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60400000032

第32章 用人之道

原文:“不知人之长,不知人之短,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用人。用人者,取人之长,避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魏源

在第三章治国之道中讲到了重贤,在第四章为官之道中讲到举贤,本讲则重点讲一讲儒家怎样用贤!在管理实践中,对人的管理处于核心地位,因此用人之道在管理理论中显得尤为重要。儒家的用人之道,是与其基本思想一致的,注重在用人过程中的“仁”与“礼”的思想,同时也注重用人的有效性,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用人方法。

儒家认为在用人之先要知人,在与其接触过程中考察他的道德品行与工作能力,诸葛亮就总结了很好的经验,他说:“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辞辩以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一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变”,就是向他提出矛盾的观点,看他的辨别能力;二是“穷人之辞辨而观其变”,就是同他辨证一个问题,看他的辨才和机智应变能力;三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请他出谋划策,看他审时度势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四是“告之以难而观其勇”,就是把面临的危险告诉他,看他的能力和牺牲精神;五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就是在开怀畅饮的场合,看他的自制能力和醉酒以后所显示的本色;六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就是让他有利可图,看他是否廉洁奉公;七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就是同他约定某种事情看他的信用。

儒家认为,知人,还要知道人的长处与短处,取其长避其短,这样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世界上绝没十全十美的事物,即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即是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又都有自己的短处。如果用人求全责备,那是障蔽了我们识人用人的眼睛,就无人才可用。唐太宗李世民说:“人之所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短,取其所长”。宋代的王安石认为,“一人之身,原有长短”,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完美无缺,用人的时候,“取其长则不问其短”,“可以任则任,可以止则止”,“以其人长于某不而任之,在事虽短何害”?对德厚才高的人,任其为长。对德薄才下的人,任其为佐属,要充分发挥第个人人的特长,不能责人以细过。王安石认为,人的才智是差别的,能力是有大小的,用人时一定要把人才放在相应能级的岗位上,能力强的大用,能力弱的则小用,“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明代薜王宣说:“用人当取其长而舍其短,若求备于一人,则世无可用之才也。”可见,自古以来就有用其长而避其短的丰富理论和经验,这也是合符人才任用规律的。因此,任何层次和任何类型的人才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是相互相存的,所以,我们使人才时就不要求全责备,用其所长的一面,避其所短的一面。这是任人之道的重要问题,不可忽视的。所以清代的魏源说:“不知人之长,不知人之短,不人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用人。用人者,取人之长,避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据《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二年,太宗对右仆射封德彝说:“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比来命卿举贤,未尝有所推荐。天下事重,卿宜分朕忧劳。卿既不言,朕将安寄?”封德彝回答说:“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能。”太宗说:“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于当时,不借才于异代,岂得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政乎?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德彝感到十分惭愧。唐太宗认为,使用人才就是要和使用器具一样,不同的器具自有它不同的用处,只要是有用的器具,用的得当就有它的价值,如果求全责备就发现不了人才。有才德之人,何时何地都存在,只不过是看你有没有慧眼识英才的本领,有没有使用英才的的魄力而已!

知人还要知道每个人的才能的大小,与每个人才能的不同与各自专长,做到量才授职。刘勰说:“是以君子量才而授任,量任而受爵,则君无虚授,臣无虚任。故无负山之累,折足之忧也”。(《刘子》)唐代赵蕤也提出“量才授官,至理之术”的用人原则。他认为人的“才能参差大小不同,犹升不可以盛斛,满则弃矣。非其人而用之,安得不殆乎?”(《长短经》)汉代的王充在《论衡·程材》篇中,把人才分为四个层次:即“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俗人,通人过儒生,文人过通人,鸿儒过文人。”鸿儒是人才的最高层次。晋代傅玄把人的才能分为九等,然后根据人的才能的不同,而委之以任。傅玄说:“凡才有九:一曰,德行,以立道本;二曰,理才,以研事机;三曰,政才,以经治本;四曰,学才,以综经文;五曰,武才,以御军旅;六曰,农才,经教耕稼;七曰,工才,以作器用;八曰,商才,以兴国利;九曰,辩才,以长讽谏。此量才者也。”(转引自《长短经》)也即是要根据人的不同的能力而任之。他还强调不同的事情,要具有不同才能的人来做。他说:“夫裁径尺之帛,形方寸之本,不任左右,必求良工者。裁帛形木,非左右之所能也。径尺之帛,方寸之木,薄物也,非良不能裁之,况帝王之佐,经国之任,可不审择其人乎”。(《傅子》)人的才能是有差别的,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才能,真正说起来,世界上是没有全才的。因此,一些适合于作方面的工作,另一些人适合于作另一方面的工作,所以必须认识一个人的才能的不同,从而委之以不同的任务,授之以不同的职务。这也是我国古代任人的一重要的原则。为要做到扬长避短,必须要分别人才的层次和类型。关于人才的层次问题,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划分法。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一天,汉高祖设酒宴于洛阳南宫,刘邦问群臣说:“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真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与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刘邦说:“公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为我所擒也”。这一段话表明善于用人者则事业兴旺,不善于用人者则事业无成。刘邦比项羽善于用人,所以刘邦取得了成功。

用人为要大公无私,任人要不避贵贱,不避亲疏,不论其社会地位如何,只要他有有才干就任用他。唐代韩愈说:“古之所谓公无私者,其取、舍、进、退无择于亲疏远迩,惟其可宜焉”。即是说,只要他能力能适宜从事某项工作,不能因为他和自己疏远或和自己有某种亲戚或亲密关系,就用或弃,而是大胆使用。

用人还要有胸怀,做到宽容大度。三国时的陈寿说“苟得其人,虽仇必举”。用贤不避仇必须要有广阔的胸怀,要有容人之量,楚庄王在平定斗氏之乱以后,举行宴会庆贺。在宴会上,楚王命他的宠姬许氏为群臣斟酒,有一个臣子叫唐狡的,见许姬长得非常美貌,借风吹灭灯之机,拉许姬的袖子。许姬顺手将这个人的冠樱摘走,并走到楚庄王面前,告之此事,要求楚庄王查处。楚庄王听了此事之后,不但不想查处。反而命令掌灯的人把灯灭了,叫在场的所有人员都把冠樱摘下来。这样就辨不出拉许姬的人。后来,楚庄王攻伐郑国时,唐狡拼死护卫庄王,楚庄王十分感动,问其原因时,才知道当时拉许姬衣袖的人就是唐狡。正是楚庄王以宽容的态度对下属,才赢得了唐狡对他的忠心。

儒家是非常重视人才的教育,培养人才,尤其是德育,努力把各种人才都培养成德才兼备的谦谦君子。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也人类历史上的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开展德育的目的,是为了为社、会国家的管理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使社会得以成为文明的和谐的社会。

在儒家,管理上提倡“德治”,但也不忽略相应的惩罚措施,主张“德主刑辅”。孟子也曾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屡上》)。在人才管理上提出了“赏行罚威”的观点,主张把赏与罚结合起来,荀子说:“备官职、渐庆赏,严刑罚以式其心,使天下生民之属,皆知已之所愿欲之举在是于也,故其赏行,皆知已之所畏恐之举在是于也,故其罚威。赏行罚威,则贤者可得而进也,不肖者可得而退也,能不能可得而官也,若是,则万物得宜,事变得应……”在这里荀子是把奖与罚和人才的任用结合起来的,也就是说他是把奖罚作为人才管理的一个重要法则来提倡的,只有赏罚分明,贤能之人才能得到提拨任用,不贤能的就被斥退。

我国古代就有系统完整的论功考绩制度,以明赏罚。为了要调动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作贡献,必须要论功行赏,赏罚分明,功大者得大奖,功小者得小奖,无功者不奖。汉代王符提出考功制度,他说“莫急于知贤。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诚考则治乱暴而明,善恶信则直贤不得见障蔽,而佞巧不得窜其奸矣。夫剑不试则利钝暗,弓不试则劲挠诬,鹰不试则巧拙惑,马不试则良驽疑,此四者之有相纷也,则不考试故得然也。今群臣之不试也,其祸非直止于诬、暗、疑、惑而已,又必致于怠慢之节焉。设如家人有五子十孙,父母不察精懦,则勤力者懈弛,而惰慢者遂非也,耗业破家之道也。”“官长不考功,则吏怠傲而奸宄生,帝王不考功,则直贤抑而诈伪胜。故〈书〉曰:‘三载考绩,黜陟幽明’。盖所以昭贤愚而劝能否也”。(《潜夫论》卷二)“有功者升,有过者黜,无功无过者,职其旧”。即有功劳贡献的人就晋升,有过的人就罢免,既无功劳又无过失的暂时保留其职务。李觏也说:“凡贤者、能者,皆先试以事,久而有功,然后授之爵,得禄食也。爵以贵乎人,天下之人共贵之;禄以富乎人,天下之人共富之。高官大盖,吏民趋走事之恐不及,天下共贵之也;禀财给谷,农桑赋贡,奉之而不暇,天下共富之也。”李觏认为,如果真正能够做到以功过作为升黜的标准,这样真正的有才能的人就能得到任用,结果是:“贤者必用,不肖者必舍;能者必行,否者必藏”(所引均见《李觏集》),从而能够达到社会的治理。

同类推荐
  •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了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的历史生成、中国第一个唯物史观思想的体系化、唯物史观与李达中国经济问题、唯物史观与李达社会主义理论等。
  •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大智慧全集

    本书通过采撷《庄子》原书言论进行哲理发挥,寓含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与自我修炼的法门。包括“只有行动才算数”、“认识你自己是人生智慧的开端”、“让你的反对者有说话的机会”等42章。
  •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审美才能的途径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审美才能的途径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伦理学

    伦理学

    本书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道德生活的理论、行动的世界,分别从道德意识、道德自我和道德社会这三个方面展示了实验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实用主义伦理思考的基本内容。
  • 中华家训(第九卷)

    中华家训(第九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谁都有遗憾

    谁都有遗憾

    蓝白色相间的校服是最深刻的记忆!肆意张扬的青春只存在于小说里,小夏的青春平淡无奇。朋友一个个离开,但也从未离开。心动的人的心动的人以最快的速度换了别人,高考失利,她的青春好像和我有点相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打遍诸天大佬

    打遍诸天大佬

    田昊在古玩市场上买到了一面骨镜,在晚上穿越到了一个玄幻世界,获得了诸天投影系统,打遍诸天大佬,行走于无尽时空。我曾于笑傲江湖担任国师,一统武林。我也在斗罗大陆名震天下,粉碎武魂殿。我也在一人之下谈笑风生,掠夺八奇技。我也在仙剑世界除魔卫道,逍遥御剑。我也在洪荒世界走上一走,证一证自己的道。已穿越世界:笑傲江湖>斗罗大陆群号:336979371
  • 公主贵性

    公主贵性

    我抱着必死的决心去行刺邻国太子,第二天醒来,却发现我成了他,他成了我。
  • 湖面上的告别

    湖面上的告别

    乐声响起的时候,他又回到了她在身边的时光里,她的样子依然真实清晰如在眼前,而她曾出现在他的生命中这件事却如梦境一般迷离
  • 在这等着你

    在这等着你

    一部青春史,回味到无穷~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麽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 那些年追过的女孩

    那些年追过的女孩

    丁一松在一次接风酒会上,一眼看中了刚毕业的大学生叶丽诗,并暗恋上了这个颜值高的美眉。丁一松安顿下来后,开始追求心爱的叶丽诗。在丁一松的爱情攻势下,叶丽诗举手投降,当了丁一松的爱情俘虏。两个人炽热的爱情如灿烂的烟花,一瞬间就熄灭了……
  • tfboys之时光恋人

    tfboys之时光恋人

    几个人,究竟谁爱上了谁?谁为谁动了情?她们,凤离夜,水魅妖,白紫烟,天生生下来就是冷血无情,从来不被别人摆控,为自己而活。而当他们三个人出现了,一个一个都为她争个你死我活,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可以爱上别人却偏偏只爱上了她一人!他说“我王俊凯今生今世只爱凤离夜一人!”他却说“如若不能和你凤离夜在一起,那么我王源此生都白活了!”他说“凤离夜,你那样如花一样美好的女子,若不能你只属于我一人,那么尽管是默默的在你身旁守护你我易烊千玺也甘之如饴!”从开始到结尾,她们三个都没有为他们的痴情动过情,虽然心里也是会有一些愧疚,但是还是没有动情!他们三个爱上了一人,那么,同样的都是世界顶级的杀手!又会怎样?
  • 大鹅与铁锅的爱情

    大鹅与铁锅的爱情

    大鹅爱上铁锅如同飞蛾爱上火————————
  • 霸道陆爷是妻控

    霸道陆爷是妻控

    身为林家长女,林曦在林家却活的不如一条狗。为求自保,她索性嫁给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废男人。本以为白天有钱,晚上有闲,哪晓得某只腹黑霸道的大灰狼耍起流氓来简直无人能及!“老公,我掐指一算,你今天不宜家,会破财!”陆亦擎:我钱多!“老公,你印堂发黑,靠近我,你会有血光之灾!”陆亦擎:我血多!“这日子没法过了,离婚!”陆亦擎:……离婚?下辈子都不可能!谁让他家夫人能掐会算,是个软萌可爱,即使只多看一眼,都能延年益寿的吉祥物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