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09900000011

第11章 京戏和演京戏的孩子

我从小就喜欢看戏,虽然我不懂戏,而且看戏的次数也不多。我的看戏是这样开头的:我小时候住在天连海、海连天的一个寂静的山角――烟台东山;因为没有游伴,看书的时候就很多,我七岁就开始看《三国演义》。那时没有什么儿童读物,只好反复地看那几部熟悉的书,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把书中人物记得逼真,故事也记得烂熟。有一次,父亲的一位朋友请我们到烟台市去看戏,从一个久住山沟的孩子看来,上市是一件多么大的事啊!这次看戏,给我的印象极深。我还记得这座戏园叫做"群仙茶园",那天正好是演全本《三国志》,从"群英会""草船借箭"起,到"华容道"止,正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最热闹的一段!看到我所熟悉所喜爱的人物,一个个冠带俨然地走上台来,我真是喜欢极了。我整整地伏在栏杆上站了几个钟头,父亲从后面拍我肩头和我说话,我也顾不得回答。

从那时起,我深深地爱上了京戏,从不肯轻易放过那一年只有一两次的看戏机会,因为只有在戏台上,我才看得见我的老朋友诸葛亮、孙悟空和林冲。

十二岁的时候,我来到了京剧发源地的北京。我们的房东祈老太太是个戏迷,一星期要"听"一两次戏,她也常常邀我母亲去,母亲体弱不能久坐,就让我代去。我第一次在北京看戏的印象也很深。这座戏园是东安市场的吉祥戏园,那时"堂客"坐在楼上,"官客"坐在楼下,满池子里飞递着热手巾把,茶桌上还摆着瓜子、蜜饯一类的东西;这天的大轴子戏是梅兰芳先生和王凤卿先生的《汾河湾》,连我这么一个不懂得戏的孩子,回家去也会报告说:"今天的《汾河湾》真是好极了!"

以后我就上学了,一年也不定会看上两次戏,但是我对于京剧的兴趣一直不减。我寻找着看关于京剧的笔记书籍,和每天日报上的"戏码"和评论文章。从这些文字里我知道了关于京剧传统和演员生活的一些东西。

二十年前,焦菊隐先生在北京办戏曲学校,我有时也到吉祥戏园去看学生们公演。我十分欣赏孩子的戏!他们精神大,劲头足,连跑龙套的也不松懈。而且,无论什么样的人物,小一号的总显得特别有趣。粗莽的小张飞,头脸很大,而两只手却很小,小嘴里发出哇呀呀的叫喊,实在是妩媚可爱。

多少年来,我总想望去访问一个戏曲学校,看看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到了今年七月三日,我才有机会参观了北京市戏曲学校,素愿得偿,心里高兴得很。

我们的车子在北京市戏曲学校门内一座大楼前停下。在等待负责同志的时候,我抬头看见甬道墙上的壁报,和走进走出的带着红领巾的孩子,简直觉不出是在一个戏曲专业的学校里。等到洪教务长来了,说郝校长正在给一年级学生考试呢,问我们到那边去看看好不好?我们当然愿意了。走出这座楼又走向另一座大房子,远远就听见了胡琴和锣鼓声,"戏剧"的气氛渐渐地浓郁了。

这是本校的排演场,台上有一年级的学生们在"彩排",台下坐着两排老师在给他们"鉴定"。迎上前来的是一位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的老者,他就是二十几年前我看过的和杨小楼先生合演《连环套》的郝寿臣先生,真是久仰了!

我轻轻地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郝老先生立刻又转过去全神贯注地望着台上。台上有四个十一二岁的学生,正在表演着《大保国》,徐延昭和杨波在李艳妃面前和李良展开了尖锐的斗争。郝老先生的嘴唇不住地在动,似乎在一字一句地带着他们无声地唱,一把折扇不住地在膝头上敲着板眼,那种专心、认真、亲切的态度使人感动,使人起敬。

旁听完一出《大保国》,我们出去参观校舍。

原来的校舍只是一座庙宇式的四合院。门外就是梨园公墓,据说杨小楼、金秀山先生等都葬在此地,现在已经迁走了。这所学校的前身,叫做艺培学校,本来是京剧公会在一九五二年创办的。董事长梅兰芳先生和郝寿臣、萧长华先生等义演筹款,募集五千多元,招了几十个学生,百分之四十是演员的子弟。那时只有业务教员,没有文化教员,因为经费不足的关系,学生有的学到四个月,就上台演出,以收入来弥补用度。党对于广大人民所热爱的京剧演员的培养是一贯重视的,政府接办了这所学校以后,校舍扩充了,教员增加了现在学生是半日学业务,半日学文化,和正规的学校大同小异。现在有一、四、七年级三班,共有学生一百七十多人,适龄的学生里面,有百分之八十的红领巾。今年的毕业班有演员六十二名,其余的是音乐生,他们将分插在梅、荀、尚三个剧团里去,听说梅先生他们已经来选过徒弟了。

我们又走进一处体育馆模样的建筑,里面有些学生正在很厚的绒垫子上翻跟斗,传家伙(打出手)。他们都只有十一二岁到十三四岁,脸上红扑扑,笑嘻嘻地。

最后,我们在一间办公室里,和几个八年级的学生会见。

这几个男女青年都在二十岁以下,最小的才有十七岁。我们谈得很亲切,很热烈。他们中间有的是演员的子弟,对京剧有着天然的爱好;有的是从小喜欢京剧,像学花旦的巴金陵说:"我在小学的时候就喜爱歌舞,尤其喜爱京剧。这学校招考的时候,我就报名来了。我母亲怕学戏会挨打,不让我来。

经过三个月的试学,证明是没有体罚的,家里才答应了。"他们还谈到在学习中间也有不少的矛盾,不少的困难,但都在老师的教导和自己的努力之下克服了。比如学老旦的王晓临,本来是不喜欢演老旦的。她笑着说:"乍分配我学老旦的时候,我心里真不愿意,那时我自己就喜欢搽粉戴花的角色。后来老师说我的嗓子是适宜于唱老旦的,我信任我们经验丰富的老师,就沉下气去,好好地学,现在我――真是喜欢这种角色了!"

他们的努力是成功的。我在第二天的夜里看到了他们的演出,有几个和我们见面的学生,这夜都在台上,如《芦花荡》里扮周瑜的林懋荣,《刺蚌》里扮廉锦枫的李玉芙,《黄鹤楼》里扮刘备的张学津。想起他们在台下的神情,对于他们台上的表演,感到格外欣赏。王晓临扮的是《罢宴》里寇准的乳母刘妈妈,对于剧中人的性格和身份都能刻划入微,脸上有戏,嗓子也好。

这场演出是有成绩的,台下没有空座,门外还挤满了人;观众对于这班小演员,是喜爱的,一句好的唱腔,几个紧连的跟斗,都会得到欣赏和鼓励的掌声。

京剧是广大人民所最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形式之一,京剧的演员们也永远受着群众的钦慕与关怀。但是谁不知道解放前的演员们所过的苦难的日子?巴金陵的母亲的顾虑,不是无因的。从前孩子学戏,要受多少的打骂和折磨?艺成名立了,万恶的旧社会,又千方百计地把他们迫上屈辱和堕落的道路。

毛泽东时代的小演员们是幸福的,他们像光天化日之下的欣欣向荣的花朵。我希望他们不辜负党和人民对他们的爱护和关怀,珍惜自己和平幸福的环境,在名师指导之下,不断自觉地勤修苦练,学好本领,把我们历史上生动的生活和斗争的故事,以及人民所喜爱所熟悉的人物形象,在舞台上更集中突出、强烈鲜明地表现出来。

同类推荐
  • 日本战犯的再生之地:中国抚顺战犯管理所

    日本战犯的再生之地:中国抚顺战犯管理所

    “二战”胜利后,部分日本战犯从苏联引渡到中国关押,接受中国政府的审判。在辽宁抚顺城郊的东北战犯管理所,共有982名日本战犯度过了他们一生中一段不平常的岁月。在这里,中国人民用理性、热心使这些昔日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恢复了人性,由“魔鬼”变成了人。本画册记录了这段不寻常的故事,文图互动,有极强的资料性。
  • 学生热捧的当代名家散文:心灵的花园

    学生热捧的当代名家散文:心灵的花园

    本书作者认为:“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在爬行,但我能感觉到自己还是在进步着,能够几年上一个小台阶”。这虽是在自谦,但我们借此看到了作者的真诚。从该作者的经历中,我们明白写作的诀窍——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写。
  • 林徽因精品选

    林徽因精品选

    林徽因是我国著名女建筑师、诗人、作家。她的文学创作是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三者的交织融合,既充满了女性的温柔婉丽,又有学者式的聪慧睿智,同时还隐含了先进知识分子的忧时伤世情怀,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简单与复杂、宁静与喧哗、婉约与雄浑、静态与动态多元化的审美风格。
  • 美国当代诗歌三十年

    美国当代诗歌三十年

    本书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诗歌的新发展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20位诗人的诗歌作品做解读和评论。全书以西方文艺理论及文化研究为工具,以当代美国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托,研究和阐释诗歌中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以及蕴涵其中的文化意义,侧重于研究在国内尚未受到重视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诗歌领域极重要的诗人及作品。
  • 奥威尔散杂文全集(套装共6册)

    奥威尔散杂文全集(套装共6册)

    完整收录迄今所能搜集到的奥威尔一生中所创作的全部散杂文作品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传世之作《一九八四》、《动物农场》脍炙人口,历久弥新,被誉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奥威尔可谓是20世纪发人深省且文笔最为生动的随笔作家之一,他以过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协的语言,用笔和纸与其时代的偏见进行抗争,也因此而闻名于世。本书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奥威尔一生中所创作的散杂文作品,囊括了多个脍炙人口的奥威尔名篇。奥威尔散杂文全集由《奥威尔杂文全集(上,下)》《奥威尔书评全集(上,中,下)》《奥威尔战时文集》共六册组成。
热门推荐
  • 西风变

    西风变

    有没有搞错?怎么想死都这么难啊?好好地跳个楼都能穿越!可问题是你能不能让我好好穿?凭什么人家别人穿越就要么是古代,要么是未来的。而轮到了我就是穿到外星去了?搞什么鬼?这里竟然有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东海十个国家,我到底是穿到哪来了?算了,反正穿都穿了,那就这么过吧。。。
  • 我山之王

    我山之王

    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奇诡残酷又或光怪陆离,平静安详亦是煦暖春风。梦里杀人,体内有声,人间坟场,世界大王。阴影君王,虚空之主,花间武士,我山之王!位面洪流对冲,谁能始终照耀?
  • 女王快跑

    女王快跑

    一个单身男青年,一次意外穿越到一个女权主义帝国,夺得君王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腹心少爷别惹我

    腹心少爷别惹我

    女主角在交资料的时候,看到了一位没有看见过如此帅的,便想追他,但在一次女主角抛弃他的时候,男主角已经要换班了,女主角后悔了,但至少男主角原谅了她。
  • 南唐

    南唐

    “我管不了啊,”梁良向着那老和尚就是一刀狠狠劈去,“你知道吗?我管不了了!我已经管不了什么家国大义,什么黎民百姓!你这老秃驴为了这个天下愿意牺牲为江湖守路的江东流,愿意牺牲为文人挺脊梁的耿星火,可是我做不到,我不能为了这个狗屁天下牺牲我南唐五十万将士!”老和尚双手合十,接住了刀锋,叫了声佛号,“施主,还放不下吗?”“放你娘的狗屁,”梁良红了眼,脸色狰狞怒吼道,“这世间任他洪水滔天与我何干!我要守着这南唐,不是为她东武守国门,老子是在守着自己的家!犯我南唐者,杀无赦!”“南唐,五十万将士何在!”“在!”“拔刀!”
  • 吱吱不倦

    吱吱不倦

    重生之后的她没想过有什么大的成就,只愿能现世安稳,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感情小白的她却遇见了两世都一见钟情喜欢的人,上一世她没勇气去追,这一世是否有勇气呢?
  • 网游之星空工会

    网游之星空工会

    叶枫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职业玩家,从加入星空工作室开始,好运连连。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了财富、美女同时帮助工作室强大了起来。
  • 远山近水

    远山近水

    这部散文诗集,或寄语爱女,或忆及童年往事,或状写山村小学生活情景,或寄情山水、观赏人文景观,不仅给人以思想启迪,又能给人以审美愉悦。
  • 深寒隙影

    深寒隙影

    一剑在手,再怂是狗。开局赠送一把劫剑,小手一挥,一剑催城,结果太过招摇,当场就被反派大魔头抓住,竟然逼我做……