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29600000027

第27章 东洋景,西洋镜(2)

(在中国经商)的课。课程节数不多,但是却很火,吸引了大批有志于来中国经商投资的哈佛MBA学生精英们。连着旁听了将近一个月,发现这门课几乎没有讲任何和商业相关的东西,讲的几乎完全是中国的人情世故。

哈佛的MBA课程是完全采用的CaseStudy形式,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称的案例分析。只不过最后,所有选取的案例和进行的分析都归结于一个结论,就是想要在中国经商投资,就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和中国政府的关系、和中国民众的关系等,不一而足。课堂上也有不少来自中国的学生,不免会觉得有些脸上无光和不好意思,不过课堂上的美国学生反而倒是不以为然,反而津津有味,因为在美国人看来,个人能力和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人际关系更是必不可少的。

在美国,有句经典的话,叫作“智商决定是否被录取,情商决定是否获得成功”。放在这里的话,如果说个人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智商的话,人际交往能力和“拉关系”的能力恐怕就要看情商了。而在美国的教育理念中,学生的刻苦钻研能力只是综合能力的一方面而已,不懂得“拉关系”

的“书呆子”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中国社会或许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在美国社会将意味着大量机遇的丧失。说起来也很讽刺,在“人情关系至上”的中国社会,赤裸裸的“拉关系”往往被人所不齿;而在鼓励“个人奋斗”“拉关系”

的美国社会,的社交能力反而往往是被高调宣扬和鼓励的。

“BuildYourConnections”(打造自己的关系网)打造自己的关系网,这句话差不多是美国人的一句口头禅,可见美国人对于人际关系社交能力的重视体现在很多方面,最典型的就是哈佛商学院了。绝对不是开玩笑,连美国人也都承认,哈佛商学院之所以世界顶尖,不是因为其教学水平,而是因为哈佛商学院咖啡厅和休息室里的校友资源和network的机会。美国的大学,从校方到院系,从院系再到各种非官方组织,每年都会为学生组织形形色色的“network”机会。学期初,有各种方便学生快速互相认识的“orientation”(说明会)和聚餐旅游活动。学期中,会组织各种校友返校聚会、以院系为组织的聚餐,或是干脆各个实验室、各个seminar(讨论组)的小型party等。到了期末,往往还有最终的年度总结会。

而所有的这些活动,几乎都是免费向所有人开放的,你可以去认识更多的朋友,可以仅仅是为了轻松休闲,甚至还可以仅仅是为了蹭一顿免费的晚餐。

听过一种说法,说美国大学教授的时间安排大概如下:1/3的时间从事各种network,1/3时间拉赞助跑项目找资金,最后的1/3时间用来作研究。

很多华人教授正是因为难于融入美国主流社会,network的能力不及本土美国教授,从而导致项目资金方面的短缺,因此才不得不以更加辛苦的科研工作弥补network方面的不足。于是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学生在找导师时往往不愿意找华人教授,原因是跟随华人教授做科研太累、太辛苦。

可见,即使是在美国学术界,network的功用也可见一斑。

不过,中国的“关系”和美国的“network”虽有相似之处,但最大的不同点是中国学生的“关系”往往都是来自家庭父母的“关系”,而美国人则更加提倡通过发挥个人社交能力,积极外向地建立起自己的“network”。

中国年轻人往往都是吃“父母饭”,被动地享受家庭内既有的社会关系网。

美国的年轻精英们反而是利用各种朋友资源,特别是校友资源,积极地架构属于自己的社会关系网,这种努力本身也是对于自己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的锻炼,这恐怕是中国学生所缺乏的。

中国的乞丐和美国的流浪汉

初到美国,特别是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如果对比一下国内的北京、上海、广州,扑面而来的感受可能不是繁华,而是随处可见乞丐流浪汉。

NotBegging,butHomeless(不是乞讨,而是流浪)在美国,往往不使用“乞丐”这样的歧视性字眼儿,对于在大街上的乞讨者,官方统一使用的是“流浪者”这样的称谓,英文叫作homeless。

2010年8月,位于华盛顿的一家致力于帮助流浪者的非政府组织“全国流浪者联盟”给出了一份全面调查报告。根据这个报告,美国大约有350万流浪者,占美国总人口的1%和贫困人口的10%,其中,单身男性占41%,单身女性占14%,有孩子的家庭占40%。报告还从人口学的角度作了一些综合比较,比如,所有流浪者中,年龄不到18岁的未成年人占39%,黑人占了49%,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占62%,完全没有健康保险的占58%等。

当然,这样宏观统计数据还过于抽象。在美国生活的几年里,大小城市转了不少,各种各样的流浪汉也见了不少,多多少少瞧出些名堂来。如果细心留意的话,似乎可以把美国的流浪汉大致分成几种类型。若再和国内的乞丐作个对比的话,还真能折射出一些文化差异。

第一种是“坐等施舍”型,流浪汉中的大部分大概都属于这种类型,可谓美国流浪汉的主流。基本上这类流浪汉都是衣衫不整、面无表情,长年待在较为固定的地点,大多是商业街、城市广场或是地铁出入口等人员密集的地方,一坐就是大半天。通常身前都是放着一个纸杯或者铁盒,见了过路人就要钱。其中不少还会在身边放一个牌子,潦草地写着几行字,大意就是自己的悲惨处境。不过这类流浪汉通常都比较“内敛”,人不犯我我亦不犯人,你不搭理他他也绝对不会主动来骚扰你。

第二种是“行善骗人”型,这类流浪者在校园内颇为常见。他们的通常做法是衣着整洁,让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其与流浪汉联系起来。他们往往都是以慈善捐款为名义,偶尔也会举个牌子,上面写着诸如为艾滋病人募款、为非洲儿童献爱心等。这些人一般都会主动出击,特别是盯住看上去是大一大二、涉世未深的学生,或是干脆就选国际学生,然后滔滔不绝地说他的慈善理念如何如何,希望你能够慷慨解囊。这类流浪行骗者既然是打着募捐行善的名义,通常要价较高,动辄索要10~20美元甚至更多,如果你真的善心大发,那就中计上当了。

第三种是“强行推销服务”型,这种类型在美国东北部的大城市不常见,反倒是让我在西部加州和南部得克萨斯州偏僻城镇中赶上过几次。比如,遇到红灯停在路口处,会突然上来一个黑人,拿着刷子水桶,不由分说就给你擦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然后就敲你的车窗要小费,至于给多少就随你的便了。其实他那几下胡乱一擦,原本挺干净的挡风玻璃可能会被擦成一片花,所以后来干脆眼疾手快,看见有这种哥们过来,直接给钱即可,至于擦窗户还是免了吧。

其实这些行乞手法现在在国内也有出现,只不过还不曾到达“强行推销”

的境界,比起美国弟兄的大胆嚣张,还是收敛了不少。

中国乞丐的“职业化”

都说流浪汉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处处体现了所谓“资本主义社会”

的“罪恶”。其实,不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流浪乞讨都是一个社会问题。

既然是社会问题,就不仅仅是供人茶余饭后娱乐消遣的谈资,而是涉及社会制度和人情文化的诸多方面,更有深入研究的价值。是否牵扯所谓的“罪恶”

先按下不说,从流浪汉群体看美国社会制度却是一个不错的角度,能带出不少花样,看出不少内容,特别是和咱们国内的乞讨者作一个横向对比后。

在哈佛读书的时候曾经选过一个讨论课,课程的名字叫作“中国的消除贫困之路:再分配、社会权利以及非政府组织的比较研究”。其中一堂课的课下阅读和课上讨论内容就是关于中国的流浪乞讨问题。有些来过中国考察社会福利制度的美国人都把研究角度放在了中国的乞丐身上,更有不少对中国了解有限的美国社会学研究者炮轰中国人“冷漠、缺少同情心”,因为“中国人面对乞丐时的无动于衷要远远甚于美国人”。

之所以初到中国的美国人会对中国的乞丐产生这么浓厚的兴趣,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乞丐和美国的流浪汉大有不同,最大的差异就在于中国乞丐的“表演性”色彩要远远浓于美国的流浪汉。虽然不排除个别情况,但是在内地,不少地方的乞丐通常需要各种娴熟的技巧,伪装出极度的悲惨状,或身残、或丧亲等,以博得路人的同情。而在美国,青壮年男子竟然占到了流浪汉的将近一半,堂堂五尺男儿沦为流浪汉,说得直白些,无非是一个“懒”

字而已,反正可以拿到国家的贫困扶助金,再加上沿街乞讨同样也可以混个生计。想象一下一个二十多岁的壮小伙子,拿个纸杯盒子呆坐在马路边上,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乞讨,如果是在内地大城市街头,恐怕一整天也要不到几个钱吧。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的乞丐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职业化”,特别是相对美国的流浪汉而言。

流浪汉、政府职能和文化差异

课堂上的学生主要是美国学生,当然也有几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还有不少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学生,通过课堂的讨论,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国人和美国人对流浪乞讨问题的认识差异。而这种认识差异,又可分为表、里两个层次。

所谓“表象”,来源于美国人对中国国情的不了解。比如美国学生看到阅读材料中所描述的中国乞丐的“惨状”后,自然会对中国民众的“缺少同情心”心生指责。而中国学生会解释说,这是因为中国社会存在过多的欺骗现象,即使是在乞丐当中,以此为“职业”骗人骗财者也不在少数,患病、残疾等不过是乞丐瞒天过海、欺骗路人的把戏而已,媒体上类似的曝光已经屡见不鲜。所以,并不是中国人“没有同情心”,而是“美国人和美国的流浪汉们太单纯”。

而所谓“里象”,也就是问题的实质,更折射出在看待流浪乞讨问题上的文化差异。虽然中美两国各有各的国情,美国佬单纯,中国人精明,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对待街角上衣衫褴褛的流浪汉,美国人的确是比中国人更富有“同情心”。不过之所以美国人对流浪汉富有“同情心”,原因并不在于美国人天生就比中国人更加慈善,关键在于美国人看待流浪汉问题的角度。

美国人崇尚自由,即使是流浪汉,也有乞讨流浪的自由。虽然美国政府会向贫困线以下公民发放救济金,甚至在不少城市中还出台了专门的联邦预算案,以帮助各地的流浪者,但美国人看待流浪汉问题的本质仍是秉承传统的“自由”角度的。所谓“自由”,有两方面内涵:其一是政府无权干涉;其二就是政府也没有义务管理和救助。所以美国人自然而然、天经地义地认为,流浪汉问题的解决“不关政府的事”。流浪乞讨本来就是懒洋洋的流浪汉们个人的事情,更多地应该由民间组织和“发挥每个公民的爱心”来参与解决,这才有了美国民众对于街头流浪汉们“慷慨”的同情心。

而中国人的思路就完全相反了。中国人也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地觉得,解决流浪乞讨问题,个体公民的“同情心”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就算我给他一百块钱或更多,也只是授之以鱼,而不能授之以渔,乞丐们吃了上顿还是没有下顿,救得了急救不了穷。所以社会流浪乞讨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需要政府的统筹参与,同时这也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样一来,政府的介入,自然是要剥夺所谓“行乞的自由”,民意授予政府“管理、救助”

权力的同时,也赋予了政府“干预”的权力。所以才产生了正面意义的集体收容、职业救助培训,当然也产生了负面意义的、效果并不明显的“收容遣送管理条例”等。

同类推荐
  • 解密中国大案II

    解密中国大案II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国家药监局窝案中落马的小人物、原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重婚案之外,还对轰动全国的段义和杀人案、许晓刚受贿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梅里美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梅里美

    这套丛书由若干分册组成,每一分册基本上介绍一位作家和他的代表作品。每一分册既是一本独立、完整的著作,又是全套丛书中的一个单元;分则为册,合则为套。这一分册介绍的是十九世纪法国小说家普罗斯佩·梅里美和他的主要作品《查理第九时代轶事》、《马铁奥·法尔哥尼》、《塔芒戈》、《高龙巴》和《卡门》(《嘉尔曼》)和作家的艺术特色。
  • 他传奇

    他传奇

    本书是女作家高伟已出版的《她传奇》的姐妹篇。本书写的是12个卓越的男人的传奇人生。作者借由他们的爱恨情仇,表述情与欲、升腾与坠落、罪与罚、热的血与冷的泪,阐述人性的亮点与弱点组合的爱之传奇。
  • 先读唐诗再旅行

    先读唐诗再旅行

    本书分为“帝都长安”、“西出阳关”、“黄河岸边”、“西署巴南”、“吴楚春色”、“人间天堂”等六个部分。
  • 尽管多情

    尽管多情

    一月一篇,数月一篇,一日数篇,文集的稿件也是这里一枝无名小花,那里一朵含羞草地捆绑成了一束,集成了自己的百花春天。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情感的浸润,本书犹如作者的孩子一般,出世了,带着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生活的希望,带给读者爱的感觉。
热门推荐
  • 飞驰中的

    飞驰中的

    一列旧车缓缓向南开动,所承载的是一段段难以磨灭的记忆,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怀。南来北往间,书写着一段段或感伤,或欢快的旋律。无数次向心灵的深潭投去一方石子,鲜有听到回声。稚气还未脱,一个那时候想法还很幼稚,甚至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的年轻人,面对着高考失利的过去,以及即将年满二十步入成年,期待着无限可能的未来,为了寻求一个自己内心答案,踏上了一列旧车......也在审视着各个人群,从他们身上找寻自己的影子,亦或许,自己亦是他人的影子。从出发的那一刻开始,最终的目的地在哪里,似乎已经并不重要了。
  • 重逢的遇见

    重逢的遇见

    这是诉说一个小时候相遇的两人,因一些事情而分开,而长大后,再次相遇,却不认识对方,经过种种事情,双方背后的身份,一层层的被掀开。
  • 执君行

    执君行

    她是九天重鸾上唯一的玄女,因一念之差坠下诛仙台,历经六世轮回。她说“阿野,若有来生,我定不做这九天玄女”她说“阿野,要是还有下辈子,我当不负你”她说“阿野,这三界苍生皆与我无关,若真轮回,我定为你坠入魔道,生生世世,护你万岁无忧”六世轮回,六世情缘无法抹灭,
  • 断命邪医

    断命邪医

    她是神医,也是杀手。再度睁眼,她是凤府天赋卓绝的大小姐,可怜是个无父无母的痴儿,只有暂且掌管凤家的老太太对她视如己出。伯伯叔叔们视她为绊脚石,兄弟姐妹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好,很好!想抢我的位置,不介意放点作料在你的吃食里。嗯?知道我的医术?就不帮你医,姑奶奶我想医就医。偶然让他见到了真面目,他便以脸上的面纱开始了追寻。二人相遇在青楼内,她哭笑不得的说“帅哥,我们不熟啊!”某王爷满含笑意的说了一句:“嗯哼?是谁看着我眼不眨,你要对我的脸负责。”某神医泪流满面:“怎么办?”
  • 苍穹傲剑

    苍穹傲剑

    离奇的身世,怪异的体质,惊人的天赋,一个乡野少年的身上到底背负着多少秘密。孤傲的师父,不羁的师兄,撼世的传承,这个少年又会成为怎样的武者。生死不离的兄弟,凶狠狡诈的敌人,耐人寻味的经历,少年又将如何一步步走向终点。武侠框架下的玄幻世界,贯穿热血,军事,悬疑的豪侠篇章。岁月会在他的身上写出怎样的“傲”字。威震寰宇,俯瞰苍生,看少年如何执剑破天!
  • 一念成世界

    一念成世界

    2070年,人类过度开发地球资源,自然生存环境极具恶化,更多的人通过VR立体绘影技术在家工作娱乐;由世界第一人工智能奇迹独立开发的游戏《一念》在联合政府的主导下开启公测,本该在车祸事故中死去的姜辰却意外的进入到了游戏的世界,微小的水珠兴许也能绽放自己的光芒;各国政府间的博弈、商业帝国的勾心斗角、人工智能的反抗崛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触即发!
  • 氧气诗经

    氧气诗经

    白马非马,黑牛非牛,爱情不是情,诗经不是诗。
  • 七小姐异界纵横:凤霸苍穹

    七小姐异界纵横:凤霸苍穹

    七号冰冷残酷,生人勿近,但凡敌人,莫不胆寒;凤主温柔似水,妖娆多情,但凡男子,趋之若鹫!当二者合一,大陆动荡在所难免!是锋利的剑锋倾了天下英雄的热血,还是那如花的娇颜醉了多情的红尘?《亲们,看书请登录好吗?若是喜欢,请收藏,谢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澜之盛世一西

    倾澜之盛世一西

    为护好朋友周全,跌进了古老家族的阴谋漩涡。穿到了被人虐杀的同名同姓的女孩身上,请看她如何在这陌世架空大陆,暗涌波动的阴谋之下,步步成长,最终成王。天若要我亡,那便亲手扭转乾坤。后来少女的容颜褪去,苍老的脸颊,身边的一个娇娃趴在她衣裙的大腿上,“老奶奶,你看天上有星星,很亮很亮。”她微微抬起头,旧故事的一幕幕仿若重播,缓缓伸出手,向着夜空的星星,“看到了,很亮。”就是有点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