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79000000093

第93章 海底元帅

这件事说怪不怪,说它不怪,倒也真怪。以下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大战期间。

基钦纳元帅的死,是一个未解之谜。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很简单的一件事,竟会发展出这么多流言飞语。

欧洲大战如火如荼。故事的主人公正是英军首领,陆军大臣,霍雷·霍华德·基钦纳。他的去世引发了各种猜测,这其实并不奇怪。

当时,政府对媒体进行严格管制,真正发生的事不让报道,那些毫无根据的猜测,却能堂而皇之地登上头条。然而,信不信就是读者的事了。有时,真实与虚假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楚。现在回头审视这件怪事,更能让笔者深刻感受到这一点。

这时,基钦纳元帅突然去世,事情实在是太突然了。这位陆军大臣的政敌一直攻击他的政策,使他的风评毁誉参半。然而,他无疑是当时英国军队的最高领导人之一。战争期间,这位陆军大臣居然死在一场悲剧性的意外之中,这便引发了下文提到的这些问题。

一九一六年六月初,同盟国的战况急转直下。英军虽然没能完全赢得日德兰海战,然而实际上制海权已经回到了英军手中。法德两军在瓦尔达爆发一场恶战,英军的补充兵器源源不断地被送去佐姆。库特陷落,加里波利之战也取得了成功。沙俄在经过了一年的混乱与败退之后,挥军南下,直指德国国境。

就在这时,沙俄帝国要求基钦纳元帅前往访问。一个月前,也就是五月初,诺曼诺夫王朝的最后一位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向英国政府提出了这一邀请。俄国邀请元帅有何目的,当时无人知晓,事到如今更是无从所知。人们猜想,沙皇之所以邀请元帅前去访问,是为了俄国政府以及军队面临的种种问题,想与其讨论解决方法,乞求英国出手相助。大战开始之初,协约国曾就互相合作的机制达成过共识,然而大战爆发后,各国首脑之间还没有进行过正式的访问。

诺曼诺夫王朝与英国皇室有亲戚关系,这让这场访问更加理所当然。然而,大战期间,国家的陆军大臣本不该出国访问的。

俄军在东部战线的战况直接影响到了协约国的战况,所以英国对俄军的重建也非常关心。沙皇发出邀请之后,英国政界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元帅本人也很期待这次访问。然而,大战期间,陆军大臣不可能出国访问两个月之久。众人讨论后,决定将访问计划延至六月。这时,陆军内部的反基钦纳势力占了上风,他们觉得访问沙俄相当于流放孤岛,巴不得元帅快去。

五月二十七日,英国政府正式接受了沙皇的邀请。当时有很多人很疑惑这场访问到底该如何安排,或者说,很多人怀疑这次的访问到底会不会实现。六月二日,基钦纳元帅向英国驻沙俄大使馆的武官约翰·汉贝利·威廉姆斯爵士发了这样一封电报:

特务机构向我国驻沙俄大使报告说,十四日将出发前往法兰西,希望我能重新考虑一下访俄的问题。我希望能在十一日前后到达彼得格勒,在那之前先通过电报讨论财政方面的问题。如果这次访问再遭延期,我极有可能无法前去。听说有人计划暗杀我,请彻底调查有关情报,一有发现,立刻向我汇报。

次日下午,回信来了。威廉姆斯武官进宫觐见沙皇,确认了情况。俄国上下都急切期待元帅的访问,元帅完全不必担心人身安全。

“阁下的访问对提高两国政治、军事方面的联系十分有利。”电报的最后如此写道。

基钦纳元帅没有准备多久,就踏上了前往俄国的旅程。

他的行程是:从彼得格勒出发,前往视察东部战线的一部分俄军,再访问莫斯科,最后回到彼得格勒,立刻返回英国。访问时间预定为一周。随行人员如下:弗雷德里克·多拿尔德森爵士、艾拉逊元帅、费吉拉尔德上校、外交部参赞奥布莱恩、罗巴特逊、副官马克法中尉、书记员一名、便衣警卫一名、侍者三名。六月四日周日傍晚,一行人从伦敦出发。直达列车从国王十字车站出发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事后回想起来,可能预示了些什么。月台上人太多,奥布莱恩参赞找不到秘书上哪儿去了。当然,不带上这个秘书也没什么问题,可是秘书的包里带着一张密码电报的解读表,这让一行人着实捏了一把汗。无可奈何之下,参赞与秘书只能搭乘下一班火车前往俄国。

英国人也很相信“预兆”、“前兆”这一套迷信。一旦发生什么事,事后就会添油加醋地营造一种迷信的气氛。

比如,乔治·阿瑟公爵曾这样对记者说道:“国王十字火车站月台上的元帅阁下,如同往常一样,想要逃离公众的视线。然而,就在等车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原本站在阴影处的元帅,突然走到亮处,与一位我不认识的人轻声交谈了几句。我听到了元帅说的话:‘我不在的时候,一切拜托你了。’他当然会这么说了。陆军大臣出使国外的时候,经常会说这句话。然而当时元帅的这句话却让我觉得奇怪。他完全没必要这么说。元帅从来不说多余的话。而且,我觉得他说完这句话之后,表情非常悲伤,当然这可能是我的错觉。他好像在出发之前,情不自禁地说了这句话。他说完之后,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说,一脸疑惑。之后他就立刻上车了,直到列车出发,都没有转过头来。这是所有来送行的人,最后一次见到基钦纳元帅。”

这趟访问必须快去快回,基钦纳元帅的行程安排得很紧凑。元帅乘坐的这辆火车的目的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保密的。事后调查表明,火车开往了苏格兰最北端的斯卡帕湾。

此地被奥克内群岛包围,是大联合舰队最理想的根据地。

在以战争为题材的故事中,斯卡帕湾十分有名,日本的濑户内海还有“日本的斯卡帕湾”的美称。

日俄战争之后,地处北海的斯卡帕湾成了英国海军的战略基地元帅就是在这附近下车的。然而英国政府至今仍未公布他具体下车的方位。毕竟这是和军方有关的问题,英国政府对这方面的情报管理得也很严格。

元帅从下车的地方出发,登上巡洋舰,在另外几艘驱逐舰的护送下,朝沙俄在欧洲大陆上唯一的通商港口驶去。

元帅还在火车上的时候,苏格兰就已经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豆大的雨点敲打着车窗,可想而知北海的情况有多么恶劣。六月五日早晨,一行人到达斯卡帕湾附近的某地。海上狂风大作,温度计的水银柱一个劲地往下降,仿佛预示着这场航海的悲惨命运。

元帅与随行人员登上驱逐舰,开进斯卡帕湾,转乘停靠在海湾里的旗舰“钢铁大公号”。元帅还在舰上与约翰·杰里科提督共进午餐。

餐后,提督向元帅报告了日德兰海战的具体战况,元帅对此很感兴趣。之后,一行人离开旗舰,前往装甲巡洋舰汉普夏号。元帅一行人将搭乘此舰前往俄国。

汉普夏号起锚出航。

天气越来越糟了,大浪席卷而来。杰里科提督提出走潘特兰海峡以西,沿着奥克内群岛西岸前进。于是船只以群岛为盾牌,躲过了激烈的东北风,全速行驶。不久,负责警卫的驱逐舰都掉队了,只得折返斯卡帕湾。可想而知,当时的风浪有多大。

之后,汉普夏号开始独自前往沙俄。

晚八点后,斯特罗姆内斯西海岸警卫船队的司令官接到一通报警电话,电话声称一艘巡洋舰在海上遇难。不用说,那自然是汉普夏号。在晚上七点三十分到七点四十五分之间,汉普夏号遭到水雷袭击,十五分钟后沉没。遇难现场位于巴赛与马维克海角之间,距离海岸线约有一英里半的距离。放在平时的话,救援成功率会很高,然而救援部队最终只救出十二人。元帅与随行人员以及舰长等士官全部丧命。杰里科提督的电报首先抵达伦敦:

基钦纳元帅与其随行人员搭乘汉普夏号前往俄国舰长哈瓦德·J·塞维尔上校昨晚八点,于奥克内群岛西海岸遭到水雷袭击,沉入海底。据目击者称,只有四艘救生艇离开了船体。当时刮着强烈的东北风,浪也很高。救援船与驱逐舰队立刻赶往现场,陆上搜索队也立刻赶往海岸线进行搜查。然而现在只发现了几具尸体,以及一艘翻了船的救生艇。

救援队已经在现场附近以及附近海岸展开搜索,但无任何发现,所有出访人员全部遇难。截至发报时,陆上搜索队也没有任何发现。不久,海岸搜查队报告称发现了十二位幸存者。这些幸存者口述了沉船时的惨状。

舰艇底部发生爆炸时,元帅正躺在船舱里看书。四艘救生艇立刻被放下,但浪实在太大,船里很快就进水了。救生艇好不容易驶离船体,可天气太冷,船上的人大都只穿了件衬衫,没多久就被冻死了。

事后,人们在岸边发现了一艘搭载着四十三具尸体的救生筏;而另一艘救生筏则在海岸附近触礁,船上的人全部都淹死了。

然而,元帅既没有登上救生艇,也没有登上救生筏。他静静站在甲板上,等待船沉的那一刻。

一等水手威尔弗雷特·魏森将船只遇难的情况写成了手记:“八点钟,我与同事换了班,正准备回船舱睡觉,这时突然听见了爆炸的响声。我立刻跑向下甲板。船舱里的灯光全灭了,下甲板里响起猛烈的风声,好像要把所有的东西都吹走一般。水手们的帽子都被吹跑了。我和其他人一起,好不容易找到了前往上甲板的楼梯。这时元帅带着四五位士官从舰长室里走了出来。舰长大声喊道:‘快给元帅让路!’

可是风声太大了,我们都听不清楚。不过我们还是退到道路两边,给元帅让了一条路。元帅一言不发地往上甲板走去。

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了。”

一等水手查尔斯·拉加逊的供述如下:“我是逃生前最后一个见到元帅的人。报上说元帅是坐在救生艇上淹死的,其实不是。元帅和巡洋舰一起沉下去了,他根本没离开巡洋舰。舰长为元帅准备好了救生艇,我还看到船舷边上站着许多士兵,舰长还扯着嗓子喊元帅上船,可是风浪声太大了,元帅完全没听见舰长的声音,头也没回一下。船底又爆炸了一次,整艘船都在摇晃,元帅静静地爬上楼梯,往后部甲板的舰长室走去。当时我完全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只知道船头被水雷打中了。浪这么大,进攻的很可能是潜水艇吧。”

另一位幸存者自称在最后时刻看见元帅站在甲板上跟士官们说话:“他好像完全不知道船就要沉了,一脸平静。我们的救生艇一离开船,船就沉了,所以元帅应该也和船一起沉了吧。”

救援队还是没能找到元帅的尸体。

两三天后,元帅最亲密的朋友兼部下费吉拉尔德上校的尸体漂到了海岸上。

这样看来,这就是一起单纯的海难,没有多神秘。

然而,战争期间人们都比较神经质,而且基钦纳元帅是英国人的英雄,居然惨死海上,人们自然不服气。

元帅一死,各种不可思议的猜测声随之而来。

战争最容易助长毫无根据的谣言。大战之初,让数万俄军通过英国巴登堡的路易斯亲王被判为“卖国贼”,在伦敦塔被枪决。英国政界的心脏唐宁街上,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保护着德国的间谍集团。

沉船事件发生之后,那些喜欢造谣者立刻宣布元帅不是遇难,而是一场阴谋的牺牲品,是深入英国的德国间谍害死了元帅。

各种版本的流言飞语数不胜数。就连乔治·阿瑟公爵这样有头有脸的人物,都相信元帅是被政治阴谋害死的。在他的着作《基钦纳传》中也有所提及。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这么说很有可能是为了替海军当局的失误推脱罪责。

对元帅之死,人们主要有两种猜测。

一种猜测认为基钦纳并没有死,而是独自逃了。就像日本人也传说源义经逃到蒙古成了成吉思汗;西南战争后西乡隆盛也没死,而是逃到俄罗斯,在大津事件时跟着俄国军舰回了日本。

一般大人物突然去世的时候,都会产生这种流言。

基钦纳元帅一死,立刻就成了“传说中”的人物。相信这种说法的人,都认为汉普夏号不是被水雷击沉的,而是被德军潜艇给打沉的。潜水艇的司令官一定早就知道了元帅的行踪,他们俘虏了元帅,把他带回德国关了起来。只要战争结束,元帅就会被释放。当时相信这种说法的人还挺多的。但大战结束后,基钦纳元帅并未出现在德国。

当时的天气情况能推翻这种说法,因为那种气候并不适合潜艇的活动,而且船体爆炸的过程也符合水雷的特性,船上并没有被潜水艇袭击的痕迹。况且德军为什么要绑架英国的陆军大臣呢?这根本没有道理。

第二种猜测则比较可靠,大多数人都相信这种说法。那就是基钦纳元帅成了政府内复杂情势抑或是一场阴谋的牺牲品。英国政府的一部分官员为了疏远元帅,将其派去俄国访问,还将其行踪透露给德军,受到民众的广泛谴责。况且英国领海内竟然会有水雷,这本身就是件极为荒唐的事。人们纷纷谴责政府的扫海力度不够。

基钦纳元帅的行事风格有些过激,引起了军部内部的一片反对。大战之初,元帅希望以一己之力掌控全局,然而却造成了英军的一系列失败,比如弹药缺乏、加里波利的误算、美索不达米亚的失策等,都是元帅的责任。英国最高领导机关中有不少人将元帅视为眼中钉。所以将元帅的行踪透露给德军,借德军之手除掉元帅,也不是不可能的。

德军很可能知晓元帅的行程。而且,消息很可能是从彼得格勒泄露出去的。帝国时代的沙皇宫廷里,有许多与德国关系密切的人。那位怪僧拉斯普金据说也是拿德国俸禄的。

汉普夏号沉没与元帅遇难的消息,最先经过德国人之手,传到了丹麦的哥本哈根,比英国人知道得还早。这也佐证了人们的猜测。

有人还谴责杰里科提督选择了那条布满水雷的航线。提督也发表声明为自己辩白。

德军的相关记录中也写到了这件事。冯·希尔提督这样写道:“我军水雷铺设部队在奥克内群岛周围设下埋伏,成功将一万一千吨的英国装甲巡洋舰汉普夏号击沉,溺死英国陆军大臣基钦纳。指挥水雷铺设部队的是柯尔特·拜诚大尉。他利用暴风雨完成了这项危险的工作。”

基钦纳元帅究竟是生是死?无论如何,他都是被同伴出卖了的悲情人物。现在事件的真相还不得而知。在国家政治的背后,总有各种奇闻逸事发生。

同类推荐
  • 情难独钟

    情难独钟

    那是一段情感的起点,是在那个阴冷的冬天。那天,危思和一帮刚进厂的新工铺设电缆时,有个素不相识的姑娘递给他一双帆布手套。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吉原哀歌

    吉原哀歌

    俗世的一切,无论灰败还是生机,落入樋口一叶眼中皆成风景。头顶“古日本最后的女性”“明治紫式部”“清少纳言再世”等光环的日本近代文坛昙花一现的天才作家樋口一叶短篇精选集,收录余华盛赞的《青梅竹马》。情窦初开的名妓之妹美登利和和尚之子信如之间萌发了微妙的爱恋,故事在双方心照不宣时戛然而止,但残酷的命运已昭然若揭。
  • 双皇

    双皇

    被埋没的民国历史学家顾鸿年经过艰苦卓绝而又默默无闻的考证,发现秦始皇是假的,只是个替身,而这个替身又被荆轲入宫刺死,另一个与荆轲名字谐音的刺客也混入了宫廷,真正的秦王早已离开皇位游走民间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宫廷暗遣的凶残斥候正对他一路追杀……他到底是公子子矝还是秦王?他到底是要与暗杀自己的仇人化敌为友,从他们身上找回昔日的友情,还是要叛逃宫廷的爱情?当六国破灭、天下一统之后,一个征服者又该如何找回人性?
  • 双飞燕

    双飞燕

    曼谷的东方大饭店,这两天,云集了贼道上的各路高手。他们周密筹划,准备在这里即将举行的国家级文物展览会上大显身手,不料,这个展览会是警方引蛇出洞的圈套。
  • 黄河作证

    黄河作证

    农民杨发才因土地承包合同与村委会发生纠纷,被村霸赵玉虎和公安局长之子非法拘禁,毒打致死。他的女儿杨风霞为了替父申冤,百折不挠,逐级上告,把官司一直打到中南海。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亲笔批示,省委书记拍案而起,二十多个大小贪官和腐败分子在这场政治地震中纷纷落马。
热门推荐
  • 无上归道尊

    无上归道尊

    远古的声音自界外而来,万界迎来了大破灭,有无上大能以笔绘诸天万界,大能陨落,而笔不知所踪。一位少年自地星而来,用系统谱写他的传说。
  • 心罪名返生

    心罪名返生

    POSA的心理罪,痛苦与欲望并存,友情与爱情交织。
  • 王朝更替(下)

    王朝更替(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
  • 雪球专刊·国庆特刊02·财是理出来的!

    雪球专刊·国庆特刊02·财是理出来的!

    有朋友最近遭遇借记卡盗刷,卡中现金均被广东的一台POS洗劫而空。目前,他正在和银行交涉这一问题,具体处理结果还不详。这里我们就此衍生讨论另一个问题:作为普通人,如何简单的预防借记卡被盗刷的悲剧。
  • 西游妖君

    西游妖君

    那些不拜仙佛,不敬神魔,生来自由的生灵,被称之为妖!
  • EXO改变因为你

    EXO改变因为你

    里外不一的生活早已让她感到疲倦。在新的环境,她试着跟随心而不是理智去做一次次选择。而这选择,也在渐渐改变着她的生活。意识到时,已经走完了,回不了头了,她也深深陷入了……没有主张只能在父母的安排下生活,他们却没有能力与决心去反抗、去颠覆这一切。直到她的出现,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心态正被她渐渐改变着。清楚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时刻,他们下定决心,走自己的人生……
  • 神女峰

    神女峰

    苏童是中国的短篇小说毫无疑问的王者。他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一个能在语言中创造世界的作家。他用一种温和的叛逆、典雅的想象和语词的感性之美,为自己建构了一个丰盈、浩大的文学王国,并由此标示出当代中国在文学虚构和精神想象上业已抵达的高度。《神女峰》收录其创作史中的重要短篇,呈现出苏童的文学魅力。
  • 漂亮朋友

    漂亮朋友

    小说描写了有着漂亮外表的杜洛华是一个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无耻之徒,他善于抓住机会,利用女人发迹,在短时间内便飞黄腾达,获得巨额财产和令人目不暇接的社会地位。
  • 爱被藏在记忆深处

    爱被藏在记忆深处

    又名《花开半夏:99次说爱你》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你偷偷的记住了她的笑容,十年如一日,而她却从来不知?罗弋:我的公主,只要你愿意,我愿为你付出所有;你的幸福,便是我的幸福。安言:我的幸福便是,我喜欢你,正好你也喜欢我。安言暗恋了罗弋十二年,却不知那人等了她十二年。
  • 咽气以前

    咽气以前

    咽气以前,我要杀了那个男人!咽气以前,我要征服这个世界!咽气以前,我要超脱六道轮回!......这一次够热血,够霸气了吧!新书期间,求收藏推荐会员点击,谢谢!PS:作为前一本书《瞒天成神》的续集,大家有何不懂的,可以去瞅瞅,字数并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