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00900000024

第24章 饮食文化与森林旅游(4)

中国茶叶、茶树、饮茶风俗及制茶技术,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而传向全世界的。自西汉起由广东出海传到印度支那半岛和印度南部等地区,南北朝时期传入土耳其,唐宋时期传入日本、斯里兰卡、印尼等国家,16世纪至欧洲各国并进而传到美洲大陆,又由北方传入波斯、俄国。唐代中叶,中国茶籽被带到日本种植,茶树开始向世界传播。据文献记载,公元805年,日本高僧最澄,从天台山国清寺师满回国时,带去茶种,种植于日本近江。这是中国茶种向外传播的最早记载。

我们再说说茶马古道。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随着饮茶习俗的普及扩展,中国茶文化闻名海内外。在茶叶历史上,茶叶向边疆各民族传播,主要是与藏民进行茶马互易。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藏族由于地处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大量的高脂肪,由于没有蔬菜,需要用茶叶分解体内脂肪。藏族嗜茶的程度到了“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由于内地战乱频繁,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茶马互市,各取所需,使中原与边疆,藏族与汉族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关系。

关于“茶马古道”名称,很早就可见于历史文献中。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拉开了中西交往的序幕。“茶马古道”的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另一条路线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甸、德钦,到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拉萨。

四、茶道的形成与流行

茶道发源于中国。中国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茶道一词最早在我国唐代的《封氏闻见记》一书中有记载,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篇记载道:“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式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在中国茶道中,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目的,饮茶即道是根本。饮茶之道,重在审美艺术性;饮茶修道,重在道德实践性;饮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中国茶道集宗教、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体,是艺术、修行、达道的结合。

在原始社会,人类在山野狩猎中寻找动植物充饥,茶也是其中一种。在利用茶的过程中,人类将茶叶作为菜来食用。神农尝百草,发现茶以后,茶逐步由充饥发展到药用。到了晋代,人们用茶叶煮食的方法叫“茗粥”、“茗菜”,现在,居住在我国西南边境的傣族、哈尼族、景颇族还保留喝“竹筒茶”的习惯。由于鲜茶生吃,滋味苦涩,后来人们加工后烹煮饮用,从西汉到明代,相继出现了煮茶、煎茶、点茶、泡茶方式。

中国茶道约成于中唐之际,陆羽被认为是中国茶道的鼻祖。陆羽《茶经》所倡导的“饮茶之道”实际上是一种艺术性的饮茶,它包括鉴茶、选水、赏器、取火、炙茶、碾末、烧水、煎茶、酌茶、品饮等一系列的程序、礼法、规则。今天广东潮汕地区、福建武夷地区的“功夫茶”是中国古代“饮茶之道”的继承和代表。这时候,出现点茶法,就是不再直接将饼茶碾碎,而用沸水点冲。这一方法在宋元时很流行,直到明朝中期还沿用。

到了宋代,基本不再将茶制成茶饼,而是将茶简单地进行加工,特别是绿茶,更是保持了茶叶的原形。

到了明代,明太祖废除了贡团饼茶,使散茶一枝独秀,这一时候茶的饮用方法也改为冲泡。明清时期,主要以壶泡为主,即将茶叶置于茶壶中,用沸水冲泡,然后再分到茶盏中饮用。明代产生的泡茶方式到今天还在沿用。

茶艺是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有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有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

在我国古代的茶艺中,较早流行的是煎茶、斗茶、功夫茶。

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功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功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功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在安徽祁门地区也有盛行。功夫茶讲究品饮工夫。饮功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结合古代的茶艺,今天的茶道也特别强调五大内容: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等。

茶叶。好的茶叶是茶道的基本要素之一,茶以新茶为最,到了清代,奠定了我国茶类的基本格局: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紧压茶。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茶叶按季节来分可以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春茶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富有保健作用。夏茶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由于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如氨基酸相对减少而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秋茶指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茶叶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由于气候逐渐转冷,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

茶水。好的水源是茶的色、香、味的体现基础。唐代陆羽认为煎茶用水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他将自然界中的水分为三等。认为山水最佳,因山间的溪泉含有丰富的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为水中上品。这一标准为后人所赞同。具体说来,作为饮茶的水质要求为“清、活、轻”。“清”指的是水要洁净,透明无色,才能显出茶的本色;“活”是对“死”而言,要求泉水“有源有流”,不是静止水;“轻”对重而言,好泉水“质地轻、浮于上”,劣水“质地重、沉于下”。

火候。茶道讲究火候,一杯好的茶汤,必须掌握不同茶叶的质与量的多少和水的比例以及水温的高低和泡茶时间的长短。比例协调才能芬芳可口,甘醇润喉。唐代陆羽认为水要“三沸”,第一沸是微闻水声,第二沸是边缘有如涌泉连珠,第三沸是如波涛鼓浪。如果超过了“三沸”则属“老水”,不宜泡茶。在现代,一般来说,泡绿茶水温应控制在摄氏80度左右;红茶水温须摄氏100度。这样才能使茶叶的各种化学成份充分发挥。泡菜时间不宜过长,以3—5分钟最适宜,泡得过长,茶汤内的多酚类会增加,带有苦涩味。

茶具。好的茶具能保持茶的浓香纯味。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茶具品种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彩瓷茶具、紫砂茶具。青瓷茶具以浙江生产的质量最好,因为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能体现茶的汤色之美。白瓷茶具坯质致密透明具有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的特点,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称为饮茶器皿中的珍品。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彩瓷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是一种新质陶器。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流传至今。紫砂茶具坯质细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也有红砂、白砂,成陶火度在1100—1200摄氏度。紫砂壶耐寒耐热,用之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美中不足的是色泽受限制,用它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姿和汤色。

茶境。茶道讲究环境,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茶好、水灵、具精和恰到好处的冲泡技巧,便造就了一杯好茶,再加上有一个品茶的幽雅环境,便不是单纯的饮茶了,而已上升为一门综合的生活艺术。茂林修竹,水榭山亭,小桥流水,幽居雅室,便是理想品茶去处。明代冯可宾提出品茶的13个条件,可以说是茶境的最好概括。按现代白话文可以翻译为:

一要“无事”:自由自在,悠然自得;二要“佳客”:饮茶人要志同道合,推心置腹;三要“幽坐”:环境幽雅,心平气静,无忧无虑;四要“吟诗”:品茶吟诗,以诗助兴;五要“挥翰”:茶墨结缘,品茗泼墨;六要“徜徉”:青山翠竹,小桥流水,闲庭信步;七要“睡起”:一觉醒来,香茶一杯,可清心净口;八要“宿醒”:酒醉饭饱,茶可破醒;九要“清供”:杯茶在手,佐以茶果、茶食,相得益彰;十要“精舍”:居室要幽雅,以增添品饮情趣;十一要“会心”:品尝茶中时,深知茶中事;十二要“赏鉴”:精于茶道,会鉴评,懂欣赏;十三要“文僮”:有茶僮侍候,烧水奉茶。

五、茶的分类与中国名茶

(一)茶的分类

同类推荐
  • 中国式通胀

    中国式通胀

    伴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既是最好的时代.又是最坏的时代.没错.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在这一场持续的.谁也躲不过的金融危机之中,中国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通货膨胀究竟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中央的货币政策又起到了多少作用?如果看清这些让你痛苦的事情本质之后,也许,你反而就可以平和、坦然.毕竟知者,才无畏。
  • 破局:资本和创意的厮杀

    破局:资本和创意的厮杀

    潮流商业模式看点:共享、合围、并购、速度战、技术壁垒……打破和重建,互联移动时代下商战厮杀。这些改变将如何影响我们?我们也可成为改变者!
  • 阅读革命

    阅读革命

    本书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农村为研究,以“黄土·革命与日本入侵”为架构,通过对“张闻天晋西北兴县农村调查原始资料”等大量一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提出对华北“边缘”地区农村社会或“革命”中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性解读。
  • 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学

    本书共十章,内容包括:企业战略计划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市场购买行为、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国际市场营销等。
  •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本书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第一次比较系统、完整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在分析制度起源问题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在经济活动与制度因素的关系中,提出了价值运动的两个制度条件;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制度问题上,重点分析了产权制度、企业制度、生产总过程运行制度;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对财产公有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比较研究的新观点。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制度变革的角度揭示制度因素与经济活动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热门推荐
  • 恋上星座恋上你

    恋上星座恋上你

    32岁的文骏文七爷是临江市出名的青年才俊、钻石王老五,铁血、阴险、无情这类的形容词从他开始在商场中站稳脚跟后便一直伴随着他。只是突然有一天七爷突然喜欢上了小女生喜欢的星座,又莫名其妙的看起了直播。直到22岁的软萌大学生墨染开始出现在文七爷身边时,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是铁树开花了。
  • 娇妻不乖:老公,轻一点

    娇妻不乖:老公,轻一点

    “犯贱是一种病,得治!”某人腹黑笑道“床上见真章!”某女一脸恨铁不成钢“那么饥渴?”于是,床上又多了几具“裸性躺尸”“这些够吗?”下一秒某女再次被华丽丽的扑倒“有你就够了!”某人暴走“宋亦寒你丫放开我,我是有妇之夫你不知道啊?”门外传来一道稚嫩的童声“妈咪,你还是从了爹地吧”某女彻底汗颜,这特么到底是谁的娃??!“听到没,咱儿子说想要个伴”他是A城只手遮天的人物,冷漠无情,专横独裁是他的代言词,只是世人不知,他并非冷漠无情,只是他所有的好都留给了她而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话江湖之帝都

    话江湖之帝都

    十年前,“剑阎王”木之垚木家满门被屠,木之垚结义兄弟“千手佛”,重出江湖。十年后,“剑阎王”之子木清羽步入江湖,为报灭门之仇。当木清羽得知自己认贼作父后,杀死对自己有着十年养育之恩仇人,遭天下人之唾弃。从此以后,木清羽心灰意冷,醉生梦死。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木清羽江南偶遇董白,他又重新恢复了过来,他与董白一见钟情。可是因董白家中的一场变故,她不得不卖艺。木清羽苦苦寻找,终于在江南一家妓院训得董白。当他与董白重逢后,董白要求木清羽为她赎身,可此时木清羽早已身无分文,董白一气之下离开木清羽,逃出妓院。因为董白卖身妓院是为母亲治病,这让木清羽更加痛恨明思宗昏庸。木清羽见大明朝气数将尽,于是揭竿而起。
  • 重生逆天小毒妃

    重生逆天小毒妃

    "一觉醒来穿越重生也就算了,竟然害多了个生父不详的小奶娃。凤千寻无语问苍天。好在,小奶娃机灵可爱又贴心,凤千寻也就“勉强”接受了。不过,儿子啊,你捡捡小猫小狗小宠物也就算了,干嘛突然给她捡个男人回来?!当揭开男人的面具,凤千寻惊掉了下巴,这、这男人竟跟小奶娃长得如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掌门人

    绝世掌门人

    【天地难葬万世之争万古重生执掌天地】诸雄争霸,唯我宇内称雄。什么狗屁天才,顺手碾死。什么强者为尊,让你俯首称臣。这天地因果循环,我就是最大的因果,这天遮不住我的眼,这世间就该臣服在我脚下。这阻挡我崛起的人,都该是死人,而我,不只是一派之主,一国之帝,而是天地执掌者!
  • 九界神谭

    九界神谭

    我曾抬头仰望着苍穹幻想,也曾凝视着树叶沉思。我感受到一种未知的力量,超越科学引力,突破时间空间,冲破一切可能与不可能,将整个九界宇宙与我相连。幽幽星海,我已扬帆起航。漫漫征途,谁愿伴我闯荡?
  • 灵穹录

    灵穹录

    这个故事还没有完结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将其展现……夜空皓月满天星,一林一崖一少年。这是一个故事,是少年的成长,也是Ta的开端
  • 一统经纶:秦始皇

    一统经纶:秦始皇

    秦始皇赢政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历朝开车皇帝大传丛书·秦始皇:一统经纶》为您打开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统经纶的传奇人生,为您进一步了解秦始皇、了解秦史,提供了一个便捷、可信的途径。
  • 北苑别录

    北苑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