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5500000062

第62章 李翱生平及其古文写作(1)

一、生平经历和思想作风

李翱,字习之,中唐著名的古文家、思想家,韩愈"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在"韩门弟子"中最堪称登堂入室。他屡屡自称"陇西李翱"李翱《拜禹言》:"陇西李翱再拜于禹之堂下。"《故朔方节度掌书记殿中侍御史昌黎韩君夫人韦氏墓志铭》:"贞元十六年以其女子归于陇西李翱。"《泗州开元寺钟铭序》:"厥功成,陇西李翱书辞以纪之。",韩愈也如此称呼他韩愈《唐故贝州司法参军李君墓志铭》:"陇西李翱,合葬其皇祖考贝州司法参军楚金。";新旧《唐书》本传不言其籍贯,但《旧唐书》称李翱"凉武昭王之后",《新唐书》称李翱"魏尚书左仆射(李)冲十世孙",事实上也是在承认他的籍贯是陇西。"凉武昭王"即李暠,字玄盛,西汉名将李广十六世孙。东晋安帝元兴年间(402-404),李暠在今甘肃敦煌、酒泉一带为众所推戴,坐定千里,进号"凉公",传在《晋书》。李冲,暠曾孙,仕后魏孝文帝,位至尚书、仆射,传在《北史》、《魏书》。李暠即唐高祖李渊的七世祖,《新唐书·高祖纪》:"高祖……姓李氏,陇西成纪人也,其七世祖暠,当晋末,据秦、凉以自王,是为凉武昭王。""陇西成纪"李氏因为是当今天子的出处,号为唐代第一大姓,李翱的"凉武昭王之后"和"陇西"成纪人,大约是没有问题的。但李翱在名分上算不得唐宗室。天宝六载(742),唐玄宗颁布诏书,谓"自今以后,凉武昭王孙(李)宝以下,绛郡、姑臧、敦煌、武阳等四公子孙,并宜隶入宗正寺,编入属籍。"《唐会要》卷六五"宗正寺"。李翱的十世祖李冲为"仆射房始祖"《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不在应编入属籍的绛郡、姑臧、敦煌、武阳四房之内。另外,陇西成纪也只能是李翱的郡望,或者是他远祖的籍贯,而不能算是他的里籍。韩愈《唐故贝州司法参军李君墓志铭》《韩昌黎集》卷三四。云:"贞元十七年九月丁卯,陇西李翱合葬其皇祖考贝州司法参军楚金、皇祖妣清河崔氏于汴州开封县某里。"李翱为其岳母韦氏(韩弇妻)所为墓志铭亦云:"(贞元十九年)正月辛酉,李氏以其丧葬之于陈留县安丰乡冈原。殿中君(即韩弇)之先葬于河阳,惟君之殁,不得其丧,夫人是以不克葬于河阳,而独坟于陈留,弗克祔于殿中君之族,而依于女子氏之党,以从女子之怀,权道也,且将有待也。"《李翱集》卷一五《故朔方节度掌书记殿中侍御史昌黎韩君夫人京兆韦氏墓志铭》。韩弇贞元间因国事死于边塞,不能归葬于韩氏先茔河阳,是谓"不得其丧";夫人韦氏只得"依女子氏之党",即葬于李翱家族的先茔。韩愈所谓"汴州开封县"应为"汴州陈留县",陈留县故址在今河南开封东南,而"陈留县安丰乡"就是李翱的家居地。李翱一族定居于陈留,不知始于何时,但至李翱,至少已历三世了。

李翱尝称李夷简为十一叔。李夷简为高祖子郑惠王元懿四世孙,《新唐书》有传。惠王元懿为李暠八世孙,以年辈计,夷简为李暠十二世孙。但夷简为宗室,李翱称其为十一叔,有攀附的意思。此是唐人通习,夷简与翱俱出于陇西,称他为十一叔,究竟不算十分过份。李翱又尝称李逊为从叔李翱《答韩侍郎书》有"三五日前,京尹从叔"云云。"韩侍郎"为韩愈,元和十三年为刑部侍郎;书中又提到"韦简州",即韦纁(一作勋),宰相韦贯之之弟,元和十一年为简州刺史。以年代推之,此"京尹从叔"只能是李逊。李逊元和十二至元和十三年为京兆尹。。李逊《新唐书》有传,云:"字友道,魏申公发之后,赵郡所谓申公房者。"赵郡李氏也是唐代大族,其远祖即战国赵武安君李牧,但与陇西成纪李氏了不相属。李翱极看重他的陇西郡望李翱《故歙州长史陇西李府君墓志铭》;"府君讳则,字某,凉武昭王十三世孙。大父献,眉州别驾,时宰相有请婚者,力不可止,因去官归家。……别驾生令一,侍中源乾曜以子求婚,府君拒之固,以词抵之,贬黔州彭水尉。"李则与李翱为同辈,志中短短一段记载李氏两次拒婚,是唐代陇西李高自标置其门户的反映,也反映了李翱对其门户的矜重。,又与赵郡李氏联宗,同样也是一种重门第观念的反映。李翱的门第固然显赫,但其家世,自七世祖李桃枝(袭封清渊侯)以下,却累世不耀,史籍无载,并姓名也不知道。李翱有《皇祖实录》一文,提及他的曾祖咨议(李)诏、祖贝州司法参军(李)楚金。"咨议"并非流内官职,大约是幕僚之属。州司法参军的品阶也很低下。李翱《皇祖实录》中含混提及他的父辈,云楚金"有子三人,曰某,袛承父业,不敢弗及"。韩愈《故贝州司法参军李君墓志铭》云:"君之子四(按"四"当为"三"之误)人,官又卑。"均没有说到李翱父亲的名字,大约既无科第,亦乏善可陈。韩愈《与冯宿论文书》称李翱"从仆学文,颇有所得,然其人家贫多事,未能卒其业。"李翱从韩愈学文在贞元十二年(796),家道衰微,几陷于贫困无以自立的境地了。

李翱的生年,学术界尚有歧说,或疑而未定。李恩溥《李翱年谱》1948年5月17日《南京日报》。和李光富《<李翱年谱>订补》《四川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订为大历七年(772)是不确的。李翱《复性书(上)》有云:"吾自六岁读书,但为词句之学。志于道者四年矣,与人言之,未尝有是我者也。南观涛江,入于越,而吴郡陆存焉,与之言之,陆曰:"子之言,尼父之心也,东方如有圣人焉,不出乎此也;南方如有圣人焉,亦不出乎此也,惟子行之不息而已矣。"呜呼!性命之书虽存,学者莫能明,是故皆入于庄、列、老、释,不知者谓夫子之徒不足以穷性命之道,信之者皆是也。有问于我,我以吾之所知而传焉,遂书于书,以开诚明之源,而缺绝废弃不扬之道,几可以传于时。命曰《复性书》,以理其心,以传乎其人。乌戏!夫子复生,不废吾言矣。"韩愈有《此日足可惜》诗,诗中有"东野窥禹穴,李翱观涛江"句,诸谱系于贞元十五年(799),详见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韩诗"东野窥禹穴,李翱观涛江"二句互文见义,事实上贞元十五年孟郊(东野)与李翱一起有江浙之行,见李翱《故处士侯君墓志》,与李翱《拜禹言》所云"贞元十五年六月二十九日,陇西李翱再拜于禹之堂下"亦合。在吴郡(苏州),李翱得见陆。翱《陆歙州述》云:"吴郡陆,字公佐,生于世五十有七年……连事观察使,观察使不能知,退居于田者六、七年。由侍御史入为祠部员外郎,二年出刺歙州,卒于道,贞元十八年四月二十八日也。"陆贞元十五年见李翱,对李翱的一套"性命之道"鼓励有加,十七年入朝为祠部员外郎,十八年出刺歙州,卒于道。前引李翱《复性书》云"南观涛江,入于越,而吴郡陆存焉"与"夫子复生,不废吾言矣",明白不过地说明李翱的《复性书》之作,是因为陆的鼓励,而《复性书》动笔写作到完成,陆已去世了。《复性书(下)》有云:"吾之生二十有九年矣……"姑以李翱《复性书》之作在陆惨卒年、即贞元十八年(802),逆推二十九年,可知李翱生年在大历九年(774)。《李翱年谱》及《(李翱年谱)补订》之误,在于确定《复性书》之作在李翱得见陆之次年(贞元十六年),而没有细绎出其时陆已卒之文意。

李翱的生年还可以由其《与翰林李舍人书》一文得到佐证。文中提到"王拾遗是桂州旧僚",可知是书作于大和七年(833)李翱罢桂管观察使之后。文中翱自称"年已六十一";若李翱生于大历七年(772),下推六十一年是大和六年(832),李翱正在桂管任上,与"旧僚"云云不符。若以大历九年(774)下推六十一年计之,是大和八年(834),李翱已由桂管观察使改湖南观察使,乃可称王拾遗为"旧僚"。

李翱祖父楚金官虽止于州参军,但却是明经出身《李翱集》卷一二《皇祖实录》。,其父某,"祗承父业,不敢弗及"。至李翱,"自六岁读书,但为词句之学"《李翱集》卷二《复性书(上)》。;"自十五以后,即有志于仁义,见孔子之论高弟,未尝不以及物为首"《李翱集》卷八《与淮南节度使书》。。虽然家世衰微,读书求仕的"素业"却未失坠。或者因乃祖明经出身的影响,李翱对诗歌研习不多,不甚当行,今存的李翱诗作可信者仅一首,在唐代文人中是少见的一位。

贞元九年(793)之前,李翱大约一直在其家乡读书习文。贞元九年李翱二十岁时"始就州府之贡举人事"《李翱集》卷一《感知己赋并序》。,取得乡贡资格。其年九月,赴长安,准备应明年春的进士试,并以所业谒梁肃。梁肃颇知赏之,谓翱得古人之遗风,期翱之名不朽于无穷,许翱以拂拭吹嘘。"《李翱集》卷一《感知己赋并序》。李翱之名因梁肃之"拂拭吹嘘"而籍籍于京师。可惜梁肃于是年十一月遘疾而殁,李翱顿失依靠,未能得举次年进士第,使他徒兴"知己之难得"的感慨。自此之后,李翱连续四年不得志于有司,至贞元十四年(798)始第进士。贞元九年至十四年之间,李翱一边应进士试,一边从事游历、交友。贞元十一、二年间,翱尝往徐州,结识徐州节度使张建封。由徐州返归汴州时(翱故里陈留为汴州属县),结识韩愈。时韩愈为董晋幕僚。与李翱先后到达汴州的还有孟郊、张籍,这是韩孟集团一次重要的聚会。与欧阳詹的相识也应在贞元十三、四年间,时欧阳詹在长安应吏部试。

顾肇仓(学颉)、周汝昌《白居易诗选》所附"简谱"谓:"贞元十一年乙亥,白居易……在滑州李翱家识唐衢,约在本年前后。"未是。据朱金城《白居易年谱》,白居易之父白季庚贞元十年五月卒于襄阳官舍。自贞元十年至十二年,白居易当在符离丁忧,似无可能在滑州李翱家里识唐衢。复据裴度《寄李翱书》《全唐文》卷五三八。,唐衢在滑州,约在贞元十六、七年。《白居易集》附顾学颉《白居易年谱简编》改为:"贞元十七年辛巳(801),白居易……于滑州李翱家识唐衢,约在今年前后。"

《旧唐书·李翱传》云:"贞元十四年登进士第,授校书郎。三迁至京兆司录参军。元和初转国子博士、史馆修撰。"《新唐书·李翱传》云:"中进士第,始调校书郎。累迁,元和初,为国子博士。"两处关于李翱进士第后至元和初这一段时间的仕历叙述都不够准确,事实上李翱第进士后并未得官。唐人中进士后须再应吏部考试,得中,始能授官,而李翱并无应吏试的迹象,或曾应吏试而未中。华忱之、喻学才《孟郊诗集校注》附华忱之《孟郊年谱》谓李翱贞元十四年"进士登第,同年复中博学宏辞科,授校书郎",不知何据。

贞元十五年(799),李翱与孟郊先后往今江浙一带,"窥禹穴,观涛江",在吴郡(今江苏苏州)结识陆。其时陆已五十五岁,是江南一带有名的儒学之士,李翱喻其为"明于仁义之道,可以化人伦、厚风俗"的"膏雨",拟之为"颜子、子思、孟轲、董仲舒之类"《李翱集》卷一三《陆歙州述》。。即使是好为人师的韩愈,也盛称陆的德行学问,自列于"接于门墙之间,升乎堂,而望乎室者"《韩愈全集校注》页一五一三《与祠部陆员外书》。。影响李翱古文写作有三个人:梁肃、李观和韩愈,影响其哲学思想的当代人则是陆。当李翱以其"性命之道"的思考叩于陆时,陆大为赞赏,誉之为"尼父之言",圣人也不过如此《李翱集》卷一《复性书(上)》。。李翱嗣后因陆之鼓励,完成了奠定他在中国儒学思想史上坚实地位的《复性书》三篇。

李翱的这一次远行,一是为了游历,二是为了交友,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出路,如在节镇担任幕职之类。但这个目的显然没有达到。

贞元十六年五月间,李翱北返,在徐州娶韩愈从兄弇之女为妻。这是韩、李事先约定的时间,而这门亲事则应当是贞元十二、三年间议定的。韩弇死于国事,寡嫂及侄女一直与韩愈生活在一起。韩愈能将亡兄之女托于李翱,见出他对李翱的器重。婚后,因徐州兵乱在即,仓卒之间韩愈一家与李翱夫妻乘船至下邳(旧址在今江苏邳县南)。同自徐州至下邳的还有王涯、侯喜。徐州乱定,韩、李等旋即西进,韩愈返洛阳,李翱则携眷居于故里陈留。

贞元十六年九月至十七年底,李翱在义成军节度使李元素幕下为判官。《旧唐书·德宗纪》:"(贞元十六年九月)戊辰,以左丞李元素为滑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义成军节度使。"李元素任滑州至宪宗元和元年《旧唐书·李元素传》。,而李翱在滑州幕仅一年有余。元素元和五年卒,因出妻无状,颇为公议所非,"及薨,亦无追赠"《李翱集》卷一〇《论故度支李尚书事状》。,翱为之鸣不平,《论故度支李尚书事状》云:"翱尝从事滑州一年有余,李尚书具能详熟……"足见主宾甚是相得。其所以离幕,大约即两《唐书》本传所谓"始调校书郎",任职于长安了。

校书郎属秘书省,掌典籍校勘与刊布,与秘书省正字为最下层官员。校书郎品阶虽不高(正九品下),但亦为士人科举及第后起家之职,是颇为清选之任。然而李翱集中找不到他任校书郎的证据,韩愈当时为四门博士,集中亦无与李翱往还的诗文。贞元十九年末至二十一年(803-805),韦夏卿为河南尹,李翱为户曹参军。其间因"黄卷故事",与同列司录参军林某发生争执李翱《劝河南尹复故事书》云:"河南府板牓县(悬)于食堂北梁,每年写在黄纸,号曰"黄卷",其一条曰:"司录入院,诸官于堂上序立,司录揖,然后坐。""又云:"(近)八九年来,司录使判司立东廊下,司录于西廊下得揖,然后就食,而板条黄卷则如故文焉。"按州府诸司之中,以司录参军地位最重要,以其有纠举六曹的职责故。州府判司会食食堂,是司录纠举六曹过失的一种仪式,依故事,应当按"黄卷"所规定的程式,"司录入院,诸官于堂上序立,司录揖,然后坐";而河南府林司录却擅改故事,"使判司立东廊下,司录于西廊下得揖,然后就食"。李翱以为改变故事,就司录和诸判司而言,"居上者以有权令陵下,处下者以姑息取容,势使然也",所以激烈反对,与林司录发生尖锐对抗。关于"黄卷故事",《唐语林》卷八"补遗"有一则记载,与李翱所说有可资参考处,录如下:"每公食会,杂事不至,则无所检辖,唯相揖而已。杂事至,则尽用宪府之礼。杂端在南榻,主簿在北榻,两院则分坐。虽举匕筯,皆绝谭笑。食毕,则主簿持黄卷揖曰:"请举事。"于是台院长白杂端曰:"举事。"则举曰:"某姓侍御史有某过,请准条。"主簿书之。其两院皆仿此。"按"杂事"、"杂端"即御史台诸御史中知杂事者,其地位略高于诸御史,一如州府判司中之司录参军。,虽得韦夏卿回护,但因林某"盛词相谤"而韦夏卿即将改官离任,遂辞职《劝河南尹复故事书》。。其任河南府户曹,当不足二年。任户曹时,翱已移家洛阳,居旌善第《李翱集》卷一八《来南录》。。继任河南尹为王绍,绍复引翱为从事,翱致书绍,坚持"黄卷故事",再为河南府僚属,唯不知判何曹事《劝河南尹复故事书》。。

同类推荐
  • 赤岸:邓小平在晋冀鲁豫

    赤岸:邓小平在晋冀鲁豫

    赤岸是一个小山村的名字。她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太行山脉深深的皱褶里,像蜂巢一样,简单又丰富,默默地悬挂在高高的崖壁上,浸润着风雨,黏附着阳光。小村的脚下有一条河,叫漳河。漳河浩浩而下,哗哗作响,喧响在历史里,流淌在《诗经》里,于是,就有了采桑人杨柳依依的柔媚,就有了楚霸王破釜沉舟的豪壮。漳河在历史上一直是一条大河,她和黄河一起,哺育了广袤的中原文化。
  •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是潘家华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生活气息浓烈,文学功底深厚,内容真实感人。管道作家杨德勇为文选作序。潘家华希望在纪念“八三”工程会战40周年的时候,将这本书奉献给为中国能源通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石油管道人。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其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语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特,耐人寻味。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也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十分精辟,给人启迪。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的空气,而无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读着它,读者自然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 世间所有的不期而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世间所有的不期而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书分为“日常生活,就是我的神殿”“摇曳多姿,世间的美好”“欣喜相逢,很高兴遇见你”“大千世界,不完美是人生真相”四辑。作者心思细腻,文笔优美且灵动活泼,尤其擅长从女性的角度,抒写日常的温暖,细细地观察和感悟生活。生活难免鸡零狗碎危机四伏,但仍然要从狼狈的生活中去捕捉琐碎的美好,从微小的地方去寻找生命的喜悦,让灵魂飞翔。尘世喧嚣,不如安于内心,因为总有些事物在不知不觉中浅吟低唱,暗流涌动,在寂静中奔跑生长,开出独属于自己的清丽花朵。
  • 古郡奇观:永德仙根漫笔

    古郡奇观:永德仙根漫笔

    本书从14个方面描述了永德仙根的历史及人们对仙根的崇拜,抒发了作者对仙根的感情,是一本散文随笔。
热门推荐
  • 绝世倾城:逆天邪妃

    绝世倾城:逆天邪妃

    一朝穿越,当雇佣兵女王穿越成一个不能修炼的丑女身上。洛曦笙,二十一世纪的神医,活死人,肉白骨,从阎王手里抢人的她,却在21岁时穿越到一个历史上没有记录的大陆——澜苑大陆,成为了丞相府的废柴四小姐,看她怎样翻天覆地,正确这些人的世界观
  • 素云涛的奇妙冒险

    素云涛的奇妙冒险

    得到了骚话系统的素云涛,已经不和以前一样了,你会看到素云涛唱着歌给唐三觉醒武魂,你会看到素云涛成为唐三的师傅教他跳着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步,斗罗大陆,.唯我素云涛最骚!我是要成为骚话王的男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先知

    先知

    一个习惯以高位角度看待问题的无情人格,封存着为数不多的黑匣子,每一个黑匣子代表着能影响到他的人或事...他的智慧令人恐惧,今生前世,他都有一个称谓...先知...先知...先知!
  • 黑执事之火红的爱恋

    黑执事之火红的爱恋

    因为一次意外,她莫名穿越到了(黑执事)的世界里,成为了“重生的王”看她怎么获取美男的芳心。。
  • 那一年时光流逝的瞬间

    那一年时光流逝的瞬间

    那一年,微风暖暖,初夏的阳光照射在我们身上。一场美妙的邂逅,造就了他们今后的时光。意外邂逅,直到六年后的再次相遇,他们能否认出当年的自己?在一起后,被最好的朋友算计,被他抛弃,她又会怎样还手?当少女带着光芒回归,两天相交过的线段,能否再次相遇?
  • 千面灵主:傲娇王爷你别闹

    千面灵主:傲娇王爷你别闹

    前世特工穿越时空化身没落家族的二小姐,唯一的亲人却成为了仇人。傲娇三王爷,忽冷忽热装疯卖傻,却只愿为她褪去伪装,柔情似水。&quot;王爷,若有一日我离你而去,你该如何?”&quot;翻遍海角天涯,拥你入怀中,生生世世永不分离。&quot;
  • 我青春我作主

    我青春我作主

    主要讲述一个青年曾富贵人生道路上的故事。故事以曾富贵从出生至年少开始直至中年为线索,讲他的成长经历,如何为人,如何创业,如何成就大事业等等。小说以曾富贵一人为例,实则衍射当今时代大部份的青年朋友的现实生活。也许很多当代青年都可以从曾富贵的故事找到自己的奋斗史,自己的影子。这正是当下时代的一部缩影。
  • 微风入骨

    微风入骨

    她可以忍受他的嘲讽,可为什么,他可以这么肆无忌惮的侮辱她?‘我喜你七年,这七年的时间,已经够了,我,夏暖风,此生无悔。’他可以绝情,那她也同样可以。他输了,败给了她不痛不痒的感觉,很麻木。韩太太的名分,她承担不起,她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