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19700000013

第13章 雄才大略——汉武帝刘彻(1)

在中国古代史史册上,有两页最令人振奋和难忘的篇章。一页是汉武帝的手稿,它的标题叫“强汉”;另一页是唐太宗的笔迹,文章的内容是“盛唐”。

“强汉”和“盛唐”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汉、唐初期的文治武功是取得“强”“盛”勋业的基础,汉初的“文景之治”和唐初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大治世。二是两位明君独具慧眼,渴求人才,知人善任,在各自的时代造成了罕见的将相荟萃、群贤毕至的历史星空。不论是汉武帝的名将卫青、霍去病和名臣苏武、张骞,还是唐太宗的名相魏徵、房玄龄和杜如晦,都以他们的丰功伟绩而名垂竹帛。

汉武帝在位期间,凭借抗击匈奴、“凿空西域”和开拓南疆的三大“武功”,使西汉这条东方巨龙在他的驾驭下一飞冲天,扬威四方,炎黄子孙得以扬眉吐气,安居乐业。汉武帝的“武功”,还应归功于他的几员干将,如果没有他们,那么他南征北战的三大“武功”都可能无功而返。

秦、汉以来,剽悍的奴隶制游牧民族匈奴不断地骚扰北方边境,一直是中原朝廷的心腹之患。西汉建国以后,面对他们的不断入侵,汉高祖及其子和孙文、景二帝虽想抵抗,却又都力不从心,只能用和亲政策以求得与之平安相处。这是一种委曲求全的无奈举措,即使是每年给匈奴很多馈赠,也无法防止不胜其烦的侵袭。唐诗人戎昱在《咏史诗》中叹道: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到了汉武帝时代,西汉的国力已强盛到足以发动抗匈战争。而汉武帝个人所独具的那种非常人所及的胆识和魄力,使他敢于向匈奴宣战并具有必胜的信心。在这一场关系国运帝位的重大战争中,汉武帝大胆地起用了两个年轻人,一是他的宠姬卫子夫之弟、家奴出身而善骑射、有勇力的卫青,另一个是年仅十八岁、卫青的外甥霍去病。

抗匈战争自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的马邑之谋肇始,延续了十四年之久。十四年中,汉匈之间先后发生了十余次较大的战争,其中著名的战事有河西之役、河南之役和漠北之役。车骑将军卫青和嫖姚校尉霍去病多次率兵出击匈奴,屡建奇功,威震大漠。他们二人在河西和河南之役中大获全胜之后,又各自率兵分道合攻匈奴,横越大漠,直捣匈奴单于王庭。汉军大破匈奴兵,并穷追不舍至狼居胥山(蒙古国内肯特山),从此元气大伤的匈奴远遁塞外,造成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遂使汉与匈奴之间十七年无战事。卫青和霍去病的英名和传奇故事也因而长留于塞外边陲,以至在清乾隆时代人王宽的《凉州怀古》诗中,还有“为问开疆是何代?土人犹说汉嫖姚”之句。“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陇西行》一诗,以简练的诗句描述和概括了这一场大振汉威的战争:

烽火照临洮,榆塞马萧萧。

先锋秦子弟,大将霍嫖姚。

开壁左贤败,夹战楼兰溃。

献捷上明光,扬鞭歌入塞。

盛世时代,充满着建功立业的机会,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边陲,又总是以一种奇特的魅力吸引着热血青年,他们或以锦带吴钩的飒爽英姿投身军旅,或随跋山涉水的马帮驼铃出使西域。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李益以其亲身经历和体会,在一首《塞下曲》中抒发了汉唐时期众多有志之士的夙愿和理想: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如果说卫青、霍去病是抗击匈奴、在“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浴血奋战中建立殊勋的英雄,那么苏武、张骞则是奉命出使、以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报国精神名垂青史的功臣。他们在异域九死一生的遭遇和宁死不屈的事迹,与疆场征战的英雄共同演奏了一曲慷慨悲壮的时代最强音。

本是一个管理马厩的官员苏武,奉汉武帝之命,以中郎将出使匈奴。由于匈奴内讧,他受牵连而遭捕,在百般劝诱而不降的情况下,被囚于断水绝粮的地窟,后又远徙天寒地冻、杳无人烟的北海(贝加尔湖)牧羊。在极端艰苦的流放生涯中,苏武手持旄节,遥望故国,气节凛然,毫不动摇。即使在获悉老母病故、妻子改嫁、儿女下落不明和兄弟因受牵连而蒙冤自杀的情况下,仍未改变他对汉朝廷的忠诚。

直到匈汉和亲后,被困十九年的苏武才被获救返国,此时汉武帝已死,他也成为一个两鬓染霜的老人了。后人有感这一坚强不屈的爱国者的品格和精神,写下了不少诗词,唐诗人温庭筠的《苏武庙》诗云: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苏武是强盛时代的产物和民族精神的象征,虽然他没有给盛世时代作出什么物质贡献,但是却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真正对“凿空西域”作出有形贡献的功臣,是西汉著名外交活动家张骞。为了联合位于西域的大月氏国以“断匈右臂”,汉武帝决定派使者出使,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从陇西(甘肃)出发,在途中不幸为匈奴所俘。在匈十余年,他始终保藏着汉朝的旄节,不忘使命,并终于乘机出逃,继续西行,最后到达目的地。回国之后,张骞又奉汉武帝之命,率领浩浩荡荡的人马再度出使西域。两次西行,历尽艰险,开拓了一条使中西文化和经济交流达千年之久的丝绸之路,功莫大焉。

汉武帝的另一大“武功”,是对东南、西南边陲地区的开发。他和割据闽、浙一带的闽越国前后交锋三次,终于平息了藩王在这里的叛乱。为消除后患,汉武帝将闽越贵族与部分百姓内迁江、淮之间,使闽、浙一带形势趋于安定,经济得以较快发展。汉武帝相继派军对制造叛乱的南越和小国林立的西南夷发起进攻,平定南越,迫使滇王请降,又征服了东北地区的高勾丽等部,把这些地区先后归于汉朝的版图。

“武功”显示了西汉昌盛强大的国力,也表现了汉武帝雄才大略的气概。清诗人王昙以一曲《茂陵》诗咏赞了这位千古雄才的伟业:

祖龙而后事驱除,千古雄才断不如。

一统早收南越地,六经始重圣人书。

求言帝度容方朔,问道儒官用仲舒。

五十四年文治日,天山犁得幕庭墟。

当年轻的汉武帝刚登上帝位的时候,西汉王朝正处于文景盛世,表面是一派太平景象,而实际上却存在着三大隐患,除面临匈奴入侵和两越肇事、边境长期不得安宁外,诸侯王仍有一定的政治、社会势力,继续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而严重的土地兼并造成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逐渐发展。

汉武帝不是等闲之君,他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刘家英才,如《汉书·武帝纪赞》所言:“如武帝之雄材(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有何加焉。”登基伊始,汉武帝首先不拘一格,广揽人才,发布诏书要求各级官吏推举贤良方正、敢于直言极谏之士,并鼓励天下吏民直接进书皇帝。正是通过这一渠道和方式,汉武帝得到了一批他急需的治国精英,其中包括董仲舒、主父偃、徐乐、东方朔、朱买臣等后来成为西汉名臣的儒生。

王昙的诗句“求言帝度容方朔,问道儒官用仲舒”,东方朔和董仲舒就是两位通过进书皇帝而步入仕途的西汉名臣。文学家东方朔早年曾学书、学诗、学剑、学孙子兵法,听说汉武帝征集天下人才,就写了长长一篇夸大其词的自传和推荐书,据说用了三千片竹简,重得需要两个人抬,汉武帝足花了两个月时间才将其读完。后来他任太中大夫,因滑稽多智,成为一个玩世不恭的“滑稽之雄”,在汉武帝的身边只不过是一个“弄臣”。由于东方朔对现实的不满,使他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正义感,从而写下了一些直言切谏的书文,曾上书反对汉武帝大修上苑林,因此不被重用。

以研究《公羊春秋》而闻名的董仲舒,前后给汉武帝上书贤良对策三篇,阐述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谴论”的哲学思想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称为“天人三策”。“天人三策”

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融进了法家、阴阳家等其他学派的学说,除独尊儒家、统一思想外,同时神化皇权,提倡仁政,强调法制,是一种刚柔相济的治国方针,正适应了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和巩固封建统一国家的需要,为汉武帝所赏识和接受,成为此后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汉武帝根据董仲舒提出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树立儒家在政治和思想学术上居主导地位的措施,并开创了以儒仕进的先河。

在家乡齐遭排挤后西游抵达长安的主父偃,开始想通过大将军卫青的关系晋谒汉武帝,结果未遂。于是他就直接向汉武帝上书,当天即与徐乐、严安等人一起被召见。汉武帝十分赞赏他们三人的建议,甚至发出了“何以相见恨晚”的感叹,并均拜为郎中。主父偃在后来又单独向汉武帝上疏多次,其中的“推恩令”,建议将过去诸侯国由嫡系长子袭封的传统,改为恩泽推分子弟即让所有子弟均可得到封地的新制,以巧妙地削弱诸侯王的封地。汉武帝在推行“推恩令”和其他法令的同时,又以武力果断地镇压淮安王的叛乱,从而基本解决了自汉初以来一直困扰中央集权的诸侯王问题。

在即位后不久就开始着手进行的政治制度和财政经济改革,是汉武帝一系列改革中的重头戏。为改变汉初以来外朝丞相权力过大的状况,他在朝廷中实行了“中朝制”,“中朝”亦称“内朝”,是皇帝亲自控制的决策机构。元狩四年(公元前120年)起,汉武帝重用“喜为商贾,不好仕宦”的洛阳人桑弘羊以及东郭咸阳、孔仅等大商人,大张旗鼓地进行财政和经济改革,制定和推行了许多重要措施,其中如:实施整顿币制以控制全国货币、盐铁专卖以增加国家收入、均输平准以保持物价稳定、边郡屯田以保卫边疆安全。

农业是汉武帝十分关切的又一课题,特别是自他执政之初黄河就开始决口,泛滥成灾的时间长达二十多年而未予认真治理。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亲巡黄河决口处,并命随从官员自将军以下,一律背负土木,参加堵塞工程。在堵塞黄河瓠子决口时,他曾写下一篇《瓠子歌》,表述自己对治水的迫切心情,感叹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无可奈何。汉武帝身体力行,使这次大规模整治取得很大成效,黄河在此后八十年中再未出现过大灾。晚年的汉武帝,更号召全国官吏和民众将注意力集中到农业生产上来。他任命农学家赵过主管农业,赵过推行的代田法及推广的新农具,使汉代农业生产出现了一次重大革命。

除了网罗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优秀人才外,爱好和重视文学的汉武帝还提倡辞赋,并给文人以官职。他自己曾写过两篇有名的“楚声”的诗,一为《瓠子歌》,另一是《秋风辞》。《秋风辞》是一篇艺术上颇有特色的作品,留下了一些为人们所欣赏的佳句: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辞赋家司马相如在汉景帝时不受重视,闲居梁国期间写了《子虚赋》。不久此赋为汉武帝所得,他在读后不禁拍案叫绝,以为是古人所作,叹息道:“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在一旁的狗监杨得意是司马相如同乡,遂将他推荐给汉武帝。司马相如受汉武帝召见后,又写了一篇《上林赋》,在朝廷获得了一个官职。

独尊儒学、排斥百家的政策,一方面顺乎了政治的需要和时势的潮流,另一方面却又宣告了战国以来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使文学艺术和学术思想走进了死胡同。因此虽然汉武帝好文和惜才,但是在他执政的时代却很难产生富有生命力的石破天惊之作,不过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司马迁。冤案和“宫刑”把司马迁逼上梁山,使本来可能是一个“歌德派”史学家的他,在狱中进行了一番脱胎换骨的反思和检讨,终于成为一个不落流俗、爱憎分明、胆识过人、敢于直言的伟大史学家和文学家。

司马迁是盛世时代的灿烂结晶和光辉代表,尽管他的身心健康受到汉武帝的摧残,但是他的伟大成就仍然基于这个时代,植于这片土壤。时代的需要和条件催化和孕育了《史记》这部历史巨著,而这样一个经过长期休养生息的大一统强盛时代,毕竟又是汉武帝所继承和创造的。

“强汉”在历史上的出现,诚然是汉武帝从乃祖、父文帝、景帝手中接过的一个盛世并再接再厉努力经营的结果,然而还应该感谢他的曾祖父刘邦,那位有先见之明的西汉开国皇帝,他在临终之前留下的关于人事安排的重要遗嘱,为刘汉王朝的巩固、安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汉高祖弥留之际,吕后以“安国家为急”,问他身后的安排。汉高祖嘱咐,曹参可继萧何之后任相国,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正是高祖这一番具有先见之明的人事安排,使得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汉初功臣在汉高祖之后继续得以重用,不仅继承了他“无为而治”

并行之有效的治国方针,而且在关键时刻将擅权并企图篡政的诸吕一网打尽,从而维持和延续了刘家天下的统治。可见在一个封建王朝中,先王的遗嘱一言九鼎,特别如汉高祖那样威望甚高的开国皇帝,对其身后的人事安排是何等重要。

孝文帝刘恒在汉高祖八个儿子中排行第四,被分封于代地,为代王,他是由薄姬所生。在汉高祖诸姬中,薄姬的命运最为坎坷。她是无父的私生女,送入魏豹宫中后,又成为俘虏被纳入刘邦后宫,虽育有一子,但却独守空房寂寞一生。不幸的命运造成薄姬谨慎善良的性格,而其子刘恒的为人也是仁孝忠厚。鉴于吕后留下的深刻教训,母子俩的这种性格,使刘恒成为诛杀诸吕的功臣们一致看好的接班人,何况他又是尚在世上的高祖长子,于是名正言顺地被拥立为新皇帝。

同类推荐
  • 新汉之江山美人

    新汉之江山美人

    “翼德,可愿饮此烈酒,一醉方休?”“奉先,可愿娶貂蝉,与其长相厮守?”“奉孝,可愿......”“士元,可愿......”“孟德,可愿征战异族,为我新汉开疆扩土?”江山,是靠人打出来的,我视之为英雄。美人,唯有配之于英雄,可称之为美人。
  • 月临东汉

    月临东汉

    特战队卧底林月在被子弹穿透的瞬间意外穿越到了乱世三国,他暴揍张飞,武圣吕布,关羽。智比孔明,郭嘉。运筹帷幄之中,制胜千里之外。名将,谋士,美人,江山……林月靠着他穿越的先知先觉,一步步的实现自己野心。这是一个混乱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林月将在这乱世中赢得威名,建立伟业。精彩就要开始……
  • 胭脂天骄

    胭脂天骄

    一醉醒来,物是人非。乱世既然躲不不过,那就与命运抗争一把吧。这是个出身决定一切的世界,士族门阀即将迎来他们最后的辉煌,这也是个天骄尽出的时代,杨广,李世民,希拉克略,戒日王,默罕穆德,天骄们闪耀亚欧大陆,我来了,不与天骄们斗一斗,岂不是白穿越一场?纵然女儿身又如何。士族门阀再强又如何,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 道上红尘

    道上红尘

    并不是,所有的世界,都欢迎与眷顾着外来者。当李凭喜欢上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却对他露出狰狞的一面。重生已并不重要,李凭只想好好活着......
  • 风云三国之召唤猛将

    风云三国之召唤猛将

    关公战秦琼,我看行,在这里有盖世猛将,有惊世统帅,有绝世谋士,有倾国美人,我们的主角拥有超级召唤系统,可以召唤历史人物、野史人物、小说人物、神话人物、影视人物、动漫人物、游戏人物前来为之效力,不管你是魏武曹操、昭烈刘备、东吴大帝孙权还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将在这个乱世之中出现,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热门推荐
  • 灵剑情缘

    灵剑情缘

    人生是一场负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岔路口做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通往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我叫幽若,是一把通灵宝剑,有这样一个娘娘腔的名字却是因为曾经有一个叫做幽若的女人为这把剑做了献祭,只是不知为何她的灵魂却没留在剑中,之后这把剑又被人重铸改造,又有了新的灵魂进来,当我以为自己将被取替消失时,这个人类的灵魂也选择了不与我争抢,默默的离开了。我实在不理解人类的想法,是什么样的理由让她们愿意牺牲,献祭,消失?起码作为剑灵的自己都不愿意消失。
  • 真情岁月之一生温暖

    真情岁月之一生温暖

    母亲,是我心里永远的那座山,坚强而伟大,是我最强的后盾,是我最暧的归宿;母亲,永远是我心目中的一棵绿树,碧绿着我许多人生的景象,回味无穷,让我享受到了永恒的亲凉和无限的感叹。母亲,你就是我一生的温暖!
  • 大话傻呆故事

    大话傻呆故事

    人生不能没有欢笑,笑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不论什么肤色,什么民族,什么国家,使用哪一种语言,笑都是表示善意,表示友好,表示合谐的通用表情。
  •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作品以抗战时期的北平沦陷区为背景,描写了北京城内“小羊圈”胡同里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的十几户人家、一百多人的心理和遭遇,再现了在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下,北平人民由惶惑苦闷、忍辱偷生到逐渐觉醒、反抗的过程,歌颂了他们可贵的民族气节以及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抗战决心。小说展现了日本侵略时期人们的反抗与觉醒,故事情节描写细腻,刻画了在残酷压迫下的北平人们抗战决心,弘扬正能量。
  • EXO:鹿晗

    EXO:鹿晗

    她在上大学遇见了他,“把项链还给我。”“不给,那是我捡到的,为什么要给你。”“那也是我的。”
  • 赵风烈

    赵风烈

    如果赵括不在长平之战,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吗?如果战神白起没有死,战国历史会是什么走向?如果李牧更早的出现在邯郸而不是雁门,秦国有能敌之将吗?如果……历史没有如果,赵风烈烈,刚正不阿,多慷慨悲歌之士,一切尽在书中,《赵风烈》带你走进一个不同的战国年代,在那个大争之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读者群:608808386,欢迎莅临指导,谢谢。)
  • 王爷绝宠:野蛮小娇妻

    王爷绝宠:野蛮小娇妻

    穿越而来的云若郗,迷迷糊糊的躺在一张大床,睁眼一看,古代式的房间,不知自己竟穿越到了帝乾大地云大将军府,更没想到遇到了一个好友,也更没想到这个好友成了自己的相公。。夜千寒!放开我,我一不好看,二胸不大,三腿不长,你为什么要和我纠缠!“我夜千寒什么都可以不要,但我只要你”【作者大大是个新手,请多包涵,此书内容,纯属作者虚构】
  • 冰尊归来当奶爸

    冰尊归来当奶爸

    蓝叶(男1)、蓝风(男2),本是一户普通人家,他们兄弟二场了,一个集团家的双胞胎姐妹,夜若溪(女1)、夜若兰(女2)。却因一场意外,穿越到了修仙界。一系列的故事。(本人是第1次写作。若写得不好,请大家多多见谅。还有因为临近开学,所以每周日给大家更新一次。若平常有时间也会给大家更新的,请大家多多指教,如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大家可以提出来,谢谢大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腹黑校草:女王大人,我要撩你

    腹黑校草:女王大人,我要撩你

    “诺,我喜欢你。”夏雨诺看着旁边的某只,“你脑子进水了吧!”“诺,我可是你未婚夫,你怎么能这么说我呢!”“……”某女石化,这是谁。“……我要退货,行么!”某只挑了挑眉“退货?这可不行……”“为什么!”诺气愤。“你都用过了还怎么退?”“……我什么时候用过了?”某女挑了挑眉。“诺~身子也看过了,床单也滚过了,你可不能始乱终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