诗人,而应该融入自己的感受,加强创作主体的自我意识。

附:作品朗诵解读

步出夏门行(其一)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朗诵解读]

建安年间,曹操在消灭袁绍集团势力后的凯旋途中,经过河北,登临碣石山观海,写下了这首气势壮阔的诗。

朗诵这首诗应注意诗歌氛围的营造与情绪的变化。诗的开头写诗人登高而望、景色尽览,这我们要有一种胸纳天地的气概,音量不必大,成分,初步营造出一种苍茫浩瀚的氛围。接下来具体写了登临碣石所见到的景象,不同景物给人的心理变化造成的影响。从水流百草,再到秋风与洪波,景物由静而动,气势趋豪放。种高远的视角要求可以增加一些虚声朗诵时注意体现出与山岛,到树木和由弱而强,风格渐。

短歌行(其一)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谍,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朗诵解读]

此诗大约写于赤壁大战之后。大战的失败和三国鼎立之势的形成,使诗人忧心如焚,因此特别渴求贤才以完成统一大业的理想。

全诗共三十二句,八句一层,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诗人慨叹人生苦多,不禁借酒浇愁。情绪深沉,节奏舒缓。第二层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的愿望。情感渐浓,节奏加快。

第三层既写忧思,又写愿望。情感先伏后起,语势先抑后扬。第四层诱导天下贤士尽早选择归依,并表明了自己招揽贤士的态度。语气诚恳,态度坚决。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入境,问君何能尔,采菊东篱下,山气日夕佳,此中有真意,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悠然见南山。飞乌相与还。欲辩已忘言。

[朗诵解读]

陶渊明的这首诗是其代表作。诗歌将田园题材和人生追求相契合,诗风恬淡自然。

朗诵时关键是对诗人处世心境要有细腻体验,可寻找自问自答、自得其乐的感觉。

音色明朗,节奏舒缓,偶句的句尾可适当延长并稍扬,以增强韵味。

不过还要注意变化,避免句与句的处理雷同。

敕勒歌

同类推荐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提起唐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在唐诗里,你会看到秀美的河山,你会闻到清新的花香,你会听到离人的哀怨……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的唐诗选本。然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来选择诗文,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没有入选,如《石壕吏》、《卖炭翁》等等。为了惠顾广大读者,我们继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照多种唐诗编本,精选出了三百首唐诗,编成了这本唐诗大全集。目的在于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绵薄之力。
  • 李国文文集长篇小说(2):花园街五号(第2卷)

    李国文文集长篇小说(2):花园街五号(第2卷)

    本小说关注改革对整个社会尤其是人的思想、道德、伦理观念带来的变化,为在这场变革中,披荆斩棘、冲锋陷阵的勇士斗士唱一支赞歌。是影响较大的“改革文学”作品之一。
  • 竹取物语图典

    竹取物语图典

    创作于10世纪初的《竹取物语》(又名《赫映姬物语》)是日本最早一部物语文学。故事写一位伐竹翁在竹心中取到一个美貌的小女孩,经3个月就长大成人,取名“细竹赫映姬”。5个贵族子弟向她求婚,她答应嫁给能寻得她喜爱的宝物的人,可是这些求婚者都遭到失败。这时皇帝想凭借权势来强娶她,也遭到拒绝。赫映姬在这些凡夫俗子茫然失措之中突然升天。
  • 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位列“二十五史”之首,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终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研读《史记》,除了可以丰富史学知识之外,更主要的是可以以史为鉴,探寻社会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规律、经验和教训,寻找人生道路上的坐标。为此,本书精选了《史记》中的精华篇章,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顺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解原著。《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文字精练,语言生动,图片精美,以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考察历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安徒生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安徒生

    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够游历世界的各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采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它将帮助青年朋友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学的素养。
热门推荐
  • 九渊玄记

    九渊玄记

    顾亭西本是菜农之子,因阻止将军府小公子欺负下人孩子,导致父亲却被大将军杖责而死,母亲郁郁而终,他花了两年时间推演计算,终于成功刺杀将军府小公子,却被将军府的供奉一剑穿心而死,却逢机缘死而复生……
  • 我的“初恋”我做主

    我的“初恋”我做主

    夺了他的初吻!他震惊了,可恶的恐龙妹。丑的简直没有一点艺术可言。而且竟敢不负责任,跑比兔子还快。更令他气愤不已的是,他竟会因那蜻蜓点水般的一吻而狂流鼻血……此乃血海深仇,不得不报!恐龙,小心了!
  • 暖入心窝

    暖入心窝

    每一张都画的很用心,能看出画的主人对画上的男人很爱很爱……窗外的雨仍然下着,可是并没有打扰到暖城的思绪。凤暖酒店豪华总统套房里。从浴室传来了“哗哗”的声音,忽然声音停止了。紧接着就是浴室门被打开的声音。从里面出来的男人,只在下半身裹了一个浴巾,上面的八块腹肌,性感的锁骨,完美的身材,无可挑剔!凌乱的发丝还带有一些水珠,从他的发尖滴落,深邃又带些慵懒的眼神,帝王般的气势。感性的薄唇,外加拥有小麦色的肤色。更不用说了。简直是完美的男人,让人自愧不如啊!
  • 不是爱了就爱了

    不是爱了就爱了

    看我穿越异世,激起无限火花。
  • 这是你的公司-像老板一样工作

    这是你的公司-像老板一样工作

    本书共分为四篇,内容包括: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像老板一样思考、像老板一样的心态、像老板一样工作。
  • 月无痕的剑之异域苍狼

    月无痕的剑之异域苍狼

    剑,剑为何物?剑,剑客是什么人?江湖在哪里?剑,致命的武器。剑,永远在剑客的手中,是剑客的生命。剑出现的地方,便是江湖。剑有许多种,可是有谁见过无痕的剑,宛若夕阳下的沐风,温柔的掠过人的身体,仿佛情人的拥抱,抚摸,别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美丽,根本不存在死亡的恐惧。这便是剑,月无痕的剑,天下独一无二的剑。
  • 笑着流出的眼泪

    笑着流出的眼泪

    看那寂静地夜晚,星星之光无法穿透的黑夜,一轮孤月照亮大地。朦胧胧的圆轮在漆黑的幕子上悄悄地从东面走到西面,但是没人会注意到它的走动――需要睡眠的人还会注意到月亮吗?孤独的人生就像天上的月亮,只在所有人睡着的时候散发光芒;只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发光发热,但是到后来无论月亮怎样散发光辉也抵不过太阳的炽热。人生可能就是这样。孤独寂寞才是主旋律,喜怒哀乐只不过是人生的调味料,但是无论怎样努力,后来的人生只有孤独。――本文有点压抑,所以心脏不好的请绕道。
  • 带着西游空间来修仙

    带着西游空间来修仙

    唐游一不小心穿越了,穿越前正在看的西游记也跟着穿越,唐游穿越的这个世界修仙文明刚刚开始。“小光头你叫什么,牛头山怎么走啊”“我叫释迦摩尼,翻过这个山头再过去两个山头就是的了”
  • 我写生死簿

    我写生死簿

    生死簿三大用:对手打不过怎么办?我知晓名字便能定他生死!宝物不够用怎么办?我拿到宝物便能复制粘贴!别人后台硬怎么办?我一声令下便能召唤牛头马面!看转生成为地府代言人的赵括,如何手握生死簿,一统人间!
  • 天下帅

    天下帅

    秦风不知怎的穿越到一个女子身上,并且还有一纸婚约,无奈,只能以女子身闯荡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