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5500000064

第64章 李翱生平及其古文写作(3)

然而翱任中舍仅两月,即以柏耆犯罪牵连而左迁。《旧唐书》本传云:"初,谏议大夫柏耆将使沧州军前宣谕,翱尝赞成此行。柏耆旋以擅入沧州得罪,翱坐谬举,左授少府少监,俄出为郑州刺史。"柏耆,唐大将军柏良器之子,"素负志略,学纵横家流"《旧唐书·柏耆传》。,元和十二年裴度率大军讨淮蔡,柏耆以处士献策于行军司马韩愈,奉书如镇州说王承宗归朝廷,以功授左拾遗。关于柏耆"擅入沧州"事,《资治通鉴·唐纪六十》大和三年云:"(沧州李同捷叛),戊辰……李祐拔德州,城中将卒三千余人奔镇州。李同捷与祐书请降,祐并奏其书,诏谏议大夫柏耆受诏宣慰行营。(耆)好张大声势以威制诸将,诸将已恶之矣;及李同捷请降于祐,祐遣大将万洪代守沧州,耆疑同捷之诈,自将数百骑驰入沧州,以事诛洪,取同捷及其家属诣京师。乙亥,至将陵,或言王廷凑欲以奇兵篡同捷,乃斩同捷,传首,沧、景悉平。……诸道兵攻李同捷,三年,仅能下之,而柏耆径入城,取为己功,诸将疾之,争上表论列。辛卯,贬耆循州司户。"《旧唐书·柏耆传》云:"……诸将害耆邀功,争上表论列,文宗不获已,贬循州司户。……内官马国亮又奏耆于同捷处取婢九人,再命长流爱州,寻赐死。"柏耆奉诏,仅在宣慰沧州,"擅入沧州",杀万洪,诚有罪。又杀李同捷。然事出仓促,情有可原。无论如何,与李翱无关。《新唐书·李翱传》云:"柏耆使沧州,翱盛言其才。"如此而已。《旧唐书·柏耆传》末史臣之语曰:"柏耆恃纵横之算,欲俯拾卿相,忘身蹈利,旋踵而诛,宜哉!"未免责之过苛;而诸将疾柏耆夺功,竟致柏耆以死罪,武臣之威,挟制君主,可以想见。李翱大约素与柏耆交善(大和元年,翱曾为耆父良器撰神道碑),所以在汹汹舆论下左迁,旋又出为郑州(今属河南)刺史。

大和五年(831)十一月,翱自郑州刺史迁桂州刺史、桂管观察使(治桂州)。大和七年(833),改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治潭州,今湖南长沙)。八年十二月,征为刑部侍郎。九年某月,转户部侍郎。同年八月,以检校礼部尚书、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使(治襄州)。《旧唐书·文宗纪下》。"检校礼部尚书",《旧传》作"检校户部尚书"。八月,《旧传》作"七月"。

关于李翱之卒,《旧唐书》本传仅云"会昌中,卒于镇(山南东道襄阳)",误。按刘禹锡《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处厚)集纪》《刘禹锡集》卷一九。云:"公(处厚)……大和二年十二月,上前言事,未及毕词,疾作暴僨,以朝服委地……诘旦,以不起闻。……后十年,嗣子蕃以太子舍人直弘文馆,编次遗文七十通,衔哀贡诚,乞词以冠其首。……初,蕃既纂修父书,咨于先执李习之,请文为领袖,许而未就。习之怃然谓蕃曰:……无何,习之梦奠于襄州。蕃具道其语,余感相国之平昔,且嘉蕃之虔虔孝敬,庶几能世其家,故不让云。"据《旧唐书·文宗纪》,韦处厚卒于大和二年(829)十二月壬申(二十一日),"后十年"即开成三年(838),是韦蕃编就韦处厚文集之时,也是刘禹锡为之撰序之时。韦蕃求李翱文,在编集之"初",或编而未就之时,当在大和九年李翱赴襄镇之前,否则,以太子舍人直弘文馆的韦蕃无由"咨"于李翱,李翱也无由着蕃转请于刘禹锡。"无何,习之梦奠(死的讳饰语)于襄州",足见李翱是带病赴襄州任的,赴任未久就卒于任所。依理推之,李翱之卒在赴镇的第二年即开成元年(836),享年六十三岁。李恩溥《李翱年谱》定翱卒于文宗开成四年(839)至武宗会昌二年(842)间,李光富《年谱订补》定翱卒于开成三年(838),都是不确的。其错误,或皆源于将"无何习之梦奠于襄州"理解成刘禹锡为韦处厚集撰序时(开成三年)之事,而没有细绎"蕃具道其语"之前的一段文字,是刘禹锡记叙韦蕃"荐诚"于己时的言语,所谓"习之梦奠于襄州"已是两年以前的事了。据《旧唐书·文宗纪下》,开成元年山南东道节度使为殷侑,是李翱卒后朝廷派来接替此职的新一任官员。这也可以作为李翱卒于开成元年的一个有力佐证。总之,李翱断不会至会昌年间"卒于镇"。

李翱自贞元九年应进士试、贞元十四年第进士,至开成元年去世,其一生行迹大略如上。其入仕凡四十余年,位至州刺史、侍郎,晚年历任重镇藩帅,不可谓不显。考察他的一生,与中晚唐之际的政治、经济以及当时的人事纠葛、朋党关系等,相对而言都较为平淡无奇,不似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等那样,或大起大落,或纠葛重重,深深陷入其中,并在其中极显个人性格光彩和人生价值。这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李翱晚年仕宦虽显,但一生有相当长时间沉于下僚,或者远在政治中心长安以外。虽然他先后任过国子博士、考功员外郎、礼部郎中、谏议大夫及中书舍人、刑部侍郎等中央职务,但总共时间仅六、七年,使他在中央政治舞台上难有所作为。二、李翱作为文人,其创作仅限于古文,而唐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诗歌却非其所长。这自然大大限制了他的人际交往,限制了他与社会的沟通,也使他不能以诗应酬、参与社会的变改和发展。李翱的古文,创作量亦不甚多,大多数属实用文,较少敏锐地感受当代社会现实问题之文,尤其缺少韩愈那样"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韩昌黎集》卷二一《送高闲上人序》。之词。三、李翱尝说过"以及物为首"《李翱集》卷八《与淮南节度使书》。的话,就是把及物辅政、干预社会置为人生价值追求的首位;他还有人生短暂、急欲有所作为的紧迫感:"吾之生二十有九年矣。思十九年时,如朝日也;思九年时,亦如朝日也。人之受命,其长者不过七十、八十、九十年,百年者几稀矣。当百年之时,而视乎九十年时也,与吾此日之思于前也,远近其能大相悬耶?其又能远于朝日之时耶?"《李翱集》卷二《复性书(下)》。不可否认,李翱与韩、刘、柳、元、白等一样,都是贞元、元和间成长起来的思考的一代,是企图改变世事日颓现状的一代,如他的反佛教、反藩镇割据等等主张。但是,相较而言,李翱似乎更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更注重个人节行操守的完善,推己及人,同样也是如此。在从仕的态度上,他不如韩、刘、柳、元、白那样汲汲以求。既从仕,也不如他们那样积极参预社会的变革,主动地投入到变革的漩涡,那怕是人事纠葛是非的漩涡之中去。以上这些,造成了李翱一生相对比较平淡无奇、无大波大澜。

虽然如此,李翱政治思想之大端仍有可述之处。与韩愈一样,李翱反对藩镇割据,要求革新弊政,其《进士策问第一道》、《又第二道》对两税法之积弊和以和亲贿赂、致酿边境土蕃"攻陷城池,掠玉帛子女,杀其老弱,系累其丁壮"《李翱集》卷三《又第二道》。的现状都有中肯的分析和批判。尤其是他的长文《平赋书(并序)》,很能显示出身下层的李翱对农村田亩制度、赋敛问题的深刻思考。文云:"四人(即"四民",唐人讳"民"为"人")之苦者,莫甚于农人。麦栗布帛,农人之所生也,岁大丰,农人犹不能足衣食,如有水旱之灾,则农人先受其害。""人皆知重敛之为可以得财,而不知轻敛之得财愈多也。何也?重敛则人贫,人贫则流者不归,而天下之人不来。由是土地虽大,有荒而不耕者;虽耕之,而地力有所遗。人日益困,财日益匮,是谓弃天之时,遗地之利,竭人之财。"《平赋书》重点论述的是轻赋敛,李翱贡献给统治者平赋的一帖良药无非是孔、孟以来儒者乐道的"节用而爱人"的"什一"之税。这并不算新鲜,或者不免有迂阔不知变通之处,但他关心农事、同情最底层农民的感情却跃然纸上。他对州县乡村土地宽狭生息出产情况的精细了解和研究,就非一般空疏的知识阶层可比。据《新唐书·地理志四》,李翱为朗州刺史时,曾"因故汉、樊陂"开堰,"溉田千一百顷",因为李翱以考功员外郎任朗州刺史,所以当地人称此堰为"考功堰"。据《新唐书》本传,翱为庐州刺史时,"州旱,遂疫,逋捐系路,亡籍口四万,权豪贱市田屋牟厚利,而窭户仍输赋。翱下教使以田占租,无得隐,收豪室税万二千缗,贫弱以安"。这些利民措施与他关心农民问题的思想是一贯的。

李翱坚决排抵佛、道二教。与韩愈一样,李翱排抵佛教除了哲学上、伦理上的原因以外,还在于佛道二教的坐食耗财伤民,其《去佛斋(并序)》云:"故其徒也,不蚕而衣裳具,弗耨而衣食充,安居不作,役物以养己者,至于几千百万人,推是而冻馁者几何人可知矣。于是筑楼殿宫阁以事之,饰土木铜铁以形之,髡良人男女以居之,虽璇室、象廊、倾宫、鹿台、章华、阿房弗加也。是岂不出乎百姓之财力欤?"

《旧唐书》本传谓李翱"性刚急,议论无所避";翱自谓其"直词无让"《李翱集》卷八《荐所知于徐州张仆射书》。。可以说,"性刚急"、"直词无让"是李翱作风的突出特点。贞元十九年,翱分司洛中,因黄卷故事与司录林某发生激烈冲突,林某"盛词相毁",李翱毫不退让,至于辞官。元和四年,翱在岭南幕府,因节度使杨于陵造石门大云寺佛殿事连续上书,认为杨于陵此举"不中圣贤之道"《李翱集》卷一〇《与本使杨尚书请停率修寺观钱状》。,如果杨于陵"尚不改易,则弊端无已"《李翱集》卷一〇《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元和六、七年,翱在浙东幕府,因李逊处分陆巡官不当而与之发生争执,声言如果李逊一意孤行,自己将"不惟公命",一如古人穆生,"见醴酒不设,遂相顾而行"《李翱集》卷一〇《与本使李中丞论陆巡官状》。。元和十四年,翱在职方员外郎任,有《论事于宰相书》,谓宰相崔群"奸邪登用而不知,知而不能去;柳泌为刺史,疏而不止;韩潮州直谏贬责,诤而不得。道路之人咸曰:"焉用彼相矣!"阁下尚自恕,以为"犹可以辅政太平,虽枉尺犹能直寻,较吾所得者,不啻补其所失,何足遽自为去就也?"窃怪阁下能容忍,亦已甚矣。昨日来高枕不寐,静为阁下思之,岂有宰相上三疏而止一邪人而终不信?阁下天资畏慎,又不能显辨其事,忍耻署敕,内愧私叹,又将自恕曰:"吾道尚行,吾言尚信,我果为贤相矣,我若引退,则谁能辅太平耶?"是又不可之甚也!"李翱所责之宰相,明赵汸以为指裴度,见清光绪冯焌光刻本《李文公集》所附《<李文公集>后》一文。按翱《书》中有"阁下居位三年矣"语;据《新唐书·宰相年表》,裴度元和十年六月为相,至元和十四年首尾已五年,崔群元和十二年为相,至元和十四年首尾三年。当宪宗以"奸邪"皇甫镈为相时,裴度尝数上书反对,言辞激烈,声言耻于与皇甫镈同列,欲自免相而宪宗挽留之(见《通鉴·唐纪》"元和十三年"及两《唐书》《皇甫镈传》、《裴度传》),与李翱书中所责不符。另,裴度为翱从表兄,素为翱所尊敬,亦不可能以此种口气说话。言词之激烈,态度之激动,是李翱一生参与当代政局之称是非分明者。按元和十三年宪宗以皇甫缚为相,以术士柳泌为台州刺史,崔群虽表反对,但态度不如裴度坚决,未能与裴度取同一步调,李翱因有是书。崔群为韩愈进士同年,是元和间贤相之一,韩愈对其操守备极推崇《韩昌黎集》卷一七《与崔群书》。,然而李翱"直词无让",一点情面也未给崔留。对于自己以师友事之的韩愈和裴度,他也有直词不让、出言不逊的时候。他责备韩愈之好贤,"必须甚有文辞,兼能附己,顺我之欲,则汲汲孜孜,无所忧惜,引拔之矣。如或力不足,则分食以食之,无不至矣。若有一贤人或不能然,则将乞丐不暇,安肯孜孜汲汲为之先后?此秦汉间尚侠行义之一豪俊耳!"《李翱集》卷六《答韩侍郎书》。责备裴度东征淄青是"如始进之士,汲汲于功名"《李翱集》卷七《劝裴相不自出征书》。,都是不留情面、披沥肝胆的言词。至于宝历元年的"面数李逢吉之过",尤是李翱生平中精采的一笔。

李翱尝自称"为官不敢苟求旧例,必探察源本,以恤养为心,以戢豪吏为务,以法令自检,以知足自居,利于物者无不为,利于私者无不诮"《李翱集》卷八《与淮南节度使书》。;李翱一生,应该说是认真履行了这些行为准则的。元和十五年,李翱为考功员外郎兼史馆修撰,有《论事疏表》上于宪宗。表中对宪宗有一段委婉而尖锐的批评:"以臣伏睹陛下,上圣之姿也。如不惑近习容悦之词,选用骨鲠正直之臣,与之修复故事而行之,以兴太平,可不劳而功成者也。若一日不以为事,臣恐大功之后,易生逸乐,而群臣进言者,必曰"天下既已太平矣,陛下可以高枕而为宴乐矣";若如此,则高祖,太宗之制度,不可以复矣。制度不复,则太平未可以遽至矣。臣窃惜陛下圣质,当可兴之时,而尚谦让未为也。"种种近邪、远贤、逸乐、拒谏等行为,都是元和末年宪宗真实情状。李翱所条疏的六事,是:一、《疏用忠正》。云:"臣以为察忠正之人,盖有术焉。能尽言忧国,而不希恩容者,此忠正之徒也。夫忠正之人,亦各自有党类,邪臣嫉而谗之必矣,且以为相朋党矣……"可以说是不点名的专指裴度、韩愈。二、《疏屏奸佞》。云:"凡自古奸佞之人可辨也,皆不知大体,不怀远虑,务于利己,贪富贵、固荣宠而已矣。必好甘言谄辞,以希人主之欲。主之所贵,因而贤之;主之所怒,因而罪之;主好利,以献蓄聚敛剥之计;主好声色,则开妖艳郑卫之路;主好神仙,则通烧炼变化之术。望主之色,希主之意,顺主之言,而奉承之。"可以说是不点名的专指皇甫镈、柳泌等。三、《疏改税法》,请对实施了四十余年的两税法积弊的改革。四、《疏绝进献》,请禁绝节度、观察使苛剥百姓,进献羡余。五、《疏厚边兵》,请充实边备以防外患。第六疏《疏数引见待制官问以时事》,今本《李文公集》佚其文而仅存其目,从题目看是要求宪宗了解下情的。以上六疏,颇反映了李翱在重个人身心修养、"知足自居"之外,踏实务实的一面。

二、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

李翱尝云:"翱自十五已后,即有志于仁义。"《李翱集》卷八《与淮南节度使书》。翱十五岁当德宗贞元四年(788)。"有志于仁义"不但是指个人的道德修养,在古文家眼里,"有志于仁义"就是学习和写作古文的同义语。翱又云:"由仁义而后文者,性也;由文而后仁义者,习也。"《李翱集》卷八《寄从弟正辞书》。就是这个意思。李翱贞元九年应进士试时以其所业之古文谒梁肃,得到梁肃很高的赞誉,"谓翱得古人之遗风,期翱之名不朽于无穷"《李翱集》卷一《感知己赋(并序)》。。贞元十四年,即翱谒梁肃之后五年,"翱学圣人经籍教训文句之旨,而为文将数万言,愈昔年见于梁君之文弗啻数倍"《李翱集》卷一《感知己赋(并序)》。,古文的写作已颇具规模。翱识欧阳詹、韩愈在贞元十二、三年,足见李翱古文写作开始甚早,不比韩愈晚多少。韩愈为了踏入仕途,尝不得不违心地练习并写作了许多"下笔令人惭"的"俗下文字"《韩昌黎集》卷一七《与冯宿论文书》。和"类于俳优者之辞"《韩昌黎集》卷一六《答崔立之书》。,即骈文和音韵拘限极严的律赋,而李翱似乎没有这一段为应付考试、学习骈文的经过。李翱云:"每岁试于礼部,连以文章罢黜"《李翱集》卷一《感知己赋(并序)》。,"予联以杂文罢黜,不知者亦纷纷交笑之"《李翱集》卷五《送冯定序》。;所说的"文章"、"杂文"即进士试中的杂文两通:诗、赋各一。足证李翱在进身之际没有降心自屈写作"俗下文字"。李翱的古文写作,是在中唐古文先辈如李华、萧颖士、独孤及等感召之下开始的,然而李翱与梁肃的相识,特别是与韩愈的相识并得以指点传习,使他的古文创作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同类推荐
  • 47楼207

    47楼207

    北大往事的经典叙述之一,学子的苦乐悲欢,当日的人文气氛,说不出它在校园里弥漫,在讲台上流布,它在马路上,匆匆掠过的一瞥里,在火车上相对会心的一笑中。
  • 天使飞行——国际灵柩送还士

    天使飞行——国际灵柩送还士

    本书介绍了一种职业——国际灵柩送还士,就是将在国外去世的日本人接回国内,并做基本的防腐处理和遗容整理,再送到家人的身边。如果是外国人在日本去世,他们就根据死者的宗教、民族习惯处理后送出日本。这些死者有的是远赴海外工作的儿子,有的是看上去很乐观却选择自杀的朋友,有寄托了三代人关爱的小孙女,也有死于恐怖袭击的记者……本书以国际灵柩送还公司的社长——木村利惠这个女强人为主线,从死者的家属、新入社员工、创始人、灵车驾驶员,以及作者自身的角度出发,围绕国际灵柩送还这一行为,是通过具体的“死亡关怀”,来搭建生死之间的桥梁,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
  • 泪水之花

    泪水之花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所著散文合集,主要涉及女性情感方面的内容。一篇篇精美的短文,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全书文笔细腻生动,作者希望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溶注在书中,读来令人感动,给人启发。
  • 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

    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

    《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共分为七章,第一至五章按照编年顺序,依次记叙晚清时期、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文物事业;第六章记叙台湾、伪满洲国、华北、华中等沦陷区的文物事业;第七章记叙中国近代文物商业亦即古玩业的发展简史。此外,《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附录还原文辑选了1912年至1949年民国政府、日伪政权和中国共产党颁布实施的主要文物事业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42件,以方便读者研究参考。
  • 楚辞

    楚辞

    本书是我国一部浪漫主义诗歌和骚体类文章总集。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等,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故名《楚辞》。本书包括注释和译文,逐段翻译,力求直译,保持了诗歌的原生态。每篇前附有题解,概述诗歌的主旨。《楚辞》作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是继《诗经》之后,对中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热门推荐
  • 缘分的来临之际

    缘分的来临之际

    不知是不是冥冥中的注定了愉兮和穆景行的缘分,严愉兮就在这懵懵懂懂直接将自己的终身大事许了出去,再后来想起的时候她就会嚷嚷,干嘛要这么早的把自己卖出去,当然这都是后话了他是这个国家唯一一个异姓王爷的儿子,她是护国大将军的掌上明珠,大人之间的关系还好,但是他俩却是因为一次偶然的英雄救美(对,就是这么的老套)才有了后面的相知相爱相许,他不知她的身份,她也不知他的身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民国宅门记事

    民国宅门记事

    繁华一世终落幕,唯有心中空留爱……感谢你在我最美好的年华里出现!梅雨季节的天空,乌云霸占了太阳,它独自享受阳光的温暖,却不许一丝阳光落下。黑压压的天空透着压抑的气息,无时无刻不在侵袭着这里每个人的心灵,隐隐作痛的心口不敢自由的呼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房

    A市很小,小的在这个辽阔的国度里面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自从换了新市长后,A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宽阔而平躺的道路横冲直撞。
  • 霍格沃茨的位面商人

    霍格沃茨的位面商人

    发了本新书:《末世种田的我不是麻瓜》,一听这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HP巫师罗尔夫穿越回原世界,带着麻瓜在末世种田的故事!快来支持一下! ……………………………………………… 罗尔夫睁开眼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HP世界的哑炮。但是……拥有一位叫纽特·斯卡曼徳的爷爷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身为动物学世家后代的罗尔夫,却被位面售卖系统绑定成为了一名位面商人。我……难道我要成为一名万界畜牧业大亨?(书友群:378622434)
  • 拳缘

    拳缘

    “你为什么要挥拳?”“为了我想保护的人,我想拯救的人和我想挽留的人。”“那么你觉得你的拳头做得到吗?”“我不知道我能能不能守护好这些,我只知道我的拳给了我守护这些的力量和给了我去她(他)们相遇的缘分,所以就算是拼了命我也要守护这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狐狸的穿越

    狐狸的穿越

    她以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类女子莫名老套的穿越到一只狐狸的身上,却不知她其实就是一只狐狸。一段过往的纠葛爱情看似凄美动人的情节其实隐藏着诸多不可告人的预谋,两次失去的记忆是因为巧合还是被人故意抹去……难道一个人的灵魂真的能分成两半……这篇文我之前发过后因一些个人原因没有继续,因为是学生时代的东西很多情节都不是很好现在重新改了下文字依然青涩下希望大家喜欢。见谅!
  • 逆天邪君:盛宠狂傲医妃

    逆天邪君:盛宠狂傲医妃

    前世,活得逍遥自在一身医术让鬼都发愁。睁眼醒来,被世人唾弃糟蹋。玄离霜冷眼相看,手中一针一剑红衣妖娆,她只求逆天改命,,让今日陷她于不仁不义之人万劫不复!他是冷夜君王战场杀神,冷绝对上霸道,风云变换,星象紊乱,她要的很简单,来去自如的世界,俯首称臣的众生,恩爱无双的男人。“女人,乖乖贴在我身边,包你一世无忧。”“男人,想泡我,先看看你的本事”“我的本事好的很,不信你来床上我给你证明!”某女微微一笑饿狼扑食。狂妄医妃对上逆天邪王,是凤鸣九天还是飞龙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