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26100000004

第4章 三代兴华享誉一方

三代传人姚兴华(1899~1967)系福年老先生之孙,占铭之子,字立业,晚号兴翁,是三代医家中的惟一传人。

二代中占魁早亡,占铭中年而去,占富、占贵亦有所长,均为兴华父辈。三代兴华的出生,老先生们皆甚喜。其幼年聪颖好学,在学堂每诵经史,多受嘉奖,因此老先生对其孙格外青睐。幼时即令习诵中医学启蒙读物,如:《汤头歌》、《药性赋》、《伤寒论真方歌括》,《内经知要》等;青年时即令其攻读《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温病》等典籍,经前辈指点辄悟,嗣后广泛浏览历代名家著述,又陪祖父侍医十余载,耳濡目染,朝夕熏陶。执业前其祖父又将积六十余年之经验总结《太和医室秘录》真谛传授之,成为尔后行医之准绳。此时的“太和医室”是老先生在世之鼎盛时期,规模之大,人员之众,医技之深,使兴华先生得天独厚,尽得真传,为日后行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行医后在家乡“太和医室”应诊。初出茅庐,先生即呈超凡脱俗之才,屡屡治愈难顽,挽救重危病人,数年后便名噪乡里,求医者络绎不绝,甚至安阳、郑州、开封等地之患者慕名而至。众云:兴华先生体态魁伟,有当年祖父之风范,并传扬少先生之德术超出了父辈占富公。

30年代某日,兴华之姐丈司清泉(原国民党上层人物,常驻北京),因其父急病电告返里,该司即在北京重金延聘当时全国之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回故里为父诊治,兴华先生也莅往陪诊。朝夕互论病况,切磋医道,甚为默契,后结为至交。施返京后,两人经常书信往来,介绍弟子、推荐医案与学术刊物,促进了对当时医界的了解与交流。数年后,河南省省长陈某之夫人病重,以达数月未起,延请豫中众多名医未能奏效。后慕名邀兴华先生至省府开封,经他调治,未出一月判若两人。事后省长曾许之曰:中原颇多肥腴之县,可任县长乎?他未诺,功名利禄不系萦怀。

中年兴华先生行医至豫北,抗战时期来陕定居西安。他谨守祖训,轻名利而重医德,曾多次与西安同仁组织施医诊所,轮流向平民百姓义诊被传为佳话,因此被推为西安市中医师公会理事。西安解放后,兴华先生便积极的组织联合诊所,1955年任西安市双仁府联合诊所所长,后扩大为联合医院公推为院长(未到任即被政府聘用)。1958年受市政府之聘,出任西安市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1959年被陕西省中医研究所聘请为特约研究员。曾当选为西安市中医学会内科主任委员,是享誉一方之名医。

姚兴华先生晚年,承蒙党和政府的关怀照顾,物质生活条件颇佳,宽敞私宅装有电话,配有专车,享有高干待遇。他工作努力,积极上进,从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兴华先生满腔热忱报效祖国,其事迹被当时的《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健康报》和省市广播电台广泛报道。60年代还多次被政府邀请参加“五一”、“十一”庆典登观礼台之活动。其学术成就和论文也被当时的《陕西医药》、《西安卫生通讯》及《上海中医药杂志》等刊物刊载。

为了培养高级西学中人才,他先后收西安市第二医院内科主任王益敏及张鸣翔为徒,签订了师徒合同,《西安日报》撰稿报道,并刊发合影;还在门诊培养了多名中医徒弟,制定协议处方以利后学。支持三子姚树锦参与中医教学工作,并带好每期学徒班和临床实习生及各级进修医师。为在有生之年多带徒弟,还破例收了二名关门徒弟:王凤楼和宋培林。当年他每天半日工作,半日带徒传授,还应邀下基层到厂矿部队义诊,如西藏办事处,342部队(工程兵学院)、农械厂、三府湾、十里铺村等。所到之处备受欢迎,其医术高尚、妙手回春之词不绝于耳。

姚兴华先生在数十年的临床工作中,勤于探索,勇于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见解,治病善从脏腑以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治内伤善补阴精,治外感注重阳气,治腑证以通为用,治脏病以补为法,每以调气血,促升降,以轻取胜为法则,充实和完善了《太和医室秘录》。晚年他勤于耕耘、努力写作,补遗校正了《太和医室内妇儿科秘录》,整理撰写了《姚兴华医案》等著作,时陕西出版社已纳入出版计划,因老人于1967年作古,其书稿散佚,终未刊行,实感惋惜。

姚兴华先生生前自撰对联一幅:“立言立功裕后立德最好,业儒业商济众业医为先”,中嵌“立业”两个大字,挂于堂屋,激励自己,诲育儿孙。姚兴华先生之临床经验,由姚树锦整理,载于《陕西省名老中医经验荟萃》第一辑,转录如下,以飨读者。

姚兴华先生临床经验丰富,治内伤善补阴精,治外感注重阳气,治腑证以通为用,治脏病以补为法,每以调气血,促升降,以轻取胜为法则。我们在此重点记述其治虚损、用经方、调气机等方面的经验体会。

1.继家传,治虚损,善补阴精身处世医之家,耳濡目染,朝夕熏陶,幼时即习诵祖国医学启蒙读物;青年时攻读《内》、《难》、《伤寒》、《金匮》、《温病》等典籍,经前辈指点辄悟;嗣后广泛浏览名家著述,行医前又由曾祖父亲授《太和医室秘录》真谛。《秘录》系曾祖父积六十余年之经验总结,传之于晚辈,为尔后行医之准绳。《秘录》内容颇广,涉及疾病百余种,所论主要为内、妇、儿科等临床经验。其治疗总则是:男子注重益气补肾,女子注重养血疏肝,小儿注重消导健脾,老人注重平补阴阳。总以宣畅气机,促进升降,使阴平阳秘,五脏安和为度。并告诫:“汗防伤,下防竭,温防燥,寒防凝,消防过,补防滞,腑宜通,脏宜补,应各适其度。对表里上下、寒热虚实,皆固周全。”所用方剂,轻灵平淡,稳妥安全。此实为姚翁早期的医疗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夫虚损一证,皆由禀赋怯弱,七情乖常,饮食失节,劳逸失当,酒色过度,或病后失调,乃至体内气血虚损。经云:“精气夺则虚”,精气内夺则积虚成损,痨瘵乃精气虚惫之极也。姚翁本“痨瘵主于阴虚”之说,认为内因是致病的关键,临床时尤以补虚培元为重点。曾屡用以祖传蛤蚧散(大蛤蚧1对,冬虫夏草30g,紫河车1具,鱼鳔珠15g,共四味)为主而加减化裁的方剂,治愈了很多患者。

王某,男,39岁。1957年3月5日初诊。自诉咳嗽胸痛,气短而喘,咯痰带血,近日加重。八年前患肺结核,经常反复发作,今年自立春以来日渐加重。年前分别赴兰州陆军医院和上海同济医院拍片复查:右侧第一、二肋间仍有2cm×3cm明显空洞。痰结核菌培养( ),诊断为慢性纤维性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现咳嗽频频,胸痛隐隐,喘息气弱,倦怠无力,食减纳呆,语声低微,睡眠不安,夜晚盗汗,形体羸瘦,面色不华,痰血混见,舌质淡、苔白腻,脉象沉细无力,肌肤欠温。证属精伤气耗。治宜补肺益气,滋肾增精,健脾胃,开化源。方用蛤蚧散加味:大蛤蚧1对,冬虫夏草30g,紫河车1具,鱼鳔珠15g,吉林参10g,生山药30g,川贝母30g,广橘络15g,阿胶15g,鸡内金30g。以上诸药共碾细面装瓶,每服3g,1日2次开水冲服。并嘱其调精神,慎起居,远房事。

月余后复诊:自述服药后日见好转,精神已增,眠安食馨,惟劳累后仍气短而喘。望其面色已红润,形体渐丰,拟原方再进一料。

三诊:药后诸证悉愈,经某医院拍片复查空洞已闭合。但邪虽去,正复非指日可待,故再拟补益脾胃之剂,以善其后。年余后随访,体健如常。

姚氏祖传“蛤蚧散”,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医祖姚福年曾引述一段传闻说:古代武士角斗时,若口含蛤蚧尾,即气不发喘,面不改色,有胜人之感。此说虽未免夸大,然施之临床,确有功效。姚福年当年应用该方时,惟给病家成品药物,处方则秘而不宣。蛤蚧实系珍品,产于两广、云贵,属两栖类,药用雌雄一对,剪去头足(因有小毒),酥炙,碾面备用。其药力在尾,应妥善保护(常用红绸裹护)。其味咸性温,入肺肾两经,有补肺肾、益精气之功。蛤蚧散中,除蛤蚧外,冬虫夏草甘温入肺肾、有益肺肾、补精髓之功,专治虚劳咳嗽痰血等症;紫河车(即胎盘)乃血肉有情之品,功在大补气血,善治劳损羸瘦,喘咳汗出,潮热骨蒸等证,明·李念莪谓:“主虚损劳极;”鱼鳔珠乃鱼鳔所炮制,益气补肺作用颇为理想。四味成方,共奏补肾益精气之效。

该方加减变化可治多种虚劳证,皆有显效。如妇人血枯经闭(干血劳)以蛤蚧散合四物汤加减;男子精冷(男性不育)以蛤蚧散合五子衍宗汤加减;心肾不交(神经衰弱)以蛤蚧散合孔圣枕中丹加减;病后失调以蛤蚧散合四君子汤加减等。

夫眩晕一证,亦为内伤虚损证,多由长期精神紧张,或情志太过,郁而化火,耗伤肝肾之阴,致使肝阳上亢;或由禀赋不足而劳伤过度,导致肾精亏损,因而髓海失充等发生眩晕。

历代医籍论述本病发生之原因颇多,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和《灵枢·海论》中“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等说,兴翁极其重视张景岳“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的论点。证之于临床,确系虚者居多,如阴虚则肝风内动,精亏则髓海不充。尤其对东垣认为本病发生的年龄多在40岁以后,此时元气已衰,或由于忧喜忿怒而损伤元气,因而发病的观点,倍加赞赏。故临床治疗,善补阴精,以补肾填精、平肝潜阳、宁心健脾为原则,并根据患者不同特点,分别拟定了天何镇降汤、地首平降汤和三仙速降汤等方剂,用于临床,取得了相当满意的疗效。

天何镇降汤组成:明天麻9g,何首乌30g,生杭芍15g,怀牛膝15g,珍珠母30g,生石决明30g,生铁落9g,生龙齿12g,灵磁石12g,夏枯草9g,枯黄芩12g,龙胆草5g。该方有重镇潜阳、清泻肝胆、补肾摄纳的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之证。

地首平降汤组成:细生地15g,何首乌30g,生杜仲15g,桑寄生15g,潼蒺藜12g,净地龙12g,京赤芍9g,云茯神9g,远志肉9g,炒枣仁15g,草石斛12g,粉丹皮9g。该方有补肝肾、填精髓、宁心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肝肾阴亏、虚阳上越之证。

三仙速降汤组成:仙茅6g,仙灵脾12g,威灵仙12g,知母6g,黄柏6g,丹皮6g,当归12g,芥穗炭6g。该方为二仙汤加入威灵仙、丹皮、芥穗炭而成,有养血、温肾、平肝、清热作用,适用于冲任虚损、妇女更年期高血压病。

以上三方加减化裁,可分别用来治疗现代医学之内耳性眩晕、脑动脉硬化、贫血、神经衰弱及某些脑部疾患等,均有较好疗效。天何镇降汤虽治实证,乃本“实则治其标”之意,其治标仍是为了固本,而地首平降汤为治虚、固本,所以两方往往先后可用于同一个病人。

李某,男,56岁。1957年7月7日初诊。患者头晕目眩加重1周。近半年来经数家医院确诊为高血压病,血压266/136kPa(200/140mmHg),屡用“寿比南”等降压药物,疗效不稳,又渐增烦躁不安;近日除眩晕更甚外,又头痛脑胀,心悸失眠,耳鸣若蝉,腰背酸痛,足膝无力,有头重脚轻之感。望其形体虚胖,行动困难,扶杖蹒跚,振振而摇,精神疲惫,容颜暗红,舌质红而不鲜、舌苔薄黄,脉象细弦而数。证属肾亏精髓失养,导致虚阳上浮。治宜补肾填精,平肝潜阳。方用地首平降汤3剂,常规煎服。嘱其饮食清淡,恬静养,善自调摄。

复诊:自述药后情绪尚可自控,眩晕已轻,睡眠安然,诸证皆已见好,再照原方继进2剂。

三诊:连服前方5剂后,自感步履轻松,昨赴医院复查血压已降到173/120kPa(130/90mmHg),今觉头脑已清爽,惟有腰酸困软未尽除,再拟八仙长寿丸长服以善后。

2.学伤寒,用经方,注重阳气20年代末期,兴翁温习医籍经典,又研读了《伤寒论》,将家藏数十家注本予以比较,对六经的原意、条文的精神以及方药的结构领会更深。他注意到仲景以六经论伤寒,三阳病乃邪正俱盛,用汗、下、吐法时,要严防伤正损阳。防传、防变,意在护阳。阳虚正衰,邪传三阴,入阴则阴盛,阴盛则阳衰,此时重在补阳救阳,促使“阳回则生”。人之阳气,《内经》喻之为“若天与日”,景岳谓之为“人之大宝”、“一丸红日”。兴翁对此感受颇深,在临床实践中常注重护阳扶正。他善用经方,并认识到经方不仅是外感热性病之精湛良方,亦是其他杂病之良方。在临床工作中他运用经方自如,例如桂枝汤减甘草加黄芪名黄芪五物汤,治中风偏枯不遂、手足无力症,有明显效果;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治痰饮、水邪上犯而喘者,其效较好;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三方合用治疗湿热黄疸,上宣下通,气机畅利,使邪有出路;用桃仁承气汤治疗老年性肠梗阻稳妥可靠;用芍药甘草汤大剂量深部保留灌肠,曾协助西医抢救肝昏迷数例,俱见有救阴回阳之效而可望复苏;凡虚性腹胀,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皆有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头痛,且吴茱萸杀虫之力奇特,常收意外之功;小柴胡汤若在寒热往来之前服用,效果更佳;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癫痫,方中铅丹(有毒)如换用生铁落,则安全有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虚外感,加减化裁可治疗麻疹、支气管哮喘、鼻炎等过敏性疾病,有脱敏作用;附子汤本治“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若合甘麦大枣汤,对起居不慎,汗出当风,腰腿痛久治不愈者,效果颇佳,治坐骨神经痛和腰肌劳损等病,皆有显效;黄连阿胶汤对脑力劳动者颇为适宜,用治神经衰弱,心烦不寐者,最有效验;芍药甘草干姜汤化裁,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止带作用极强。

胡某,男,36岁,干部。1964年12月22日初诊。腰背疼痛,难以转侧,逐渐加重已半月。患关节炎已8年,始感肘及膝关节疼痛,后以腰背疼痛为重,转侧不灵,劳累或久坐则痛不可举,影响入睡,头昏肢冷畏寒。诊断为强直性脊椎炎。经用针灸、电疗、封闭等,收效甚微。望其精神倦怠,面色黧黑,形体消瘦,行动迟缓,腰背微曲,移体时痛楚呻吟,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舌质淡苔白滑,脉象弦滑而弱。证属下元虚惫,寒湿内盛。治宜补肾壮阳,胜湿通络,缓急止痛。方用附子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酒杭芍12g,大野党12g,云茯苓12g,土白术12g,制附片6g,生甘草12g,淮小麦60g,肥大枣6枚,杜仲炭12g,川续断12g,嫩桑枝30g,桂枝尖5g,生薏苡仁15g。常规煎服。

二诊:服上方5剂后,觉疼痛减轻,诸证缓解,惟觉有盗汗。此为阳虚日久,真阴亦亏。拟方调治:鹿角霜12g,金毛狗脊12g,败龟板12g,制鳖甲12g,酒杭芍12g,云茯苓12g,白术12g,制附片45g,炙甘草6g,制乳没各6g。继进5剂后痊愈。

附子汤本治少阴感寒入里邪从寒化之证,甘麦大枣汤治妇人脏躁,二方合用,取其益气温阳,健脾利湿,和血养心润燥,以达温经逐寒,缓急止痛。

1958年某次,兴翁应邀去内科病房会诊,经儿科病房时,忽闻孩童呼痛,声彻四壁,急往视之,见一男孩屈身按腹,辗转于床,头汗如雨,颜面苍白,神色苦楚。问其证由,主管医师谓:“原怀疑蛔虫,但检验无所发现,服驱蛔剂未下虫,诊断不明,外科会诊,意欲剖腹探查,但家长不允。”兴翁切其六脉沉细欲绝,断其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须防大汗亡阳虚脱厥逆之变,急宜大剂辛热,以破阴凝,回阳固脱,以防厥变。拟四逆汤加吴茱萸急煎,待冷缓缓灌下。

翌晨往视,儿父欢喜之极,谢语不绝,云药后须臾痛减,半夜泄出蛔虫39条,结团如乱绳,腹痛顿消。患儿正安然用粥,望之展眉微笑,与昨日比,判若两人。

采用四逆汤回阳救逆,加吴茱萸意在散寒止痛,设想到竟有可喜的驱蛔之力。兴翁细思之,忆及《本经》载有吴茱萸根杀三虫之说。甄权亦云:吴茱萸主腹痛杀三虫。后世医家多忽视之,经此一用,足证其效,后每遇脏寒蛔动,证急者以此法救治,皆获良效。比较乌梅丸之治蛔厥,有药简、力专、效宏之优。信哉!学无止境也。

3.调气机,促升降,轻可祛实从兴翁所遗诊籍与读书之眉批小注及笔记中,知其毕生有不少心得体会,以下略举一二:

兴翁谓:“百病皆生于气也,医者必识气,治病才有据,初病伤气血,理应先调气。”因此,四逆散、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剂兴翁常用于临床。兴翁又谓:“久病若不愈,升降必失序,气血生凝滞,开郁调气机。”所以他常用清代杨栗山《伤寒温病条辨》之升降散,取僵蚕、蝉衣、片姜黄三味,不用大黄,以行气散郁,升清降浊,通利三焦,凡脾胃肝胆病所致升降失序,气滞血瘀,三焦不利者,用之皆效。

兴翁对湿热久稽,三焦弥漫,神昏窍阻,少腹硬满,大便不下者,善用吴鞠通之宣清导浊汤,化湿浊而升清阳。凡湿热病久,脏气虚弱,正不胜邪,湿热郁阻,邪无出路,证见神识朦胧,气色晦滞,肢体倦怠,舌苔厚腻而满,言语混浊,甚至痰声漉漉,气息不利,饮食呆滞,二便不通,脘腹胀满,头重不爽,瞌睡,脉弦滑或兼数者,服之三五剂,确有宣清(升清)导浊(降浊),通调二便的作用。曾以此方治尿毒症,排解毒邪力强,缓解中毒作用明显,而弟子辈仿师意用于临床验证有效。兴翁赞同李东垣阐发脾胃是精气升降之枢纽,但他认为李氏过多强调了升发,诚然可以升促降,然亦可以降促升,升为降用,降为升用,升降相因,气机畅通。兴翁善用升清以降浊,亦喜用清肺或清胃,或二者兼用,使气顺得以下降,降已而升,使清阳因之而上升,或升降兼用,以宣畅气机。

在遣方用药上兴翁认为须从阴阳升降、开合之理。因阴主合,阳主开,阳煦阴升,阴濡阳降,阳以阴为基,无阴则阳去,阴以阳为使,无阳阴便凝。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开少佐以合,合少佐以开,升少佐以降,降少佐以升,欲其升者,须先顾其下,欲其降者,须先顾其上。药物顺脏腑之性者为补,逆脏腑之性者为泻。他还本着人与病,以人为主,正与邪,以正为主的原则处理诊疗工作。认为人以元气为本,元气不伤,虽病甚不死;元气或伤,虽病轻亦亡。还认为伤寒生死,不在病轻重,善保阳气者,病重尤可生;温病决生死,津在便不亡。可见所谓太过与不及,无非邪正虚实而已。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泻指祛邪,但谈何容易。当病情错乱,病因复杂,病机不清时如何诊治?古人云:“立规矩易,立巧难也。”兴翁每遇年老、幼婴、孕妇病后正虚而邪盛,仲景所谓难治者,往往于扶正祛邪中,用轻可祛实之法,常收得心应手之效。

许某,女,42岁,1965年3月15日初诊。主诉:小腹坠痛,妊娠已9个月,平素体健,3天前登高晒衣,不慎摔倒,又于当天开箱取物时,箱中所放之一枚麝香,其香扑鼻,至夜即感胎儿寂静不动。次晨就诊于西安某大学附属医院,经妇产科检查,确诊为胎死腹中,建议做剖腹产,因患者惧怕手术,来此求诊。患者胸腹胀满不舒,吸气微促,小腹部重坠且痛,精神紧张,面色红赤,额心两颧色重,舌质边尖稍发青,脉象沉缓微涩。证属胎元受损,血脉阻滞,精气断绝而胎死。治宜扶正通运气血,急速产出为宜,晚则有变证之虞。方用保产无忧方:当归45g,川芎45g,厚朴21g,艾叶炭21g,炙黄芪24g,荆芥穗24g,川贝母3g,菟丝子3g,羌活15g,甘草15g,枳壳18g,杭芍36g。嘱服3剂。

二诊:服药2剂,死胎已下,出血不多,情绪已安,已无痛苦,拟益气养血之剂以善其后。

此胎死一症,因跌扑损伤胎气、淤血阻滞,又麝香乃妊娠所忌,闻之则胎元受损而死。保产无忧方据严苍山《增辑汤头歌续集》载:“此方怀孕七个月即宜予服。七个月服一剂,八个月服二剂,九个月服三剂,十个月亦服三剂,均空腹温服,临盆自无危险了。尚未服而胎动不安,势欲小产及临盆艰难,横生倒产,儿死腹中,命在须臾者,急煎分服,立见转危为安,诚良方也,但产后禁服。人或讥其药轻错杂,制方实寓深意,非可轻议也。”

同类推荐
  • 疑难杂症诊治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疑难杂症诊治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简明实用,既可以帮助读者掌握和运用各种病证的辨证规律,又是临床中医生对疑难杂病诊疗的指南,是一部有特色,有实用价值的中医著作,适合中医临床医生、中医药爱好者、广大患者及家属参考。
  • 病理技术手册

    病理技术手册

    本书介绍了各类实用组织病理技术方法。全书共分十六章,包括各种染色过程、实验室常用浓度换算、试剂保存、溶液配制等内容。
  •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疾病预防控制“三基”

    疾病预防控制“三基”

    本书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依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职能,突出基本技能和可操作性,贴近实际,简明扼要,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的三基内容和要求,全书共15章。
  • 艾滋病特定高危人群的研究

    艾滋病特定高危人群的研究

    本书从艾滋病疫情分析入手,概要介绍了国内外艾滋病流行现状、主要高危人群情况、国家艾滋病防治策略、国际艾滋病防治策略新动态等。同时结合同性恋(MSM人群中的一个主要群体)形成的历史与现状,解析了同性恋何以成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该人群HIV流行特点与感染艾滋病的特点,以及与HIV感染相关的最新生物学研究进展。本书还对在同性恋人群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高危行为干预的方法以及效果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在同性恋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区经验,从理论到实践,综合全面地介绍了与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知识、经验,为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以及现场防治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热门推荐
  • 猎行异世

    猎行异世

    一个弥留之际的豪门子弟,在神秘声音的指引下,来到了神奇的荒古大陆。这里有科技文明,但还处于萌芽时期;这里有魔法文明,可是随着神话的远去,魔法也早已褪色。站在魔法和科技的十字路口,迷茫的不仅是荒古大陆,还有一个来自地球的灵魂。
  • 再次被你电晕

    再次被你电晕

    镜子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郑仁互换身份后,还是会喜欢对他一见钟情的沁沁吗?现在的郑仁有了超能力。他能够听到别人的心声,前提是他要吞了对方的口水。他能够和动物谈天,前提是他要讨好这些小可爱,牠们开心才愿意透露小道消息给他听。
  • 一加四

    一加四

    这是一本书,我用真实经历去串联起来的一本书。没有狗血,没有热血,只是在用事实告诉你,别轻易小瞧任何一个当下的决定。
  • 慈烺攻略

    慈烺攻略

    是谁说主角是太子的历史文都不好看?大明最后一位太子朱慈烺不服,非要逆袭给你们看!
  • 乌金岭的惊天大案

    乌金岭的惊天大案

    新任村长上任伊始,第一件事就是要解决村民反映最大的煤矿经营不公问题,收回煤矿经营权。围绕煤矿权利,各
  • 异空间的守护灵

    异空间的守护灵

    本书讲了一位秘密编程员来回在各个异空间的故事。
  • 高冷女王的腹黑总裁

    高冷女王的腹黑总裁

    五年后,她再次回到这个充满悲伤的地方。她不再是五年前那个任人欺负的小女孩。现在她,拥有权利,拥有金钱,高傲的像个女王。谁知,她的过往有多心寒。当她的身份被揭开,她成为所有人的眼中钉,想置她于死地。她本想安安静静的上个学,无奈,却被逼还手。最后,复仇的念头再次涌上她的心头。复仇之花就此诞生。她说“拜你们所赐”
  • 今生只爱你

    今生只爱你

    她,从小就无父无母,为报恩,放弃心中最爱,沦为他人玩物,异国他乡却又误入杀人迷案,到头来却是他今生的最爱只有可安,再见了我曾经的爱,几番纠葛,最终失掉自己的心!心已碎,情也该段了,他却反悔,不许她离开!她又将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麻辣烫炖酸辣粉

    麻辣烫炖酸辣粉

    这个故事讲的是女主的爸爸(李荣华)为了富家女(女主妈妈莉娜)和他现任妻子(陈瑶)离婚,却不知现任妻子陈瑶怀孕一个月了,陈瑶为了报复李荣华,决定生下孩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