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14800000009

第9章 世界五大发展模式:20世纪的资本主义是否适合21世纪?(2)

德国并没有顺着这一规律发展,而是拧着来。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实行自由放任时,德国却强调发挥国家的功能和作用,例如李斯特主张国家提高关税保护幼稚工业。为什么?因为德国是一个后发国家,它需要依靠国家力量来发展。20世纪20年代后,大家觉得市场之手失灵,需要政府来发挥作用时,德国弗莱堡的经济学家却提出了不同东西。他们也承认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不合理的,但也不认为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是合适的。他们认为问题症结是市场缺乏秩序,市场的失灵是缺乏秩序造成的。这套理论学说就是弗莱堡学派。

弗莱堡学派的理论实质:第一,强调充分市场机制;第二,国家来维护秩序。因此,战后德国的主流经济思想跟其他西方国家不一样。除德国之外,凯恩斯主义在西方主要国家得到广泛认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德国的确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家。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也被称为莱茵资本主义模式,因为莱茵河一般被看作是德国的象征。

社会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市场经济。用通俗的公式表示,就是“市场经济+总体调节+社会保障”。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政策应该实现的国民经济总目标是:货币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适度经济增长。这四大目标由于其实现的难度而被经济学家称为“魔鬼四角”。

莱茵资本主义模式包括二战后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等莱茵河谷两岸的国家。广义的莱茵资本主义模式还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以及今日欧元区的大陆欧洲所有国家。联邦德国创建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莱茵资本主义的基础。

德国虽然信奉市场机制,但原则上,只要国家能够比市场提供更好服务的地方,都应该让国家积极活动。国家还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建立和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应当关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包括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通讯事业,以及各种各样的能源生产,这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

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与信贷政策建立金融秩序,维护国家的货币稳定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还负担维护秩序的责任,负责确定市场参加者遵守的法律和社会条件,并且负责监督这些规则的遵守。德国把国家在这方面的任务比作足球赛中的裁判员的角色。

除此之外,国家还要通过货币信贷政策、财政政策、外贸政策、劳动市场政策维持经济繁荣,阻止或者延缓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波动,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货币稳定和对外经济平衡,这也叫作反经济周期的景气政策,德国反对把一切都交给市场。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社会国家,英国学者吉登斯在他的《第三条道路》一书中,强调欧洲的社会福利国家具有共同的历史起源、目标与结构的同时,具体又将他们划分为四种类型:

英国的制度,强调社会与医疗保健服务,但是规定了与收入挂钩的福利金。

北欧的社会福利国家,高额征税,十分出色的国办的服务事业,包括医疗保健方面的服务。

中欧制度,没有十分庞大的社会服务福利,但是具有数量可观的福利金,主要通过就业关系在收取社会保险费的基础上筹集资金。

南欧制度,与中欧制度比较类似,但是不那么广泛,国家提供救济水平较低。

德国人认为,他们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对于资本主义文明的重大贡献。甚至说,英国人贡献了自由,法国人贡献了民主,德国人贡献了社会市场经济,其实这个评价并不过分。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德国的社会福利开支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0%,这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实行莱茵模式的国家都相对比较平等,收入差距明显比盎格鲁-撒克逊国家要小。中产阶级在美国占50%,在德国占75%,在瑞士或瑞典占80%。

德国模式抛弃了传统的放任,而是驯化了资本主义,给野蛮的资本主义“戴上笼头”,通过国家干预和福利国家建设抑制了市场经济的消极后果,抑制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自由一直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在当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知识界,自由也像法律一样神圣,然而中国人对消极自由强调过多,对积极自由强调得少,这是最大的问题。自由最通俗地讲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然不包含违法的事情。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没有钱的话,很多事情都干不了,因为要保障民众的自由,首先就要保障民众先有钱。德国不仅提出了积极自由的概念,而且建立了从哲学到法律,再到社会管理模式一整套的东西。

在西方世界中,德国的所得税率几乎最高,包括社会保险金在内的税率超过了50%,而美国不到30%。这样的高税率,不仅没有阻碍经济增长,反而是经济良好发展的基础。这里面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免费教育造就了高水平的劳动力,在这一点上,德国与美国的反差特别强烈。美国新一代劳动力的平均教育程度低于婴儿潮一代,是美国有史以来首次出现的教育退化现象。这使得风雨飘摇的美国制造业更加难以面对全球化的竞争,也是美国中产阶级受挤压的主要动因。

经济管理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自由而不放任,德国模式就非常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在今天的全球化竞争中,连美国媒体近来也纷纷承认,西方世界如果要维持原有的领先地位和社会稳定发展,就必须效仿德国模式,特别是高质量的公共教育、保障社会公平和限制两极分化。这都是德国经济一枝独秀的秘密。在这样的社会模式下,德国老百姓活得舒服、有尊严,政府也有钱为民众做事,因此,人民安居乐业,官民友好相处,社会一派和谐。

为什么北欧能够幸福和谐?

德国模式和北欧模式,总体上是差不多的,北欧模式从总体上也属于发源于德国的莱茵资本主义模式,其不同的是德国更注重“社会国”原则,北欧更注重“合作主义”。社会国原则是一种政治原则,合作主义则是经济行为方式。

北欧福利国家模式,不仅没有失败,反而成了人类文明的巅峰,不仅创造了最好的经济发展的局面,也建成了世界上最自由的社会。

北欧并非文化重镇,其模式的建立主要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共产主义运动,另一个是战后英国的福利国家建设。北欧模式是典型的高福利模式。

历史上,人们对北欧模式的看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舆论对瑞典模式大唱赞歌。人们赞叹瑞典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认为它是很成功的,对它充满了羡慕之情。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70年代后半期石油危机以后,那时大谈瑞典模式的是瑞典国内外的保守势力。他们把高税收和低效率说成是瑞典模式的集中表现,于是瑞典模式就从榜样、楷模,变成了危险的东西,可怕的东西。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瑞典经济复兴了,它的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和经济稳定增长率,使它成了调整和发展的样板,瑞典模式又一次成为国际舆论注意的中心。

活得长久一点的自由,免于生病无着的恐惧,免于匮乏的恐惧,获得有适当报酬的就业机会,在和平的、无犯罪的社区生活……这些,就是瑞典式的“社会主义”。可以说,瑞典的穷人生活得远比美国的穷人更体面,而穷人的体面直接决定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北欧是真正帮助穷民实现了“积极自由”。

而福利国家如何理解呢,他不是社会保险、不是公费医疗,也不是家庭福利或社会救济计划,而是它们的总和。社会保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就出现了,但是却没有人把最先推行社会保险制度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称为“福利宰相”。

现代福利制度起源于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对战后英国福利社会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报告所主张的社会福利可以被概括为“3U”原则:普享性原则(Universality)、统一性原则(Unity)和均等性原则(Uniformity)。

福利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成了西部欧洲的时代精神和基本制度。此后,这一理念又被推广到欧洲其他国家。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北欧国家,它们后来甚至成了福利国家的“橱窗”。而作为福利国家策源地的英国,自20世纪70年代遇到财政困难后,开始改革并逐渐削减福利规模,引入市场因素,实际是走上了“去福利化”的道路。

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到今天,北欧国家始终被世界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好的地区,一些国家屡屡被评为诸如“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最廉洁的国家”、“最好的国家”等称号,人们对“斯堪的纳维亚经济模式”褒誉有加。这些国家的共性是:国民素质高,充分就业,高收入,高福利,工会强大,社会民主、平等和公正。其经济运行体系可以简化为:斯堪的纳维亚模式=福利国家+国家干预+合作主义+平等的精神。

北欧的经验充分证明高增长和公平分配是可兼顾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公正之间不仅并不冲突,而且福利和社会公正是有利经济发展的,是可持续增长的前提条件。同时,福利导向体制和民主、自由之间也没有冲突。

当今瑞典,国家掌握有5%的工业企业,国有经济支配着基础设施的要害部门,但绝大部分的企业是归私人和合作社所有,瑞典福利经济的特点是较低的失业率,特别是五六十年代实现了充分就业。战后以来,瑞典政府保证失业率不超过1%~2%。据官方的统计,繁荣时期失业率在1.5%,危机时期不超过2.5%~3%。较高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强有力的工会组织、高比例的福利保障支出、丰富而慷慨的社会服务都使国民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提高。瑞典、丹麦、挪威、芬兰都是人均GDP排位在世界上很靠前的国家,同时历年来基尼系数都以较低的状态排在工业化国家的前列。

北欧五国的基尼系数目前在0.25至0.26之间,属于收入差距最小的国家。与其他欧美国家不同,北欧国家提供福利更多的并非现金,而是提供服务。这样,北欧国家的社会福利部门雇用了大量的劳动力,由此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比如,社会、医疗和教育等公共部门大约90%的雇员由政府雇佣,而其他欧洲国家通常仅为40%~80%。故而北欧诸国也被视为服务型国家。

在这些国家,中央政府一般主要负责制定国民福利的政策、标准,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网络,而管理的主要职责一般由各级地方政府和工会组织来承担。资金来源上,政府投入是大头,一般约占40%以上,丹麦则高达60%。公共福利保障费用占GDP的比重很高,一般至少在1/3以上,瑞典经常波动在35%~40%之间,芬兰在新世纪的十年里维持在1/4~2/5的区间,挪威基本为33%。而同期美国一般徘徊在18%~20%,日本才略高于1/10的水平。

一般福利的非商品化倾向与合作主义因素具有某种关联性。非商品化程度越高,合作主义倾向也越高。北欧国家的非商品化程度就最高,雇员、雇主和国家三方伙伴协商合作的社会机制作用也最大。

北欧实行普享型的福利保障模式,其原则是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一种中产阶级品味的生活品质,而不只是满足贫困者的最低需求。

北欧模式非常强调充分就业,政府要求“能够工作的人都要工作”,人们普遍崇尚劳动,鄙夷不劳而获者,很多人工作都是为了理想、兴趣,而非金钱。所以西方世界一般认为北欧国家属于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更是对外公开宣称自己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的发展并不会自动带来社会公平,社会公平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制度基础和文化氛围,最重要的就是要建构一个公平的分配体制,在这一点上,北欧国家做到了。

没有平等的精神,公正的分配制度,财富很难持续积累,效率也就很难保证。原因很简单,不平等不公正的分配会造成社会动乱,制约经济的发展。

而外界对瑞典的误读,往往是从“蛋糕”的概念开始的。当他们把社会保障视为蛋糕的时候,其实就暗含着这样一种概念,即:要想有好的社会保障,必须先把经济搞上去。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20世纪30年代初,瑞典社会民主党开始着手建立他们的理想社会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把社会保障仅仅视为蛋糕,而是苦心琢磨如何才能建立一个“自由、平等、民主和合作的社会”。

1932年,瑞典社民党在大选中获胜,并连续执政四十多年,从而成功地创造了瑞典模式。战后,瑞典逐步建立了全民就业、全民养老金、全民医疗保险、全民免费教育,随着这一项项计划的逐步落实,瑞典也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到了1980年,瑞典人用了大约20年的时间,使人均GDP达到了57161瑞典克朗,比1960年增加了约6.6倍,瑞典不仅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而且在联合国的社会发展排名中名列第四。

瑞典给世人展示的是一个公平、透明、幸福、和谐而且富裕的社会。这一点,通过对瑞典穷人与美国穷人的比较就可以看清楚。

瑞典人之所以买得起房子,主要是因为他们不需要为孩子上学存钱,也不需要为自己退休后看病存钱,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瑞典实行的是全民医疗保险。

在瑞典即便月收入不高,只要满18岁,就很容易获取贷款,银行有时根本不加细问。而在美国,这是绝不可能的事。很多美国穷人甚至连账户都开不了,拿到工资支票后,只能再到典当行去兑现,而典当行往往会收取相当于兑现金额3%~10%的手续费。统计显示,在美国约有28%的工薪家庭需要这样的服务。这其实反映了两种不同经济模式下不同的生活基础。美国人更倚重收入,生活质量受收入影响较大;瑞典人倚重的是社会福利,福利则要靠公平的分配来实现。假如一个社会越是需要个人用金钱来购买生活质量,那它必然会出现更多的不平等。

其实19世纪的瑞典还是一个贫穷的国家。瑞典的工业革命来得比较晚,起步于18世纪30年代,真正开始发展是到了18世纪70年代。在英德等国工业革命的带动下,瑞典成了铁矿石、木材等原料的供应国。当时瑞典工人的生存状况非常恶劣,他们买不起自己生产的产品,政治上也低人一等。当时规定,参加议会和地方选举的条件是年收入必须超过800克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在《红房子》一书中描述过当时一位木匠的心里话:“太太们啊,老实告诉你们吧,日子已经苦透了,而且以后还会更苦,但是到了那一天——那一天,我们要像瀑布似的吼叫着从贫民窟中汹涌而出,我们将要回到我们的床上,是要回吗?不,是夺回!”

同类推荐
  • 读懂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读懂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本书回答和揭示了什么是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是什么、怎样实现发展等当今条件下具有重大意义的根本性问题。本书通过论述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从“新常态”“新发展理念”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一带一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凝聚着对经济规律、发展规律的思考,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 企业家:创造卓越世界

    企业家:创造卓越世界

    本书写作范围从企业家相关的概念、责任、素质、环境、团队、决策、权力等十五个方面论述,全面介绍如何成为一个成功、优秀、伟大的企业家的知识理论和实战案例。
  • 最神奇的经济学定律

    最神奇的经济学定律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从事着怎样的职业,生活在怎样的人生状态里,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也总有针对各种问题总结出的原理或定律。本书介绍了80个神奇的定律,从生活化的场景出发,从经济学家的视角分类解读,力图为读者呈现浅显易懂的经济学定律。
  • 餐馆赢在决策:定位决定成败

    餐馆赢在决策:定位决定成败

    本书分为理念篇、实务篇、误区篇。采用了先讲案例,再做画龙点睛似的精辟短评,然后配以漫画加深读者印象的表达形式,力求生动形象地、深入浅出地把决定成败的道理娓娓道来。
  • 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

    本书通过对旅游与旅游活动的描述来说明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及其分类,阐述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应、生态环境效应。本书共四篇:第一篇,旅游知识概述,介绍何谓旅游、旅游学及其旅游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第二篇,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介绍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旅游媒介——旅游业;第三篇,介绍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旅游活动的传统六要素和旅游活动的新要素;第四篇,介绍旅游活动的影响和效应。
热门推荐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军婚在上:首长请受一拜

    军婚在上:首长请受一拜

    第一次见面,他撞上她被流氓骚扰。第二次见面,她去相亲却记错了位置阴差阳错的和他成为了夫妻。
  • 九阳太虚

    九阳太虚

    他修炼的是天下至阳至刚的九阳真火,只是刚极易折,要修炼到最高境界的九阳之境,注定是一条坎坷路……————————————————平凡少年,得到一张诡异的面具之后,他的人生注定不平凡……
  • 娱乐豪门时代

    娱乐豪门时代

    以香江为起点,且看男主如何在那个时代搅动风云,到最后站在世界之巅的
  • 谋仙碑

    谋仙碑

    一朝家仇恨,血流皇家。一枚仙石碑,引入仙途。一念入魔道,天下皆乱。最终谋算天下,败尽群仙!与仙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注意:半架空历史,半玄幻)前期高武加谋算,中后期涉及修仙和谋算!
  • 重生之我还做王妃

    重生之我还做王妃

    本是千金大小姐嫁给了温柔俏王爷的美好故事,怎么变成了凄惨王妃遇上了渣男王爷?不急不急,且看我重生,扭转乾坤。
  • 剑仙的无限世界

    剑仙的无限世界

    我叫张易,是一名浪迹诸天的剑仙。求收藏,求推荐。
  • 梨漫

    梨漫

    梨漫?我是李漫。招魂?啥,难道我就这样被你们给弄死了?女魔头?谁见过我这样善良的小可爱。就算是魔头,也能不能给我加点技能啥的!总不能让我一直忍辱负重地求着凛楚那家伙吧!看他那得意的模样,生气,生气·····
  • 绝代倾城,逆天废材五公主

    绝代倾城,逆天废材五公主

    一朝穿越,女强人变废柴。敢欺负我,看我如何虐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 微笑着向未来

    微笑着向未来

    第一次不小心睡在了他的鞋上,第二次他居然是学生会会长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