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31600000022

第22章 诗路尘雨:轻轻的我走了(2)

志摩的罹难,终于惊醒了沉浸在纸醉金迷生活中的陆小曼。

迟来的悔恨与愧疚,让她无限思念志摩曾经无微不至的关怀与体贴。志摩飞机失事的那天中午,悬挂在家中客堂的一个镶有徐志摩照片的镜框突然掉了下来,相架跌坏,玻璃碎片散落在徐志摩的照片上。陆小曼已经预感到那是不祥之兆,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心却跳得厉害。

第二天,果然噩耗传来。悲痛欲绝的她听到丈夫遇难的消息后,立即昏厥。清醒之后,她恸哭不止,并坚持要北上接志摩灵柩回南,最后被大家死命劝住,让志摩的儿子徐积锴前去。

她所承受的悲痛是最大的,而世人对她的批判也最多。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她迟迟不肯北上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在无限的悔恨与痛苦中,她只能默默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指责。

在飞机的残骸里,人们找出了一副山水长卷,那也是志摩在飞机上唯一的遗物,因为放在铁箧中,故物未殉人。这是陆小曼在1931年春创作的,风格清丽,秀润天成。上面有邓以蛰、胡适、杨铨、贺天键、梁鼎铭等人的题跋,志摩一直将其带在身边,奉为至宝。本来,他是想带到北京后请更多的人来题字的。当陆小曼再次看到这幅画,她不禁百感交集,无声啜泣。

那幅画,从此也成了陆小曼的至宝,她像守护生命一般守护着它,也守护着与志摩真挚浓烈的感情。

当徐申如听到儿子遇难的噩耗时顿时老泪纵横。几个月前,他的妻子刚刚去世,而今又白发人送黑发人。他将儿子的墓建在老家硖石,对儿媳陆小曼,他更加不能接受,就连志摩的追悼会都没让她去参加。

心痛如绞的她只能送去一副挽联,来表达对志摩的情深意笃:

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

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在此后的日子里,她素服终生,再不去花天酒地的娱乐场所,生活状态有了大大的改善。她潜心整理徐志摩多年来积攒下来的文字,包括写给她的那些情意缠绵的信笺,写下了情真意切的《哭摩》来纪念徐志摩,先后出版了《眉轩琐语》、《爱眉小札》、《志摩日记》、《徐志摩全集》等书籍,并为在志摩去世后新月书店出版的志摩诗集《云游》等书作序。

在绘画上,她也有了更深的发展,终于成为一代画家。若志摩在天有知,他也该欣慰着微笑了吧!

黄泉碧落,从此永不相见。谁又能说,究竟是诗歌属于志摩的一生,还是志摩的一生属于诗歌呢!

1.朋友眼中的诗者

睁大了眼,什么事都看分明,

但自己又何尝能支使运命?

——徐志摩《火车擒住轨》

志摩走了,就像一个仙客,潇洒地随风而去,空留绝世的佳作与人世的凄风苦雨。

在北平,林徽因在北大二院大礼堂为志摩主持了公祭,许多社会贤达与志摩故友纷纷题写挽联、挽诗和祭文。

蔡元培以精湛的笔触高度概括了志摩的一生: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

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杨杏佛的挽联哀痛而不失凄美:

红妆齐下泪,青鬓早成名,最怜落拓奇才,遗受新诗又不朽;

少别竟千秋,高谈犹昨日,共吊飘零词客,天荒地老独飞还。

……

徐志摩遇难的消息就像一枚炸弹,炸得整个文坛都开了锅。除了凄绝的挽联,大家还纷纷写文纪念,就连曾一度意见不同而文墨相争的人都忍不住致以悼念之辞。

他的才华是公认的,不论敌友,都为他的诗才而深深折服。

陆小曼以一篇感人涕下的《哭摩》来祭奠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恋情。

“我深信世界上怕没有可以描写得出我现在心中如何悲痛的一支笔,不要说我自己这支轻易也不能动的一支。”这一个晴天霹雳打得她麻木了,哭都哭不出。眼泪在无声中回溯,淹没了每一寸心田,每一寸情感。

每每她稍感不适,志摩总会体贴地嘘寒问暖。而今,无论多少痛楚,她都只能一个人默默承担。她惶惑,“这不是做梦么?生龙活虎似的你倒先我而去,留着一个病恹恹的我单独与这满是荆棘的前途来奋斗。”

在无边的痛苦中,她多么希望能再见志摩那张纯真可爱的笑脸,否则她几乎不知该要怎样的勇气才能往下走那些寂寞的岁月。

她为自己曾经的任性而悔恨,“你曾慰我,我却无从使你再有安逸的日子。”那些深沉的自责与悔恨,如同嗜血的蚊虫噬咬着她的心。她甚至幻想志摩的灵魂会回来与她相聚,为了让“他”毫无畏惧地回到身边,她常常把身边的人都打发走,然后一个人满怀憧憬地等待“他”的出现。

她在无声的岁月里独自啜泣,声嘶力竭地呼唤着至爱的归来。知道喉咙里溢出殷殷的血渍,她还是没能再见那张熟悉的面容。

在痛苦与绝望中,她想起志摩曾经的咛咛叮嘱。她决心做人,决心做一点认真的事业,“虽然我头顶只见乌云,地下满是黑影,可是我还记得你常说‘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力’。”她只盼着,在她功德圆满时便让灵魂去追随志摩左右,像一朵水莲花拥扶着他往白云深处去缭绕,决不回头偷看尘间的作为。她盼着他带着悠悠的乐声从一团彩云里脚踏莲花瓣来接她同去永久的相守,过他们理想中的岁月。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这一段恋情,是幸,也是不幸。那些灯光交错的舞台上上演过的戏剧,竟像极了这跌宕起伏的人生。红尘如梦,这一笔蘸尽鲜血的记忆,谁又能解释,究竟是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

林徽因也同样处在无限的悲痛与自责之中。她是志摩的知己,也是他情感史上终生的遗憾。她在《悼志摩》中回忆了志摩遇难前那张不祥的字条,“定明早六时飞行,此去存亡不卜……”

志摩就这样突然地闯出了人们的世界,沉入永远的静夜。

她想起初得消息的那个下午,许多人沉默相对,无声拭泪。从此再无希望,无论他们做多少痴心的幻想,志摩都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没有音讯,永远地不会回头。

悲痛的眼泪濡湿了衣角,濡湿了哀伤的心。恍惚间,她忆起在英伦的岁月,至今,已是整整十年。

志摩的天真,就像未谙世事的孩子一般。他可以为了看雨后的虹,顶着滂沱大雨跑到桥上傻傻地等着,只因为那完全诗意的信仰。

林徽因说,志摩最动人的特点,是他那不可信的纯净的天真,对他的理想的愚诚,对艺术欣赏的认真,体会情感的切实,全是难能可贵到极点。这一份执着,这一场诗意的人生,在历史的轨迹里绽放出纯净的光芒。

她记得志摩的每一个爱好,记得她不仅仅对诗歌,更对绘画、音乐、戏剧也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她无法相信,这样忠实于“生”的一个人,怎么会这样早地永远地离去另投一个世界,永远地静寂下去,不再透些许声息!

徐志摩的许多生前好友也都一一撰文,表达了沉痛的悼念。胡适在《追悼志摩》中,以质朴感人的话语将对志摩的深厚感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他的书桌上,摆放着志摩的九本新旧的书,有诗,文,小说,戏剧。那本崭新的《猛虎集》是在参加完志摩的追悼会后再景山书社买的。而今物在人亡,那种悲戚的感情可想而知。

他只想到古人有“人琴俱亡”的话,别的却不知该说什么。志摩走了,也带走了他横溢的才华,人间又烧了以为诗坛才子。从此,再没有人来续写那精妙的诗句,空余几本墨香依旧的书籍。但他对文坛的贡献会永世长存,在历史的龚德墙上刻下了永恒而绝美的一笔。

曾经与志摩意见相左而文墨相讥的周作人也不误悲痛地说,中国新诗已有十五六年的历史,可是大家都不大努力,更缺少楔而不舍地继续努力的人,在这中间志摩要算是唯一的忠实同志。

世界的混度浓郁黑暗,曾经让志摩伤透了心。诗人所特有的纯净的本质,是容不得任何污浊的杂质的。沈从文说,纪念志摩的唯一方法,应当是扩大我们个人的人格,对世界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爱。

在大家纷纷撰文悼念志摩的时候,只有闻一多迟迟没有反应。他的学生臧克家忍不住问他,你是公认的徐志摩的好朋友,为什么没有一点表示呢?闻一多回答说,志摩一生,全是浪漫的故事,这文章,怎么个做法呢?

无论多少深切的悼念,无论多少悲痛的情感,无论多少痴痴的幻想,都唤不回诗人飞去的灵魂。他就这样轻轻地走了,去了另一个世界,放逐西天里梦幻的云彩。

4.一片诗心化清风

在春风不再回来的那一年,

在枯枝不再青条的那一天,

那时间天空再没有光照,

只黑蒙蒙的妖氛弥漫着

太阳,月亮,星光死去了的空间。

——徐志摩《最后的那一天》

一代诗魂,就这样归于永寂,给世人留下无数的遗憾与悲嗟的情感。他的音容笑貌,让光阴的流沙沉积成了不朽的化石,那些绝世的诗篇,在灿烂的阳光里化作翩翩起舞的蝴蝶,就连娇俏的触角也在书香墨雨里熠熠生辉。

俄顷斯人去,空余墨香还。

志摩离开了,但他的名字连同那些纯净的诗篇一起印在了天地之间。

他的浪漫不羁,弥漫着整个人生,也深深地感染了整个文坛。他怀着浪漫主义的单纯信仰真诚地追求心之所向,为着美好与自由全力以赴。

然而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社会的丑恶现状,理想的一再破碎,让他最简单的愿望也难以实现。那颗纯净无暇的心,与社会的黑暗现实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沈从文评价他的诗歌,“柔软的调子中交织着热情,得到一种近于神奇的完美。”

字字句句,都是眼泪凝成。是理想之不幸,造就了志摩诗文之幸运。他以饱满的热情向冰冷的世界敞开火热的心扉,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受伤,他依然执着地相信着希望。直到最后,终于落得伤痕累累。

《志摩的诗》是他在1922年10月到1925年上半年完成的。英伦的岁月,种下了他人生中诗的种子,那里有他诗的起点,更有他诗的巅峰。

这是徐志摩的第一本诗集。诗集问世后,立即引来了强烈的反响,他被誉为文坛上的一颗新星,越来越多的人渐渐熟稔这个名字,爱上了这种浪漫唯美的意境。

那时的他初涉人世不久,虽然经历了感情上的波折,也看到了社会上黑暗的存在,但他还是乐观向上的,对未来充满着强烈的自信与希望,这些炽热的情感,在《志摩的诗》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他曾经将自己想象成一朵飘逸浪漫的雪花,在半空里翩跹起舞: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

清新的韵律,轻快的节奏,让读者会情不自禁地融入到作者虚拟的美好境界。这是志摩心灵的窗口,我们能窥探到他对人生与爱情炙热的期待与希望。

1927年2月,新月书店出版了志摩的第二本诗集《翡冷翠的一夜》。这本诗集是献给陆小曼的,作为他们结婚一周年的礼物。因此,这也是徐、陆二人的热恋情史,是他们感情历程的见证。

爱情是志摩生命的一部分,他用真诚而执着的意念,至死不渝地守卫着心中爱情的城堡。他曾多次在诗歌中表达自己执着的爱情观,为了爱,他可以赴汤蹈火,甚至赴死。

“闭着眼,死在你的胸前,多美!”在他的世界里,为爱赴死是一件浪漫美好的事情。在他的一生中,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也许,实现得最为完美的,也就是这一个了。只不过这结局,太过于凄绝,让人忍不住扼腕痛惜。

除了情意缱绻的爱情诗,诗集中也有个别反应社会现状的诗,比如赞美矿工的《庐山石工歌》和讽刺军阀暴行的《大帅》。

所幸的是志摩在遇难前夕整理出版了他的第三本诗集《猛虎集》,收录了1927年至1931年的诗作。

这本诗集有着更高的文学价值,是志摩诗歌成熟的作品。在这本诗集中,我们总能时时刻刻感受到志摩深沉的康桥情结。在经历了无数悲欢离合后,社会惨不忍睹的现状与疲于奔命的劳碌生活让他愈加思念康桥的美好。《再别康桥》是他诗歌上的巅峰之作,那种若隐若现的忧伤与难舍难离的别情在全诗中谱成了千古绝唱。

在志摩去世后,陈梦家整理编辑了他的第四本诗集《云游》,收录了1927年至1931尚未入集的作品。

《云游》本是徐志摩在1931年写下的一首诗: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

诗歌节奏明快,优美而丰富的想象贯穿着诗的始终,这也是徐志摩一贯的抒情风格。

与《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相比,《云游》的感情基调要暗淡一些。世俗的丑恶,梦想的破碎,婚姻的不幸,所有残酷的现实向志摩一一袭来。悲伤与消极的情绪在侵蚀着他的感情,那颗纯净透明的心在一点点地碎裂,连同他美好的愿望与追求。

年年岁岁,冗长的岁月里偶尔弥漫淡淡的桂花香。徐志摩在诗歌上的丰功伟绩,将千秋标榜。那个翩翩江南才子,永远地定格在36岁,任凭花开花谢,雨雪纷飞。

借蕊诗意染,蓊郁沐华年。

此情尚缱绻,泪洒天地间。

同类推荐
  •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

    居里是著名的女性物理学家,两度获得诺贝尔奖,与其夫共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难以企及的人物

    难以企及的人物

    本书由十七篇随笔和一则访谈组成,主要探讨了数学史上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内心世界、成长经历和成材环境,他们的贡献、思想、个性和生活...
  • 炉边谈话

    炉边谈话

    本书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给每篇“谈话”都加了小引,作了尽可能详尽的注释,并以“危机·人民·领袖—罗斯福‘炉边谈话’及其他”作为代前言,简介了罗斯福的生平和“炉边谈话”的背景、特点、影响等。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下)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我是刘慈欣

    我是刘慈欣

    为方便更多人理解刘慈欣笔下的科幻世界,我们将近年来关于刘慈欣的研究文字、对话访谈、新闻报道,甚至是网友的议论,汇总编成《刘慈欣现象观察丛书》,分为《我是刘慈欣》《为什么是刘慈欣》两种。《我是刘慈欣》一书,包括刘慈欣本人的创作谈、媒体的访谈,以及他人眼中的刘慈欣印象,试图还原一个立体真实的刘慈欣。
热门推荐
  • 谁还在原地等待

    谁还在原地等待

    三年,他和她从相识到相知三个月,她意外发现了他的阴谋三天,他们爱的僵持三小时,他们最快乐最光明正大在一起的时光三秒,他们决定勇敢爱可最后。阴阳相隔。
  • 天上有太阳

    天上有太阳

    本书稿描写的是九十年代,王高峰装着梦想,带着一批太阳能热水器到珠海艰苦拼搏的故事。二十年的商战,有朋友、有马仔,发展到商战中的对手、仇敌。商战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不择手段,描写得淋漓尽致。表现了主人公的努力、内心的挣扎和向善。
  • 要好好地

    要好好地

    人生,就是一个大染缸一步步,我们变得五彩斑斓
  • 《蓝血迷情:老公来自外太空》

    《蓝血迷情:老公来自外太空》

    作为钟家不受宠的二小姐,她以为抱住金主未婚夫的大腿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这个自称是超级巨星的家伙是从哪里跑出来的!?翻墙去看流星雨,结果却一不小心将他坐之股下,钟瑷大怒,一个巴掌直接甩出去,“情兽!”是以,他破了她人生第一例,不打帅哥。好端端的走在路上,一个庞然大物却从天而降,最后,钟瑷不得不带着他入住旅店,于此,他再度破了她人生第二例,与男人在外过夜。只是,当她看见娱乐报上显目的标题时,钟瑷终于开始默默反思,她是不是对他太‘仁慈’了一点……而当他的‘秘密’被揭穿,当往事扑面而来,谁在回忆里哭,却却在现实的那一端笑颜如花,我们是否还记得,爱情最初的模样——
  • 青春为一颗星星埋下伏笔

    青春为一颗星星埋下伏笔

    玻璃女孩儿,爱上了自己的六年好友,可好友却在12岁车祸身亡,从此女孩心死,开始用谎言来伪装自己,却忘了一句:一个谎言需要用千千万万个谎言来弥补~
  • 浮生流云亦是欢

    浮生流云亦是欢

    “在下流云,敢问小兄弟如何称呼?”“小,兄,弟?我都已经这么不像女子了吗?爹爹说的果然不错,貌美之人,心智不全。”懒得理他。“莫非小兄弟是聋哑之人?”“你才是聋哑之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可忍孰不可忍。
  • 都市校园生活

    都市校园生活

    一块十彩石,俗套的剧情,英雄救美,猜中了开头,但这结尾……不过主要是过程和最后的生活。虽不是大神之作,但也值得你拥有……
  • 岁月啊,你是如此无情

    岁月啊,你是如此无情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感觉到了岁月的无情,黑夜的可怕,人生的短暂,并且这种感觉与日俱增。寂静的夜里闭上眼睛,想到人生的终点自己将不再属于这个世界,将和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关系,再也见不到自己想见的人,无论你对她(他)有多受,再也去不了自己想去的地方,哪怕是你经常光顾的地方都不给你保留!任你去哭,任你去喊,即使声嘶力竭,也不会有人来看你一眼。你在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只有你自己。我最怕孤独,可我知道最终人都会选择孤独!那种无助的感觉是一种窒息般的崩溃!每想到此,我就想我要在有生之年尽我最大努力爱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爱我自己!
  • 重生后她成了仇人的灵宠

    重生后她成了仇人的灵宠

    这是一个地痞散仙与一只猫之间的故事。被人算计,她由高高在上的鬼王沦为十八层地狱的阶下囚,受尽屈辱而亡。一朝重生,化身灵宠猫妖接近杀身仇人,怀着复仇的心思,使尽浑身魅术与柔弱,各种下毒、暗杀、美人计……“头发可以乱,但是头不能断,当然血也不可以流!”“......”“那你还能干什么?”“可以做奴做婢,或者当你怀中的爱宠呀~”嘴上这么说,但她的心里却想着怎么扒他的皮,抽他的筋,喝他的血......等到真相一一揭开,本以为她是布棋之人,没成想她原来也是别人布下的一颗棋子。花开时不见叶,叶有时花已谢,他们相生相错,却听不到对方的一句:我爱你。
  • 身份心理学

    身份心理学

    以心理学、营销学的观点解析身份和影响力的内在逻辑。吸引高层次人群的人际关系法则。越是好的越多人抢,越多人抢就越是好的,你明白这种不成逻辑的逻辑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场面大了,会吓跑人群中的绝大部分;场面小了,有实力的人又看不上。你明白这个“面子”问题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形象代表人的本质,影响力就是一种生产力,你了解这种名与实之间互相转化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外表漂亮者比不漂亮者更为成功,你知道这种视觉效应背后的心理秘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