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87500000003

第3章

21.“粗粮馆”另类创富

在一家企业食堂做炊事员的陈先生,由于企业的破产,使他失去了工作。为了生计,同年8月他背井离乡去省城闯荡,但究竟自己该干什么呢?他最先想到了利用自己会做饭菜的特长,在省城开家餐馆。

来省城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发现一处新开发的高档住宅区附近餐馆不多,自然竞争对手肯定就会很少。而他又认为能在这里买得起房的都是“有钱人”,而且这一带刚开始开发,相对也就会有很大的消费潜力。于是,他便着手很快在此处盘下了一个门店。一个月后,他的“老陈美味食馆”便正式挂牌营业了。

因为在这里餐馆很少,附近的居民又大多是“有钱人”,开业后,店里总是天天顾客爆满,一个季度下来,他一算账,自己竟然纯收入万把元,想着自己以后可以大把赚钱,他每天心里都美滋滋的。

可是他的这种如意美梦没做多久,就被打破了。2005年10月,此处的开发已接近尾声,整个楼盘的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周围便出现了不少上了档次的酒楼,现在身处此地,他的餐馆真是“鸡”立“鹤”群,他的生意开始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那段时间,陈先生很是苦恼,他在苦苦思考着出路,人也憔悴了不少。

一天晚上,因为生意不好,陈先生早早地打了烊,一个人因为心情郁闷去街上走动,走着走着,一首《农民对城里人的抱怨》的歌飘到了他的耳朵里,寥寥几句,却很有意思:“俺们刚吃上大米白面你们又吃粗粮了,俺们刚除完草你们又种草了……”。

一瞬间,突然一个新的大胆念头在他的脑海中盘旋。对,就开个“粗粮馆”,让城里人有一个换口味的地方,一定有市场。

很快他便将店面重新进行装修,不久,一个具有非常鲜明农家特色的农家院落就“落”成了。万事俱备,陈先生便将餐馆更名为“新口味粗粮食馆”后,又重新营业了。

为了打开局面,在刚开业的几天内,陈先生让厨师每天晚上用玉米片、黑米、红豆、花生米等熬上一锅清清爽爽的八宝粥,让服务员守在紧挨着的几家酒楼门前,等客人从里面消费出来后,便热情地把八宝粥奉上,让他们免费品尝。这些人尝了那八宝粥后,都赞叹不已,于是,在他们的真诚感召下,很多人就又很愿意进陈先生的粗粮食馆去看看。陈先生趁机塞给人家一张宣传单张,介绍起店里的特色菜来,很多人都觉得这东西新鲜,说要带家人们来尝尝鲜。

他的这一招非常奏效,很快“新口味粗粮食馆”就被附近居民所接受,一下子便又开始热闹非凡起来,为了更加吸引顾客,紧接着他又推出了自己的粗粮三大系列,其中一个是粗粮系列,有“玉米面饼子”、“茭子面壳壳”、“小米粥”等,另一个是山野菜系列,什么“苦菜”、“芥芥菜”、“山蘑菇”等,还有一个就是风味小吃,什么“酸菜饺饺”、“葱油大饼”、“莜面鱼鱼”等。

果然,通过这么一“改”,以“粗粮食馆”的独具特色,陈先生的“新”餐馆很快在这一带站稳了脚跟,并且牌子迅速打响。甚至到了晚上,在自家的停车场每天都把小车停的满满的。

就这样,陈先生的“新口味粗粮食馆”生意越做越大,到现在,他在省城已经开了多家分店,“粗粮食馆”让他找到了赚钱的新财路。

22.汤品速递

小蔡的汤品速递店其实并非首创,而是师从一位香港女孩。据说这位汤品速递的始祖以前也是一个办公室白领,在每日的忙碌中为喝不到自己心爱的煲汤而苦闷不已。终有一日,她灵光一闪,何不开家汤品速递店,为像我一样的写字楼白领们提供一份家常的体贴呢?于是,女孩辞职,开了家汤品速递店,生意果然好得电话都快打爆了。

小蔡的“汤。come”开业半年,汤品店的会员已经超过800多名。小蔡对汤品店的未来相当看好,“一般吃过我们汤品的顾客都会要求入会,还会不断拉帮结派地请朋友一起来品尝。”

小蔡认为,汤品速递首先是确定几种经典汤品。撒手锏是“外送”和“会员制”,“顾客只需要一个电话,就会送汤上门,这样的服务是外面酒店不可比拟的。”开店最好选址在高档写字楼或是高级公寓旁边。

23.卖红苕尖卖成百万富翁

2004年前后,重庆的方先生投资4万多元,租了30多亩地,把经验丰富的父亲从成都请来管技术,他则四处寻觅改良红苕藤,开始了发家之路。

方先生种植的红苕,根本不长红苕,却可以一茬又一茬地长嫩芽,采摘4个月。

吆喝买卖上,方先生掘得的第一桶金是2005年,在主城区杨家坪农贸市场。他用卡车装了300多公斤红苕藤,特价销售,买10斤送5斤,1元1斤,当时最常见的空心菜1公斤也要2元多,可红苕藤“买10斤送5斤”,300多公斤红苕藤两小时便卖完,尽管卖了不到500元,但热闹抢手的场面让方先生信心大增。第二天,方先生再次来到杨家坪市场,仍用原价1元1斤销售,300多公斤红苕藤又被采购商一抢而空。

方先生靠着头两天的两炮开门红,把客户和价位都稳稳抓住。稳定了供货渠道,于是继续扩大生产规模,2006年年底,种植红苕藤700多亩,销售收入上百万元。农户听说方先生赚钱了,主动前来打工,摘1公斤红苕尖0.7元,一个月赚一千多元。

然而好景不长,2007年,刚进入采收期,市面上突然多出了七八家批发红苕藤的。原来,是有些中间商借此来压价。问题在于,红苕藤的种植难度不大,市场上很快有了同样的菜。可种菜的是附近散户,自己种自己卖,价钱要得低,也影响了方先生的菜价。

怎么办?方先生的办法都用在了一个“鲜”字。摘菜不要用手,而是用刀,以前的菜是手工掐断之后,就直接打包装车,方的父亲告诉他,这样摘,菜的创口大,沾水容易烂,用刀割后,创口面积小,红苕尖更易保鲜。另外,为了客人买回家时保持鲜美,蔬菜必须在早上4点抵达终端市场,别人还在睡大觉时,他已在市场上汗流浃背了。

不过,问题接踵而至,这些小“道门”也被其他商贩偷师了。方先生又动了脑筋,他为红苕尖注册了无公害商标,同时投入新包装,一时又在方圆内外独领风骚,令人望其项背。

当年的销售收入达200多万元。赚得百万家财,方先生总结为三点:一是菜卖得新鲜,二是不断出新点子,三是无公害蔬菜品牌。

如今,每天有三四百个农户给方先生打工,每月能赚上千元,可当初方先生刚来这儿种红苕时,周边农户们并不看好。

24.空运樱桃到西藏

王先生高中毕业后,经人介绍,到拉萨某企业打工,一干就是两年。一年春天,王先生到拉萨市场闲逛,发现樱桃每公斤卖到10元,且樱桃个大,味淡。王先生暗想,俺家乡的樱桃品质好,每公斤只售2元,若能运到西藏岂不能赚一大笔钱。但樱桃不宜贮藏、搬运,淅川到拉萨相隔万里,弄不好会血本无归,经过考察,王先生决定空运。

于是,王先生打电话,让在家乡务农的哥哥购买鲜樱桃1000公斤,分装到30多个竹筐里,用专车送到郑州,搭乘郑州至西藏的航班。樱桃运到后,被客户抢购一空,王先生美美赚了一把,尝到甜头的王先生又积极组织货源,连续空运了三次樱桃,净收入近2万元。

25.巧用“时间差”四年纯赚百余万

湖南省农民伍先生,2000年开始做水果批发生意。当年国庆节前夕,市场上早熟苹果、早熟梨以及热带水果应有尽有,唯独没有新疆库尔勒香梨。于是,他花5天时间,亲自赶到产区,运回3000箱香梨,在国庆节前8天上市,每箱纯赚11元。“时间差”给他带来3万多元利润。

水果采摘有很强的季节性,但市场供应要保持均衡性,一年四季都有苹果、梨、橘供应。伍先生十分讲究进货时间。大批量进货如果与其他水果商同时涌到产区,采购价格要高许多。如果采购时间过早,冷库贮存时间会延长,冷贮费支出增加,利润也会减少;采购时间过晚,往往收不到质量上乘的果品。因此,每年秋季苹果、梨等水果采购期,他往往比其他水果商晚到产区四五天,错开集中采购高峰。果农出售第一批果品后,往往害怕家里存货卖不掉,同质量水果会降价抛售。伍先生巧用采购“时间差”,每年节省采购成本10多万元,冷贮费用也能节省上万元。

从2000年到2003年的4年时间里,伍先生批发水果纯赚百余万元。

26.萝卜干卖出甲鱼价

萝卜干是萧山特产,非常便宜,只需几毛钱一斤,可“老胡子”、“紫香”萝卜干却出了奇迹,一公斤萝卜干卖到了158元,远远超过了同期甲鱼的价格。

创造这个神话的,就是杭州紫香食品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单先生。

当年,32岁的单先生曾在上海做“包工头”。建筑工地边上的一家生意红火的炒货加工厂引起了他的注意:香喷喷的葵花子、西瓜子、小核桃引来上海人排队购买。单先生受到了启发:家乡的农村不是都出这些农产品吗?何不回家弄个炒货厂?就这样,单先生在家乡开起了炒货厂。

几年下来,他的炒葵花子、西瓜子、小核桃不仅在当地占领了市场,还香飘上海滩,成为上海市民青睐的休闲食品。

不满足于现状的单先生又动起了脑筋:自己炒货已有那么大的市场网络,应该充分利用起来,把农民种的萝卜、蔬菜加工成优质产品,通过自己的销售网络推广到大城市去,这样既可以解决农产品的出路,又可以扩大农产品的市场、提高产品的档次,还可以让农民增收。

1998年,单先生再次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成立了杭州紫香食品公司,产品由原来的炒货扩大到了蔬菜系列。几十个品种同时投放市场后,产生了良好的连锁效益,当年产值就超过2000余万。农产品能卖个好价钱,当地的农民笑了。

单先生又在农产品的深加工上做起了文章。他改革了产品的制作工艺,强化了包装手段。那种卖出甲鱼价的萝卜干,就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配制,不仅味道甘醇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回味清香无穷。同时,产品还进行了精美的包装,使这一食品不仅能自己吃,还能当做精美礼品馈赠亲朋。

27.“熏”出来的财富

很多地方的人都喜欢吃熏肠,但熏制好的成品一般人难以鉴别好坏,很多市民对市场上出售的熏制品心存疑虑,于是有人为求心安,情愿麻烦点,自行加工。但“熏制”这道工序是一件头痛的事。做过卖肉生意的王先生听到居民的抱怨后心想:如果自己到城郊租一间民房,把肉按他们的需求熏制成腊货,适当收取加工费,不是一条新财路么?

于是,他取出几年来做小生意攒下的一点积蓄,到城郊向农民租一间房子做场地,买了几十个油桶改装成熏具,然后到商场买来种种腌制腊货的香料,备齐熏肉用的锯木渣、松柏枝、橘子皮等原料。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便买来几张红纸,托人写了海报贴到各住宅小区的大门口,不久陆陆续续有人找他熏腊肉香肠或牛肉干,经人们口口相传,生意十分火爆。

28.手工面包花日进斗金

石女士是东北人,起先在家乡做可口可乐等饮料生意,开面包花店是偶然的机遇。一次,她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个会做这种花的日本人,跟其在上海专心学了一个月。其实,面包花并不是用面包做的,而是采用透明色的进口面包泥。她认为这是一条赚钱的新鲜路子。

2002年10月,石女士带着16万元资金,在北京开店创业。可是,两年中,生意都不怎么看好,因为对这种新生事物,人们还未认同。直到2004年,生意才出现了峰回路转,她的店门被越来越多的顾客推开。对制作面包花,石女士坚信一条,“只要把花做好了,自然会有人买。”走进石女士的小店,好比走进一个园艺天地,有荷花、百合、梅花、樱花、郁金香等上百种花卉,最多的要属兰花。

用面包花做的这些花儿其实工艺并不难。除了技术手法,最离不开的是工具和模具,工具主要有尖滚棒和圆滚棒两种。模具方面,一般一种模具可做六种花。做面包花的步骤其实很简单,先把泥搓一下,然后放到塑料泥上,用纸盖上,再擀平,用模具压一下,使面包泥呈现出花朵的形状,最后把花蕊装上去,就成了一朵完整的花。石女士的手工面包花目前在北京独此一家,渐渐受到四方顾客的追捧。除去各项花销,每月能有4万元左右的纯利。

29.卖泥巴一年获利超10万

四川省农民赵先生发现城里人爱种花养草,但是卖花土的很少,于是加工袋装腐叶土销售,结果50公斤泥巴变成80元钱。第二次他装了500袋土,并将用营养土种的花草与一般土种的放在一起对比宣传,500袋土3小时被一抢而光,获利300多元。

村里人见泥巴赚钱,一哄而上,县城到处是卖花土的。他立即着手想办法提高花土的科技含量和档次,订了《中国花卉报》、《农家致富》等报刊,钻研花卉学、土壤学有关知识,研制出了用自然土加营养剂、生长剂、保鲜剂、防病虫剂组成的“四合一营养土”,产品十分好销,赵先生给用户留售用卡作保证,如若不能做到花鲜、叶茂、果硕,全额退款。结果每公斤仅0.2~0.3元的花土可卖1~2元。

为了保证自己产品的特色,赵先生开发出系列产品5个,并注册“憨哥花卉土”商标,在全国各地设点营销,加上转让技术,2002年获利10.8万元,前后共获利20多万元。

30.打工妹发“苍蝇财”

河北省的靳女士,在一家苍蝇养殖场打工,掌握了技术后,投资3000元引进了这个项目。苍蝇在无菌环境下培育繁殖出来,生产出的蛆芽烘干后可作为高级营养品和高级化妆品的添加剂,下脚料可以用来喂猪。

为了使苍蝇的养殖效益更上一个台阶,靳女士独创了一套无菌蝇蛆高效笼养技术,还从南京某大学引进了蛆壳几丁质提取技术,养殖效益翻了一倍。经过3年的发展,仅生产鲜蛆一项,年收入就在5万元以上。她先后在湖北、湖南等地创办了10多家苍蝇养殖联合体。还创办了“中国苍蝇网”这个全国第一家关于苍蝇的专业网站。

31.柴火“生”金

菜树作为高寒地区的特有树种之一,平日里默默无闻地生长在沟岔之中,经常被农民砍下树枝做饭取暖当柴烧。

当年,内蒙古的几位农民得知菜树木屑可用来培育香菇的信息后,便在乡里的帮助下,与河北省平泉县香菇种植基地建立了联系,并在基地人员的指导下将菜树树枝粉碎发酵,再配以少量白糖、石膏后,以1公斤木屑、4两麦麸的比例分袋装棚,调温调湿,精心伺候。十几天过去之后,素有“素中之荤”美誉并深受国外市场欢迎的优质香菇一茬接一茬“蹿”到菇农眼前,产品远销到日本、韩国等地,外汇收入达到数10万美元。

如今,村民王先生已成了当地的香菇“大王”。据他介绍,每袋原料平均产菇0.5公斤,其中一等菇、二等菇各占30%,而优质鲜菇的收购价格为每公斤30元,只要栽培得法,农民无疑可以大赚一笔。开始栽培香菇的当年,三七地村就发展香菇6万袋,现已增加到11万袋。而王先生一人就栽培香菇3万袋,仅此一项最低也可获纯收入6万元。

32.牛粪养蚯蚓走出致富路

江苏省青年沈先生身残志坚,他利用家乡秸秆多的优势养牛,然后用牛粪饲养3亩地蚯蚓,用蚯蚓喂养4亩稻田内的2万只牛蛙,当年获纯利4万元。

如今,沈先生又在牛粪上玩出新花样,他每天到河桥、龙山等山区乡镇收牛粪回家养蚯蚓,然后把蚯蚓一半自家喂牛蛙,一半出售给其他养殖户,形成“秸秆养牛——牛粪养殖蚯蚓——蚯蚓养牛蛙——蚯蚓土出售种花”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成功致富路。天津一养殖户与他签订了以每公斤7元价格长年收购蚯蚓的合同。

33.蒸馒头“蒸”出百万资产

赵女士下岗后,发现上班族回家时,许多人都顺便在路上买些馒头、大饼,由于生活节奏太快,自己动手做主食的人越来越少,可是,卖主食的商贩多是小作坊,不仅品种少,卫生质量也没保证。瞅准了这条路子,赵女士东挪西借凑了15万元钱,买来一套生产设备,花3000元钱租下4间旧砖房,聘请了几名下岗工友,办起了一个馒头加工厂。

一个女人办企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买面粉、蒸馒头、找销售点,赵女士每天不到4点钟起床,一直要干到晚上8点多,3顿饭都是在车间里吃,干一天下来,她累得腰酸腿疼,巴不得赶快躺下休息。赵女士说:“老一辈人把饮食业叫做‘勤行’,干了几年下来,我算是真正领会了这个叫法的含义。”

凭着口感好、分量足、价格低,赵女士的馒头销售摊点在当地大街小巷摆得越来越多,成了抢手货,开业头一年就实现利润4万多元。在蒸馒头、卖馒头的同时,赵女士还根据居民的需要不断增加品种,先后增加了拧花卷、夹心卷、糖三角、黑米馍等多种产品,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到目前,赵女士经营的力源馒头厂建筑面积已扩大到1200平方米,总资产超过100万元,吸纳了12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

34.种盆栽香草年赚8万元

河南省的陈先生从一家窑厂订购了1万只花盆,准备用来栽培珍稀观赏植物供应市场。

没想到窑厂拖到初夏才发货,使他的栽植计划落了空。后来,他从报刊上了解到,香草作为天然香料,已俏销国内外市场。人们用香草来香化居室、衣料、身体,也可以用它填充香囊、睡枕以及鞋垫,某些香草品种还具有逐蚊蝇驱虫蚊的神奇妙用,被称之为四季飘香无公害的“天然香水瓶”。书中还提到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这个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陈先生灵机一动,何不将这些花盆用来栽植香草供应市场,兴许能卖个好价钱。于是,他购进了熏衣草、香水草、柠檬罗勒等多种香草的种子,播在花盆里,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管理,一盆盆香草出落得亭亭玉立,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十分招人喜欢。他送到集市上出售,果然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购买,仅半个多月的时间,1万盆香草便销售一空,每盆卖到10~15元。最后一算账,净赚8万多元。

35.巧用“两废”一年创收1万多元

一年秋天,安徽省的李先生、陈先生看到一些人家把脱粒后的玉米芯丢在房前屋后,村前又有一座抛弃多年的旧砖窑,便灵机一动:何不利用这“两废”,栽培蘑菇生金呢。玉米芯是生产蘑菇的好原料,旧窑室当菇房,不仅可省去搭建菇房的成本,而且它冬暖夏凉,是栽培蘑菇的好地方。于是两青年到外地学习栽培技术,此后每年都在旧砖窑里栽培蘑菇,使玉米芯变成了宝。年创收1万多元,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36.麦秆吸管有钱可赚

麦收时节,老李却不急不忙,用镰刀慢慢地割。眼看着人家的麦子都进仓了,老李家的麦捆才上场。麦子上场后,老李不急着打碾,却用剪刀剪下麦穗儿。老李把那剪得齐刷刷的麦秆管儿包扎好,用自行车驮着往城里送,城里做冷饮的、做酸奶的每天都要很多的吸管,老李将麦秆管儿以很优惠的价格卖给冷饮店,没想到这麦管儿很受欢迎。老李剪了一个月,往城里送了30天,等打碾完麦穗儿一算,卖麦秆管儿的钱远远超过了麦子的收入。

37.小青菜一年赚10万

江苏省农民吴先生,带着当地小青菜能否北销这个问题,到北京、天津等地作了一番调研。在北京的主要菜市场,特色农产品占六成以上。从山东运去的蔬菜也多姓“特”,生长在盐城的普通小青菜在市场上很难见到。然而,在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上,半天就有6个批发商询问是否有南方小青菜批发。

在天津的蔬菜市场上,同样存在着小青菜难买的问题。吴先生敏锐地发觉,本地小青菜在京津可能有市场。去年仅新兴镇就有120余个瓦木工到京津两地从事建筑和装潢,吃惯了家乡小青菜的这些工人,为小青菜销售提供了潜在的市场。如按一人每天消费0.25公斤计,新兴镇的农民工就要消费30公斤。

据北京媒体公布的南方农民进京打工的数字推算,仅北京一地每天至少要消耗掉40~50万公斤小青菜。随着南方人在京津等地暂住人数的逐年增多,北方人许多饮食习惯也跟着起了变化,以小青菜为主的蔬菜水饺已有了很大的市场份额,香菇炒青菜也成了许多饭店的特色菜。

新兴镇靠近204国道和宁靖盐高速公路,公路运输12~14小时就可到达京津市场。

众多优势育“优市”。吴先生认定小青菜会走俏京津市场,便大胆地开始了经营小青菜活动。目前新兴镇小青菜种植面积有2000多亩,通过宣传发动,和农民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可扩展到4000亩,年产500万公斤。

38.田里废物半年赚7万

小刘是云南昆明市郊区一位农民,种了几十年地,每次收获完庄稼,他和大家一样把秸秆、玉米芯、稻草、麦秆等烧掉。

2002年5月的一天,小刘得知这些废料可制成淀粉,手工小规模生产只要用家里的刀、锅、筛、桶、布袋即可,不用花钱买设备。小刘认定这是个很好的致富项目,于是他到云南农业大学学会了加工技术,并找来1吨废料试产。果然,按照规范的操作方法,小刘生产出淀粉500多公斤,卖给附近的饲料厂,一下子赚了600多元。见杂志介绍的项目可行,小刘花了800多元买来二手零部件组装出粉碎机、高压蒸锅、烘干机,一家人干起淀粉加工,半年时间就赚了7万多。

镇政府闻讯,认为小刘的做法解决了困扰他们多年的农民焚烧秸秆问题,既保护了环境,还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所以大力支持他办淀粉厂。由于小刘生产的淀粉物美价廉,很多饮料厂、食品糕点厂、酿造厂都来要货,淀粉加工生意红火。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小刘还与省内外70多户农民建立了联营关系:他们就地加工初级淀粉,然后交给小刘深加工,这样,双方都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收益。秸秆、稻草、麦秆这些废物,经过深加工,仅半年时间,小刘就赚了7万元。

39.一口大锅年挣万余

当年54岁的江苏省农民王女士,有一次去菜场看见有人加工鸭子脱毛,加工费1元。回到家里便想:鸭子脱毛费1元,鸭毛还值1元,实际上杀只鸭子的收入为2元。于是她产生了试一试的想法。先是买了一只大锅、两只缸和一台脱毛机,尔后又砌了炉灶,总共投入1300多元,就这样,家禽宰杀加工点便开张了,第一天的收入达到了20多元。一年下来粗粗算了算,竟有八九千元。现在,她除了脱毛加工,还经营光鹅光鸭,生意红红火火,越做越大。

40.下乡照相巧生财

河北省青年农民蔡先生从小就爱好摄影,以前把照相当作业余爱好的他开始依靠这门技术下乡照相,有了不错的收入。

随着县城、乡镇等影楼行业不断发展,老百姓照相从整体上感觉既方便又规范了。但是农村高龄老人、伤残农民以及不便行动的婴幼儿等人更需要照片。当贫困户办低保、残疾人换证,伤残军烈属领优抚金、孩子过满月时,他们迫切一些服务型摄影师来农村进行上门服务。蔡先生正是抓住了这一商机,又投资4000多元购买了一台电脑和一架数码相机,专职干起了下乡照相的生意。

同类推荐
  • 港口物流学

    港口物流学

    本书是在编者多年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港口物流最新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尝试以港口物流基本概念和港口物流知识体系的研究确立与构建为突破口,以港口物流原理、港口物流实务、港口物流技术为知识主线,按照知识线条清晰、内容完整、条理性与实用性强的要求所编写的。
  • 行动的策略

    行动的策略

    马斯洛(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3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代斯大学任心理学系教授兼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获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
  • 销售读心术

    销售读心术

    《销售读心术》内容简介:销售从了解客户的心理开始,优秀的销售员就像心理学家一样,具有高超的读心术,能够透过客户的外貌、衣着、言谈举止,判断出客户的性格、需求以及心理变化。《销售读心术》旨在教授销售员察颜观色、听话听音的读心技巧,从而帮助销售员有效地把握客户心理,化解客户抗拒,提高销售业绩。
  • 大客户销售

    大客户销售

    本书内容有:初识大客户、分析大客户的采购风格、大客户人员概述、接近大客户、与大客户谈判、处理客户异议、大客户管理等。
  • 销售新人的七项修炼

    销售新人的七项修炼

    在产品匮乏的年代,大多是学历较低而且专业背景较差的人从事销售工作。而现在,企业必须将最优秀的人员放在销售岗位上。于是,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生跨入了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成为一名销售新人。那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业务员?作为刚刚踏入销售行业的新人,如何才能达到驾轻就熟、出类拔萃的境界呢?本书着重介绍了销售新人从平凡到卓越的心路历程,结合深入浅出的哲理,具体分析了销售新人必经的七项修炼:面子上的修炼、礼仪上的修炼、脾气上的修炼、体力上的修炼、谈判上的修炼、挫折上的修炼、客户上的修炼。渴望成功的你,通过阅读本书,你会科学合理地审视自己,从而在销售过程中不断修炼自我,使自己尽快成长为销售能手。
热门推荐
  • 天地逍遥宗

    天地逍遥宗

    完成任务获得奖励壮大宗门成为强者走上人生巅峰
  • 揭秘零售业赚钱的门道

    揭秘零售业赚钱的门道

    本书针对零售业者的促销问题,引用了大量真实案例来说明各种促销手段的使用方式和成功案例,重点介绍了零售业创业者在创业方面需要注意的事宜,还着重对我们平日里不太关注的细节问题进行了分析。
  • 地球入侵在线

    地球入侵在线

    【引人入胜的简介我这辈子都写不出来了】一个异能者,武斗者,普通人的时代……几个不着调的家伙…某一天在一次偶然的日常下见到不日常的事件,然后……一系列的……所遇所见所思所想…故事从这里开始…【前22章是序!】——划———重———点——【你如果愿意听的话,那我就认真的给你讲我写的故事】
  • 诡墓逢生

    诡墓逢生

    十八岁的我离开了北京,参军入伍成了云南反击战的一员,回到北京后,爷爷竟无故的失踪了,随着一封书信的到来,我被卷进了一条诡异的不归之路。四十年前土匪和国民军组织的大规模盗墓竟与我有着千丝万缕。古老的家族,凶残的异兽,恶毒的诅咒,骇人的墓穴。蛇藤魁尸,迦楼罗族,不死之国。
  • 无路可逃:帝少的霸爱

    无路可逃:帝少的霸爱

    那年春天,他们相遇。权彻对洛憶说:“你,只能是我的女人。”那年夏天,他们相知。洛憶对权彻说:“我,愿意陪你到老。”那年秋天,他们相离。洛憶对权彻说:“我,不是故意放开你的手。”那年冬天,他们相守。权彻对洛憶说:“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我愿能够在人海茫茫中追随着你的身影,站在你的身后替你遮风挡雨。”
  • 怨歌情

    怨歌情

    机甲能力合成流,另类机甲玄幻,带给你不一样的热血
  • 我真是死神啊

    我真是死神啊

    苏零查出自己身上有多种癌症。不出一日,必死无疑。但是……叮咚,你吓到了贞子,收集到绝念+99――绝念可兑换生命值。“于是我创造了一款吓人的游戏,励志吓遍天下人……嗯,总感觉是会长生不老的发展啊。”【正在载入游戏……】【载入失败!检测到载入目标为凶灵!】【驱逐系统开启!】【抹杀系统开启!】“我靠!我自己创造的游戏,我自己竟然进不去了?!还特么要抹杀我!我有那么可怕吗?”
  • 皇家校草:笨丫头不许逃

    皇家校草:笨丫头不许逃

    【VIP作品完结!】谭小晗知道自己不是美女,但是运气也不用这么背吧!开学前几天晚上出去摆摊被城管追这也就算了,不小心偷听到一个霸道帅哥和别人的对话被发现这也就算了!但是来到学院却发现那天的帅哥竟然是自己同校的同学!纳尼,更过分的是遭到帅哥的威胁……(推荐《纯金校草的完美初恋》)
  • 九阴诀

    九阴诀

    九阴诀乃上古神书,传说能改天逆命,故而引多方势力竞相争夺,一个个鲜活且个性十足的人物由此展开了爱恨情仇的画卷。
  • 生化潮汐

    生化潮汐

    当末世来临,丧尸来袭,身为资深宅男学生的汐雨如何在末世生存?如何缔造传奇?如何从一个连普通人都不如的资深弱鸡成长为绝世高手?一切尽在《生化潮汐》。在这里承诺,本书没有异能者,只有一些附带异能。本书没有后宫哦!欢迎加入《生化潮汐》小说群,群号码:173908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