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55800000006

第6章 清代名人饮食趣事

清代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变革时代的中国人才辈出,单从鸦片战争之后,就产生了诸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不世出的人才。有意思的是,这些人不仅在军事上、政治上成就瞩目,在饮食上也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我们现在熟悉的一些著名菜品,正是由这些看起来忙得废寝忘食的人直接创造的。

北洋大臣无心插柳

作为淮军领袖起家的李鸿章,在后期成为清朝中央政府的核心力量,其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成就无须过多赘述。作为安徽人,李鸿章还创造了徽菜中的一道名菜——李鸿章杂烩。据说,当时的故事是这样的: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李鸿章奉旨到俄国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顺道访问欧美。一路上吃了两个多月的西餐,胃口都吃倒了,所以一到美国就叫使馆的厨师用中国徽菜宴请美国宾客。因中国菜可口美味,深受欢迎,连吃几个小时洋人还不肯下席。此时总管向他禀告:“中堂大人,菜已吃完,怎么办?”李鸿章略加思索后说:“把撤下去的残菜混在一起加热,用大盆端上来。”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菜端上桌,洋人尝后连声叫好,便问菜名,李鸿章一时答不上来,只是说:“好吃多吃!”岂料歪打正着,“好吃多吃”与英语杂烩(Hotchpotch)发音相近,后来此菜便被命名为“李鸿章杂烩”。

另一种说法是:李鸿章命厨师加菜,但正菜已上完,厨师只好将所剩海鲜等余料混合下锅。菜烧好上桌后,外宾尝后赞不绝口,并询问菜名,李无言以对,只好用合肥话说“杂碎”(即“杂烩”谐音)。此后,“大杂烩”便在美国传开。

李鸿章杂烩是徽菜的代表之一。它的食材并不复杂,主要有鸡肉、海参、熟白鸡肉、鱼肉、熟火腿、油发鱼肚、鱿鱼、水发腐竹、干贝、冬菇、玉兰片。烹制也较容易,将海参、鱼肚、鱿鱼、玉兰片、腐竹、熟火腿切片;猪肚、鸡肉、干贝加葱结、姜片、绍酒蒸透入味,切片;熟白鸡肉、熟火腿切丝;鱼肉制茸上味,粘上干贝丝蒸熟;将干贝球、各种原料和调料下入鸡汤烧烩入味,装碗蒸五分钟,出原汤勾芡,浇在杂烩上即成。此道菜鲜香可口、鲜而不腥、醇香不腻、咸鲜可口,具有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中国文史馆的张伯驹先生亦曾写过《李鸿章杂烩》一文,称它“驰名国外,凡在欧美的中国餐馆,莫不有此一菜”。

“宫保鸡丁”是川菜中的传统名菜,由鸡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常被人想当然地误写为读音相近的“宫爆鸡丁”。宫保鸡丁不但在国内深受大众欢迎,甚至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亦“泛滥成灾”,几成中国菜代名词,其情形类似于意大利菜中的意大利面。关于宫保鸡丁的来历,一般认为和丁宝桢有关。

丁宝桢原籍贵州,清咸丰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任上杀了慈禧当时的手下权阉安德海),后任四川总督。他一向很喜欢吃辣椒与猪肉、鸡肉爆炒的菜肴,据说在山东任职时,他就命家厨制作“酱爆鸡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时此菜还未出名。调任四川总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

“宫保”其实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明清两代朝中重臣一般都有虚衔,如“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少师、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等,这些头衔并不能带来实际的权力,有的还是官员死后追赠的,通称为“宫衔”。在咸丰以后,这几个虚衔不再用“某某师”而多用“某某保”,所以这些最高级的虚衔又有了一个别称— —宫保。丁宝桢治蜀十年,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死在任上。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太子太保”。如上文所说,“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于是他发明的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时过境迁,很多人已不知“宫保”为何物,就想当然地把“宫保鸡丁”写成了“宫爆鸡丁”,虽一字之差,但却改变了纪念丁宝桢的初衷。

关于“宫保鸡丁”的来历还有其他两种说法。一种说丁宝桢来四川,大兴水利,百姓感其德,献其喜食的炒鸡丁,名曰“宫保鸡丁”;又或说丁宝桢在四川时,常微服私访,一次在一小肆用餐,吃到以花生米炒的辣子鸡丁,叫家厨仿制,家厨以“宫保鸡丁”名之。另外,还有“宫保鸡丁”起源于山东、贵州之说,这些便是后话了。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宫保鸡丁的发明和左宗棠有关。在国外,宫保鸡丁甚至被直接翻译成“左宗棠鸡”。笔者曾经尝试问过做厨师的朋友,他们对此并不是非常认可,“左宗棠鸡”是湘菜中的一道菜,类似于辣子鸡。他们认为这有可能是当时在中国的外国人误传所致,毕竟川菜和湘菜虽然都重辣,差别还是很大的。

中兴名臣各有所好

除了上述李鸿章与丁宝桢之外,晚清的名臣似乎都与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中兴名臣左宗棠和曾国藩等人可以算做代表。

左宗棠(1812—1885年),是一位因喜食猪肉而闻名的奇人,据说每次吃肉没十斤就吃不饱。他初出征时,路过各地府县,地方官照例准备美食佳肴,遗憾的是并没有能讨得这位总督大人的欢心。府县知道他的喜好后,每回必以猪肉敬奉。后来,左宗棠远征新疆,万里沙漠,吃不上猪肉,所以一班师回兰州,首餐便找猪肉解馋,并对左右说:“我今天真领略到三个月不知道肉味是什么感觉了。”另外,左宗棠任浙江巡抚时,最嗜莼羹。后来朝廷用兵西陲,左宗棠进讨新疆阿古柏之乱。时间一长,左宗棠不免思念当年杭州的莼菜羹。谁知为时不久,左宗棠的餐桌上就出现了莼羹。可是新疆不产莼菜,那么莼菜来自何地呢?原来,大军西征时,所有军需物品皆由浙江巨商胡雪岩置办。胡雪岩是左宗棠的旧交,他知道左宗棠酷嗜莼羹,为了报答左宗棠对他早年的知遇之恩,特地将莼菜夹裹在纺绸之内发往新疆。

身为湖南人,曾国藩一生酷嗜肥辣。一次,有一士兵射得一只狐狸,曾国藩十分高兴,令厨师宰杀,并置办宴席,邀请宾客来赴宴。宾客们大嚼狐狸肉,只觉得味道香美,却不清楚是何种野味。曾国藩笑着说:“此物媚能惑主,其肉本不足食。以我之饕餮,污诸君齿颊,再饭当不再设此。”众人终于明白,所食乃是狐狸。因为唐代诗人骆宾王在讨伐武则天的檄文中,曾大骂武则天“狐媚偏能惑主”。

薛福成是光绪年间的著名文人、外交家,江苏无锡人,早年先后入曾国藩、李鸿章幕府,后来出使英、法、比、意等国。虽然其地位无法与彭玉麟、胡林翼等中兴名臣相比,但受曾国藩等人的影响较深,也为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无锡时,最喜欢吃的一道美味便是狮子庵尼姑烹调的“石鸭”。

(中国家庭的晚餐 )这是清代明信片中关于中国家庭晚餐的记录。清朝统治者源于白山黑水间,其饮食习惯是在东北形成的。随着清朝皇室入关,东北满族淳朴的食风、简单的饮食方式也被带到了北京城。正如《清代北京竹枝词》中所写到的一样:“关东货始到京城,各路全开狍鹿棚。鹿尾鲤鱼风味别,发祥水土想陪京。”

烹调时,先将宰杀洗净的鸭子放在瓦钵内,再加上黄酒与盐,不加水,将瓦钵封口,置入蒸笼。熟后,但见钵内清汤盈盈,香气扑鼻,食时味道绝佳。

清代是我国古代饮食发展的最高峰,无论是从日趋成熟的饮食思想理论,还是逐渐形成的八大菜系,抑或是旷古烁今的满汉全席,都是中华饮食史上的巨大成就。诚然,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当时的许多饮食思想还不够完善,各大菜系之间的界限也没有今天这么明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清代开始,中华的饮食已经开始走向了近代化,这对于现代中国的饮食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一言以蔽之,清代是中国古代饮食发展的高峰期,更是近代饮食的开端之时。其饮食思想的成熟、美食名家的涌现、地方菜系的逐步形成、茶酒文化的鼎盛,无一不彰显着饮食文化的巨大发展。诚然,如满汉全席和千叟宴这样的皇家盛宴,其中免不了有统治者好大喜功的标榜之嫌,但是不得不承认,皇室的喜好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同类推荐
  •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五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本书由“经典常谈”和“文艺常谈”两部分构成。“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文艺常谈”将朱先生散见于《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书中有关诗歌、文学、语文教育等方面的文字,辑为《文艺常谈》,这本书对年轻的朋友们了解与欣赏中国文艺有极大帮助。
  •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穿越古今时空经纬,和岁月珍藏回溯久远年代,收藏的旅程并不寂寞,有你我一起品味珍藏的妩媚。收藏的旅程既不单调也不落寞,沿途交叉闪现的宫廷、民间、博物馆收藏的繁复风景,沉淀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收藏的旅程》在众多的藏品背后,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许惊心动魄,或许扑朔迷离,它们无比生动传奇,倾诉着岁月珍藏中的艰辛和快乐,折射出那个年代的历史和文化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末日之粮食战争

    末日之粮食战争

    末日之下什么最珍贵?是夺目耀眼的黄金?是璀璨珍惜的珠宝?还是价值连城的古董?不……这些都不是。那末日之下什么最急需?是智力非凡的天才?是妖娆迷人的美女?还是以一搏百的勇者?不……这些也不是。那末日之下是什么最珍贵?又是什么最急需?我——!……请问,看书之前,您能先看看书名吗?
  • 修真谍战录

    修真谍战录

    修真界的阴影之中有着这么一群人,他们是宗门布在外界的暗子,负责无数情报信息的传递。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刚从吃人的镇子上逃出,侥幸进入了一个大的宗门,可却在凝气二层时被宗门选中,用法宝送入了2150年正修行新武学的地球,在那里与其他宗门的布下的暗子交锋。在修真大陆和地球间穿梭,在一个小世界内搏杀,一个神秘的组织,身边无处不在的暗子,到底谁才是自己人?一场修真界的谍战就此拉开序幕……
  • 维克多的秘密

    维克多的秘密

    江似锦在梦里总是遇见一个人,反反复复好像千年之前就认识一般。一次偶然机会,穿越七生七世,寻找真爱之旅。关注《维克多的秘密》,看七生七世虐恋大剧。
  • 一瞬动情

    一瞬动情

    在你的心里是否也有过那么一点点的期待,期待着一见钟情。第一次见面冷冽就霸道宣布许倾城是他的女人,只一眼,便足已让他拼尽全力。即便倾城闹再大的动静,冷冽只一句,”你想做什么都可以“相互惦记的两个人,终究会走到一起。
  • 盛宠郡主

    盛宠郡主

    前世爱的太蠢,囚困笼中十五年,被人凌辱至死!只因一颗痴心错付,爱上潜伏的敌国皇子,弃竹马,解婚约。却不知他竟偷走阿爹的布阵图,灭她家国。一朝重生,阿桔发誓,家仇国恨,不同戴天!阿桔:“听说寮国皇子最爱行那偷鸡摸狗之事”。世子大人:“我这就去打断他的腿!”阿桔:“听说寮国的兽皮冬日里最是保暖”。世子大人:“我这就去把寮国灭了!”阿桔:“……”这是一个重生的腹黑女主携忠犬竹马智斗渣男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风怒雷

    邪风怒雷

    天幻大陆,全民尚武。来自地球的混混常胜,意外穿越到天幻大陆,附身无法觉醒武魂的废材少爷身上。机缘巧合之下,觉醒风雷双属性武魂,又习得神秘功法——吞天经。吞噬天地间九大奇风奇雷为己用,从此踏上强者之路。为何天幻大陆的遗迹之中,会出现汉字?两个世界,到底存在着怎样的联系?邪风怒雷,穿越少年,在异界寻找回家之路。
  • 丁泽仁之陌上花开

    丁泽仁之陌上花开

    这本小说要是虐就虐到底,要是甜就甜到底,可能有点人格分裂哈,时而虐时而甜,都是看我心情的。读者们,拿好你们的小篮子,这本小说会有许多情话
  • 沉红无人区

    沉红无人区

    究竟是人类在毁灭自己,还是大自然在毁灭人类……即使人类知道,但还是这么平凡……
  • 电磁铁

    电磁铁

    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人一个稳定又混乱的世界一场正常又失常的战争一段有分又有合的日子一阵隐约又刺痛的绝望一种清晰又遥远的希望还有,一个说也说不清的未来风花雪月,镜中云烟,回望是潮起潮落落光旋影,虚里雾幻,奈何为云浮云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