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18600000039

第39章 人文精神与中国社会转型(4)

我想强调的是,信仰理应由社会的意识形态回归为个人的灵魂生活,把凯撒的给凯撒,把上帝的给上帝,这才是正常状态。作为个人的灵魂生活,信仰必须是自觉的,是个人的一种自觉追求和选择,因为这个原因,信仰又必然是多元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强求统一。有的人信基督教,有的人信佛教,只要是真诚的,都很好。有的人什么教都不信,但是很严肃地对待人生问题,在认真地思考,也很好。一个人怎样算有信仰?我提两条标准。一条是重视灵魂,把灵魂看得比肉体重要,把精神生活看得比物质生活重要。这实际上就是相信人身上是有神性的,灵魂是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要好好照料它。另一条是道德自律,有做人的原则。这实际上也是相信人身上是有神性的,灵魂是人的尊严之所在,不可亵渎它,要有所敬畏,有一些事情是绝不能做的,做了就不复是人。

现在信教的人越来越多了,说明有这个精神需要。宗教的积极作用,一是有精神寄托,二是有道德约束,这对个人、对社会都是好事。但是,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不在于是不是信教,宗教只是信仰的形式之一。事实上,信教的人里有有信仰的人,也有没有信仰的人,不信教的人里同样也有有信仰的人和没有信仰的人。现在寺庙里香火鼎盛,佛的本义是觉悟,可是在烧香拜佛的人里面,真正觉悟的人有多少?大多是在求佛为自己做一件什么事,满足自己一个什么愿望,用史铁生的话来说,他们在向佛行贿。

不要说香客,就是佛庙里的僧人,许多也不是真正有信仰的。前些年我去普陀山的法雨寺,那是一个很壮观的佛教寺庙。当时和尚们都在做法事,中间休息时,一个小和尚出来,坐到我旁边,我就和他聊天,问他做法事挺累的吧,他说是啊,赚钱真不容易。他很可爱,说了老实话,出家是他的职业,不是他的信仰。

两年前,我陪藏区的一个活佛上五台山。这个活佛很年轻,当时29岁,从来没有到过内地,因为听上师说他是文殊菩萨转世,毕生的理想就是要上一趟五台山,前年我的一个朋友帮助他实现了这个理想。他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五台山兼有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我们看见喇嘛们有的在打手机,有的在打台球,真的是乱七八糟。我问他有什么感想,他说了两点,第一点是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此高兴,第二点他说他不知道这些穿着跟他一样衣服的人,在这样嘈杂混乱的地方怎么想佛的道理。我在那里还遇到了拦路抢劫,进一个小庙,被一个穿袈裟的人缠着算命,然后逼我交出身上的钱。

现在佛门已经不是清净之地,有一些所谓的高僧也完全不是方外之人了,他们活动在大都市,奔走于权门和豪门,瞄准了这些有权有钱的人对未来命运的恐慌心理,投其所好,靠宗教——确切地说是伪宗教——大肆敛财。我深切感到,正是这种亵渎宗教的现象最醒目地证明了当今许多国人的没有信仰。

一个社会没有法治,许多国民没有信仰,这是最可怕的,什么坏事都可做,什么坏事都会出。我坚定地认为,中国的出路在于法治和信仰。

三、尊重头脑:文化从实用向创新的转型

因为时间关系,这个问题我就简单提示一下。人文精神就是要尊重人的价值,具体体现为对生命、灵魂、头脑的尊重,尊重生命是秩序转型的基础,尊重灵魂是信仰转型的基础,而尊重头脑就是文化转型的基础。

现在人们对创新谈得很多,在我看来,创新型文化正是以尊重头脑的价值为其根本的,为此必须改变我们文化的实用品格。最重要的智力品质是好奇心、独立思考能力和对智力活动的热爱,这些也是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特征。心智生活是人的高级属性的满足,本身就有独立的价值。我们应该鼓励纯粹的科学兴趣、艺术兴趣、理论兴趣等等,在这片非功利性的纯粹兴趣的肥沃土壤上,最容易诞生大师。

为了实现从实用文化向创新文化的转型,当务之急是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真正素质教育的转变。没有这个转变,我们只能培养出许多谋生型、实用型的劳动力,培养不出真正创新型的人才,中国最多只能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不可能成为一个文化大国,在世界上终究是一个二三流国家,开多少孔子学院都没有用。

结语

最后,我想用我的朋友邓正来的话来结束今天的讲座。正来最近出版了一本书,题目是《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实际上谈的不只是中国法学界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整个思想界面临的问题。他在书中提出一个观点,就是通过入世和加入一系列国际条约,中国已经真正进入到了世界结构之中,意味着对世界结构规则的修改或制定有了发言资格,这才是“三千年未有之真正的大变局”。但是,要从形式资格亦即投票资格变为实质性的发言权,就必须由“主权的中国”进而成为“主体性的中国”,不能只是基于民族国家利益说“是”或“不”,而必须有中国自己的“理想图景”。

按照我的理解,这就是要求中国真正形成自己成熟的核心价值观,在思想上对世界向何处去发挥重大的、积极的影响。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中国在今日世界上才可以称为文化大国。这是一个伟大的使命,它的实现有赖于人文精神指导下的转型之成功。我今天所谈的秩序转型和信仰转型,实际上就是要我们国家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上与世界接轨,成为世界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成员,如此才能拥有正来所说的实质性的发言权。

广州讲坛现场互动

问:我在马王堆博物馆看到一个现象,在有中文提示的情况下,许多中国游客在拍照的时候仍然使用闪光灯,但是一些外国游客却没有使用。这引起了我的忧虑,能不能这样说,有一天在中国会发现对自己的文化缺乏一种自豪感,或者说不知道中国的文化到了哪里,也许要到韩国、日本寻找回原本优秀的中国文化?

答:这也是我的忧虑。现在实际上已经有这样的趋势了,中国历史上一些优良的传统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可以找到,在中国大陆反而很少了。我觉得重要的是应该深思一下原因是什么。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有一个共同特点,一方面注意保存东亚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注意吸取西方文化中的普世价值,建设民主和法治社会。他们的经验证明,传统文化与政治和经济的现代化是可以很好地结合的。我们的有些做法正好相反,一方面以发展经济的名义毁坏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又以特殊国情的名义拒绝普世价值。我由此看到,狭隘民族主义是最恶劣的,既不能珍惜自己的好东西,又不能接受人家的好东西。我们必须有开阔的全人类眼光,立足于普世价值,这样才能把人家的好东西拿过来,又能珍惜和不丢掉自己的好东西。学习人家的好东西,改掉自己的缺点,我们的优点不会因此就没有了,只会发挥得更好。我相信,不管哪一个民族,它的文化中最好的东西,它的伟人思想中真正的精华,一定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因此一定是属于全人类的。其实孔子也是这样,我们应该好好发掘他的思想中具有普世价值的精华,这样在人家面前才有说服力,而不光是办许多孔子学院,用孔子的名义去推广汉语。

问:记得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在看透生活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的人。阅读您的作品,我觉得您是一直在奋斗而且走得很远的人。您在探讨人生真谛、探讨人生真相的路上,是怎么做到面对种种困惑而不愤世嫉俗的?

答:我想我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仍然在奋斗的路上艰难行走。在这方面,尼采给我很大的启发。应该说我的天性是比较悲观的,这和我的性格有关。我从小很内向、敏感,在外界受了挫折,郁闷往往不能发散。我也很早就考虑死亡的问题,心中有绝望的感觉,仿佛看到了人生虚幻的真相。我和尼采相同的一点,就是我不甘心如此,我一方面对人生有悲观的看法,另一方面还是觉得人生太有意思了,我太想经历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了。我觉得这种对人生的爱不是一种理论的东西,而是一种本能,我相信这说明我还是很有内在生命力的。这样两个矛盾的东西促使我更深入地思考。正如尼采所说的,看到人生意义阙如,这对一个人的生命力、意志力是一个考验,看清了人生的真相,你仍然勇敢地跋涉在虚无的荒原上,这是一种凯旋。其实这还真不是一个理论问题,我是尘缘未尽,生命的本能在起作用,就是爱这个人生,归根到底是因为这种爱,所以能保持一个向上的状态。另外,看到人生虚无也有好处,使我在热爱人生、执着人生的同时,能够保持一种超脱,这可能是悲观的那一面带给我的好处。我再热爱人生,我也看到它是有限度的,因为这个限度,我不会太沉溺在里面,一旦遇到了挫折和苦难,我能够跳出来看,心想不过如此,人生的一切悲欢都是暂时的,反正结局都一样。有超脱的一面很重要,反而可以保持比较好的心态,反而不容易被生活打败,反而能够让我继续爱人生,这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同类推荐
  • 老子新读

    老子新读

    本书在历代前辈方家《老子》研究的基础上,对原文一些具体字句进行了有别于前人的全新考据与校订。在注释上更加注重联系上下文,追溯关键字句在《老子》成书时代的原义,并对每章进行了题解与阐释,尽可能还原《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与观点。
  • 庄子讲故事

    庄子讲故事

    本丛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丛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插图亦是一流,实是同类书的样板!庄子本是讲故事的高手,本书作者又通过庄子讲故事,这故事中的故事,不知是蝴蝶化庄周?还是庄周化蝴蝶?本书是《老子说人生》姊妹篇,通过采撷《庄子》原书故事进行哲理发挥,寓含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写自我修炼的法门。本书就是用亦真亦幻的庄子笔法写成的,不足为大人先生赏,倒不失为一部佐君清谈的闲书。熟书本书,可以在人前夸耀:我懂庄子了!
  • 大家小书·译馆:悲剧的诞生

    大家小书·译馆:悲剧的诞生

    希腊艺术历来引起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尼采之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温克尔曼均以人与自然、感情与理性的和谐来说明希腊艺术繁荣的原因。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一反传统,认为希腊艺术的繁荣不是源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而是源于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因为希腊人过于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所以产生日神和酒神两种艺术冲动,要用艺术来拯救人生。
  •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从《菜根谭》中体现出的有时孤高无为、有时又乐观进取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作者激烈的内心冲突。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静心沉玩,乃得其旨。读《菜根谭》,思人间事,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一本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自它一问世,便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成功者读它,失意者读它,孤傲者读它,平凡者读它,生意人读它,居官者读它,就连僧舍道观、骚人墨客也莫不悉心研习。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张娜拉主演:白先生

    张娜拉主演:白先生

    悬疑,惊险,浪漫!神经时刻紧绷着!重返青春!白虎的人生被重新改写。难道他是酒店社长的私生子?外表30岁的白泰盛却有着70岁的灵魂。他因偶然吃下的药而重返青春,变成了三十岁的青年,一时间成为了国家情报局和国际犯罪团伙的目标。出现在他面前的江诗温,不知道是导游还是个惹祸精,可是他却爱上了这个冒失闹腾的女人!看来这个药的副作用果然很厉害!
  • 学生阅读经典:茅盾散文

    学生阅读经典:茅盾散文

    茅盾的散文反映时代,同时也超越时代,他的早斯散文多篇幅短小,以一小片人生的剪片来象征时代的苦闷。他用文字对社会生活进行素描写生,对生活的体察细致入微,散文速写下的富于时代特征的社会生活场景丰富多样。
  • 末世异界行

    末世异界行

    还有这样的好事?重生就送漂亮的女仆,送无敌的yy系统,看猪角怎么实现屌丝逆袭。
  • 我的villa坏情人

    我的villa坏情人

    阮雨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恋爱运居然背到这种地步!第一任男友说她太幼稚,没有女人味,封杀了她;第二任男友跟她交往不久后就说没热情了,她再度出局;第三任男友更狠,分手都懒得当面跟她说,只传封简讯,说什么爱上公司的女同事,且小两口马上要奉子成婚了!偏偏,她的第四任男友才是这当中集大成的一个——不仅被她捉奸在床,而且他劈腿的对象还是她的好友!最过分的是,竟频传爱的简讯刺激她!这世上还有没有王法啊?由于这次所受的打击实在太大,她只好跑去峇里岛疗伤,没想到在姊姊经营的villa里,她有幸侍候名编剧齐赫勋,对,就是侍候,因这家伙不单脾气差,还很会使唤人!每天把她操得半死,还妄想递补成第五任?慢慢等吧他!
  • 地狱火

    地狱火

    前进的道路没有了终点是孤身前行?还是奋不顾身转身..。。
  • 墓,王

    墓,王

    魂将含锋奉葬国国主帝薨的旨意西征!在西征的战场上,被集中扔在葬坑中的尸体在卸去魂力后还未及掩埋就消失不见。深挖葬坑后,在地底的岩石层上发现了印在上面的血脚印。脚印的方向指向葬国的方向,于是魂将含锋踏上了千里勤王的征程。几月后,在葬国城外的护城河中发现一些类似手臂的植物。这些植物一直向着城内蔓延,一直蔓延到皇帝的寝宫。这种植物没有根茎,刀斧砍断时,会流出类似血液的红色液体,焚烧之后也会散发出血腥味。众人尝试诸多方法,始终无法将这种植物清除。于是在魂将含锋回来之前将寝宫用沾染有处子之血的墨线围了起来。类似植物的手臂来自何方,魂将含锋能否及时回到葬国解围,一切尽在《墓王》
  • 妖血传承

    妖血传承

    人族,秉天地气运所生,精修武道,锻体炼魂,成就无上武者。一掌可开天地,一拳可断山河!妖族,于造化中诞生,吞取天地之灵,天生血脉,无敌盖世。少年传承人与妖的血脉,自荒山乡野而出,天资骄人,双拳无敌,威压诸世!
  • 毁灭之神

    毁灭之神

    奇幻版基督山伯爵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至尊血皇血猎大人献血来

    至尊血皇血猎大人献血来

    沉睡千年的叶倪斯,再次醒来发现那些老东西竟给她塞了个……一个血猎培养出的秘密武器就这么阴差阳错的到达血皇身边……两位大佬能擦出什么火花呢?(男强女强,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