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5500000053

第53章 《韩昌黎集》"外集"及"遗文"考辨(2)

第三类:疑伪之作未可遽定者。共14篇:1.《下邳侯革华传》,2.《范蠡招大夫种议》,3.《诗之序议》,4.《三器论》,5.《与张徐州荐薛公达书》,6.《送浮图令纵西游序》,7.《与路鹄秀才序》,8.《赠别序》,9.《送毛仙翁十八兄序》,10.《记宜城驿》,11.《直谏表》,12.《论顾威状》,13.《监军新竹亭记》,14.《相州刺史御史中丞田公夫人墓志铭》。

以上14篇,基本可以判定为伪作者,是《下邳侯革华传》。按"革华"为"靴"(即"鞋"。"靴"异体字为"鞾")的析字,《革华传》即"靴"的自传,是所谓游戏之文。韩愈既为毛笔作传(《毛颖传》),按韩愈"陈言务去"的个性,不可能再故伎重演,为靴作传哗众。此《革华传》为效尤者之仿作,大致可以判定。其他十数篇,其所以不可遽定其真伪,原因在于既无否定、亦无肯定的坚实理由。例如《与张徐州荐薛公达书》一篇,朱熹《考异》云:"此篇方本有之,今疑非公作,当删。"又如《与路鹄秀才序》、《赠别序》两篇,方崧卿《举正》云:"二序语意无伦,脱误不可读。"脱误的原因在于长期散乱失真,无可整理,所以暂作疑伪之作较好。《范蠡招大夫种议》、《诗之序议》、《三器论》等篇,亦应作如是观。"外集"中有《通解》、《择言解》、《鄠人对》数篇议论文,方崧卿、朱熹等俱未以为伪,原因是数篇文通字顺,是长期流传散乱而未失其真者。洪兴租《韩子年谱》云:"《通解》、《择言解》、《鄠人对》,或云皆少时作。"方崧卿《举正》引陈齐之语曰:"《通解》之乎者也皆未当,此虽少作,然亦本讹也。"都很有见地。皇甫湜《韩愈神道碑》云:"(愈)七岁属文,语意天出;长悦古学,业孔子、孟子而侈其文。"今所见韩愈第一首诗是贞元初年(二十~二十五岁)之间的《条山苍》、《出门》、《烽火》等十余首,多为古体,与中唐时少年举子苦心为五律以准备应进士试者不同。律赋(唐进士试必考科目)则一首也无。白居易自云其少时"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与元九书》),走的是由才子、诗人通向仕途的路;皇甫湜谓韩愈稍长即"悦古学,业孔子",说明韩愈自幼时即定下由议论、思想家通向仕途的路,仕途不通,则以著述终其身。《韩集》中有《后汉三贤赞》一篇,所赞后汉三贤为王充、王符、仲长统。《赞》大体以四言韵语复述《后汉书》王充等人的生平,惟在末尾用"吁嗟先生"、"呜呼先生"表示感慨,并无"赞语"。《唐宋文醇》评云:"后汉三贤皆不为时用,著书垂后……而愈为仕未达,其行事亦骎骎相似,故赞之以明已志也。"(卷二)韩愈尝云:"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哀辞后》)韩愈是先立志于古道,在学古道的过程中,着意锤炼其语言文字,简约深刻其词句表达,由"文章家"进而成为"文学家"。从这个意义讲,"外集"中的少作,可以使我们窥见韩愈人生成长的途径,个别因脱误较多而语意散乱的少作,也应予以足够的注意,未可遽定为伪作也。

第四类:并非散佚之文,但因某种背景而被韩愈或李汉有意刊落不予编入者。共16篇:1.《明水赋》,2.《上贾滑州书》,3.《与少室李拾遗书》,4.《上考功崔虞部书》,5.《答刘秀才论史书》,6.《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7.《通解》,8.《择言解》,9.《鄠人对》,10.《河南府同官记》,11.《除崔群户部侍郎制》,12.《奏汴州得嘉禾嘉瓜状》,13.《皇帝即位贺宰相启》,14.《皇帝即位贺诸道书》,15.《皇帝即位降赦贺观察使状》,16.《宪宗崩慰诸道书》。

以上16篇,《通解》、《择言解》、《鄠人对》三篇前已语及,此不赘。《皇帝即位贺宰相启》、《皇帝即位贺诸道书》、《皇帝即位降赦贺观察使状》、《宪宗崩慰诸道书》数篇,皆作于袁州时,反映了韩愈在宪宗崩、穆宗即位之初急切欲回到长安的躁进心情,皆是韩愈晚年之作,本不当漏编。其所以漏编,非独为李汉之疏忽,而是韩愈生前自己的安排。其他各篇,皆应作如是观。在讨论其他各篇何以是"韩愈生前自己的安排"之前,须先明确40卷《昌黎先生集》的编纂情况。前文尝言《韩集》为李汉所编定,并不完全对,《韩集》应为李汉与韩愈共同编定,第四类文章刊落不予编入,大半是韩愈生前的安排。

李汉《昌黎先生集序》云:"长庆四年冬,先生殁,门人李汉辱知最厚且亲,遂收拾遗文,无所失坠……并目录合为四十一卷。"韩愈长庆四年八月以疾免官,至病殁,韩愈有四个月时间在李汉协助下处理自己文集的编辑之事。同为韩门弟子的李翱在《韩吏部行状》中已经提到韩愈文集的编辑情况:"有集四十卷。"李翱的《行状》应该在韩愈病逝后不久写就,李汉编辑《韩集》,撰写序言,不可能更早于李翱《行状》。所以,凡因某种背景被有意刊落不予编入之文,皆是韩愈自己的安排。这是以下讨论韩愈佚文的前提,而种种"背景",对考察韩愈人际关系及时局皆有重要意义。以下逐篇分析之。

《明水赋》。是韩愈贞元八年应进士试时所作。当年进士及第与韩愈同榜如李观、冯宿、王涯、崔群等皆有同题之作。《明水赋》以"玄化无宰至诚通感"为韵,是所谓律赋。韩愈《与冯宿论文书》云:"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明水赋》就是"下笔令人惭"的"俗下文字"。虽然韩愈凭借此赋取得了功名,但仍予以刊落之。

《上贾滑州书》。贾滑州为贾耽,贞元六年为滑州刺史。韩愈三试于礼部无成,自长安返宣州途中上书贾耽干谒,贾耽未予理睬。贞元十一年,韩愈中进士而三试于吏部(博学宏词科)无成,有《三上宰相书》,皆不报。当时的宰相就是贾耽。贾耽是四次令韩愈受辱者。此书被刊落,原因盖在于此。

《与少室山李拾遗书》。元和三年作,李拾遗为李渤,隐于少室山。韩愈时为国子博士分司东都,秉河南尹杜兼之命为此书,劝李渤出山应朝廷征聘。此书语气强直,殊少宛转之致,大约因此而为韩愈刊落。

《上考功崔虞部书》。这是韩愈佚文中最重要的一篇,于考察韩愈人际关系亦颇为关键。崔虞部为崔元翰,贞元九年博学宏词科主考官。本年博宏试,韩愈已被录取,后来为另一人所置换,另一人即宪、穆、敬、文间赫赫有名的宰相裴度。韩愈因为被人置换,盛气之下为此书致崔元翰,讽刺另一人为"华实兼者",称自己被覆落的原因是"足不迹公卿之门,名不誉于大夫士之口",暗示裴度是走了公卿大夫的门路才后来居上取代了他。韩、裴关系,贞元至元和初未见有交往,而贞元十四、五年裴度有《寄李翱书》,书中却对韩愈颇有批评:"昌黎韩愈,仆识之旧矣,中心爱之,不觉惊赏,然其人信美材也。近或闻诸侪类,云恃其绝足,往往奔放,不以文立制,而以文为戏。可矣乎?可矣乎?今之作者,不及则已,及之者,当大为防焉耳。"(《全唐文》卷538)"不以文立制,而以文为戏"几乎成了韩愈文章负面批评的定谳。按韩愈真正"以文为戏"之作如《毛颖传》作于元和三年,较为"怪怪奇奇"的如《送穷文》等也在元和五年以后,贞元十四、五年韩愈的"怪奇"之作,最多是《杂说》、《获麟解》数篇而已,岂可以"不以文立制,而以文为戏"视之?裴度对韩文的批评未免过甚其词,是否是对韩愈昔日攻击的报复?韩、裴关系,至元和十年因淮西平叛战争见识相同而热络,最后成为政治上坚定的盟友。何焯《义门读书记》批评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前半嫌于自暴而讦人者"(卷34),韩愈因为晚年与裴度的关系而删去此篇,在情理之中。关于此文,我曾在《说韩集的几篇佚文》(载西大学报1999年第1期)中有较详细考证,可以参看。

《答刘秀才论史书》。也是一篇韩愈重要佚文。作于元和八年,时韩愈初为史馆修撰,有刘秀才者,致书韩愈以勉励,而韩愈答书历数古代为史官者遭遇,称"夫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表示要"行且谋引去"云云。时柳宗元在永州,"私心甚不喜",作《与韩愈论史官书》,猛烈批评韩愈的畏祸心理,言辞十分尖锐,至于尖刻,且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表面上看来,韩愈理屈而柳宗元理直气壮,实际上是柳宗元并未读懂韩文,并未理解韩愈的"曲笔"及用意所在。我曾在《说韩集的几篇佚文》中用"讦以为直"评价柳宗元文,现在仍持此看法。针对柳宗元的批评,韩愈有答书;柳宗元《与史官韩愈论段太尉逸事书》有云:"前者书,进退之力史事,奉答,诚中吾病。"所谓"前者书",即《与韩愈论史官书》;所谓"奉答,诚中吾病",即韩愈答书,至于韩愈答书如何"诚中吾病",因为韩愈答书今不存,不得而知。总而言之,关于史官的一场辩论,韩柳之间有两个回合,最后是柳宗元承认自己错了。韩愈刊落《答刘秀才论史书》,是韩愈忠厚的一面,不愿意将他与柳宗元的"无谓"辩论(因为柳宗元的误解,所以辩论其实是无谓的)公开,无论是柳宗元对他的批评和他对柳宗元的反批评,与己与友都不好。然而宋人辑入了前书而遗失了后书,使韩柳的这场辩论失去平衡;又因为韩愈的《答刘秀才论史书》本身存在理致不足的弊病,这场辩论就成了柳宗元大获全胜的一场辩论了。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贞元十三年作于汴州。韩愈时任宣武军观察推官,为董晋僚属。先是,汴州军乱,俱文珍(宦者,任宣武军监军)平息叛乱,董晋受命为宣武军节度使,韩愈与俱。一年后俱文珍离汴赴京,韩愈作此诗并序送之。序云:"相国陇西公(董晋)饮饯于青门之外,谓(俱文珍)功德可歌之也,命其属咸作诗以铺绎之。"韩愈不得已而为诗歌颂宦者的心理,在这一段话中有委婉表述。晚年编集,删去此诗及序,耻之也。

《河南府同官记》。元和四年作,时韩愈为都官员外郎守东都。文中记录了贞元间几位河南府同僚官场得意、升迁的过程。所谓"河南府同官",重点是裴均。元和元年韩愈在江陵府任法曹参军时,裴均待韩愈甚厚。但裴均其人人品极坏,谄事宦官窦文场,甘为其养子。韩愈因受到裴均礼遇,淮西战时曾作为主和派攻击他的口实。因是之故,韩愈删去此文,免后世之非也。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这是韩愈为中书舍人唯一一篇制辞。宪宗元和九年韩愈为知制诰,十一年正月至五月,又为中书舍人,其为制辞,决不至此一篇。按制辞皆以骈文书写,韩愈不得已而为之,与他平生反对骈文主张相左,故编集时尽行汰除,唯此篇见于"外集"。

(收入《海峡两岸古典文献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古代文献的考证与诠释》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同类推荐
  • 文学喜欢我

    文学喜欢我

    这本书创作的时间跨度,前后长达8年。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真可谓匠心精神!除了《写给22岁的生日》、《学车记》是大学期间作品,其余均为大学毕业后创作。这本书中,有对大历史的梳理和思考,如《大时代·大人物·大风歌》、《月下英雄》;有对生活中苦难小人物的描写,如《神仙姑奶奶》;有对当代作家的一些评说,如《寻找余秋雨的故乡》《请把我流放到那片高粱地》;有对90后的青春回忆,如《金芒果之恋》《我的高中时代》;有旅行途中的随感,如《首尔的冬天》《巴厘岛之旅》;有对故土生活的怀念,如《文王村》……总之,这是一本精彩富饶、妙笔生花的著作!
  • 山生

    山生

    让我们去看一看王彦生的故事,从他的故事中去体会什么是渺小与伟大,短暂与永恒、虚荣与快乐,怯弱与坚定,浮华与庄严……
  • 北大岁月

    北大岁月

    本书精选来自北大教授、北大学生及北大校园报刊上的美文佳作,书中让你重回到上个世纪上半叶时期的北大,重温这段感人的历史。
  • 清谈墨子

    清谈墨子

    本书通过介绍话说墨子、人生最大的艺术、修身养性、智慧与谋略、节约生命、追求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容,评述了墨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策略。
  • 山海情絮

    山海情絮

    《山海情絮》是作者的散文集,内容分四部分:《故乡风韵》《千岛情思》《风物散鉴》和《钟声悠悠》,清晰可见作者多年的人生历程。作者有两个故乡,一是少年故乡奉化,二是成年故乡舟山。两个故乡交相辉映,描绘出地理人文画卷,画卷里有山有海,有风有雨,有喜有悲,有人物故事,亦有细节温度,徐徐铺展,可读可赏。
热门推荐
  • 蜜腹帝少:缠爱读心妻

    蜜腹帝少:缠爱读心妻

    什么叫玩笑?玩笑就是我拿你们来玩,你们连笑的资本都没有!段红尘,一个擅于心计和演戏的女人,为了报仇雪恨她不但与黑白两帮都要礼让三分的恶魔太子周旋着,还要应付商业奇才、口蜜腹剑的穆易腾。因为缘分,他们相遇了。遇上,谁也离不开谁。他是因为爱,她是因为恨。爱恨纠缠,剪不断理还乱。是爱化解了他们之间的仇恨,还是仇恨让他们失去了原来的爱?在这场华丽的玩笑游戏里,又是谁可以笑到最后呢?
  • 问世人情

    问世人情

    不知从何开口,心中只是砰砰的。我想要的有很多,只是太贵了。我想想就好。
  • 幕后首席不好惹

    幕后首席不好惹

    一杯红酒,她被狂吃三夜,却不知吃掉她的是谁!傻乎乎被姐姐设计,还当她是好人!婚礼上,消失的冷酷男人卷土重来,将她强行掳走,反复凌辱她后,留下一个顽劣的小活宝!她带着超级宝贝重新开始,被夺走的,她要加倍让他们偿还!
  • 我们修仙的日子

    我们修仙的日子

    这一年,昆仑山深处出现七彩霞光;这一年,多人连续多天梦到相同的梦境;这一年,朱恒他们100人被召唤至修仙界摇篮;在这里有妖、有魔、有精灵,且看这100个普通地球人在回归原始修真界后艰难生存,为回家不断变强的故事。
  • 齐天大圣和白骨精

    齐天大圣和白骨精

    一个是石孕仙胎,一个是洪荒仙草!一个被压于五行山,一个身化白骨成妖精!再不屈终要下跪,再努力终难了请!芸芸众生谁无紧箍咒?仙佛神圣谁有自由身?是猴是妖是齐天大圣!是神话是爱情是人生!全面解读西游背后的秘密,欢迎阅读齐天大圣和白骨精!
  • 九龙神火诀

    九龙神火诀

    叶凌,一个绝世深情男,面对用全部人生对深爱女友的他被踹了,是的,凌哥被抛弃了。出门被车撞大概就是说的他这种人,倒霉倒到家了。在异世人品爆发的他人生得意,情场更如意。看极品深情男如何在异世笑傲天下,尽领风骚。
  • 我们再也不闹了

    我们再也不闹了

    一路走来,磕磕绊绊,故事很短,留作纪念,谢谢
  • 辟尘

    辟尘

    一个小山村,一场惊天巨变,一颗珠子,偶然的遭遇成就必然的结局,是因也是果。张美丽和王小虎在经历灭门惨剧之后,阴差阳错进入了云门,而辟尘珠引起的觊觎、明争暗斗、陷害利诱、儿女情长等等都摆在了几个年轻男女的面前。如何选择,是当个好人,还是随波逐流?另一个时空的她又是谁?
  • 偶像追妻之萌宝齐上阵

    偶像追妻之萌宝齐上阵

    对林豆豆见而言,拥有喜爱的事业,三个萌宝,一个梦想的家园是最幸福的事,她表示很满足,真的不需要其他了。可是,说好的和平分手呢?说好的永不相见呢?你一个大明星要注意形象啊,快走开。哼哼,他就是反悔了,怎么样?来来来,先来解释一下这三个娃是怎么一回事?
  • 万念诸天

    万念诸天

    一缕清风扑面,一壶好酒入喉。醒掌乾坤术,醉卧星辰间,笑看人生路,万念定诸天。一路独行,道行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