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80400000046

第46章 张扬过后才知谦虚

在《道德经》第六十一章中,老子指出:大的国家有如江河下游地区的聚集地,如万物之母般,天下万物都会自然而然聚集于此处,交流互动、滋养生息、相生兼容。通常“雌”都是以柔静的低下姿态而胜过“雄”。所以,当大的国家有足够的包容能力时,小国都会愿易归附大国;当小国能够配合大国运作时,就能与大国相结合。所以不论大包容小或小配合大,大国的功能不过是多照顾一些人;小国不过就是多配合大国一点,让大国的政策更有效率;这样,双方就能够互蒙其利了!所以,站在愈是大的、强的一方应该要更加居下谦虚,才是有德者的治世之道。

老子表面上虽然阐述的是国家如何发展壮大的智慧,实则阐述的是一种人生智慧。若想发展自己,唯有将自己放低才行。

放低自己,就是通常所说的低调做人。它是一个心态问题,也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估量问题。自觉非同一般、高人一等,便会放不下架子,也夹不住尾巴,只能颐指气使、俯视于人。只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平凡人、不比别人在某方面强,才会与人平等、看人平视、待人平和。

俗话说:“谦受益满招损。”杜甫说:“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诸葛亮懂得放低自己,虽躬耕于山林不也同样修得满腹韬略,成就了日后蜀国霸业。亚伯拉罕·林肯懂得放低自己,虽鞋匠出身不也成为受人景仰的美国总统吗?所谓智慧,并不是把自己摆在一个很高的位置让自己飘飘其然,而是来到低处以一种谦卑的心去仰视芸芸众生。

唐代诗人王维,他在年轻时就很有名气,他也因此显得十分高傲。

当时,科举考试盛行舞弊作假之风,如果应试之人没有权贵推荐,是很难高中的。因为这个缘故,读书人纷纷找权贵做靠山,千方百计讨取他们的欢心。

王维是个有骨气的人,他认为这样做有失读书人的身份,他还当面对人说:“考试要靠真本事,读书人不能走旁门左道。国家选用人材是大事,如果就这样形同儿戏,对国家是大不利的”

王维坚持苦学,没有托请,结果第一次考试就落第了。相反,那些有关系的虽不如王维学问好,却都高中了。

这件事对王维打击很大,他变得沉默寡言了。这时,王维的朋友对他说:“科举的风气不正,这是不争的事实,你能改变得了吗?你要想高中,就该知道你不中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着手解决,这样才有希望。你的学识是不差的,关键是你没有结交权贵,补上这一课中个状元也不是难事。”

王维承认他说的不错,从此放下自尊,出入权贵之家。他不仅诗写得好,而且音乐才能也十分出色,特别是他的弹琵琶绝技,那是无人能比的。

岐王对王维十分赏识,他又把王维介绍给极有权势的公主。在拜见公主之前,有人提醒王维说:“公主爱好音乐,只要你让她高兴了,天大的事都能办到。你一定要卖些气力,千万不要搞砸了。”

王维记在心上,很费了一番脑筋。在拜见公主时,他使出所有的本事,把琵琶弹得动人心魄,格外好听。

公主听完十分高兴,连连叫好。王维趁机又把自己的诗作献上,还恭维说:“公主的才能,天下无人不知,有幸得到公主的教导,我现在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

公主更加高兴。岐王在旁也替王维美言,求公主帮助王维科举高中。后来,有了公主的关照,王维高中状元,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王维掌握了科举的命脉,这才屈尊权贵,结果顺利地达到了心愿。

这不是王维的过错,只是封建社会对人性扭曲的写照罢了。他的一首曲子比万卷书还管用,他找到了成就功名的一条捷径了。

物体要吸收热量,首先得冷却;人要跳跃,首先要蹲下。冷却和蹲下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变得更热和跳得更高。同样放低自己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的,目的是加重成功的砝码。国家谦和卑下才能够长久,人类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作为人类的个体,就应该以我做起,将张扬时产生的教训加以总结和反省,换位思考,就会自然而然地谦恭柔和对待周围的人,等居低位,这是人生成功的重要智慧。

老子认为,一个人有了功劳越是不居功,越能够让人永记于心(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越是居功自傲的人越容易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而失去应有的功劳。

在某种意义上说,老子更是在教导我们做人应该低调一些。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只有低调一些,才能避免成为“枪口下”的那只“出头鸟”。

谦逊也好,不居功以免妒忌也好,都是立身处世的艺术。尤其是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下,不锋芒毕露,不居功自傲的确是非常高深的修养。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够做到不争功就不错了,哪里还能把自己本来就有的功劳推到一边去呢?正因为孟之反将军有这样高深的智慧,所以才能在乱世中自保。

东汉开国大将军冯异,跟随汉光武帝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而不以功自居的故事更能解释老子这一智慧。

冯异原来是王莽的新朝官员,以郡掾的身份监理五个县,与父城长苗萌一同守城,与起义军作战。刘秀那时候是绿林军拥立的更始皇帝的部下,攻打父城,驻军在巾车乡。一次,冯异到所管辖的县里去,被刘秀的士兵抓住。

冯异的堂兄正跟随着刘秀,于是把冯异推荐给刘秀。冯异说,我一个人作用有限,不如让我回去拿五座城地来立功报答您。刘秀说,好的。于是冯异回去劝说苗萌一同归降刘秀。

刘秀向南回到宛城后,更始帝的其他将领,前后共有十几个人带兵来攻打父城,冯异就是坚守不投降。后来更始帝派刘秀到洛阳担任司隶校尉,经过父城,冯异立即开门迎接。刘秀让冯异担任主簿的职务,跟着到洛阳去。

刘秀的哥哥被更始帝杀了,刘秀表面上不敢显示出悲痛。一个人单独居住的时候则不吃肉、不喝酒,暗暗流泪,冯异经常劝解他。后来更始派刘秀到河北开拓地盘,冯异劝刘秀趁机派人巡视郡县,平反冤狱,收揽民心,刘秀这样做了。

刘秀到河北的初期,因为王朗割据势力的猖獗,处境一度比较艰难。在饶阳无蒌亭,天气寒冷,人又疲劳,冯异献上豆粥,刘秀喝了饥寒俱解。渡过滹沱河,在南宫遇到大雨,刘秀在道路旁的农舍里避雨烤火,冯异又送上麦饭。后来刘秀消灭了王郎,封冯异为应侯。

可是冯异却从来不居功、不骄傲。每到宿营地许多将领坐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功劳,冯异却常常一个人站在大树底下不声不响,所以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

在刘秀麾下的将军之中,冯异治军有方,爱护士卒,深得部属拥戴,因此,士兵都愿意在他的部下作战。

后来冯异为刘秀建立了更大的功勋,打败赤眉军,平定关中地区,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员。有人上奏章说,冯异专制关中,威权太重,百姓归心,称他“咸阳王”。刘秀把奏章给冯异看,冯异感到恐惧,上书请罪。刘秀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可见刘秀对他十分信任。

后来冯异到洛阳朝见,刘秀对其他大臣介绍他说,这是我起兵时候的主簿,为我披荆斩棘平定了关中。又下诏书说,“仓卒无蒌亭豆粥,滹沱河麦饭,厚意久不报”。说明刘秀一直记着他的情意。

而冯异则一如既往的谦虚不伐其功,他学着管仲对齐桓公说的话,说道,臣希望国家(指刘秀)不要忘掉河北时的艰难,小臣我不敢忘记在巾车乡受的恩惠。后来平定西北时冯异病死在军中。

冯异从不以功自居,坚守旧有的正道,也是终保荣华平安的一个原因。所以,在下者对在上者,切忌以功自居,“无成”才能有成,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

“功劳”被别人传播出来是金子,被自己买弄出来就成了黄土。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老子这一智慧——有了功劳要善于隐藏,不张扬不买弄。唯有不居功才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才能更能突出自己的功劳、受到重用;相反,如果稍有功劳就自吹自擂,一方面显得自己素质低下,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成为公众眼中的“烦人”。

傲为何意?一骄傲;二傲慢;三仗势欺人。也就是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地位,瞧不起比自己低的人。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说:“谦为众善之基,傲为众恶之魁。”认为傲是一个人的最大病症。老子的“不自矜,故长”,就是告诫人们一定要戒除傲气,如此可以进步、可以成功。

傲气,一是盛气凌人,傲慢自负,自我感觉良好,也许某一方面高人一等,优人一招,先人一步,或者并无过人之处,只是虚张声势,故弄玄虚罢了。不管属于哪一种类型的都是过高的评价自己,蔑视别人习惯仰面朝天,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若问此人为何这般德性,是自负,自以为了不起,自高自大,盈气于内,形态于表,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气势,不可一世的表现用来傲视别人。因此,傲气会使人陷入困境,进而导致失败,这方面的教训简直太多,也太深刻了。

杨修为什么会招来杀身之祸?还不是他自恃才高、傲气太盛,他的傲气惹恼了曹操,日积月累,最终因“鸡肋”命丧黄泉。

闯王李自成率大军驰骋疆场,转战东西,其气势之浩大如排山倒海,不可遏止,可为什么最终也会惨遭失败呢?还不是因为傲气。闯王率大军进驻北京城后,张灯结彩,天天过年,结果傲气磨钝了起义军的锐气,使起义功败垂成,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有傲气的人大都从个人着眼,一切从个人出发,张扬自己无视他人,以一己之私傲视万物于脚下,这时的傲气就成为羁绊个人发展、破坏群体关系的一剂毒药,它所导致的是一种唯我独尊、目空一切、自高自大的自恋情结,同时相行而生的是一种排斥他人、拒绝合作、蔑视群体、崇尚个人的排他情结,从而形成一种自恋自娱的狭隘的个人空间。

意大利哲学家阿奎那将“骄傲”列为人的七种罪之首,而毛泽东同志也曾专门撰文强调中国共产党人需“戒骄戒躁”,都是从一定意义上说明骄傲的思想万万要不得。因此,我们也只有遵循老子“不自矜,故长”的智慧、摒除傲气,才能使自己进步、在人生的舞台上更加成功。

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有句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

前半句很明确地告诫了我们:人不可恃才傲物、孤芳自赏——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而应该尊重别人,不要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那样根本无法提高自己,只能让自己在自傲自负中一天天堕落下去。

天地之大,以无为心;江海之大,以虚为本。因以善处下才能接受得更多,虚己接物就能容纳万物,继而成就其大。这是一种因果相继的关系。我们做人处世也是如此,惟有谦逊谨慎,不骄傲自满,不倚势横行,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够圆融于世,才能够不争而胜,才能够充盈自我。

所以,真正做善事的人,不会留下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到处去宣扬,但是别人会因此更加敬重他。真正有学问的人,不会四处彰显自己的学富五车,也不会贬低别人的见解,但是别人会更加认同他。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喋喋不休谈论自己的功绩,也不会故意出风头抢功劳,但是别人会更加赞赏他。因为他们不自以为是,不认为自己就是大的、好的、强的,所以他们的“大”才是真正令人钦服的“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而有虚己之量,足以容纳世界,从小处来说也能保全自身。

有的人身处高位而倚仗权势,以为自己可以横行天下,结果引来杀身之祸,胡惟庸、和砷就是这样。有的人有学问而不谦虚,以为自己可以恃才傲物,有竹林之风,结果身首异处,弥衡、陆成秀就是如此。有的人积财而不散,贪恋世俗的金银珠宝,以为这就是得到一切的途径,结果祸患不请自来,沈季、徐百万就是这样。

东汉明德马皇后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扶风茂陵人。

在马援死后,公元52年,年仅13岁的小女儿被选入太子刘庄的宫中。刘庄是皇后阴丽华所生,深得光武帝的宠信。马氏入宫后,悉心侍奉阴皇后,一举一动都合乎封建礼法的要求,待人又和蔼可亲,与宫中上下都相处得十分融洽。因此深得阴皇后的喜爱。公元57年,光武帝刘秀去世,太子刘庄即帝位,即汉明帝,封她为贵人。公元60年,大臣们联名上奏,请立皇后。明帝去问阴丽华皇太后,太后说:“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

马皇后当上皇后以后,依然保持勤奋、恭谨、俭朴的本色,衣服很朴素。

马皇后不仅为人恭谨朴素,悲天悯人,而且很有处理国家政务的才能。有时明帝在宫廷上遇到公卿大臣难以裁决的事,便回到后宫试着让马皇后解决。马皇后为他深入地分析事情原委,并提出解决方法,弥补了许多朝政上的缺陷,明帝也总是听从。虽然马皇后如此受到明帝的敬重,但却从未提及过自己的家事,也没有趁机为自己的亲属要求封赏。

马皇后真正是能够虚己的人,不因自己是皇后之尊而肆意妄为,而且还能够约束亲属,不让他们做出不合礼度的事情,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虚己处世,千万求功不可占尽,求名不可享尽,求利不可得尽,求事不可做尽。这样不居功自恃,才能成其大道。

放低自己,会不会真的使自己变矮?当然不会。放低不是降低,更不是贬低。相反,低调做人、潜心做事的人不但不会降低他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反而会得到社会更广泛的承认和人们更普遍的尊重。

因为,有一则谚语说得好:“口袋里装着麝香的人不会在街上大吵大嚷,因为他身后飘出的香味已经说明了一切。”

同类推荐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本书用佛家箴言解释人生哲学,内容包括当冲动时怎么办、当紧张不安时怎么办、当虚荣心太强时怎么办等。
  •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本书通过多篇禅意故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当下、知足常乐、珍藏本钱、顺其自然等积极健康的观念。
  • 禅说心得

    禅说心得

    这婆娑世界便是一片苦海,无论如何都难逃尘世的重压,却又一切尽如镜花水月,繁华过后终成空。无论悲喜,哭过笑过之后,亦为罔然。所以,看惯这尘世浮华之人,苦求解脱,却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依附于禅。那么禅为何物?事实上,禅的本质极其简单,只要放下知见分别、远离价值判断取舍贪著,透彻地直指事物本身,就可以明心见性。
  • 甘南宗教演变与社会变迁

    甘南宗教演变与社会变迁

    甘南地区的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所以能够共同存在并得到发展,而且没有产生剧烈的文化冲突,正如德国学者哈拉尔德。米勒所认为的那样,国家对待文化的不同态度,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和谐相处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中国自秦汉以来就开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国家内,各民族绝大部分时间和睦相处所产生的“以和为贵”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兼容精神,都为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提供了优越的人文社会环境。
热门推荐
  • 荼靡情浅浅

    荼靡情浅浅

    现代的骄纵富家女一朝被恋人背叛迫害至死,穿越之后,不忘前仇,一心致力于消灭渣男恶女,将一切破坏和谐毁灭爱情的干扰因素消灭在源头……
  • 满天星辰不及你一人

    满天星辰不及你一人

    他在看见她的第一眼,这辈子心里就容不下别人了。而她因受过情伤,不敢轻易相信爱。于是他慢慢治愈她,让她相信,他们会一直幸福地生活下去。
  • 家有小白初养成

    家有小白初养成

    与其仰望大神,不如圈养小白!可是于瑾错了,游戏中的小白生活中却不一定是小白,他还可能是:A.天才B.人见人爱的帅哥C.自闭儿童D.以上皆是。于是究竟是于瑾圈养了小白,还是被小白圈养?
  • 我是李恩雨

    我是李恩雨

    以旋风少女电视剧续写,由松柏道馆的一些事情,来到昌海道馆,与敏珠,结为朋友。成为金一山大师义女,后成为富翁,到从不炫耀。三年后返回松柏道馆,为三年前的事情报仇。
  • OMG穿越了

    OMG穿越了

    前世因得来今世果,一个顽皮的丫头因为喜爱幻想,对穿越又特别痴迷,这次竟然奇迹般的穿越了。穿越的瞬间,居然听见有个人告诉她,在这里能寻到前世的姻缘。穿到一个历史上从未记载的地方…也真是醉了…没有办法只有勇敢面对,在这寻找千年姻缘的路上困难阻阻,经历了种种磨难.......
  • 皇上独宠奈何皇后是腐女

    皇上独宠奈何皇后是腐女

    莫子汐,那是一个腐成渣的女子。穿越第一天,莫子汐就见到她的便宜夫君和好看的不像样的国师大人共浴。于是,她默默地认定便宜夫君是个断袖。认定就认定吧,还在后宫传了个遍。直到某天,某便宜夫君:“朕的心好像离不开你了,可我的理智告诉朕不能这样,怎么办?”莫子汐:“作为你的盟友…我也只能告诉你,你的理智是对的,对于一个国君来说,七情六欲都是天下至毒。”便宜夫君:“朕知道,可…朕控制不住自己的心,你就陪朕演戏好不好?”莫子汐:“不对的呀,不符认定的呀!”便宜夫君蹙眉:“什么认定?”莫子汐:“皇上不是断袖么?不是喜欢国师小受的吗?”便宜夫君脸黑,“谁说朕是断袖的?”每周末更,寒暑假日更
  • 没有余生的我们

    没有余生的我们

    一个没有安全感,害怕被辜负,也怕辜负别人的女孩,遇到了她想要依靠的人。但最终却也只是天涯海角,各自安好罢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宇宙波音

    宇宙波音

    这是一位老者人生神奇经历,在探索人体生命与宇宙奥秘道路上的真实体会记录,像神话般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人类科学昌明的时代,透视出了困惑人类数千年的那层神秘的面纱。
  • 等等我是男生

    等等我是男生

    夜黑风高我尽然变成女生我表示完全没有压力(不可能的)看“我”如何在男生中混的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