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18600000067

第67章 谈散文写作(2)

所以,我说作家是最勤奋的人,他并不是写作时才在工作,他总是处在工作状态,平时不停地在做积累素材和锤炼文字这两件事,只有这样,他写作时才能自如地工作。

三、好散文的品质

当然,具体到散文写作,也会有方法的问题,技巧的问题,但我觉得那比较次要,平时基础打得好,方法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方法问题是派生的,服从于目的,就是你到底要干什么。我们写散文,无非是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思。所以,如果让我谈方法,我就围绕着这个目的,为此我强调三点,就是内容要真实,文风要质朴,字句要凝练。在我看来,这是好散文的三个必备品质。

真实是写作的第一原则,文章好坏的第一分界线。我看一篇散文好不好,第一个标准就是看是不是言之有物,有没有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如果没有,文字多么华丽也是坏文章。当然,真实的前提是要有真货,你只能写你有的东西,否则只能编造。有真情实感才有抒情的真实,否则只能无病呻吟。有真知灼见才有议论的真实,否则必然假大空。有对生活的真切观察才有叙述的真实,否则只好从观念出发进行演绎。同样一个题材,为什么有的人写得很有内容,有的人写得空空洞洞,水平悬殊,就是因为在这个题材上,有的人是感受到和思考过的,那些没有感受和思考的就只能人云亦云,东抄西抄,或者写一些空话,这是必然的。

在真正有所感有所思的前提下,你就应该只去写你的真实的所感所思。你没有感受到和思考过的东西,你一定不要去硬写。你不要跟风,大家都在谈论什么你就去写什么,什么话题时髦你就去写什么,那样你写出来的东西肯定很糟糕。你要好好地去挖掘自己感受到和思考过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写出来,一定会是好文章。没有感受和思考的东西坚决不写,感受到和思考过的东西把它写透,把它写足,这是属于你的东西,是别人写不出来的。只要是真实的,一定会有独特之处,一定有你的个性。当然,这个题目别人可能也做过,但是你一定会有自己的角度,有你感触特别深的一个点,一定会有的。

现在流行的美文,我是很不喜欢的,包括《读者》上的一些文章,我把它们称作小散文,基本上是给你讲一个小故事,渲染一点小情调,归纳一点小哲理。这样的东西你读的时候好像有一点莫名的感动,但是读完以后不会留下什么深刻印象的,毛病在于不真实,是有一个模式的。作者往往不是自己真正有所感有所思,而是套用这个模式,互相模仿,成为一种风气。而且,这种东西读多了,会使人对生活的理解趋于雷同和肤浅,满足于一些廉价的小感动和模糊的小感悟。真实的生活未必是温情脉脉的,未必总是美好的,生活中有苦难,有残酷,如果你不正视,你就不是真正在感受和思考,你写出的东西不可能真实。

第二,文字的风格要质朴。质朴是大家风度,你看托尔斯泰的作品,文字非常明白流畅,绝不用华丽的词句。大师的本事就在于用有限的日常语汇来表达独特的感受和思考。一个人平时思考的时候是不会用那些华丽的词汇的,一定是朴素的,为什么写出来就变得华丽了呢?里面一定有假的成分,或者他想夸大自己的一点儿小感受,于是就华丽了。初学者往往这样,喜欢用华丽的修辞来掩饰自己感受的欠缺,而华丽的修辞是抄来的,所以他们的文章很雷同。我也有过这样可笑的阶段,记得高中的时候,我还专门做了一件傻事,就是抄字典,专门选择平时不常用的比较美的词汇和例句,想用到自己的文章里,把文章写得华丽一点。当然写作都有一个模仿的过程,而且模仿往往是从华丽开始,刻意追求优美的描述,往往有这个过程,但是必须超越这个过程,否则永远是一个初学者。中国许多大作家都强调平淡是写作的最高境界,包括苏东坡、梁实秋都这样说过,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当然要达到这个境界不容易,如果你没有真货的话,平淡就是一杯白开水,不加糖喝不下去。林语堂就打过一个很好的比方,他说你要做清蒸鱼,原汁原味,这个鱼必须是鲜鱼才行,如果不新鲜,原味就会很糟糕,就必须加糖醋作料。所以,还是要靠平时的修炼和积累,你有真东西,才可以本色示人。

第三,文字要凝练,要简洁。我曾经说过,节省语言是写作的第一美德。有的作家的文字,我真是看不下去,啰里啰嗦,大量的废话,而且还很出名,读下去真的需要耐心,我是没有这个耐心的。一篇文章里,要尽量不说那些可说可不说的话,甚至一个句子里,也要尽量不用那些可有可无的字。应该养成一种惜墨如金的洁癖,看见一个多余的字就感到难受。法国有个作家叫列那尔,他说写作时应该只用必不可少的词,最好只用主语、动词和谓语。尤其要少用形容词,初学者最喜欢用形容词,大量形容词的堆叠其实是最幼稚的,初学者是难免的,因为他要穿上花衣服来吸引人们注意。叔本华说,一个作家应该尽量不用修辞手段,尼采对这一点大加赞赏。当然,完全不用修辞手段也不可能,包括夸张、比喻和拟人等等,用得好也可以,但可用可不用的时候就不要用。文章还是以简洁和朴实为好,就像你对自己说话一样,本来意义上的写作其实就是对自己说话,对自己说话说得特别好,就想让别人也听到,于是拿出去发表。一个人对自己说话的时候会用美文吗?这是不可能的。

我强调简洁和凝练,并不是说文章越短越好,话越少越好。有些地方要多说,有些地方要少说,这就是写作上所谓繁简的问题。什么地方该繁一点,多说一点,什么地方该简一点,少说一点,繁简要恰当。我的体会是这样的,就是我自己真正感受到和思考过的东西要多说,说得透一点、具体一点。如果其中有一些是别人已经说过的,而且说得很好,我就少说一点,大家都清楚的道理也少说一点。文章里承上启下的话,起过渡作用的话,也尽量少说一点,甚至可以不说。总之,要聚焦自己所感所思中独特的东西,尽可能写得具体而透彻。

好散文:从小见大。怎样做到:1,诗外功夫:平时勤于思考大道理,敏于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物,练就“见”的眼力。泰戈尔,从一朵野花看到造物主创造的耐心,敬畏:我的主,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

香港有一个朗文书局,专门负责出版香港的中学教材,他们经常把我的文章收到教材里面,有一次还专门约我写一篇文章,是给教师辅导教材用的,而且出了个题目,就是在写作中怎么样做到从小见大。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尤其是写议论散文,往往就是从小见大,从一个小事情入手说明一个大道理。我写了这篇文章,他们看了很满意。我是这样说的,从小见大,首先一点是功夫在诗外,平时一方面要勤于思考大问题、大道理,另一方面要敏于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物,这样来练就一副从小见大的好眼力。感受和思考,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一个从来不想大问题的人,看见了有意义的小事情,也不会有什么感受,悟不出什么道理来。一个对具体生活不敏感的人,即使喜欢想大问题,同样不可能从小见大。我举了一个例子,泰戈尔有一天看见一朵野花,写下了一句诗:“我的主,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野花是小,他从中见到了大,就是造物主的耐心,因此产生了敬畏之心。如果是一个对宇宙的神秘没有任何感受和思考的人,他看到了这朵野花能从小见大吗?肯定不能,他至多也就说这朵野花真漂亮罢了。

第二点可以说是技巧问题,就是怎样如实地写出你的所见。要把笔墨用在这件小事真正触动你的情境和细节上,这是小和大之间的关联点,一定要写得准确、细致、具体、生动,尽可能把它还原,从而使读者也受到触动。这是很难的,往往我们受到了触动,没有细想就过去了,留下一点模糊的感觉,没有分析清楚,然后就忘了。所以,要养成一个习惯,当你被触动的时候,马上反思一下是什么东西触动了你,最好还记下来,这个东西失去了是追不回来的。文学作品中最吸引人的是细节,细节是没有办法编造的,只能靠平时的观察和积累。情节可以虚构,细节很难虚构,而作品的成败往往在于细节。在详细描述你被触动的细节的过程中,你所悟到的道理已经隐约包含在里面了,所以最后这个道理只要画龙点睛地点出来就行了,不用多写。最好的效果是读者从你所描叙的小中已经隐约见出了大,读到最后的点睛之句时,仿佛刹那间被点破,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当然我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往往容易把道理讲得很多,说明功力还不够。

四、谈谈语文教学

同类推荐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书。作者八十岁以后,不再上大课,学生知道其喜欢散步,路线又比较固定,所以经常与作者在路上“偶遇”,与作者一起散步聊天。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即成此书。书中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家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倾心关注。大到世界革命,小到同性恋。问题广泛,五花八门,却处处不离哲学,每每有思想火花的迸发。作者自嘲是“马路哲学”,其实是传道授业的一种方式。
  • 庄子思想新探

    庄子思想新探

    本书先编选庄子书中典型性文章加注加译,作为学习中的主要读书。其次在以此读本为依据的基础上,再加入我讲课中的分析介绍和一些更新资料,以写成讲义。在此次成书时,我对这些文章进一步加上注释和能人讲解,使中青年读者能了解其愿意和进一步探索出哲学思维规律上的经验教训以及文学上的写作技巧等。所以此书对于提高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研究,是有帮助的。
热门推荐
  • 月下,箫声

    月下,箫声

    她,原是大陆的黑帮杀手;他,是神界的纨绔二少。她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与同组六人一同灵魂穿越到神界。她转世成为兵部尚书家的二小姐。在这里,她天赋异禀,芳龄十二就达到八级,在晋升九级时遭遇雷劫成为废柴。幸得他救助,演绎了一场“麻雀变凤凰”的传奇。
  • 星驭

    星驭

    一星为尊,七星成神!无星之人,惨遭欺凌。上天欺我,世皆轻我,虽为人身,命不如狗。既如此,我便自炼七星,逆转天下,我争我命,誓掀九天!----------------------------------------更新时间:每天中午12:00或晚上20::00左右。求收藏点击推荐支持
  • 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怎样才能出人头地》提取了众多著名成功学大师的成功理论精髓,与一般的成功学教程不同,它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而是全方位探讨创造成功。全书从不可忽视的小事和细节、精于社交和竞争、勇敢面对人生路上的困难和挫折、明智决策助你出人头地、有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进取心、根据性格选择适合的职业等方法与技巧方面着手,理论结合实际,全面地对成功方法进行介绍。想出人头地吗?赶快阅读此书吧!
  • 暗能法师

    暗能法师

    魔法元素入侵,魔法文明崛起。魔法纪元114年,陈楚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正在上历史课,可是历史老师讲的内容却不是自己熟悉的上下五千年……什么,黑暗时代?什么,魔法纪元?
  • 修炼纪元

    修炼纪元

    吸收了妖魂,觉醒了异种,踏上强者之路。。
  • 与tfboys同居

    与tfboys同居

    一段复杂的N角恋,到底谁属于谁,在同居中,各种各样的艰险困难,她们能不能走到最后,又能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真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捡到一个便宜师父

    捡到一个便宜师父

    ''啥?我堂堂21世纪王牌杀手竟然穿越到了异世大陆??''还遇到了一个便宜师傅。本想潇洒度过一生,却不料因为师父一个举动遇上了他。便宜师父说''呜呜呜呜呜。"
  • 狐乱朝纲

    狐乱朝纲

    家破、山河破,她身负重托却不幸陷入绝境,却也因此与狐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